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纺织品出口比较分析 (1)

合集下载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现状的比较分析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两大纺织服装生产国,两国的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的现状,探讨两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产业规模比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出口额更是占据全球1/4左右市场份额。

中国在原料、生产、设计、营销、服务等方面都拥有全面的产业链,并且以大规模生产、低成本、高效率著称。

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业规模虽不及中国,但也处于较大的规模之中。

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出口额占全球产值的比重较小,但是其生产的丝绸、棉布等产品质量上乘,深受西方国家的欢迎。

二、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拥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和优质的产品质量。

中国在纺织设备、纺织材料、印染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部分高端产品技术水平甚至领先于发达国家。

在产品品质方面,中国纺织服装业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以大规模生产、低成本的优势满足世界各地消费市场的需求。

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业也以产品质量和独特性著称。

印度尼西亚出口的丝绸、棉布等产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话语权。

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上,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业还需要加强,尤其是在高科技纺织品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比较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一直备受诟病。

过去长期以来,中国的纺织产业因为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而且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环境保护标准低下。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保政策的加强和企业自觉提升,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在改善环保状况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该国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工业城市,工厂的环保设备和管理水平不够完善,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现状的比较分析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两大纺织服装生产与出口大国,两国在这一领域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对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纺织服装业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和挑战,为进一步深化两国间的合作提供参考。

一、产业规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能。

据统计,中国纺织业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30%,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国。

与此中国的服装出口额也占据全球的四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国之一,其纺织业以棉花、丝绸和羊毛为原料,拥有发达的纺织加工工业。

印度尼西亚的服装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全球重要的服装出口国。

二、市场需求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庞大,人口众多,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市场对新颖、个性化、环保、舒适、高品质的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技术水平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在设计、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生产管理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部分企业还拥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

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技术缺乏更新和创新,生产效率低下。

与中国相比,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企业在技术、品牌、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转型。

中国的一些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印度尼西亚的纺织服装产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对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排放污染物的问题。

中印纺织品出口比较分析

中印纺织品出口比较分析
di1.9 9 ji n 10 o :0 3 6 /.s . 0 8—3 2 . 0 0 0 . 0 s 9 8 2 1 .4 04
中图 分 类 号 : 7 2 7 F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9 8 2 1 ) 4— 0 9~ 3 10 3 2 ( 00 0 0 1 0
纺织 品在美 国及 日本 市场上 的 占有 率以及结 构分布
看 , 者 之 间 存 在 一 定 的差 距 。 ( 表 2 表 3 两 见 、 )
表 2 2 0 — 0 8年 中印 纺 织品 在美 国市场 上 的 占有 率情 况 0 1 20
对 纺织服装类 产 品进 行界 定 , 中纺 织原 料 类 对应 其 的是 H S S 0—5 5章 , 日用 和工 用纺 织 品是 H 5 6 S 6— 0
无 优 势 可 言 的 结 论 。 姜 延 书 、 海 ( 0 5 对 后 配 额 辛 20 )
二、 中印两 国纺织 品竞 争力 对 比 本论 文使 用 的原始 数据 均来 自联合 国国际 贸易
时代 中印纺 织 品出 口进行 比较 , 选取 了服 装成 衣 、 丝
收 稿 日期 :0 0~0 21 7—1 4 作 者 简 介 : 秋 珍 ( 9 2一), , 北 随 州 人 , 江 越 秀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士 , 究 方 向 为 国 际 贸 易 理 论 与政 策 、 织 品 贸 易 。 李 18 女 湖 浙 硕 研 纺
口总 额 的 1 . 2 , 印 度 2 0 42% 而 0 7年 的 纺 织 服 装 出 口
方 面具有 一定 的优 势 , 是 印度 也 有迅 速缩 小 与 中 但 国差 距 的趋势 , 且 印度 纺 织 业 高 技术 人 才 的素 质 而

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比较分析摘要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既是邻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又是全球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瞩目,都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成为世界中心。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和印度相比较处于领先地位,但两国的经济结构都必须进一步调整。

在宏观经济竞争力上中国优于印度,但微观经济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通常两国都愿意把对方作为经济发展的参照对象。

通过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的比较可以看出印度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对中印的进出口贸易进行比较分析,涉及中印的商品及服务贸易领域,如中印的纺织业、汽车产业、机电工业、软件业等加以比较。

主要利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在贸易构成上,商品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

由于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必须调整贸易结构,增加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发扬纺织品,机电行业等在商品贸易中的原有优势,规避其子贸易中的劣势,从而达到优化进出口贸易的目的。

关键词: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纺织品;软件行业IAbstractChina and India are bo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ave many similarities. For instance, they are neighbors and both are large countries mainly in agriculture and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y are also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y of these two countries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they are likely to be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For the time being, compared with India, China is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infrastructure, capit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economic volume, and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Bu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two countries must be further adjusted. China is better than India on ma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while India is stronger on mi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dia has the obvious advantage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ually, the two counties are willing to put the other side as a re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China has much to learn from India, and the imports and exports of China still have larger space to develop.This paper is aim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China and India involving China and India's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such as the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India's textile industry, automobile industr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industries, and software industry. It mainl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comparison of large mounts of data charts. It can be drawn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at, in the trade, the commodity trade is the main par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trade is small. As service trad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China must adjust the trade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trade 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o promote the original advantages of textile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rades in merchandise trade, and to circumvent the disadvantages of sub-trad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Key Words: merchandise trade; service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s; software indust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引言 (1)1 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量现状 (2)1.1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2)1.2 印度进出口贸易现状 (3)1.3 比较两国的进出口贸易 (3)2 中印商品贸易领域优劣势比较 (5)2.1 中印主要的进出口产品分析 (5)2.1.1 中国最具优势出口产品 (5)2.1.2 印度最具优势出口产品 (5)2.2 商品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6)2.2.1 纺织业 (6)2.2.2 汽车产业 (7)2.2.3 家电工业 (9)2.2.4 机电行业 (9)2.3 商品贸易劣势分析 (10)2.3.1 制药行业 (10)2.3.2 软件业 (11)3 中印服务贸易领域优劣势比较 (13)3.1 中印服务贸易概况 (13)3.2 中印服务出口结构变动及出口增长速度比较 (14)3.2.1 世界服务分部门出口比重及增长率变化 (14)3.2.2中国及印度服务出口增长速度比较 (14)3.2.3 中国与印度服务出口结构变动及分部门增长速度比较 (15)3.3 结论及启示 (16)4 借鉴印度经验,促进中国外贸的对策 (17)4.1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继续稳固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17)III4.2 中国进出口贸易如何取长补短 (18)4.2.1 政府对策 (18)4.4.2 企业对策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3)致谢 (24)引言中印之间的许多相同点,使得对中国与印度进行比较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纺织细分行业国内与国外对比

纺织细分行业国内与国外对比

纺织细分行业国内与国外对比纺织细分行业在中国和国外的对比引言:纺织细分行业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产业,它涉及到纺织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支柱还是一个国家产业链的一部分,纺织细分行业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生产环境、市场规模、技术创新和品质控制等方面,对中国和国外纺织细分行业进行对比分析。

一、生产环境:中国的纺织细分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特点,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能源优势,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同时,政府也为该行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和精准扶贫等。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纺织细分行业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国外的纺织细分行业发展较为分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环境各有特点。

例如,亚洲地区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而欧洲的纺织业则以意大利为主导。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纺织细分行业中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争格局。

二、市场规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市场,全球纺织品出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中国的纺织细分行业从供应链角度看,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运作成熟。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纺织细分行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中国纺织细分行业还面临着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相比之下,国外的纺织细分行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欧洲、美洲和其他亚洲国家虽然也有一定规模的纺织细分行业,但总体上不及中国规模大。

另外,国外纺织细分行业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国外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产品定位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三、技术创新:中国纺织细分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尤其是在纺织材料、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等方面,中国纺织细分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例如,中国纺织企业在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创新应用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王潮歌董鸿飞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本文简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其中包括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国内问题的五点: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缺乏,劳动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压力较大;又包括国外两点: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低,发达国家的限制和贸易壁垒。

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约占23%,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

总体来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较大. 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向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出口。

其中22%的出口量向欧盟出口,14%的出口量向美国出口,11%的出口量向日本出口、9%的出口量销往香港、9%的出口量销往东盟、38%的出口量销往其他地区。

其中,欧盟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地区。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一)在国内角度来看在国内来看,1.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纺织品历来是以低价的主要优势占据世界市场的,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明显比其他出口国家低,随着近年来中国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服装的附加值仍然偏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单价55% 以上。

中国在附加值远离于衣着纺织品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地出口较少且产品较低档。

产品的国际产品结构不相称.使中国在出口收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

2.我国纺织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缺乏品牌效应意识,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而言,出口档次低,創汇效益差,知名度相较世界名牌较低,传播范围狭窄,宣传效果不强,优势不相互沟通学习,缺乏合作竞争意识。

而中国仅有的少数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度和数量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

3.我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数量较多,但近几年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与其他纺织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占优势。

专题二:中国与印度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1).

专题二:中国与印度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1).

(2)印度制造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并不明朗, 产业优势依然集中在纺织、服装、鞋类、贵金 属加工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上, 没有向位于产业链上游、在分工中处于优势地 位的中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态势。印度的产业升 级明显慢于中国,这是其特殊的国情和不同于 中国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
农产品出口除了各自具有地缘优势的市场外,基本 都在欧盟、东盟、美国这三 个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对这三 个市场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 的38.59%,印度为33. 94%。
中国与其在日本、韩国市场上的竞争性很小,这可 能是由于中国较其他农业出口大国在地理上与日韩具 有“天然的贸易伙伴”关系。
两国MT1类商品RCA 与NRX 关系背离商品列表
两国MT2类商品RCA 与NRX 关系背离商品列表
两国MT3类商品RCA 与NRX 关系背离商品列表
MT1类RCA与NRX背离中国有3类,印度有4类, 都为无比较优势但出现贸易顺差的。 MT2类RCA与NRX背离中国有6类,印度有7类, 几乎都为无比较优势但出现贸易顺差的。 MT3类RCA与NRX背离中国有15类,印度有4 类,大部分为无比较优势但出现贸易顺差的, 也有少数有比较优势但逆差的。
中国在 2000 之前其 TC 指数为正,说明 此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 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然而 2000 年后开始变为负数,并且负数的绝 对值越来越大,到 2012 年达到了-0.44,说明中国农产品在进出口贸 易中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印度从 1997 年一直到 2012 年,其 TC 指数 都明显大于 0,说明该国农产品在贸易中始终处于顺差地位,但变化 呈不规律性。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并且印度农产品的 国际竞争力大于中国。
• 中国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中等竞争优势, 基本呈逐年上升的势。印度资本或技术密集型 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整体呈逐年递增的趋 势。

对手强劲中国如何应战?——中印纺织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对手强劲中国如何应战?——中印纺织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世界上 第 i 种产 品的 出 口总额 wt 示世 界所有 产 X 表
表 3 0 62 1 2 0 — 0 0年中国与印度纺 织品显 示性 比较优势 ( C R A)指数
中 国
06 5 4
o7 4 .3 o7 .30 o6 45 06 9 .1
印度
4.9 3 5.9 9 57 2 4.9 2 2.8 7
口产品具 有 中度 竞争 力 : R A 0 当 C < . ,表 明该产 8时 品的竞争 力较 弱。 与 国 际 市 场 占有 率 一 样 ,显 示 性 比 较 优 势
( C 也只 考虑 了产 品 出口所 占的相对 比例 ,并没 R A)
有考 虑 同期 这种 产品进 口的影 响 ,在 衡量 竞争 力时 也存在 一定 的局 限性 。 是 R A系数 反映 了相 对于 但 C
就 纺织 面料来 看 ,中国的 T >0 说 明中国是 C , 净 出口国 ,贸 易竞争 优势 较强 。20 — 0 0 ,中 06 21 年 国的 T C有上升 的趋势 , 明中国纺织面 料贸 易竞争 说
优 势 有所提 高。 印度 的 T >0 说 明 印度是 净 出口 C ,
产 品 出 口占该 产品 在世界 范 围 内的出 口比例 与该 国 家出 口占世界 总 出 口的 比例 求得 ,反 映 了相 对于 该
劣势越 明显 。当 R A ≥ 2 C . ,表 明一 国的出 口产 5时 品极具 竞争 力 ; 1 5≤ R A 25 ,表 明该产 品 当 2 C < -时 具有较 强的竞 争力 ; 0 当 l R A I 5时 ,表 明 出 8≤ C < . 2
国, 贸易竞 争优势 较强 。20 ~ 00年 , 062 1 印度 的 T C 有下 降的趋 势 ,说 明 印度 纺织 面料 贸易竞 争优势 有 所减 弱。 印度 的 T C值 与 中国相 当 , 印度 国际市场 但 占有率 远 小于 中国 ,可 以认 为中 国纺织面 料 的国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
纺织原料类 日用和工用纺 服装及附件 (HS50 - 55) 织品 (HS56 - 60) (HS61 - 63) 中国 印度 中国 印度 中国 印度
2001 4. 11% 3. 42% 5. 37% 6. 07% 6. 15% 2. 86%
2002 4. 24% 4. 54% 7. 11% 6. 15% 7. 12% 3. 37%
作交流 。与发达国家比较 ,我国纺织企业在技术水 平等方面与其有很大差距 ,所以应多开展纺织企业 特别是进出口纺织企业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活 动 ,扩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交易渠道 ,提高企业的 国际竞争意识 ,争取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更 多的交流合作 ,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
中心 ( ITC)的 Exports 2001 - 2009 (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Statistics by Product Group ) ,按照 HS编码 对纺织服装类产品进行界定 ,其中纺织原料类对应 的是 HS50 - 55章 ,日用和工用纺织品是 HS56 - 60 章 ,服装及附件是 HS61 - 63 章 。本论文中衡量竞 争力所采用的指数是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I(即 Trade Competition Index) ,其公式为 :
绸 、棉纺织品 、毛纺织品等主要纺织品 ,通过对它们 的出口额的比较 ,作者认为中国虽然在某些纺织品 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印度也有迅速缩小与中 国差距的趋势 ,而且印度纺织业高技术人才的素质 要高于中国 。李宏 、李慧燕 ( 2006)对中印纺织品和 服装出口结构的相似度与分散度进行比较研究 ,认 为中国的出口产品分散程度低于印度 ,中国应该从 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出口竞争 力 。此外 ,其他诸多学者对中印纺织品出口竞争力 也进行了对比研究 。本论文在综合国内学者研究的 基础上 ,通过比较翔实新颖的数据 ,对近 10 年来中 印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 ,并对两国在美日这 两大纺织品进口市场的所占份额及纺织品出口结构 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提出了中国纺织品保持竞争力 的一些建议 。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 ,中印两国近八年的纺 织品 TC I指数基本为正 ,说明纺织品对外贸易给两 国带来了一定的外汇收入 ,但是细致比较可以发现 , 在不同的纺织品大类上 ,中印两国的竞争力有一定 的差别 。在纺织原料类 (HS50 - 55)方面 ,中国的竞 争力明显要弱于印度 ;但是在服装及附件 ( HS61 63)方面 ,中国的竞争力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在日用 和工用业纺织品 (HS56 - 60)方面 ,中国呈现突飞猛 进的势头 ,而印度则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纺织品 ;贸易竞争力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 - 3928. 2010. 04. 004 中图分类号 : F752.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 3928 (2010) 04 - 0019 - 03
一 、引言 中国与印度同处亚洲 ,都属于人口密集型的发
2007 31. 94% 3. 27% 34. 53% 1. 95% 70. 96% 0. 53%
2008 30. 72% 3. 10% 38. 39% 1. 79% 70. 94% 0. 57%
数据来源 :根据联合国国际商务中心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
从表 2、表 3 得出的结论有 : 第一 ,就进口市场 的占有率来看 ,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占 有率明显要高于印度 ,随着年份的递进 ,中国纺织品 的占有率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而印度纺织品 的占有率增长则相对平缓 。第二 ,就纺织品出口结 构来看 ,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结构在美日两大市场上 差异不大 ,出口份额最大的都是服装及附件 ,这和表 1中国的服装及附件部类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 、竞 争力较强是相吻合的 ;而对印度而言 ,其在美日市场 上的纺织品出口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在美国市场上 , 其出口份额最大的是日用和工用纺织品 ,另外两个 部类平分秋色 ,而在日本市场上 ,其纺织原料类出口 相对较多 ,服装及附件类出口较少 ,与中国相比相差 甚远 。
2003 28. 70% 3. 92% 23. 17% 2. 43% 66. 41% 0. 54%
2004 28. 55% 3. 20% 25. 52% 1. 93% 67. 04% 0. 51%
2005 32. 05% 3. 60% 29. 04% 2. 11% 67. 49% 0. 61%
2006 34. 19% 3. 77% 31. 37% 2. 03% 68. 35% 0. 65%
2002 0. 011 0. 513 0. 114 0. 515 0. 957 0. 497
2003 0. 058 0. 503 0. 183 0. 492 0. 964 0. 495
2004 0. 051 0. 525 0. 238 0. 450 0. 965 0. 495
2005 0. 121 0. 461 0. 334 0. 358 0. 968 0. 497
2007 13. 16% 4. 30% 16. 06% 8. 535. 96% 4. 56% 18. 75% 8. 78% 24. 11% 4. 32%
数据来源 :根据联合国国际商务中心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
表 3 2001 - 2008年中印纺织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情况
表 1 2001 - 2008年中印两国纺织品竞争力指数比较
纺织原料类 日用和工用纺 服装及附件
年份
(HS50 - 55) 织品 (HS56 - 60) (HS61 - 63) 中国 印度 中国 印度 中国 印度
2001 - 0. 054 0. 481 - 0. 016 0. 549 0. 952 0. 496
年份
纺织原料类 日用和工用纺 服装及附件 (HS50 - 55) 织品 (HS56 - 60) (HS61 - 63) 中国 印度 中国 印度 中国 印度
2001 23. 70% 3. 64% 20. 41% 2. 30% 63. 90% 0. 62%
2002 26. 37% 4. 68% 23. 33% 2. 36% 65. 57% 0. 54%
TC I = (Xi - M i) / (Xi +M i) 上述公式中 , TC I为 i国某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指数 , Xi表示 i国某产品出口总额 , M i为 i 国某产 品进口总额 。计算后若得出的 TC I值越接近于 1, 则说明 i国这种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强 ;若 TC I值 越接近于 - 1,则说明 i国这种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越 弱 ;若 TC I值为 0,则表示 i国该商品为产业内贸易 , 其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 中印两国近些年来纺织品竞争力情况如表 1所 示。
2003 4. 79% 4. 92% 8. 25% 6. 24% 8. 88% 3. 08%
2004 5. 02% 4. 24% 8. 81% 6. 28% 10. 49% 3. 20%
2005 12. 40% 4. 78% 13. 67% 7. 68% 17. 91% 4. 39%
2006 12. 70% 4. 85% 13. 97% 8. 80% 20. 72% 4. 52%
第 23卷第 4期 2010年 8月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Vol. 23 No. 4 Aug. 2010
四 、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从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来看 ,在纺织品贸易竞 争力指数和美日两国市场占有率上 ,中国对印度都 有压倒性优势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国的纺织 品出口竞争力绝对高于印度 ,还需要对 RCA (显示 性比较优势指数 )及 CA (竞争优势指数 )等多个指 标进行测度和衡量 。基于篇幅原因 ,本文在此不做 深入探究 。就本文前面的分析而言 ,中国纺织品出 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占据优势 ,除了利 用充足的原料资源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外 ,还 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一 ,加快调整服装产业的价值链 。一方面是 融入纺织业国际供应链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 、现代物 流技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同国外采购商建立密切 联系 ,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 。另一方面 ,要加强国内 企业间的协同竞争 ,共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 第二 ,注重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我国纺织服装 生产业应加快从 OEM (原始设备制造商 ,俗称贴牌 生产 )向 ODM (原始设计制造商 )的转型 。相对于 OEM 而言 , ODM 要求厂商不仅仅为客户生产产品 , 还要负责产品的设计 、研制和开发 ,这就需要企业提 高生产技术 ,引进高技术人才与先进设备 。为此 ,我 国纺织服装企业不仅要积极学习 、吸收国外的先进 技术成果 ,更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 ,采取新技术新工 艺 ,推动纺织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 ,增加产 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争取向中高端产品市场进 军 。例如 ,我国纺织企业要注重“生态产品 ”的生 产 ,争取获得绿色标志及国际认证 ,以开发潜在市 场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也可有效地应对绿色贸 易壁垒 。 第三 ,推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国外同行的合
二 、中印两国纺织品竞争力对比 本论文使用的原始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国际贸易
收稿日期 : 2010 - 07 - 14 作者简介 :李秋珍 (1982 - ) ,女 ,湖北随州人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纺织品贸易 。
·19·
2010年第 4期
中印纺织品出口比较分析
三 、中印纺织品在美日出口市场上的比较 美国和日本是全球两大纺织品进口市场 ,在中 印纺织品出口中的地位不容小视 。然而从中印两国
·20·
纺织品在美国及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以及结构分布 看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 (见表 2、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