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初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①———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陈兰,刘畅,甘子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响应《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我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恰逢本专业现代学徒制推行进入第三年,应用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方式,围绕教学层面对本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内涵建设。
餐厅服务管理作为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岗课赛证融通中的“岗”即职业工作岗位,“课”即教学课程,“赛”即职业技能竞赛,“证”即1+X 职业能力证书。
餐饮服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岗课赛证融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岗”教学团队通过对餐饮企业人才需求质量多次深入调研,进一步确定人才目标;通过与学徒制企业管理层及一线专家对餐饮岗位技术要求标准和工作过程的研讨,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进一步调整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探索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
(二)“课”课程团队瞄准餐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规范,参照1+X 职业能力证书培训体系,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结合学情分析结果以确定教学难点,强调“理论够用为度、突出使用为本”。
同时,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阶梯式编排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高质量、个性化餐饮服务能力的培养,依据企业真实客情进行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由子项目开始积累,从而完成整体项目的学习。
强调疫情后餐饮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服务创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服务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同并主动在工作中推广中国饮食文化。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

一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及理想效果
在 整 个 实 践 教 学 活 动 中 , 师 占 主 导 性 地 位 , 实 践 教 学 教 是 活 动 的驱 动 者 、 导 者 、 织 者 与 实 施 者 。教 师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指 组
科 对 高职 高 专 院 校 思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的 对 象 学 生 具 有 论 素养 的 高低 。 研 能 力 和 理 论 教 学 水 平 的 好 坏 。 社 会 现 实 综 决 不 同 的 生活 背 景 , 社 会 现 象 和 社 会 问题 的看 法 存 在 着 差 异 。 问题 分析 判 断 的敏 锐 度 。 合 素 质 和 实 践 教 学 能 力 的强 弱 , 对 设 有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与 其 它专 业 直 接 具 体 操 作 或 实 验 不 定 着其 在 实 践 教 学 中是 否 能选 准题 目 . 计 出 有 思 想 、 新 意
【 金项 目】 基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 科学研 究项 目“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课 题 , 号 :12 17 编 1 55 0 。
13 6
二、 部分 高职高专 院校 思想政 治理 论课实践 教学现 状
知 识 目标 , 从而 提 高学 生 的 素 质 。 通 过 思 政 课实 践 教 学 , 们 我 主 要 是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 题 以 及 自我 教 育 的能 力 . 我
会 生 活 。 运 用 、 察 与 体 验 中 . 解 社 会 、 察 社 会 、 务 社 的创 新 精 神 与创 造 能 力 .用 科 学 理 论 武 装 大 学 生 头 脑 的 实 践 在 观 了 观 服
高职院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目标有所区别,理论课程相对少一些,但这些知识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设计思路非常重要。
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上好理论课,这是高职院校应该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
我觉得要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诸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使我们的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双证学习建筑初步教材处理师生互动乐在学中【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33-01因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目标有所区别,所以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处理都不一样。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理论课程就相对少一些,但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设计思路非常重要。
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上好理论课,这是高职院校应该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
下面以《建筑初步》为例,对高职院校如何上好理论课程进行初步探讨。
《建筑初步》是一门史论性课程,相对于设计课程来说,比较枯燥。
如果教师一味地讲授,往往会吃力不讨好,会出现老师讲得累死,学生听得烦死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对这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材的裁剪与增补《建筑初步》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景观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
环艺专业和景观专业都没有单独开设《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中外园林史》等课程,所以对建筑史论部分进行了补充加强。
环艺专业增加了“中国古典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和“西方古典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两个章节。
景观专业增加了“中外园林史”一章。
而教材中的“建筑绘图”、“设计方法”、“形态构成”等章节都有专门的课程予以讲解,在这里既讲不透,又显重复,所以删除。
在教案编纂中还应结合今后学生将参加的设计师资格证考试,教案内容要基本覆盖设计师资格考试相关考点,并尽量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叙述相关内容。
因此本讲义不仅适用于教学,也适用于设计师资格考试复习,这一点在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学习的高职院校是十分重要的。
“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用。
目前 , 一 些高校在 “ 0 5方 案 ” 的基 础 上 , 纷 纷 进 行 改 革, 从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程 中 分 出 2个学 分开 设社 会 实践 课
全 程参 与 、 指导 和 监督 各 实 践项 目, 并 在 修 改 各 阶段 成 果 高校 思想 政 治理 论 课 实践 教 学是 指在 课 堂 教 学 的基 时保 留修 订 痕迹 或指 导 意见 , 与最 终 实践 成果 一起 存档 备 础上 , 发 挥 学生 的主 观 能动 性 , 围绕 课 程教 学 计 划和 教学
力。我院“ 基础 ” 课 实践 教 学 改革 打 破传 统 教 学理 念 , “ 以 学 生 为 主体 , 以 实践 为 中 心 , 以社 会 为平 台 ” , 突 出学 生 主
体地位 , 教 师 只是 引导者 。 通 过 实践 教 学 , 为学 生 创 造 更 多接 触社 会 、 主 动思 考 的机 会 ,培 养学 生 自我 学 习的 能 中共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颁布 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力、 习惯 , 锻 炼 其沟 通 能力 和 组 织 协 调 能力 , 深 化其 对于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指出: “ 高等学校思想政 书本理 论 知识 的理 解 : 使 之获 得优 秀道 德 品质和 法 制观 念 治理 论课 所 有课 程都 要加 强 实践 环节 , 要 建 立和完 善 实践 养 成 的亲 身体 验。 教学 的保 障机 制 , 探 索 实践育 人 的长 效机 制。 围绕 教 学 目 1 . 2 强化 组织 管理 , 规范 指导 过程 标, 制 定 教学 大 纲 , 提供学时 , 提供 必要 的经 费 , 加 强 组 织 实践教 学 的一 个通病 是 往往 缺 乏有 效指 导 , 组 织管理 和 管理 , 把 实践 教 学 与社 会调 查 、 志愿 服 务 、 公益活动、 专 不力 , 实践 流于 形 式。 为保 证 “ 基础” 课 实践 教学 能够 有 序 业课 实 习等结 合 起来 , 引导大 学生 走 出校 门 , 到基层 去 , 到 开展 , 并 真 正 取得 实效 , 我们专f - j 制 定 了实践 教 学 规 范 性 工 农 群众 中 去。 要通 过形 式 多样 的 实践 教 学 活动 , 提 高学 指导 文件 , 明确 规定 整 个学 期 实践教 学 的工作 流 程和 具体 生 思想 政治 素质 和观 察 分析社 会 现象 的 能力 , 深化 教 育教 要求, 详细 分解 各 阶段 任 务 目标 , 使 实践 教 学 能够 按 照 自 学效 果。” 依据 文件 精神 , 我院“ 思 想道 德修 养与 法律基 础 ” 身操作 流 程有规 范 、 有计划 、 有 步骤 稳步推 进 。 每位 教 师必 课( 以下 简 称 “ 基础 ” 课) 于 2 0 1 1年 2月 开始 推 行 实践 教 须在开 学 第一 周提 交 实践 教 学具体 实 施 方案 , 写 明具体 活 学 改革 , 潜 心探 索思 政课 实践 教 学模 式和 运行 机 制。 三年 动项 目内 容 、 详 细 的实 施 步骤 、 教 师和 学 生 的具 体 工作 任 来, 我院 “ 基础” 课 实践 教 学改 革 以“ 求真、 求 实、 求效 ” 为指 务 和 要求 以及每 周进 度安 排。实践项 目必须拆 解 成几个 具 导 思想 , 大胆 革 新 , 规 范 管理 , 逐 渐摸 索 出一 套切 实有 效 的 体 的阶 段任 务 ,并在 方案 中明确 学 生 每 周 的具 体 工 作 任 实践 教学模 式 和运行 机 制。 务, 要 求学 生每 2 — 3周提 交一 项具体 阶段 成果。 教 师必须 是 提 高教学 实效 性 的有效 方法 和重 要途径 。 2 0 0 5年 2月 ,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科教论坛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李静婷,李彦娇,程立平(平顶山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要]根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重新构建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的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优化“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协调、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前后衔接、层次分明的环境工程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采用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课堂、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平顶山学院前身是一所师范类二本院校,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逐渐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及突出优势的原则,平顶山学院至上而下对各专业进行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型的工科专业,基础学科为环境工程、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平顶山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在原生态学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转型新建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还需不断探索完善。
所以,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其他高校经验,同时结合平顶山市煤炭能源化工城市特色,重新修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平顶山学院17和18届环境生态工程毕业生调查显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4.4%,远高于麦可思调研报告的67%;除自主创业学生外,100%稳定就业,也高于麦可思调研报告的90%。
虽然市场有需求,毕业生去向明确,但是该专业依然存在明显的问题。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有 目共 睹 的 。 然 而 设 计 实 践 环 节 的 薄 弱也 是 一 个 通 病 , 设 计 薄 弱 并 不 是 说 理 论 对 设 计 实 践 的 指 导 陛不 强 , 而 是 学校 对 实 践环 节 投 入 资金 的吝 啬 , 从 根 本 上说 , 学 生 设 计 实 践 环 节 的 薄 弱 是 思 维 与 现 场 的 脱 节 ,在 现 实 中 亲 密 接 触 设 计 机 会 太 少 。 对 于 高 等 院 校 室 内 设 计 专 业
有机联 系。 教 与学 在 教 学 过 程 中要 紧 密结 合 。 传 统 的 课 程 教 学模 式注重教 师的“ 教 ”, 而学 生的“ 学” 则 是 相 对 被 动 的 。课 程 改革 的设 想 是 , 通 过 教 师对 学 生学 习 的指 导 , 充分 调 动 学 生学 习 的积 极 性 ,能 自 己独 立 动 手 完 成 课
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需求 , 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 专业 目
标 , 优 化课 程 体 系 与 专 业 结 构 , 最 后 应 结 合 地 方 经 济 的
可包括 : 对 装饰 设 计 的背 景 及 其 演 变 中的 历 史 、 详 细 的
施工过程 、 各 种 材 料 的 比较 等 。 作 业 形 式 上从 系统 的理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进 行 改 革 ,使 学 生 成 为 具 有 深 厚 文 化 功
底、 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 有 自 由 创 造 能 力 和 较 强 实 践 能
力 的设 计 专 业 人 才 。 这 种 培 养 方 式 可 以 在 专 业 核 心 课
中 引进 现 实 当 中的 成 功 案 例 来 训 练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及实践能力 , 这 需 要 专业 老 师 有 多年 的 实 战 经验 。 同 时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浅析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浅析[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
文章就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交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仍有很大空间。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1.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绝大部分教师仍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照本宣科,甚至认为理论课没必要参与实践活动,失去了理论课应有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
对大学生而言,尤其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空洞的说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习,不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
有些高校尚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而是在思政部下设置教研室,甚至是在基础部下设置教研室这样的三级机构;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各个部门分头管理,没有明确统一的院级领导负责,虽然有明确分工,但大家普遍不重视,致使工作未能落实。
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或分工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和边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些分散在机关和系部的兼职教师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相对落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院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C o u r s e F A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l 3 1三旦 圭鱼 币 】
考索・ 探 微
高职 院校理论课程教 学改革初探
李 洁 星
( 武汉职业技 术学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 摘要】 高职院校 与本科 院校 对 学生培养 目标有所 区别 , 理 论课程相 对9 - 一些 , 但这 些知识对 于开 阔学 生视 野 , 拓 宽 学生 设计 思路非 常重要 。 怎样利 用有限的时 间上 好理论课 , 这是 高职 院校应 该好好研究的一 个课题 。 我觉得要从教材 处理、 教 学方 法、 学法指导、 教 学程序等诸 方面入手进行 改革 , 以使 我们的教 学适应 时代 的要 求。 【 关键词】 双证 学习 建筑初步 教材 处理 师 生互动 乐在 学 中 【 中图分类号】 G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3 — 0 2 3 3 一 O 1
因为高职 院校 与本科 院校对 学生培 养 目标有所 区别 , 所 充 形 成 完整 的答 案 。最后 将 几 种 不 同 风 格 的 建 筑 物 混在 一 起 展示, 要 求学生从 中识别 出哥特式建 筑。 《 建筑初 步》 是一 门史论性课 程 , 这 样的课程 与 实践 结合
有 一 定 的 困难 。 可 是 不 实践 学 生对 知 识 的 印 象 就 不 深 刻 。 为 解决这一 矛盾 , 要求 学生制作 两块展板 , 主题 自选。参考主题 为: 古希腊雅 典卫 城介 绍、 巴洛克建 筑简介、 意大利文 艺复兴 建 筑、 中 国 古佛 塔 分 类 集锦 、 畅游拙政 园、 徽 派 建 筑等 。 学 生 在选主题 时必须 中外主题各 选一个。选好 主题后 要求学 生 自 己收 集 资 料 。 资料 来 源 可 以 是 课 本 、 报 刊杂志 、 互 联 网 等 。 随 后 对收集的资料进 行分 类整理 、 绘制 图片、 文字描述 、 制作展 板 。在 整 个 过 程 中 , 学 生 可 以 自学 研 究 、 相互讨论 借鉴 , 也 可 以取 得 教 师 的 指 导 。完 成 展 板 制 作 就 可 进 行 展 示 , 在 展 示过 程 中 采 取 学 生 互 评 和 教 师 点 评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评 出优 秀 作 品 给 予表 扬 。通 过 以 上 各 种 教 学方 法 相 结 合 , 加 深 学 生 对 知 识 的理 解 和 巩 固 . 实 现教 学 目标 。 三、 学 法 指 导 本 课 程 内容 多 , 理论 性较 强 , 而 学 生 现 有 的 理 论 水 平 有 限, 如 不充分调动 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 确 立其 主 体 地 位 , 就会 流于枯 燥、 单调 和乏味 。为 此拟采用以 下几种 导学方法 : 1 , 分析概括 法 : 如在 学 习“ 西方古典元 素在现 代 室内设 计 中的 应 ” 这一章 时 .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西 方 各 种 风 格 古典 建 筑 的 特征, 从 中 概 括 出西 方 建 筑 各 种 不 同 的 古 典 元 素 。 研究怎么 样 把 它 们 融 入 到 现 代 室 内设 计 中 。 2 . 比较 归 纳 法 : 如在 学 习中国古建筑的知识 时 . 引 导 学 生 对 各 种 不 同 的 屋 顶 进 行 对 比 。 找 出 比较 点 。 运 用 所 学知 识 通 过 比较 、 归 纳 得 出各 种 屋 顶 的 异 同 点 。 并 了 解 哪 种 建 筑 用 哪 种屋顶 , 从 而 加 深 对 其 的理 解 和 记 忆 。 3 . 理论 结合 实践法 : 在 学 习 了理 论 知 识 后 , 组 织 学 生 制 作展 板 , 使 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 。 学以致用。 四、 结束 语 上好 理论课 , 对 专业课 有极 大的促 进作 用 . 万万不 可轻 视 。然 而高职 院校 学制较短 , 理论课教 学是个薄弱环 节, 怎样 利 用 有 限 的 时 间上 好 理 论 课 。 这 是 高职 院校 应 该 好 好 研 究的 个课题 。我认 为要 从教材 处理 、 教学 方法、 指 导学法 、 教 学 程序等诸 方面入手 进行 改革 , 以 使 我 们 的教 学 适 应 时 代 的 要 求 。事 实上改革后 的教 学学生十分 欢迎 , 他 们普遍反 映有 兴 趣、 学得 活 、 记得 牢、 学得 的 理 论 知 识 既 对 专 业 学 习 有 指 导 意 义 又 适 用 于设 计 师 资 格 证 考 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初探摘要:结合专业考试进行问卷调查、将专业知识竞赛引入课堂教学、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的改革实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兴趣性、启迪性,有利于高职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如何对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扩展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进一步体现高校教育功能、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
理论课教学、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改革,也会对实践课教学、素质课教学等方面产生以线带面、举一反三的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有了发展,但其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建设还远未完善,距离构建服务型教育机制、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目标还相去甚远。
几年来,我们在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考试试卷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结合专业考试进行问卷调查为了适当调整、丰富专业考试试卷内容,探讨本地青年学生在直观色觉、审美情趣、感情倾向、人文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现状,了解他们对于颜色的喜好具有哪些倾向、特点、感悟,我们在2002年11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相关专业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中,进行了“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的问卷调查,并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问卷调查涉及“染整工艺”、“针织服装”两个专业7个班级的230名同学,问卷题目分别在“针织物染整”、“染料化学”课程的期末试卷中给出,问卷题目的分值在100分试题中占2分。
本次问卷中,被青年学生所喜欢的颜色居前六位的分别为蓝、红、白、绿、黑、黄,它们的被选率分别为28.70%、21.74%、18.26%、10.87%、8.26%、7.83%。
参加问卷的学生在回答为什么喜欢某一种颜色时,主要是从颜色的象征意义方面进行回答,如红色之热情、绿色之悦目、黑色之稳重等,但仍有不少同学在回答了颜色的象征意义之后,又从专业角度,如互补色、色牢度、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作阐述、说明,使回答内容更加充分、理性。
本次问卷活动中,发现一部分同学对这样的考试题目投入了很大热情,产生了较大兴趣,并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水平。
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书写的文字并不单单是为了得到试卷中的2分成绩,而是对于某一种向往、某一种心情的充分宣泄、自由畅想。
针织服装99—1班沈燕群同学的现场答卷就很能说明这种倾向,“我喜欢绿色,因为它是象征生命与希望的颜色,看到绿色总会让我感到生命的美好与活力,看到绿色总让我觉得春天不会太遥远、希望就在不远处。
它是蓝与黄的中和体,蓝是天空的颜色,黄是大地的色彩,绿拥有着蓝的宁静、高远,承继了黄的博大、深沉,却又把活力与激昂溶进了自己的血液。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绿、我心中的绿,它是一面生命的旗帜,它是希望的号角。
想一想,浩渺大沙漠中的一株绿草将会给几乎绝望的旅人多大的信心与勇气;春天,冰雪还未消融的硬土下倔强冒出的第一个绿芽儿,又将给翘首期盼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欢欣。
啊!绿,喜欢它,因为它让我热爱生命,让我满怀信心地等待春天……”。
通过答卷中的这段文字,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在回答卷面中的其它专业理论试题时,也能有这样充沛的感情、开阔的思路,该有多好!本次问卷,有效答卷数占全部答卷的98.7%,问卷活动表明,在专业考试内容中适度增加相关兴趣方面的命题,对于活跃试卷形式、丰富试卷内容、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均具有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
二、将专业知识竞赛引入课堂教学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主要还是延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听的封闭性教学模式,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教学内容陈旧,使高校课堂成为一个没有灵气、缺少活力、缺少互动性、缺少创造力的传统堡垒。
2005年6月10日上午,我们组织本院染整工艺03—3班在课堂上举办了一次“印染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以尝试一种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次活动是结合该专业“染色工艺学”、“印花工艺学”两门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在这两门主要课程即将结束,进入总复习之际,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于加强理论教学的互动性、兴趣性、连贯性是一种较好方式,有利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对同学们专业理论学习效果的大检查,便于任课教师从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由于当时已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次活动也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迎接考试的环境和氛围。
竞赛活动中,该班44名同学分成红、黄、蓝、绿四支参赛队,由各队队长带领参加了各类竞赛项目。
竞赛内容划分为必答题、综合题、抢答题、辩论题四大环节,综合题内又有连线题、选项题、你说我猜、速答是与非等多种灵活形式,在每一环节进行完毕或活动间隙中,还穿插安排了汉字(与专业课相关的)的正确发音、谜语、急转弯、小笑话之类的竞赛、竞猜小节目,加强了竞赛形式的灵活性、兴趣性。
根据各道竞赛题目占有的分量制定了相关的记分标准,竞赛过程中将每支参赛队得到的分数累计加合,按成绩高低确定竞赛名次。
在辩论题环节中,红、黄、蓝、绿四支参赛队以两队为一组形成正方和反方,其中的红、黄两队分别就“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印染行业将会加速发展”(正方)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印染行业将被逐渐淘汰”(反方)的命题展开中心发言并相互辩论;而蓝、绿两队则分别就“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比学习实践技能更重要”(正方)和“在校期间,学习实践技能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反方)的命题展开中心发言并相互辩论。
辩论过程中,同学们或慷慨陈辞,或唇枪舌剑,多有精彩言辞和激烈场面呈现。
通过辩论,使同学们对于印染行业的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话题加深了理解和认识,也使部分同学一展辩才。
本次竞赛活动安排为4个教学学时数,从8∶00开始连续进行至11∶10结束,最后黄队以490分获得总成绩第一名,并综合评出孙绿萍等八名优秀选手和钟伟慧等四名优秀辩手。
整个知识竞赛活动结构紧凑、因陋就简、形式多变、效果较好。
为办好这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相关老师需要提前进行准备工作,如编制各种竞赛题目、制做各种现场问答卡片、落实辩论题撰稿同学等。
在组织这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过程中,我院染整工艺03—3班的各位班干部和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配合进行各种组织和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了这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的圆满完成和竞赛效果。
三、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调控,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启发、点拨、指导、帮助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
2005年暑期,由我院2004级染整专业莫春晓等5名同学组成的染整助剂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宁波、宁海、慈城、杭州、萧山、桐乡等地,对我省染整助剂新产品研发、市场行情、企业规模、企业主导助剂产品、三废治理、企业ISO管理认证、企业用人理念等十二项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
他们历时15天,先后走访了省纺织助剂情报站、宁波润禾化学有限公司、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桐乡汉邦化学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还与受调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关系。
暑期内,实践小分队将调研成果汇总成为《我省染整助剂生产应用情况调研分析》的总结报告,获得“宁波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体”荣誉奖励。
2005~2006年第二学期,我们在04级染整专业《染整助剂》专业理论课教学计划中,专门为这个社会实践小分队安排了一个学时的讲课时间,请实践小分队队长莫春晓同学在课堂上介绍了这项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及收获。
这是一次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新尝试,它把部分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转换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增强了理论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对于提高同学们对《染整助剂》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他同学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也给参加本次专业调研的同学提供了一次总结提高、展现能力的机会。
四、几点启示(一)在专业考试内容中适度增加相关知识点的问卷调查命题,对于活跃试卷形式、丰富试卷内容、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均具有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
拟定的问卷调查题目除了应与专业理论课保持有机的内在联系之外,还应具有题目新颖、时尚感强、趣味性足、思路开阔等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参与调查、自由讨论、发表感想。
问卷调查题目的分值在总分中占有的比例不宜太高,以免喧宾夺主。
(二)将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对于加强理论教学的互动性、兴趣性、连贯性是一种较好形式,有利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便于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积极性。
这样的专业知识竞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开展,在取得一定经验和效果之后,若能增加与知识竞赛活动有关的硬件设施、如电子显示、抢答、评分等系统,可进一步提高知识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构建高职教育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分析研究、总结提高的一种好形式。
是将学生取得的相关社会实践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新尝试,有利于将部分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转换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可增强理论教学的互动性,可促进其他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在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环节中,对走上讲台的同学进行预先指导、确定讲课要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几年来,我们对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不同形式的尝试和研究,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度和效果,以使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系统,以不断完善高职教育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胡子祥.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控制链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1):35~38.[2]高艳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6(5):60~61.[3]郝磊,张建明.试论教学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1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