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声学性能与噪声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声学性能与噪声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声学性能与噪声控制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带来的噪声问题日益突出,给居民居住环境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声学性能和噪声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钢轨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钢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这主要包括辐射噪声和冲击噪声。

辐射噪声是由于列车运行时轮子与钢轨之间的接触面形成的,并通过钢轨的传导性质向周围空气或地面传播而产生的噪声。

冲击噪声则是由于列车通过轨道接头或其他不平坦部分时,钢轨与车辆接触产生的冲击振动传导而产生的噪声。

这些噪声不仅会对周围居民造成不适,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失眠、焦虑等。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噪声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声学性能。

声学性能是指钢轨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特性。

衡量声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声辐射强度、声谱特性、声音传播特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减少钢轨噪声的有效途径。

为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噪声,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改良钢轨材料和结构,降低钢轨的噪声辐射。

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声学性能的材料,例如用高耐磨性、降低振动、减少噪声辐射的材料替代传统钢轨。

此外,优化钢轨的结构设计,减少钢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例如,在接头处增加吸音材料,减少冲击噪声的产生。

其次,通过路基和降噪设施的改善来控制钢轨噪声。

道路和建筑物是噪声传播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改善轨道周围的路基条件,减少振动传播和噪声辐射。

在需要的地方安装隔音墙或隔音挡板,可以有效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通过管理和运营的手段来控制钢轨噪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时刻表,减少高峰时段的列车运行数量和频率,可以降低列车运行带来的噪声。

在设计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时,也应充分考虑噪声控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线路布局和车辆型号,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是城市交通系统不可避免的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舒适和安宁,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主要来自列车行驶时轮轨交互作用、电动机和制动器的运转以及隧道内的回声等。

噪声主要以空气声、结构辐射声、接触声和车内噪声的形式传播。

根据研究表明,轨道交通的噪声对人体听力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并且也会干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主要来自列车的运动、轨道的不平顺和车辆的不平衡等。

振动对城市建筑物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损和安全隐患。

振动还可能对地下管线和地基造成破坏,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措施的采取:
1. 采用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包括轨道和车辆的减振和隔振措施、隧道内壁的吸声处理、电动机和制动器的消声、列车轮轨交互作用的降噪措施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在源头上的产生和传播。

2. 优化轨道交通系统设计:通过优化轨道和车辆的设计,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采用更加平滑的轨道曲线和过渡段设计,减少列车在行驶时的摩擦和震动。

3. 加强维护和管理:对轨道交通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的设备,减少设备的故障和噪声振动的产生。

4. 加强噪声和振动监测:建立噪声和振动监测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轨道交通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噪音和振动问题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噪音和振动对环境和居民造成的影响。

引言: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其噪音和振动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噪音和振动不仅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因此,寻求噪音和振动控制的有效方法成为了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噪音控制技术1. 噪音源控制轨道交通的噪音主要来自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因此,降低列车噪音源是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在设计阶段,应优化列车的悬挂系统、牵引系统和减震装置等,减少列车本身产生的噪音。

另外,通过减少制动时的摩擦和使用噪音较低的轮胎材料,也能有效地降低列车噪音。

2. 隔音措施隔音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噪音控制的技术手段。

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可采用隔音材料进行车厢和车身等部位的隔音处理,将列车内部噪音源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

同时,合理设计车厢的内饰结构和装配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少噪音传递。

3. 屏障和绿化带的设置在轨道交通线路两侧设置屏障和绿化带,对减少列车噪音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设置高度适当的隔音屏障和绿化带,能够有效地阻挡噪音的扩散,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干扰。

二、振动控制技术1. 刚度和减振装置设计振动控制的关键在于减小振动的产生和传递。

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通过优化结构、增加刚度以及合理布置减振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产生。

同时,可对隧道的结构进行减振设计,使得振动的传递减少到最小。

2. 道床和轨道基础设计道床和轨道基础的设计对于振动控制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材料、正确布置基础,能够提高轨道的刚度和稳定性,降低列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

此外,对道床进行隔振处理,也能有效减少振动的传递。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快捷,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其噪声和振动也日益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铁轨和列车的运行过程。

其噪声和振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频噪声城市轨道交通高速运行时,车辆与铁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高频噪声。

这些噪声主要包括车轮与轨道交互作用产生的钢轨噪声和车体结构振动产生的空气噪声。

2、低频振动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城市轨道交通的较大噪声和振动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和听力系统受损,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1、合理设计轨道和车辆合理设计轨道和车辆是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关键。

设计轨道时应注重平整度的提高,同时注意减小曲线半径和缩短坡度。

另外,在设计车辆时应注重降低车辆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2、采用降噪隔振措施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可以采用隔振和吸音等技术手段,如采用弹性垫或橡胶减震器隔离车体与车轮间的震动,采用吸声材料降低车辆的噪声。

3、加强维护和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与车辆、轨道的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对车辆和轨道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的轨道和车辆,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是现代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通过合理设计轨道和车辆、采用降噪隔振措施、加强维护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噪声和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建设健康、安全、环保的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交通状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噪声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治理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噪声产生和传播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产生主要源于列车行驶时摩擦声、空气阻力声、辐射噪声等。

为了减少噪声产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车辆噪声控制:采用隔振材料、减振器等技术控制列车噪声;对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维护更加严格,保证噪声产生的最小化。

2. 线路噪声控制:采用适量的弯线和垫砖等措施,减少钢轨和混凝土间摩擦产生的噪声;设置隔音墙等,减少轨道交通运行带来的环境噪声。

3. 变频控制:采用变频系统,使电机输出的功率保持稳定,减少电机产生的震动和噪声。

4. 声屏障:采用隔音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噪声隔离带等,保证轨道交通的噪声不会对周边居民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噪声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控制对于城市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多样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控制技术:1. 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掌握噪声源、噪声传输和噪声影响的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判断噪声源归属和作出合理决策,并及时发出预警提醒。

2. 隔声板技术:这是一种工程措施,通过减少噪声产生的传播路径,来降低噪声强度。

一般把噪声隔离在工程设置的声屏障或隔离带内,利用可吸声材料等减少噪声。

3. 主动控制技术:利用主动控制算法对噪声进行处理,重点控制人类听觉敏感的部分。

通过将特殊信号配合在主动消声器上,抵消原始噪声信号,从而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

4. 吸声材料技术:采用吸声材料做隔音板、隔音垫等,将局部噪声降低。

通过调控材料的物理性能,将噪声的能量转化成微小的热能,从而达到吸收噪声的目的。

5. 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智能化监测、回馈控制、故障识别等技术来优化轨道交通运行,减轻轨道交通噪声。

三、防止噪声带来的危害轨道交通噪声严重影响城市居民健康,所以要采取措施减少其中的噪声污染。

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机理、预测与控制

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机理、预测与控制

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机理、预测与控制轮轨噪声机理:1. 滚动噪声:当车轮滚动通过轨道时,由于轮轨接触非均匀性(如表面粗糙度、波纹等)、不平顺性及几何偏差(如踏面和钢轨轮廓)等原因,产生周期性的冲击力和振动,进而导致噪声。

2. 啸叫噪声:在高速运行下,轮轨间可能产生自激振动现象,这种高频振动伴随强烈的声学辐射,形成典型的尖锐啸叫噪声。

3. 结构噪声:车体、转向架、轨道结构等部件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包括板件振动噪声、结构共鸣噪声等。

4. 气动噪声:列车高速行驶时,车辆外形与空气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轮轨噪声预测:- 理论计算模型:基于声学原理,建立轮轨噪声源的物理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例如有限元分析、边界元法等)预测噪声级。

- 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实际工况,进行噪声测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或数据库。

- 频谱分析:分析噪声信号的频率特性,识别关键频率成分及其来源,有助于针对性地设计降噪方案。

控制措施:1. 轨道优化:改善轨道结构设计,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和刚度,采用高精度加工和维护技术降低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噪声。

2. 车轮与轨道材料改进:研发低噪声、耐磨损的轮轨材料,优化轮轨接触面的设计以减小冲击噪声。

3. 阻尼技术:增加轨道、车体和转向架的阻尼装置,减少振动能量向噪声的转换。

4. 声学屏障:在沿线安装声屏障,对传播路径上的噪声进行吸收和反射衰减。

5. 结构吸声设计:在车厢内部采用吸声材料和隔音结构,减少车内乘客感受到的噪声。

6. 轨道减振垫:使用橡胶垫或其他弹性元件隔震,减轻振动向周边环境的传递。

7. 主动控制技术:开发和应用主动降噪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反相补偿声波来抵消部分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地区和场合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限制。

一般来说,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城市轨道交
通(地面段)属于4a类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为昼间70dB (A),夜间为55dB(A)。

这意味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线路在白天和夜晚的噪声排放都不应超过这个标准。

然而,对于高架线路和车辆段、停车场等区域,具体的标准和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排放还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例如建筑物的布局、高度和隔音措施等。

为了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排放,采取的措施可能包括使用低噪低振设备、设置消音装置、设置声屏障等。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对噪声的控制和防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标准和措施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当地环保部门或专业机构。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及其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铁、有轨电车等。

其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噪声和振动。

这些噪声和振动不仅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设施造成损害。

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来源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列车行驶时的轮轨摩擦、列车牵引和制动系统、隧道通风系统以及车站乘客活动等。

在地铁和有轨电车的运行过程中,列车行驶时的轮轨摩擦是主要的噪声来源。

列车牵引和制动系统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而振动则主要由列车行驶时的轮轨交会引起,同时也会受到列车的牵引和制动力影响。

2.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耳朵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障碍等。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振动能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人体局部振动,导致疲劳和不适感,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骨骼、关节等伤害。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影响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结构,使其受到破坏。

3.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和振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轨道和车辆设计。

通过改进轨道和车辆的减振和隔声性能,减少列车行驶时的轮轨摩擦和制动噪声,降低振动。

(2) 采取隔音隔振措施。

在轨道、车站和隧道等重要区域设置隔音隔振设施,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如在轨道旁设置隔音墙、在隧道内安装减振装置等。

(3) 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适当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减少车辆行驶时的轮轨摩擦和制动噪声,同时减小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影响。

(4) 定期检测和维护轨道和车辆。

进行定期的轨道和车辆检测和维护,确保轨道和车辆的良好运行状态,减少不正常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31.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A计权修正量 (dB) -44.7 -39.4 -34.6 -30.2 -26.2 -22.5 -19.9 -16.1 -13.4
频率 (Hz)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k 1.25k
A计权修正量 (dB) -10.9 -8.6 -6.6 -4.8 -3.2 -1.9 -0.8 0 0.6
10 lg 2 3.0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运载火箭 喷气式飞机 螺旋式飞机 小型私人飞机
风扇(10,000cfm)
小型办公室机器
树叶轻微沙沙声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声强级
LI
10 lg
I I ref
LI: 以分贝为单位的声强级; I: 声强值,单位为W/m2;
Iref: 基准声强值,Iref=10-12 W/m2;
A车
B车
注: 测点1、3、5距地板面高度1.6 m; 测点2、4、6距地板面高度1.2 m。
测点3、4 测点5、6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GB/T 12816-2006 车辆内部噪声限值
车种
噪声限值 [dB(A)]
运行时
静止时
软卧车、软座车、一等车
≤65
≤60
硬卧车、硬座车、二等车
≤68
≤62
餐车
餐厅 厨房
7
8.5
2
3.0
8
9.0
3
4.8
9
9.5
4
6.0
10 10.0
5
7.0 100 20.0
6
7.8 1000 30.0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当有 N 同等大小不相干声源叠加时:
L1+……+L1= L1 + 10logN
N 10*logN N 10*logN
1
0.0
7
8.5
2
3.0
8
9.0
3
4.8
9
9.5
4
对数加法 : Log A Log B Log A B
对数减法 : Log A - Log B Log ( A ) B
声压分贝加法 :
L1
L2
10 Log ( P12 P22 ) 10 Log(100.1L1 100.1L2 ) P2
ref
声压分贝减法 :
L1
L2
10 Log
(
P12 P22 P2
≤68 ≤75
≤62 ≤70
行李车、邮政车
办公室 乘务员室
≤70 ≤68
≤62 ≤62
发电车
配电室 乘务员室
≤75 ≤70
≤70 ≤65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GB/T 14892-2006 城轨列车噪声 [dB(A)]
车辆类型
运行线路
位置
噪声限值
地下
司机室内
80
地铁
地下
客室内
83
地上
司机室内
75
地上
客室内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A: 40 phon B: 70 phon C: 100 phon D: 航空噪声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频率 (Hz)
ISO 3381-2005《Railway applications – Acoustic – Measurement of noise inside railbound vehicles》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a=3~5 m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测点2 测点1
测点4 测点6 测点 1.60k 2.00k 2.50k 3.15k 4.00k 5.00k 6.30k 8.00k 10.0k
A计权修正量 (dB) 1.0 1.2 1.3 1.2 1.0 0.5 -0.1 -1.1 -2.5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ISO 3095-2005《Railway applications – Acoustic – 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railbound vehicles》
声强
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声功率。属于矢量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单位为W/m2。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声压级
Lp
10 lg
p2 (t) p02
20 lg
p(t) p0
Lp: 以分贝为单位的声压级; p(t): 以帕(Pa)为单位的瞬时声压有效值;
p0: 基准声压, p0=20 Pa ;
10 lg 2 3.0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等效连续声压级
Leq
10 lg[ t2
1 t1
t2 t1
p2 (t) dt] p02
Lp: 以分贝为单位的声压级; p(t): 以帕(Pa)为单位的瞬时声压有效值;
p0: 基准声压, p0=20 Pa ;
10 lg 2 3.0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分贝加減法 :
10 lg 2 3.0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瞬时听觉损伤 痛阀 喷气式飞机起飞(500m) 机动割草机 轨道(20m) 汽车(20m) 打字机(1m) 客厅、图书馆 树叶轻微沙沙声(20m)
听阀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声功率级
Lw
10 lg
w wref
Lw: 以分贝为单位的声功率级; w: 声功率值,单位为瓦(W); wref: 基准声功率值, wref=10-12W;
内容
•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 轨道交通噪声声源 • 轮轨滚动噪声机理与控制 • 气动噪声机理与控制 • 正在开展的工作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声压
由声扰动产生叠加在静态大气压上的逾量压强。声压的大 小反映了声波的强弱,属于标量,单位为帕(Pa)。
声功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面积为s的平均声能量。 属于标量,单位为瓦(W)。
75
轻轨
地上
司机室内
75
地上
客室内
75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 日本新干线噪声标准: LAmax
ref
)
10 Log(100.1L1
100.1L2 )
LP
10
Log(
P2 P2
ref
)
;
0.1 LP
Log(
P2 P2
ref
)
;
(
P2 P2
ref
)
100.1LP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当有 N 部机器同时运转时: L1+……+L1= L1 + 10logN
N 10*logN N 10*logN
1
0.0
6.0
10 10.0
5
7.0 100 20.0
6
7.8 1000 30.0
轨道交通噪声基础
• 独立声源的叠加:
• 声源1 声源2 结果 • 80dB + 80dB = 83.0dB • 80dB + 70dB = 80.4dB • 78dB + 72dB = 79.0dB • 75dB + 75dB = 78.0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