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冯光伟)思维导图
用好思维导图,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用好思维导图,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发布时间:2021-11-26T07:39:59.60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月下作者:邵兰芳[导读] 思维导图以简便、高效、实用而著称,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并且开始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地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来概括课文的主要事情,整理、复习单元内容,构思作文的框架,梳理课外名著的概况,通过这样,使用思维导图来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可以无限地促进知识的拓展,提升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东省广宁县文杰中学邵兰芳 526344摘要:思维导图以简便、高效、实用而著称,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并且开始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地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来概括课文的主要事情,整理、复习单元内容,构思作文的框架,梳理课外名著的概况,通过这样,使用思维导图来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可以无限地促进知识的拓展,提升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提升学习能力广泛应用我们的学生常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学习的时候,觉得脑子不够用,好像很多问题没有弄懂。
因为这样,又常常自卑,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
其实,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棵智慧之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些好的方法,让它成长得快一些,茁壮一些,这样,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在这个读图的年代,如果能够用好思维导图,必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提高学习能力。
大脑有850亿个神经元,由中心向周围发散,呈放射延展形态。
思维导图就是按照大脑生成的想法模式,通过对主要信息的分析,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展开有序联想和开放想象,然后聚合归纳,形成决策。
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思考的工具,它用不同的用线条、把多层次思维的火花用语言聚集在一起,来表达发散性的思维。
正所谓的千言万语,比不上一张图。
思维导图以简便、高效、实用而著称,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教案中的思维导和表

教案中的思维导和表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一个教案中的思维导图和表格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规划课程和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从思维导图和表格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思维结构的工具,通过连接关键词和主题,帮助人们理清思路,梳理信息。
在教案设计中,思维导图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展示知识结构: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课程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构建知识的整体认知。
2. 规划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规划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引入、展开、巩固和复习等环节。
通过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师能够理清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先后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思维导图的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关系,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二、表格设计表格是一种简洁、清晰的信息展示形式,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整理和理解知识。
在教案设计中,表格设计可以有以下应用:1. 教学过程记录:通过设计表格,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
这样可以方便教师回顾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学习内容总结:表格可以用来总结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和记忆。
3. 分析对比:表格可以用于分析和对比不同的观点、事物或现象。
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比较和理解不同要素之间的异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思维导图和表格设计在教案中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整合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和表格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清晰和系统的学习框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常用教学设计模式图解示意

常用教学设计模式图解示意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和操作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通过图解示意的方式介绍一些常用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模式。
1. 直观呈现模式直观呈现模式是一种通过图示、实物展示、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的模式。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需要解释抽象概念、展示实物操作过程等场景。
2. 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或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分析方法、解决思路和策略,帮助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互动模式课堂互动模式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问题回答、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分层导学模式分层导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导学的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设计不同难度和复杂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进行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个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模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互助学习和共同成长。
6. 情景模拟模式情景模拟模式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情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应用知识的模式。
教师可以设计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活动。
教案思维导图:帮你制作高效教案

教案思维导图:帮你制作高效教案。
一、教案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教案思维导图就是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的教学指导图。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具体环节和步骤组成的,教案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环节和步骤以极其简明、精要的方式展现出来,实现高效地规划和组织教学过程。
优秀的教案思维导图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内容要准确、全面、详尽。
教案思维导图是直接关系到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课堂形式的重要指导材料,很多时候还要包含教学用具和分数分配等等,因此要求在内容上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内容详尽细致地列在一个思维导图中。
2、结构要清晰、语言简明。
教案思维导图要具备良好的结构性和逻辑性,便于老师清晰的理解和记忆,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条不紊。
语言要简明易懂,尽可能缩短不必要的文字描述,适当运用图片和符号等可视化元素。
3、易修改、易分享。
教案思维导图的优点在于随时都可以修改、调整,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进行修改并分享,让更多的教师和学员受益。
此外,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或一些专业平台来分享,也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和使用。
二、教案思维导图的制作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案思维导图是要帮助老师规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工具,而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只有清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设计大纲到设计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步一步按照主次的有序结构。
通常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采用自上而下的分级方式进行整篇课程的设计。
3、制作思维导图。
教案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内容表达,也就是如何将内容展示的更加清晰、直观和精简,方便老师和学生使用。
在制作教案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布局排版、字体、变化颜色和渐变等等。
通过实践和不断的调整来创造出最合适的教案思维导图。
4、分享与传播。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布时间:2022-06-16T09:27:53.9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第4期作者:彭庄玲[导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加深理解和应用。
彭庄玲湖北省江陵县实验初级中学 434100【摘? 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加深理解和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巧用思维导图,通过助力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构建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指导学生动手绘制导图,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巧用引言思维导图关注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帮助学生凝练思维发展的框架,开拓思维发展的方向。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一般比较表层,其思维特点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分解化的特点,它凭借图形、线条、符号等方式的连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结构图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
一·思维导图构建生动课堂,激发参与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只有活泼生动的课堂,他们才会有兴趣参与其中,否则就会经常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用思维导图,为课堂增添趣味性和新鲜性的元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注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通过对课文的整体了解,绘制一幅可以体现课文整体内容的思维导图,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对课文理解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随着课文讲解的不断深入,学生还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对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处理,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兴趣指引下,语文课堂就会变得活跃且高效[1]。
第七章--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结构图

(4)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优点:智力的发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
(5)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09 年论述题)
研究性学习: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
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 1. 运用
个别教学
分组教学 现场教学
按能力和成绩分组 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复式教学
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经济落后地区
教学模式
1.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引入—复习—讲授新知识—练习—作业布置 功能:知识的系统掌握
人际结构:教师为主
2.自学辅导式:确定目标—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生练习,教师检查—教师小结 功能:自学能力的培养
程的本质和
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1) 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 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受普遍的认识规律制约
2 教学活动有自己的特殊性 知识的间接性 教师的传授性 途径的有效性 认识的教育性
(2) 它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以认识过程为主,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也参与过程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 启发式和注入式
法思想
常用的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优点:大量系统知识的获得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优点:形象、具体、真实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优点:技能技巧的获得
选择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学生年龄特点 教学环境 教师素养
教学手段
思维导图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_周梅华

中学化 学教 学 参考
年
期
上课 时, 先只留中央图
思路 绘制一个本节课思维导 图草 图 , 上课 时先 隐藏主干
和支干 , 只 留下 中央 图 。
师生共同建立课堂知识 支架 , 根据 教学 的进展 和 学生 的学 习情况 , 分步 释放支 干 , 并对 支 干内容进行 修 改和完善 , 插人有关 图片 , 辅之 和板书 。
伙
举一反 三 , 归纳出氮 气 、 二 氧化碳研究的角 图
州卜 叫 卜 州 卜 “弓 , 州 卜 叫卜 侧 卜
升学 生的学 习品 质和学 习效 率 , 使 学生 的学 习能力 、思 维方式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 本文编辑 天 时
示意 图
· 科技 资讯 ·
关 首 次 花 开制 出 稳 定 的 单 原 子 层 锗
整理思维导图 , 对有 内在联 系 的知识建立 相关联 结 , 作 出注 释 , 形成 一张 完整 的思维导 图并作 为师生 共 同学 习的成果展现 。 用 图与
联系 。
后
按 照 上 课 内
逐
篡翼蜘 癸
服刀 , ,吮 圈 目 目 厨碾 黑】 攀端拳 拳抢 酬涵 笼 叔
呈 现课堂 练 习 , 在 讲评过 程 中 , 将思 维导 交 替 呈现 , 建 立 思维 导 图与 课 堂练 习 的有 机
撇穗黯碱鬓 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蓬
容
窝 蚕 黔盗 盗 丸
进行课堂评价和总结反思 。 实例 如第一章 学生 实验 基本 操作 的课 堂教学 如 图 所示 。本节课 主 要在 实验室 进行 实验 , 而实 验 的
内容 和课 堂 的骨 架则 由思 维导 图用关 键 词呈 现 。 再 以
级
释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版

当前学校教育制度
层次结构:幼儿儿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高等教育
激发功能(引发功能) 指向功能(定向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内部攻击与外部动机 高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认知内驱力力力(要求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自我提高高内驱力力力(由学业成就而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 要)附属内驱力力力(为获得⻓长着的赞许或同伴的接纳而而表现出 的)
孔子子与《论语》
《学记》 其他教育家及其思想
萌芽阶段的中国教育思想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里里士士多德/昆体良
萌芽阶段⻄西方方的教育思想
培根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立学科
创立立阶段的代表人人物及其思想
规范教育学形成与发展阶段的代表人人 物及思想
教育学的独立立形态阶段(琐碎易易混)
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教学的概念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引导学生生掌握科学文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生智力力力、培养学生生的创造能力力力和实践能力力力 发展学生生体力力力、提高高学生生的健康水水平
小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培养小小学生生高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心理理品质
知识的类型
根据概括水水平: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根据功能: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符号学习(表征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知识的学习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并列列结合学习(并列列组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