獐子岛案例-(2)

合集下载

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

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

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中文摘要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稳步增强,近年来,大大小小的企业日益增多,为了实现规范企业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多种目标,我国对企业的财务行为也更加重视。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必然会受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影响。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的时代,企业若是想在这种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继续地生存并发展下去,就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现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充分分析了当今财务风险评估所面临的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英文摘要With the steady increase of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large and small.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other goals,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nancial behavior of enterprises.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enterprises are bound to be affected by various economic policies. In a period of coexistence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f enterprises wan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is dynamic market environment, they need to fully consid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y are facing and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aking Zhangzidao incident as an example, it fu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risk assessment, audit risk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一、引言 (4)二、当今国内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现状分析 (4)三、财务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以獐子岛集团为例 (7)(一)獐子岛集团“绝收事件”概述 (7)(二)獐子岛的审计风险 (8)(三)獐子岛集团财务评估风险的启示 (9)五、防范当前财务评估与风险控制的建议 (10)(一)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业法规体系 (10)(二)促进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提高 (11)(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1)六、结论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4)一、引言按照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大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财务风险,它包含很多方面,其往往是由公司VC融资时适当、或者财务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投资不但没能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收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和企业的发展,同时给社会和国际名誉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獐子岛案例分析

獐子岛案例分析

獐子岛案例分析獐子岛,位于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参产地之一。

獐子岛海域水质清澈,海洋生态环境良好,适宜海参生长繁殖,因此被誉为“中国海参之乡”。

然而,近年来,獐子岛海参产业频频受到质量问题的困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8年,獐子岛集团因涉嫌虚报利润、违法违规等问题,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獐子岛案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案例,也引起了海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獐子岛案例的分析,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海参产业的问题。

首先,獐子岛集团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海参产品的形象和信誉,给整个海参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獐子岛案例也暴露了中国海参产业在监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行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对于獐子岛案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要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獐子岛集团是如何在内部管理上出现问题的,是财务管理不规范?还是生产管理存在漏洞?其次,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中国海参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产品质量不稳定,监管不力等。

最后,还要从监管机构和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监管机构在监管企业和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

针对獐子岛案例,我们应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其次,行业需要加强自律,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提升产品质量和信誉。

最后,监管机构和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獐子岛案例的分析不仅仅是对一家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更是对整个海参产业的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对獐子岛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海参产业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中国海参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参产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獐子岛案例的启示与总结

獐子岛案例的启示与总结

獐子岛案例的启示与总结一、案例背景獐子岛是中国最大的海参养殖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辽宁省大连市。

公司主要从事海参养殖、加工和销售业务。

2018年6月,獐子岛因为涉嫌虚假宣传、违规披露信息等问题被证监会调查,随后公司股价暴跌并被暂停上市。

二、案例分析1. 问题的根源獐子岛的问题源于其虚假宣传和违规披露信息。

公司在宣传中夸大了自身实力和产品质量,并未如实披露实际情况。

此外,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如虚增收入、隐瞒成本等。

2. 影响獐子岛的问题不仅导致其股价暴跌和被暂停上市,还引发了公众对于企业诚信的质疑。

此外,由于獐子岛是海参养殖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其出现问题后整个行业也受到了影响。

3. 教训与启示(1)企业应该保持诚信经营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企业应该如实宣传自身实力和产品质量,并遵守财务报表披露的规定。

如果企业在宣传和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信息,不仅会对企业自身造成损失,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形象。

(2)加强内部管理獐子岛的问题也暴露了其内部管理存在缺陷。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防范风险。

此外,企业应该保持透明度,及时披露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

(3)重视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尊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只有做到诚信经营、加强内部管理、重视社会责任等方面才能取得长期发展。

三、总结獐子岛案例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持诚信经营、加强内部管理、重视社会责任等方面才能取得长期发展。

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社会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獐子岛案例

獐子岛案例

獐子岛案例一、基本概念存货内部控制: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管理好存货,针对存货收、发、存与供、产、销各环节的特点,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相互验证的内部监控制度。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环节。

企业制订存货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存活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存货资金周转,提高存货资金使用效益。

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协调,实施以下几点工作:⑴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⑵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

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采购、验收、存储、领用、加工(生产)、装运等方面。

⑶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有:存货的数量和种类、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运输的便捷程度、废旧过时的速度或程度、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等等。

⑷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存放情况、存货盘点程序以及其他在以前年度审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存货盘点的时间安排、识别周转缓慢的存货、存货的截止确认、盘点小组人员分工的确定以及存货的多处存放等,审计人员均应对此充分关注。

⑸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有助于在盘点工作开始之前发现潜在问题,例如难以盘点的存货、周转缓慢的存货、过时的存货、残次品以及代销存货。

⑹利用专家的工作。

考虑是否存在对专业知识提出较高要求的存货项目。

⑺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二、案例分析1.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对于监盘的做法是否合理?(1)生物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准则所称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我国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一、案例介绍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海洋水产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2021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69),并创造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曾被誉为“海上蓝筹”、“海底银行”。

2021年10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公告中称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抽测结果对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7.35亿;计提跌价准备2.83亿。

獐子岛在扣除递延所得税之后一共影响净利润7.63亿人民币。

二、案例疑点分析(一)冷水团是否真的存在獐子岛2021年与中科院海洋所进行合作,在獐子岛海面安放浮标群测试多种数据,用GPS卫星系统将这些数据传递到中科院海洋所的黄海海洋观测基站室里,并通过多要素同步观测,对獐子岛海洋牧场实施24小时监测。

在2021年的年报和面对申银万国的质疑时,多次强调: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海域环境的监控能力。

种种迹象表示獐子岛对于冷水团是有着密切的监控措施的。

根据2021年10月21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冷水团的发生是在2021年8月份或之前。

但是在冷水团发生时獐子岛公司并没有进行任何披露,而是到第三季度报告时才加以说明。

可以得出结论:獐子岛的智能化系统的24小时监测存在重大问题;或者獐子岛是故意的推迟或隐瞒披露这次事件,在重大事项的披露方面存在问题。

《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中指出的: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对冷水团作出了解释说明。

然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獐子岛有着密切的合作:2021年4月,双方共同成立了“海洋健康养殖联合实验室”;2021年至2021年,獐子岛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海洋观察站建设”项目提供了450万元的科研经费;2021年9月13日,獐子岛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各出资500万达成了“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二期”项目的合作协议。

獐子岛案例分析

獐子岛案例分析

獐子岛案例分析獐子岛案例是指獐子岛公司因虚假宣传涉嫌欺诈投资者的事件。

獐子岛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渔业企业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水产品之王”。

然而,在2010年左右,有关獐子岛公司的丑闻开始浮出水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獐子岛案件曝光后,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舆论关注。

其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虚假宣传、财务造假、违法操作等。

獐子岛公司通过掩盖生产情况、操纵销售数据等手段,使得公司业绩看起来非常优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投资和信任。

然而,实际上,獐子岛公司的生产状况严重恶化,渔业资源丰富度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实际销售额与公司公开宣传的数据存在巨大差异。

獐子岛案例揭示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薄弱之处。

虽然一些投资者和媒体对獐子岛公司存在质疑,但由于监管机构对公司进行的审查不够严谨,对虚假宣传行为的监管不力,獐子岛公司能够长期以来欺骗投资者,维持其虚假的业绩报告。

这也凸显了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行业乱象。

獐子岛案例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企业应该正视自身的问题,打造诚信和透明的企业形象。

虚假宣传只会是短暂的,一旦被揭穿,将会失去市场的信任,遭受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注重科学合规经营,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和自律。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獐子岛案例提醒了他们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和制度,提高监管效能。

只有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罚违法行为,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总体来说,獐子岛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企业道德和资本市场监管问题。

该案例揭示了企业在宣传和经营过程中应注意诚信和透明,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

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动 来维 持 ,给公 司造成 了财 务状况 不稳 定和 巨大 的财务 压
力 。由于扇 贝养殖 具有 投资 大 、回收期 长 的特点 ,不适 合 短 期借 款这 种融 资成本 高 ,财务 风险大 的筹 资方式 ,但 獐 子岛融 资活 动却过 分依 赖短 期债 务 ,给公 司的经 营带来 了
高额 的财务 成本 和 巨大 的财 务风 险 。
对于- 3年 蓝 田股份般 的 熟 悉感觉 。本 文以獐 子 岛为案例 ,基 于 C O S O五要 素分析 了獐 子 岛 内部控 制 失效 的原 因,指 出 了
獐子 岛在 内部控 制 方 面存 在 的缺 陷 ,并相 应提 出 了针 对性 的建议 。 [ 关 键词 ]C O S O五要 素 ;内控 失效 ;缺 陷原 因与 建议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c . 2 0 1 5 . 2 2 . 0 4 1
2 0 1 4年 1 2 月 5 日,证 监 会 发 布 了对 獐 子 岛 “ 巨 亏” 事件 的核 查结 果及 处理情 况 。通过 专项 核查 ,未 发现獐 子 岛2 0 1 1 年年底 播 虾夷 扇 贝 苗种 采 购 、底 播 过 程 中存 在 虚
假行 为 ;未发 现大股 东 长海县 獐子 岛投 资发 展 中心存 在 占 用 上市公 司资金行 为 ;獐子 岛存 在决 策程序 、信 息披 露 以
分析 。
( 1 )控 制环 境 。据獐 子 岛 2 0 1 3年 度 的 内部 控制 鉴 定 报告 ,獐 子 岛的 内部控制 制 度设计 合 理 ,符 合企 业 内部 控 制设 计规 范 的要求 ,但各 部 门在实 际执 行 的过程 中却 出现 了很 多 问题 。据公 司 内部 的前 高管 透露 ,獐 子 岛的治 理混 乱 ,下面 的业 务经 常 出现违规 操作 ;企业 没 有做好 文 化建

最新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最新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最新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獐子岛是一家致为中国最大水产养殖企业之一,于2003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经营海参、海蜇、鲍鱼、海参等水产养殖和加工业务。

然而,2018年6月,獐子岛发布了一份公告,称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

此事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并在业内掀起了一阵风暴。

本文将就獐子岛的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件过程1、2018年5月獐子岛爆出收入造假案件据獐子岛公告,2018年5月24日,公司收到了一份匿名举报信,并随后由会计师事务所展开了内部审计。

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存在销售收入、净利润等重大财务数据的造假行为。

2、公司应对措施无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8年6月28日,中国证监会对獐子岛立案调查,并且暂停了獐子岛股票的交易。

之后,公司公告称,如果未能及时恢复股票的交易,可能会对公司的资金流和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3、调查过程中出现更多问题2018年7月16日,獐子岛在一份公告中披露,公司在业务收入、成本、预收款项等方面存在更多的虚增和虚报问题,甚至出现了销售不存在的产品、卖已过期的产品等行为。

此举令市场震动,导致其股价暴跌。

4、獐子岛股票终于复牌2018年9月21日,獐子岛股票终于复牌,当天盘中股价一度跌停。

公司公告中称,通过整改和改进,公司的经营健康状况有望迅速恢复。

5、公司面临处罚和索赔2020年5月,证监会公布对獐子岛的行政处罚决定,公司被罚款1.5亿元,并要求支付39亿元的索赔款。

二、造假原因通过分析獐子岛的造假事件,可以发现造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不严格獐子岛成立于200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水产养殖企业之一。

但由于其快速扩张,内部控制不严格,部分业务员通过伪造销售订单和合同等方式实现了虚增业绩的目的。

2、高管背景不清晰獐子岛的高管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和行业,很多人的背景相对模糊,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有限,在执行中容易出现问题,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獐子岛案例-(2)西安理工大学MPAcc案例题目:獐子岛“海鲜劫”专业:会计(专业学位)授课教师:康华姓名学号:杨东其215252208杨天乐2152522056李源 2152522097周沛林2152522082 班级:研1527獐子岛案例分析(1)注册会计师是否注意到存货规模和占比的异常现象,并履行了应有关注的基本职业道德?案例中提到獐子岛海鲜底播的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从而使得其存货规模(主要是底播虾夷扇贝)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3.88亿增加到2013年的26.8亿元,7年时间增加了近7倍。

同时,存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30%增加到2013年的50%左右。

同时,负责对獐子岛进行审计的大华事务所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第一,了解存货的内部监测制度,查阅獐子岛公司制定的关于存货内部检测的相关制度,主要为《虾夷扇贝三级苗种育成操作指导书》、《虾夷扇贝底播增养殖作业指导书》、《虾夷扇贝苗种和浮筏养成品种管理规定》、《虾夷扇贝存量抽查管理规定》;第二,查阅 2011 年至 2014 年度的存货监测资料,主要为《苗种调查测量记录表》、《底播虾夷扇贝春季、秋季存量调查报告》等。

根据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审计是可能涉及检查的主要业务有:计划和安排生产、原材料发出、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品的成本、发出产品的成本。

主要涉及的凭证和记录有: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等。

对獐子岛存货大华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应该履行以下实质性分析程序:第一,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供应商的发展历程、贸易条件、行业习惯和行业现状的了解,确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以及存货周转和费用的支出项目的期望值;第二,根据本期存货余额组成、存货采购、生产水平与以前期间和预算的比较,定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存货可接受的重大差异额第三,比较存货余额和预算周转率第四,计算实际数和预算数之间的差异,并同管理层使用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比价较。

第五,通过调查实质性分析程序得出的重大差异额是否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第六,形成对存货的结论根据以上信息,并且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多年对獐子岛进行审计,必然已经了解到了獐子岛存货的规模和占比异常情况但是并没有在审计意见中指出,提心广大股东和报表使用者,做到审计是应有的审计责任。

(2)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的控制性测试是否充分显然是不充分的,在养殖企业中影响生产与存货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包括:第一,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第二,成本基础的复杂性;第三,产品的多元化;第四,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第四,存货存放在过多个地点;第五,寄存存货。

然而大华会计事务所知识查阅了《苗种调查测量记录表》、《底播虾夷扇贝春季、秋季存量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并没有对存货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

控制测试主要分为以内部控制目标为起点的控制测试和以风险为起点的控制测试。

对于生产产品和核算产品成本这两项主要业务活动,主要的内部控制要求有:一,生产成本记账员应该根据原材料出库单,编制原材料领用凭证,与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记录日报表核对材料耗用和信息流转;由会计主管审计无误后,生成记账凭证并过账至生产成本及原材料明细账和总分类账。

二,每月月末,由生产车间与仓储核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转出与转入记录,如有差异,仓库管理员应编制差异分析表,经仓储经理和生产经理签字确认后交会计部门进行调整。

三,每月末,由计算机系统对生产成本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归集,按照预设的分摊公式和方法,自动将当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按比例分配;由生产成本记账员编制生产成本结凭证,检查差异。

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控制性测试时应当抽取原材料领料凭证,检查是否与生产记录日记报表一致;核对记录,检查是否差异得到处理;抽取生产成本结转凭证检查与支持性文件是否一致并适当复核;预设的分摊公式和方法是否存在变更,变更是否经适当的审批。

对于生产与存货的风险主要有:一,生产规模不适当,导致存货滞销或脱销;二,原材料的发出未经授权或者生产的原材料用量不适当;三,分配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间接费用成本没有计算正确;四,存货过时或状况恶化,以致账面价值可能超过可变现净值;控制的环境和控制活动可能未使管理层关注存货的变动,计量或者计价,以及与之相关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错误、错报和舞弊。

针对以上问题注册审计师应施行的控制测试依次是:一,检查授权生产的证据,然而根据中国证监会大连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公司每年虾夷扇贝苗种底播计划未以单独议案的形式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授权生产证据不充分,而事务所未对此作出相应的纰漏;二,检查生产经理复核生产任务通知单、跟进未分配原材料和未完成的原材料和未完成的原材料通知情况,并评估在期末查询没有分配的原材料发出通知单对于在产品的影响。

然而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只是查阅 2011 年至 2014 年度的存货监测资料,主要为《苗种调查测量记录表》、《底播虾夷扇贝春季、秋季存量调查报告》等,并没有对存货做更深一步检查。

三,检查管理层对标准成本、费用的分配率和分配基准的审批,询问会计政策的连贯性,检查管理层复核标准成本差异以及在产品可变现净值的证据。

然而从案例中,虽然在獐子岛公司存货占比巨大,并没有发现事务所对存货成本的核算方面的重视。

四,检查管理层监控程序和关键业绩指标有效性,以防止、发现并纠正生产与存货交易余额相关的错误和舞弊。

然而在本案例中,证监会对海域的收购决策和深海底播的论证都提出了之质疑,而大华事务所却给出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综上所述,大华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的控制性测试并不充分,存在很大的错报风险。

(3)注册会计师是否实施必要的存货监盘,监盘是否合理?存货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

通常情况下,存货对企业经营特点的反映强于其他资产项目,期末存货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金额,对存货进行监盘便可以有效地证实存货的存在性和完整性及存货的品质状况,因此监盘程序执行得好坏与审计报告的质量息息相关。

本例中审计人员并未实施必要的监盘,监盘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现列举如下:1缺乏一个详细的存货监盘计划。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盘存制度和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情况,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存货监盘计划。

对存货监盘做出合理安排。

制订盘点计划时最好有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参与,听取其意见,以便引起被审单位参与盘点人员重视,鉴于獐子岛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导致其巨额生物性存货难以现场观察,还应该咨询相关海洋专家的意见,来制定一个详实有效的存货监盘计划。

2对存货监盘程序没有足够的重视。

该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对提供的有关盘点资料缺乏认真仔细的分析性复核,便直接将获取的2011 年至 2014 年度的单位存货监测资料作为审计工作底稿,于是便产生了潜在的审计风险3没有相应的存货监盘的抽查程序。

审计人员应当进行适当抽查,将抽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并形成相应记录。

抽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已得到适当的执行,而且也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实物总额。

本例中审计人员应考虑根据獐子岛公司的盘点记录选取抽查项目,同时结合海洋专家的意见,在有能力抽查的领域里进行相关抽查。

4没有评估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重要性另外,獐子岛是一家农业公司,它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存货,同时这些存货都是生物性资产,这种资产有它的特殊性导致存货监盘也有特殊性。

存货监盘与其他资产盘点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想存货监盘工作可靠有效,在事前要有一个周密详实的计划才行。

由于生物资产有其固有的特性,它的盘点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主要体现在技术上有很大难度。

底播产品都是在海底自然生长的活物,养殖规模巨大,将它们全部打捞到岸上去盘点花费的费用巨大,因而不现实,所以必须采用抽样盘点的方式。

獐子岛的总监盘面积这几年都在750亩上下浮动,其抽样比例不足1%,这样导致的盘点有效性值得商榷。

再者,农林牧渔上市公司对存货监盘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会计师去盘点这些生物资产时,经常被上市公司忽悠,所以更应该听取相关资产评估师的意见,虽然找到这类资产评估师绝非易事,但也应该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

最后,鉴于海底存货的难以盘点,倒不如将对存货的盘点转移到公司成本的投入上,就好像曹冲称象,又如同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一样,以近似的值去估计,总好过一个样本容量极小的抽查,其结果也更能令人信服。

也就是利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采用回归分析等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去推导本期期末理论上的账面成本,再与实际成本去对比,进而可知实际账面成本的真实性,同时也可知道它是否完整反应期末存货的数值。

(4)、注册会计师对獐子岛内部控制鉴证的结论存在不合理。

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时,应遵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以及依据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制定的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应当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案例中的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鉴证业务之所以给出的结果不公允,就是因为其进行的鉴证业务没有适当的遵守鉴证业务相关准则和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职业判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时,需要有适当的标准。

且其应该具备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等。

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执行鉴证业务,获取有关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充分和适当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獐子岛的业务时就需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开始进行审计。

鉴证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鉴证业务风险是指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任何类型的鉴证业务,当客观环境阻碍注册会计师获取所需要的证据,无法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适当水平,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无保留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

案例中,由于獐子岛经营业务涉及到深海作业,比较特殊,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全面的获得其进行鉴证业务所需要的证据,但是却做出无保留意见的结论,显然也是不恰当的。

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及相关法令的遵循等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所以企业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同时内部控制也需要具备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