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与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对比分析_熊辉
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分析与生物学变异探究

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分析与生物学变异探究作者:郭欣桐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5年第7期郭欣桐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并探究血清FFA个体之间与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
方法: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将采用EP5-A2文件以及EP15-A文件进行评价,随机选取12名健康者在6周内每间隔2周测定一次血清FFA浓度,并分析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以及个体内生物学变异。
结果:批内不精密度为 2.14%、批间不精密度为3.42%、日间不精密度为3.65%、室内不精密度为5.43%。
测定结果的百分比偏差分别为24.21%、-0.92%、-1.51%。
血清FFA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为8.44%、个体内为19.32%。
结论: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均满足相关要求,而血清FFA个体间以及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可作为实验室质量规范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精密度;正确度;方法学评价;生物学变异游离脂肪酸(FFA)也可称为非酯化脂肪酸。
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作为评价人体脂肪代谢水平的指标。
过去临床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清FFA检测但上述检测方法具有较为严格的操作要求,而且检测成本也相对较高[1]。
近年来酶学比色法(酶法)在血清FFA检测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趋广泛,本次研究将采用方法学评价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血清FFA个体之间与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将随机选择12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为(22.3±1.1)岁;BMI为18.48-26.71kg/m2,平均BMI为(21.31±1.3)kg/m2。
排除具有心血管病史、手术史、吸烟以及饮酒者。
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的比较(正式)

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的比较黄思伟张银菊宋红张翠云浮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食品化工室,广东云浮527300 摘要对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在检测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
结合数据发现,三种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各有优劣,检测结果均能满足一般检测要求。
因此,检测员因根据实验室的环境设备和样品数量择优选择适合的方法。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Comparison of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and HPLC and ELISA for determiningaflatoxin B1 in edible oilHuang Siwei Zhang Yinju Song Hong Zhang CuiYunfu Quality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Guangdong Yunfu527300Abstract:A comparison of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and HPLC and ELISA for determining aflatoxin B1 in edible oil had been made.From the data we find that there are both pros and cons in the detec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 methods,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detection.Therefore testers should chose the bes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and the sample size.Key words:aflatoxion B1;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HPLC;ELISA1 前言黄曲霉毒素(Afilatoxin,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
酶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

酶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李义龙;王萌;唐志毅;韩靖云;黄桂玉【摘要】@@ 游离脂肪酸(FFA)是由油酸、软脂酸、亚油酸等组成,是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大部分游离脂肪酸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受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功能等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FFA 水平升高即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又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1].大多数肥胖人群的2 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血浆游离脂肪酸(FFA) 是联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1(015)006【总页数】3页(P1099-1101)【作者】李义龙;王萌;唐志毅;韩靖云;黄桂玉【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游离脂肪酸(FFA)是由油酸、软脂酸、亚油酸等组成,是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大部分游离脂肪酸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
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受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功能等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发现FFA水平升高即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又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1]。
大多数肥胖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是联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2]。
目前测定血清FFA有滴定法,比色法,原子分光光度法,高压液相层析法,气相色谱法和酶法等。
由于传统方法操作繁琐且精密度差,而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最新研制的酶法检测血清FFA试剂盒具有特异性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并可直接用于自动生化仪检测。
本文将FFA酶法试剂盒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对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FFA检测,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北京医院临床血清标本,按照FFA低、高2个水平制成混合血清,分装后于-80℃储存,用于不精密度测定;选择FFA高值样本用于线性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稞红曲中内酯式和酸式洛伐他汀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稞红曲中内酯式和酸式洛伐他汀的含量陈发贵;张丹;刘敏;熊燕;张森林;赵辉【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10【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稞红曲中内酯和酸式洛伐他汀的含量,以体积分数75%的乙醇作为提取剂,在室温条件下超声提取青稞红曲中的洛伐他汀1h.使用Eclipse PlusC18柱(5μm,250 mm×4.6 mm),调整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3∶27;流速1.0 mL/min;进样最20μL;紫外检测器波长238 nm.内酯式洛伐他汀标准品溶液在20~100 μg/mL时呈良好的线性(r2=0.999 7),内酯式洛伐他汀的平均回收率为99.30%,相对标准偏差为1.67%;酸式洛伐他汀标准品溶液在20~100 μg/mL时呈良好的线性(r2=0.999 9),酸式洛伐他汀的平均回收率为98.50%,相对标准偏差为1.65%.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简便、快捷、准确测定青稞红曲中内酯式和酸式洛伐他汀的含量.【总页数】4页(P162-165)【作者】陈发贵;张丹;刘敏;熊燕;张森林;赵辉【作者单位】青藏高原微生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西藏拉萨850000;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青藏高原微生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西藏拉萨850000;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青藏高原微生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西藏拉萨850000;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米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J], 张艳红;侯团章;张胜2.高效液相法测定琦红丸中酸式及内酯洛伐他汀含量 [J], 于文斌;孟青青;张松玲;孙丽丽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J], 杜珊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药材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J], 范雯5.同时检测降脂红曲中酸式和内酯式洛伐他汀的TLC方法的建立 [J], 郑文伟; 林军; 吴丽云; 林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学评价

(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Di a g n o s t i c C e n t r e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 X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推荐的评价方法 , 对 酶 法 测 定 血 清 游 离 脂 肪 酸 的精 密 度 、 比对试验 、 回收 试 验 、 干扰试验 、 线 性 范 围进 行 评 价 。 结
果 精 密度 : 酶 法 测 定 血 清游 离脂 肪 酸 的精 密 度 批 内 、 批 间、 日间 、 总变 异 系 数 ( C V) 均<5 , 精密度好 ; 比对 试 验 :
Me t ho d s T he a c c u r a c y,c o m pa r a t i v e t e s t ,i nt e r f e r e nc e t e s t ,r e c o ve r y t e s t a n d l i ne a r r a ng e o f s e r u m FFA
wi t h e n z ymi c me t ho d we r e e v a l ua t e d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t he c l i ni c a l a n d 1 a bo r a t o r y s t a n da r ds i n s t i t u t e a nd
2 种 厂 家 的试 剂 盒 测 定 血 清 游 离 脂 肪 酸 ( F F A) 结 果 相 关 性 良好 ( r : O . 9 8 2 1 , n :4 0 ) , 测 定结 果基本 一致 ( f—
酶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比对分析

酶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比对分析目的评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相关性和偏倚。
方法使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D-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化学法分别测定40例EDTA-K2抗凝血液样本糖化血红蛋白,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预期偏倚。
结果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D-10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均值为7.78%,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化学法测定均值为7.74%,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49x-0.3111,r2=0.9923,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可接受偏倚大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上限。
结论酶化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关性良好,可满足临床要求。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法;酶化学法;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是反映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一个中长期指标,国际上通常将其做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指标”[1]。
目前我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化学法,为给临床提供可靠地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定HbAlc 的差异,探讨其可比性,现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的EP9-A2文件[2],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住院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标本40例,均为EDTA-K2抗凝全血。
1.2仪器和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D-10及配套试剂标准品;酶化学法: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和标准品为九强公司提供的HbAlc测定试剂;质控品为美国Bio-Rad公司生产,批号为33860.1.3方法1.3.1精密度实验根据NCCLS EP5-A文件的要求进行精密度实验。
采用美国Bio-Rad公司的中值质控和高值质控。
批内不精密度实验:同一天将2份质控品连续定20次;批间不精密度实验:将2份质控品测定1次/d,连续测定20d。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ON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选取 2 0个样 品同时 分别 进 行 E IA法 和 H L 1 LS P C法 的测定 , 双试 验取 均值 后 , 除超 出检 测 置信 区 间 的样 品 剔 结 果后 , 行分 析讨论 。 进
4
对重 新 编 号 的 2 0个 样 品进 行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检 1
测 . 果见 图 2 结 。
考 虑到 D N在 粮 食 中 的限量 标 准 , 所 有 的 1 8个 O 将 8 样 品 结 果分 成 以下 5个 部 分 , 别 进行 方 差 分 析 和 显 著 分 性 检验 , 结果 见表 1 。
圈牌 定性 滤纸 : 州 沃华滤纸 有 限公 司 ; 璃仪 器 。 杭 玻
13 试验 方法 .
从 图 1中可 以看 出 , 少数 结果 外 , 除 绝大 多数 的结果
均在 20 600 , 。 由于使用 的快速 检 测试 剂盒 检 测 0~ 0 g g k
范 围是 02 60mg g 即所 测得 的结 果基 本是有 效 的 。 .~ . / , k 21 .. 高效液相 色谱 法检 测 D 2 ON的结果
司 : Y一 H 2型调 速多 用振荡 器 、J2 o型高 速分散 均 质机 : F~ 0 江苏 金坛 金城 国胜 实验仪 器厂 ;~ 0 5 5 L微量 移液 器 、0 5~
样 品 编 号
图 1 E IA 法检测脱 氧 雪腐镰 刀菌 烯醇 的结 果 LS
30 0 L多头 移液 器 : 默飞 世尔 ( 海 ) 器有 限公 司 ; 赛 上 仪 双
检测 。
昂 贵仪 器设备 等优 点 。本 文着 重考 察 2种 方法 检 测结 果 的一 致 性 。通 过对 2种 方法 在 不 同样 品检 测结 果 的显 著 性 分 析 , 合 国家标 准 , 未来 脱氧 雪腐 镰 刀菌 烯 醇 的快 结 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研究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准确性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麦中,呕吐毒素(Vomitoxin,VT)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科学家们开展了各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法(ELISA)。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找到更适合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
该方法通过样品预处理、色谱柱分离、检测等步骤来分析目标物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预处理:将小麦样品经过粉碎、提取等步骤,得到待分析的样品溶液。
(2)色谱柱分离:将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经过柱分离,将不同成分分离开来。
(3)检测:通过检测器检测目标物质的信号,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其含量。
2. 酶联免疫法(ELISA)酶联免疫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它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处理:将小麦样品经过一系列预处理步骤,如提取、稀释等,得到待分析的样品。
(2)抗原结合: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酶标记物检测:将酶与抗体结合,并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
3. 方法比较与分析(1)准确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物质含量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更精确地分析目标物质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也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具有较低的误差。
(2)灵敏度:酶联免疫法相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说,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较低时,酶联免疫法可以检测到更少的目标物质。
(3)简便性:酶联免疫法相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说,操作相对简单,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更易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题来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编号 : 8 1 2 7 1 9 1 9 医学硕士生 , 作者简介 : 熊辉 , 男, 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 0 1 9 8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脂代谢与相关疾病的研究 医学硕士 , 通信作者 : 胡汉宁 , 男, 2 9 6 1 -,
摘要 目的 :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与酶 法 检 测 血 清 游 离 脂 肪 酸 ( 收取 HP L C) F F A)的 结 果 有 无 差 异 。 方 法 : , 武汉大学 中 南 医 院 9 分离新鲜血清,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血清 F 2名健康体检者空腹外周血3m l F A 水平 , 为 内 标, 改良 D 酶法检测血清 同时以正十七酸 ( 1 7∶0) o l e s法 萃 取 血 清 F F A, HP L C 法 定 量 检 测 。结 果 : C ( ) / ( ) / 两种 方 法 检 测 结 F F A 结果为 4 6 6. 5 3 4 7. 3, 5 8 5. 3 m o l L,HP L C法 F F A 结果为 4 4 8. 5 3 3 9. 5, 5 7 1. 9 m o l L, μ μ ) , ) 。 结论 : 果无明显差异 ( 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酶法与 HP 0 0 3 9 4, 5 9 8 0, 5 L C 法检测 F F A t =1. P>0. r=0. P<0. 结果一致性良好 。 酶法操作简单 , 更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游离脂肪酸 ; 酶法 中图分类号 R 6. 1 文献标识码 A 4 4
C e n F o r G e n D i a n Z h o H o s i o Wu h U n i Wu h 4 3 0 C h i t e r e o s i s, n n a n t a l a n v e r s i t a n 0 7 1, n a g p f g y,
A b s t r a c t : ( e r O b e c t i v e T o e x l o r e w h e t h e r s e r u m f r e e f a t t a c i d s F F A) l e v e l d e t e r m i n e d b h i h - p p y y g j f o r m a n c e l i u i d c h r o m a t o r a h HP L C)d i f f e r e d f r o m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e n z m a t i c m e t h o d s . q g p y ( y :A , M e t h o d s t o t a l o f 9 2s u b e c t s w e r e r e c r u i t e d f r o m Z h o n n a n H o s i t a l o f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3 j g p y , m l f a s t i n b l o o d s a m l e s w e r e t a k e n f r o m t h e a r t i c i a n t s a n d s e r u m F F A l e v e l s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g p p p ( ) b o t h b a u t o m a t i c b i o c h e m i c a l a n a l z e r e n z m a t i c m e t h o d a n d HP L C m e t h o d .T h e m o d i f i e d y y y , D o l e s E x t r a c t i o n m e t h o d w a s u s e d t o e x t r a c t f r e e f a t t a c i d s a n d h e t a d e c a n o i c a c i d( C 1 7∶0) y p : ) 0 t =1. P>0. s e r v e d a s a n i n t e r n a l s t a n d a r d . R e s u l t s T h e r e w a s n o s i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3 9 4, 5 g / b e t w e e n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e n z m a t i c m e t h o d( 4 6 6. 5[ 3 4 7. 3, 5 8 5. 3]μ m o l L) a n d HP L C m e t h o d y ( [ , ] / ) , ( , 4 4 8. 53 3 9. 55 7 1. 9 μ m o lL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s t r o n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r=0. 9 8 0 P< g y ) : 0. 0 5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e n z m a t i c m e t h o d a r e c o n s i s t a n t w i t h HP L C. E n z m a t i c a s s a y y y i s s i m l e a n d s u i t a b l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r o u t i n e t e s t i n . p y g ; ; K e W o r d s i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u i d C h r o m a t o r a h F r e e F a t t A c i d s E n z m a t i c A s s a H g q g p y y y y y 硬脂酸和软 血清中含 量 最 多 的 脂 肪 酸 是 油 酸 、 脂酸 , 它们占血清 总 含 量 的 9 0% 以 上 。 血 清 中 游 离 , 主要来源于脂肪组 脂肪酸 ( e f a t t a c i d s F F A) f r e y
同, 近年来研究发现 F F A 水平升高既可增加胰岛素 抵抗又 可 引 起 高 胰 岛 素 血 症
[ 3]
。人体内高水平的
最终出现与2 型糖 F F A 可以直接损害胰 岛 β 细 胞 , [ 4] 尿 病 相 似 的 β 细 胞 功 能 异 常 。 不 仅 如 此, 血清 糖 F F A 的升高与心血管 疾 病 的 危 险 因 素 如 高 血 压 、 、 尿病等密切 相 关 。 目前测定血清 F 采用滴定法 F A 比色法 、 原子分光光度法等 , 但是这些方法操作繁琐 , 精密度差 。 后来出现 的 气 相 色 谱 法 是 常 用 方 法 。 与 气相色谱法相比 , 高效液相色谱 ( f o r m a n c e l i h i h e r - q g p , ) 法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和灵 u i d c h r o m a t o r a h H P L C g p y
, , , , , , X I O N G H u i C H E N W e i L I U S o n m e i L U O W a n MA P e i L Z h i h u a g , , L I S i w e i T U J i a n c h e n Z H O U X i n, H U H a n n i n g g
第2期
熊 辉, 等. 高效液相色谱与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对比分析
2 7 9
2] 。 不同脂肪酸对 人 体 的 作 用 不 结合存在于血液中 [
, 各F 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为横坐标 ( F A 浓度为纵 X) , 进行回归分析 , 坐标 ( 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 Y) 1. 5 精密 度 测 定 选 取 正 常 健 康 人 群 血 清 标 本 1 / , 同时再选取脂肪酸浓度处于医 份( 3μ m o l L) 4 2 5. / , 将每份标 学决定水平的 标 本 1 份 ( 5μ m o l L) 8 7 9. 本分 为 2 前 者 编 为 第 一 批 次, 后者编为第二批 0 份, , 每 天 测 两 个 批 次, 每个批次 次 。 连续上样测定 5d 测4 次, 计算批内相对标准差( 和批间相对标 R S D) 。 准差 ( R S D) 1. 6 回收 率 测 定 选 取 正 常 健 康 人 群 血 清 标 本 1 份, 分别加入高 、 中、 低 3 种浓度的混合 F F A 标准品 溶液 , 按前述步骤进行色谱分析 。 S 1 9. 0软件进行统计 1. 7 统 计 学 分 析 使 用 S P S 学分析 。 两种 方 法 所 测 脂 肪 酸 结 果 经 正 态 性 检 验 , 故 采 用 四 分 位 数 表 示。检 测 结 果 F F A 呈偏态分布 , 的比较采用配 对 样 本t 检 验 , P <0. 0 5表示两种方 法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0. 1 4 1 8 8 . 1 6 7 1 2. 2 0 1 5. 0 2. 0 2 5 D O I 1 8 8 5 - j
高效液相色谱与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对比分析
熊 辉 陈 薇 刘松梅 罗 婠 马 培 吕志华 黎四维 涂建成 周 新 胡汉宁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基因诊断中心 湖北 武汉 4 0 7 1 3 0
r i s o n o f S e r u m F r e e F a t t A c i d s D e t e r m i n e d b H i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o m a y y g p L i u i d C h r o m a t o r a h a n d E n z m a t i c M e t h o d q g p y y 第3来自6卷 第2期 5年3月 2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