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5. 银饰之美》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和了解我国民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银饰的种类、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以及银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还提供了银饰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银饰艺术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他们对色彩、形状和图案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民族银饰的了解还相对较少,学生对银饰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对于银饰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银饰的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民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通过对银饰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民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

2.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以及银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和分析银饰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

2.讲解法:通过讲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银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3.实践法:通过制作银饰作品,让学生亲身体验银饰制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银饰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银饰作品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银饰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准备与银饰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用于讲解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银饰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关注银饰的美丽和独特。

小学美术湘美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湘美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亲子互动,拓宽视野
用精美的饰品拓展学生创作思路
收拾整理
小结,收拾整理
2.小结、讲评收拾整理
总结得失,提出希望,展望未来。
动手、动脑
制作羌族仿银饰品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仿银作品,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老师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组上所准备的材料,结合我们所学的羌族仿银饰品的制作方法,组内讨论一下,准备做件什么作品?抽身回答现在该我们动手的时候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羌族仿银饰品
师:提出要求(出示课件)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请同学们回头看一看,教室里是谁穿着美丽的羌服?(学生回答董老师)今天呀,董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为她准备了一份礼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回答想)师出示手工制作的仿银锁给董老师带上。
像这样的仿银作品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一看(出示课件)
同学们,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抽同学回答)
从观察、艺术入手,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羌族银饰品外形特点。观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拓展思路。
制作仿银饰品,要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创作,选用稍硬的材质做仿银饰品的主体。
根据羌族银饰特有的形、图案刻画制作出作品。
利用银丝与锡箔纸结合作出吊穗。
将主体与吊穗组合成仿银饰品。
通过观察老师制作的仿银饰品的微课知道出制作方法及步骤。
师再次总结制作方法,加深印象。
用教师自制的微课详细的把制作仿银饰品的方法及步骤呈现给学生,直观、易懂。并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大量的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银饰的结构特点,体验不同材质的变化,能选择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块面组合的,有主题的设计掌握用不同材质制作羌族银饰。
2.在欣赏观察讨论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掌握羌族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能选择和运用不同形状的锡纸和废旧盒盖进行立体组合造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银饰的美。

3.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银饰。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银饰的美。

三、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银饰。

四、教学过程
1. 银饰简介
引导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展示一些银饰创意设计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银饰的艺术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银饰的美,让他们尝试寻找银饰中的艺术元素和美感。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银饰作品,引导他们进行艺术鉴赏。

3. 银饰创作
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银饰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银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银饰作品,并请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专业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表现,可以初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银饰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评价和教师的专业评价,可以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
1.银材料和工具。

2.经典的银饰作品图片。

3.教师自己制作的银饰作品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银饰之美》为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欣赏和创作银饰作品。

教学内容包括银饰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设计理念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进行银饰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银饰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2. 银饰制作工艺的掌握。

3.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银饰实物或图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银饰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银饰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副历史文化、艺术特点、制作工艺、设计理念3. 重点内容: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银饰艺术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银饰的艺术特点,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展示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银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掌握银饰的设计和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教学内容1. 银饰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银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银饰的象征意义。

2. 银饰的设计元素:分析银饰设计中的常见元素,如图案、颜色、材质等。

3. 银饰的制作工艺:讲解银饰制作的基本工艺,如铸造、雕刻、焊接等。

4. 银饰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银饰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银饰的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

2. 难点:银饰的创新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银饰样品、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银饰样品,引发学生对银饰的好奇心。

2. 新授: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

3.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银饰。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银饰之美》提纲:1. 银饰的历史与文化2. 银饰的设计元素3. 银饰的制作工艺4. 银饰的创新设计作业设计个人作业:设计并制作一枚银饰。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设计一个银饰系列。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了银饰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在实践环节,学生展现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

总体来说,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银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细节:银饰的制作工艺设计与绘图选材银饰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纯银或银合金,学生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银饰之美》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银饰之美》  ︳湘美版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创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灵活运用揉、捏、叠、绕、刻、搓等方法设计制作一支精美的锡纸仿银发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揉、捏、叠、绕、刻、搓等方法设计制作一支精美的锡纸仿银发簪。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探究法、演示法、实践法四、教具准备锡纸、线、双面胶、刻刀、剪刀、铅笔、筷子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古装剧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尤其是剧中的服装头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今天我就把其中一样宝贝带到了课堂,你们看这是什么?(发簪)确切的说是一支银发簪,老师还收集了更多的银发簪,你们想不想一睹风采,领略一下它们的魅力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同穿越,感受《银饰之美》。

(二)讲授新课1、初步感知(1)带着问题欣赏图片,并思考,这些发簪都由哪几部分构成?(2)小知识穿插:在中国古代,汉族女子插发簪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

(3)解决问题:通过细致的观察,你能说说发簪都由哪几部分构成么?(簪身、簪花、吊穗)2、形式分析(1)知道了发簪的构成后,老师也自己制作了一支发簪,同学们对比观察,两支发簪主要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相同点:结构相同(簪身、簪花、吊穗)不同点:材质不同(银簪、锡纸仿银簪)(2)拿起手中的锡纸搓一搓,捏一捏。

想一想,为什么选择锡纸来做仿银簪?可塑性强,便于搓成固定的形状,色泽和材质都比较接近白银。

3、示范演示,交流方法(1)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制作这样一支精美的仿银发簪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工具介绍:锡纸、线、双面胶、刻刀、剪刀、铅笔、筷子(2)银匠解密准备好工具后我们按照以下步骤逐一进行。

制作步骤:①簪身——②簪花——③吊穗(3)演示制作①包裹簪身:用双面胶通体粘贴整个筷子,并裁剪大小、长度合适的锡纸将筷子包裹起来,将多余部分减掉即可。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十五课《银饰之美》教案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十五课《银饰之美》教案

《银饰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学习银饰品设计应用的乐趣。

2、操作目标:设计一件简单的银饰品,并能合理运用材料装饰美化它。

3、认知目标:了解银饰品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剪纸和绘画的方式,做一件漂亮的银饰品。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运用材料设计制作银饰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图片。

2、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出课题。

(二)新授:
1、展示银饰品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教师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银饰品?”
3、“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银饰品?”
(三)拓展:
1、展示银饰品实物,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

2、学生讨论银饰品的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银饰品的制作方法。

(四)制作阶段:
1、学生制作
2、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5.银饰之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5.银饰之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5.银饰之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3.通过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材料的特性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

难点: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或加上自己的创意制作成一支美丽的仿银发簪。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作品、锡纸、剪刀、双面胶、展示道具、板书道具学具:锡纸若干张、剪刀、双面胶、铅笔、底纸、一次性筷子【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头发上戴的是什么吗?是用什么做的呢?(发簪、白银)请学生试戴银饰,感受银饰的质感和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
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不同的质地材料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收集的材料制作成一只仿银发簪。

3.了解苗族文化,体验苗族银饰的美,增强名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银饰因其亮丽的色彩与其特有的材质特征,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课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着眼,借鉴和运用传统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制作,有利于提升学生技术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本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属于“设计与运用”研究领域。

3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制作一只仿银发簪。

苗族银饰的欣赏
4教学过程
4.1第二课时
讲授活动
1【导入】银饰之美
(一)、课前游戏,活泼气氛
1、六人一小组,选好组长,放置座位。

2、《爸爸去哪儿》分角色演唱,活跃课堂气氛。

2【讲授】银饰之美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孩子们好!去年春节,有一部电影叫《爸爸去哪儿》,你们看过吗?电影里的导游村长带几个小萌娃去了哪里?
3、本日我当村长,带你们旅游,愿意吗?(快速换上导游装扮:帽子、三角旗、导游证、披上衬衣)
4、(课件播放湖南湘西苗族自治州)突出风景和穿着银饰的人们。

“孩子们,美吗”什么美?(风景美、人更美!)最吸引你们的地方是什么?美丽的风景,漂亮的银饰!
5、好!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教材第十五课《银饰之美》。

老师板书课题。

3【活动】银饰之美
(三)、知识初探,尝试制作
1、其实咱们教室外面就来了一位湘西的苗族姑娘,你们想她进来吗?(播放音乐,穿着盛装的苗族小姑娘载歌载舞的来到教室。

)掌声欢迎。

2、听她自我介绍一下吧!
大家好!我是苗族小阿妹,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传说我们的先祖是XXX,在大概六千年前,就在黄河中下游落地生根,由于和XXX、XXX的战争,我们被迫迁移到四川以及江汉平原一代,厥后又迁移到我国贵州、云南、湖南、海南等地区。

还有迁移到泰国越南等国度的,最远的迁到了欧洲。

今天我穿的是苗族盛装,是逢年过节团聚时穿的衣服,(提着裙子转一圈,俏皮的说)我今天的打扮,你们说美吗?(课件展示路线以及代表图片)
师:感激你,让我们晓得了这么多新知识。

师:小阿妹的服装最有特点,最漂亮的是什么?
生:银饰
师:琳琅满目的银饰,我们一般分为头饰,项饰,衣饰,手饰等。

4、师:这么多银饰,在银饰上你看到些什么纹样?
生:
师小结:我们普通把分为植物纹、植物纹和其他纹样。

这些纹样造型精美,交相照映,真美!
5、了解了这些,你还想晓得什么?
A、她身上为什么戴这么多银饰?(这套衣服是苗族的盛装,节日里穿的!并且银饰是苗族人家财富的意味,追求“三美”即:多为美、重为美、大为美)
b、她头上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苗族是个丛林民族,我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以是我们的穿戴上有各类植物和植物的装饰,看看这里有牛,有凤凰、龙、XXX,还有各类花。

)C、她身上为什么这么多铃铛,走起路来叮叮铛铛的响?(丛林民族的人们,为了驱鬼避凶,这是他们的美好希望)
6、师小结:这些银饰造型别致,巧夺天工,真的美极了!只有苗族有银饰吗?(课件展示侗族、傣族,古代现代的银饰,教师简要介绍)他们造型不同,用途不同,但是都很美!
7、刚才,小同伙们表现真棒,小天使要给大家还带来了礼物,作为奖励!(分发小礼物:发簪)
老师拿出一个发簪,猜猜这是什么?()这个是苗族头饰中的发簪。

干什么用的?师小结:(课件展示各类发簪)这个是苗族女孩子用来固定头发的饰品,是头饰的一部分。

(并请一个女孩子试戴发簪)。

8、观察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簪身、簪花、吊穗,并板书。

9、想一想,这个发簪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看看书!说说是怎么做的?
10、原来,做一个发簪这么简单,你想做一个吗?
功课要求:参照书上的提醒,三分钟时间内,小组合作的体式格局做一个简朴的发簪,并把困难记下来!
4【活动】银饰之美
(四)、解惑授业,技法深究
1、刚才有的小组已经做好了,但是有的小组还没完成,说说你们遇到什么困难?问题预设:
A、簪花的制作很复杂,想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B、簪花上的花纹怎么做出来的?
C、吊穗有点难做,怎么做的?
2、教师和学生合作回答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介绍四种制作簪花的方法:绕、揉搓、叠绕、刻。

课件展示各种方法。

把你看到的方法大声念出来!
刚才,老师在制作发簪的时候,运用到哪些方法,一起来回忆一下:绕、揉搓、叠绕、刻。

老师适时板书
老师示范孔雀的做法。

4、老师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你们觉得花纹是怎么来的?刻,用什么东西刻?硬东西!老师来试试吧!教师示范刻的方法,然后剪下来。

5、讲授示范吊穗的制作方法,学生反馈。

教师小结:刚才,咱们研究了绕、揉搓、叠绕、刻等来制作发簪,只要你们运用得当,其实每种方法都可以制作出漂亮的发簪。

(把板书补充完整)
6、师:会做发簪了吗?提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发簪?
5【练】银饰之美(五)、自主合作,制作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