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迅速增加。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公众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1 确定适应症:根据临床指南和相关研究,明确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确保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1.2 禁忌症的限制:明确抗菌药物的禁忌症,例如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禁止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1.3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确保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2.1 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优先选择能够覆盖目标细菌的窄谱抗菌药物,以减少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干扰。
2.2 合理选择联适合药:对于复杂感染或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考虑联适合药,但需遵循抗菌谱互补、药物相互作用和合理剂量等原则。
2.3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过长或者过短的疗程,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3.1 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的采集: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疗程等。
3.2 抗菌药物使用评估: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和耐药性监测等,及时调整和改进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3.3 教育和培训: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规范使用。
四、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4.1 制定规范使用指南:制定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指南和标准,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管理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
4.2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建立多学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包括感染科、药学、微生物学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二)

(一) 适应证
1 中、重度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2 中、重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此类感染常需与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β内酰胺类或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
3 严重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治疗的联合用药之一(非首选)。
4 链霉素或庆大霉素亦可用于土拉菌病、鼠疫及布鲁菌病,后者的治疗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2 伤寒: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氯霉素仍可用于敏感伤寒沙门菌所致伤寒的治疗。
3 厌氧菌感染:氯霉素对脆弱拟杆菌具较强抗菌活性,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需氧菌与厌氧菌所致的腹腔和盆腔感染。
4 其他:氯霉素对Q热等立克次体感染的疗效与四环素相仿。
(二) 注意事项
在氯霉素使用中有哪些禁忌证,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监测?
2 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的任一品种均具肾毒性、耳毒性(耳蜗、前庭)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严密观察患者听力及前庭功能,注意观察神经肌肉阻滞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先兆时,须及时停药。需注意局部用药时亦有可能发生上述不良反应。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社区获得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因此对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不宜选用本类药物治疗。由于其毒性反应,本类药物也不宜用于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的治疗。
6 肝功能减退患者避免应用本药。
四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目前沿用的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大环内酯类新品种(新大环内酯类)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增强、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给药剂量减小、不良反应亦较少、临床适应证有所扩大。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一、适应证:
• • • • • • • • ⒈G-杆菌的中、重度感染 ⒉铜绿假单胞菌的中重度感染:需联合用药 ⒊严重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的联合用药(非首选)。 ⒋链或庆大霉素亦可用于土拉菌病,鼠疫及布鲁菌病。后 者需联合用药。 ⒌链霉素:结核病联合疗法。 ⒍新霉素:口服用于结肠术前准备或局部用药。 ⒎巴龙霉素:用于肠道隐孢子虫病。 ⒏大观霉素:仅用于单纯性淋病。
• 碳青霉烯类
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倍他米 隆(克倍宁) 对各种G+和G-需氧和厌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活 性。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对MRSA和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作用差
• • • • •
• • • •
一、适应证 1.多重耐药的需氧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严 重感染。 2.厌氧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的重症者。 3.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4.亚胺培南不适于CNS感染(可引起癫痫、意识障碍等) 5.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还可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 的细菌性脑膜炎。 二、注意事项 1.过敏者禁用 2.不宜于治疗轻症 3.所致的严重CNS反应多发生在原有CNS疾病者及肾功能下降 而未减量者。故原有癫痫等禁用。CNS感染者有指征用美洛 培南或帕尼培南时,应严密观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4.肾功能不全及老年,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大环内酯类
• • • • • • • 一、适应证: ⒈红霉素(含琥乙红霉素、依托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 ⑴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G+球菌和G+杆菌感染。 ⑵军团菌病,弯曲菌肠炎,百日咳等。 ⑶衣原体属,支原体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感染。 ⑷其他:口腔感染。 ⒉新品种:除上述适应证外,阿奇霉素用于军团菌病。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尚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 呼吸道感染,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鸟分支杆菌复合群感染 的治疗及预防。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奥美拉唑或胶体次枸橼酸鉍 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可以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帮助患者康复。
适应症是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相应感染具有最佳疗效的情况。
然而,使用抗菌药物也需要严格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抗菌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脓肿)、骨关节感染、腹部感染(如阑尾炎、腹膜炎)、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
然而,对于一些感染,如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念珠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抗菌药物无效。
患者应根据感染类型接受正确的治疗,以免浪费抗生素资源和增加耐药菌株的风险。
另外,对于适用于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是按照医生的处方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一般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选择,并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得擅自停药、继续或减少剂量。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完成全程治疗。
尽管在感觉症状好转后可能会有诱人的想法提前停药,但抗菌药物的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细菌彻底清除。
如果停药过早,细菌可能会发展耐药性并引发反复感染。
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全程治疗。
另外一项重要的注意事项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滥用包括未经医生处方随意用药,将抗菌药物用于无细菌感染的情况,再次使用之前用过的抗菌药物等。
这种滥用不仅是对药物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传播。
当出现耐药菌株时,治疗感染将变得困难和昂贵。
因此,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此外,患者还应密切关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应立即就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上升,增加治疗难度。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临床应用指标要求,以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的相关内容。
一、抗菌药物使用适应症:医师在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抗菌药物。
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滥用抗菌药物是不可取的。
二、首次给药原则:医师在初次给予抗菌药物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史,选择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同时,应当注重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抗菌药物疗程持续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应当根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类型、感染部位和患者的病情决定。
对于急性感染,应当在严密监测下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评估疗效,根据疗效调整用药时间。
对于慢性感染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感染,应当避免过早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抗药性的发展。
四、选择敏感药物:在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应当根据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
应当选择对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杀菌作用的敏感性药物,避免选择对患者无效或引起耐药性的药物。
五、抗生素的合理组合:对于复杂感染或多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多种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但是在选择药物组合时,应当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要求是为了规范医师在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性的发展。
医师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指标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各位医务人员能够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标要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的健康。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护理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对医务 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 教育。
监测与报告
建立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株,为临床提供用 药依据。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自行购买 和使用抗菌药物。
0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护 理实践
护士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角色与责任
01
02
03
遵循医嘱
护士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抗 菌药物处方,确保药物的 正确使用。
监测疗效
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对抗 菌药物的反应,及时向医 生反馈疗效情况。
预防感染
护士需加强患者的基础护 理,预防院内感染和交叉 感染。
护士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 说明,包括用药时间、剂量、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与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contents
目录
• 抗菌药物概述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护理 •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护理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护理实践
01
抗菌药物概述
抗菌药物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 则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意事项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 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病情状况和护理措施,为医生提供 参考。
提高护士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培训教育
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 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 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
实践操作
加强实践操作训练,提高 护士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 用和护理操作技能。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一、青霉素类本类药物可分为:一)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
二)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
本类药物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三)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呋布西林、替卡西林。
注意事项:1、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2、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3、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
4、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6、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因此溶媒不宜用葡萄糖,而应用氯化钠。
二、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替唑、头孢硫脒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但对假单孢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无效;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和头孢丙烯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定还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定等,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头孢他美酯、头孢地尼和头孢泊肟酯等,口服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
陈进芳-各类抗菌药物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l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适用于产β内酰
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 菌科细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所致感染
l 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
唑巴坦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 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 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
头孢菌素类
n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具有强大抗菌作用,且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对 铜绿假单胞菌具高度抗菌活性。头孢匹胺对铜绿也有效。主要品种有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和头孢泊肟酯 等,口服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
n 第四代头孢菌素:对G-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致相仿,对铜绿假单 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仿,对G+作用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强,常用 者为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l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l 四环素类 多西环丝 甘氨酰环类 替加环素
l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l 林可酰胺类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l 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利福霉素SV、利福喷丁、利福布丁 l 糖肽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l 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 l 磷霉素类 磷霉素 l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l 磺胺类 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复方磺胺嘧啶、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 l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 l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I 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苯氧甲基青霉素等。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对部分肠杆菌有抗菌活性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胞菌有抗菌活性,如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1.适应症:青霉素:适用于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脑,梅毒,淋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等。
普鲁卡因青霉素可供肌注,苄星青霉素为长效制剂,苯甲氧基青霉素耐酸可口服,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效稍差,但对青霉素酶稳定,可用于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广谱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青霉素相仿,同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还可用于肠道,尿路,胆道,腹腔等感染。
2.注意事项(1)无论何种途径给药,用前必须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他过敏史,并须先做皮试.(2)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并用升压药,皮质激素等治疗。
(3)全身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或肾功能减退者.(4)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6)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II.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一代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头孢拉定为代表,口服剂尚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但对部分革兰氏阴性革菌有效,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还对铜绿假单胞菌有高度抗菌活性,除上述二种外尚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脂等,口服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第四代常用药为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细胞作用与第三代相仿,但能高度耐受多数β内酰胺酶水解,并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包括产酶的金葡菌,还对类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有效.1.适应症: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用于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流感嗜血杆菌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切口感染,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的轻度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指证与第一代相仿,亦可用于一些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引起的尿路,腹腔,盆腔感染。
后者可与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丙稀等口服剂,主要用于上述感染的轻症病例。
头孢呋辛脂尚可用于淋病奈瑟球菌的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
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尚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三代口服制剂用于轻-中度感染,也用于感染基本好转后病例的序置治疗。
第四代头孢菌素:国内应用者为头孢吡肟。
适应症与第三代相同,并可用于对第三代耐药的产气肠杆菌,阴沟杆菌,沙雷菌属等感染,以及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2.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类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抢救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2)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3)第一代头孢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能加重肾毒性。
(4)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Vitk可预防出血。
III.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目前在国内应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本类抗生素对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酶高度稳定,但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差。
适应证:多重耐药但对本类抗生素敏感的严重感染。
并适用于尚未查明病原菌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由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能引起癫痫,肌阵挛,意识障碍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则可用于年龄在3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注意事项: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伍成分过敏的患者,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本类药对原有癫痫史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及肾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亚胺培南,确有指证使用美罗培南,帕尼培南者需严密观察抽搐等不良反应,对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应酌情减量。
IV.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应用临床的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
1.适应症:本类药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的感染。
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亦可用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腹腔感染,败血症等,氨苄西林/舒巴坦与上药相同。
头孢哌酮/舒巴坦等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感染。
2.注意事项:(1)本类药物应用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并做青霉素皮肤试验,有青霉素过敏史及以上合剂中任何一种过敏者禁用。
(2)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确存在指征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都应严密观察下慎用,但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中度以上肾功能减退者应调整剂量。
(5)本类药品不推荐用于新生儿,早产儿,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也不推荐用于儿童。
V.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常用的氨基糖苷抗生素主要有:(1)对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的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作用。
(2)除上述抗菌谱外,尚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抗菌治疗的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小诺米星等。
(3)抗菌谱与卡那霉素相似,由于毒性大,仅供口服或局部应用的有新霉素,巴龙霉素,此外尚有大观霉素用于单纯淋病治疗.1.应证:(1)中,重度肠杆菌科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2)中,重度铜绿假单适胞菌感染,常与具有抗此类菌作用的β内酰胺类联合应用。
(3)严重的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的联合用药这一(非首选)(4)链霉素用于抗结核菌感染的联合用药之一.(5)新霉素口服可用于结肠手术前准备或局部用药。
(6)大观霉素仅适用于单纯性淋病。
2.注意事项:(1)对此类药过敏者禁用。
(2)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均有耳毒性和神经阻滞作用及肾毒性,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3)由于本类药物的耳,肾,神经毒性一般慎用于门诊中单纯上,下呼吸道,泌尿道的感染。
(4)肾功能减退者慎用此类药物,确有指征者应严密监测血浓度,肾功能。
(5)新生儿,婴幼儿,妊娠期,老年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6)本类药物不宜与其他有肾毒,耳毒,神经肌肉阻滞剂,或强利尿剂同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同用可加重肾毒性。
(7)本类药物不可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因可能引起黄斑坏死.VI.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沿用的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新品种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作用,口服利用度高,给药剂量小,不良反应较少,临床适应症有所扩大的特点.适应症: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眼耳鼻喉及口腔的感染。
新大环内酯类还可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克拉霉素还是幽门螺杆菌联合用药之一。
注意事项:禁用于对此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对肝功能损害者,如有指证应适当减量并定期查肝功,妊娠和哺乳期应慎用克拉霉素,确有指征应权衡利弊,并暂停哺乳。
乳糖酸红霉素针剂静脉应用时必须先用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再加入生理盐水或多或5%葡水中,浓度不宜超过0.1—0.5%,缓慢滴注。
VII.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林可霉素。
1.适应症:林可霉素适用于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肠球菌除外)及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所致的感染。
克林霉素还可用于厌氧菌感染,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腹腔,盆腔感染。
2.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此类药物过敏者.(2)使用此类药物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发生,如可疑应及时停药.(3)本类药物有神经阻滞作用,应避免与其他神经阻滞剂合用.(4)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使用较大剂量时,偶可出现尿潴留。
(5)本类药品不推荐用于新生儿,妊娠期,哺乳期慎用.(6)肝功能损害者应减量.(7)静脉使用缓慢静滴,不推荐静脉推注。
VIII.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此类属糖肽类抗生素,两者结构相近,抗菌谱及作用相仿.适应症: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用于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或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肠球菌属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严重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用于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且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患者。
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此类药物过敏者;(2)不宜用于预防用药,MRSA带菌者,局部用药,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者的经验用药。
(3)本类药有肾,耳毒性,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合用,注意用药期间监测,调整剂量,疗程不宜超过14天;(4)本类药物属妊娠期C类药,应慎用并权衡利弊;(5)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
IX.甲硝唑和替硝唑甲硝唑,替硝唑对厌氧菌,滴虫,阿米巴如兰氏贾第鞭毛虫有强大的抗微生物活性。
适应症:可用于积压种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包括腹腔,盆腔感染,肺脓肿,脑脓肿等,但常需与其他抗需氧菌药物联合应用;口服可用于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牙周感染,阴道炎等;亦可用于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贾第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等寄生虫病治疗;与其他抗菌药的联合用于某些盆腔,肠道及腹腔等手术的预防用药.注意事项:禁用于对硝基咪唑类过敏的患者;妊娠早期(3个月内)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应用需停止哺乳;本类药物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基础疾患及血液病患者慎用;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肝功能减退可使本药代谢减慢而导致药物体内蓄积,应减量应用。
X.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上常用者为氟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适应症:本类药物可用于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