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下雪了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下雪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看图说话》第四章第二十五课《下雪了》。

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描述下雪的场景,学会表达对雪的感受;学习与雪有关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下雪的场景,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

2. 学习与雪有关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下雪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培养幼儿运用与雪有关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雪花道具、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雪花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就是——雪花。

你们看,雪花是什么样的?它从哪里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下雪的场景,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下雪了,图片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雪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教师结合图片讲解词汇和句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下雪场景,并鼓励他们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描述。

4. 小组活动(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让其他幼儿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评价。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表达,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下雪了》2. 主要词汇:雪花、飘落、洁白、欢乐、堆雪人、打雪仗等。

3. 主要句子:下雪了,雪花飘落下来,洁白如玉。

小朋友们欢乐地堆雪人、打雪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下雪的场景,并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下雪了,雪花飘落下来,整个世界变得洁白如玉。

小朋友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雪地里欢乐地堆雪人、打雪仗。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下雪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的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下雪了》。

通过描述冬天下雪的场景,让幼儿感知雪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天下雪的自然现象,认识雪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事物、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雪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下雪的场景,感受雪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雪花图片、雪花道具、故事课件、音乐CD。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窗外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雪了)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雪呢?”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下雪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述雪的词语,如:洁白、纯净、轻盈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雪花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雪花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些特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鼓励幼儿用刚刚学到的词语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雪花的特点及下雪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下雪了》2. 板书内容:(1)雪花的特点:洁白、纯净、轻盈(2)下雪的场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雪景,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片洁白的雪地,雪花轻盈地飘落下来,房子、树木都穿上了白色的外套,真美呀!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述、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冬天下雪的自然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下雪了一、活动背景在幼儿教育学科中,语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语言交流能力的有力工具。

在小班幼儿园教学中,下雪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教学资源,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活泼有趣的语言活动,帮助幼儿学习更多关于雪、季节等的知识。

二、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习不同的雪的特征及其变化2.让幼儿了解冬季的气候、天气和季节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三、课前准备1. 材料准备•图片:各种雪的图片,季节交替的图片•实物:雪人、雪花、冰棒等•教具:磁性黑板或白板、沙盘2. 环境布置保持教室清洁,整洁,布置和谐的季节画面,突出雪的造型和美感。

3. 安全保障保证场地安全,排除心理惧怕因素,防止幼儿滑倒、冻伤等危险事件发生。

四、活动步骤1. 入门活动:玩雪中的幼儿相识1.引导幼儿认识雪的特征,和孩子们讨论雪下起来会变成什么。

2.让孩子们站起来,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样的雪。

3.拉手环节,将孩子们安排成小组,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组员进行介绍。

2. 主要活动:欣赏雪做游戏1.欣赏雪的图片、实物等,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自由组织语言描述图片、实物的特征和美感。

2.让孩子们在沙盘上摆弄雪、雪人等实物,让孩子们感觉冰冷,描述雪的感觉和形态,在语言活动中体验冰雪带来的刺激和乐趣。

3.教师出示季节交替的图片或实物,与孩子们分享季节变化的特征和理解。

3. 结业活动:创意表现1.让孩子们用纸箱、纸板、毛毡等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件雪的手工,激发孩子们想象力。

2.让幼儿在白板或沙盘上自由创作,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雪场景,绘制自己想象的季节和雪的持续变化。

五、反思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语言表达、形象思维、创造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增加了对季节、天气等方面的认知。

作为老师,还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调整活动难度和趣味性,让幼儿能够在欢乐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精品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精品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精品教案《下雪》含反思《下雪》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季节变化》,详细内容为儿歌《下雪》。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解冬天特点,感受下雪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儿歌《下雪》,并能背诵。

2. 培养幼儿对冬天认识,知道下雪是冬天特征之一。

3.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力。

4.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懂得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儿歌节奏,正确地背诵。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冬天特点,感受下雪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雪花道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雪场景,引导幼儿观察雪花形状,让幼儿描述雪花飘落样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下雪》,让幼儿熟悉歌词。

(2)逐句讲解儿歌,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3)引导幼儿模仿教师朗读,掌握儿歌节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儿歌接龙,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画下自己心中雪景,培养他们想象力。

4. 团队协作(5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雪景画。

(2)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创作过程中快乐。

(1)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作品,让幼儿讲述创作过程中趣事。

(2)带领幼儿一起背诵儿歌《下雪》,感受冬天乐趣。

六、板书设计1. 儿歌《下雪》歌词2. 雪花形状及下雪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雪景画,并写下自己最喜欢儿歌歌词。

2. 答案:根据幼儿完成情况,给予适当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冬天乐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儿歌节奏。

2. 拓展延伸:开展“我眼中冬天”主题活动,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冬天喜爱。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下雪了》。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知雪天的乐趣,学习描述下雪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下雪天的特点,知道雪天的基本防护措施。

2. 培养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喜欢季节变化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描述下雪的情景,能简单表达自己在雪天的感受。

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雪天的景象,注意句子中的词语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雪花图片、故事卡片、儿歌录音、雪花道具、雪人玩具。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雪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雪花的外形。

邀请幼儿模仿雪花飘落的动作,感受下雪的氛围。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下雪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雪天的景象,让幼儿学会描述雪花飘落、雪地玩耍等场景。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描述卡片上的雪景,强调句子中的词语搭配。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并鼓励他们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儿歌《下雪了》,引导幼儿学唱,感受儿歌中的韵律和节奏。

6.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雪花飘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雪天的乐趣。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在雪天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下雪了》2. 关键词:雪花、飘落、雪人、玩耍、快乐3. 儿歌歌词:《下雪了》(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雪景,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雪人,它在雪地里玩耍,周围飘着美丽的雪花。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句子通顺,注意词语搭配。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下雪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说话》第四章第五节,内容为《下雪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雪天的场景,学习描述下雪的情景,掌握基本的雪天词汇,如“雪花”、“飘落”、“白茫茫”等。

二、教学目标1.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下雪的情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雪天的场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描述下雪的情景,运用雪天词汇。

教学重点:认识雪天的场景,学习描述下雪的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雪花图片、雪花道具、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雪花飘落的场景,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雪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

(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雪的情景,如“雪花飘落,白茫茫一片”。

(3)教师教幼儿学说雪天词汇,如“雪花”、“飘落”、“白茫茫”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所学词汇回答。

(2)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描述下雪的情景。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彩泥,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下雪的情景。

(2)幼儿用彩泥制作雪花,教师指导。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用所学词汇描述。

六、板书设计1. 雪花图片2. 雪天词汇:雪花、飘落、白茫茫3. 描述下雪的情景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下雪的作品,并用所学词汇描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创作等环节,让幼儿认识雪天的场景,学习描述下雪的情景。

从课堂表现来看,幼儿对雪花形状和下雪的情景有较深刻的认识,但在用词汇描述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雪天的乐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案小班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教案小班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教案小班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1. 教案背景这节语言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园,主题为《下雪了》。

通过本节教案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帮助幼儿认识和运用与雪相关的词汇。

2. 教学目标•学习与雪有关的词汇,如“下雪”、“雪人”、“滑雪”等;•培养幼儿对雪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能简单表达关于雪的感受或经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教学准备•PPT幻灯片(包含与雪有关的图片和词汇);•书籍《下雪了》;•手偶或玩具雪人;•纸和彩色铅笔。

4. 教学活动活动1:观察与讨论1.使用PPT幻灯片介绍与雪有关的词汇,如“下雪”、“雪人”、“滑雪”等,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

2.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雪景,讨论幼儿对雪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活动2:故事阅读1.引入故事《下雪了》,向幼儿介绍故事的大致内容,提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逐页朗读故事,给幼儿展示书中的插图,并解释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3.结束阅读后,鼓励幼儿回答问题,让他们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3:创意表达1.为幼儿分发纸和彩色铅笔,要求他们画一幅关于雪的画。

在画纸上,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雪景或与雪相关的事物,如雪人、雪花、滑雪场等。

2.鼓励幼儿在图画旁边写下一两句关于雪的描述或自己喜欢下雪时的感受。

活动4:角色扮演1.准备一只手偶或玩具雪人,扮演雪人角色与幼儿互动。

2.鼓励幼儿使用语言与雪人交流,询问雪人关于雪的问题,并模仿雪人回答问题。

5. 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节语言教案时,我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

通过观察与讨论、故事阅读、创意表达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与雪相关的词汇、加强对雪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在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和进行创意表达时有很大的参与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下雪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下雪了》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围绕“冬天”的主题,详细描述了雪天的场景、孩子们对雪的感知以及雪天的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雪天的天气特征、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以及雪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描述雪天的天气特征,感知雪天的美丽。

2. 培养幼儿对冬天的热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描述雪天的天气特征,感受雪天的乐趣。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雪花道具、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音乐CD,带领幼儿模仿雪花飘舞的动作,让幼儿感受雪天的氛围。

分组讨论:你们看到的雪花是什么样的?下雪的时候天气有什么变化?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挂图和PPT展示雪天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教师示范描述:下雪了,天空飘着洁白的雪花,地上铺满了厚厚的雪,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真好玩啊!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其他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4. 语言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玩“雪花飘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雪天的乐趣。

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内容延伸到家庭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下雪了》2. 板书内容:雪天的天气特征:洁白的雪花、寒冷的气温、厚厚的雪地。

雪天的活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雪景,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作品。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大大的雪人,它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手里还拿着一把扫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下雪了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下雪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认识小狗、小猫等几种小动物,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知道叫声,学说象声词,知道冬天会下雪,初步激发幼儿喜欢冬天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下雪了教案吧。

小班语言活动:下雪了(说课)
一、说设计意图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是冬天里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因此我选择了语言活动《下雪了》。

幼儿喜欢悦耳的声音,重叠有节奏感的象声词更能使小班幼儿产生亲切感。

喜欢小动物又是幼儿的天性,这个故事通过象声词介绍了几种动物以及他们的叫声,在轻松而又充满悬念的故事氛围中,幼儿可以学习并掌握动物的名称与各种象声词。

通过活动可以让幼儿积累动物名称的经验,反复出现的你去哪儿呀是一种招呼用语,便于幼儿在生活中模仿运用,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

二、说目标
1、认识小狗、小猫等几种小动物,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知道叫声,学说象声词。

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而孩子们印象中小动物的名称或许是其叫声的代名词,因此,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语言信息,所以知道小动物的准确名称是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

2、知道冬天会下雪,初步激发幼儿喜欢冬天的情感。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可能不喜欢冬天的寒冷,但是他们喜欢雪,喜欢玩雪,玩雪会使他们不怕寒冷,因此我选择了语言活动《下雪了》,通过故事初步去激发幼儿喜欢冬天的情感。

3、象声词:汪汪喵喵哞哞等。

短句学说:你到哪儿去呀?
故事里告诉幼儿小动物的名字,如小狗、小猫、小猪、小鸡、小牛、小麻雀、小老鼠等,让幼儿积累了动物名称的经验;表示小动物声音的汪汪、喵喵、哼哼、叽叽、哞哞、叽叽喳喳、吱吱,能使幼儿学习并掌握动物的名称与象声词;反复出现的你去哪儿呀是一种招呼语,便于幼儿在生活中模仿运用。

三、说重难点活动重点:知道动物的叫声并与正确的名称建立联系。

(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语言信息)
活动难点:能根据画面的情节联想到堆雪人,并会用材料表现(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根据画面的情节去有意识联想,并会用抽象的材料去装扮的确很难,活动中也是初步培养幼儿的这种能力。


四、说过程活动分三个环节完成:
一、导入部分通过看PPT,欣赏美丽的雪花,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喜爱。

从而引出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猫
二、理解故事
1、根据小动物的叫声猜测出小动物的名称,学学、说说,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2、小动物们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急急忙忙地走着,他们去哪儿呀?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呢?一个个匆匆忙忙、连奔带跑的样子,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根据小动物拿的各种东西学习装扮小雪人,让幼儿初步了解原来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来装扮雪人。

三、延伸活动故事到此结束了吗?没有,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全部藏在好看的书本里,给幼儿留下悬念,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好奇心强、爱动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
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活动中,我充分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智能、音乐智能等多元智能,使幼儿在全方位多感官的体验中掌握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