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难治性眩晕症的观察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难治性眩晕症的观察护理

护理N ur s i ng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难治性眩晕症的观察护理应婉玲(浙江省缙云县中医院321400)眩晕症常见的病因有内耳膜迷路积水(美尼氏综合症)、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颈椎病性眩晕),脑动脉硬化或痉挛、前庭神经元炎等…。

传统的常规治疗包括应用高渗葡萄糖、血管扩张药(654-2、西比灵等)、丹参及抗眩晕药物(眩晕停)治疗。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常规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64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SG B治疗),并根据此种治疗方法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4例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2士6.2岁)。

全部病例符合眩晕症诊断,病程大部分为数小时至数天,12例有反复发作史。

64例在入院前均已接受2天以上常规门诊治疗,因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入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SG B 治疗)。

1.2治疗方法入院后仍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一1-.进行SG B配合治疗。

SG B由技术熟练的麻醉科医师实施。

操作方法:采取颈前人路,以气管环状软骨水平旁开1.5cm为进针点,用6.5号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碰到骨质后稍退针0.2cm,注射含维生素B。

20.5的1%利多卡因10m l,以注射同侧出现霍纳氏综合症为阻滞成功标志。

每日治疗一次,第二日换一侧进行阻滞。

1.3疗效标准治疗后每日评定疗效,治疗3天进行最后一次评定,评定标准:(1)治愈: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治疗3天症状仅轻微减轻或无变化。

2结果本组64例中,治愈45例,占70.3%,有效16例,占25.0%,无效3例,占4.7%。

总有效率达95.3%。

治愈45例中,14例治疗当天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即消失,可自行行走,20例治疗当天症状明显减轻,第二天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另1l例治疗第三天基本恢复正常。

星状神经节阻滞医治颈性眩晕的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医治颈性眩晕的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医治颈性眩晕的护理【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性眩晕;护理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发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眩晕为要紧病症的一种综合征,也称椎-基底动脉压迫综合征。

我科在常规医治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医治和有效的护理,疗效中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目前大多学者以为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和脑氧代谢障碍能引发颈性眩晕。

颈椎不稳致中枢神经系统或椎动脉受刺激,可显现相应交感神经病症而产生颈性眩晕[1]。

本组颈部眩晕病例均来自2020年4月~2020年6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接诊患者,诊断为颈部眩晕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临床表现:转动头颈部显现眩晕者35例%),有视物转动或浮动感者20例%)。

全数病人摄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35例%),颈椎生理弯曲变直25例%),椎间孔狭小、椎间隙变窄者1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例%)。

医治方式在常规医治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阻滞医治。

患者取仰卧位,颈下垫软枕,头后仰,喉结突起,颈部固定,局部用%碘伏消毒,抽取2%利多卡因55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在胸锁关节上方2~ cm 距正中线旁开 cm处为穿刺点处进针,抽取无回血或脑脊液后推药,行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阻滞后显现Horner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轻度内陷,可伴患侧脸部无汗)为阻滞成功。

疗效评定治愈:头痛眩晕、颈部不适病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

好转:眩晕等病症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及肌体大体正常,随访期间有复发,医治后好转。

无效:眩晕病症减轻不明显或加重。

结果43例患者医治后,治愈25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无1例严峻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医治前护理将医治的目的、方式、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显现的病症和并发症,详细告知患者,并签定医治同意书。

指导患者维持情绪稳固。

维持医治室空气流通,光线充沛和医治室安静。

医治中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准,医治进程中注意回抽,有回血或脑脊液及时停止推药,避免损伤穿刺周围的神经、动脉和脏器。

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 ostherpetic n euralgia,PHN)[1],并且发生在颜面部的后遗三叉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措施。

星状神经节阻滞(s tellate g anglion b lock,SGB)常被临床用于头面部、颈部及上肢疼痛的治疗[2]。

阻滞该神经可调节头面部血液循环,纠正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致痛物质释放并抑制交感神经支配的痛觉传导。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疼痛科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46例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6例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年龄35~71岁,中位年龄56岁。

其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

单侧发病,病程7d至2年,平均1个月,表现为颜面部皮损区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样或颈枕部持续疼痛,阵发性加重。

治疗前检查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对所用药物过敏、无法配合穿刺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

基线VAS4~8分,中位分值6.5分。

1.2治疗方法:使用索诺声M⁃Turbo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仪及(6~13)MHz的低频探头。

治疗前常规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指标,血生化检查、凝血功能、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等需在正常范围下才能进行治疗。

患者45°角斜躺于治疗床上,薄枕垫高治疗侧肩部,使颈部过伸,充分暴露。

操作医师左手持超声探头置于穿刺侧气管位置并选择患侧气管旁第六颈椎横突水平为穿刺点,右手持穿刺针由超声探头平面内进针。

在超声引导下,避开邻近的血管神经定位第6颈椎横突基部,选择针尖到达颈长肌筋膜表面最短路径。

而后由治疗护士协助,先回抽注射器见无回血后方可缓慢推入1%利多卡因2~3ml,使药液均匀扩散至颈长肌周围。

注药1~3min 后该侧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鼻塞结膜充血、面色潮红无汗及皮温升高等表现,一般持续约半小时后消失。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

中国乡村医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刘代云 杜光生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广泛用于治疗疼痛,包括头痛、面颈部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及非疼痛性疾病。

手术与麻醉本身是一种创伤,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会引起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术后产生与交感神经调节相关的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近几年,大量研究发现SGB在围术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SGB对术后患者的影响综述如下:1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是由C6、C7神经节和T1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交感神经节,主要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及上胸部。

SGB主要通过使用局麻药可逆性阻滞颈部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兴奋传递,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扩张其支配区域的血管,增加血流量。

患者阻滞成功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在盲探阻滞过程中易出现气胸、局麻药中毒、甲状腺损伤、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下SGB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SGB的作用中局部效应表现为使其支配区域内的血管扩张,改善血供[1]。

中枢效应表现为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纠正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维护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2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脑功能的影响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早期脑内血管受各因素刺激发生持续性痉挛,脑内组织缺血缺氧,此时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血脑屏障被破坏,出现延迟性缺血性损伤。

SGB能降低脑血管张力,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阻滞侧的脑循环,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1有关,与褪黑素无明显关系[2]。

而对于动脉瘤术后的吻合动脉,SGB可增加血流量。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脑血管反应性或脑自动调节功能障碍与不良预后相关。

SGB不会损害脑血管反应或脑自动调节。

因此,SGB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一种选择。

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都是老年患者术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杜光生,Email:***************后的常见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术护理体会.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术护理体会.

2011年6月第18卷第6期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术护理体会林有群,方美芝(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广东广州510260)【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术治疗多种慢性疼痛的围治疗期护理。

方法选择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20例病人。

术前需备好气管切开器械、氧气和急救物品,保证患者安全;术后定时检查病人和穿刺部位,一旦有敷料渗血、颈部肿胀隆起、气促或呼吸费力等局部出血或气胸先兆报告医师;注药前必须回抽无血液,注药时针眼无液体溢出;注药后出现Hon-er ' s 综合征时给病人解释此为治疗反应以鼓励病人信心和解除顾虑,出现声音嘶哑时及时交代病人1小时内或声嘶消除前不能喝水或进食,以免误入气管。

结果本组90%病人疼痛减轻,注药后80%的病人出现Honer ' s 综合征,4%病人出现声哑,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星状神经节置管阻滞术治疗效果明显,护士耐心细致做好观察及护理工作可减少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置管阻滞;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36/j.issn.1674-4659.2011.06.0935Nursing Experience of Continuous Stellate Ganglion Catheter Block Technique LIN Youqun, FANG Meizhi(Departmentof Pain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The Frist Clinical Center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Guangzhou 51026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by the continuous stellate gan-glion catheter block technique. Methods20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ntinuous stellate ganglion catheter block technique. Preoperative tracheotomy appatatus, oxygen and first aid equipment were prepared to ensure the safety. To regularly inspect the patients and puncture places after operation. Once the dressing seeped, the neck swelled up, shortness of breath or breathing difficulties and so on, it should that re-port the case to the doctor. To aspirate to make sure non-blood before injection and non-spill of liquid from the needle eye during injection. When Honer's syndrome came after injection, to explain it to the patients to encourage them and free their mind of apprehensions. Don't take anything when hoarseness came in an hour or before hoarseness elimination for fear of entering trachea. Results Pain was relieved in 90%cases, Honer's syndrome turned up in 80%cases after injection, hoarseness came in 4%cases. No severe adverse effect occurred. Conclu -sion The continuous stellate ganglion catheter block technique is very effective.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can decrease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Keywords]Stellate ganglion catheter block; Observation; Nursing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 3~T 12节段的皮肤区域。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的 抢 救 配 合 病 人 发 生 窒 息 时 , 即 配 合 抢 救 。 立 即置 病 人 头 立
低 足 高 位 。充 分 给 湿 化 氧 , 到 呼 吸 困难 和 紫 绀 消 失 为 止 , 直 可 纠 正 缺 氧 。湿 化 氧 的 目的 , 防止 气 管 内 分 泌 物粘 稠 、 痂 而 可 结 影 响 呼 吸 道 通 畅 。 自主 呼 吸 微 弱 或 消 失 时 , 予 呼 吸 兴 奋 剂 , 给 进 行 人 工 呼 吸 或 机 械 通 气 管 。按 医 嘱 迅 速 有 效 地 应 用 止 血 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 1 第 3 0 2年 3卷 第 6期


821 ・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的观 察 及 护 理 体 会
孙 丽 华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星 状 神 经 节 阻滞 对 颈椎 痛 、 周 炎 、 叉神 经 痛 的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肩 三 拟 行 星状
体 重 4 . ~ 7 g 平 均 体 重 (4 3 3 3k 。 1 5 Ok , 5 . 土 . ) g
12 方 法 . 所 有 患 者 均 在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下 行 单 侧 疼 痛 治 疗 , 疗 前 常规 检 查 患 者 的 各 项 生 命 体 征 及 指 标 , 电 图 、 治 心 血 常 规、 血机制 、 凝 生化 检查 需 在 正 常 范 围 下 才 能 进 行 治 疗 。 治 疗 中 , 者 保 持 仰 卧 位 , 垫 枕 置 于 患 者 肩 下 , 规 皮 肤 消 毒 患 将 常 及铺 巾 , 08 取 . %盐 酸 利 多 卡 因 注 射 液 l , 左 手 示 指 及 1 m1用 O
科 21 0 0年 3 ~2 1 月 O 1年 1 2月 在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下 行 单 侧

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的观察与护理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于1920年开始被采用,1992年在日本调查显示,SGB在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使用率高达83%~91%。

目前我国SGB占全部神经阻滞的50%。

镇痛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向颈部含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入局麻药物,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上肢及胸部的交感神经。

外周作用。

心脏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中枢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进而恢复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正常。

主要用于颈椎病、偏头痛、神经性耳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肩周炎、循环呼吸泌尿妇科疾病的治疗。

应用广,疗效可靠,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所以做好观察及护理配合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护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行SGB患者68例,效果良好。

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本组患者68例年龄18~69岁,平均53岁,共行SGB223次。

病种头痛16例,(偏头痛8例,颈源性头痛5例,紧张性头痛3例)突发性耳聋10例,植物神经紊乱3例,周围神经麻痹2例,顽固性呃逆2例,颈肩及四肢疾病13例,循环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妇科疾病5例。

1.2 治疗方法 SGB盲法:前侧入路法(气管旁入路法)取仰卧位,肩下垫薄枕,颈部略伸展,眼向前直视,略张口[1]。

胸锁关节处触及气管外缘,沿气管外缘向上2.5cm左右,于气管外缘触及颈总动脉搏动。

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内容物拉向外侧,食指向下按压触及骨性感觉,垂直刺入约1.5~3.5cm触及骨质后稍退针1-2mm,回抽无血、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5-10ml,腺苷钴胺1.5mg,注射后改为坐位或半卧位。

1.3疗效评定标准:2-3min同侧出现Horner征。

成功标志:Horner征(眼球下陷、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部发红无汗、鼻塞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5例救治体会

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5例救治体会

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5例救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救治体会。

方法常规治疗:畅通气道,面罩大流量氧气吸入(>5L/min),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维生素C及乌司他丁等组织器官保护治疗。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结果本组均成功抢救,在ICU救治时间为5到14天,呼吸支持时间为2到10天,本组转出ICU时,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平稳,血压稳定,呼吸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为95%以上,心、肝、肾等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严重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损害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统,随时可因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抢救此类患者,积极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及对症综合治疗来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救治体会星状神经节是由颈下交感神经节与第一胸椎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支配头、颈、上肢的主要交感神经。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术是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广泛应用于疼痛疾病或其他神经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非疼痛疾病。

SGB因其可使组织区域血管扩张,近年临床也用来治疗多种缺血性疾病[1]。

介于星状神经节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解剖结构复杂,变异较多,因此施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惊觉、抽搐,称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

临床上已经有SGB导致死亡的报道[2],应高度警惕。

我科在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5例。

经过积极救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8到49岁之间,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后20至45分钟出现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征。

呼吸困难3例,意志丧失1例,恶心呕吐5例,颈部疼痛3例。

1.2治疗方法1.2.1常规治疗畅通气道,面罩大流量氧气吸入(>5L/min),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维生素C及乌司他丁等组织器官保护治疗[3]。

1.2.2根据患者呼吸受损和气道梗阻的程度、血气分析、意识障碍、抽搐、躁动等情况及时予以有效镇静,加肌松后,经口气管插管,实施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早期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短时间(<12h)吸入纯氧,迅速改善氧合,持续镇静,尽量防止和减少患者躁动,降低氧耗,根据患者自主呼吸及肺功能恢复情况,逐渐降低,呼吸机支持的相应参数,直至完全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

方法48例门诊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男10例,女38例,其中头颈部带状疱疹12例,突发性耳聋、面瘫10例,痤疮6例,失眠5例,血管性疾病5例,颈椎源性头痛4例,痛经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

所有患者治疗1次/d,连续治疗5d,休息2d,7d 1疗程,全部3个疗程。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治愈28例(58.33%)症状减轻18例(37.50%),总有效率(95.83%),2例无效(4.17%)。

2例声音嘶哑(4.17%),多在治疗后20min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结论门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需要做好护理配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标签:门诊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多种疼痛性和非疼痛性疾病的常用手段[1],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在门诊实施。

但其在主要血管、神经附近操作,要求精细,毗邻胸膜顶、肺尖、胸导管、气管等重要组织[2]。

因此如何做好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旨在通过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8例门诊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男10例,女3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1±8.4)岁,其中头颈部带状疱疹12例,突发性耳聋、面瘫10例,痤疮6例,失眠5例,血管性疾病5例,颈椎源性头痛4例,痛经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

1.2 方法由疼痛专业医师操作,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平卧位,肩下垫5cm薄枕,口微张,尽量伸展颈部,气管旁颈6入路。

治疗药物:首次加2mg 地塞米松的0.8%利多卡因,后0.8%利多卡因8ml。

治疗1次/d,连续治疗5d,休息2d,7d一疗程,全部3个疗程。

阻滞成功标志是阻滞侧出现Honer’s征[3]:同侧面部无汗发热潮红、眼裂变小眼球下陷、鼻塞等。

1.3护理观察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观察ECG、SPO2、HR,观察Honer’s征,有无头晕、耳鸣,同侧上肢有无麻木无力,有无呛咳、呼吸困难,有无声音嘶哑,局部药物肿块疼痛等反应。

1.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 所有患者治疗后,治愈28例(58.33%)症状减轻18例(37.50%),总有效率(95.83%),2例无效(4.17%)。

2例声音嘶哑(4.17%),多在治疗后20min 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2例声音嘶哑因治疗前详细的解释和治疗后疏导,情绪比较稳定,在30min缓解。

3护理要点
3.1治疗前护理告知治疗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防范措施,但要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患者紧张和焦虑。

要求治疗前做好颈部皮肤清洁和保护,避免皮肤污染和损伤。

备好神经阻滞包、7号4cm球后注射针头、各种治疗药物、急救设备和药物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3.2治疗中护理提供消毒物品及治疗药物,协助摆放体位和心电监护。

做好解释沟通,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医师操作时站在患者头部一侧(医师对侧),叮嘱患者避免过度呼吸、吞咽、咳嗽、肢体活动,有问题按事先约定好手势表达。

医师回抽时协助查看有无血液和气体,并及时和医师沟通。

急救药品和设备放在医师方便取的位置,提前检查功能是否完善。

3.3治疗后护理药物注射完毕后无菌小敷贴宝盖穿刺点,拇指加压5min,冰袋覆压10min,防止出血。

去枕平卧30min,一般在阻滞3min左右出现Honer’s 征,做好解释,避免患者紧张恐惧,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时,更要安抚解释,告知是治疗有效地标志,多数Honer’s征在30min后会消失或缓解,以稳定患者情绪。

30min观察期间要持续心电监护,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和医师沟通处理。

观察患者有无头晕、耳鸣,同侧上肢有无麻木无力,有无呛咳、呼吸困难,有无声音嘶哑,局部药物肿块疼痛等反应。

30min后嘱患者缓慢做起,感知有无头晕不适,适当停顿后再下床。

和疼痛医师确认后[4],指导患者出院。

尽量避免自行驾驶。

出院时例行疾病健康教育,告知慢性疼痛疾病治疗是个长期持续巩固的过程,易反复、发作。

每疗程第5次阻滞后告知患者保持穿刺点干燥48h,做好自我修复锻炼和合理休息,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4护理体会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是专科性很强的技术,护理一定要有针对性。

因此一定要掌握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应症和并发症,了解其防治措施。

要熟悉操作步骤,做好护理配合,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阻滞成功的标志,做好患者沟通疏导,稳定好患者情绪。

当然星状神经节的广泛治疗作用,使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需要更广泛和专业,其中的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常国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11,21(3):220~222.
[2]邓兆宏,孙万群.星状神经节阻滞入路的应有解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21(1):44.
[3]张春森.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交感形颈椎病治疗时的效果[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3,9(1):39~40.
[4]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64.
[5]Foster L,Wallis M,Paterson B,et al.A descriptive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pediatric unit in one Australian hospital[J].J Infus Nurs,2002,25(3):159-167.
[6]代明安,杨磊,冯书贵.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2,15(5):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