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翻译错误的例子

合集下载

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错误

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错误

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错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英翻译在国际交流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英翻译中常常出现一些错误。

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分析汉英翻译错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错误1. 直译问题直译是指按照源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结构逐字逐句翻译,而忽略了目标语言的语法和惯用表达方式。

这种错误容易在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出现。

例如,中文中有一句话“挂羊头卖狗肉”,翻译成英文时直译为“hang a lamb head and sell dog meat”,但这在英语国家没有说法,正确的翻译是”false advertising"。

改进措施: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目标语的语法、词汇和习惯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采用切合实际的翻译方式。

2. 人称代词问题汉语缺乏英语中丰富的人称代词和时态,因此在翻译中常常出现错误。

例如,“我”这个人称代词在中文中常常被省略,而在英语中却必须出现。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混淆人物的情况。

改进措施:在翻译中要注意语言之间人称代词的差异,确保翻译准确、清晰、无误。

3. 语法结构问题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翻译中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例如,“我昨天去了超市,买了一箱苹果"翻译成英文时,容易误译为”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boug ht a box of apples”,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and bought a box of apples"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礼仪习惯也存在诸多差异。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对方时通常要使用尊称,“您”、“先生”、“小姐”等,而在英语国家中则更多使用直呼名字的方式。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误翻的情况。

从语言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从语言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实际运用的情况,即主要研究言语行为及其进行的条件。

“语用失误”不是指英语学习者的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文中列举分析了十个语用错误的实例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人们有可能频繁接触,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1992)。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有交往就要进行思想交流或沟通。

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大致采用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又有话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

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

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不少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进行交际;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完全由语言引起的。

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

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只是现在才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并得到语言学界的承认和支持。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国外引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念,对语用学的研究也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语用学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历20多年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中翻译错误的例子

跨文化交际中翻译错误的例子
Cultural literacy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being used.
If your foreign friend spent much time to help you to solve your problem. In China, we maybe say “对不起,浪费了你这么多宝贵 的时间”. So can you translate it into “I’m sorry to have wasted much of your precious time”? Why and what shall we say?
Dog eats dog & 狗咬狗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 a gay dog(快活人); a sea dog(老练水手); 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为难) 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勿为牛后)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learning its culture.
中国菜谱翻译成西方菜谱的错误例子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fourgladmeatballs猴魁茶翻译成第一只猴子茶numberonemonkeytea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stewedlionhead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beancurdmadepockmarkedwoman童子鸡翻译成了还没有性生活的鸡chickenwithoutsexuallifelearningforeignlanguageinseparablefromlearningitsculture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流和理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也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

语用失误是指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由于使用不当或不适当的语言习惯导致的交际失败。

这种交际失败可能会导致误解、冲突甚至尴尬的局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例子:1.直率的表达方式在某些文化中,直率的表达方式被视为坦诚和直接,而在其他文化中则被视为粗鲁和冒犯。

例如,在美国,人们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在日本,人们更倾向于暗示和间接地表达。

如果一个美国人对日本人说:“你的衣服看起来很难看”,这可能会被误解为对对方的冒犯。

2.礼貌用语的使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当我们向别人提出请求时,会使用"Could you please..."(你能...吗?)来表示客气和礼貌。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直接使用"你能..."可能会被视为粗鲁,更常见的表达方式是使用客气的称谓和语气,如"请问..."或"麻烦您..."。

如果一个英国人直接使用"Could you please..."向中国人提出请求,可能会给对方一种不礼貌的印象。

3.身体语言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对身体语言的解读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北欧国家,保持距离和避免身体接触被视为礼貌和个人空间的尊重。

然而,在一些地中海文化中,人们更喜欢靠近并有更多的身体接触。

如果一个北欧人在与一个地中海人交流时保持距离,他可能会给对方一种冷淡和不友好的印象。

4.对颜色和符号的解读差异不同的文化对颜色和符号的解读也会导致语用失误。

例如,在中国,红色通常被视为吉利和喜庆的颜色,因此在节日和庆祝活动中广泛使用。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常常与危险、警告和暴力相关联。

如果一个中国人在西方国家举办的活动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装饰,可能会给参与者一种不安和警惕的感觉。

例析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例析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有 时中国人在 与外宾交 际时 , 受到 “ 语用 迁移 ” 的影 响 . 会使 用超乎 寻常 的正式语 体 。在 我 国一 所名 牌大学外 语 系 里 曾经发生 过这么一件 事 : 一位 主修 英语 的硕士研 究生 , 在
对 一 名外 教征 求 意见 时说 了这 么一 句话 :I m dsru f “ a ei s o o
epoigyu e n s nte etr.( 极 想 领 教 阁下 对 本 x lr o r el g cue” 我 n f i o hl
同 而犯 的语 用错 误 , 涉哪 些该讲 , 牵 哪些 不该 讲 , 际关 系 人 的远 近 , 人们 的权利 和义务 等 , 与人们 的价值 观念有 关 。不 过, 两类语用失误 的 区分不是 绝对的 。跨文 化交际要做到得 体 , 际时 双方就 要考 虑 交际 对象 所处 的场 合 、 空 、 交 时 谈论 的话 题 , 以及 所使 用 的语体 、 对方 的社 会 文化 背景 、 值观 价 念、 信仰 、 与对方 的关 系等 。如 果交 际一方违 背 了 目标语 的 语用 或语域使用 规则 , 就会 造成跨文化语 用失误 。这些语 用
问” 信 息性 的提 问” 和“ 两类 。 一个 社会性 的提 问 , 即使它是 以 疑问 的方式 出现 , 问者 也并 没有 想要 从 它身 上获 得任 何 发 信息 , 只是在对 话开始前 的一种 语言 的铺垫 和润滑 ; 而信 息 性 的提 问 , 则是 发问者在 想要从 对方 获得一 些必要 的信息 。
定会误 以为你要邀请他一起用餐 , 如果此时非就餐时间 , 就会 使交际陷于尴尬境地。或者 , 当你用 :Wh r ae o on ?” “ ee r yugig 向英美人打招呼时 , 他们会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唐突 . 可能不知 道怎么 回答 , 并且认为你干涉 了他人 的隐私 。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

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不准确而产生的交际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和观念的差异,参与者可能在表达意思时使用不适当的语言,从而导致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可能源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准确。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和词汇用法,而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概念不对等的情况。

在英语中,“have a cow”意为非常生气,但在中国文化中,牛常常被看作是吉祥和忠诚的象征,所以这个短语有可能引起误解。

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个词语有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英语中,“bold”指的是勇敢和自信,而在中文中,这个词可能被理解为鲁莽和冒失。

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语言差异,并及时纠正误解。

语用失误可能源于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因此一些在一个文化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说话方式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或失礼。

在英语文化中,对于同事或朋友的邀请,回答“Sorry, I can't make it”通常被视为礼貌和诚实的表达,而在一些亚洲文化中,这种直接的回答可能被视为不友好或不尊重。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社交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语用失误还可能源于非语言因素的干扰。

非语言因素包括身体语言、表情和语调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因素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解读。

在西方文化中,对眼神的直接接触被认为是诚实和自信的表现,但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挑战或不礼貌的行为。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非语言因素的运用,并尽量避免引起误解和冲突。

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常见的现象。

这些失误可能源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准确、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和非语言因素的干扰。

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提高对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敏感性,以及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不仅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甚至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和研究,界定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分类。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从语言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提高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有指导意义,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和谐共处具有积极意义。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或冲突。

语用失误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问题,更揭示了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冲突。

语用失误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主要发生在语言使用的形式上,是由于对语言本身的误解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或谦逊的表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直接或冒犯。

这种失误通常是由于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掌握不足或误解造成的。

社交语用失误则更加复杂,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对文化规范、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误解或忽视。

这种失误往往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社会距离、行为准则和期望的误解造成的。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或收入等私人信息被视为不礼貌或侵犯隐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友好或关心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避免语用失误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则,更需要他们深入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习语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习语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习语语用失误分析作者:夏金玉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05期不同国家的人在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总会遇到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习语。

习语措辞简练,琅琅上口,寓意深刻,包罗万象。

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而言,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不同,误用误解英语习语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时有发生。

要克服这一障碍,我们首先必须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英语习语语用失误现象进行细致分析,进而才能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习语及语用失误的含义关于习语,至今仍然存在多种定义。

这里,为研究方便,我们采用骆世平的观点:习语是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意义的简单相加。

这是一种相对广义的习语定义,它不仅把约定俗成的短语包括在内,还涵盖了意义稳定的短句。

对于语用失误,英国语言学家Thomas把它定义为“不能通过听到的话理解其含义”,并将其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是因为语用者缺乏正确理解或恰当使用会话双方当时共同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来表达用意的能力而产生的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说话人不能在不同的说话场合,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和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得体地使用语言而引起的语用失误。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习语语用失误实例分析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英语习语语用失误也可大体分为两类:习语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习语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1.习语语用语言失误(1)只理解习语的字面意义并不知其真实含义而引起的语用语言失误。

英语中的大部分习语是隐喻习语,其真实意义与字面意义不等。

这一特点使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成为理解对方话语真实含义的障碍。

例如,临考前,美国教授问他的一位中国学生:“Did you bum the midnight oil last night?”学生听后,非常吃惊,不解其意地回答道:“No.It is also not allowed to burn the oil in the dormitory.”显然,学生是按照字面意义去理解bum the midnight oil,并不知道这是个习语,意思是“开夜车”,结果导致误解了对方话语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t.
Language helps in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nguage is influenced and shaped by culture; it reflects culture.
Language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we live. We label things that are around us. Language also reflects culture values. Language is a mirror of culture, because language reflects human relationships, reflects the way the society operates. Language not only serves as a mechanism for communication, but as a guide to social reality.
Dog eats dog & 狗咬狗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 a gay dog(快活人); a sea dog(老练水手); 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为难) 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勿为牛后)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Members:
百里挑一 A. One in a hundred B. One in a thousand C. One in a million
Child's play &儿戏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learning its culture.
你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 你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或你很理解朋友的困难 处境,你或许会说: 我真的很同情你。 处境,你或许会说:“我真的很同情你。”对方听了以 后一定感到很宽慰。 后一定感到很宽慰。 可是在类似的情况下你对英美朋友说I 可是在类似的情况下你对英美朋友说 really sympathize with you, 对方肯定不会感到宽慰,反而会有一种反感, 对方肯定不会感到宽慰,反而会有一种反感, Who are you? Why should I need your sympathy? 你算老几?我为什么要你来同情?) (你算老几?我为什么要你来同情?) 西方人讲究实现人生的价值,讲究独立的人格, 西方人讲究实现人生的价值,讲究独立的人格,人与人 之间强调平等。他们最反感的是两种态度, 之间强调平等。他们最反感的是两种态度,一是对方 condescending,摆出一幅屈尊俯就的架势,乃至居高 ,摆出一幅屈尊俯就的架势, 临下,把自己当作救世主;另一个就是imposing,强加 临下,把自己当作救世主;另一个就是 , 于人,显得颐指气使,强加给别人。 于人,显得颐指气使,强加给别人。而I sympathize with you客观上就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如果换 客观上就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客观上就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一种口吻, 一种口吻,说You have my sympathy,对方听了就会 , 好受的多。 好受的多。
Cultural literacy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being used.
If your foreign friend spent much time to help you to solve your problem. In China, we maybe say “对不起,浪费了你这么多宝贵 的时间”. So can you translate it into “I’m sorry to have wasted much of your precious time”? Why and what shall we say?
It i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use of a language from the culture in which the lahe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a dual sense
中国菜谱翻译成西方菜谱的错误例子 “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Four 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 glad meatballs) “猴魁茶”翻译成“第一只猴子茶”(Number 猴魁茶” 猴魁茶 翻译成“第一只猴子茶” one monkey-tea) ) 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 (stewed Lionhead) ) 麻婆豆腐”翻译成“ “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 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 “童子鸡”翻译成了“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童子鸡” 童子鸡 翻译成了“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