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温补贴规定发放标准

合集下载

2020年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2020年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2020年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020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与规定防暑降温费亦可称为高温津贴,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从事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高温补贴。

【防暑降温费标准】: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常见高温工作岗位包括建筑工、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发放范围】: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发放时间】:防暑降温费发放时间由各省市自行制定。

例如辽宁省每年6、7、8月3个月向劳动法发放防暑降温费;例如天津防暑降温费发放时间为6-9月。

【法律依据】:【温馨提示】: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由于我国各城市情况存在差异,高温补贴标准(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与发放时间并未统一,均由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发放标准,但高温费基本上分月补、日补两种发放标准。

防暑降温费不能用绿豆汤凉茶等代替防暑降温费不是福利,而是工资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蓄意规避政策不发高温津贴,或者用绿豆汤、凉茶、冰棍等物品代替高温津贴,都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但企业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等防暑降温饮料充当高温补贴。

高温补贴应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至于征收比例则归入工资总额计算。

2020全国高温补贴发放标准表

2020全国高温补贴发放标准表

2020全国高温补贴发放标准表【2020全国高温补贴发放标准表】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5月18日白天,内蒙古中东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内蒙古东部偏南局地可达40℃。

20日开始,上述地区的高温天气范围将明显减小。

提醒人们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北京 120元/月(室内高温作业) ;180元/月(室外高温作业) 6月-8月河北 1.5元/小时(室外) 5月21日-8月31日 ;1元/小时(室内) 6月11日-8月20日浙江 225元/月(高温作业人员) ;180元/月(非高温作业);145元/月(一般工作人员) 6月-9月山西 240元/月 6月-8月上海 200元/月 6月-9月江苏 200元/月 6月-9月辽宁 200元/月 7月-9月福建 200元/月 5月-9月内蒙古 180元/月广东 150元/月 6月-10月广西 100-200元/月 6月-10月湖南不低于150元/月 7月-9月江西 240元/月(室外);160元/月(室内) 6月-9月山东 200元/月(室外);140元/月(室内) 6月-9月甘肃 12元/天(高温、露天);8元/天(其他) 6月-9月天津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均工资的12% 6月-9月湖北 12元/天 6月-9月河南 10元/天陕西 25元/天 6月-9月海南 10元/天 4月-10月云南 10元/天吉林 10元/天以上四川 8-12元/天新疆 10-20元/天安徽不低于10元/天宁夏 12元/天(高温、露天)8元/天(其他) 6月-9月重庆不低于5、10、15元/天 5月-10月贵州 8元/天或168元/月 6月-9月【夏季如何防暑】1、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2020天津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2020天津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2020天津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夏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高温的可怕,尤其是对于上班族来说,高温津贴标准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大多数人对于企业高温津贴的产生和细则并不怎么了解。

所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天津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介绍,大家不妨参考下吧。

天津市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一、天津市20xx年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每到夏季,天津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都能领到防暑降温费。

按规定,每年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时间为6、7、8、9月,共4个月。

防暑降温费的月标准,是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确定。

20xx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265元,以此推算,20xx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的月标准约为158元,四个月合计约为632元,比去年增加了近40元。

二、计算方法高温津贴以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发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到元。

高温津贴日标准计算示例:5265÷21.75×12%=29元(仅供参考,以政府最终公布数据为准)【注】发放方式为按日计算、按月发放,并纳入工资总额。

高温津贴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职工,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

三、相关规定针对户外劳动者,天津市20xx年发布的《关于试行企业高温津贴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当气温超过35℃,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度以下的,都应当在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向劳动者按天发放高温津贴。

具体每天的发放标准为: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21.75天,再乘以12%。

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主任科员钟健表示,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不同,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同时,法律规定高温津贴必须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职工。

天津市20xx年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规定,对于在高于33摄氏度环境下工作的职员,企业单位是必须给其发放高温费的,对于企业单位不发放,或者是不按照既定规定标准方法的情形,经厉害关系人举报,一经核实,企业单位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

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020

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020

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2020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发放的用于给员工抵御酷暑的高温补贴。

企业为员工下发的降暑饮料并不能充抵高温补贴。

按照规定,劳动者在室外露天作业应按每月60元的标准领取高温补贴。

同时,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4年6月1日起,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含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发放高温津贴,并计入工资总额。

按日计算,按月发放,不得以实物形式代替。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发放的用于给员工抵御酷暑的高温补贴,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也都是有规定的,各企业要按照规定进行发放。

从2011年开始,上海提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并从有利于企业操作的角度出发,将日标准调整为月标准,即从每个高温日10元,调整为每月200元,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共4个月,劳动者共可领取800元的高温津贴。

今年维持该标准不变。

对于请病事假等非正常出勤职工的高温费,原则上可按月平均工作日21.75天折算。

但不同计算方法结果还不一样。

2020年浙江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2020年浙江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2020年浙江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浙江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225元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增进对职工的关爱,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切实减轻高温工作环境下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为职工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切实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要严格执行高温津贴发放有关规定,企业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高温津贴(即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

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

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

企业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企业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即:重劳动、中等劳动、轻劳动分别为20、30、40分钟),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企业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企业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积极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要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高温津贴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情况,督促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和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各项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身心健康。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积极性,公司决定对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进行调整。

以下是新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一、高温津贴的发放范围。

高温津贴将适用于所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露天作业、高温地区等工作岗位的员工。

二、高温津贴的标准。

1. 当气温在35℃至37℃之间时,每天发放高温津贴20元;
2. 当气温在37℃至40℃之间时,每天发放高温津贴30元;
3. 当气温超过40℃时,每天发放高温津贴50元。

三、高温津贴的发放时间。

高温津贴将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气温数据进行发放,具体发放时间以公司通知为准。

四、高温津贴的申领流程。

1. 员工在领取高温津贴前,需提供相关的工作证明,包括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等信息;
2. 员工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力资源部门递交高温津贴申领表,经审核后方可领取高温津贴。

五、高温津贴的注意事项。

1. 员工需如实填写高温津贴申领表,不得虚报、夸大高温工作情况;
2. 领取高温津贴的员工需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发放时间和地点领取,不得私自调整或转让;
3. 对于违规领取高温津贴的员工,公司将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六、高温津贴的执行。

公司将严格按照以上标准执行高温津贴的发放,对于任何违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

以上即为公司新制定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希望各位员工能够严格遵守,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高温天气下能够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感谢大家的配合!
(文档完)。

2020年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2020年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2020年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是什么1、江苏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3、河南: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

4、天津:6-9月,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工资平均工资的12%。

5、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6、广东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

发放时间为6月至10月。

7、东莞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至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6~10月需按月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则每人每天6.9元。

8、湖南夏季高温期间(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在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7℃以上时,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应停止作业。

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超过35℃的,要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

防暑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9、浙江高温作业人员225元/月;非高温作业工人18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145元/月。

发放时间为6月-9月共4个月。

10、江西: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240元/月;非高温作业人员160元/月;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120元/月。

11、重庆5月~9月,当日最高气温在37~39.9℃时,高温补贴额度为每天5~10元,日最高气温在40℃(含40℃)以上时,高温补贴额度为每天10元~20元。

2020年广东省的高温补贴标准是发多少

2020年广东省的高温补贴标准是发多少

2020年广东省的高温补贴标准是发多少【发放时间】:5个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150元。

判断是否属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有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算。

分别是:①从事露天岗位工作②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前者一般包括建筑工人、交警巡警、环卫工人、户外线路检测人员、仓库搬运工等;后者一般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具体需要看工作场所的温度。

像一些工厂的铁皮厂房,里面若温度超过33℃,也应发放高温补贴。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措施》还对用人单位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非全日制用工以及实行特殊工时的高温津贴发放办法作出规定。

对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及安排非全日制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按实际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发放高温津贴;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这两种特殊工时的高温作业人员,则要按月发放全额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

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未制定的分别为,黑龙江、西藏、青海等四个省份。

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的标准不一。

在这28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发放标准为按月发放,另有15个省份按天发放。

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如发放高温津贴排名靠前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240元每月,浙江省为225元;最低的为广东省,为150元每人每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温补贴规定发放标准
按照国家《最低工资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

在国家和广西没有明确规定之前,高温季节加班可暂不将这部分津
贴计入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但必须按照加班时间折算另行支付高温
津贴。

同时,用人单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工的,也要依照规定支付高温津贴。

由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在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
就业,因此其高温津贴应按小时折算支付。

但现实中,一些建筑企业发几箱饮料就代替高温津贴了,这种做法行不行?按照规定,高温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劳动环境下付出的
额外劳动消耗所给予的额外的必要补偿,要以货币形式支付,不能
以实物来代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28个省份明确了本地区的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而其中山东、陕西等地都是在去年上调了津贴
标准。

例如,去年,山东省将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的津贴从每人每月由120元涨至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涨至
140元。

这也是该省自2006年以来首次上调这一标准。

陕西省的高
温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天10元提高到25元。

另外,河北省也在去年制定了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

根据该标准,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1.5元;没
有防暑降温设备或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
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1元。

从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

如,北京、山西等北方地区的发放时间段为6到8月,而海南省的发放
时间长达7个月,为4到10月。

河北省因南北跨度长,气温差别大等原因,实行夏季高温津贴差别时长。

其中,冬季取暖期标准不超过4个月(含4个月)的市、区、县(市),每年从5月21日至8月31日执行;冬季取暖期标准超过4
个月(不含4个月)的市、区、县(市),每年从6月11日至8月20
日执行。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
况适时调整。

记者统计发现,在已经明确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中,部分地区的标准已经多年未涨。

例如,广东目前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这一标准从2007年开始至今都未调整;河南省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
10元,这一标准也是2008年就已制定的。

而与其他省份不同,目前,天津高温津贴已经实行动态调整,日标准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12%发放。

“根据现在的物价水平,每个月一两百元的高温津贴标准还是少了些。

”北京某驾校教练王师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师傅说,因为属于室外高温作业,6到8月期间,他每月可以
领到200元高温津贴。

虽然这一水平已经高出了北京市规定的高温
津贴标准,但是王师傅认为,相较于近年来的工资、物价上涨情况,补贴并不算高。

“高温津贴是岗位津贴,是一种劳动补偿,其调整还是应该与工资挂钩。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郑东亮表示,近些年已经有不少地区对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而未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调整机制,并
进行细化。

“怎么调?调多少?这些问题都应当认真研究,高温津贴不应是想起来就调,想不起来就不调。

”郑东亮说。

近年来,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都曾多次强调,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此外,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督、惩罚措施。

例如,《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中就明确,未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单位,高温津贴仍然不能及时发放。

例如,近期就有媒体报道,有建筑工地工人三年未收到过高温
津贴。

而记者在北京地区走访发现,虽然不少像快递员、环卫工这样的室外高温作业人员表示,近年来有收到高温津贴,但很多人对于高
温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并不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