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体制及启示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儿童托育补贴体系及其启示

澳大利亚儿童托育补贴体系及其启示

儿童托育补贴是政府相关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标准为育儿家庭提供的资助,旨在为广大家庭分担育儿成本,补贴部分儿童托育费用,缓解家庭育儿压力,帮助儿童获得良好开端,支持儿童家长更好地参与工作。

〔1〕澳大利亚儿童托育财政资助体系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的《儿童托育法案》(Child Care Act ),这一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关注儿童托育的财政投入。

后来,澳大利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20多个不同的资助项目,逐步形成了以儿童托育福利(Child Care Benefit )和儿童托育回报(Child Care Rebate )为主体的两条资助轴线。

然而,随着财政资助的深入推进,澳大利亚儿童托育财政资助体系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如资助体系项目繁杂、易受通货膨胀影响、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准确定位等。

〔2〕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助体系的实施效果。

为有效提升原财政资助体系的实施效果,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于2017年推出了适用于全国的新儿童服务计划(New Child Package )。

这项计划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补贴的性价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原有补贴制度的弊端,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在此背景下,儿童托育补贴(Child Care Subsidy )取代了儿童托育福利和儿童托育回报两种形式。

本文拟对澳大利亚儿童托育补贴体系进行介绍,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儿童托育补贴发放的对象及条件澳大利亚将儿童托育补贴直接交给托育服务提供者①,托育服务提供者依据补贴金额的计算标准,相应减免育儿家庭应缴纳的托育费用。

因此,育儿家庭只用承担一部分托育费用,即实际托育费用与补贴金额之间的差额(当实际托育费用高于补贴金额时)。

这实际上是间接地将儿童托育补贴转交给了育儿家庭。

澳大利亚对能获得儿童托育补贴的托育服务提供者,以及在接受托育服务过程中可以获得儿童托育补贴的育儿家庭的资质提出了相应标准。

澳大利亚转移支付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转移支付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A ifI s r c i n o s r l n Tr n f r P y e ta d Is I s i a o o Ch n Br e n t u t fAu t a i a s e a m n n t n p r t n t i a o a i
Y G C n-i AN og j e
在对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时一方面必须正视我国地区差距的现实另一方面又应当明确我国地区差距的解决只能在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国力的增强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加强通过东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来逐步进行不能一步到位不能用牺牲东部和整体的办法来寻求和换取西部的发转移支付的近期目标是逐步规范地方政府间纵向转移支付方式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中央政府财力集中度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改变目前撒胡椒粉式的大锅饭分配体制
p r ce co ac i ep b cf a c. I’ ncsayt l r rm itrai a e pr ne dut ei a c f sa e etdi ac rn ewt t u l n e tS eesr anf n n t n xei cst ajs t l eo f l f n d hh iin oe o e ol e o h mb a n i c
政 资源在我 国纵 向和横 向的不均衡 , 步实现公 共服 务支出基本 均等化 , 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 逐 事 民族 团结和社 会稳定。
关键词 : 转移支付; 大利亚 ; 澳 区域发展 ; 学发展 观 科 中图分 类号 :8 2 1 1 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0 4 1 9 (0 6 0 -0 7 0 1 0 — 4 4 2 0 )2 0 2 - 3
维普资讯
20年 3 06 月
桂 海 论 丛

澳大利亚公共财政管理对我市的启示

澳大利亚公共财政管理对我市的启示
此外,为有效克服外部监管中存 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高成本问题,联邦 政府还把公共服务政策制定、执行和 评估的权力分别授予不同的机构。这 些机构依法成立,但独立于政府部门, 直接向政府首脑、议会或者公众负责, 其工作特点是独立、 公开、透明,从 而很大程度保证了财政投入的公正性 和有效性。如昆士兰州公共服务委员 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政府公共 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估。
各 级政 府间事 权划 分非常 明确, 而支出主要依据明确的事权划分承担。 涉及全国的事务由联邦负责,主要有: 国防、外交、宏观经济管理、全国性的 税收、州际基础设施、电讯、移民、金融、 社会保险,以及对州级政府的一般性转 移支出和社会福利等专项转移支出,后 两者支出约占联邦级支出的三分之二。 联邦政府负担了全国大部分公共教育经 费,目的是保证各级政府在公共教育方 面的服务能达到同一水平。近年的公共 行政管理改革更着眼于为大众和社区提 供更人 性化 的服务,2003——2004 财 政年度,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 支出约占 40% 左右。涉及州内的公共 产品和服务由州一级政府提供,州级政 府主要提供教育、警察、卫生、医疗保健、 交通和州内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地方 政府只负责一些非常本地化的事务,主 要提供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环境服务、 城市计划、建设和基础设施维护等支出。
(三)严格的财政问责制度。该制 度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通过不同的 机制加以保证。首先是公共资金不被 非法侵占。如维多利亚州政府对公共 资金的支出使用评估采取内外结合的 方式,包括部门之间的互相评估、反 对党评估、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审计机 构评估等,确保公共资金的正当使用。 其次是公共资金的使用方向符合居民 的真实需求。主要是建立举报投诉制 度,收集老百姓的反映。新南威尔士 州成立了举报投诉中心,主要受理百 姓对公共服务情况的投诉。第三是以 最少的投入提供最大数量和最高质量 的服务。如维多利亚州对公立医院的 拨款,依据是病人的类别和数量,及 其相对成 本和达 到的效 果进行 约定, 要求医院先确定自己的工作量,并按 议定的价格获得公共资金。这种拨款 方式能有效提供透明度和问责制,为 促进效率提供财务激励。

澳大利亚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以维多利亚州为例

澳大利亚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以维多利亚州为例

是均等化转移 支付制度 的积极推行者 。在我 国地 方财 政严 重不均 等、 方财政 需 求和 供给 不均衡 的背景 下 , 地 实现 政府 间均等化财政转 移支付是 一项重要 的改革措施 , 对改善我 国地方政府 财政 困难 局 面以及提 高各地 区人 民的生
活水平有重要意 义。 关键词 : 等化 ; 均 转移 支付 制度 ; 共服 务 公
的征 税权 进 行 了各 种 限制 , 如 ,94年 澳 大 利 亚 例 19 最高 法 院明令 禁止 州政 府 收取酒 、 油 、 草这 三项 汽 烟 特 许 消 费 税 , 这 三 项 收 入 占 州 政 府 收 入 的 而
近 1% 。 ] 4 [
观调控 , 平衡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 , 使各地经济协调
国家 的统 一 和稳 定 ; 一 方 面 是 希 望通 过 中央 的宏 另
以及 州 政府 相互 之 间的财 力极 不平 衡 。像 其 他财政 联邦 制 国家一 样 , 大 利 亚 中 央政 府 在 国家 财政 收 澳
入 和支 配 中处 于 中心 地位 ( 图 1 。澳 大利 亚 联邦 如 ) 政府 拥 有广 泛 的征税 权 , 中个 人 所 得 税 是 联 邦政 其 府 收入 的最重 要 部分 , 也是 中 央政 府 和 地 方 政府 收 入差 距 的主要 原 因所 在 。另 外 , 中央 政 府 对 州 政府
第2 4卷 第 4期 21 0 1年 8月
河 南商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o n n Bu i e sColg o r a fHe a sn s l e e
Vo . 4 N . 12 o 4
Aug 201 . 1
澳 大 利 亚 均 等 化 转 移 支 付 制度 的 运 行 机 制 及 启 示 其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LE
特区经济 !"#$%&’ ()*# +$)*),- ECCH 年 J 月
雇员的工 他们与被派遣人员签订 劳动合同。三是在人员薪酬上, 资标准主要是由行业协会与政府谈判来确定, 每个职位的总体标 准和水平确定后, 再按不同级别来进行调整 ( 一般是依据工作年 限) 。四是在人员考核上,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比较合理, 不 仅考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还考察工作成绩提高的相对幅度, 以反映个人努力的程度。五是在人员晋升上, 主要有职位晋升和 级别晋升。职位晋升与人员录用相同, 内部工作人员如果有意获 得公布出来的较高职位, 即可报名参加竞争; 级别晋升主要是按 照人员工作年限进行调级及增薪,一般由组织根据年度考核意 见, 决定级别的晋升。 六是在人员的执业资格上, 一般从岗位出发 进行评定, 具有鲜明的岗位属性, 体现了对这一岗位的要求, 通常 需要采取考试的方法获得, 并实行注册管理。 &’ 非营利组织内外监督机制健全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在运作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与此同 时, 其行为也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严格监督。 一是法律的监督, 澳 大利亚有着严密完善的法律体系, 非营利组织作为法律明确规定 的社会组织形式, 其注册、 登记、 活动范围、 机构和个人权力、 资产 与财务管理方式、 政府支持与规制方式乃至治理结构等等都有非 常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二是政府的监督, 即政府通过资金、 管理层 管理等形式对组织的运作实施严格监督, 发现问题将进行调查并 追究责任, 以确保组织在承担与公众直接相关的社会服务方面切 实履行职责。三是行业协会的监督, 每个组织都要参加相关行业 协会, 协会将按照行业标准, 对其成员所提供服务的内容、 质量与 价格等进行监督检查。四是自身的监督, 每个组织的董事会成员 往往来自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 一般有员工代表、 社区代表、 协 会代表、政府代表、法律代表等等,这些人员都要参与组织的管 理, 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责。五是舆论的监督, 报纸、 电视、 广播、 互 联网等多种媒体对非营利组织的运作进行实时监督, 发现问题及 时进行披露, 以达到规范组织行为的目的。 (’ 行业协会类非营利组织作用突出 作为市场经济关系深化和社会分工在市场领域细化的产物, 澳大利亚行业协会这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十分成熟, 他们以自律 自治的方式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协调沟通提供会员服务, 参与公 共管理, 在澳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的行业协会主要 一是为会员服务的职能, 他们通过参与研究和 有 $ 个方面职能: 制订本行业政策,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协调解决会员劳资纠纷, 为会员提供业务方面的帮助,同时还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和合 作, 促进共同进步。 二是自律、 协调、 监督的职能, 他们通过制定协 会章程和行业标准, 并进行监督检查, 对会员实施严格约束, 规范 行业行为, 同时还协调解决行业内部争议, 维护公平竞争, 进一步 增强行业的信誉。三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的职能, 他们 作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参与制定政府的行业发展规 划, 帮助政府对行业内重大的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 投资与开发项 目进行前期论证, 参与制订、 修订国家标准等等。同时, 澳行业协

澳大利亚政府资产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政府资产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维普资讯
窒查 查
第5期( 第24 ) 4 总 0 期 1
澳大利亚政府资产管理对我 国的启示
财 部财 学研 研究 王彦 荣 政 政科 究所 生部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 随着政 府职能的扩张 ,
西方 国家公 共部 门不 断膨 胀 , 政府 财 政 面临 巨大 有重 要意 义 的领 域 ) 者 具 有 国家标 志 性 、 足 或 满 国家安 全需 要 、 政 府未来 战 略具 有 重要 意义 和 对
政管理改革 , 建立 了增强行政管理效率 、 明度 透 和引入竞争的新公共管理机制 。在这一过程 中, 澳大利亚的政府资产管理体制得到重塑, 形成 了 “ 节约、 高效” 的政府资产改革模式。
目前 , 大利亚 政府 资产 已经形 成 了独 具特 澳
的 1 处国内联邦非国防资产总额共 76 亿美元 , 0 8 .4
压力 , 而与此同时 , 政府管理效率低下 引起公众 的普遍不满。2 0世纪 8 0年代, 了解决政府 的 为 财政危机、 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 , 国、 英 澳大利亚 和新西兰等国掀起 了一场 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 服务质量和政府效率的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
行政 改革 浪潮 。澳大 利 亚从 18 93年开 始 推行 行
管 理机 构对 其资 产进 行全 程统一 管理 。 ( ) 一 的资产 管理法 规 和原则 。 一 统
色的全面资产 战略管理体系 , 以绩效化为导 向, 采取多样化 、 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大大节约了行政 管理成本 , 提高了政府资产管理效率。


澳 大 利 亚 政 府 资 产 基 本 情 况
特殊外交需要等 特征 。截至 19 97年 , 政府共出 售 l 亿美元 的财政资产 ( 6 不包括大量冗余国防

澳大利亚金融服务改革及其启示

澳大利亚金融服务改革及其启示
维普资讯
存 不 的 制 定 仅 程 复 化, 大 操 成 同 也 滋 监 套 在 同 管 规 不 将 序 杂 扩 了 作 本, 时 会 生“ 管 利 的象 —在 时 用 多监 制之 选较 的种 降成 ,丧 ” 现 — 即同 适 的种 管 度 问择 轻 — 以低 本 而 失 监原 应 的 对 。 了 管 来 有 针 性
供给也相对充 足 尤其是经过最近两 年深入研究和多方论证,有关创业板
的法规与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方案设
存在着盲 目乐观的成分 对风险考虑 创业板市场正在步人新一轮大发展时 计也正趋完善 ;社会公众对创业板的 得并不充分,有关方面的准备也比较 期 。 ̄K S A I O D Q的上市公司从2 ] I (0 x 年 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理性。因此 ,我
如今,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向着有 有效消除,尤其是根据国务院整顿市
利于国内开设创业板的方向发展。从 场经济秩序的精神, 证券监管部门加
国( 地区1 的创业板市场更是首当其冲地 国际看,随着性 高 位 运 行 状 态 ,
维普资讯
展,产生了 许多与多种传统金融产品
相关的复合型金融创新,但是原有法
为 了更好理解新 的信息披露制 合业务的实体必须同时获得提供多种
度,对其中两个概念——金融产品和 业务的许可证,并且服从大量法规和
规只能按照传统金融产品的标准对其 零售客户——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解 非立法手段的多重管制 ,导致一些潜 进行信息披露的管理 ,使得这类金融 释 所谓金融产品,FR S 的定义是指 在的市场参与者在高额的协调成本和 产品必须同时应对不同的披露要求, 提 供金融投资、风险控制或者非现金 管制成本前望而却步,严重影响了金
深,世界各创业板市场9 OO 月 市场与弄虚作假的行为与机构, , O年3 开 2 证券

澳大利亚促进就业的主要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促进就业的主要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4.5CONTEMPORARY WORLD71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1] 落实好这些部署、探索促进就业创业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不仅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大胆创新实践,也需要增强国际眼光,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近年来,澳大利亚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有效做法,这对中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社会就业服务机构效率就业服务外包,通过“政府购买成果”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化。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服务外包模式引入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国家。

[2] 1998年对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后,澳政府就业主管部门及其下属机构不再直接向求职者提供就业咨询、培训、岗位推荐等具体服务,转而通过招投标、合同外包等形式把上述各项工作分配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就业服务机构来完成,再根据任澳大利亚促进就业的主要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 黄红山/文务完成质量的高低拨付服务费。

这种“见到就业成效再由政府付费”的就业服务外包模式有效提高了澳政府促进就业经费的使用效率,不但解除了政府经营庞大就业服务系统的沉重财务负担,而且通过服务费与就业绩效直接挂钩的机制激发了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动力,使其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帮助尽可能多的求职者实现就业。

增强政府的“管理员”角色,强化政府对公共就业服务的宏观指导和监督。

实施“政府购买成果”的就业服务外包模式后,澳政府就业主管部门的角色从原来的“全权包办人”转变为促进就业的规划指导和管理监督员,集中精力在制定购买服务规则、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就业服务机构并签订合同、开展绩效评估、支付服务费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体制及启示一、澳大利亚国情概况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土地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面积国家,也是唯一一个领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人口约200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资源丰富,农牧业及服务业都很发达。

它的领土划分为六个州和两个领地:分别是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洲、西澳大利亚洲、塔斯马尼亚洲和北领地、首领地(即首都堪培拉所在地,人口约32万)。

澳洲原为土著人居住,后成为英国殖民地,1901年形成澳大利亚联邦,只有100多年的建国史。

由于上述历史渊源的因素,澳大利亚类似英美模式。

其政治体制实际上是非完全意义的三权分立。

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制定法律,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很健全。

宪法第83款规定,没有法律对拨款的授权,任何资金都不能从联邦中支出。

由此看出国家财政资金是由议会控制的。

总督是国家元首,由英国女王任命,负责签发议会通过的法案。

总督一般没什么实权,但其能够任免总理。

行政机关的总理和部长(即内阁)是议会的成员,而且总是从下议院多数派政党中选举出来的。

这一点澳大利亚宪法遵循了英国的责任政府模式。

这种模式不同于美国,美国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而不是议会成员。

同样,总统的部长也从议会外任命。

由此看出,其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不是完全分离,特别是2005年7月1日后以霍华德为领袖的自由党多年来首次控制了参众两院,更削弱了两权的独立性。

澳大利亚主要党派有自由党、工党、国民党和绿党。

司法机构包括警察和各级法院,它们对于政府是独立的。

二、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体制(一)澳大利亚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明确澳大利亚的公共行政管理系统主要沿袭英美模式。

国家行政管理分为联邦、州(6个州和2个领地)和地方(约863个)三级。

每个州有各自的体制,负责管理地方政府,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与政府分级管理相适应,澳大利亚实行典型的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并通过较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可能使公民享受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非常明确。

涉及全国的事物由联邦负责,主要有:国防、外交、宏观经济管理、全国性的税收、州际基础设施、电讯、移民、金融、社会保险;涉及州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州一级政府提供,主要有教育、警察、卫生、医疗保健、交通和州内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只负责一些非常本地化的事物,如:社区服务、消费者事务、社会治安、环境服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市计划、建设和基础设施维护等。

近些年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更着眼于为大众和社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转移支付按照联邦宪法规定,凡不属于联邦政府管辖的权限均由州政府负责。

(二)澳大利亚的财政收入澳大利亚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收费收入等,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

2003—2004财政年度(即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全国财政收入1876亿澳元,其中税收收入为1751亿澳元占的93%。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税收国家,联邦政府税务局负责税收管理。

地方政府是由各州依法设立,财权很小。

税收分联邦税、州税两种:联邦税收包括:公司和个人所得税(约占联邦收入的75%)、员工福利税、商品服务税(GST)、预提税、退休基金保证金、关税、消费税等。

州税主要有:财产税、工薪税、土地税、印花税以及博彩税等。

州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联邦转移支付(占40%—60%)和州税。

(三)澳大利亚的财政支出澳大利亚各级政府支出主要依据明确的事权划分,联邦一级主要是行政、国防等本级支出,以及对州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出和社会福利等专项转移支出,后两者支出约占联邦级支出的60%。

州级政府主要是健康、教育、环境等支出。

在澳大利亚,教育管理职能是通过对州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的,具体的教育事务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

联邦政府负担了全国的大部分公共教育经费,目的是保证各级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服务能达到同一水平。

地方政府主要是社区服务等本地化支出。

2003——2004财政年度,全国财政支出1812亿澳元,社会保障支出约占40%左右。

从支出结构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不仅是一个高税收国家,也是个高福利国家。

(四)澳大利亚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当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任务不协调而出现纵向财政失衡时,联邦政府要向州及地方政府进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原则是横向财政均衡,即如果该州政府在征收收入方面达到了平均努力程度,在政府管理效率方面达到了平均水平,则该州政府有权利获得财政能力以提供全国平均公共服务水平。

因为公民同样交纳了所得税就应该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水平。

澳大利亚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主要是推动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这种转移支付就包括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定转移支付。

在近几年财政总收入中,联邦收入占七成以上,州约占二成,地方政府则不足一成。

在财政总支出中,联邦政府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70%, 其中用于联邦本级的支出一般只有30% 左右,其他40% 则主要用于全国的社会保险以及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

1、转移支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

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均不指定支出用途,州和地方政府可自主确定支出。

一是商品和服务税转移支付(GST—- Goods and Services Tax)。

商品和服务税转移,约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0%以上。

1998年税制改革,推行商品服务税,对商品和服务加征10%的消费税,联邦按照均等化原则在各州间进行分配,以平衡各州收入差距,联邦一点不留。

这是澳大利亚联邦与州之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要变革。

这不但防止偷税、漏税,增加了政府税收,而且通过GST对各州的转移支付,大大加强了联邦对各州的财政控制能力。

2003——2004年度澳大利亚商品服务税实际转移款为332.2亿澳元。

二是政府预算平衡补助款、国家竞争政策款、特定收入补助款和支付给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财政补助款。

2003——2004财政年度该类转移支付款为24.6亿澳元,大约占到10%左右。

2、特定转移支付一是特定的工程或项目补助。

为了保证州及地方政府教育、卫生等特定职能的实现,由联邦政府指定用途,用于特定的工程或项目补助。

每年度大约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40%左右,该项转移支付一般要达到联邦或全国的某些目标,并按照项目逐项签订协议。

澳大利亚宪法第96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特定转移支付,联邦政府将其部分管理权限转移给州及地方政府。

在2003-2004年度,特定转移支付款为229.4亿澳元。

二是转移支付机构及金额的确定。

澳大利亚设有专门的转移支付机构,即联邦拨款委员会(Commonwealth Grants Commission),它是具有很高独立性的政府咨询部门。

在联邦拨款委员会中有一整套考虑了众多因素的极其复杂的模型来计算各州应得的GST拨款数额。

公式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公开透明,总的来说分配是非常公平的,因而也为各州所信任。

计算每个财年各州地区的转移支付数额是以人均的条件计算每个州的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即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均水平和获得收入的平均努力程度作为基数。

联邦拨款委员会每5年计算一次州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即相对财政能力,作为分配商品劳务税的依据。

在收到财政补助后,一个州或地区若要达到标准化预算结果,就需要提供标准化的周期性、循环服务,按照标准化税率征收税收和收费,在提供服务和组织收入两个层面都产生平均化水平的效率。

(五)澳大利亚财政体制启示1、进一步明确事权和转移支付目标澳大利亚实施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是缓解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保证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达到基本水准的重要手段。

其各州在诸如人口特征、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结构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从人均收入水平的的地区比较来看,并没有贫富差距悬殊的现状,各个地区人民均可享受到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这主要得益于一个有效的联邦转移支付制度。

由此,联系到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我国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十分明显,但我们目前的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差异上作用不大。

仅以北京市延庆县作说明。

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环境因素对首都发展和全市人民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在北京市规划中将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发展。

为涵养生态,不但很多有商机的合作项目不能落户,而且需要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环保事业,加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即使县政府的努力程度是相同的,与其他区县的财力差距还是很大。

这就需要财政体制明确转移支付目标,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达到全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水平。

澳大利亚近几年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财政杠杆不以经济片面增长为导向,强调经济发展与增长必须限定在生态承受力内,相应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与生态平衡相关联的转移支出,这方面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2、澳大利亚财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澳大利亚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有专门的机构(联邦拨款委员会)操作,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加以保障,过程程序化,金额公式化,科学的补助方式是澳大利亚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核心。

使用客观变量(如人口、环境等)的公式可以减少或避免转移支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了透明度。

联邦拨款委员会每5年调整测算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利于地方政府制定较为长期的计划。

以上很值得我们在转移支付体制改革中借鉴。

三、澳大利亚财政预算改革——绩效预算(一)预算改革概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是“支出式”预算,不太重视绩效。

在80年代到90年代,澳大利亚通过引入支出审议委员会程序,发布四年预算展望,提高了预算透明度和问责度;通过引进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实行财政管理改善计划及业务评估计划,将绩效评价结果融入预算决策;通过制订《预算诚实宪章》和《财政管理及问责法案》等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法规,将财政管理责任移交各机构。

在1999年到2004年,澳大利亚通过引入机构财政,进一步下放权限,并在各机构引入预算评价绩效目标制度,完成了从支出预算到绩效预算的转变。

(二)财政管理组织机构1976年以后,为了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和加强相互制约,由两个部门负责联邦财政管理:一个是国库部,一个是财政和管理部。

国库部具体负责经济预测分析、财政收入预算编制、税收政策、税收征管、国债发行、制定财政政策等。

财政和管理部主要负责财政预算执行的日常工作,包括预算支出、制定定额、财政资金拨付,并相应提供详细准确的财政资金支付使用信息(决算)及有关建议。

澳大利亚公共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具有独立于各部门的审计监督部门。

联邦审计总署独立于其他部门,总审计长由联邦总督直接任命,审计结果直接向议会的公共核算与审计联合委员会报告。

澳大利亚就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独立,彼此牵制,以达到权力均衡、互相监督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