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共22页文档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故事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故事大唐西市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馆之一,位于西安市,坐落于千年古都的核心地带。
博物馆内珍藏着大量精美的文物,展示了大唐时期的辉煌历史与独特文化,让人们深入了解这个繁荣时代的方方面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25年前,当时西安公园的西北角还是一片废弃的工地。
为了挖掘大唐时期的文物并向世人展示,当地政府决定兴建这座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建设,大唐西市博物馆于1996年正式开馆,成为西安市的新地标。
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大唐时期的各个方面。
首先,馆内汇集了大量唐代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如传世的《洛神赋图》和《乾元图》,这些作品展现了唐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受到国际艺术爱好者的高度赞扬。
其次,大唐西市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器物和装饰品,如瓷器、玉器、金银器等。
这些物品精致绝伦,彰显了唐代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其中,青花瓷器尤为突出,成为唐代瓷器艺术的代表,经久不衰。
此外,博物馆还特别强调了唐代的科技与制造业发展。
在大唐时期,西市是一座繁忙的商业城市,工匠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产品,如指南车、千里镜等。
这些科技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展示文物的同时,也重视教育与交流活动。
博物馆组织各类讲座、研讨会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学者和游客。
此外,博物馆还注重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开展大量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年轻人在游览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大唐西市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文化瑰宝,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繁荣和辉煌。
它通过丰富的展品、多样的活动,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为今天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它也教育和启发着人们,让我们反思历史,珍视现在,共同创造未来。
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它们的存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让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一)大唐繁华留胜迹——西市遗址西市遗址位于唐长安城中部偏西,在今西安城西南一公里多的糜家桥与东桃园村之间。
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经1959年、1960和2006年三次考古发掘,目前已大致廓清其基本情形。
西市约占唐代城坊的两坊之地,合今1600亩。
市内有四条主要街道,还有两条与西市东侧永安渠通连的水渠及多条排水支渠。
考古发掘证实:唐代西市建筑密集,人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遗址一: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西市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031米、东西广927米,埋藏于现今地表下1.8-2.5米处。
市内有南北向与东西向的平行街道各两条,由此形成西市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四街交叉成“井字”形,街道宽约16米。
四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将整个市内划成九个长方形版块,每个版块四面临街,街面遍布店铺,商家数以千计。
遗址二:东北“十字街”北侧石板桥遗迹2006年,曾对西市东北的“十字街”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街之北侧发掘出一处桥梁遗迹:此桥东西长 5.5米、南北宽1.75米,是为“十字街”北侧东西向路沟上部供行人通行之用的“石板桥”,亦为此处之过水涵洞。
石板桥的石板间用铁卡固定,下部有石条或石板支撑。
其做工考究,结构牢实。
遗址三:排水沟道遗址在西市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土筑和砖砌两类排水沟道。
土筑水沟时代较早,沟宽0.3米,沟壁贴有木板,板外竖有立柱,以防沟壁坍塌。
砖砌水沟时代较晚,系早期沟道改造或移位而建,沟底约1.1米,沟口残存1.2米,沟深0.65米。
唐长安城八水环绕,引水入西市,既通水运,又解决了供水问题,这是西市繁荣的基本条件之一。
遗址四:古井遗址在2006年的考古工作中,发现唐代永安渠流经西市东部,当系西市用水之主要来源。
在大部分坊址中,多发现水井遗迹,分吃水与窖水两类。
井深4-6米,直径约1米,砖砌井壁。
另发现有楔形石构件,应是石质井台构件。
遗址五:道路与车辙遗迹在西市南大街东端路南发现上中下三层路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发表于:2010-11-20 来源: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办公室浏览1635次
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
计有“十字街”、“道路车辙”、“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遗址,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展览及主题活动于一体,是西安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与公众活动场所之一。
大唐西市博物馆盛大开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汇聚“国际城市客厅”、“中国首家鉴藏主题会所”等十五大亮点,以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专题陈列《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临时陈列《至尊国礼----丝绸之路沿线友好国家国礼》及特别展览《精品选粹》这四大陈列精彩亮相,近800件(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
更有集展、演、销于一体的百工体验展,仿制唐代西市的街坊店铺外景,选择了10种反映丝绸之路和中国传统手工艺门类,如香料珠宝、丝绸刺绣、茶阁卜肆、纸笺书行等,呈献给游客,让游客切实的体验历史、消费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
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常看常新。
这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服务一流的新型博物馆必将成为西安市又一重要地标性建筑、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介绍了历史上西市的概貌、交易品类、商业文化和繁华胜景;专题展览《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为您演绎了几种古代丝路上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临时展览是一个文物交流与展示的场所,将陆续推出反映丝路文化、唐代商业文化及不同主题的各类展览;特别展览《馆藏文物精品》将让您近距离鉴赏文物,领略古器物之美,精彩的陈列展览让您如身临其境。
弹指千年,沧海桑田,徜徉大唐西市虽当年的繁华已逝,但美好的记忆永驻,
在这里,您将跨越时空,回到盛世长安,重睹西市风采。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作者:来源:《收藏界》2016年第05期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以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中国首座民办遗址类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
典雅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始终围绕宣传丝路文化这一主题开展陈列、收藏、科研、教育等活动。
陈列展览体系完备,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艺术空间等五个部分,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
开馆六年来先后举办过数十个专题和临时展览,令观众常看常新,不但宣示了隋唐西市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更加提升了大众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多做贡献的信心。
博物馆馆舍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功能齐备,曾获中国建筑协会颁发的“建筑工程鲁班奖”;周边环境优美高雅、舒适便利;参观服务周到;社会教育项目多样,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西安市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之一,观众了解隋唐丝路文化、商业文化,进行学习、交流、收藏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社会教育、展示传播古都西安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彩陶埙唐代高3.45厘米宽3.6厘米西市遗址出土,大唐西市博物馆陈列。
陶埙为胡人头状,内腔空,头顶和两颊处共有三个小孔。
胡人为披发,深目高鼻,颧骨较突出。
面部施三彩釉,以绿釉为主,其他地方未施釉。
以胡人形象制成乐器充分表明唐代海纳百川的文化取向。
彩绘胡人骑驼唐代通高85厘米驼长76厘米胡俑头戴尖头毡帽,浓眉,深目高鼻,八字胡须,身穿红色翻领胡服,黑色长裤,足蹬尖头靴,双手作持缰控驼状,双腿紧夹坐于驮囊之上,上饰兽头,两侧挂物。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西北部的大唐芙蓉园内。
该博物馆于2005年开馆,是以大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到了5千平方米。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唐代建筑的特色,外观气势恢宏,内部装修精美,展示了大唐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大唐文化、大唐艺术、大唐历史和大唐民俗。
其中,大唐文化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大唐艺术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绘画、雕塑、陶瓷、金银器等艺术品;大唐历史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大唐民俗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
除了展品外,博物馆还有多个主题展厅和交互式展示区,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唐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时期,西市是西安城内的一个繁华商业区,也是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唐代,西市不仅是商业交易的场所,还是文化艺术的聚集地。
唐代的西市有“天下第一市”之称,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市逐渐衰落,但是大唐文化却一直被人们传颂。
为了弘扬大唐文化,西安市政府于2005年在大唐芙蓉园内建立了大唐西市博物馆,以展示大唐文化的辉煌和繁荣。
总之,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大唐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大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还展示了大唐时期的艺术、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唐代建筑的特色,外观气势恢宏,内部装修精美。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黑釉罐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黑釉罐黑釉罐,唐代,现藏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唐代的瓷器,除了著名的“南青北白”,南方越窑的青瓷,北方邢窑的白瓷,还有黑釉瓷也占据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依照出土文物信息显示,我国黑釉最早现于“浙江上虞东汉晚期窑址”,该窑址出土有黑釉瓷器残片。
而唐代的黑釉瓷窑,多见于现在河南区域内,在临近的陕西、山东、山西也有分布。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有一件陕西铜川(古代耀州窑分布地区)黄堡窑遗址出土的唐代“黑釉瓜棱形执壶”。
古代黑釉、白釉也均出自青釉,都是从青釉演变而来的。
大体上说,釉料中,铁元素多一些(资料中有提供具体比例,不在此罗列了),就会呈黑色,铁元素少一些,烧成呈青色,而如果“克服了铁元素在呈色方面的影响”,就会有白釉。
大唐西市博物馆展出的这几件黑釉罐,没有给出窑址。
并且其中两件写明了是“陶罐”。
虽均称之为“罐”,但基本上是四个器形,四种“罐”。
第一件瓷罐▲前两件瓷罐,第一件,“黑釉双耳罐”,大直口(口径与足直径相当,比罐身直径最大处略小),平沿,唇略尖。
短颈,圆肩,斜直腹略鼓,腹下内敛,接一外侈圈足。
颈与肩两对两侧接两耳。
外部施釉至下腹部,圈足上下未施釉。
内部,可见颈部内侧有施釉。
肩部下侧有一块褐斑(或可因此称为“花釉”?)。
釉色黝黑,釉面明亮——展出的这四件黑釉罐均如此。
黝黑而明亮。
第二件瓷罐▲第二件,“黑釉瓷罐”。
这件瓷罐器形十分接近现代很多仿古的白酒瓶。
小侈口,圆唇,短颈。
颈下接圆肩,鼓腹,腹下内敛,应有一矮圈足。
也没有施全釉,与第一件类似,圈足及足上部一圈未施釉。
其余通体黑釉,釉面也是十分黝黑、光亮。
两件陶罐▲接下来两件黑釉陶罐。
第一件,与上面“小侈口”罐子器形的差别几乎只在口径。
将上件口径扩大到与足径相当时,大致上就是这件了。
当然,其他地方也还有细微差别。
直口圆唇,短颈,比上面那件更短。
圆肩,鼓腹,腹下内敛,内敛程度(角度)比上面那件更大,接矮圈足。
大唐西市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一层的大厅,展厅面积 2,500平方米,地下展现的是隋唐 时西市建筑的遗迹,地面覆盖钢化 玻璃,参观者可在玻璃上行走观看。 遗址大厅的“西安国际客厅”,用 于举办展览、讲座以及文艺演出等 活动,是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展现中 国博大精深优秀文化传统、进行中 外商贸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社交场所。 走进大唐西市博物馆的一层大厅, 站在玻璃“地板”上向下看,可以 看到玻璃覆盖之下的车辙遗迹、砖 砌水沟、房屋墙基、残存的街道 。 除艺术馆外,一层并不具备展览的 空间,可以认为一层就是一个通高 大厅的空间,入门的长方形大厅空 间是四层通高的,颇有气势。
建筑环境分析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丝绸 之路东方起点唐长安城西市遗址 之上该环境历史的形式是里坊制, 是布局严正的建筑,现在的基地 环境仍然是九宫格布局。建筑是 建筑“十字街”遗址上面。
西市,隋称利人市,在唐皇城外的 西南部。是唐长安城中重要的贸易 市场,是盛唐繁华景象的见证地, 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节点之一。 在2006年“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背 景下,西安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恢 复与保护拉开了帷幕,大唐西市商 业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中,大唐 西市博物馆选择保持较好的原西市 东北“十字街”遗址作为保护和展 示的对象,不仅保护了遗址、遗迹, 也为后人认识西市的规模与尺度提 供了一个窗口和平台。参观者可通 过遗址、遗物以及建筑物所营造出 来的空间氛围等全方位立体地认识 西市,走进历史、感受人文。
景代 文 表 肌 特 度 唐 层 低 一 肌 筑 设 特 城 的 围路 街 护 过 建 西 建 象西 化 现 理 别 与 西 次 错 系 理 的 计 点 里 展 通格 遗 和 合 筑 市 筑 。市 的 隋 、 设 空 市 和 落 列 和 体 的 , 坊 览 过局 址 展 理 等 道 设 的 深 唐 质 计 间 历 效 、 新 色 量 始 贯 布 单 采、 以 示 布 遗 路 计 恢 层 长 感 的 感 史 果 丰 探 彩 、 终 彻 局 元 用尺 及 了 局 址 、 在 弘 结 安 和 外 受 街 , 富 索 等 尺 。 于 、 , 尺度 十 隋 , 的 石 切 气构城气墙。道立有,方度同博棋将 、字唐创基桥实 势,市度材配的体序创面、时物盘隋 规街西造础、保 与以与等料合真的的造进材,馆路唐 模原市性上沟护 繁及建方,经实还空出行料对空网长 及有十地,渠隋 华唐筑面从过尺原间高了、建间的安 氛道字保通和唐 12m×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