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合集下载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情趣?请说出他们的区别。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

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齐白石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一八六三年冬月二十二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

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

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

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4月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朱德作陪。

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

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冬,为《人民日报》画《和平鸽》1951年2月,画作10余幅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用三天时间,为北京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创作丈二巨幅《白花与和平鸽》。

同年,多次创作题为《和平胜利》《和平万岁》的作品。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人教版】美术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

【人教版】美术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

情趣盎然的艺术作品
发现情趣
演绎情趣
画面中右上方的
青蛙的 情绪和
找一找画面中最有趣
画面左下方的三只 青蛙请同学们的发挥姿联态想,形
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
成上强台演烈一的演反此刻差画,面中增
有趣?
加的了青蛙画会面进中行怎的样戏的对剧

性话效? 果,让画面趣
蛙 (
味生动!







生活当中的美好瞬间 你感受到画家的什么情感?
“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形成了 耐人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
画家以“白”当“黑”。以有 限的画面空间,表现出没 有边界的江水,反而令人 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情”与“景” 的高度融合 形成了耐人 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心的扁舟和钓翁 形象刻画细致。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艺 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 起我们想象的是“虚”。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同学们课前收集的有意义的照片或是图片,并 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生活中的情趣
让我们看看其他艺术家是 如何表现有情趣的作品的?
体验感受美术作Hale Waihona Puke 情景交融的艺 术感染力——意境美。
欣赏美 体悟美 评述美
艺术作品中的情趣指的是什么?
情趣指的是艺术家寄托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性情和志趣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 [南宋] 马远
想一想:
除了绘画作品还有什么作品课以表达出意境与情趣?
试一试:分析作品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情趣?
“一家人”椅 (现代家具设计 德国)
这组椅子的设计,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拟人化”的艺 术手法,我们从椅腿的不同姿势上,可以联想到一家 老少促膝谈心的亲切场面。这件实用性的现代工艺产 品设计,有着十分亲切感人的艺术情趣。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理解其基本观点和表现手法。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学会运用情趣和意境营建自己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理解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将情趣和意境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提高艺术作品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类型。

2. 准备教学用PPT,包括作品介绍、问题讨论和创作指导等环节。

3. 准备画笔、颜料、纸张等美术用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创作材料。

4. 安排教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适合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

提问:同砚们,刚才老师播放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用一两句话描述。

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用无声的语言表达情感,传达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美术课,让我们共同去领略艺术的美,去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2. 回忆比照师:其实在我们小学阶段就有对艺术和美的探索和思考。

那么同砚们,你还记起小时候都画过些什么吗?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绘画时的心情?你们觉得那时绘画的作品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学生分享作品并描述感受。

教师总结:看来同砚们都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但小学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二)新课教学1. 展示图片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图片,并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营建了一种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它们或精致或粗犷,或明快或朦胧,但都充满了情趣和意境。

那么同砚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尝试一下呢?2. 讲解要点教师讲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现 代齐 白 石蛙声十里 出
想一想:

绘画如何表达“有声”的意趣呢?

中 国 画
齐 白 石
情景交融的“意境”
“情”和“景”相结合 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
B情景交融的“意境”

寒江独钓图 中国画 马远
B情景交融的“意境”
比 较 赏 析
C 当堂训练与展示评价
一、我了解, 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 1生活情趣( ) 2 情景交融 ( ) 3高雅品位 ( ) 4 精湛技艺 ( )
二、我学会,如何赏析《李白诗意图》 故乡

C 当堂训练与展示评价
三、我分享 磁州博物馆正在召集 “美好生活 诗情画意” 作品展义务讲解员, 请你将以下作品中做 任选其一,讲解分享 给在场观展者,希望 与更多的人们分享 优秀作品。
D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磁县槐树学校 闫向坤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请根据课前预习为“我的家”推荐 适合的作品,用来装饰客厅、餐 厅、书房、卧室等地方增添生活 情趣,提升生活品位。
A 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
散 步 油 画 夏 加 尔 法 国
为什么不同的散步呢?



作品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儿?




换个角度欣赏?哪个效果更好?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1 了解艺术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1.3 分析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二章:情趣和意境的概念2.1 解释情趣和意境的含义2.2 探讨情趣和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3 分析情趣和意境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艺术创作中的情趣表达3.1 探索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情趣3.2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中的情趣表达方式3.3 讨论情趣表达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第四章:艺术创作中的意境营造4.1 了解意境营造的概念和方法4.2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中的意境营造技巧4.3 探讨意境营造在艺术作品中的意义第五章:情趣与意境的相互关系5.1 分析情趣与意境在艺术作品中的相互作用5.2 探讨情趣与意境的融合与平衡5.3 提出如何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营造情趣与意境的建议第六章:绘画艺术中的情趣与意境6.1 介绍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6.2 分析绘画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体现6.3 探讨绘画艺术中情趣与意境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第七章:雕塑艺术中的情趣与意境7.1 了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7.2 分析雕塑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营造7.3 讨论雕塑艺术中情趣与意境的相互关系及意义第八章:音乐艺术中的情趣与意境8.1 探索音乐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8.2 分析音乐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体现8.3 探讨音乐艺术中情趣与意境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第九章:文学艺术中的情趣与意境9.1 介绍文学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9.2 分析文学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营造9.3 讨论文学艺术中情趣与意境的相互关系及意义第十章:当代艺术中的情趣与意境10.1 了解当代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0.2 分析当代艺术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体现10.3 探讨当代艺术中情趣与意境的关系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难点解析: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多维度的,包括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艺术服务于生活等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主要内容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应植根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将通过欣赏作品、探索尝试、实践创作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经验与艺术情趣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学习如何从自然景物和人造环境等方面去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2)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之间的联系,关注民族传统艺术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准备教具和材料;制定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并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毛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风景优美的图片(如黄山风景、九寨沟风光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

然后问学生:“这些自然美景是否给你带来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引出本课的主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2.探究(20分钟)(1)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如张大千的《泼墨山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并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感。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对美的认识。

(2)讨论如何运用材料与技法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美教师请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代表性强并能体现美的绘画作品,并从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然后教师总结并介绍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如刮蜡纸、水彩画、油画棒等。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干系,认识到艺术可以营建生活的情趣和意境。

2. 掌握基本的艺术欣赏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作品,深入理解艺术的内涵。

3. 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学会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理解艺术的内涵和美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如绘画、雕塑、音乐等。

2. 准备教学PPT,包括作品介绍、知识点总结等。

3. 准备教学用具,如笔、纸、橡皮等,以便学生记录和思考。

4.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在教室上更好地理解和参与。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营建艺术”,并以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找出关键语句。

2.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理解作者如何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文章的要点。

(三)教室互动教师提出一些与营建艺术和情趣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安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

2. 搜集一些与营建艺术相关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或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营建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理解艺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是如何营建的。

2. 掌握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和营建意境。

3.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是如何构成的。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艺术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艺术作品的PPT,包括图片和文字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在美术创作中成功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使作品更加生 动有趣,并富有深度和内涵。
04
学生作品分析与欣赏
学生作品展示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呈现出了众多具有创造性和 想象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学习 美术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部分学生作品 的展示
作品2:《月夜思》。这幅作品以深邃的蓝色为背 景,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月亮和云朵的形状, 营造出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CONTENTS
• 引言与背景 • 艺术的情趣与意境解析 • 如何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 学生作品分析与欣赏 • 实践操作:创作自己的作品 • 总结与延伸
01
引言与背景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艺术情趣 和意境的基本概念,掌握营造艺术情 趣和意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创造力。
VS
实例2
《蒙娜丽莎》中的情趣与意境:这幅作品 通过神秘的微笑和柔和的色调,表现出蒙 娜丽莎优雅、高贵的气质。作品中的光线 和背景处理,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充满了诗意。观赏者在品味蒙娜丽莎的美 丽之余,也能感受到作品所传达出的对人 性、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03
如何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使用色彩与线条营造情趣
意境:学生们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美术元素,成功地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如《春日郊 游》中的生机勃勃,《月夜思》中的宁静悠远,以及《田园牧歌》中的和谐诗意。这些意境 使得观众能够沉浸在学生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点评作品
• 在课堂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对彼此作品的点评。 他们根据所学的美术知识和自己的审美体验,给出了中肯且具 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 作成果,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有助于提升他们的 美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图片欣赏
这几张图片你们觉得怎么样?
感谢摄影师拍下了如此生动的照片。

让我们看看其他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欣赏并回答
这两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什么效果?
青蛙齐白石
散步夏加尔
质发主画“住本疑言次面开脚幅者者分的会正《,,明节青在青不屏,奏蛙挣蛙由气两把”扎》不聚主握,的充跌神角得一小满进的各恰副青了故聆有到不蛙齐事听神好可,氏里着态处叫三幽。

,,,人只默愈手虚听煞,加舞实去有被辩足得的其芦驳蹈当神事草的的,秘的缠。

马克·夏加尔 (1887-1985年) 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

夏加尔对生活的爱很大一部分源于他对妻子贝拉的爱。

《散步》是结婚三年后画的,此时的夏加尔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他高高扬起手臂,拉着飘在空中的爱妻贝拉,在平原上愉快地散着步。

因此画中色彩明亮,特别是那左下角红色的花布,充分体现了喜庆的情绪。

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
四羊图中国画南宋陈居中
试一试:分析一下这
些作品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情趣。

这是南宋画家陈居中创作的一幅极为生动的动物画。

在很小的尺幅上,画家选取了一个日常的景象,在村郊野外的小土坡上,四只羊的组合仿佛是一个家庭,母亲正在看管着孩子,父亲则高高在上,保持着一家之主的威严,画家将动物之间的情爱描写得十分真实,又富有人世的生活意趣。

在置景上力求简单明快,土坡只以墨笔勾出轮廓,略加擦染,几株小草与荆棘也安排得很疏阔,画面左上角画一株老干,侧生一棵新枝。

画家亦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立于树干上的两只小山雀,俯首观看,形态生动。

全图无论是写物、写景,皆突出了一个“动”字,生活气息极为浓厚。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概念,认为:一境“故得形似”,二境“深得其情”,三境“则得其真矣”。

可见意境是对情景的提升,意境浑圆是比情景交融更具超然的格趣。

现实主义版画中意境追求达到《蒲公英》的程度者寥寥。

《蒲公英》之"意境" 可用五字说:简、情、远、静、玄。

《蒲公英》笔法十分简洁,画面只有一个吹蒲公英的乡间女孩,身边一个草篮一把镰刀。

这种单纯凝练而不驳杂的意象,是吸引观者入境的前提条件。

意境体验较之情景体验,需要更加单纯凝练的意象。

“繁”需万取一收,“简”需一以总万。

吴凡倾向于一以总万的简体。

情,就是情景交融,它
是意境的基础要素。

《蒲公英》中女孩动态和细节描绘,甚至飘向天空的小小蒲绒,都十分自然、恰到好处,充满了艺术家对田园生活眷恋之情,可以说是情真景惬。

李白诗意图石涛
妙画在面何表处现?出怎样的意境?
独钓寒江雪
中国画南宋马远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什么是意境呢?
?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古典诗、词、画、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

?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 想一想:
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还有哪些形式能表现出情趣和意境呢?
剪纸
产品设计
服饰设计
环境装饰
建筑
迪拜帆船酒店
室内装饰
广告
音乐欣赏
野蜂飞舞琵琶语
对比两首乐曲分别给人们带来什么感受?意境如何?
课堂小结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你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生活中的情趣也处处可见
但你必须是一个用心生活的人才能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