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可能性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事件。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事件。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魔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魔方有多少种颜色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如果我在魔方中随机抽取一个颜色,你们觉得哪种颜色被抽中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二、探究可能性1.教师拿出一个装有红色和绿色球的小袋子,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从这个袋子里随机抽取一个球,你们觉得是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绿色球的可能性大?”2.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每次抽取球的颜色,并计算出各种颜色球被抽中的次数。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可能性大小的结论。
三、讲解可能性概念1.教师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的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方法,如抛硬币实验、掷骰子实验等。
四、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并记录下来。
2.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向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掌握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精品教案(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并运用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学会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运用概率的基本概念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学会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骰子、转盘。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红球和白球,让学生猜测摸出一个球是红色的可能性。
(2)邀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位摸球,一位记录,进行多次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例题讲解(1)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
(3)通过实例,讲解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的练习题。
(2)指导学生运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结与巩固(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让学生复述概率的基本概念,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拓展(1)展示一个骰子,让学生思考抛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
(2)讨论:如何计算抛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概率的基本概念3. 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 课堂练习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79页第1、2题。
(2)思考题:抛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为7的可能性是多少?2. 答案:(1)见教材。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优质教案(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学习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
2. 学会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骰子、硬币、彩色球等。
学具:每组一个骰子、一枚硬币、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内装彩色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骰子,提问:我们抛掷这个骰子,可能会掷出哪些数字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告诉学生里面装有一些红色和蓝色的小球。
(2)教师提问:如果我们从袋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可能会抽到什么颜色的小球呢?(4)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事件,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明天会下雨、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等。
(2)学生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
4. 小组活动(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骰子、一枚硬币、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内装彩色球)。
(2)小组讨论:如何用这些工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各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3)描述可能性的词语:一定、可能、不可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的可能性,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P106—107教学目的: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1)观察、猜测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2)实践验证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
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2、教学例4(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3、P106“做一做”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可能性》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学会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骰子、转盘、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骰子,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掷这个骰子,哪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思考。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订正。
(2)教师出示拓展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主要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掷一个骰子,求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2)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判断是红桃、黑桃、方块或梅花的可能性。
2. 答案:(1)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为1/6。
(2)红桃、黑桃、方块和梅花的可能性分别为1/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的概念和描述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以及运用列举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辨别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2. 学会使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并能运用列举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难点:运用列举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骰子、转盘、扑克牌。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名同学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观察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
(2)出示一个装有红球和白球的袋子,让学生猜测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讲解教材第78页例1,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讲解教材第79页例2,让学生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1,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2)让学生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4. 小组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事件。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可能性的表示:分数3. 列举法分析可能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82页练习3,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2)教材第83页练习4,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2. 答案:(1)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2)根据题目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事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以及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掌握。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复杂事件的可能性。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P92-93的内容教学目标: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请出8名男同学和8名女同学分别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
(每次摸之前把球先搅动几下。
)2、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3.(比赛结束后)哪个队获胜?4.(取出内袋)女生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男生队为什么会赢?师:因为袋里的白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时,摸到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了。
让学生先估计。
学生实践。
让学生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三、做做想想,深化认识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师生互动:(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摸球?刚才在摸球比赛时大家是通过数的方法来得到他们摸球的结果,这次我们要用涂方格的方法来统计摸球的情况。
(2)请两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进行统计。
2、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会摸到几次?(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
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习使用自然语言和简单图形表达可能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概念介绍可能性的概念,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常见可能性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比如掷骰子、抽彩票等。
3. 可能性计算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比如通过样本空间和事件发生的次数来计算可能性。
4. 自然语言表达可能性让学生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达可能性,比如“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等。
5. 图形表达可能性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表达可能性,比如使用百分比圆环图来表示可能性大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自然语言和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展示、练习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多样化策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到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自然语言和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件意外事故,让学生猜测这个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15分钟)老师通过介绍可能性的概念和常见可能性,让学生对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
3. 展示(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投影,在白板上展示一些图表,让学生看懂如何用图表来表达可能性。
4. 练习(15分钟)老师可以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图表和自然语言来表达出来。
5. 讨论(15分钟)让学生交流表达出来的可能性,看看有没有和自己的表达有不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 小结(5分钟)老师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可能存在的疑问。
六、教学评估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估:1.学生的主观评价;2.学生的练习成绩;3.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应该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反映岩层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不包括()。A.石油类沥青含量B.剩余有机碳含量C.烃与有机质的比值D.烃含量 [单选]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上皮癌B.移行上皮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D.腺癌E.恶性淋巴瘤 [单选]张某系某国有林场工人,他与场方签订了承包施业区合同。某日未经批准雇佣11人在承包施业区内,擅自砍伐国有林木100多立方米。张某的行为是()A.盗伐林木罪B.滥伐林木罪C.盗窃罪D.一般违反森林法行为 [单选]患者男,45岁,阵发性心房颤动2年,1个月发作2次,症状明显,有夜间阵发性睡眠呼吸困难,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选择()A.口服阿替洛尔B.口服索他洛尔C.口服华法林D.口服胺碘酮E.口服普罗帕酮 [单选]患者,女性,超声见乳房内无回声光团,边清壁薄,CDFI未见血流,如图所示考虑为()。A.乳腺癌B.乳腺腺瘤C.乳腺脓肿D.乳腺囊肿E.以上都不是 [单选]牙本质过敏的主要临床表现()A.压痛B.放射痛C.激惹性痛D.牙周持续痛E.以上均不是 [单选]对于正常产褥,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一般在产后24小时内体温轻度升高,不超过38℃B.出汗量多,睡眠和初醒时更为明显C.子宫复旧主要是肌细胞数目减少及体积缩小D.浆液恶露内含细菌E.产后约2周经腹部检查不易触及宫底 [单选]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见证取样的规定,()无需取样送检,即可用于工程。A.水泥B.焊剂C.防水卷材D.钢筋垫块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结核性脑膜炎的炎性渗出物多聚集于().A.大脑表面B.小脑周围C.脑底部D.脊髓膜E.脑室内 [单选,A2型题]由两个或以上的指标构成的健康复合指标,考虑了早死、残疾和疾病状况对健康的影响。一人群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指的是()A.减寿人年数B.无残疾期望寿命C.活动期望寿命D.伤残调整生 [单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A.信息化人才队伍B.国家信息网络C.信息技术与产业D.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 [单选,A1型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A.2010年1月7日B.2012年1月7日C.2012年6月26日D.2012年8月27日E.2012年10月20日 [单选]下列关于CVA库存管理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VA即关键因素分析法,CVA是其简写B.CVA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关键性分成3~5类CVA管理法与ABC分类法因管理方法不同,不能结合使用D.根据CVA管理法,处于最高优先级的关键物资不允许缺货 [单选]对于初乳与成熟乳比较,下列哪项是恰当的()A.初乳持续约3天以后,逐渐变为成熟乳B.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C.初乳中含有较多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D.初乳中脂肪及糖类含量较高.E.大多数药物不经母血渗入乳汁中 [单选]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机可使用同一频率的是()A.单工B.双工C.半双工 [单选]经批准登陆、住宿的船员及其随行家属,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返回船舶。登陆后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处以。()A.责令立即返回船舶,并不得再次登陆。B.收缴出入境证件C.阻止出入境D.警告 [单选]下列不属于心理发展规律性的是()。A.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B.心理发展共性和个性统一C.心理发展的整体性D.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判断题]一般在车辆事故中,导致驾驶人和乘员受伤的主要是一次碰撞。()A.正确B.错误 [单选]冲灰水泵一般采用()式。A.容积;B.离心;C.轴流;D.双吸。 [单选]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三大能力格局,即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和空间观念的数学大纲是()。A.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判断题]河流选取标准通常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值;通常在高密度区采用高标准,低密度区采取低标准。A.正确B.错误 [单选]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眼部疾病活检适应证()A.眼球及眼附属器异常组织、结节或肿块B.不典型的"麦粒肿"或"霰粒肿"C.晶状体病变D.角膜感染性炎症或溃疡E.因视力丧失或伴疼痛摘除的眼球 [单选]数字微波通信中,微波信道机一般在()上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A.射频B.中频C.基带 [单选]锅炉上必须安装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计,以保证正确地指示锅炉水位的高低。水位计与汽包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不能安装阀门,更不得装设球形阀。如装有阀门,在运行时应将阀门(),并予以铅封。A.全开B.全闭C.半开D.半闭 [单选]关于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错误的是()A.长期耐心教育B.预防感染C.药物治疗为主D.保持皮肤干燥E.加强生活护理 [单选]闭经的不孕患者进行内分泌检查时,下列哪项是不必要的?()A.FSHB.LHC.TSHD.E2E.P [填空题]()是指物质被加热或冷却时,只有温度变化而无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它可以直接从液体本身温度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单选,A1型题]关于抗原因素对免疫耐受形式哪项是正确的()A.抗原的持续存在是维持免疫耐受的重要条件B.耐受原多为大分子颗粒性物质C.抗原有多种不同的决定簇易形成耐受D.抗原经皮下或肌内注射易形成耐受E.TD-Ag无论多少剂量均不易引起T细胞耐受 [单选]K空间周边区域的数据主要决定()。A.图像的矩阵B.图像的信噪比C.成像的速度D.图像的解剖细节E.图像的对比 [单选]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单选]原油换热回收热量用Q1表示,冷却负荷用Q2表示,则热回收率η=()×100%。A.Q1/Q2B.Q2/(Q1+Q2)C.Q1/(Q1+Q2)D.Q2/Q1 [问答题,简答题]按照相关规定,核电厂应该设置哪几道安全屏障? [单选,B1型题]急性肾炎高血压的治疗首选()A.硝普钠B.呋塞米C.洛汀新(贝那普利)D.硝苯地平E.利血平 [单选]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快件的检验检疫监管,以()检验检疫为主。A.实验室B.现场C.抽样D.全部 [单选,A1型题]婴儿添加离乳食品的一般顺序是()A.米湖、蛋黄、鱼泥、菜泥B.面条、蛋黄、肉泥、菜泥C.蛋黄、豆腐、鱼泥、菜泥D.米汤、肉泥、菜泥、碎肝E.米饭、肉泥、菜泥、鸡蛋 [填空题]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 [单选]不行经肘窝内的结构有()A.肱二头肌腱B.正中神经C.桡动脉D.桡神经E.尺神经 [填空题]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台格,()。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单选]诊断癫痫失神发作最具有确诊意义的是()A.突然而短暂的意识障碍B.两眼凝视、动作停止C.语言中止D.手中握物坠落E.脑电图每秒3次棘慢综合波 [单选]下列属于解决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途径的是()。A.组织机制方面的安排B.经理阶层的雄心壮志C.对公司可供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