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一)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十二) 急性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一)—苯、三氯乙烯

c 减少, 重 髓 再生 。 严 者骨 呈 不良
l 四 临 表 .床 现
维普资讯
专家 讲座
Lec ur t es
栏编 讷 目 辑晓
司
职
业
病
防
治
知
识
麈 ( -) - I -
苯 、三 氯 乙烯
0 中国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职 业 卫生与 中毒控 制 所研 究 员 张寿林
1 .急性 中毒
一
经衰 弱 综 合 征 , 如头 晕 、 痛 、 眠 、 头 失 多 梦 、乏 力 、记 忆 力 减 退 等 。 造 血 系统 损
苯 是 一 种 芳 香 族 烃 类 化 合 物 , 无 为 色 芳 香 气 味 的 液 体 。 分 子 量 7 .l,沸 81 点 8 . 。在 常 温 下 ,易 挥 发 , 点 低 01℃ 燃
爆炸 等意外事故 , 吸入高浓 度苯蒸气 而 发生急性苯 中毒 。中毒症 状的轻重与 空
气 中 苯 蒸 气 浓 度 和 接 触 时 间 有 关 。 度 轻
齐 、呼 吸 浅 而 快 ,最 终 可 因呼 吸 、循 环
物 发生反应时 ,基本结构 不变 。商品苯
中 混 有 甲苯 、二 甲苯 、微 量 酚 及 二 硫 化 碳等。
鼻 出血 、皮下 出血 点或紫瘢 。严重 中毒
者 发生 再 生障 碍 性 贫血 ,表 现 全 血 细 胞
减少、贫血 、 严重 出血倾 向及反复感染。 苯引起 的白血病 多在长时 间、高浓度接 触后发生 ,其中以急性 粒细胞 白血病为
常。
生严重 中毒症状 , l 4 g m 6 ~6 / 浓度 下
5~1分钟 可导致死 亡 。 0 急性 中毒时 , 动 物先 呈现 中枢神 经 系统 的刺激表现 , 如 兴奋 、乱跑 、震颤以 至全身抽搐 。中毒 时 间稍久即进 入麻醉瘫痪 状态 。 动物长 期吸入低浓 度苯后可 引起慢性 中毒 。 表 现精神萎 靡 、体重 下降 、食欲 不振 、脱
三氯乙烯的危害和注意事项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三氯乙烯的危害和注意事项整理三氯乙烯的危害和留意事项三氯乙烯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能致癌。
因此,在使用三氯乙烯时,要留意做好个人防护,并尽可能削减与之接触的机会。
三氯乙烯的危害和留意事项一、急性中毒1、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其麻醉作用稍次于氯仿。
急性中毒时,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抑制,轻者可消失酒醉样、头痛、头晕、酩酊感,以及步态不稳、易感动、嗜睡或意识模糊等,重者可能会消失谵妄、抽搐、神志不清、昏迷、呼吸抑制及延髓麻痹而死亡。
部分患者可消失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表现为嗅觉、味觉障碍,以及面部、舌前部感觉丢失。
接触极高浓度三氯乙烯的状况下,患者可快速昏迷而无任何前驱症状;2、肝肾损害:三氯乙烯可引起肝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严峻者消失肝性脑病。
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空泡变性或坏死。
中毒者可有蛋白尿,肾功能特别,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3、心脏损害:可引起心律失常,高浓度大剂量接触时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而致严峻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4、黏膜损害:较高浓度三氯乙烯吸入中毒时,可造成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消失咽部充血及不适。
眼部损害可表现为脸结膜和球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角膜表层损伤等;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药疹样皮炎:见于经皮肤汲取者,急性起病,患者除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等症状外,皮肤还可消失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常见于直接接触或手、前臂、颜面部、颈或胸部等暴露部位,随后会扩散至全身,呈对称性和泛发性,严峻者可消失头发、指(趾)甲脱落。
二、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三氯乙烯可消失头痛、头晕、食欲不振、乏力、虚弱、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心情不稳、推断力下降,以及共济失调等慢性中毒症状。
三氯乙烯如何平安存放密闭操作,通风。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2024年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2024年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1.了解危害性:首先需要了解三氯乙烯的危害性,包括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职业病。
掌握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毒理学特性等相关信息。
2.工作场所评估:进行工作场所的评估,确定是否存在三氯乙烯的接触风险。
评估包括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的测定,以及确定可能的暴露途径和频率。
3.个人防护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等。
同时,要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培训。
4.工作操作控制:采取措施降低暴露风险,如采用封闭式设备和工艺、改进工艺流程、使用替代品等。
尽量减少三氯乙烯的使用量和接触时间。
5.紧急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和紧急救援措施。
确保员工了解和熟悉应急程序,并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援培训。
6.定期监测和检测: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
7.员工培训和宣教: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注意:以上仅为基本措施,具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应该根据具体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和制定。
如果您还有更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提供更多详细背景,以便我为您提供更具体的建议。
常见的急性中毒和职业病症状

常见的急性中毒和职业病症状从事与化学品相关的工作,长期接触,不经意之间很容易发生各种急性中毒的症状。
同时小症状也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小症状没有引起当事人的注意,那后果很难想象。
下面我列举一些常见的急性中毒和职业病症状,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慢性苯中毒症状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是引起骨髓造血障碍。
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有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多梦多神经衰弱症状,或齿龈、皮肤出血,女性月经失调或过多。
血液变化是主要表现,开始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重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二、慢性铅中毒症状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铅烟或铅尘,感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无力、并有腹胀、腹部隐痛、便秘等症状,为轻度铅中毒。
病情加重时,可有腹部阵发性绞痛(铅绞痛)、伸肌无力,胶端麻木、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贫血。
严重中毒时,出现铅麻痹(腕下垂)或中毒性脑病。
三、慢性正已烷中毒症状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吸入人体。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四肢(偶见面部)远端感觉异常,自觉对称性指及趾端麻木。
对痛觉、触觉感觉迟钝。
严重者出现肌无力,握拳无力,难提重物,甚至垂足、垂腕,行走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疲乏、心跳、手心多汗等,周围神经病变。
高浓度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
四、慢性三氯乙烯中毒症状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入体内。
早期中毒者自诉食欲减退,腹胀,有恶心、呕吐、肝区痛,伴头晕、失眠、乏力等症状。
部分病人会出现痛,触觉障碍,胸部压痛感,心跳,心律不齐。
长期皮肤接触可出现皮炎、湿疹、大疱,易继发感染。
急性中毒会在吸入高浓度三氯乙烯后发生头晕、乏力、心跳、颜面潮红、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甚至意识模糊、神经损害、肝肾损害,少数病人出现药疹样皮炎。
五、慢性锰中毒症状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含锰烟及锰尘引起中毒。
早期主要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神经衰弱症状,并觉下肢乏力、沉重、四肢酸痛、腓肠肌痉挛,肌张力增高(尿锰、发锰升高);严重时损伤大脑维体外系神经,出现行走不协调、口吃、语言单调,表情呆板,情绪易激动,肌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胸难样步伐”、“顿座”、手指震颤、摇头、眼球突出、脑萎缩等严重症状。
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三篇)

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三氯乙烯(TCE)是我国的职业危害高风险毒物,每年都有很多工人因为TCE职业危害而死亡。
TCE所致职业病有两种,一种为TCE所致中毒,一种为TCE所致药疹样皮炎。
最近国际癌症登记组织把TCE登记为确认致癌物。
xx年代,由于对其治疗方法尚没能完全掌握,病死率高达16.9%~100%。
进入xx年以来,由于对激素剂量和使用方法的有效掌握,病死率明显降低。
如某市xx~xx年5年间,共报告TCE所致职业病83例,只3例病死。
常用作清洗剂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常作为清洗剂与干洗剂,广泛应用于五金、电镀、电子、玩具、印刷等行业。
如电子行业被用于清洗线路板,五金行业被用于清洗金属材料,电镀行业被用于清洗金属材料,洗衣行业被用作干洗剂。
常见症状与体征TCE是一种高度致敏毒物,容易经呼吸道与皮肤进入体内。
病情程度与车间空气中TCE浓度高低无关,仅极少数人发病。
一般入职30天左右发病。
某科技有限公司一女工,从事电路板清洗工作,作业车间气味非常重。
起初闻到后,她成天只想睡觉,她以为是工作太累,没太在意。
16天后,两边耳根起了一些疹子并发烧,以为是感冒,就去诊所买了一些平时经常吃的感冒药。
三天后仍未见好转,反而在下颌、脖子、胸前、背部、四肢都先后出了疹子。
诊所医生以为是麻疹,当作麻疹治疗。
有一天,她看到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怀疑自己的皮疹跟职业有关,就去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来经过专家现场调查与诊断,确认为TCE引起的皮炎。
住了30多天院后,痊愈出院。
典型的TCE所致药疹样皮炎,表现为皮肤起疹子、瘙痒,发烧,口腔溃烂,吃饭疼痛,容易疲劳,成天昏昏欲睡。
疹子的部位遍布手脚、面部、脖子、胸部等地方,呈两边对称性,经数天后发展到全身。
如不及时脱离原有岗位,治疗不及时,最后会因为肝脏等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职业危害识别为防控TCE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应开展职业危害识别,包括职业接触识别、敏感人群识别,以确定产生TCE危害的工种与岗位、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
印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以预防(三篇)

印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以预防印刷行业是目前职业病多发的行业之一。
特别是一些工厂追求利益,忽略安全生产、职业防护和国家卫生标准,给广大打工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印刷行业中的诸多生产环节,从排字到订装成书,都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例如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品的危害,印刷机械造成的噪声危害或身体损伤等。
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的印刷行业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品印刷行业,特别是彩印,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油墨、溶剂和各种重金属。
油墨——印刷油墨含多种化学品,经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虽然这些有机溶剂干燥后绝大部分都会挥发掉,但挥发前的溶剂,和挥发后的残留部分,仍会危害人体。
尤其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残留的溶剂也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有毒物质会污染空气、损害人们的健康。
另一个大问题在于油墨中的颜料。
这些颜料颗粒很细小,吸附能力很强,其中含有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均具有一定毒性。
当人体内的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精神障碍、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
铅还可通过血液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损伤。
铅毒对儿童智力有较大影响。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中毒者早期常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晚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白血病。
确诊慢性苯中毒的体检方法有二:血常规检验法;骨髓象检查。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中毒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肌肉偶尔跳动、手足发凉及指端出汗、感觉异常(如下肢有蚁走感、电击感)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行走困难、肌肉萎缩。
专门检查项目为神经肌电图。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印刷行业较易出现的急性中毒,是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三氯乙烯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2024年印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以预防(三篇)

2024年印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以预防印刷行业是目前职业病多发的行业之一。
特别是一些工厂追求利益,忽略安全生产、职业防护和国家卫生标准,给广大打工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印刷行业中的诸多生产环节,从排字到订装成书,都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例如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品的危害,印刷机械造成的噪声危害或身体损伤等。
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的印刷行业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品印刷行业,特别是彩印,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油墨、溶剂和各种重金属。
油墨——印刷油墨含多种化学品,经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虽然这些有机溶剂干燥后绝大部分都会挥发掉,但挥发前的溶剂,和挥发后的残留部分,仍会危害人体。
尤其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残留的溶剂也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有毒物质会污染空气、损害人们的健康。
另一个大问题在于油墨中的颜料。
这些颜料颗粒很细小,吸附能力很强,其中含有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均具有一定毒性。
当人体内的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精神障碍、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
铅还可通过血液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损伤。
铅毒对儿童智力有较大影响。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中毒者早期常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晚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白血病。
确诊慢性苯中毒的体检方法有二:血常规检验法;骨髓象检查。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中毒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肌肉偶尔跳动、手足发凉及指端出汗、感觉异常(如下肢有蚁走感、电击感)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行走困难、肌肉萎缩。
专门检查项目为神经肌电图。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印刷行业较易出现的急性中毒,是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三氯乙烯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死亡病例的调查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死亡病例的调查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清洗剂之一,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TCE广泛应用于电路板清洗、金属表面的去污清洁、衣服干洗,以及用于印刷油墨、粘合剂、斑点去污剂等。
近几年在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常发生三氯乙烯中毒病例甚至中毒死亡事件,成为非常关注的职业卫生问题。
笔者对某五金制品厂1例接触三氯乙烯清洗液而发生中毒死亡的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黄某,男,32岁,于2004年5月28日进入深圳某五金制品厂从事清洗工作。
在2004年7月4日该患者因“右上腹不适10d、皮疹8d、巩膜黄染5d”而收入某医院。
入院时患者自述10天前开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咳嗽、右上腹疼痛,自以为是感冒而在个体诊所按感冒治疗,随后皮肤骚痒并出现皮疹,食欲下降,巩膜黄染,发烧。
入院时查体:T36.8℃,P84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面部和躯干及四肢皮肤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双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嘴唇与口腔粘膜糜烂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肝区叩痛,脾肋下未扪及。
实验室检查:WBC18.4×109/L,Hb153g/L,血小板46×109/L,ALT264U/L,AST219.7U/L,T-BIL112μmol/L,总蛋白56g/L,白蛋白38g/L,球蛋白18g/L。
入院3d后患者病情加重,发生肺部感染,肝肿大,经采用抗感染治疗无效,2004年7月9日患者昏迷,后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患者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五金制品,为使产品表面保持清洁光亮,都要将产品进行清洗。
清洗车间面积大约450m2,有两排清洗槽,槽内盛有清洗液,工人将五金制品放入清洗液内侵泡清洗。
清洗车间主要靠打开窗户通风,清洗槽上方没有抽风排毒设施,工人操作时未戴橡胶手套和防毒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氯乙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一)
1.概述
三氯乙烯(分子式C2HCl3)为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沸点87℃。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与某些金属粉末(如铝、镁、钛、钡等)可猛烈反应。
在湿气存在下,遇光会缓慢分解,形成腐蚀性盐酸。
与热表面或火焰接触时,可分解生成光气、氯化氢有毒和腐蚀性烟雾。
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8%~10.5%。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三氯乙烯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去除金属、玻璃及电子元件表面油污的清洗剂,油脂、石蜡的萃取剂,树脂、橡胶的溶剂,衣物的干洗剂,还可作为冷冻剂、杀菌剂、杀虫熏蒸剂的产品制造原料以及用于农药的制备等。
在三氯乙烯的制造、应用和储存等职业活动中均有机会接触。
三氯乙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工业接触的主要侵入途径是呼吸道。
三氯乙烯为蓄积性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和麻醉作用,对周围神经及肝、肾、心也有毒性作用。
少数接触者还可出现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疾患。
3.临床表现
三氯乙烯中毒主要是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与急性中毒的症状相似,只不过程度较轻。
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三氯乙烯即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接触后的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然后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颜面潮红,眼及上呼吸道出现刺激症状等,一般在脱离接触后24h内可恢复正常。
但在极高浓度下可迅速昏迷而不出现前躯症状。
(1)轻度吸人中毒
除出现上述前躯症状外,还可表现为轻度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或朦胧状态),另外,还可出现面部三叉神经损害,并伴有轻度肝或肾损害。
(2)重度吸人中毒
除出现上述某些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重度意识障碍(谵妄状态或昏迷),有两对以上脑神经损害,并可并发重度肝、肾损害或心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