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doc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1000字]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322bd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2.png)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以及作用;2.掌握音乐与舞蹈协同演出的基本方法;3.提高学生的音乐及舞蹈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作用;2.音乐与舞蹈的协同表演;3.音乐及舞蹈表现技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音乐与舞蹈的协同表演;2.教学难点:音乐及舞蹈的表现技巧。
教学方法1.案例展示法;2.互动式讲解法;3.视听互动讲解法;4.身体教学法教学流程第一节课教师引入1.介绍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作用;2.引导学生思考舞蹈和音乐在艺术表演中的不同作用。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舞蹈、音乐与表演之间的关系;2.随机选择学生发言,进行讨论。
视听互动讲解1.播放经典的舞蹈作品,向学生展示舞蹈与音乐在艺术表演中的具体体现;2.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听取音乐,感受舞蹈与音乐的相互协同。
身体教学1.将学生分为小组,各自选择一首音乐及对应的舞蹈进行表演;2.引导学生体会、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协同配合。
第二节课案例展示1.选择一组经典的舞蹈作品,让学生观看视频,注重观察音乐与舞蹈的协同表演;2.分析视频中音乐与舞蹈的特点,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表演技巧。
音乐及舞蹈表现技巧1.讲解音乐表现技巧的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技巧,进行音乐表演。
音乐与舞蹈协同表演1.讲解舞蹈表现技巧的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演出。
教学评估1.班级小型演出评估;2.学生表演技巧测试。
教学反思1.本节课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提供引导,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了最高点;2.第一节课以讨论互动为主,引导学生合作、交互;3.第二节课以讲解和演出为主,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了解并掌握舞蹈表现技巧和音乐表现技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后续的舞蹈表演任务。
人音版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中国古典舞

人音版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中国古典舞教案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舞姿;3.能够表达古典舞的情感和意境;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古典舞的背景和概念。
解释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强调舞者的柔美和舞姿的端庄。
古典舞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如:舞者的身姿端庄、柔美、舞步轻盈、舞姿婉约等。
2.向学生展示一段中国古典舞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第三步: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舞姿(30分钟)1.向学生展示古典舞基本动作和舞姿的范例,如:手势、身体姿势、步伐等。
2.指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古典舞基本动作和舞姿的练习。
3.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可以互相观摩和交流。
第四步:表演和欣赏(20分钟)请学生分组表演他们学习的中国古典舞。
观看其他组的表演时,学生可以欣赏古典舞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总结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典舞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中国古典舞的感触和体会。
教学方法与资源:1.视频展示:展示中国古典舞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古典舞的魅力。
2.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中国古典舞的练习和表演,通过互相观摩和交流提高舞蹈水平。
3.讨论和总结: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他们思考古典舞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动作的准确性和舞姿的优美度。
2.观看学生的表演,评估学生在表演中的舞蹈技巧和舞姿表达能力。
拓展练习:1.让学生选取一段古典舞音乐,自由发挥进行舞蹈创作。
2.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的传统舞蹈,例如印度古典舞、日本舞等,增加学生对世界舞蹈文化的了解。
高中音乐结合舞蹈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美感。
2. 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
2. 舞蹈动作:根据音乐特点,编排相应的舞蹈动作。
3.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旋律、情感等;掌握舞蹈动作,进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2. 难点: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协调、优美的表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
2. 提问:你们觉得这段音乐适合跳什么舞蹈?(二)音乐欣赏1. 教师介绍所选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2. 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如节奏、旋律、情感等。
(三)舞蹈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四)音乐与舞蹈结合1. 教师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进行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练习,互相观摩、学习。
(五)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与舞蹈结合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音乐与舞蹈结合方面的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舞蹈动作学习、音乐与舞蹈结合等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艺术表现力等。
六、教学用具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2. 舞蹈道具3. 录像设备(可选)七、教学时间1. 40分钟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设计音乐与舞蹈

教学过程课堂活动设计意图1.课程导入放一段无音乐的舞蹈片段《心声》,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片段。
问题: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2、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积极肯定。
老师总结: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讲授新课1、欣赏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产生的第一部“宫廷芭蕾”《奥尔菲》。
仔细观察和聆听音乐和舞蹈在这个舞蹈作品中结合的要点。
(节奏、节拍、段落)2、欣赏舞蹈片段《舂米歌》,选合适的音乐。
老师准备三段音乐(音乐一瑶族舞曲;音乐二雀之灵;音乐三万泉河水清又清)民族民间舞蹈除了考虑音乐的要素外,还要考虑地域和文化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共同塑造了鲜明、富有感染力的形象。
音乐艺术性的本质,决定了舞蹈的风格品味。
3.学生互动1、用今天所学内容,选择两个音乐片段,听音乐选择舞蹈图片,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加强音乐与舞蹈关系这一知识点。
2、播放藏族音乐片段,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创编舞蹈。
1.让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加深判断和理解。
2.积极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主创作上来。
4.总结课程“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让学生重温本课重点及难点、拓展延伸。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 藏族舞蹈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藏族舞蹈
课时:1课时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音乐与舞蹈》
第三单元舞蹈世界
教具:DVD机、电视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感受藏族的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
2、能较好地跳一个藏族舞蹈组合,掌握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率。
重点:通过观摩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率特点,能够抓住音乐的特征。
难点:要求学生在舞蹈中膝部保持松弛、曲伸和颤动,并由膝部的曲伸和颤动加上重心的移动以带动上身晃动。
二、教材分析:
激情奔放、文中朴拙的藏族舞蹈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
藏族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个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在歌舞中赞美爱情和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做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
特有的高原环境造成了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律规则。
藏族舞蹈主要表演形式有“弦子”、“踢踏”和“锅庄”。
弦子: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着称。
踢踏:藏语称为“堆谐”。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二单元《秧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舞蹈》(选修)第二单元《秧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为今后的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体态动律练习
2、基本舞步
3、组合练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教学内容
㈠简介东北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和种类 1、风格特点;火暴、泼辣、幽默、稳静 2、动作特点;哏、俏、幽、稳、美、浪、颤 3、秧歌的种类: 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等。
2【讲授】教学过程
㈡体态动律练习。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舞蹈》教学设计
课型:高中选修课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年级:高二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舞蹈,了解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视听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大胆的创作,表
演表现自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提问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在聆听、感受、思考、
讨论、回答、创作、体验、探究中一同感受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带来的
艺术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中华民族意识、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喜欢舞蹈,塑造气质,提高素养。
学情分析:学生对舞蹈都有一定的兴趣,但仅停留在一般的感性层面上,缺乏正面的引导和接触机会。
特别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需要加以正面教育。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中“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安排了一定的音乐实践及创造活动时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教学难点:肢体动作的面部表情的创编及表演。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舞蹈课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材:《高中音乐教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青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了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集体舞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青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2. 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配合。
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音响、播放器。
2. 舞蹈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室。
3. 舞蹈道具:舞蹈服装、舞蹈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青春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吗?二、学习舞蹈1. 教师示范《青春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集体舞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学生自主练习《青春舞曲》的舞步和动作,教师观察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播放《青春舞曲》的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复习。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提高练习1. 教师提出更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尝试并完成。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三、舞蹈表演1. 学生进行集体舞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拓展:介绍其他舞蹈风格和代表作品,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青春舞曲》的舞蹈动作,提高了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篇一:高一音乐走进舞蹈教案
走进舞蹈
教学目标:让学生从舞蹈的种类初步深层次地认识舞蹈,从而喜欢欣赏舞蹈。
教学方法:启发式、情境创设、示范法、互动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用课件的形式)
师:乐记.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无论诗、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内心出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舞蹈的世界。
二、新课教授:
今天这节课我们单单从舞蹈的种类来谈,就能延伸出很多的话题,也让我们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分为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流行舞。
不同种类的舞蹈不仅在服饰上各有特色,在创作的风格上也是各有千秋。
(一)芭蕾舞:
1、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古典芭蕾舞与现代芭蕾舞)请一位学生说说芭蕾舞的服饰特点。
2、用多媒体播放两段芭蕾舞蹈:请学生谈谈芭蕾舞的特
点。
3、教师总结芭蕾舞的特点:也称足尖上的舞蹈。
动作规整、舒展。
以下肢动作为主,跳跃、旋转、踢搬腿。
一般上身保持挺拔向上的感觉,(就像头顶着一样东西不能让它掉下来)不能乱动。
脚背随时都要绷到只有脚趾尖着地。
4、跟我学:七个芭蕾手位(注意好手型手臂和上身的感觉)动作是用手指间去带动手臂拉长的感觉。
(二)古典舞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古典舞蹈:要求学生仔细观看,感受古典舞的表演特色。
2、对比古典舞与芭蕾舞表演中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引导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
相同处:基本功相同都有跳跃、旋转、踢搬腿,(但古典舞的基本功要更丰富一些)也有类似芭蕾的手位。
(教师示范举例如:四位与托按掌等)
不同处:动作的风格不同,古典舞的上身动作不死板。
(如含腆移靠)下肢的动作更丰富一些,花样更多一些。
(教师举例:射燕跳、变身跳。
)
手型的不同:(教师举例:女兰花指、男掌)
脚型的不同:芭蕾要求一定要绷直立脚背,而古典舞则是用前脚掌立。
(三)民族舞
1、用多媒体展示四幅民族舞的图片资料,教师讲述民族
舞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我们从不仅服饰上可以辨别,其舞蹈动作也各具民族特色。
2、用多媒体播放四段不同民族的舞蹈片断:请学生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每个民族的特色在哪?(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四)现代舞与流行舞
1、如何区分现代舞与流行舞。
请学生观看两段录像,说说哪段录像室现代舞,那段录像是流行舞?
2、现代舞的起源与特征。
(教师简介)
现代舞起源于德国,但却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
二十世纪初受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和露芙.圣.丹妮丝两位的影响,使得现代舞的动作有了基本的蓝本与表现形式。
①动作的性质:是属前卫性质的艺术,对任何事都可尝试的舞蹈。
可用不规则或舞者自创的音乐或声音。
②动作的特征:赤足,没有民族色彩,追求自由、开放、冒险、求新的特征。
③动作的表现方式:以全身为表现的基础,任意发展,无任何限制,由观众自己去感觉、去诠释。
④动作的技巧:追求「自我」与「自由」,不强调技术,只强调动作的表达意义。
3、了解流行舞包括哪些?(用多
媒体展示)
流行舞包括街舞、劲舞、拉丁、摩登、爵士、踢踏、有氧健美、啪啦啪啦等等时尚的舞种。
4、跟我跳。
邀请几位同学上台跟老师学跳啪啦啪啦舞。
三、课堂小结:
其实不管是那种类型的舞蹈,只要跳得好看,我们都会喜欢。
其实现在很多舞蹈都没有这么严格的区分类型,比如芭蕾与古典舞、现代舞的结合,古典舞与民族舞、现代舞的结合,现代与流行民族的结合等等。
舞蹈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受欢迎。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会觉得对舞蹈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也许有同学会由此爱上舞蹈,这也是我所期望的,我们不一定都会跳,但我们一定要懂得去欣赏和品位舞蹈艺术。
这也是我们生活当中娱乐文化之一。
最后祝愿同学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做一位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篇二: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音乐组郑希
二、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
完美结合。
(十分钟)
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
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踏歌》音乐片段
《踏歌》舞蹈动作片段《黄河》音乐片段
《黄河》舞蹈动作片段《胡桃夹子》音乐片段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
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
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
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
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
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
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
(四位手)
(五位手)(六位手)
4、教师示范,学生模
仿。
(教师进行动作上的指
导)
篇三: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1000字]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音乐组郑希
二、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
完美结合。
(十分钟)
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
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踏歌》音乐片段
《踏歌》舞蹈动作片段《黄河》音乐片段
《黄河》舞蹈动作片段《胡桃夹子》音乐片段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
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
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
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
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
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
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
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
(二位手)(三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