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原料质量标准(长石石英膨润土等)
国家陶瓷质量标准

国家陶瓷质量标准一、陶瓷材料性能要求1. 陶瓷材料应具有高纯度,无明显杂质和缺陷,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陶瓷材料应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热稳定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3. 陶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陶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以便于进行切割、研磨、抛光等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陶瓷制品外观质量要求1. 陶瓷制品的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和损伤,如裂纹、气孔、缩孔等,以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2. 陶瓷制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起伏和凸起,以便于清洁和使用。
3. 陶瓷制品的色彩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色彩鲜艳、图案清晰,以保证产品的装饰效果。
三、陶瓷制品尺寸偏差要求1. 陶瓷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2. 陶瓷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四、陶瓷制品表面质量要求1. 陶瓷制品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划痕、斑点、气泡等缺陷,以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2. 陶瓷制品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涂层、镀膜等,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效果。
五、陶瓷制品耐压性能要求1. 陶瓷制品应具有足够的耐压性能,能承受一定压力下的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陶瓷制品的耐压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六、陶瓷制品耐冲击性能要求1. 陶瓷制品应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能,能承受一定冲击力下的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陶瓷制品的耐冲击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七、陶瓷制品耐磨损性能要求1. 陶瓷制品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性能,能承受一定摩擦力下的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2. 陶瓷制品的耐磨损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陶瓷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一.概述:凡是经“高温热处理工艺合成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通称为陶瓷制品.二.陶瓷分类、特性.1.按原料来分,可分为以下两种.普通陶瓷:利用粘土,长石,石英等天然硅酸原料.特种陶瓷:u人工合成材料.较松软,一次烧成容易有严重针孔.第一次烧成称为素烧,第二次为釉烧.土的四大成分是高林土、长石、石灰石、田睦土,其中长石和石灰石决定产品的白度和硬度,高林土和田睦土决定产品的塑性和颜色.根据烧成温度来分,有高温瓷、中温瓷和低温瓷.根据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工艺陶瓷、艺术陶瓷等.3、陶瓷的性质白度、透光度、光泽度、热性、耐酸性、质密性、脆性.1).光泽度决定于瓷器表面的平坦与光滑程度.2).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是将测试样放于电炉内逐渐升温从100℃起,每隔20℃取出试样投入20℃水中急冷一次,如此反复,直至试样表面出现裂纹或开裂为止.3).陶瓷材料为良好的耐酸材料,能耐无机酸和有机酸及盐的侵蚀.但抵抗的侵蚀能力较弱,餐具瓷釉的使用要注意在弱酸碱的侵蚀下铅的溶出量超过一定量时对人体是有害的.4).日用陶瓷质地致密,吸水率不超过0.5%,陶器吸水率从4-5%开始.5).为了改善陶器材料的脆性,已研制出高韧性、高强度的氧化锆陶瓷.三、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粘土、非可塑性原料、助熔原料→粉碎精制→配土料→精制成浆脱水→胚料→注浆成型→脱模→修胚→自然风干→洗胚→阴干(其它)→上釉→烧成→电金/贴花白素彩绘→上釉→烧成→电金/贴花云土烧贴花→上釉→烧成其中窖烧(素烧)分两种:a.还原烧(从0℃加温到1000℃,此时打开透气孔进氧使之燃烧更旺直至瓷化温度烧出产品较乳白).b.氧化烧(0℃一直加温至恣化温度,烧出产品较清白).1.原料配制(原料分为两种类型):a.可塑性的原料,其主要是粘土类天然矿物,包括高领土、多水高领土,它们在坯料中起塑化和粘结作用.b.无可塑性的原料,其中石英可降低坯的粘性.烧成的部份石英深解在长石玻璃中,提高液体相粘度,防止高温变形,冷却后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防止坯体收缩时产生开裂和变形,长石则属于熔剂原料,高温下溶融后可以溶解一部份石英及高领土分解产物,对熔融后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温胶结作用,能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2.制模土模→原始模→CASE模→生产模(石膏模)石膏模是硬模,产品不可以有很复杂的造型和很深的纹路,石膏有吸水性,生产时就是用其吸水性成形的,制作模具的石膏要先抽空,再按1:0.7到1:0.85的比率调成石膏料,用硬性石膏做成的CASE模是原模分开来的几个组成部份(即所谓的分片),分片时要考虙脱模时不会拉伤土胚,用CASE模可灌制出多个生产模用于生产,当我们需要加快进度的时候就需要作更多的生产模,如无纹路花瓶的CASE模的使用寿命是150-200次,纹路复杂的寿命只有30-40次,CASE模使用次数过多会磨损,用其生产的产品表面会有颗粒.CASE模与生产模可互相复制,所以一般要留1个或2个第一代的生产模作模种,在CASE模损坏的时候用来复制.3.打浆泥浆的成分中加入解凝剂(学名水玻璃),解凝剂的比例为千分之三,打浆程序是:快速打浆→慢搅→打入吸铁机(含铁过重,烧出的产品会有黑点)→进入过滤震动筛,过滤网要在120目以上(一目等于每平方厘米120个网孔)→进入储浆筒.4.成形成形的方式有:注浆成型法(平台注浆、高压注浆、车台成型)、冲压成型干压法成型.a.冲压成形:又称为可塑法成型,用于制作地砖、瓷砖或餐具用之盘/碗;可塑成型可分为雕塑,印坯,拉坯,旋压和滚压等种类.b.注浆成型:有纹路的模子平均25-50次;没有纹路的模平均50-70次.c.车台成型:车台成型主要用于杯、碗等器皿,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可24小时操作,10秒1个产品,其流程为:炼土机下料→将土炼成湿度,直径均合乎要求的条状→切土机切割(根据产品的用量切出土条的长度)→有烘干设备的机械车台成型.d.平台注浆:石膏模用橡皮筋捆紧后,注满泥浆,第一次大约为15分钟,往后依次延长时间,一个模具一天12小时可灌8次,工人下班后要烘干模具,保持模具的吸水性.e.高压注浆:多用于盘子等大而平,依平台注浆方法生产易变形的产品.f.干压法成型:利用压力,将干粉坯料在模中加压成致密坯体的一种成型方法.5.整修用笔沾水刷洗彧用海棉沾水刷洗,整修模线和注浆口,并有原来的泥浆粘合附件(如马克杯的杯把).6.干燥坯体干燥的方法自然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辐射线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等.7.烧窑窑烧:较易发生的总是如下:a.裂痕、暗裂;b.跳釉及针孔;c.温度.裂痕:明显的裂痕绝对不可接受,细裂痕则可以填充料补平.裂痕易发生的地方一般在产品底部、附件粘合的地方、以及刀片修整之处.跳釉及针孔:跳釉发生的情况:土质与釉不合,收缩密度不均所致.针孔:胚体表面有杂质,上釉之前未清除,基本上跳釉与针孔都可以用补釉的方式改正.温度:釉中含有铅、铬,因此,如果烧成温度不足时,铅、铬的含量会过高,测试会无法通过(一般可以用铁质硬物轻敲产品,视其声音来判断温度,并可同时检验产品暗裂的情形.)烧结过程大致可分为低温蒸发(小于300℃),氧化分解和晶型转化成300--950℃),坡化成瓷和保湿(950℃),冷却定形四个阶段.窑的种类A.立方窑规格有1、2.5、3、4、6、8、16、32立方,一般有4立方的,其优点是既可烧氧化,又可烧还原,灵活度高,其缺点是热量浪费大,且时间性不够的话易形成色差,立方窑的加热顺序是从两边向中央加温,若要均匀,必须烧足13-14个小时.时而的台车要拉出须降温到600度左右,热量浪费大.烧成时间:白云土约8-10小时,全瓷13小时,所以烧成慢,且很费瓦斯,而且会有火头火尾.火头:指窑上层东西烧成会较大.火尾:指窑下层东西烧成会较小.此窑较大的缺点为烧成后,不可将窑立即打开.,需续渐将窑门打开.否则冷却即热,,陶瓷会破裂.B.隧道窑一般为20、25、35、40米,这四种.看工厂SPACE,而隧道窑可分为三种阶段: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一箱20米的窑差不多6-8小时从头到尾,每隔30~45分钟出一台车,但必须看东西大小而定,它优点在于速度快,烧成稳定. 烧成温度全瓷1280-1320度,半瓷1200度,白云土1050度陶土1000度以下,红土700-800度.8.彩绘陶瓷的彩绘方式有釉上和釉下两种.釉上画油漆,釉下是画色料、色精、水颜料.其程序为:素烧600度→画色料→上釉→烧出成品.A.釉釉原则分为三种:透明釉、大白釉、色釉,透明釉可用于BONE、NEWBONE、PORCELAIN,因为该土质为白色,可用透明釉.大白釉用于半瓷,因土为黄色,所以不适用透明釉;色釉用于半瓷,白云土也可用于釉;BONE、NEWBONE、PORCELAIN不适用色釉,因为上述三种均为高温色釉的原料.B.花纸花纸分为二种:1.纲版印刷2.平面花纸.花纸可分为釉上和釉下花纸,釉上DECAL为釉烧后再进行电花,釉下为在土坯干燥后贴上花纸,再上釉(只限于透明釉)但釉下DECAL有颜色的限制,较不受欢迎;;纲版和平面的分别在于表面的触感,釉上手摸会有粗糙感,平面的DECAL摸不出来,非常平滑,相当于釉中.平面花纸较贵于纲版,一般平面的DECAL均为进口,因为平面DECAL窑的纲非常细,每一立方有几千个纲点.台湾的技术尚有问题.电花纸温度以800度准则.花纸颜色金色温度低780度左右.粉红色温度比较高810度左右.电花纸体积有区分,窑内温度比较难控制,产品体积大,温度一般800度,体积小,温度越高,贴花纸以平面较好处理.而浮面容易产生跳花和裂缝.花纸成份釉药含铅都需检验,以餐具组,食品组为主.A.磁器:跳釉、流釉、裂釉(对光看,放水中,手指敲无回音),积釉、针孔,彩绘越界变形,破损、漏白、掉漆、刷痕.跳釉定义:釉在熔融过程中,产生卷缩,使坯体出现无釉的光秃地方.跳釉现象:几处小的地方,像龟裂干土似的裂纹,卷缩成小滴或小斑黑点脱离大部份坯面,可以在士下棚板上的垫土发现.跳釉产生原因:釉施在不清洁(如油污)的士上,或其它情况,令釉不能和生还完全粘结.从表面看,面涂施得很好,可是在烧成早期,釉开始烧结时,那些接触不良的地方就疏松,开裂,或就缩回而露出底坯.不论怎样情况,事后熔化等都不能补前必须用水清洗.用喷施法施釉时,要是在施釉的一层上过分喷湿釉,就会使釉层疏松,在烧成时就有后起的倦缩发生.以常导致倦缩是生釉的收缩和干裂.有些原料=氧化锌,轻质磷酸镁,铅百及硬质硼酸钙具有大的收缩度.在生釉上有任何裂纹一定要擦掉,全由干釉所填满为止.凡高度收缩的,都要更换灰以纠正.流动性的釉很少倦缩.在烧火早期时发生釉面开裂,到了釉熔化面能流动时就会将裂纹补好.釉下彩绘施得太厚,则在器皿仍是灰粉状及耐火状的一层留在釉的下面.熔化的釉在这种表面上,就不易自动的流布于全面.纠正的方法是将釉下彩薄薄地施一层,同时在釉下色料中加少许胶或粘结剂.B.茶具:渗漏,花纸跳,彩手柄变形,贴紧,上釉不均.C.陶器:对于彩绘、油漆、瓷漆等可处理和残余的表面涂层,和在儿童物品上的油墨不应包括铅的混合涂层,其中所有的含铅涂层的重量超过所有彩绘的稳定涂层或干彩绘薄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D.餐具:对于采绘、油漆、瓷漆等可处理和残余的表面涂层,和在餐具物品上的油墨不应包括铅的混合涂层,其中所有的含铅涂层的重量超过所有彩绘的稳定涂层或干彩绘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热振荡:将陶器容器浸入0-4℃冷水中,在达到恒温之后,将样品取出,并立即放入100℃的沸水中.应不破损,无裂纹,或有碎屑.可洗碟性:将一半样品放入洗碟机中低的架子,另一半放入高架子.在强洗设置,54-60℃的热水中,及热干洗设置中进行5次完整的洗刷循环.样品不应出现变色、褪色、裂纹或破损.微波性:样品在小的800瓦特的微波的高能量中进行2个循环,一半的样品要装满水,而另一半只有1/2的水.在一个循环中,样品中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再冷却到室温.样品应没有变色、褪色、裂纹或破损.注意事项产品须没有可处理的潜在的锐角、锐边.所有的产品须对眼睛和皮肤无毒,无刺激性.湿彩绘须作为单个体测试(不作为混合物,也不作为产品涂层的填充物) 所有的物品须满足质量综合的艺术性要求.产品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无破损部件,粗糙的工艺不正确的性能修饰.所有的产品应具有设计功能,且对要求的性能标签需验证.日用陶瓷的验货标准盘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陶瓷生产对高岭土、石英、长石、白云石、滑石有什么具体要求?

陶瓷生产对高岭土、石英、长石、白云石、滑石有什么具体要
求?
高岭土应分级开采、分级包装和发运,严格控制杂质混入。
通常采用拣选和淘洗办法来处理杂质。
要求烧后呈白色或浅白色,一级料白度要达到86%,二级料达到84%,三级料达到78%,铁、钛等着色物质的总量应低于0.5%。
石英一般使用结晶形石英,烧后呈白色,无斑点着色矿物,含SiO2量大干98%,含Fe2O3量小于0.2%。
轻微的黄色铁锈面积不超过石英表面积的15%。
长石一般使用钾钠长石,烧后呈白色透明状玻璃体,无斑点着色矿物,拣选时一般要求块度不超过8毫米,纯度达98%,(K20+Na20)含量应大于14%,一级料中的Fe2O3着色杂质含量要小于0.2%,二级料小于0.3%,三级料小于0.5%。
另外批料使用前应对其熔融温度、熔融范围和高温黏度等进行检验。
白云石在生产中主要控制外观杂质、烧后颜色和化学成份,其中Ca0含量应在29~31%,Mg0含量应在20~22%,Fe2O3含量应小于0.2%,HCl不溶物应少于1%。
滑石在生产中不允许存有斑点等呈色矿物,烧后要求呈白色,化学成份一般控制Al203含量不大于2.0%,Fe2O3含量小于0.3%,Ca0含量不大于1.5%,MgO含量不小于28%,为了提高釉面质量,滑石一般还采用煅烧处理。
滑石在坯料中主要作为溶剂,一般用量不大。
加入少量滑石有助于坯体瓷化,调整瓷坯膨胀系数,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
在釉料中加入滑石可以提高釉的白度、釉面光润度,有利于坯釉结合,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釉料中加入滑石主要由滑石提供MgO的成份。
陶瓷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一.概述:凡是经“高温热处理工艺合成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通称为陶瓷制品.二.陶瓷分类、特性.1.按原料来分,可分为以下两种.普通陶瓷:利用粘土,长石,石英等天然硅酸原料.特种陶瓷:u人工合成材料.较松软,一次烧成容易有严重针孔.第一次烧成称为素烧,第二次为釉烧.土的四大成分是高林土、长石、石灰石、田睦土,其中长石和石灰石决定产品的白度和硬度,高林土和田睦土决定产品的塑性和颜色.根据烧成温度来分,有高温瓷、中温瓷和低温瓷.根据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工艺陶瓷、艺术陶瓷等.3、陶瓷的性质白度、透光度、光泽度、热性、耐酸性、质密性、脆性.1).光泽度决定于瓷器表面的平坦与光滑程度.2).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是将测试样放于电炉内逐渐升温从100℃起,每隔20℃取出试样投入20℃水中急冷一次,如此反复,直至试样表面出现裂纹或开裂为止.3).陶瓷材料为良好的耐酸材料,能耐无机酸和有机酸及盐的侵蚀.但抵抗的侵蚀能力较弱,餐具瓷釉的使用要注意在弱酸碱的侵蚀下铅的溶出量超过一定量时对人体是有害的.4).日用陶瓷质地致密,吸水率不超过0.5%,陶器吸水率从4-5%开始.5).为了改善陶器材料的脆性,已研制出高韧性、高强度的氧化锆陶瓷.三、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粘土、非可塑性原料、助熔原料→粉碎精制→配土料→精制成浆脱水→胚料→注浆成型→脱模→修胚→自然风干→洗胚→阴干(其它)→上釉→烧成→电金/贴花白素彩绘→上釉→烧成→电金/贴花云土烧贴花→上釉→烧成其中窖烧(素烧)分两种:a.还原烧(从0℃加温到1000℃,此时打开透气孔进氧使之燃烧更旺直至瓷化温度烧出产品较乳白).b.氧化烧(0℃一直加温至恣化温度,烧出产品较清白).1.原料配制(原料分为两种类型):a.可塑性的原料,其主要是粘土类天然矿物,包括高领土、多水高领土,它们在坯料中起塑化和粘结作用.b.无可塑性的原料,其中石英可降低坯的粘性.烧成的部份石英深解在长石玻璃中,提高液体相粘度,防止高温变形,冷却后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防止坯体收缩时产生开裂和变形,长石则属于熔剂原料,高温下溶融后可以溶解一部份石英及高领土分解产物,对熔融后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温胶结作用,能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2.制模土模→原始模→CASE模→生产模(石膏模)石膏模是硬模,产品不可以有很复杂的造型和很深的纹路,石膏有吸水性,生产时就是用其吸水性成形的,制作模具的石膏要先抽空,再按1:0.7到1:0.85的比率调成石膏料,用硬性石膏做成的CASE模是原模分开来的几个组成部份(即所谓的分片),分片时要考虙脱模时不会拉伤土胚,用CASE模可灌制出多个生产模用于生产,当我们需要加快进度的时候就需要作更多的生产模,如无纹路花瓶的CASE模的使用寿命是150-200次,纹路复杂的寿命只有30-40次,CASE模使用次数过多会磨损,用其生产的产品表面会有颗粒.CASE模与生产模可互相复制,所以一般要留1个或2个第一代的生产模作模种,在CASE模损坏的时候用来复制.3.打浆泥浆的成分中加入解凝剂(学名水玻璃),解凝剂的比例为千分之三,打浆程序是:快速打浆→慢搅→打入吸铁机(含铁过重,烧出的产品会有黑点)→进入过滤震动筛,过滤网要在120目以上(一目等于每平方厘米120个网孔)→进入储浆筒.4.成形成形的方式有:注浆成型法(平台注浆、高压注浆、车台成型) 、冲压成型干压法成型.a.冲压成形:又称为可塑法成型,用于制作地砖、瓷砖或餐具用之盘/碗;可塑成型可分为雕塑,印坯,拉坯,旋压和滚压等种类.b.注浆成型:有纹路的模子平均25-50次;没有纹路的模平均50-70次.c.车台成型:车台成型主要用于杯、碗等器皿,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可24小时操作,10秒1 个产品,其流程为:炼土机下料→将土炼成湿度,直径均合乎要求的条状→切土机切割(根据产品的用量切出土条的长度)→有烘干设备的机械车台成型.d.平台注浆:石膏模用橡皮筋捆紧后,注满泥浆,第一次大约为15分钟,往后依次延长时间,一个模具一天12小时可灌8次,工人下班后要烘干模具,保持模具的吸水性.e.高压注浆:多用于盘子等大而平,依平台注浆方法生产易变形的产品.f.干压法成型:利用压力,将干粉坯料在模中加压成致密坯体的一种成型方法.5.整修用笔沾水刷洗彧用海棉沾水刷洗,整修模线和注浆口,并有原来的泥浆粘合附件(如马克杯的杯把).6.干燥坯体干燥的方法自然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辐射线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等.7.烧窑窑烧:较易发生的总是如下:a.裂痕、暗裂;b.跳釉及针孔;c.温度.裂痕:明显的裂痕绝对不可接受,细裂痕则可以填充料补平.裂痕易发生的地方一般在产品底部、附件粘合的地方、以及刀片修整之处.跳釉及针孔:跳釉发生的情况:土质与釉不合,收缩密度不均所致.针孔:胚体表面有杂质,上釉之前未清除,基本上跳釉与针孔都可以用补釉的方式改正.温度:釉中含有铅、铬,因此,如果烧成温度不足时,铅、铬的含量会过高,测试会无法通过(一般可以用铁质硬物轻敲产品,视其声音来判断温度,并可同时检验产品暗裂的情形.)烧结过程大致可分为低温蒸发(小于300℃),氧化分解和晶型转化成300--950℃),坡化成瓷和保湿(950℃),冷却定形四个阶段.窑的种类A.立方窑规格有1、2.5、3、4、6、8、16、32立方,一般有4立方的,其优点是既可烧氧化,又可烧还原,灵活度高,其缺点是热量浪费大,且时间性不够的话易形成色差,立方窑的加热顺序是从两边向中央加温,若要均匀,必须烧足13-14个小时.时而的台车要拉出须降温到600度左右,热量浪费大.烧成时间:白云土约8-10小时,全瓷13小时,所以烧成慢,且很费瓦斯,而且会有火头火尾.火头:指窑上层东西烧成会较大.火尾:指窑下层东西烧成会较小.此窑较大的缺点为烧成后,不可将窑立即打开.,需续渐将窑门打开.否则冷却即热,,陶瓷会破裂.B.隧道窑一般为20、25、35、40米,这四种.看工厂SPACE,而隧道窑可分为三种阶段: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一箱20米的窑差不多6-8小时从头到尾,每隔30~45分钟出一台车,但必须看东西大小而定,它优点在于速度快,烧成稳定. 烧成温度全瓷1280-1320度,半瓷1200度,白云土1050度陶土1000度以下,红土700-800度.8.彩绘陶瓷的彩绘方式有釉上和釉下两种.釉上画油漆,釉下是画色料、色精、水颜料.其程序为:素烧600度→画色料→上釉→烧出成品.A.釉釉原则分为三种:透明釉、大白釉、色釉,透明釉可用于BONE、NEWBONE、PORCELAIN,因为该土质为白色,可用透明釉.大白釉用于半瓷,因土为黄色,所以不适用透明釉;色釉用于半瓷,白云土也可用于釉; BONE、NEWBONE、PORCELAIN不适用色釉,因为上述三种均为高温色釉的原料.B.花纸花纸分为二种:1.纲版印刷2.平面花纸.花纸可分为釉上和釉下花纸,釉上DECAL为釉烧后再进行电花,釉下为在土坯干燥后贴上花纸,再上釉(只限于透明釉)但釉下DECAL有颜色的限制,较不受欢迎;;纲版和平面的分别在于表面的触感,釉上手摸会有粗糙感,平面的DECAL摸不出来,非常平滑,相当于釉中.平面花纸较贵于纲版,一般平面的DECAL均为进口,因为平面DECAL窑的纲非常细,每一立方有几千个纲点.台湾的技术尚有问题.电花纸温度以800度准则.花纸颜色金色温度低780度左右.粉红色温度比较高810度左右.电花纸体积有区分,窑内温度比较难控制,产品体积大,温度一般800度,体积小,温度越高,贴花纸以平面较好处理.而浮面容易产生跳花和裂缝.花纸成份釉药含铅都需检验,以餐具组,食品组为主.A.磁器:跳釉、流釉、裂釉(对光看,放水中,手指敲无回音),积釉、针孔,彩绘越界变形,破损、漏白、掉漆、刷痕.跳釉定义:釉在熔融过程中,产生卷缩,使坯体出现无釉的光秃地方.跳釉现象:几处小的地方,像龟裂干土似的裂纹,卷缩成小滴或小斑黑点脱离大部份坯面,可以在士下棚板上的垫土发现.跳釉产生原因:釉施在不清洁(如油污)的士上,或其它情况,令釉不能和生还完全粘结.从表面看,面涂施得很好,可是在烧成早期,釉开始烧结时,那些接触不良的地方就疏松,开裂,或就缩回而露出底坯.不论怎样情况,事后熔化等都不能补前必须用水清洗.用喷施法施釉时,要是在施釉的一层上过分喷湿釉,就会使釉层疏松,在烧成时就有后起的倦缩发生.以常导致倦缩是生釉的收缩和干裂.有些原料=氧化锌,轻质磷酸镁,铅百及硬质硼酸钙具有大的收缩度.在生釉上有任何裂纹一定要擦掉,全由干釉所填满为止.凡高度收缩的,都要更换灰以纠正.流动性的釉很少倦缩.在烧火早期时发生釉面开裂,到了釉熔化面能流动时就会将裂纹补好.釉下彩绘施得太厚,则在器皿仍是灰粉状及耐火状的一层留在釉的下面.熔化的釉在这种表面上,就不易自动的流布于全面.纠正的方法是将釉下彩薄薄地施一层,同时在釉下色料中加少许胶或粘结剂.B.茶具:渗漏,花纸跳,彩手柄变形,贴紧,上釉不均.C.陶器:对于彩绘、油漆、瓷漆等可处理和残余的表面涂层,和在儿童物品上的油墨不应包括铅的混合涂层,其中所有的含铅涂层的重量超过所有彩绘的稳定涂层或干彩绘薄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D.餐具:对于采绘、油漆、瓷漆等可处理和残余的表面涂层,和在餐具物品上的油墨不应包括铅的混合涂层,其中所有的含铅涂层的重量超过所有彩绘的稳定涂层或干彩绘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热振荡:将陶器容器浸入0-4℃冷水中,在达到恒温之后,将样品取出,并立即放入100℃的沸水中.应不破损,无裂纹,或有碎屑.可洗碟性:将一半样品放入洗碟机中低的架子,另一半放入高架子.在强洗设置,54-60℃的热水中,及热干洗设置中进行5次完整的洗刷循环.样品不应出现变色、褪色、裂纹或破损.微波性:样品在小的800瓦特的微波的高能量中进行2个循环,一半的样品要装满水,而另一半只有1/2的水.在一个循环中,样品中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再冷却到室温.样品应没有变色、褪色、裂纹或破损.注意事项产品须没有可处理的潜在的锐角、锐边.所有的产品须对眼睛和皮肤无毒,无刺激性.湿彩绘须作为单个体测试(不作为混合物,也不作为产品涂层的填充物) 所有的物品须满足质量综合的艺术性要求.产品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 无破损部件,粗糙的工艺不正确的性能修饰.所有的产品应具有设计功能,且对要求的性能标签需验证.日用陶瓷的验货标准盘类:1. 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长石质量标准

长石产品质量标准(一)
1. 有用元素及主要伴生元素对原料的影响
(1) 长石产品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长石矿产品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工业应用部门主要要求其含铁量低的长石产品。
(2) 我国长石产品的一般质量要求
(5) 日用陶瓷中作配料和釉料的长石要求
K2O+ Na2O >11—15%,K2O :Na2O > 2,Fe2O3+TiO2<1%。
(6) 无线电陶瓷原料对长石的要求
SiO260—66% ,Al2O318—22%,Fe2O3< 0.1%,TiO2微量, K2O + Na2O 12.5—16.5%(Na2O<3%),CaO < 0.5%,MgO < 0.5%,烧失量1%,块度20—150mm,1300 oC 烧结后熔融物无斑点、杂质,呈光亮的玻璃体。
(7) 电瓷原料对长石的要求
SiO2< 70%,Al2O3>17%,K2O + Na2O >14%, Fe2O3< 0.1—0.3%,陶瓷原料多用钾长石。
(8) 研磨材料对长石的要求
K2O >10%,Na2O < 4%,SiO2 >60%,Al2O3>18%,MgO+CaO < 1%,Fe2O3< 15%,熔点1230 oC —1280 oC 。
(9) 制钾肥用钾长石的要求
K2O > 9 %,Na2O < 1—3%,SiO2< 70%,MgO+CaO < 2%,Al2O315%左右。
2.国内部分出口长石产品的技术指标
3.苏联、比利时玻璃厂对长石的质量要求
4.美国泰和曼公司对长石原料的质量要求。
陶瓷原材料检验标准

4粒度
1.铅、镉不能超标
水玻璃
1.通常为无色,略带浅蓝色的透明或半透明 玻璃状或颗粒状,生产用的是粘稠液体
2.浓度为42-45°
1.SO2》24.6%
2.Na2O>7.0%
3.Fe w0.02%
碳酸钡
1.为白色粉末状,有毒,几乎不溶于水
2.经1160°烧成为白色粉末,稍有结块
3.含水率w3%
0.092%
Na2O>0.83%
银子岗白泥
1.为灰白色块状
2.经1170°烧成烧结现象,呈灰白色或浅黄 色块状
3.块度w 200mm
4.含水率w12%
1.SiO2>57.6%
2.Al2O3>26.53%
3.Fe2O3>1.36%
4.CaO>0.91%、MgO>1.48%、K2O>
3.36%
Na2O>0.34%
2.AI2O3 >15%
3.Fe2O3+TiO2w 0.5%
4.Na2O>17%
5.MgOc 0.1%
黄紫砂
1.颜色为黄绿色,含少量铁质物质
2.经1170°烧成后呈红色或褐红色,已完全 瓷化
3块度w 200mm
4.含水率w12%
1.SiO2>58.44%
2.Al2O3>16.76%
3.Fe2O3w 11.5%
3.石央砂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无明显 云母和杂质
4.经1170°烧成无烧结现象,颜色为白色或 浅黄色
5.含水率w3%
石膏粉
1.颜色白无杂质结块
2.搅拌时间2-3分钟,初凝时间6-8分钟, 终凝时间8-15分钟
陶瓷工艺学13原料质量评价与要求,原料的标准化,原料的开采、选矿与预烧-0910

摄于醴陵沩山,粘土破碎,以水作动力,够环保吧。
原料预处理-开采与分选
摄于醴陵沩山,图中可见化浆池与分选沟渠。
原料预处理-开采与分选
摄于醴陵沩山,沉降后的泥浆,用原始的方法压滤。
原料预处理-开采
摄于醴陵沩山,这个化浆池用人工捣浆,也通过沟渠来分选。
原料预处理-开采与分选
摄于醴陵沩山,同样要进行压滤脱水,泥即可供陶瓷厂使用。
原料评价的总要求
长石中含铁量的要求严格,不仅因为其使制 品白度降低,而且由于长石常与云母、角长 石伴生,这些含铁矿物不在高温下不能与长 石互溶,因而使制品出现黑色斑点。
轻工部《日用陶瓷用长石标准》
化 名 称 钾 长 石 级 别
Fe2O3+TiO2
学
成
分
其中K2O
(% )
其中Na2O
其中TiO2
原料预处理-预烧
基本概念
原料预烧是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预烧温度 多控制在矿石达到烧结致密化或使某些矿物分 解的范围内。对主晶相为氧化物的原料,烧结 温度约为其熔点的0.7-0.9倍
原料煅烧有轻烧和死烧(重烧)之分。轻 烧的目的在于活化,温度较低。死烧的目的则 在于达到完全烧结,所需温度较高。
原料预处理-预烧的作用
1 2 3
≤0.20 ≤0.30 ≤0.50
≤0.05 ≤0.10 ≤0.20
≥10.0 ≥8.0
不限 不限
钠 长 石
1
2 3
≤0.20
≤0.30 ≤0.50
≤0.05
≤0.10 ≤0.20
K2O 大于Na2O含 量 不限 ≥8 不限 ≥7 Na2O大于 K2O含 量
原料评价的总要求 石英原料
石英砂(陶瓷原料)质量标准

石英砂(陶瓷原料)质量标准一、化学成分石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含量应不低于90%。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如铝、铁、钙、镁等元素。
这些杂质元素对石英砂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应尽量降低其含量。
二、粒度分布石英砂的粒度分布对陶瓷原料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粒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陶瓷原料混合不均匀,影响烧成产品的质量。
因此,石英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陶瓷原料的质量。
三、颗粒形状石英砂的颗粒形状应呈圆形或近似圆形,颗粒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杂质。
这是因为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的石英砂在混合和成型时会增加难度,影响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四、硬度石英砂的硬度较高,莫氏硬度应在7左右。
硬度高的石英砂可以保证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减少损失。
五、白度石英砂的白度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白度较高的石英砂可以制备出颜色更白、透明度更高的陶瓷产品。
石英砂的白度一般应不低于90度。
六、含水率石英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其稳定性。
含水率过高会导致石英砂结块、流动性差,影响加工和混合效果;含水率过低则容易吸湿,导致产品变质。
因此,石英砂的含水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七、密度石英砂的密度一般在2.2-2.3g/cm³之间,密度过小会影响其强度和耐磨性,密度过大则会导致加工困难。
因此,在选择石英砂时应注意其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八、耐火度石英砂具有较高的耐火度,一般可达到1750℃以上。
耐火度是评价石英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耐火度越高的石英砂越能满足高温环境下陶瓷产品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石英砂(陶瓷原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化学成分、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硬度、白度、含水率、密度和耐火度等方面。
在选择和使用石英砂时,应注意这些指标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保证陶瓷原料的质量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原料质量标准(长石石英膨润土等)-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日用陶瓷用长石技术标准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长石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用长石产品。
2、引用标准GB/T4734日用陶瓷铝硅酸盐化学分析方法ZBY20 001日用陶瓷泥料、泥浆、釉浆含水率测定方法ZBY20 002日用陶瓷泥浆、釉浆筛余量测定方法3、产品分类日用陶瓷用长石按矿物组成分为钾长石和钠长石。
按产品状态分为块状和分状。
4、技术要求按质量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质量块状产品应无明显云母和其他杂质,无严重铁质污染,外观通常为肉红色、白色、浅黄色。
产品经1350℃煅烧后,优等品、一等品为透明或乳白色玻璃状;合格品为透明或浅黄色玻璃体。
长石产品的粒度由供需双方议定。
长石含水率不超过2%,如超过应在计量中扣除。
化学成分按GB/T4734测定。
煅烧试验在电炉中进行,1350℃时保温30分钟。
粒度按ZB Y20 002测定。
含水率按ZB Y20 001测定。
外观色泽用目测鉴别。
6、检验规则每批产品必须经生产单位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产品按同一类别、同一等级形成批。
样本的抽取袋装产品按下表的规定,从产品批中抽取样本袋,再从每个样本袋中抽取1㎏样品,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分至检验项目所需的品进行粉碎后按四分法缩分至检验项目所需的试样量。
产品按技术要求检验,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含水率除外),应重新抽样复验,若仍然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产品必须用袋包装,其重量误差不大于1%。
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等级、粒度、重量、出厂日期、生产单位和地址。
严格按产品种类、级别运输和储存,防止产品污染。
附:长石图片日用陶瓷用滑石技标准QB/T1635-1992 JS-011-002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滑石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用的滑石。
2、引用标准JC167滑石分析方法。
JC300滑石的筛余量测定方法。
3、产品分类按产品的状态分为块状和粉状。
4、技术要求按滑石的质量要求,分为一等品、合格品。
滑石经1250摄氏度以上煅烧后,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
粉状滑石粒度:过孔径为筛,其筛余量不大于2%,块状滑石大小由供需双方议定。
高温煅烧在电炉中进行,外观色泽用目测鉴别。
粒度按JC300测定。
化学成分按JC167测定。
6、检验规则每批产品须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产品按同一等级形成批。
样品的抽取袋装产品按表2规定先从产品批中抽取样本袋,再从每个样本袋中抽取1㎏样品,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至试验项目所需的试样量。
散装产品应按网格法或方格法抽取不少于10㎏样品,将样品进行粉碎后按四分法缩至检验项目所需的试样量。
产品检验结果,如果粒度、化学成分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重新抽样复检。
若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断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粉状产品必须用防潮袋包装,每袋重量误差不大于1%。
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等级、商标、重量、出厂日期、生产厂名称。
运输中需遮盖,严防外来杂质的混入。
不同等级的产品应分别堆放,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
附:滑石图片日用陶瓷石英技术标准QB/T1635-1992 JS-011-003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石英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用石英产品。
2、引用标准GB/T4735日用陶瓷高硅材料及其制品化学分析方法ZB Y20 001日用陶瓷泥料、泥浆、釉浆含水率测定方法ZB Y20 002日用陶瓷泥浆、釉浆筛余量测定方法3、产品分类按产品的产状分为块石英(含加工后的石英粉)和石英砂(含粉石英)。
按粒度大小分为粒状和粉状。
4、技术要求按质量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质量块状石英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无严重铁质污染。
石英砂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无明显云母和其他杂质。
产品经1350℃煅烧后,优等品和一等品为白色,合格品为白色或浅黄色。
石英的块状和粒度,由供需双方议定。
产品含水率不超过3%,如超过应在计量中扣除。
化学成分按GB/T4735测定。
煅烧试验在电炉中进行,1350℃时保温30分钟。
粒度按ZB Y20 002测定。
含水率按ZB Y20 001测定。
外观色泽用目测鉴别。
6、检验规则每批产品必须经生产单位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产品按同一类别、同一等级形成批。
样本的抽取袋装产品按下表的规定,从产品批中抽取样本袋,再从每个样本袋中抽取1㎏样品,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分至检验项目所需的品进行粉碎后按四分法缩分至检验项目所需的试样量。
产品按技术要求检验,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含水率除外),应重新抽样复验,若仍然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产品必须用袋包装,其重量误差不大于1%。
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等级、粒度、重量、出厂日期、生产单位和地址。
严格按产品种类、级别运输和储存,防止产品污染。
附图一:石英图片附图二:本地石英图片日用陶瓷模用石膏粉技术标准QB/T1635-1992 JS-011-004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半水石膏粉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陶瓷模用半水石膏粉。
2、引用标准GB/T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检查)GB/T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QB/T1640陶瓷模用石膏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QB/T1641陶瓷用石膏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标准稠度在QB/T1640规定的条件下,石膏料浆自由扩展直径达(220±5)mm时,加水量占石膏粉量的百分数。
其他术语按GB/T5000执行。
4、产品分类按产品晶形分a-半水石膏粉和β-半水石膏粉。
5、技术要求色白、无杂质结块。
自由水含量不得大于%。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规定。
按产品质量分为一等品、合格品。
物理性能按QB/T1640测定。
化学成分自由水按QB/T1641测定。
7、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每批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交收检验交收检验项目为、条规定的内容。
产品按同一品种、等级形成批。
样本抽取随机进行。
交收验收按GB/T 2828规定执行,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检查水平、抽样方案见表3。
则判该样品单位不合格。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每年进行一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须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在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上级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条规定的内容。
型式试验的样本应从本周期内生产的并经生产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型式试验按GB/T2829进行,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类别水平、抽样方案及样本量见表4合格,经检验判为不合格批时,该批产品由交货方重新加工分等后方可再次提交验货。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产品一律用防潮袋包装出厂,每袋重量误差不大于标重1%,袋上应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防潮标记及产品等级。
有效期和出厂日期卡。
运输中应严禁雨淋受潮,防止散包和混入杂质。
库存时必须置于通风干燥处。
附:石膏粉图片日用陶瓷用高岭土技术标准QB/T1635-1992 JS-011-005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高岭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为主要矿物组成,用来制造日用陶瓷的高岭土产品。
2、引用标准GB/T4734日用陶瓷铝硅酸盐材料及其制品化学分析方法QB/T1645陶瓷原料、颜料颗粒分布测定方法ZB Y20 001日用陶瓷泥料、泥浆、釉浆含水率测定方法ZB Y20 002日用陶瓷泥浆、釉浆筛余量测定方法3、产品分类按产品状态分为硬质高岭土和软质高岭土。
4、技术要求按产品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软质高岭土产品的颗粒分布应符合表2的规定。
化学成分的测定按GB/T4734。
含水率测定按ZB Y20 001执行。
粒度测定按ZB Y20 002执行。
颗粒分布的测定按QB/T1645执行。
6、检验规则每批产品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交货,交货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产品按同一等级形成批。
样本的抽取。
袋装产品按下表的规定,从产品批中抽取样本袋,再从每个样本袋中抽取1㎏样品,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分至检验项目所需的品进行粉碎后按四分法缩分至检验项目所需的试样量。
产品按技术要求检验,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含水率除外),应重新抽样复验,若仍然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产品包装上应标明一下内容;a、生产单位;b、产品种类和名称;c、商标;d、生产日期和批号;e、质量等级;f、单件重量;g、包装储运标志和收发货标志。
包装产品应用袋包装(硬质高岭土除外),同批产品单件重量误差应不大于1%。
软质高岭土含水率不超过15%,水分超过规定可在计数中扣除。
运输工具须清洁,运输时须遮蓬,并按同品种,等级分开运输。
贮存产品贮存须严格按品种等级分隔贮存,堆放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
日用陶瓷用方解石技术标准JS-011-006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用方解石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用方解石产品。
2、引用标准GB/T4734日用陶瓷铝硅酸盐材料及其制品化学分析方法QB/T1645陶瓷原料、颜料颗粒分布测定方法ZB Y20 001日用陶瓷泥料、泥浆、釉浆含水率测定方法ZB Y20 002日用陶瓷泥浆、釉浆筛余量测定方法3、产品分类日用方解石按矿物组成分为锰方解石、铁方解石、锌方解石等。
按产品状态分为粒状、块状、纤维状、土状等等。
4、技术要求按质量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质量外观通常为白色或无色。
方解石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状。
细度325目筛余≤5%。
CaCO3≥98%,MgO<1%,S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