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的详细教案。
一、教学内容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2.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3. 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2.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口算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情境。
2. 讲解概念:通过示例,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
3. 口算方法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如逢十进一、不满十加零等。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典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子,如23+45、76+89等,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并解释进位的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口算方法,互相学习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步骤;2. 用粉笔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实例,并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之前,我选择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1.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1.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1.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例题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包括练习本、铅笔和橡皮。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小明有2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15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例题讲解:我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我可以通过讲解“34+25”的计算过程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将两个两位数相加。
3.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45+32”、“56+21”等。
4.小组合作: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和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3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0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4 + 25 59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小明有5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9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1.45+32=77、56+21=77、67+18=85。
2.小明现在有82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够熟练,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介绍如何将两位数加法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计算,例如使用分解法、补偿法等。
2. 进位与退位的理解: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在两位数加法中的重要性。
3. 实际应用:将口算两位数加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结果。
2. 难点:进位和退位的正确处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找零问题引入两位数加法。
2. 探索与发现: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口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4.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练习,教师提供个别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板书展示口算的步骤和技巧。
2. 进位与退位的理解:通过板书解释进位和退位的含义和操作方法。
3. 实际应用:通过板书展示两位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两位数加法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3. 拓展练习:探索更多的口算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他们是否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应用口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技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1. 创设情境,说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坐船成绩的情景图。
(3)先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 探求新知,解决实践成绩(1)学习例1。
(2)分组讨论解决“二(1)班和二(2)班和乘能否坐下,二(3)班和二(4)班能否坐下”。
师:你能运用你搜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成绩吗?你有甚么办法?先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成绩的办法和结果。
【小结】算法1、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算法2、可以按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
鼓励先生用多种考虑方法【典型例题】(3)学习例2。
(4)分组讨论解决“二(1)班和二(2)班上船后还能上几人,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
【小结】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要把加上或减去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 揭示课题师:如今观察今天研讨的这几个算式,它们有甚么共同的特点?(指名汇报,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口算:【进步练习】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3=67 74-()=28 57-()=18 ()-46=382. 被减数是64,减数是47,差是多少?3. 一个数加上13等于98,这个数是多少?4. 一个数减去36等于34,这个数是多少?【拓展练习】1. 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2.板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设计教学反思检查人员签字年月日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已有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础,能明白其中的算理,并能合理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时进位和退位等思想及技巧已经基本掌握。
但少数学生在进位、退位中容易出错,需要加强辅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1/ 6
出示主题图
从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 6
据刚才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吗?该怎样列式呢?
师:你会口算吗?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
口算思路。
师:你发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3/ 6
师:你会口算吗?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
算思路。
4/ 6
在进行进位加法口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算一算,填一填。
预设答案:
2.拼图游戏。
3.一起来拍照吧,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问题。
33+43=76 41+38=79 45+36=81 35+58=93 28+49=77
5/ 6
6/ 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人教新课
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练习。
3.提高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和计算速度。
二、教学重点
1.两位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2.两位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目的解答。
三、教学内容
1. 两位数加法
•两位数加法的基本概念。
•两位数加法的进位处理方法。
2. 两位数减法
•两位数减法的基本概念。
•两位数减法的借位处理方法。
3. 练习题目
1.23 + 45 = ?
2.98 - 57 = ?
3.72 + 36 = ?
4.54 - 28 = ?
5.67 - 39 = ?
四、教学流程
第一步: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第二步:导入新知识
•示范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加减法问题。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题目,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四步:讲解
•针对练习题目中的错误或疑惑,进行详细讲解。
第五步:巩固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表现优秀的地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更多数量的加减法题目,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两位数的加减法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处理,保持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例题:34 + 27 = 61。
3. 练习题:56 + 38 = FetchType; 79 + 45 = FetchType。
作业设计1. 练习册第15页第1题至第10题。
2. 解决实际问题:小华有23个苹果,小明有3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练习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的处理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图片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23个苹果和35个橙子,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张图片上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吗?”这样的引入方式既生动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两位数加法问题的思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问题1:
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列式:65-54=
先算65-50=15,再算15-4。
问题2:世博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先算65-40=25,再算25-8。
世博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元?
先算54-40=14,再算14-8。
学生比赛计算。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意在培养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方法的优化意识和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
学生口算。并说说算式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十位上的数。
学生观察图片,观察主题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及所提的问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2.三一班有故事书65本,比三二班多16本。三二班有多少本故事书?
答:三二班有49本故事书。
拓展提高。
方法一:
36-8=28(岁)50-28=22(岁)
方法二:
50-36=14(岁)8+14=22(岁)
先算46-30=16,再算16-4=12
先算46+30=76,再算76+4=80
学生列式,说说计算过程。先算65-10=55,再算55-6=49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汇报交流:
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六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2.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65-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口算。
学习目标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探究口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最佳方案。
重点探究口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及优化。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和学生用准确语言叙述自己的口算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1. 1.做一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口算。
并
设计意图
两位数加减整
2.45+40=8537+20=5789-40=49
3.56-20=3634+5=3979-6=73
4.24+4=2851+8=59
5.怎样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6.怎样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第1页说说算式的特
点及计算方
法。
两位数加减整
十数,先把十
位上的数相加
减,再加上个
位上的数。
两位数加减一
位数,先把个
位上的数相加
减,再加上十
十数和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的计算
的练习,可以使
学生熟悉计算方
法,为本节课的
学习新知识做铺
垫。
位上的数。
2.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世博会吗?(课件演示)看,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
这是主题馆,这是世博文化中心,这是中国国家馆,这是波兰馆。
某校的学生也去参观世博会啦!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观察图
片,观察主题
图,交流发现
的数学信息及
所提的问题。
创设生动有趣的
情景,给单调的
计算赋予了活
力,为引出新课
提供背景,激发
学生投入到解决
乘船问题中去。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1. 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出示问题。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出示一年级的人数的课件)
一(1)班35人,一(2)班34人,一年级一共要
买多少张票呢?你会列式吗?
35+34=
你会口算吗?课件演示:
第2页
学生分析所
给的条件和所
求的问题,并
分析列式解
答。
小组讨论:说
一说:你是怎
样口算的?说
说你的思考过
程。
先算
35+30=65,再
算65+4。
先算
30+30=60,再
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意在培养
学生明确解决问
题时要注意方法
的优化意识和掌
算5+4=9,最后算60+9。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先算39+40=79,再算79+4。
先算握基本的口算方法。
答:一年级一共要买69张票。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二(1)班39人,二(2)班44人,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呢?你会列式吗?
39+44=
你会口算吗?课件演示: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
第3页
答:二年级一共要买83张票。
(3)小组合作: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2.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汇报交流:
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学生叙述口算
过程。
主要是让学生利
用本节课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
反馈学生对新知
的理解与掌握情
况
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六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第4页
2.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1:
普通快客的票
价比动车贵多
少元?
列式:65-54=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65-54=
怎样计算呢?先算65-50=15,再算15-4。
答: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11元。
(2)世博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65-48=
怎样计算?
第5页问题2:世博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先算65-40=25,再
((算25-8。
答:世博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17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世博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元?列式:54-48=世博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元?
先算54-40=14,再算14-8。
答:世博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6元。
(4)夺红旗.看谁能先夺到红旗。
学生比赛计
算。
3.小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先用两位数加第二个
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2)两位
数加两位数,可以先把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
别相加,再把两个和加起来。
3)两位数减两位数,
可以先用两位数减第二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再减
去个位上的数。
第6页
巩固提高 1.1.小明和小红给小树浇水,小明浇了34棵,小先算红浇了46棵。
(1)小红比小明多浇了多少棵?46-30=16,
再算(2)小明和小红一共浇了多少棵?
16-4=12
答:小红比小明多浇了12棵。
(2)小明和小红一共浇了多少棵?
先算
46+30=76,再
算76+4=80
答:小明和小红一共浇了80棵。
2.三一班有故事书65本,比三二班多16本。
三二班有多少本故事书?学生列式,说
说计算过程。
先算
65-10=55,再
算55-6=49
对所学知识加以
巩固练习,以便
学生更牢固地掌
握本课所学。
答:三二班有49本故事书。
拓展提高。
小组合作说说
第7页
方法一:
36-8=28(岁)50-28=22(岁)方法二:
50-36=14(岁)8+14=22(岁)你的思考过程。
先求妈妈比我大多少岁。
也可以先求再过几年妈妈50岁。
课堂小结(1)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先用两位数加第二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2)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先把两位数十位和个
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再把两个和加起来。
(3)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先用两位数减第二个
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再减去个位上的数。
板书对本课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使学生更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的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感受世博会的美丽,激发学生参观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某校学生参观世博会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第8页
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
2、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学生生活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口算的方法也必然多样化。
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并努力使学生内化、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通过指名几个学生说口算方法,同时又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使每个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并内化、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