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生产工艺论文

合集下载

葡萄酒制作论文

葡萄酒制作论文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论文设计系别:中文与法律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文中141-1姓名:赵丽娜学号:2014905011682016年6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葡萄酒的制备[摘要]:采用红葡萄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加入白糖(糖和葡萄的比例为一比五)。

置于棕色玻璃瓶中(目的是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压榨、过滤,而后分离残渣,经过沉化得到紫红色葡萄酒。

[关键词]:葡萄发酵1、前言1.1葡萄酒的历史葡萄酒是最古老的饮料之一,约6000年前就有葡萄酒.最早酿造地可能为波斯, 即今天的伊朗。

有记载的最早的起源: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人已经知道酿造及饮用葡萄酒,从埃及传到以色列、叙利亚、小亚西亚及里海沿岸。

世界许多国家都产葡萄酒,它在许多著名产地的历史也不尽相同。

法国:公元前1600年开始,希腊将葡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制工艺出口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为主业的马赛城,这被认为是法国葡萄酒的启蒙。

法国人开始研究优良的葡萄品种,学会了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改进种植技术和藏酿技术。

大约在公元1世纪时,法国历史上最好的一款酒诞生了。

这款名为北罗讷的酒,成了当时全欧洲价格最高的酒。

德国: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葡萄酒虽然没有啤酒那么大的名声,但也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

德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

那时,罗马帝国占领了日耳曼领土的一部分,就是现代德国的西南部。

罗马殖民者从意大利输入了葡萄树以及葡萄栽培和酿酒工艺。

中世纪的时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发展起来的。

此后德国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有些种植区还在主教的所有权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区的名称。

中国:汉代――"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酿酒工艺学论文

酿酒工艺学论文

微生物在葡萄酒酿造中的作用08生物(2)班徐玉尚20080804243摘要:在整个葡萄酒的酸造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

不同的微生物起着不同的作用,酿酒酵母将粉朴化成酒精,乳酸菌会将苹果酸转化成乳酸等,这些是正常的发酵过程;而醋酸菌会使萄萄酒发生酸败,产膜酵母会使葡萄酒起膜浑浊,霉菌会影响酒的风味等,这些是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1-2]关键词:葡萄酒;微生物;酵母;乳酸菌葡萄汁转化为葡萄酒本质上是一个微生物作用的过程。

所涉及到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既有有益菌的作用,如酵母菌直接参与发酵,把糖变成酒,其副产物对葡萄酒的口味和香气有着重要的影响;乳酸菌是高酸度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二次发酵的主角起着降低酸度、改善口味、增强香气、提高稳定性的作用;灰葡萄孢是一种霉菌,其感染的贵腐葡萄酿造的贵腐葡萄酒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高档葡萄酒。

另外还有有害微生物,如某些酵母、细菌、霉菌的侵染会影响酒的风味,甚至引起酒变质,导致酿酒失败。

因此了解葡萄酒生产中的微生物知识,一些前沿科学技术在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对葡萄酒的产业化生产更是有着巨大地推动作用。

[3]在主发酵期间,首先是添加酵母,经过活化的葡萄酒酵母按照一定比例加人到葡萄汁中,会在发酵液中迅速形成生长优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另外,会抑制细菌生长。

通过这两项措施,主发酵期间的有害微生物可及时加人的S02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随着主发酵的结束,发酵酵母的大量死亡沉降,发酵液中的游离S0含量大2大降低,其他杂菌开始生长繁殖。

因此,后发酵期和原酒储藏期是微生物控制的关链时期。

的办法;而有控制细菌和有害酵母应分别对待。

对细菌的控制采用补加S02不敏感,会在酒液表容酵母如酒香酵母、假丝酵母、毕赤氏酵母等,它们对S02面生成菌膜,造成酒的浑浊,甚至造成成品酒发酵,有的能把乙醇、乙酸、柠橡酸等有机物权化分解成水和C0,使酒变质。

21 葡萄酒生产中酵母的使用及降酸作用1.1 酵母的使用酵母菌是葡萄酒发酵的主要微生物,获得优质的葡萄酒,将不同特点的葡萄品种的品质充分发挥出来,酵母的微生物构成及其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白葡萄酒发酵工艺 论文

白葡萄酒发酵工艺 论文

白葡萄酒发酵工艺研究摘要白葡萄酒是以优良白葡萄品种经分选、压榨、皮肉分离发酵、陈酿、澄清处理精制而成的低度葡萄酒。

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

本文主要阐述了白葡萄酒分选、破碎、分离、澄清以及发酵等一系列影响葡萄酒品质的的各个环节,最终得出酿造出优质白葡萄酒的方法——即优良的原料、卫生的环境,优质的自流汁,良好的澄清,严格的发酵温度和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

必须是优质葡萄品种酿造而成,如霞多丽、贵人香、雷司令等,糖度要求在18克/升以上。

正确的二氧化硫用量,前处理阶段,一般质量状况好的葡萄,60~80㎎/L(以总二氧化硫为准)。

酿制白葡萄酒的葡萄原料,在采摘时应即刻分选,避免染上腐败病,并且葡萄原料也不适宜长途运输。

为了酿造优质白葡萄酒,提高酒的稳定性,葡萄汁在发酵前必须经过澄清处理。

果汁澄清处理办法一般有静置、加澄清剂、果胶酶、藻土澄清等方法。

温度对白葡萄酒发酵来讲是很重要的,优质酒控制在18~20℃最适宜,这种温度酿制的白葡萄酒果香新鲜、口味细腻。

苹果酸-乳酸发酵是改善酒体,使香气、风味物质平衡的必需程序,而且在严格工艺控制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降酸至酿酒者需要的任意酸度,并得到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关键词:白葡萄酒破碎发酵目录一前言 (1)二材料 (2)2.1 原料…………………………………………………………………………2.2 辅料……………………………………………………………………………2.3酵母 (2)三工艺流程 (3)四发酵前的准备 (4)4.1葡萄酒厂房的配置与设备要求 (4)4.2分选与采摘 (4)4.3破碎压榨 (4)4.4葡萄汁的澄清处理 (5)五白葡萄汁的发酵…………………………………………………………………………5.1发酵桶………………………………………………………………………………5.2卧式旋转罐………………………………………………………………………….六苹果酸乳酸发酵 (10)6.1接种时间 (10)6.2监控管理 (10)6.3终点判断 (10)6.4终止方法 (10)七结论 (11)致谢 (13)参考文献 (12)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含酒精饮料之一。

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发酵原理课程论文

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发酵原理课程论文

在葡萄破碎之后,发酵醪产生大量酒精以前添加。此时 是细菌繁殖之际。
4、酒母的添加

一般在葡萄醪加入SO2 4-8 h后再加入,以减少游离SO2对 酵母的影响。
5、葡萄汁的循环

作用:
——增加葡萄酒色素物质含量;
——降低葡萄汁的温度;
——使葡萄汁与空气接触,增加酵母的活力;
——促进酚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成沉淀,加速酒的澄清。
2、后发酵的工艺管理要点
①补加SO2:添加量(以游离SO2计)为30-50 mg/L。 ②控制温度:温度控制在18-25℃。若太高,不利于酒的澄清, 并给杂菌繁殖创造条件。
③隔绝空气:厌氧发酵。
④卫生管理:含多种营养物质,易染菌,影响酒质。

正常后发酵时间为3-5 d,但可持续1个月左右。
第三节 葡萄汁成分调整
一、葡萄酒的分类

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
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一般按酒
的颜色深浅、含糖多少、含不含CO2及采用的酿
造方法等来分类,国外也有采用以产地、原料名
称来分类的。
1、按酒的颜色分类

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
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
前发酵结束后红葡萄酒各种物质所占比例
物质名称 皮渣 自流原酒 压榨原酒
所占比例 11.5%-15.5% 52.9%-64.1% 10.3%-25.8%
酒脚
8.9%-14.5%
(四)后发酵
1、目的:

残糖的继续发酵
澄清作用:酵母自溶或沉淀;果肉、果渣等沉降; 陈酿作用:缓慢的氧化还原作用,促使醇酸酯化,使酒的口 味变得柔和,风味更趋完善; 降酸作用: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改善口味。

酿酒工艺课程论文

酿酒工艺课程论文

浅谈我国葡萄酒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指导老师:张大为博士姓名:刘沅学号:0909020217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09级生物技术二班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现状,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我国葡萄酒业健康的发展提供方法和途径的参考。

关键词:葡萄酒业;发展现状;对策;参考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pe wine industry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iu Yuan——0909020217 ]Abstract: This thesis first analyzed th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pe win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rape win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o provide methods and the way of reference.Key words: wine industry; developing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reference前言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葡萄酒的生产量、消费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同期食品饮料行业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

年产12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1200吨红葡萄酒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葡萄酒是低酒精度的发酵果酒,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其中红葡萄酒更为餐桌葡萄酒中的代表。

目前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使用传统工艺方法,存在发酵时间长、杂质单宁含量高、难控制酒的品质等问题。

本设计采用旋转发酵罐结合热浸渍法,具有缩短发酵时间,容易控制发酵条件,能提高酒品质等优势。

本设计的关键点是运用旋转发酵罐进行发酵,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车间布局完成年产1200吨红葡萄酒的目标产量。

根据优化后的生产工艺及目标产量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与车间布局设计。

关键词:红葡萄酒;旋转发酵罐;热浸渍法;车间布局设计Process design of red wine workshop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1200tonsAbstractWine is a fermented fruit wine with low alcohol content, which is rich in nutrients, and red wine is more representative of table wine.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i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red wine, which has the problems of long fermentation time, high content of impurities tannin, and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wine. This design adopts the rotary fermentation tank combined with the hot impregnation metho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ning the fermentation time, easy to control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improving the wine quality. The key point of this design is to use a rotating fermentation tank for ferment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target output of 1200 tons of red wine per year through a reasonable process and workshop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arget output,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workshop layout design are carried out.Keywords:red wine;rotating fermentation tank;hot dipping;workshop design目录1 前言 (1)1.1 葡萄酒概述 (1)1.2 葡萄酒发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2.1 热浸渍工艺 (1)1.2.2 冷浸渍工艺 (2)1.2.3 二氧化碳浸渍工艺 (2)1.2.4 闪蒸技术 (3)1.2.5 旋转发酵罐法 (3)1.3 葡萄酒澄清技术的研究现状 (3)1.4 设计思路及方案 (4)1.4.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4)1.4.2 设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5)1.4.3 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2 工艺流程设计 (5)2.1 工艺流程图 (5)2.2 工艺流程详述 (6)2.2.1 采收分选 (6)2.2.2 破碎除梗 (6)2.2.3 旋转罐浸提 (7)2.2.4 分离压榨、冷却 (7)2.2.5 调配果汁 (7)2.2.6 纯汁发酵 (7)2.2.7 转罐、澄清、过滤 (8)2.2.8 灌装 (8)3 工艺计算 (8)3.1 生产班次安排 (8)3.2 物料平衡计算 (8)3. 2.1 各工序收率 (8)3.2.2 原料班次需求量 (9)3.2.3 原料年需求量 (10)3.3 耗热量衡算 (11)3.4 耗冷量衡算 (12)4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2)4.1 除梗破碎机选型 (12)4.2旋转发酵罐的设计与选型 (13)4.2.1 浸渍阶段旋转发酵罐的设计 (13)4.2.2 发酵阶段旋转发酵罐的设计 (14)4.3 压榨机的选型 (15)4.4 澄清过滤机的选型 (15)4.5 贮存罐的选型 (16)5 车间布置设计 (16)5.1 工艺要求 (16)5.2 车间布置图 (17)6 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谢辞 (20)附录 (21)1 前言1.1 葡萄酒概述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一种果酒。

葡萄酒制作论文

葡萄酒制作论文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论文设计系别:中文与法律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文中141-1姓名:赵丽娜学号:2014905011682016年6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葡萄酒的制备[摘要]:采用红葡萄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加入白糖(糖和葡萄的比例为一比五)。

置于棕色玻璃瓶中(目的是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压榨、过滤,而后分离残渣,经过沉化得到紫红色葡萄酒。

[关键词]:葡萄发酵1、前言1.1葡萄酒的历史葡萄酒是最古老的饮料之一,约6000年前就有葡萄酒.最早酿造地可能为波斯, 即今天的伊朗。

有记载的最早的起源: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人已经知道酿造及饮用葡萄酒,从埃及传到以色列、叙利亚、小亚西亚及里海沿岸。

世界许多国家都产葡萄酒,它在许多著名产地的历史也不尽相同。

法国:公元前1600年开始,希腊将葡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制工艺出口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为主业的马赛城,这被认为是法国葡萄酒的启蒙。

法国人开始研究优良的葡萄品种,学会了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改进种植技术和藏酿技术。

大约在公元1世纪时,法国历史上最好的一款酒诞生了。

这款名为北罗讷的酒,成了当时全欧洲价格最高的酒。

德国: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葡萄酒虽然没有啤酒那么大的名声,但也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

德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

那时,罗马帝国占领了日耳曼领土的一部分,就是现代德国的西南部。

罗马殖民者从意大利输入了葡萄树以及葡萄栽培和酿酒工艺。

中世纪的时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发展起来的。

此后德国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有些种植区还在主教的所有权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区的名称。

中国:汉代――"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葡萄酒营养成分与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 科研训练论文

葡萄酒营养成分与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     科研训练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葡萄酒营养成分与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学生专业班级食品质量与安全07级2班学生姓名(学号)崔晓迪(20074707)指导教师张名爱完成时间 2010.11.172010 年 11月 17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崔晓迪指导教师张名爱论文题目葡萄酒营养成分与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1.葡萄酒营养成分2.葡萄酒中的生物功能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学作用3.葡萄酒的酿造4 二氧化碳浸渍法5. 葡萄酒澄清的方法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1.查资料:通过相关网站、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有关仙人掌多糖方面的相关文献10篇以上,其中要有2篇以上英文文献;2.论文正文不少于3000字;3.方案要科学合理、准确可行,内容真实可靠;4.合理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目标和科学的研究方法;5.论文要书写规范。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科研训练)开题报告题目:葡萄酒营养成分与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姓名:崔晓迪学号:20074707年级:2007级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指导教师:姓名:张名爱职称:实验师学科:微生物与酶工程青岛农业大学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葡萄酒营养成分与葡萄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崔晓迪食品质量与安全07级2班摘要:葡萄酒的营养成分很高,大部分来自葡萄汁。

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更加具有营养学价值。

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多酚、白藜芦醇、原花色素,三者在保护心血管、抗癌、抗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它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在葡萄酒酿制方法中,由于二氧化碳浸渍法较传统方法比,在葡萄酒品质上更加有优势,所以近年来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方法。

在酿制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生化变化也是影响葡萄酒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关键。

关键词:葡萄酒、多酚、二氧化碳浸渍Nutrient Component in Wine and the Vinification Process ofWineCui XiaodiMajoring i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lass 2 Grade 07Abstract: The wine nutrient content is very high, majority from stum. In which biological activity material even more has the nutriology value. At present studies many are the polyphenol, the resveratrol and the proanthocyanidin, three are protecting the cardiovascular, the anticancer treatment,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spect to play the vital role, also has certain prevention function to other diseases. In wine fermenting method, because the carbon dioxide steeping method compares the conventional routes ratio, even more has the superiority in wine quality. Therefore already gradually substituted for the conventional routes in recent years. Some biochemistry change which occurs in the fermenting process is also affects the wine quality and the nutritional value key.Key words: The grape wine, the polyphenol, the carbon dioxide soak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干红葡萄酒生产技术及关键点控制,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关键点主要有:优选原料、严格控制工艺条件、防止金属污染和做好澄清处理,根据质量确定技术方案。

关键词:干红葡萄酒工艺控制前言世界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但由于受经济、酒文化、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葡萄酒工业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考验,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较为正规生产轨道。

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各异,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将葡萄酒分为若干类。

我们谈到的干红葡萄酒和干白葡萄酒。

虽然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口味各异,但其主要生产工艺和主要成分却大致相同。

葡萄酒的生产酿造,离不开葡萄原料,酿酒设备及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要酿造好的葡萄酒,首先要有好的葡萄原料,葡萄原料奠定了葡萄酒质量的物质基础。

葡萄酒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葡萄原料的质量,因为不同的葡萄品种达到生理成热以后,具有不同的香型,不同的糖酸比。

其次要有符合工艺要求的酿酒设备,第三要有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

原料和设备是硬件,工艺技术是软件。

在硬件规定的前提下,产品质量的差异就只能取决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1.葡萄酒的起源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lete)。

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的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疆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西亚(Aal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1.1 据考古记载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古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墓穴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腊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lctolre)共向造物主(God)贡献葡萄的景观;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那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面(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衣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起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左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侍女,他们各执一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1.2据史料记载约离现今,耶稣基督生4000年时,由于海陆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酒文化通过文人笔下的文章或诗歌流传开来。

此时的埃及,虽然他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l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娜托利亚(Aratoll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去。

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落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

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树,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

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上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最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匪浅。

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

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

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湎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

据法国两位名画家的作品显示出公园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为一头大狮子。

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综上所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

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1 葡萄酒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世界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据《史记》中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由此可见葡萄酒历史之悠久。

我国现代葡萄酒业是从1892年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建设酒厂拉开帷幕开始的,但由于受经济、酒文化、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葡萄酒工业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考验,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较为正规生产轨道。

我国葡萄酒消费由干红葡萄酒的带动掀起了一股热浪,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全国蔓延。

据对各地大型超市调查数据,2000年国产葡萄酒成为酒类市场的消费热点,销售增幅排第三位,增长153.9%。

未来几年是葡萄酒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酒业“十五”规划中,到2005年葡萄酒的产量将达到50万吨。

回顾我国自1980年以来的葡萄酒行业发展史,虽几经波折,均未呈现强势的增长。

对比茶饮料、果汁和啤酒的行业发展,葡萄酒行业的井喷时代即将来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外大资本纷纷抢占、垄断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传统销售模式: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多层次的销售渠道制约了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使企业销售投入增加,使代理商利润过低。

这种区域之争、低价之争已成过去,意识之争、管理之争、服务之争、市场份额之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为顺应当前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及营销模式,实行强势联合,形成强大的战略联盟,实现双赢。

及时推出了新的营销模式:城市直销网合作加盟——直通快车。

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同殖民者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葡萄酒作为殖民主义的一部分进入澳大利亚是在1778年。

澳大利至今没有土生的葡萄品种来酿制葡萄酒。

在过去的三十年内,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惊人,并取得了葡萄酒质量的国际认证。

著名的英国葡萄酒专家汉格·约翰逊(Hugh Johnson)认为澳大利亚红葡萄酒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红葡萄酒之一,澳大利亚葡萄酒海外贸易权威和高标准,在国际组织上已被证明。

统计表明,1986-1987年,澳洲葡萄酒产量在世界上约排第十六位,产量为367百万升,同时期全世界葡萄酒总产量为32510百万升。

上最先进的葡萄酒技术国家之一。

如:白葡萄酒发酵前葡萄汁的前处理,部分或完全加强葡萄酒。

使用低温和惰性气体,从温度和氧化上控制葡萄酒的质量,二氧化硫的使用更加合理化。

葡萄酒酿造稳定、成熟、装瓶上技术更成熟。

许多葡萄酒厂在选择乳酸菌接种到干红葡萄酒,触发并监测苹果酸—乳酸发酸上取得成功,淘汰以往依赖苹果酸—乳酸发酸的自然触发。

在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史上,许多葡萄酒企业被兼并、收购或联合。

这些变化的结果是澳大利亚约80%的葡萄酒被12个葡萄企业生产。

在澳大利亚约有550家葡萄酒厂,但大约75%的葡萄酒企业每年处理200或不足200吨葡萄,仅占总葡萄处理量的3%。

虽然如此,他们对于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业却是重要的,它们中有的生产出相当著名的葡萄酒,保证了葡萄酒的多样性,满足了消费者对葡萄酒风格和个性的不同要求。

纵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的历史,再来看目前中国葡萄酒的市场状况。

中国今日的葡萄酒销量、习惯及市场状况与澳大利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相似,葡萄酒业发展迅速,但葡萄酒消费市场没有真正运动,葡萄酒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未能进行很好的沟通,中国葡萄酒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应做如下努力:(1)一葡萄酒标准,使它与国际接轨,尽快制定有关葡萄及葡萄酒的法律。

(2)正确引导消费者,普及葡萄酒方面的知识。

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的加深,必然经历一个白葡萄酒比例迅速上升,并占据很大比例的这么一个阶段。

(3)针对于中国人的习惯及特点,葡萄酒企业应从葡萄酒口感、包装、价格上着眼,开发出适合国人要求的葡萄酒,使葡萄酒能进入寻常百姓家。

(4)学习国外先进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在葡萄酒质量上还应多下功夫。

(5)应尽快进行中国葡萄酒的气候区划。

(6)加紧对葡萄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2 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2.1 工艺流程进料→分选→破碎→去梗→调整成分→主发酵→分离→后发酵→换桶→新干红葡萄酒→陈酿→下胶→过滤→成品→灌装→贴标→装箱2.2 工艺要点2.2.1 葡萄原料选择葡萄原料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2%时采收,成熟度好无腐烂及污染,好果率占95%,并且是色泽良好的酿酒葡萄。

2.2.2 主发酵经破碎后的葡萄浆,经调糖、调酸后用泵及时送到发酵池内,但切不可装满以防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把果汁溢出,应留出20%的空间。

注意进行打耙,用木耙把浮起的皮渣压入汁液中,打耙工序可使皮上的色素以及香物质溶于汁液中,使上、下液温均衡;使附着在果皮上的好气性杂菌浸入汁中,从而抑制了杂菌的危害;可放出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汁中。

如有压帘则可减少打耙工序只要进行两次捣池就可以了。

主发酵最好控制在20-30℃之间,以25℃为适温,总计需要5~7天。

如果此时温度过高,则易败坏。

必要时采用冷却器冷却以求安全。

2.2.3分离主发酵结束后,就快些把酒汁分离出来,否则酒会有苦味和涩味。

把自流汁、压榨汁以及二次压榨汁分别贮存。

以自流汁为制造干红葡萄酒的原酒。

压榨酒含单宁多、色泽深、涩味大、酒质差且混浊,只适于蒸白兰地用。

2.2.4 后发酵利用发酵汁中的残糖和分离时带进的氧气恢复酵母的活力。

后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由于糖少且些时的温度已下降,发酵也就缓慢下来了,故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以含残糖0.2%为标准。

2.2.5 陈酿对新的干红葡萄酒进行酒度测定和调整后,加50-100mg/L的二氧化硫二15~10℃条件下贮藏一年左右时间。

在陈酿期间,果酒内进行酯化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从而达到澄清目的。

酒逐渐成熟。

2.2.6 下胶澄清在葡萄酒内添加一些蛋白类物质,促使其产生沉淀。

使酒中的悬浮物及果肉渣等一块沉淀下来,使酒质得以改善。

在100L酒中放二个蛋清或15~20g明胶,事前必须先在汁中添加3~5g单宁。

2.2.7 精滤将混浊的葡萄酒,经过机械滤过后变成澄清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