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期末试卷》
《旅游管理》考试试卷与答题纸

《旅游管理》考试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旅游必须以()为前提,()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2.旅游的特点()、()、()、()。
3.世界旅游组织正式成立于()年,总部设在()。
4.世界旅游史大体分为古代旅行和旅游(年以前)、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5.()是人们旅行需要的产生和旅游动机的确立的核心因素。
6.我国目前的旅游发展战略是()、()、()。
7.一般来说,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可分为三种:一是();二是();三是()。
8. 使旅游者感到满意的态度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主题公园2.旅游饭店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4.社会意识的污染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是()。
A 导游指示牌B 饭店C 机场D 旅游船2.()是旅游业的生命线A 客源B 旅游资源C 旅游商品D 旅游媒介3. 按照国际经验,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列为()A 1:3B 1:5C 1:7D 1:94.桂林山水是旅游资源的()类的典型代表。
A 地文景观B 水域风光C 遗址遗迹D 生物景观5.对于主体旅游者讲,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性,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点A 吸引性B 可进入性C 变化性D 垄断性6.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越来越倾斜欲倒,这是属于()。
A自然性的破坏B人为的破坏C人为但通过自然而形成的破坏D自然但是通过人为而形成的破坏7.()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
A 航空运输B 铁路运输C 汽车运输D 水上运输8.在旅游供求活动中,()是组织和接待旅游者的中介组织。
A 旅游社B 旅游交通C 旅游饭店D 旅游管理部门9.()旅游饭店的经营难点是似乎难以避免的季节性和时间性问题。
A 观光型 B商务型 C 度假型 D 长住型10.“游客”的概念是()在()举行的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上提出的。
《旅游服务管理》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的选项填在表格中)1、以下哪项不是计调人员的三字诀?。
()A 精 B益 C 准 D 快2、江浙菜的口味代表是。
()A 咸味 B酸味 C 辣味 D甜味3、旅行社采购工作非常重要,在采购时应遵循的有以下哪项原则。
()A 日期保证B 速度保证C 质量保证D 形状保证4、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是。
()A 酒店业B 交通运输业C 餐饮业D 旅行社业5、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中规定内地公民赴台旅游最多可携带现金,规定人名币多少。
()A 2万元B 3万元C 5万元D 4万元6、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中规定海关严禁携带的食品包含。
()A 黄色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 B指甲刀 C 火柴 D水果7、大部分国家规定护照的有效期为多长时间以上。
()A 3个月B 4个月C 6个月D 一年8、旅行社操作员在发出正式计划是最重要的步骤是_________。
()A 电话通知对方旅行社B 盖公章确认C 网上通知对方旅行社D 打印备份9、外联人员或者是计调人员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一式几份。
()A 1份B 2份C 3份D 5份10、旅行社用低价、减价等方法来吸引游客购买。
这种定价策略是以下哪个心理定价策略。
()A 尾数定价B声望定价 C 招徕定价 D 分级定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在旅游行业中就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游品大餐的说法。
2、旅行社的产品有两个来源: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行社产品价格的组成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旅行社产品的折扣定价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季节折扣。
5、地接社报价方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旅游管理试题及答案

旅游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A. 营销管理B. 财务管理C. 人力资源管理D. 旅游产品开发答案:D2.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自然风光B. 文化遗产C. 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A. 地理因素B. 人口统计因素C. 行为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D4. 在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产品的特点?A. 无形性B. 不可储存性C. 可替代性D. 季节性答案:C5.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服务的特点?A. 无形性B. 不可分割性C. 不可存储性D. 可替代性答案:D6.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市场营销的步骤?A. 市场调研B. 市场细分C. 产品开发D. 产品定价答案:D7.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A. 数据收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分析D. 产品包装答案:D8.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危机管理的策略?A. 预防B. 准备C. 响应D. 恢复答案:D9.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内容?A. 目的地形象管理B. 目的地产品开发C. 目的地市场营销D. 目的地财务管理答案:D10.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经济可行性B. 社会公平性C. 环境可持续性D. 文化多样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A. 自然资源B. 文化遗产C. 交通条件D. 服务质量答案:ABCD2.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些属于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A. 地理因素B. 人口统计因素C. 行为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BCD3.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些是旅游产品的特点?A. 无形性B. 不可储存性C. 可替代性D. 季节性答案:ABD4.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些是旅游服务的特点?A. 无形性B. 不可分割性C. 不可存储性D. 可替代性答案:ABC5. 旅游管理中,以下哪些是旅游市场营销的步骤?A. 市场调研B. 市场细分C. 产品开发D. 产品定价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考试题及答案历年

旅游管理考试题及答案历年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旅游管理的核心是()A. 旅游资源开发B. 旅游产品营销C. 旅游服务管理D. 旅游市场分析答案:C2. 旅游管理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旅游规划B. 旅游产品开发C. 旅游市场营销D. 旅游目的地建设答案:D3. 旅游管理的学科性质是()A. 应用学科B. 理论学科C. 交叉学科D. 实践学科答案:C4. 旅游管理的学科基础是()A. 经济学B. 管理学C. 地理学D. 社会学答案:B5. 旅游管理的学科特点包括()A. 实践性B. 综合性C. 应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文献综述答案:D7. 旅游管理的学科发展趋势是()A. 专业化B. 综合化C. 国际化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管理的学科目标是()A. 提高旅游效益B. 提高旅游效率C. 提高旅游质量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管理的学科内容不包括()A. 旅游经济学B. 旅游市场营销学C. 旅游规划学D. 旅游心理学答案:D10. 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不包括()A. 旅游基础理论B. 旅游应用理论C. 旅游实践理论D. 旅游管理方法答案:C11. 旅游管理的学科方法不包括()A. 系统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文献综述法答案:D12. 旅游管理的学科范畴不包括()A. 旅游规划B. 旅游开发C. 旅游经营D. 旅游政策答案:D13. 旅游管理的学科重点不包括()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产品开发C. 旅游服务管理D. 旅游目的地建设答案:D14. 旅游管理的学科难点不包括()A. 旅游市场预测B. 旅游产品创新C. 旅游服务优化D. 旅游目的地规划答案:D15. 旅游管理的学科热点不包括()A. 旅游可持续发展B. 旅游信息化C. 旅游国际化D. 旅游政策制定答案:D16. 旅游管理的学科前沿不包括()A. 旅游大数据B. 旅游智能化C. 旅游生态化D. 旅游政策执行答案:D17. 旅游管理的学科交叉不包括()A. 旅游与经济B. 旅游与文化C. 旅游与环境D. 旅游与政策答案:D18. 旅游管理的学科创新不包括()A. 旅游管理理论创新B. 旅游管理方法创新C. 旅游管理实践创新D. 旅游管理政策创新答案:D19. 旅游管理的学科价值不包括()A.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B.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C. 保护旅游生态环境D. 制定旅游政策答案:D20. 旅游管理的学科影响不包括()A. 对旅游产业的影响B. 对旅游市场的影响C. 对旅游消费的影响D. 对旅游政策的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A. 规划职能B. 组织职能C. 领导职能D. 控制职能答案:ABCD22. 旅游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A. 提高旅游效益B. 提高旅游效率C. 提高旅游质量D. 提高旅游满意度答案:ABCD23. 旅游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A. 旅游规划B. 旅游产品开发C. 旅游市场营销D. 旅游服务管理答案:ABCD24. 旅游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A. 系统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综合分析法答案:ABCD25. 旅游管理的主要范畴包括()A. 旅游规划B. 旅游开发C. 旅游经营D. 旅游服务答案:ABCD26. 旅游管理的主要特点包括()A. 实践性B. 综合性C. 应用性D. 创新性答案:ABCD27. 旅游管理的主要难点包括()A. 旅游市场预测B. 旅游产品创新C. 旅游服务优化D. 旅游目的地规划答案:ABCD28. 旅游管理的主要热点包括()A. 旅游可持续发展B. 旅游信息化C. 旅游国际化D. 旅游政策制定答案:ABCD29. 旅游管理的主要前沿包括()A. 旅游大数据B. 旅游智能化C. 旅游生态化D. 旅游政策执行答案:ABCD30. 旅游管理的主要交叉包括()A. 旅游与经济B. 旅游与文化C. 旅游与环境D. 旅游与政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1. 旅游管理的核心是旅游资源开发。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甘特B.泰罗C.维纳D.穆登参考答案:A2.计划的特点是()A.层次性B.目的性C.普遍性D.经济性参考答案:ABCD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有()A.主管人员的数量与管理水平B.控制技术及手段是否完善C.政策的一致性要求D.组织的动态特性与职权的稳定性参考答案:ABCD4.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B.人是社会人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参考答案:A5.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参考答案:BCD7.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有成就的管理者采用的管理方法是()A.利用命令B.温和命令C.集体参与D.商议参考答案:C9.()可以很好地说明组织中有一些颇具吸引力的目标却无人问津。
A.公平理论B.期望理论C.双因素理论D.需求层次理论参考答案:B10.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帅才”应该多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科学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理论参考答案:A12.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但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A.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参考答案:B1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参考答案:A16.部门是组织的细胞,部门设置直接关系着组织的运作绩效。
旅游管理专业期末考试试卷

旅游管理专业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20*1=20分)1当吧台前的客人杯中酒水不足()时可建议客人再来一杯。
A.2/3B.1/2C.3/4D.1/32.生啤机由专业人员清洗周期为()天。
A.10天B.15天C.20天D.16天3.下列鸡尾酒采用兑和法制作的有()A.冷爵士乐B.七色彩虹C.自由古巴D.古典4.如客人点了整瓶酒,则按()服务程序服务。
A.示瓶,拭瓶,开瓶,倒酒B.拭瓶,示瓶,开瓶,倒酒C.示瓶,开瓶,.拭瓶,倒酒D.开瓶,示瓶,示瓶,倒酒5.下列酒吧中能使用饮酒成为一种享受,以服务为主的是()A主酒吧 B.宴会酒吧 C.服务酒吧 D.酒廊6.下列酒是以龙舌兰为原料发醇的是()A.特基拉B.金酒C.朗姆酒D.伏特加7.下列威士忌装瓶是必须掺和调制的是()A.爱尔兰威士忌B.苏格兰威士忌C加拿大威士忌 D.美国威士忌8.下列酒贮陈最短就可饮用的是()A.红葡萄酒B.白葡萄酒C.玫瑰葡萄酒D.香槟酒9.用于摆放供客人选择的各种色拉的是()A salad trolleyB service trolleyC dessert trolleyD dven trolley 10当客人准备抽烟时,立即上前为其点烟,一根火柴最多为()位客人点烟。
A一B二C三D四11红葡萄酒的斟酒量为(),白葡萄酒的斟酒量为()A七成、五成B五成、八成C五成、七成D七成、八成12餐饮服务的()特点,要求餐饮企业应制定服务标准,并加强服务员的培训和对服务过程的控制。
A差异性B无形性C一次性D直接性13()是根据宴会的形式、规格和人数临时设立的。
A服务酒吧B宴会酒吧C酒廊D主酒吧14()不仅可以增加饭店的经济收入,减轻餐厅压力,而且能体现饭店的档次。
A客房送餐服务B外卖服务C点菜外带D点单外送15.服务员在清理台面时,应先整理(),接着()和(),再()和(),换上干净台布,摆好干净餐具,准备迎接下批客人。
旅游管理类专业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管理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1分)1.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C )A.农业的产生B.手工业的产生C.商业的产生D.畜牧业的产生2.古人云:“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可见,能够成为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化身的是(B)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3.在某景区,游客可以穿军装、住窑洞,体验当年八路军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旅游的(C)A.广泛性B.综合性C.参与性D.季节性4.会展旅游属于( C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专项旅游D.公务旅游5.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 A )A.张骞B. 班超C.玄奘D.旺大渊6.旅游资源的灵魂是( C )A.垄断性B.价值性C.吸引性D.可进入性7.2020年发生在中国的“新冠疫情”使旅游业受到重创,这说明了旅游业的( D )A.涉外性B.带动性C.涉外性D.敏感性8.按照功能划分,旅游饭店可分为( D )A.城市,机场,车站,乡村等饭店B.小型,中型,大型饭店C.独资,连锁,股份制等饭店D.商务型,度假型,会议型等饭店9.按旅游购物品的用途分类,湘绣属于( B )A.旅游纪念品B.旅游工艺品C.文化艺术性D.特色服装10.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是( B )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矛盾B.旅游产品需求和供给的矛盾C.旅游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D.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的矛盾11.( C )是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A.美国B.法国C.俄罗斯D.日本12.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式是( B )A.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B.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C.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D.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13.( A )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次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
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英国14.( D )的经营状况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A.旅游交通B.旅游饭店C.旅游景区D.旅游娱乐15.“中国旅游日”的时间是( B )A.3月24B.5月19C.6月5D.9月27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1.旅游的特点表现在( ABCE )A.广泛性B.综合性C.参与性D.强制性E.季节性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刺激因素有( ABDE )A.技术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E.价值因素3.属于旅游服务设施的有( BCE )A.道路B.旅游购物商场C.旅游饭店D.供水供电系统E. 景点餐厅4.绿色饭店以( ACD )理念为核心A.安全B.舒适C.健康D.环保E.绿色5.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原则划分,旅游市场的标准有( ACD )A.旅游市场的人口地理特征B.旅游企业的经营范围C.旅游市场质量D.旅游者的行为特征E.旅游业的特征6.瑞士的三大支柱产业是( ACE )A.机械B.石油C.化工D.金矿E.旅游业7.白金五星级的参评标准是( BCD )A.要有三年以上的五星级饭店资格B.位置处于城市中心商务区C.要处于繁华地带D.行政楼层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E.普通客房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8.智慧旅游的三个要素包括( ABC )A.游客B.旅游企业智慧运营C.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智慧监管D.智慧景区E.政府引导9.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ABDE)A.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B.人们将更多地要求发展着眼于调剂精神的积极的旅游C.人们将更多地要求单纯游山玩水的消遣观光D.人们将更多地要求多样化的旅游项目E.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可以共同设计旅游产品,以满足个性化要求10.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BCDE )A.语言B.宗教信仰C.民族风采D.生活习惯E.节庆活动三、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的出现,说明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
旅游管理基础试题A

旅游管理基础试题A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旅游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
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2.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技术系统B.社会经济组织C.社会经济系统3.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4.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5、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A、策略B、目标C、政策6、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
A、非正式组织B、非正式沟通C、正式沟通7.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8.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9.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10.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
这种领导方式属于()领导。
A、集权型B、分权型C、均权型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判断正误并改正。
每题2分,共10分)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季学期旅游管理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以零分计算!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人类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A )时期。
A.原始社会末期B。
奴隶社会末期C。
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C )。
A.都是自然行为B.都是自由行为C.都是空间移动D.都具有非功利性3.( C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B.牧民C.商人D。
手工业者4.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的时间是(A ).A.1954年4月5日B。
1964年6月5日C。
1957年4月22日D。
1949年11月19日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社是( D )。
A.嘉宾会B。
旅游者组织 C.美国运通公司D。
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6。
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B )。
A.帝王巡游B.政治游说C。
学术考察D。
士人漫游7。
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 A ).A.社会旅游B。
公费旅游C。
大众旅游D。
奖励旅游8。
旅游活动的媒介是(D )A.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
旅游宣传 D.旅游业9.世界旅游组织在1980年发表的( B )中明确指出旅游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求之一.A.《布伦特兰报告》B.《马尼拉宣言》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红旗法案》10.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是(D )。
A.社会性B。
经济性C。
政治性D。
社会文化性11。
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 )。
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士钊12。
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 D )。
A.《米兰之旅》B。
《伦敦之行手册》C。
《巴黎之旅》D。
《利物浦之行手册》13.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为(D )的产生创造了条件.A.观光旅行B.度假旅行C。
公务旅行 D.商务旅行14.“罗马定义”将到一国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称为( D ).A.短期游览者B.游览者C.过境游览者D.短程游览者15。
“惯常居住地"是指一个人最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于此居住地的城镇,或者虽然在这个城市只居住了较短的时期,但未来(D )个月内仍将会返回那里居住。
A。
3 B.6 C.9 D。
121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B )。
A.经商贸易的B.就业移民的C.短期进修的D。
探亲访友的17。
现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是( A ).A.喷气推进技术在民航的应用B.内燃机的出现C.旅行社的问世D.铁路投入运营18.从闲暇时间的构成来看,最适合开展远程旅游的是(A )。
A.带薪假期B.周末闲暇C。
公共假日D。
每日闲暇19。
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很高时,该国居民外出旅游的( C )便会减弱。
A.持续性B。
地理集中性 C.季节性D。
普及性20.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D ).A.消费程度B.逗留时间C。
经济作用D。
是否跨越国界21.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组织首次( B ),体现了当今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A.团体旅游B。
团体消遣旅游C。
国际包价旅游D。
环球旅游22.我国的旅游统计中规定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离开居住地( B )公里。
A。
5公里B。
10公里C。
20公里D。
50公里23。
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订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
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A.有相对持续的和平环境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D.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展开。
24。
根据旅程的长短,国际旅游可以分为( D )。
A.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B。
过境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C.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D。
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出现在(AD )。
A.古中国B。
美国C。
英国 D.古印度2.下列关于托马斯.库克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他是世界旅游业的先驱B.1841年,他首次利用包租火车方式组织团体旅游C.1872年,他组织了第一次环球旅行D.他首次使用旅游代金券E.他是法国人3.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ACD )这几个阶段。
A.开创B.萌芽C.改革振兴D。
全面发展4.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是(ABCD )。
A.普及性B。
综合性C。
地理集中性D。
季节性5.在旅游统计中,衡量地区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是(ABC )A.旅游人(次)数B.旅游收入与支出C。
人均停留天数D。
旅游漏损量6.下列属于按外出旅游目的归属划分的旅游类型是( ABC )A.消遣旅游B.差旅型旅游C.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D。
观光度假旅游7.下列纳入旅游统计的入境游客不包括有( ABCE )A.来华访问的部长级官员B。
我国归国的出国人员 C.边境地区的边民D.来华从事宗教活动的外国人E.回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8.社会消费主要有(ABC )等的预支。
A.健康人寿保险B.老年退休金C。
失业补贴D。
衣食住行开支9.美国著名旅游学家罗伯特。
W麦金托什认为旅游动机主要有(ABCD )的动机等几种类型.A.身体方面B.文化方面C。
社交方面 D.地位和声望方面10.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ACD )这三个时期。
A.古代旅游B.远古时期旅游C。
近代旅游D。
现代旅游三.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1.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2.旅游是以“游"为主,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3.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构成,分别是外国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4.原始社会人类迁徙活动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的特点。
5.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有每日工作之后闲暇、周末闲暇、假日闲暇。
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艾斯特定义:2.可随意支配收入:3.旅游动机:4.大众旅游: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要回答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迁徙不属于旅行(旅游)活动?2.简要回答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3.简要回答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12分,共12分)。
试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016年秋季学期昭阳区高级职业中学 职大一年级旅游管理期末考试答题卡姓名: 班级: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三、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享乐旅行2. 游 、 吃 、 住 、 行3. 港澳台同胞4. 求生性5. 每日闲暇、 周末闲暇 、 假日闲暇 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2.可随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全部税收和社会消费(健康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补贴的预支等)以及生活之必须消费部分(衣 食 住 行等)之后余下的收入。
3。
旅游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意欲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
4.大众旅游:首先是指参加旅游的人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旅游不再是资产阶级独享的权利。
其次是指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有组织的团队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
五.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要回答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迁徙不属于旅行(旅游)活动?答:(1)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2)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它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2.简要回答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答:从客观条件看:(一)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一个人成为现实的旅游者的重要条件;(二)足够的闲暇时间,它是旅游者产生的必要条件。
从主观方面看:需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
3。
简要回答旅游者的流动规律.答:(一)近距离流动多,远距离流动少;(二)流向风景名胜地区;(三)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四)从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向另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五)从严寒地区流向温暖地区及反向的流动;(六)流向首都和大型城市。
六.论述题(共1题,每题12分,共12分)。
试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一)从需求方面看: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成为大众旅游人数增加的基础;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4。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5。
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6.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二)从供给方面看:1.廉价包价旅游的推广和发展;2。
很多国家和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与鼓励;3.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