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1)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1)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考试内容: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江苏连云港赣榆期末,4,★☆☆)若3-m 为二次根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3B.m≤3C.m≥3D.m>32.(2020江苏盐城期末,5,★☆☆)若a>0,则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1aB.1a2 C. aD.a 23.(2020上海浦东新区建平中学期末,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2=-3B.(- 3 )2=9C.(-3)2=±3 D.9116 =3144.(2019山西忻州期中,1,★☆☆)下列各式化简后,与3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是 ( )A.12B.18C.19D.23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的顶点A,B,C,D 都在格点上,则下面4条线段的长度为10 的是( A. ABB.BCC. CDD. AD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90°,AB=3,BC =4,CD =12,AD =13,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72B.36C.66D.427.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E =BCB. DE =12ABC.∠AED=∠CD.∠A=∠C8.(2020湖南邵阳隆回期末,5,★☆☆)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d 与直线a,b,c 分别垂直且相交于A,B,C 三点,若AB =2,AC =6,则平行线b 、c 之间的距离是 ( )A.2B.4C.6D.89.(2020四川眉山东坡学校模拟,11,★★☆)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10cm 、24cm,AE ⊥BC 于点E,则AE 的长是 ( )A.5 3 cmB.2 5 cmC.24013cm D.1201310.(2020四川宜宾叙州期末,12,★★☆)如图正方形ABCO 和正方形DEFO 的顶点A,E,0在同一直线l 上,且EF =2 ,AB =3,给出下列结论:①∠COD=45°,②AE=5,③CF=BD =17 ,④△COF 的面积S △CDF =3,其中正确结论 的个数为 ( )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2020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期末,11,★☆☆)49=________;1-33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3 -2 =________12.(2020福建厦门湖里五缘实验学校期末,13,☆☆)在□ABCD 中,∠C:∠D=5:4,则∠B 的度数为________ 13.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a,满足b =5-a +a -5 +12,c =13,则S △A BC =________14.如图,∠CAB=30°,点D 在射线AB 上,且AD =4,点P 在射线AC 上运动,当△ADP 是直角三角形时,PD 的长为 ________15.(2020广东清远英德期末,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42°,过点D 作BC 的垂线DF,交AB 于点E,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则∠BEF 的度数为________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2,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点E 、F 分别在边AD 、AB 上,且OE⊥OF,则四边形 AFOE 的面积为________17.(2020湖南娄底期末,18,★★☆)1+13=213,2+14=314,3+15=415,……观察各式,则第n(n≥1)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下)第一次调研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下)第一次调研数学试卷1.数轴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数一定是()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2.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②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③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⑥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其中正确的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如图所示,标出了a、b、m、n在数轴上的位置,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a>n>m>bB. m>a>b>nC. n>b>a>mD. b>m>n>a4.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 负数B. 正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5.运用数轴比较各组数的大小.−5______0.5,0.3______0,−12______−35,−0.25______0.6.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5,那么在同一数轴上与点M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7.从数轴上表示−2的点开始,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最后到达的终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8.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4,−2.8,0,−5,1.5,−11,3.6.29.请你写出数轴上A、B、C、D、E、O各点所表示的是什么?10.某同学在写作业时不小心把两滴墨水滴在画好的数轴上,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被墨水盖住的整数有哪些吗?11.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7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A. 7B. −7C. 7或−7D. 1412.数轴上点A先向右移动10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达到点B,若点B表示的数为−2,则点A表示的数是()A. −3B. −4C. −5D. −6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若把其中的三个正方形分别填入字母A,B,C,另外三个正方形分别填入数字−3,4,−1,再将这个表面展开图沿虚线折成正方体后,则A,B,C对面上的数依次是()A. 4,−3,−1B. −3,4,−1C. −1,−3,4D. 4,−1,−314.如图所示,将圆的周长分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数字0,1,2,3,先让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与数轴上的数1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圆沿着数轴按逆时针方向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2021将与圆周上的数字()重合.A. 0B. 1C. 2D. 315.某人15年前15岁,那么15年后他______岁.16.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回答下列问题:(1)将点B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点A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______;(2)将点C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后,点B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大______;(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是同一个数?有______种移动的方法?17.机器人根据指令(+,a)或(−,a)在数轴上完成动作,若接到指令(+,a)则向数轴正方向进行a米,若接到指令(−,a)则向数轴负方向进行a米,现有一个机器人停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处(数轴上1个单位表示1米).(1)若此机器人接到指令(+,9),他应怎么样移动,他的终点表示的数是多少米?(2)在(1)的终点处,再给他什么指令,他就能回到原点?(3)在(1)(2)两个过程中,机器人共移动了几米?18.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给三家代理商送货物,向东走了4千米到代销点1,继续向东走2千米到达代销点2,然后向西走了11千米到达代销点3,最后回到超市.做出图形,根据图形回答问题:(1)代销点1距代销点3多远?(2)若货车每千米耗油0.65升,这趟路货车共耗油多少升?19.在0,1,−1,−1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2D. −1A. 0B. 1C. −1220.下列温度比−2℃低的是()A. −3℃B. −1℃C. 1℃D. 3℃21.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32,将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2个单位至点B,则点B对应的数是()A. −12B. −2 C. 72D. 122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 −3B. 0C. 1D. 223.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测试中的计算:①3m2n−5mn2=−2mn;②(a3)2=a5;③2a3b⋅(−2a2b)=−4a6b;④(−a3)÷(−a)=a2.其中运算正确的个数为()A. 4个B. 3个C. 2个D. 1个2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标图形的是()A. B. C. D.25.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mx−1+2=−31−x的解为非负数,则正整数m的所有个数为()A. 3B. 4C. 5D. 626.如图,已知AB//CD,∠A=54°,∠E=18°,则∠C的度数是()A. 36°B. 34°C. 32°D. 30°27.直线y=x+a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关于x的方程ax2+2x+1=0实数解的个数是()A. 0个B. 1个C. 2个D. 1个或2个28.如图,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A、B、C都在格点上,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D,则sin∠ADC的值为()A. 2√1313B. 3√1313C. 23D. 3229.如图,面积为S的菱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过点E作EF⊥BD于F,EG⊥AC于G,则四边形EFOG的面积为()A. 14S B. 18S C. 112S D. 116S30.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1)2+√(b−1)2−√(a−b)2的结果是()A. −2B. 0C. −2aD. 2b3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E,交AD于点F,交CD的延长线于点G,若AF=2FD,则BEEG的值为()A. 12B. 13C. 23D. 3432.八年级某学生在一次户外活动中进行射击比赛,七次射击成绩依次为(单位:环):4,5,6,6,6,7,8.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组成绩的众数是6环B. 该组成绩的中位数是6环C. 该组成绩的平均数是6环D. 该组成绩数据的方差是103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b2>4acB. abc>0C. a−c<0D. am2+bm≥a−b(m为为任意实数)3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DF//BC,∠ABC的平分线BE交DF于点G,GH⊥DF,点E恰好为DH的中点,若AE=3,CD=2,则GH=()A. 1B. 2C. 3D. 435.与√14−2最接近的自然数是______.36.一元二次方程x2+2x−8=0的两根为x1,x2,x2x1+2x1x2+x1x2=______.37.如图,等腰△ABC中,AB=AC=10,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若△ABD的周长为26,则DE的长为______.3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D在函数y=kx(x>0)的图象上,AC⊥x轴,垂足为C,点B的坐标为(0,2),则k的值为______.39.若不等式x+52>−x−72的解都能使不等式(m−6)x<2m+1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0.将正偶数按照如下规律进行分组排列,依次为(2),(4,6),(8,10,12),(14,16,18,20)…,我们称“4”是第2组第1个数字,“16”是第4组第2个数字,若2020是第m组第n个数字,则m+n=______.41.求代数式(2x−1x−1−x−1)÷x−2x2−2x+1的值,其中x=√2+1.42.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下表(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请结合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②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43.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n为常数且n≠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函数y=nxC.CD⊥x轴,垂足为D,若OB=2OA=3OD=6.(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3)直接写出不等式:kx+b≤n的解集.x4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直线PQ,使得∠ACQ=∠ABC.(1)求证:直线PQ是⊙O的切线.(2)过点A作AD⊥PQ于点D,交⊙O于点E,若⊙O的,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半径为2,sin∠DAC=1245.如图①是一张矩形纸片,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Ⅰ)将矩形纸片沿DF折叠,使点A落在CD边上点E处,如图②;(Ⅱ)在第一次折叠的基础上,过点C再次折叠,使得点B落在边CD上点B′处,如图③,两次折痕交于点O;(Ⅲ)展开纸片,分别连接OB、OE、OC、FD,如图④.【探究】(1)证明:△OBC≌△OED;(2)若AB=8,设BC为x,OB2为y,求y关于x的关系式.46.如图,Rt△ABC中,∠ACB=9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DEC,点D落在线段AB上,连接BE.(1)求证:DC平分∠ADE;(2)试判断BE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BE=BD,求tan∠ABC的值.x2+bx+c 47.如图1,直线y=x−4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y=−12经过点B和点C(0,4),△ABO从点,开始沿射线AB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DEF(点A,B,O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F),平移时间为t(0<t<4)秒,射线DF交x轴于点G,交抛物线于点M,连接M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tan∠EMF=4时,请求出t的值;3(3)如图2,点N在抛物线上,点N的横坐标是点M的横坐标的1,连接OM,NF,2OM与NF相交于点P,当NP=FP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数一定是实数.故选:D.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解答.本题考查了实数和数轴的关系.①每一个实数(有理数或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②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实数.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注意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而实数包含有理数与无理数.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以及数轴的意义逐一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①②数轴上的点除了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π这样的无理数,故①②错误;③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正确;④数轴上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是0,此选项错误;⑤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故本选项正确;⑥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故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正确.正确的有③⑤⑥共3个.故选B.3.【答案】D【解析】解:根据数轴的特点,从左向右对应数越来越大,故b>m>n>a.故选:D.根据数轴上数的大小特征即可求解.此题考查的是数轴,掌握数轴上的数的大小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解:∵从原点发朝正方向的射线(正半轴)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负半轴)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0;∴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0和负数,即非正数.故选:D.根据数轴的意义进行作答.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意义:(1)从原点发朝正方向的射线(正半轴)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负半轴)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0;(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5.【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在数轴上面找到各点,知道−5<0.5;0.3>0;−12>−35;−0.25<0;故答案为:<、>、>、<.根据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来比较大小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能利用数形结合比较出各数的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答案】−5.5或0.5【解析】解①当点A在点M的左侧时,在同一数轴上与点M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2.5−3=−5.5,②当点B在点M的右侧时,在同一数轴上与点M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2.5+3=0.5.故答案为:−5.5或0.5.本题从数轴具有方向性入手,分类讨论距离点M为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继而求出点的坐标.本题考查了数轴有正方向和负方向,当条件不明确时,应分类讨论,体现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解析】解:由题意得: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可表示为+5,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表示为−4,故该点为:−2+5−4=−1.故答案为:−1.根据数轴上的点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注意数的大小变化和平移变化之间的规律:左减右加.8.【答案】解:如图所示:∴−5<−4<−2.8<−112<0<1.5<3.6.【解析】首先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再根据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用“<”连接起来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关键是正确在数轴上表示各数.9.【答案】解:根据图形可得A 表示的数为−4;B 表示的数为−0.5;C 表示的数为3;D 表示的数为−223;E 表示的数为334;O 表示的数为0.【解析】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各点表示的数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实数与数轴上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答案】解:根据数轴的特点,−13.7到−6.6之间的整数有−13、−12、−11、−10、−9、−8、−7,9.2到19.4之间的整数有10、11、12、13、14、15、16、17、18、19,所以,被墨水盖住的整数有−13、−12、−11、−10、−9、−8、−7、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根据数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可直接写出−13.7到−6.6,9.2到19.4之间的整数.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做此题时能够首先结合数轴得到被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根据整数这一条件求解.11.【答案】C【解析】解: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意义,得到原点的距离为7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7或−7.故选:C.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意义解决此题.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意义,熟练掌握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答案】D【解析】解:设点A表示的数是x.由题意得:x+10−6=−2.∴x=−6.故选:D.设点A表示的数是x,根据题干中的点的变化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解决此题.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答案】A【解析】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4”是相对面,“B”与“−3”是相对面,“C”与“−1”是相对面,则A、B、C内的三个数依次是4、−3、−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14.【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知: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1到−2021共有2022个单位长度,∴当2022÷4=505…2,则数轴上的数−2021将与圆周上的数字2重合.故选:C.根据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的意义,找出圆沿着数轴滚动,对应的数的变化规律解决此题.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的意义,熟练找出圆沿着数轴滚动,对应的数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答案】45【解析】解:设现在的年龄为x岁,x−15=15,解得,x=30,则x+15=45,故答案为:45.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求出现在的年龄,从而可以得到15年后的年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利用方程的知识解答.16.【答案】C B三【解析】解:(1)由数轴知,A、B、C表示的数分别是−4、0、3,将点B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为0+4=4,将点A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为−4+9=5;∵3<4<5,故答案为:C;(2)将点C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为:3−8=−5,点B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为:0+3=3,∵−5<−4<3,∴三个点中,B表示的数最大,故答案为:B;(3)要使三个点表示相同的数.可以将其中两个点同时移至到第三个点位置,共有三种移法:①将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将B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②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将C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③将B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将C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1)根据向左移动减,向右移动加,分别求出点A和点B表示的数,然后作出判断即可;(2)根据向左移动减,向右移动加,分别求出点C和点B表示的数,然后作出判断即可;(3)根据A、B、C有一点不移动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点的情况,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按照移动的距离进行求解.17.【答案】解:(1)若此机器人接到命令(+,9),他应向数轴的正方向前进9米,他的终点表示的数是−2+9=7.(2)在(1)的终点处,再给他向数轴的负方向前进7米指令即(−,7),他就能够移动到原点.(3)在(1)(2)两个过程中,机器人共移动了9+7=16(米).【解析】(1)根据指令(+,a)则向数轴正方向进行a米可得答案;(2)根据(1)得结果和数轴上正负数得意义可得答案;(3)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数轴及正数和负数,熟知数轴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答案】解:(1)作出数轴如下:根据数轴可知:代销点1距代销点3有9个单位长度,因而是9千米;则耗油量是:22×0.65=14.3升.答:代销点1距代销点3是9千米,这趟路货车共耗油14.3升.【解析】(1)作出数轴,根据数轴进行作答即可;(2)利用耗油量=每千米耗油量×路程,即可得解.本题主要考查数轴,解答的关键是据题意画出相应的数轴.19.【答案】D<0<1,【解析】解:∵−1<−12∴最小的数是−1,故选:D.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本题考查了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其方法如下:(1)负数<0<正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先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可排除C、D,再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比−2小的数是−3.【解答】解: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知−3<−2,所以比−2℃低的温度是−3℃.故选:A.21.【答案】A【解析】解:点A向左移动2个单位,点B对应的数为:32−2=−12.故选:A.借助数轴,可直观得结论,亦可运用有理数的加减得结论.本题考查了点在数轴上的移动,点沿数轴往正方向移动,点对应的数加移动的距离得到移动后的数,点沿数轴往负方向移动,点对应的数减移动的距离得到移动后的数.22.【答案】A【解析】解:∵−3<0<1<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3.故选:A.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3.【答案】D【解析】解:∵3m2n与5mn2不是同类项不能加减,①运算错误;(a3)2=a3×2=a6≠a5,②运算错误;2a3b⋅(−2a2b)=−4a5b2≠−4a6b,③运算错误;(−a3)÷(−a)=(−a)3÷(−a)=(−a)3−1=a2,④运算正确.∴运算正确的个数为1.故选:D.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逐个计算得结论.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除运算,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答案】A【解析】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标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2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4分)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不能通过函数y=3x2的图象平移得到的是()A.y=3x2+2B.y=3(x﹣1)2C.y=3(x﹣1)2+2D.y=2x22.(4分)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A.a=3 b=6 c=2 d=4B.a=1 b=√2c=√6d=2√3C.a=4 b=6 c=5 d=10D.a=2 b=√5c=√15d=2√33.(4分)若抛物线y=x2﹣2x+c与y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抛物线的开口向上B.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C.当x=1时,y的最大值为﹣4D.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4.(4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2,1),若y≤1,则x的范围为()A.x≥1B.x≥2C.x<0或0<x≤1D.x<0或x≥2 5.(4分)如图,△ABC中,P为AB上的一点,在下列四个条件中:①∠ACP=∠B;②∠APC=∠ACB;③AC2=AP•AB;④AB•CP=AP•CB,能满足△APC和△ACB相似的条件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6.(4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D ,则矩形OABC的面积为( )A .2B .4C .5D .87.(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2),B (﹣6,﹣4),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把△ABO 缩小,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 A .(﹣2,1)B .(﹣8,4)C .(﹣8,4)或(8,﹣4)D .(﹣2,1)或(2,﹣1) 8.(4分)已知抛物线y =12(x ﹣1)2+k 上有三点A (﹣2,y 1),B (﹣1,y 2),C (2,y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2>y 3>y 1D .y 2>y 1>y 3 9.(4分)a ≠0,函数y =a x 与y =﹣ax 2+a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0.(4分)如图所示,已知点E,F分别是△ABC中AC、AB边的中点,BE,CF相交于点G,S△EFG=1,则四边形BCEF的面积是()A.7B.8C.9D.10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5分)反比例函数y=m−1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12.(5分)赵州桥的桥拱是近似的抛物线形,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其函数关系式为y=−125x2,当水面离桥拱顶的高度DO是4米时,这时水面宽度AB为米.13.(5分)如图,平面内有16个格点,每个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5分)如图,点A的坐标为(1,1),点C是线段OA上的一个动点(不运动至O,A 两点),过点C作CD⊥x轴,垂足为D,以CD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CDEF.连接AF并延长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B,连接OF,若以B,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E相似,B 点的坐标是.15.(8分)已知函数y=3x2﹣2x﹣1,求出此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16.(8分)装卸工人往一辆大型运货车上装载货物,装完货物所需时间y(min)与装载速度x(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货车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如果以1.5t/min的速度卸货,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卸完货物?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8分)如图所示,小明从路灯下向前走了5米,发现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长DE是2米,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6米,那么路灯离地面的高度AB是多少米?18.(8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点A(1,m),B(n,2)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不等式6x≥kx+b的解集.19.(10分)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BAC=∠AGF=90°.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1)图中共有对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2)选取其中一对进行证明.20.(10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E坐标;(2)该抛物线有一点D,使得S△DBC=S△EBC,求点D的坐标.六、(本题满分12分)21.(12分)如图是3×5的网格,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叫做格点图.(1)图1中的格点△ABC与△DEF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请在图2中选择适当的位似中心作△A1B1C1与△ABC位似,且相似比不为1;(3)请在图3中画一个格点△A2B2C2与△ABC相似(注意:△A2B2C2与△ABC、△DEF、△A1B1C1都不全等).七、(本题满分12分)22.(12分)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某商店销售一批足球纪念册,每本进价40元,规定销售单价不低于44元,且获利不高于30%.试销售期间发现,当销售单价定为44元时,每天可售出300本,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销售量减少10本,现商店决定提价销售.设每天销售量为y本,销售单价为x元.(1)请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八、(本题满分14分)23.(14分)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1)如图1,E,G分别是OB,OC上的点,CE与D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若DF⊥CE,求证:OE=OG;(2)如图2,H是BC上的点,过点H作EH⊥BC,交线段OB于点E,连结DH交CE 于点F,交OC于点G.若OE=OG,①求证:∠ODG=∠OCE;②当AB=1时,求HC的长.。
安徽省六安市汇文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2020—2021年度六安市汇文中学九年级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姓名:考试时间:得分:的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6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答题卡卷头填写完整。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抛物线y=x2,y=-3x2,y=x2的共同性质是()A.开口向上B.都有最大值C.对称轴都是x轴 D.顶点都是原点2、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os∠B=,则BC()A.6 B.8 C.9 D.15第2题图第5题图第7题图3、要得到二次函数y=-x2图象,可将y=-(x-1)2+2的图象如何移动()A.向左移动1单位,向上移动2个单位B.向右移动1单位,向上移动2个单位C.向左移动1单位,向下移动2个单位D.向右移动1单位,向下移动2个单位4、如果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那么下列线段的比值不可能是黄金比的是()A.AB:BC B.BC:AC C.BC:AB D.AC:BC5、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连接AD,点E在AC边上,过点E作EF∥BC,交AD于点F,过E作EG ∥AB,交BC于点G,则下列式子一点正确的是()A.=B.=C.=D.=6、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有三个点(x1,y1),(x2,y2),(x3,y3),其中x1<0 <x2<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2<y3<y1C.y1<y3<y2D.y3<y2<y17、如图,在△ABC中, AB=AC,∠BAC=120°,BC=2,D为BC的中点,AE=AB,则△EBD的面积为()A. B. C. D.8、如图,在正方形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A,B,C,D都在格点处,AB与CD相交于点O,则sin ∠BOD的值等于()A. B.C.D.第8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9、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x-h)2+3,当1≤x≤3时,函数有最小值2h,则h的值为()A.B.或2 C.或6 D.或2或610、如图,在Rt△ABC中,∠ACB=90°,AB=AC=2,CD⊥AB于点D,点R从点A出发,沿A-D-C的路径运动,运动到点C停止,过点P作PE⊥AC于点E,作PF⊥BC于点F,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四边形CEPF的面积为y,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已知=,则 = _________.12、已知二次函数y=x2+x+m,当x取任意实数时,都有y>0,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如图,在△ABO的顶点A在函数y=(x>0)的图像上∠ABO=90°,过AO边的三等分点M、N分别作x 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P、Q.若四边形MNQP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________.14、如图矩形ABCD中,AD=5,AB=7,E为DC上一个动点,把△ADE沿AE折叠,当点D的对应点D’落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DE的长为________.15、计算求值:cos245°—sin30°tan60°+sin60°.16、已知二次函数y=-x2+bx+c与x轴的交点(-1,0)和(3,0),求其函数解析式并通过配方法求出函数的最大值。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如图,所给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O的半径为4,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3.(3分)如图,将Rt△ABC(其中∠B=35°,∠C=90°)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A.55°B.70°C.125°D.145°4.(3分)下列图形中,旋转60°后可以和原图形重合的是()A.正六边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5.(3分)如图,△ABC内接于⊙O,若∠ACB=50°,则∠AOB的度数是()A.100°B.90°C.80°D.130°6.(3分)下列关于抛物线y=﹣4x2﹣2x+1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开口向下B.当x≤−14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C.与y轴交点是(0,1)D.当x=﹣1时,y=07.(3分)设x1,x2是方程2x2﹣3x+1=0的两根,则x1+x2=()A.﹣3B.1C.−32D.328.(3分)若函数y=x2﹣4x+c的最小值是4,则c=()A.4B.8C.2D.﹣49.(3分)下列命题是正确的有()A.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B.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C.过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圆D.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10.(3分)函数y=x2+bx+c与y=x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b2﹣4c>0;②b+c+1=0;③3b+c+6=0;④当1<x<3时,x2+(b﹣1)x+c<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要用半径为1的圆形铁片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2.(3分)点A(a,5)与点B(8,b)关于原点对称,则a=.13.(3分)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14.(3分)如图,已知⊙O是△ABD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D =58°,则∠BCD的度数是.15.(3分)如图,抛物线y=﹣x2+2x+m(m<0)与x轴相交于点A(x1,0)、B(x2,0),点A在点B的左侧.当x=x2﹣2时,y0(填“>”“=”或“<”号).16.(3分)已知⊙O的半径为1cm,弦AB=√3cm,AC=√2cm,则∠BAC=.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102分)17.(8分)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1)把△ABC,绕着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请画出△A1B1C;(2)选择点C为对称中心,请画出与△ABC关于点C对称的△A2B2C.(不要求写出作法)18.(10分)如图,直线y=x+m和抛物线y=x2+bx+c都经过点A(1,0),B(3,2).(1)求m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若x+m<x2+bx+c.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19.(10分)已知二次函数y=x2﹣mx+m﹣2:(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都有两个交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6)时,确定m的值,并写出此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0.(12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M在⊙O上,MD恰好经过圆心O,连接MB.(1)若CD=16,BE=4,求⊙O的直径;(2)若∠M=30°,求∠D的度数.21.(10分)如图,△ABC中,∠C=90°,⊙O分别切AB、BC、AC于D、E、F.(1)请在图中画出⊙O(尺规作图,并且保留作图痕迹);(2)若AD=5cm,BD=3cm,求出⊙O的半径.22.(12分)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0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10件(每件售价不能高于进价的140%).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x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每件商品的售价m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3)每件商品的售价m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为2160元?根据以上结论,请你直接写出售价m在什么范围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2160元?23.(12分)如图,AD是⊙O的弦,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C.∠DAB=∠B=30°.(1)直线BD是否与⊙O相切?为什么?(2)连接CD,若CD=5,求AB的长.24.(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2(a≠0)与x轴交于A (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点D,点E的坐标为(0,﹣1),该抛物线与BE交于另一点F,连接B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M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与y轴平行的方向向上运动,连接OM,BM,设运动时间为t秒(t>0),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OMB =90°?(3)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F被BA平分?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14分)已知⊙O中,弦AB=AC,点P是∠BAC所对弧上一动点,连接PB、P A、PC.(1)如图①,把△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CQ ,求证:点P 、C 、Q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2)如图②,若∠BAC =60°,求PB+PC PA 的值;(3)若∠BAC =120°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探究它们又有何数量关系.。
2020-2021下海建平香梅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2021下海建平香梅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 =﹣6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3,2)B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C .若x <﹣2,则0<y <3D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AB ,AC 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 =∠B ,②∠ADE =∠C ,③AE DE AB BC=,④AD AE AC AB =,⑤AC 2=AD •AE ,使△ADE 与△ACB 一定相似的有( )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N 为边AD 上一点,连接BN .过点A 作AP ⊥BN 于点P ,连接CP ,M 为边AB 上一点,连接PM ,∠PMA =∠PCB ,连接CM ,有以下结论:①△PAM ∽△PBC ;②PM ⊥PC ;③M 、P 、C 、B 四点共圆;④AN =AM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 4.反比例函数k y x=与1(0)y kx k =-+≠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可能为( ) A . B . C . D .5.如图,ABC △与ADE V 相似,且ADE B ∠=∠,则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A .AE AD BE DC =B .AE AB AB AC = C .AD AB AC AE = D .AE DE AC BC= 6.如图,正方形ABCD 中,M 为BC 上一点,ME ⊥AM ,ME 交CD 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B =4,BM =2,则△DEF 的面积为( )A .9B .8C .15D .14.57.在ABC V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1:2AD BD =,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DE BC 的是( )A .12DE BC =B .31DE BC = C .12AE AC =D .31AE AC = 8.已知线段a 、b 、c 、d 满足ab=cd ,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 ) A .a :d =c :b B .a :b =c :d C .c :a =d :b D .b :c =a :d9.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PB ),AB=4,那么AP 的长是( ) A .252- B .25- C .251- D .52-10.若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都在一次函数y =-x +m 的图象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m >B .-22m <C .22-22m m >或<D .-2222m << 11.如图,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放大得到△DEF ,若AD =OA ,则△ABC 与△DEF的面积之比为 ( )A .1:2B .1:4C .1:5D .1:612.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 测量树的高度AB ,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 保持水平,并且边DE 与点B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 =50cm ,EF =30cm ,测得边DF 离地面的高度AC =1.5m ,CD =20m ,则树高AB 为( )A .12mB .13.5mC .15mD .16.5m二、填空题13.如图,P (m ,m )是反比例函数9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一点,以P 为顶点作等边△PAB ,使AB 落在x 轴上,则△POB 的面积为_____.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点(0,1)B ,过点A 的直线l 垂直于线段AB ,点P 是直线l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过点P 作PC x ⊥轴,垂足为C ,把ACP △沿AP 翻折180︒,使点C 落在点D 处,若以A ,D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 相似,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15.如图,已知点A ,C 在反比例函数(0)a y a x=>的图象上,点B ,D 在反比例函(0)b y b x=<的图象上,AB ∥CD ∥x 轴,AB ,CD 在x 轴的两侧,AB=5,CD=4,AB 与CD 的距离为6,则a −b 的值是_______.16.在▱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且点E 将AD 分为2:3的两部分,连接BE 、AC 相交于F ,则AEF CBF S S ∆∆:是_______.17.如图,四边形ABCD 、CDEF 、EFGH 都是正方形,则∠1+∠2=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B 在x 轴上,四边形OACB 为平行四边形,且∠AOB=60°,反比例函数y=k x(k>0)在第一象限内过点A ,且与BC 交于点F .当F 为BC 的中点,且S △AOF =123时,OA 的长为__________.19.如图所示,将一副三角板摆放在一起,组成四边形ABCD ,∠ABC =∠ACD =90°,∠ADC =60°,∠ACB =45°,连接BD ,则tan ∠CBD 的值为_____.20.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3122x m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 三、解答题21.小明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是1.4米;此时,他发现旗杆AB 的一部分影子BD 落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影子CD 落在楼房的墙壁上,分别测得BD =11.2米,CD =3米,求旗杆AB 的高度.22.已知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边上的点,DE 与CF 交于点G.(1)如图①,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且DE ⊥CF ,求证:DE AD CF CD= ; (2)如图②,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当∠B 与∠EGC 满足什么关系时,使得DE AD CF CD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23.如图,在△ABC 中,BC =6,sin A =35,∠B =30°,求AC 和AB 的长.24.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垂足为D ,E .(1)证明:ACD ABE V V ∽.(2)若将D ,E 连接起来,则AED V 与ABC V 能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25.如图,已知∠BAE =∠CAD ,AB =18,AC =48,AE =15,AD =40.求证:△ABC ∽△AE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 、∵当x =﹣3时,y =2,∴此函数图象过点(﹣3,2),故本选项正确;B 、∵k =﹣6<0,∴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C 、∵当x =﹣2时,y =3,∴当x <﹣2时,0<y <3,故本选项正确;D 、∵k =﹣6<0,∴在每个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A解析:A【解析】①AED B ∠=∠,且DAE CAB ∠=∠,∴ADE ACB V V ∽,成立.②ADE C ∠=∠且DAE CAB ∠=∠,∴ADE ACB V V ∽,成立. ③AE DE AB BC=,但AED V 比一定与B Ð相等,故ADE V 与ACD V 不一定相似. ④AD AE AC AB=且DAE CAB ∠=∠, ∴ADE ACB V V ∽,成立.⑤由2AC AD AE =⋅,得AC AE AD AC=无法确定出ADE V , 故不能证明:ADE V 与ABC V 相似.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互余角性质得∠PAM =∠PBC ,进而得△PAM ∽△PBC ,可以判断①;由相似三角形得∠APM =∠BPC ,进而得∠CPM =∠APB ,从而判断②;根据对角互补,进而判断③;由△APB ∽△NAB 得AP AN BP AB=,再结合△PAM ∽△PBC 便可判断④. 【详解】解:∵AP ⊥BN ,∴∠PAM+∠PBA =90°,∵∠PBA+∠PBC =90°,∴∠PAM=∠PBC,∵∠PMA=∠PCB,∴△PAM∽△PBC,故①正确;∵△PAM∽△PBC,∴∠APM=∠BPC,∴∠CPM=∠APB=90°,即PM⊥PC,故②正确;∵∠MPC+∠MBC=90°+90°=180°,∴B、C、P、M四点共圆,∴∠MPB=∠MCB,故③正确;∵AP⊥BN,∴∠APN=∠APB=90°,∴∠PAN+∠ANB=90°,∵∠ANB+∠ABN=90°,∴∠PAN=∠ABN,∵∠APN=∠BPA=90°,∴△PAN∽△PBA,∴AN PA BA PB=,∵△PAM∽△PBC,∴Al AP BC BP=,∴AN AM AB BC=,∵AB=BC,∴AM=AN,故④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PM⊥PC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个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 >0,因此可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但是图象是递增的,所以A 错误;B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 >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和图象吻合,所以B 正确;C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 <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并且过(0,1)点,但是根据图象,不过(0,1),所以C 错误;D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 <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但是根据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递减,所以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点在于系数的正负判断,根据系数识别图象.5.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可得结论.【详解】由题意可得,A ABC DE ∽△△,所以AE DE AC BC=, 故选D .【点睛】在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注意顶点的位置要对应,即若ABC A B C '''∽△△,则说明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点B 的对应点B ',点C 的对应点为点C '. 6.A解析:A【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AM 的长,通过证明△ABM ∽△EMA ,可求AE=10,可得DE=6,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DF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AB =4,BM =2,∴A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BC ,∠B =∠C =90°,∴∠EAM =∠AMB ,且∠B =∠AME =90°,∴△ABM∽△EMA,∴BM AM AM AE=∴25 25=∴AE=10,∴DE=AE﹣AD=6,∵AD∥BC,即DE∥MC,∴△DEF∽△CMF,∴DE DF MC CF=,∴642DFCF=-=3,∵DF+CF=4,∴DF=3,∴S△DEF=12DE×DF=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D解析:D【解析】【分析】可先假设DE∥BC,由平行得出其对应线段成比例,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可假设DE∥BC,则可得12AD AEDB EC==,13AD AEAB AC==,但若只有13DE ADBC AB==,并不能得出线段DE∥BC.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问题,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 、a :d=c :b ⇒ab=cd ,故正确;B 、a :b=c :d ⇒ad=bc ,故错误;C 、d :a=b :c ⇒dc=ab ,故正确;D 、a :c=d :b ⇒ab=cd ,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实现比例式和等积式的互相转换.9.A解析:A【解析】根据黄金比的定义得:AP AB =,得42AP == .故选A. 10.C解析: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的点在函数2y x =上,由此可知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m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继而可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反比例函数2y x =-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一次函数y =-x +m 图象上, ∴反比例函数2y x=与一次函数y =-x +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联立得2y x y x m ⎧=⎪⎨⎪=-+⎩,消去y 得:2x m x =-+, 整理得:220x m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2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m 2-8>0,∴m >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首先得出位似比,进而得出面积比.∵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放大得到△DEF ,AD=OA ,∴OA :OD=1:2,∴△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1:4.故选B .考点:位似变换.12.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DEF 和直角三角形BCD 相似求得BC 的长后加上小明同学的身高即可求得树高AB .【详解】∵∠DEF=∠BCD=90°,∠D=∠D ,∴△DEF ∽△DCB , ∴BC DC EF DE=, ∵DF=50cm=0.5m ,EF=30cm=0.3m ,AC=1.5m ,CD=20m ,∴由勾股定理求得DE=40cm , ∴200.30.4BC =, ∴BC=15米,∴AB=AC+BC=1.5+15=16.5(米).故答案为16.5m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二、填空题13.【解析】【详解】如图过点P 作PH⊥OB 于点H∵点P (mm )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一个点∴9=m2且m >0解得m=3∴PH=OH=3∵△PAB 是等边三角形∴∠PAH=60°∴根据锐角三 解析:9332+ . 【解析】 【详解】如图,过点P 作PH ⊥OB 于点H ,∵点P (m ,m )是反比例函数y=9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一个点, ∴9=m 2,且m >0,解得,m=3.∴PH=OH =3.∵△P AB 是等边三角形,∴∠P AH =60°.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3∴OB 3∴S △POB =12OB•PH 933+. 14.或【解析】【分析】求出直线l 的解析式证出△AOB ∽△PCA 得出设AC=m (m >0)则PC=2m 根据△PCA ≌△PDA 得出当△PAD ∽△PBA 时根据得出m=2从而求出P 点的坐标为(44)(0-4)若△解析:5,12⎛⎫ ⎪⎝⎭或(4,4) 【解析】【分析】求出直线l 的解析式,证出△AOB ∽△PCA ,得出12BO AC AO PC ==,设AC=m (m >0),则PC=2m ,根据△PCA ≌△PDA ,得出 12AD AC PD PC ==,当△PAD ∽△PBA 时,根据12AD BA PD PA ==,22225,(2)(25)AP m m =+=,得出m=2,从而求出P 点的坐标为(4,4)、(0,-4),若△PAD ∽△BPA ,得出12PA AD BA PD ==,求出5PA =,从而得出2225(2)m m ⎛⎫+= ⎪ ⎪⎝⎭,求出12m =,即可得出P 点的坐标为5,12⎛⎫ ⎪⎝⎭. 【详解】∵点A (2,0),点B (0,1),∴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12x+1 ∵直线l 过点A (4,0),且l ⊥AB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4,∠BAO+∠PAC=90°,∵PC ⊥x 轴,∴∠PAC+∠APC=90°,∴∠BAO=∠APC ,∵∠AOB=∠ACP ,∴△AOB ∽△PCA ,∴BO AO CA PC =, ∴12BO AC AO PC ==, 设AC=m (m >0),则PC=2m ,∵△PCA ≌△PDA ,∴AC=AD ,PC=PD ,∴12AD AC PD PC ==, 如图1:当△PAD ∽△PBA 时,则AD PD BA PA =, 则12AD BA PD PA ==, ∵22152=+∴5∴222(2)(25)m m +=,∴m=±2,(负失去) ∴m=2,当m=2时,PC=4,OC=4,P 点的坐标为(4,4),如图2,若△PAD ∽△BPA ,则12PA AD BA PD ==, ∴1522PA AB ==, 则2225(2)m m +=⎝⎭,∴m=±12,(负舍去)∴m=12, 当m=12时,PC=1,OC=52, ∴P 点的坐标为(52,1), 故答案为:P (4,4),P (52,1).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等,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点P 在第一象限有两个点.15.【解析】【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a-b=4•OEa -b=5•OF 求出=6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由题意知:a-b=4•OEa -b=5•OF∴OE=OF=又∵OE+OF=6∴=6∴a -解析:403【解析】【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a-b=4•OE ,a-b=5•OF ,求出45a b a b --+=6,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如图,∵由题意知:a-b=4•OE ,a-b=5•OF ,∴OE=4a b -,OF=5a b -, 又∵OE+OF=6,∴45a b a b --+=6, ∴a-b=403, 故答案为:40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能求出方程45a b a b --+=6是解此题的关键. 16.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①当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②当时同理可得故答案为:或【点睛】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 解析:425:或925:【解析】【分析】分2332AE ED AE ED :=:、:=: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①当23AE ED :=: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5AD BC AE BC ∴,:=:,AEF CBF ∴∆∆∽,224255AEF CBF S S ∆∆∴:=()=:; ②当32AE ED :=:时,同理可得,239255AEF CBF S S ∆∆:=()=:, 故答案为:425:或925:.【点睛】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7.45°【解析】【分析】首先求出线段ACAFAG 的长度(用a 表示)求出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进而证明△ACF∽△GCA 问题即可解决【详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AC=∵∴∵∠ACF=∠ACF∴△ACF∽△解析:45°. 【解析】【分析】首先求出线段AC 、AF 、AG 的长度(用a 表示),求出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进而证明△ACF ∽△GCA ,问题即可解决.【详解】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22a a 2a +=,∵AC 22CF a ==CG 2AC 2a == ∴AC CG CF AC=, ∵∠ACF=∠ACF ,∴△ACF ∽△GCA ,∴∠1=∠CAF ,∵∠CAF+∠2=45°,∴∠1+∠2=45°.点睛:该题以正方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定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18.8【解析】分析:过点A 作AH⊥OB 于点H 过点F 作FM⊥OB 于点M 设OA=x 在由已知易得:AH=OH=由此可得S△AOH=由点F 是平行四边形AOBC 的BC 边上的中点可得BF=BM=FM=由此可得S△B解析:8【解析】分析:过点A 作AH ⊥OB 于点H ,过点F 作FM ⊥OB 于点M ,设OA=x ,在由已知易得:AH=3x ,OH=12x ,由此可得S △AOH =23x 由点F 是平行四边形AOBC 的BC 边上的中点,可得BF=12x ,BM=14x ,FM=3x ,由此可得S △BMF =23x ,由S △OAF =123可得S △OBF =63,由此可得S △OMF =2363x +,由点A 、F 都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可得S △AOH =S △BMF ,由此即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OA 的值. 详解:如下图,点A 作AH ⊥OB 于点H ,过点F 作FM ⊥OB 于点M ,设OA=x ,∵四边形AOBC 是平行四边形,∠AOB=60°,点F 是BC 的中点,S △OAF =123, ∴AH=3x ,OH=12x ,BF=12x ,∠FBM=60°,S △OBF =63, ∴S △AOH =23x ,BM=14x ,FM=3x , ∴S △BMF =23x , ∴S △OMF =2363x +, ∵由点A 、F 都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S △AOH =S △BMF ,∴23x =2363x +, 化简得:23192x =,解得:1288x x ==-,(不合题意,舍去),∴OA=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是一道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综合题,熟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如图所示连接BD过点D作DE垂直于BC的延长线于点E构造直角三角形将∠CBD置于直角三角形中设CE为x根据特殊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得线段CDACBC从而按正切函数的定义可解【详解】解:如解析:31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连接BD,过点D作DE垂直于BC的延长线于点E,构造直角三角形,将∠CBD置于直角三角形中,设CE为x,根据特殊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得线段CD、AC、BC,从而按正切函数的定义可解.【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D,过点D作DE垂直于BC的延长线于点E,∵在Rt△ABC中,∠ACB=45°,在Rt△ACD中,∠ACD=90°∴∠DCE=45°,∵DE⊥CE∴∠CEB=90°,∠CDE=45°∴设DE=CE=x,则CD2x,在Rt△ACD中,∵∠CAD=30°,∴tan∠CAD=33=CDAC,则AC6x,在Rt△ABC中,∠BAC=∠BCA=45°∴BC3,∴在Rt△BED中,tan∠CBD=DEBE(13)x+=312故答案为:31 2.【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同时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0.3【解析】【分析】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可得m 的值【详解】去分母得3x-(x-2)=m+3当增根为x=2时6=m+3∴m=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解析:3【解析】【分析】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可得m的值.【详解】去分母得3x-(x-2)=m+3,当增根为x=2时,6=m+3∴m=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三、解答题21.旗杆AB的高度是11米.【解析】【分析】作CE⊥AB于E,可得矩形BDCE,利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一定得到AE的长度,加上CD的长度即为旗杆的高度.【详解】解:作CE⊥AB于E,∵DC⊥BD于D,AB⊥BD于B,∴四边形BDCE为矩形,∴CE=BD=11.2米,BE=DC=2米,∵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所组成的三角形相似,∴AEEC=11.4,即11.2AE=11.4,解得AE=8,∴AB=AE+EB=8+3=11(米).答:旗杆AB的高度是11米.【点睛】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作出相应辅助线得到矩形是解决本题的难点;用到的知识点为: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一定.22.(1)详见解析;(2)当∠B+∠EGC=180°时,DE ADCF DC=成立,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ADC=90°,由DE⊥CF可得∠ADE=∠DCF,即可证得△ADE∽△DCF,从而证得结论;(2)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M,使CM=CF,则∠CMF=∠CF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DM,再结合∠B+∠EGC=180°,可得∠AED=∠FCB,进而得出∠CMF=∠AED即可证得△ADE∽△DCM,从而证得结论;【详解】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ADC=90°,∵DE⊥CF,∴∠ADE=∠DCF,∴△ADE∽△DCF,∴DE AD CF DC=(2)当∠B+∠EGC=180°时,DE ADCF DC=成立,证明如下: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M,使CM=CF,则∠CMF=∠CFM.∵AB∥CD.∴∠A=∠CDM.∵AD∥BC,∴∠CFM=∠FCB.∵∠B+∠EGC=180°,∴∠AED=∠FCB,∴∠CMF=∠AED,∴△ADE∽△DCM,∴DE ADCM DC=,即DE ADCF DC=.【点睛】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AC=5.AB=3【解析】【分析】过点C作CD⊥AB于点D,在Rt△BC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求出CD、BD,然后在Rt △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求出AC 、AD,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在Rt △BCD 中,sinB =sin30°=12=CD BC . ∴CD =12×6=3,BD 3=3, 在Rt △ACD 中,sinA =CD AC =35, ∴AC =53CD =5. ∴AD 22AC CD -2253-4,∴AB =AD+BD=3【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能,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利用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判定即可;(2)根据第一问可得到AD :AE=AC :AB ,有一组公共角∠A ,则可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定.【详解】()1证明:ACD ABE V V ∽.证明:∵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90ADC AEB ∠=∠=o .∵A A ∠=∠,∴ACD ABE V V ∽.()2若将D ,E 连接起来,则AED V 与ABC V 能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ACD ABE V V ∽,∴::AD AE AC AB =.∴AD:AC=AE:AB∵A A ∠=∠,∴AED ABC V V ∽.【点睛】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BAE=∠CAD 知∠BAE+∠EAC=∠CAD+∠EAC ,即∠BAC=∠EAD ,再根据线段的长得出65AB AC AE AD ==,据此即可得证. 【详解】 ∵∠BAE =∠CAD ,∴∠BAE+∠EAC =∠CAD+∠EAC ,即∠BAC =∠EAD ,∵AB =18,AC =48,AE =15,AD =40, ∴65AB AC AE AD ==, ∴△ABC ∽△AE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若x=1是方程x2+ax-2=0的一个根,则a的值为()A. 0B. 1C. 2D. 33.将二次函数y=2(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图象的表达式为()A. B. C. 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a,b)关于原点对称得到点P1,再将点P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2,则点P2的坐标是()A. (b−2,−a)B. (b+2,−a)C. (−a+2,−b)D. (−a−2,−b)5.同一坐标系中,抛物线y=(x-a)2与直线y=a+ax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6.一元二次方程x2-6x+5=0的两根分别是x1、x2,则x1+x2的值是( )A. 6B. -6C. 5D. -57.如图,已知在△ABC中,∠ABC=90°,AB=8,BC=6,将线段A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D,且∠DAC=∠BAC,连接CD,且△ACD的面积为()A. 24B. 30C. 36D. 408.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64人患了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是()A. 5人B. 6人C. 7人D. 8人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且1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下列各式子:①abc>0;②a+b+c>0;③a+c >b;④2a+b=0;⑤△=b2-4ac<0;⑥3a+c>0;⑦(m2-1)a+(m-1)b≥0(m为任意实数)中成立式子()A. ②④⑤⑥⑦B. ①②③⑥⑦C. ①③④⑤⑦D. ①③④⑥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1~12题每小题3分,第13~1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图,已知点A(2,0),B(0,4),C(2,4),D(6,6),连接AB,CD,将线段AB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与线段CD重合(点A与点C重合,点B与点D重合),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12.某乡村种的水稻2018年平均每公顷产3200kg ,2020年平均每公顷产5000kg ,则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________.13.一抛物线的形状,开口方向与y=3x2−3x+1相同,顶点在(-2,3),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________.14.如图,是抛物线y=ax2+bx+c(a≠0)的一部分,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1,0),则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是________15.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在CD上,△ADP旋转后能够与△ABP′重合,若AB=3,DP=1,则PP′=________.16.如图,已知AB⊥BC,AB=12cm,BC=8cm.一动点N从C点出发沿C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B 点运动,同时另一动点M由点A沿AB方向以2cm/s的速度也向B点运动,其中一点到达B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当△MNB的面积为24cm2时运动的时间t为________秒.17.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是△ABC内一个动点,且DE=2,将线段AE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F,则DF的最小值是________.18.如图,抛物线y=−14x2+12x+2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点D在抛物线上,且CD∥AB.AD与y轴相交于点E,过点E的直线PQ平行于X轴,与拋物线相交于P、Q两点,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如图,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BC经过旋转后到达△AEF的位置.(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说出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是多少度;(3)分别写出点A,B,C的对应点.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任意写出一个k值代入方程,并求出此时方程的解.21.已知二次函数y=x2-4x+3,设其图象与x轴的交点分别是A、B(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的交点是C,求:(1)A、B、C三点的坐标;(2)△ABC的面积.22.一商店销售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该店采取了降价措施,在每件盈利不少于25元的前提下,经过一段时间销售,发现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1)若降价3元,则平均每天销售数量为________件;(2)当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该商店每天销售利润为1200元?23.跳绳时,绳甩到最高处时的形状是抛物线. 正在甩绳的甲、乙两名同学拿绳的手间距AB为6米,到地面的距离AO和BD均为0. 9米,身高为1. 4米的小丽站在距点O的水平距离为1米的点F处,绳子甩到最高处时刚好通过她的头顶点E. 以点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0.9.(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果身高为1. 85米的小华也想参加跳绳,问绳子能否顺利从他头顶越过?请说明理由;(3)如果一群身高在1. 4米到1. 7米之间的人站在OD之间,且离点O的距离为t米, 绳子甩到最高处时必须超过他们的头顶,请结合图像,写出t的取值范围________.24.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1)连接BF,求证:CF=EF.(2)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求证:AF+EF=DE.(3)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AF、EF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25.如图,已知抛物线y=1x2+bx与直线y=2x交于点O(0,0),A(a,12),点B是抛物线上2O、A之间的一个动点,过点B分别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OA交于点C、E,(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C为OA的中点,求BC的长;(3)以BC、BE为边构造矩形BCDE,设点D的坐标为(m,n),求出m、n之间的关系式.26.在一-次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兵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和DEF拼在一起,使点A与点F 重合,点C与点D重合(如图1),其中∠ACB=∠DFE=90°,BC=EF=3cm,AC=DF=4 cm,并进行如下研究活动。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6的倒数是( )A .﹣16B .16C .﹣6D .62.已知抛物线24y x bx =-++经过(2,)n -和(4, )n 两点,则n 的值为( )A .﹣2B .﹣4C .2D .43.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 )A .9人B .10人C .11人D .12人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九边形B .八边形C .七边形D .六边形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210a x x a --+-=有一个根为0x =,则a 的值为( )A .0B .±1C .1D .1-6.已知二次函数224y x x =-++,则下列关于这个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的开口向上B .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3C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图象与x 轴有唯一交点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和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顶点A 点,D 点分别在x 轴、y 轴上,对角线BD ∥x 轴,反比例函数(0,0)k y k x x=>>的图象经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E ,若点A(2,0),D(0,4),则k 的值为( )A .16B .20C .32D .409.如图,△ABC 中,∠A=30°,点O 是边AB 上一点,以点O 为圆心,以OB 为半径作圆,⊙O 恰好与AC 相切于点D ,连接BD .若BD 平分∠ABC ,AD=23,则线段CD 的长是( )A .2B .3C .32D .33210.把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90ABC DEB ∠=∠=︒,45A ∠=︒,30D ∠=︒,斜边10AC BD ==,若将三角板DEB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D E B △,则点A 在''D E B △的( )A .内部B .外部C .边上D .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方程3122x x x =++的解是___________. 2.分解因式:a 2﹣4b 2=_______.31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C=32,∠ABC=45°,BD平分∠ABC.若M,N分别是边BD,BC上的动点,则CM+M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5.如图,直线l为y=3x,过点A1(1,0)作A1B1⊥x轴,与直线l交于点B 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2;再作A2B2⊥x轴,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An的坐标为__________.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A,过A点作AB ⊥x轴,垂足为B,若△AOB的面积为1,则K=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3121 x x=+-2.已知二次函数y=﹣316x2+bx+c的图象经过A(0,3),B(﹣4,﹣92)两点.(1)求b,c的值.(2)二次函数y=﹣316x2+bx+c的图象与x轴是否有公共点,求公共点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情况.3.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AF与DE交于点G,求证:GE=GF.4.如图,点A,B,C都在抛物线y=ax2﹣2amx+am2+2m﹣5(其中﹣14<a<0)上,AB∥x轴,∠ABC=135°,且AB=4.(1)填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求△ABC的面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若△ABC的面积为2,当2m﹣5≤x≤2m﹣2时,y的最大值为2,求m的值.5.我国中小学生迎来了新版“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本次“统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强调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某校对A 《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四大名著开展“最受欢迎的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调查,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这四大名著中的一部)并将得到的信息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一共调查了_________名学生;(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某班语文老师想从这四大名著中随机选取两部作为学生暑期必读书籍,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恰好选中《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概率.6.“互联网+”时代,网上购物备受消费者青睐.某网店专售一款休闲裤,其成本为每条40元,当售价为每条80元时,每月可销售100条.为了吸引更多顾客,该网店采取降价措施.据市场调查反映:销售单价每降1元,则每月可多销售5条.设每条裤子的售价为x元(x为正整数),每月的销售量为y条.(1)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设该网店每月获得的利润为w元,当销售单价降低多少元时,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该网店店主热心公益事业,决定每月从利润中捐出200元资助贫困学生.为了保证捐款后每月利润不低于4220元,且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实惠,该如何确定休闲裤的销售单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B3、C4、B5、D6、C7、C8、B9、B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22、(a+2b )(a ﹣2b )3、1x ≥4、45、2n ﹣1,06、-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x =52、(1)983b c ⎧=⎪⎨⎪=⎩;(2)公共点的坐标是(﹣2,0)或(8,0)3、略.4、(1)(m ,2m ﹣5);(2)S △ABC =﹣82a a +;(3)m 的值为72或.5、(1)50;(2)见解析;(3)16. 6、(1)5500y x =-+;(2)当降价10元时,每月获得最大利润为4500元;(3)当销售单价定为66元时,即符合网店要求,又能让顾客得到最大实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 交于点A ,再以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 ,画射线OB .则cos ∠AOB 的值等于( )A .B .C .D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上任意一点,BC 平行于x 轴,分别交y=3x (x >0)、y=k x(x <0)的图象于B 、C 两点,若△ABC 的面积为2,则k 值为( )A .﹣1B .1C .12-D .12 3.如图,直线12y x b =-+与x 轴交于点A ,与双曲线4(0)y x x =-<交于点B ,若2AOB S ∆=,则b 的值是( )A .4B .3C .2D .14.如图,已知DE∥BC,CD 和BE 相交于点O ,S △DOE :S △COB =4:9,则AE :EC 为( )A .2:1B .2:3C .4:9D .5:4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N为边AD上一点,连接BN.过点A作AP⊥BN于点P,连接CP,M为边AB上一点,连接PM,∠PMA=∠PCB,连接CM,有以下结论:①△PAM∽△PBC;②PM⊥PC;③M、P、C、B四点共圆;④AN=AM.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B.3C.2D.16.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1:3,则AC的长是( )A.10米B.53米C.15米D.103米7.如图,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C、OA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yx= (x>0)与AB相交于点D,与BC相交于点E,若BD=3AD,且△ODE的面积是9,则k的值是( )A.92B.74C.245D.128.若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都在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上,则m的取值范围是()A.22m>B.-22m<C.22-22m m>或<D.-2222m<<9.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50cm,EF=3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20m,则树高AB为()A.12m B.13.5m C.15m D.16.5m10.如图所示,在△ABC 中,AB=6,AC=4,P 是AC 的中点,过 P 点的直线交AB 于点Q,若以 A、P、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AQ 的长为 ( )A.3B.3或43C.3或34D.4311.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堤高BC=12m,则坡面AB的长度是()A.15m B.203m C.24m D.103m12.如图,∠APD=90°,AP=PB=BC=CD,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PAB∽△PCA B.△ABC∽△DBA C.△PAB∽△PDA D.△ABC∽△DCA 二、填空题13.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m,3),则m的值是_____.14.一个4米高的电线杆的影长是6米,它临近的一个建筑物的影长是36米.则这个建筑的高度是_____m.15.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分别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_______个.16.如图,点A在双曲线y=2x上,点B在双曲线y=5x上,且AB∥y轴,C,D在y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17.如图,已知△ABC中,D为边AC上一点,P为边AB上一点,AB=12,AC=8,AD=6,当AP的长度为__时,△ADP和△ABC相似.18.如图,点A在双曲线y=6x(x>0)上,过点A作AB⊥x轴于点B,点C在线段AB上且BC:CA=1:2,双曲线y=kx(x>0)经过点C,则k=_____.19.如图,在△ABC中,∠C=90°,BC=16 cm,AC=12 cm,点P从点B出发,沿BC 以2 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点Q从点C出发,以1 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若点P、Q 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当t=__________时,△CPQ与△CBA相似.20.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内接于⊙O,AB=AC,∠BAC=36°,过点A作AD∥BC,与∠ABC的平分线交于点D ,BD 与AC 交于点E ,与⊙O 交于点F .(1)求∠DAF 的度数;(2)求证:AE 2=EF•ED ;22.如图,在ABC V 中,AB AC =,点E 在边BC 上移动(点E 不与点B ,C 重合),满足DEF B ∠=∠,且点D 、F 分别在边AB 、AC 上.(1)求证:BDE CEF △∽△.(2)当点E 移动到BC 的中点时,求证:FE 平分DFC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 ,点C 分别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函数2y x =的图象与CB 交于点D ,函数k 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经过点D ,与AB 交于点E ,与函数2y x =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 ,连接AF 、EF .(1)求函数k y x=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 、F 两点的坐标. (2)求△AEF 的面积.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b 与双曲线y =k x相交于A ,B 两点, 已知A (2,5).求:(1)b 和k 的值;(2)△OAB 的面积.25.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作图可以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则∠AOB=60°,据此即可求解.【详解】连接AB,由图可知:OA=0B,AO=AB∴OA=AB=OB,即三角形OAB为等边三角形,∴∠AOB=60°,∴cos∠AOB=cos6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理解△ABC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OC、OB,如图,由于BC∥x轴,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CB=S△OCB,再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12×|3|+12•|k|=2,然后解关于k的绝对值方程可得到满足条件的k的值.【详解】连接OC、OB,如图,∵BC∥x轴,∴S△ACB=S△OCB,而S△OCB=12×|3|+12•|k|,∴12×|3|+12•|k|=2,而k<0,∴k=﹣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2|k|,且保持不变.3.D解析:D 【解析】因为直线12y x b =-+与x 轴交于点A ,所以令y =0,可得:1 02x b -+=,解得2x b =, 则OA =2b ,又因为2AOB S ∆=,所以B 点纵坐标是:2b ,因为B 点在4(0)y x x =-<,所以B 点坐标为(-2b ,2b ),又因为B 点在直线12y x b =-+上,所以()2122b b b =-⨯-+,解得1b =±,因为直线12y x b =-+与y 轴交于正半轴,所以0b >,所以1b =,故选D. 4.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ED ∥BC ,.DOE COB AED ACB ∴V V V V ∽,∽:4:9DOE BOC DOE COB S S V V Q V V ∽,,=:2:3.ED BC ∴=AED ACB QV V ∽,::.ED BC AE AC ∴=:2:3,?::ED BC ED BC AE AC Q ,==:2:3AE AC ∴=,:2:1.AE EC ∴=故选A.点睛: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互余角性质得∠PAM =∠PBC ,进而得△PAM ∽△PBC ,可以判断①;由相似三角形得∠APM =∠BPC ,进而得∠CPM =∠APB ,从而判断②;根据对角互补,进而判断③;由△APB ∽△NAB 得AP AN BP AB=,再结合△PAM ∽△PBC 便可判断④. 【详解】解:∵AP ⊥BN ,∴∠PAM+∠PBA =90°,∵∠PBA+∠PBC =90°,∴∠PAM =∠PBC ,∵∠PMA =∠PCB ,∴△PAM ∽△PBC ,故①正确;∵△PAM∽△PBC,∴∠APM=∠BPC,∴∠CPM=∠APB=90°,即PM⊥PC,故②正确;∵∠MPC+∠MBC=90°+90°=180°,∴B、C、P、M四点共圆,∴∠MPB=∠MCB,故③正确;∵AP⊥BN,∴∠APN=∠APB=90°,∴∠PAN+∠ANB=90°,∵∠ANB+∠ABN=90°,∴∠PAN=∠ABN,∵∠APN=∠BPA=90°,∴△PAN∽△PBA,∴AN PA BA PB=,∵△PAM∽△PBC,∴Al AP BC BP=,∴AN AM AB BC=,∵AB=BC,∴AM=AN,故④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PM⊥PC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Rt△ABC中,已知了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水平宽度AC 的长.【详解】Rt △ABC 中,BC=5米,tanA=1;∴AC=BC÷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坡度坡角的掌握及三角函数的运用能力.7.C解析:C【解析】【分析】设B 点的坐标为(a ,b ),由BD=3AD ,得D (4a ,b ),根据反比例函数定义求出关键点坐标,根据S △ODE =S 矩形OCBA -S △AOD -S △OCE -S △BDE = 9求出k.【详解】 ∵四边形OCBA 是矩形,∴AB=OC ,OA=BC ,设B 点的坐标为(a ,b ),∵BD=3AD ,∴D (4a ,b ), ∵点D ,E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4ab =k , ∴E (a ,k a ), ∵S △ODE =S 矩形OCBA -S △AOD -S △OCE -S △BDE =ab-12•4ab -12•4ab -12•34a •(b-k a)=9, ∴k=245, 故选:C【点睛】 考核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 结合图形,分析图形面积关系是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的点在函数2y x =上,由此可知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m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继而可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反比例函数2y x =-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一次函数y =-x +m 图象上, ∴反比例函数2y x=与一次函数y =-x +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联立得2y x y x m⎧=⎪⎨⎪=-+⎩,消去y 得:2x m x =-+, 整理得:220x m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2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m 2-8>0,∴m >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DEF 和直角三角形BCD 相似求得BC 的长后加上小明同学的身高即可求得树高AB .【详解】∵∠DEF=∠BCD=90°,∠D=∠D ,∴△DEF ∽△DCB , ∴BC DC EF DE=, ∵DF=50cm=0.5m ,EF=30cm=0.3m ,AC=1.5m ,CD=20m ,∴由勾股定理求得DE=40cm , ∴200.30.4BC =, ∴BC=15米, ∴AB=AC+BC=1.5+15=16.5(米).故答案为16.5m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10.B解析:B【解析】 AP AQ AB AC =,264AQ =,AQ=43,AP AQ AC AB =,246AQ =,AQ =3.故选B.点睛:相似常见图形(1)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如图,有“A 型”与“X 型”图)(2)如图:其中∠1=∠2,则△ADE ∽△ABC 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有“反A 共角型”、“反A 共角共边型”、 “蝶型”,如下图:11.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坡比的定义得出AC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解:Rt△ABC中,BC=12cm,tanA=1:3;∴AC=BC÷tanA=123cm,∴AB=2212(123)=24cm.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掌握坡比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采用排除法,逐条分析判断.【详解】∵∠APD=90°,而∠P AB≠∠PCA,∠PBA≠∠P AC,∴无法判定△P AB与△PCA相似,故A错误;同理,无法判定△P AB与△PDA,△ABC与△DCA相似,故C、D错误;∵∠APD=90°,AP=PB=BC=CD,∴AB=P A,AC=P A,AD=P A,BD=2P A,∴=,∴,∴△ABC∽△DBA,故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本题中把若干线段的长度用同一线段来表示是求线段是否成比例时常用的方法.二、填空题13.﹣2【解析】∵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过点A(m3)∴3=-6m解得=-2解析:﹣2【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m,3),∴,解得.14.24米【解析】【分析】先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再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关系式求出h的值即可【详解】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由题意可得:则4:6=h:36解得:h=24(米)故答案为24米【点睛】本题解析:24米.【解析】【分析】先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再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关系式求出h的值即可.【详解】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由题意可得:则4:6=h:36,解得:h=24(米).故答案为24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7【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从上面看而得出的俯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第一层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然后进一步根据其从正面看得出的主视图得知其第二层最多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俯解析:7【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从上面看而得出的俯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第一层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然后进一步根据其从正面看得出的主视图得知其第二层最多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俯视图可得出第一层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再结合主视图,该正方体第二层最多可放2个小正方体,+=,∴527∴最多是7个,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运用,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特性是解题关键.16.3【解析】试题分析:由AB∥y轴可知AB两点横坐标相等设A(m)B(m)求出AB=﹣=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m=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由AB∥y轴可知,A、B两点横坐标相等,设A(m,2m),B(m,5m),求出AB=5m﹣2m=3m,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ABCDSY=3m•m=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17.4或9【解析】当△ADP∽△ACB时需有∴解得AP=9当△ADP∽△ABC时需有∴解得AP=4∴当AP的长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解析:4或9.【解析】当△ADP∽△ACB时,需有AP ADAB AC=,∴6128AP=,解得AP=9.当△ADP∽△ABC时,需有AP ADAC AB=,∴6812AP=,解得AP=4.∴当AP的长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18.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OC∵点A在双曲线y=(x>0)上过点A作AB⊥x轴于点B∴S△OAB=×6=3∵BC:CA=1:2∴S△OBC=3×=1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OC,∵点A在双曲线y=6x(x>0)上,过点A作AB⊥x轴于点B,∴S△OAB=12×6=3,∵BC:CA=1:2,∴S△OBC=3×13=1,∵双曲线y=kx(x>0)经过点C,∴S△OBC=12|k|=1,∴|k|=2,∵双曲线y=kx(x>0)在第一象限,∴k=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9.8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CP和CB是对应边时△CPQ∽△CBA与②CP和CA是对应边时△CPQ∽△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时间t即可【详解】①CP和CB是对应边时△CP解析:8或64 1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CP和CB是对应边时,△CPQ∽△CBA与②CP和CA是对应边时,△CPQ∽△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时间t即可.【详解】①CP和CB是对应边时,△CPQ∽△CBA,所以CPCB=CQCA,即16216t-=12t,解得t=4.8;②CP和CA是对应边时,△CPQ∽△CAB,所以CPCA=CQCB,即16212t-=16t,解得t=64 11.综上所述,当t=4.8或6411时,△CPQ与△CBA相似.【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20.【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则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 解析:6y x =【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 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0)k y k x=≠,则 (2)(3)6k =-⨯-=,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 故答案是:6y x=. 【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键是设关系式、再将已知点坐标代入,从而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21.(1)36°;(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求出∠ABC 、∠ABD 、∠CBD 的度数,求出∠D 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F 和∠BAD 度数,即可求出答案;(2)求出△AEF ∽△DEA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1)∵AD ∥BC ,∴∠D=∠CBD ,∵AB=AC ,∠BAC=36°,∴∠ABC=∠ACB=12×(180°﹣∠BAC )=72°, ∴∠AFB=∠ACB=72°,∵BD 平分∠ABC , ∴∠ABD=∠CBD=12∠ABC=12×72°=36°, ∴∠D=∠CBD=36°, ∴∠BAD=180°﹣∠D ﹣∠ABD=180°﹣36°﹣36°=108°,∠BAF=180°﹣∠ABF ﹣∠AFB=180°﹣36°﹣72°=72°,∴∠DAF=∠DAB ﹣∠FAB=108°﹣72°=36°;(2)∵∠CBD=36°,∠FAC=∠CBD ,∴∠FAC=36°=∠D , ∵∠AED=∠AEF ,∴△AEF ∽△DEA , ∴AE ED EF AE =, ∴AE 2=EF×E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DE=180°-∠B-∠DEB ,∠CEF=180°-∠DEF-∠DEB ,结合∠B=∠DEF ,可得∠BDE=∠CEF ;由AB=AC 可得∠B=∠C ,由此即可证得:△BDE ∽△CEF ;(2)由(1)中结论:△BDE ∽△CEF 可得:BE DE CF EF=,结合BE=EC 可得:CE DE CF EF=,再结合∠C=∠B=∠DEF ,证得:△DEF ∽△ECF ,由此可得∠DFE=∠EFC ,从而得到结论EF 平分∠DFC.试题解析:(1)∵AB AC =,∴B C ∠=∠,∵180BDE B DAB ∠=︒-∠-∠,180CEF DEF DEB ∠=︒-∠-∠,∵DEF B ∠=∠,∴BDE CEF ∠=∠,BDE CEF V V ∽.(2)∵BDE CEF V V ∽,∴BE DE CF EF=, ∵E 是BC 中点,BE CE =, ∴CE DE CF EF=, ∵DEF B C ∠=∠=∠,∴DEF ECF V V ∽,∴DFE CFE ∠=∠,∴EF 平分DFC ∠.23.(1)2y x =,E (2,1),F (-1,-2);(2)32. 【解析】【分析】(1)先得到点D 的坐标,再求出k 的值即可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过点F 作FG ⊥AB ,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由E 、F 两点的坐标,得到AE=1,FG=2-(-1)=3,从而得到△AEF 的面积.【详解】解:(1)∵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点D 的纵坐标为2,即y=2,将y=2代入y=2x ,得到x=1,∴点D 的坐标为(1,2). ∵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D ,∴21k =,∴k=2, ∴函数k y x=的表达式为2y x =. (2)过点F 作FG ⊥AB ,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点D 与点F 关于原点O 对称∴点F 的坐标分别为(-1,-2),把x=2代入2y x=得,y=1; ∴点E 的坐标(2,1);∴AE=1,FG=2-(-1)=3,∴△AEF 的面积为:12AE•FG=131322⨯⨯=.24.(1)b=3,k=10;(2)S △AOB =212. 【解析】(1)由直线y=x+b 与双曲线y=k x相交于A 、B 两点,A (2,5),即可得到结论; (2)过A 作AD⊥x 轴于D ,BE⊥x 轴于E ,根据y=x+3,y=10x,得到(-5,-2),C (-3,0).求出OC=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1)把()2,5A 代入y x b =+.∴52b =+∴3b =.把()2,5A 代入k y x =,∴52k =, ∴10k =.(2)∵10y x =,3y x =+. ∴103x x=+时,2103x x =+, ∴12x =,25x =-.∴()5,2B --.又∵()3,0C -,∴AOB AOC BOC S S S =+V V V 353222⨯⨯=+ 10.5=. 25.(1)画图见解析,(2,-2);(2)画图见解析,(1,0);【解析】【分析】(1)将△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 1B 1C 1,如图所示,找出所求点坐标即可;(2)以点B 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 2B 2C 2,使△A 2B 2C 2与△ABC 位似,且位似比为2:1,如图所示,找出所求点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画出△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 1B 1C 1,点C 1的坐标是(2,-2);(2)如图所示,以B为位似中心,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1,0),故答案为(1)(2,-2);(2)(1,0)【点睛】此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与平移变换,熟练掌握位似变换与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