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1
实验指导书一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学习如何在利用NLTK进行分词\词性分析与句法分析,同时将NLTK和结巴分词的结合中实现中文文本分词和词频统计。
通过次实验项目的练习,增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以知识获取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学习对自然语言信息的处理以及结巴分词,文本相似度算法的实践。
二实验目标1. 了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原理,加深对文本处理的理解;2. 熟悉文本分词、词频统计的原理;4. 掌握文本处理的其他的应用。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请认真阅读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实验指导书,仔细听从老师的讲解。
2.实验前编好程序,实验时调试。
3.编程要独立完成,程序应加适当的注释。
4.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要求内页:实验n :1、实验目的:xxxx2、实验原理和内容:3、实验环境和编程语言:4、主要功能及实现:5、实验结论:文字用小4号或4号;程序和注释用5号以班为单位交.实验一:1.怎样载入自己的英文语料库(obama.txt),在自己的语料库中找出频率小于8,排名前5的词和其频率。
(使用nltk的英文分词函数tokenize)2.写程序处理布朗语料库,找到一下的答案:(1)哪些名词常以他们复数形式而不是它们的单数形式出现?(只考虑常规的复数形式,-s后缀形式的)。
(2)选择布朗语料库的不同部分(其他目录),计数包含wh的词,如:what,when,where,who 和why。
3.输出brown文本集名词后面接的词性,参考代码:4.句法分析演示>>> from nltk import *>>> f=open('F://obama.txt')>>> raw=f.read()>>> import nltk>>> tokens = nltk.word_tokenize(raw)>>> tokens>>> c={}>>> for i in tokens:if tokens.count(i)>72:c[i]=tokens.count(i)>>> print(c)Wh:>>> from nltk.corpus import brown>>> import nltk>>> import re>>> brown.categories()>>> romance_text=brown.words(categories='romance')>>> fdist = nltk.FreqDist([w.lower() for w in romance_text])>>> modals=set([w for w in romance_text if re.search('^wh',w)])>>> for m in modals:print m + ':',fdist[m],词性:>>> def findtags(tag_prefix,tagged_text):cfd=nltk.ConditionalFreqDist((tag,word) for (word,tag) in tagged_textif tag.startswith(tag_prefix))return dict((tag,cfd[tag].keys()[:5]) for tag in cfd.conditions())>>> tagdict=findtags('NN',nltk.corpus.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news')) >>> for tag in sorted(tagdict):print tag,tagdict[tag]>>> wsj = nltk.corpus.treebank.tagged_words(tagset = 'universal')>>> word_tag_fd = nltk.FreqDist(wsj)>>> [word + "/" + tag for (word, tag) in word_tag_fd if tag.startswith('V')]Ofen:>>> brown_lrnd_tagged = 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learned', tagset='universal') >>> tags = [b[1] for (a, b) in nltk.bigrams(brown_lrnd_tagged) if a[0] == 'often']>>> fd = nltk.FreqDist(tags)>>> fd.tabulate()名词后面词性统计:>>> import nltk>>> brown_lrnd_tagged = 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learned', tagset='universal') >>> tags = [b[1] for (a, b) in nltk.bigrams(brown_lrnd_tagged) if a[1] == 'NOUN'] >>> fd = nltk.FreqDist(tags)>>> fd.tabulate()。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检验

实验一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检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SPSS的基本特征、结构、运行模式、主要窗口等,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对SPSS有一个浅层次的综合认识。
同时能够掌握对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进行检验。
【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实验仪器及软件】计算机及SPSS软件【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打开、保存、编辑数据文件)2.问卷编码3.录入数据并练习数据相关操作4.对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进行检验,并给出分析结论。
【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结果输出窗、帮助窗口、图表编辑窗、语句编辑窗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5.按要求录入数据6.练习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7.检验多元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8.保存数据文件9.关闭SPSS,关机。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上机作业】1.定义变量: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表1学号姓名性别生日身高(cm)体重(kg)英语(总分100分)数学(总分100分)生活费($代表人民币)200201 刘一迪男156.42 47.54 75 79 345.00200202 许兆辉男155.73 37.83 78 76 435.00200203 王鸿屿男144.6 38.66 65 88 643.50200204 江飞男161.5 41.68 79 82 235.50200205 袁翼鹏男161.3 43.36 82 77 867.00200206 段燕女158 47.35 81 74200207 安剑萍女161.5 47.44 77 69 1233.00200208 赵冬莉女162.76 47.87 67 73 767.80200209 叶敏女164.3 33.85 64 77 553.90200210 毛云华女144 33.84 70 80 343.00200211 孙世伟男157.9 49.23 84 85 453.80200212 杨维清男1981.12.6 176.1 54.54 85 80 843.00200213 欧阳已祥男168.55 50.67 79 79 657.40200214 贺以礼男164.5 44.56 75 80 1863.90200215 张放男153 58.87 76 69 462.20200216 陆晓蓝女164.7 44.14 80 83 476.80200217 吴挽君女160.5 53.34 79 82200218 李利女147 36.46 75 97 452.80200219 韩琴女153.2 30.17 90 75 244.70200220 黄捷蕾女157.9 40.45 71 80 253.00 要求: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实验一水的沸腾【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有铁夹)、玻璃片、水、火柴、污物杯。
【实验步骤】1.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水,约2~3mL。
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3.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然后固定在试管的底部药品所在的部位进行加热。
4.用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靠近试管口。
现象:试管里的水沸腾,玻璃片上有水雾或小液滴。
结论: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水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遇冷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2.实验成功的关键(1)水的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液体外溅。
(2)玻璃片(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靠近试管口的距离。
3.实验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1)水的量太多时,液体外溅。
(2)加热之前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有可能炸裂。
(3)试管外壁有水,应擦拭干净,否则试管有可能炸裂。
4.实验建议(1)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以免容器炸裂。
(2)给试管里的液体物质加热,一般要用试管夹。
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和他人。
(3)加热时先要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所在的部位,用外焰加热,加热后的玻璃仪器不要立刻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4)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口要向上倾斜45°(30°到60°),也要先对试管预热,然后再固定在药品集中部位加热。
实验二胆矶的研碎【实验用品】研钵、胆矾、药匙。
【实验步骤】1.取少量的胆矾(蓝矾)放于研钵内(如图1-2-1所示)。
2.用杵沿着研钵的底顺时针进行研磨。
现象:硫酸铜晶体变为蓝色的粉末。
【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研磨可以使物质由颗粒状变为粉末状。
2.实验成功的关键:用杵沿着研钵的底顺时针进行研磨;不能用杵捣。
《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实验指导书-(1)

一、产品策略操作在了解了手机产品生产、研发、包装等费用之后,将每年的相关生产数据记入表格。
在所营销的区域内进行广告投放,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在必要的时期进行促销活动,扩大市场份额数量。
操作时注意每项广告投入的宣传有效度和合作渠道的品牌知名度的大小。
操作完后填写下表:对所营销的区域进行不同档次产品的定价,定价之前要先了解渠道的价格范围,系统已经给出不同档次的价格范围,根据的渠道要求、竞争情况、利润情况等合理定价调价。
超市和商场是系统提供的两大销售渠道,上文我们已经讲到与渠道合作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营销决策,填写渠道汇总表。
在公司目前已有的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得到目标渠道记录调查表。
填写下表:学生定价≤最大进货价,学生品牌≥渠道品牌要求,学生信用等级≥渠道信用等级要求,满足以上条件的渠道订单可统计为目标渠道。
%100)(⨯⨯-⨯〉--〈=订单量销售管理费产品定价订单量销售管理费生产成本产品定价渠道销售利润率五、招投标操作标书详情主要包括了:产品的档次、所属区域、品牌知名度、信用等级、采购数量、投标日期、付款日期、标书价格、投标保证金、违约罚款、履约保证金。
学生可以实时关注招标公告,根据学生公司的资金及战略状况选择是否有必要进行投标。
评标标准为:品牌知名度30%、投标价格比值为70%。
中标之后销售利润率计算方式如下%100⨯⨯-⨯〉-〈=订单量投标价标书价格订单量生产成本投标价竞标销售利润率根据以上情况,学生填写如下表格:购产品信息;学生有产品但没有订单,可以发布销售产品信息。
通过交易平台,学生可以体验在线洽谈及签订买卖合同的过程。
自由交易销售利润计算方式如下:自由交易销售利润=(合同价-生产成本) ×交易数量学生可根据前二种销售方式大概得出低、中、高档产品在某一年内的总需求量。
以计算华北地区不同档次产品需求量为例,华北地区商场,超市中所有低,中,高档产品的需求量,再加所发布的标书中华北地区低、中、高档产品的数量,大概得出系统在这一年度内华北地区不同档次产品的总需求量,其他区域计算方式类似,填写下表格:通过表格综合对比得出不同产品档次,不同区域的需求量,学生根据此结果品周转最快。
Java实验指导一

实验1实验1 Java程序设计基础(1)实验目的认识J2SE开发环境,对TextPad、JCreator、NetBeans、Eclipse等开发工具有初步的了解,能够利用以上的一种开发工具编写调试简单的Java Application和Applet程序,了解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过程。
熟练掌握Java程序开发步骤;熟悉Java程序结构;掌握Java文件命名规则及调试方法;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或Window XP集成开发环境:JDK1.6及以上版本实验学时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1)配置Java环境(2)编写包含多个类的Java源文件并调试运行(3)熟悉Java程序结构(4)按要求编写相关算法程序实验步骤(1)配置Java环境,熟悉开发调试步骤及方法;(2)编写简单的包含多个类的Java源程序,实现代码的编写、编译、调试及结果显示的过程,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Hello{//Java程序的入口方法,程序将从这里开始执行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class A{//类A}class B{//类B}(3)完成实验指导书P23页基础题(1)要求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给出运行结果(请参考实验指导书P9页例1-4,或者以下程序)参考程序(素数判断)class Example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sum=0,i,j;for(i=1;i<=10;i++){if(i%2==0)continue;sum=sum+i;}System.out.println("sum="+sum);for(j=2;j<=50;j++){for(i=2;i<=j/2;i++){if(j%i==0)break;}if(i>j/2)System.out.println(""+j+"是素数");}}}(4)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给出运行结果,综合比较并了解字符界面下实现输入输出的几种方式,进一步了解、熟悉Java程序结构、注释方法(请参考实验指导书P10页提高题1-5)分析与思考(1)环境变量、系统变量配置的作用?(2)包含多个类的Java源程序命名规则?(3)Java程序的注释方法?(4)Java中数组类型、定义及使用(5)Java语句、各种控制语句定义及使用第2题(1)环境变量指定一个软件路径,控制着多种程序的行为,包含关于系统及当前登入用户的环境信息的字符串,一些软件程序使用此信息确定在何处放置文件。
大学计算机——应用、计算与思维 - 实验指导书一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

实验一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一.实脸目的1.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2.掌握字符的格式化;3.掌握段落的格式化;4.掌握文档的格式化;5.掌握个性化文档版式的使用。
二.实脸内容1.文档的新建在机器的最后一个盘符下新建一个Word文档,将其名称改为你的学号姓名,观察文件的扩展名,尝试如果去掉扩展名该文档的变化,考虑原因。
2.观察、熟悉软件初始界面,对照书本上的介绍,逐一认识各组成部分及其使用方法。
3.文档基本输入。
在Word中输入下列文字,字形字号调整为:宋体,五号。
——巴金‹j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G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j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口有时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I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G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G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j4.字符格式化(1)使用【开始】菜单中的“字体”工具组或者“字体”对话框将短文中的“周围”、“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太阳”、“阳”、“奇观”等字符按照样张格式化。
(2)使用“编辑”工具组里的“替换”工具按钮将文中“我”字一次性格式化。
(3)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本”工具组里“艺术字”工具按钮,给文档添加标题“海上日出”。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葡萄糖的性状、鉴别和检查一、实验目的:1、了解药品鉴别、检查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药品性状测定方法和性状的正确描述;3、掌握药物的常用鉴别方法和原理;4、掌握药品中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原理和限量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药用葡萄糖或无水葡萄糖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利用葡萄糖具有的还原性或其它特性以及存在杂质的特性可对葡萄糖进行鉴别和杂质检查。
三、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清单红外光谱仪;纳氏比色管;小烧杯;电子天平;台秤。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学生用备好的0.1 mol/L稀释即得);95%乙醇;标准氯化钠溶液(0.01%);稀硝酸;硝酸银试液;标准硫酸铁铵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0.01%);碘试液;磺基水杨酸溶液;硫氰酸铵溶液;标准铁溶液(0.001%);25%氯化钡溶液;葡萄糖-水合物。
四、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1、鉴别:(1) 取本品约0.2g于小试管中,加水5m1溶解后,缓缓滴入微温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稍微加热后可加速沉淀的生成)。
(2)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464图)一致。
2、检查:酸度取本品 2.0g于小烧杯中,加水20m1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1(约1D),应显粉红色。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0g于小烧杯中,加热水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10m1,溶液应澄清无色。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于小烧杯中,加95%乙醇30m1溶解,溶液应澄清。
氯化物取本品0.6g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5→100学生自配)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该品种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1)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指导书实验名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课程名称:电化学原理与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2.掌握电极片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3.掌握电容器的测试方法及充放电过程特点。
二、实验原理1.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器是一种电荷存储器件,按其储存电荷的原理可分为三种:传统静电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
传统静电电容器主要是通过电介质的极化来储存电荷,它的载流子为电子。
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储存电荷主要是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聚集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具有比传统静电电容器大得多的比电容量,载流子为电子和离子,因此它们两者都被称为超级电容器,也称为电化学电容器。
2.双电层电容器双电层理论由19世纪末Helmhotz等提出。
Helmhotz模型认为金属表面上的净电荷将从溶液中吸收部分不规则的分配离子,使它们在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离电极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形成一个电荷数量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界面层。
于是,在电极上和溶液中就形成了两个电荷层,即双电层。
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如图1,它是由一对可极化电极和电解液组成。
双电层由一对理想极化电极组成,即在所施加的电位范围内并不产生法拉第反应,所有聚集的电荷均用来在电极的溶液界面建立双电层。
这里极化过程包括两种:(1)电荷传递极化(2)欧姆电阻极化。
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场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撤消电场后,电极上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的相反电荷离子相吸引而使双电层稳定,在正负极间产生相对稳定的电位差。
当将两极与外电路连通时,电极上的电荷迁移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溶液中成电中性,这便是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a)非充电状态下的电位(b)充电状态下的电位(c)超级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图1 双电层电容器工作原理及结构示意图3.法拉第准电容器对于法拉第准电容器而言,其储存电荷的过程不仅包括双电层上的存储,还包括电解液中离子在电极活性物质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将电荷储存于电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2009.9
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初步
第一部分双绞线电缆制作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2.熟悉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使用
3.掌握双绞线连接器压接方法
4.掌握双绞线模块的打线方法
5.掌握简单的物理网络维护知识
【实验要求】
1.预习网络设备工作原理方面的知识
2.预习背景知识
3.实验前熟悉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4.在使用Rj45接头压接工具时,应十分注意安全
【实验原理】
一.以太网简介
典型的局域网主要有:以太网、令牌环、FDDI、ATM、优先权局域网(即100VG-AnyLAN)。
其中以以太网使用最为普遍。
按数据传输率,以太网分为三类:
1.标准以太网
由IEEE802.3标准所规范,对于拓扑结构、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帧的长度以及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等均有详细的描述。
按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可分为四种:
10Base-5:粗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500m
10Base-2:细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185m
10Base-T: 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100m
10Base-FL: 长波多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2000m
2.快速以太网
由IEEE802.3u标准所规范
按使用的传输介质或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
100Base-TX: 五类UTP或STP双绞线(只用两对),最大传输距离100m
100Base-T4: 3、4或5类UTP或STP双绞线(4对线全用),最大传输距离100m
100Base-FX: 单模或多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2~20km
3.千兆位以太网
由IEEE 802.3z和802.3ab标准所规范。
按使用的传输介质或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七种:
1000Base-T: 5类UTP双绞线(4对线全用),最大传输距离100m
1000Base-CX: 铜缆,最大传输距离25m
1000Base-SX: 62.5/125MMF,短波,最大传输距离260m
1000Base-SX: 50/125MMF,短波,最大传输距离525m
1000Base-LX: 62.5/125MMF,长波,最大传输距离550m
1000Base-LX: 50/125MMF,长波,最大传输距离550m
1000Base-LX: 9/125SMF,长波,最大传输距离3000~5000m
4.万兆位以太网
由IEEE802.3ae标准所规范
目前主要用于大型网络(如城域网、数据中心等)的骨干部分
二.以太网物理设备
1.典型的网络设备
典型的网络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网卡、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等。
实际组网时,还需使用布线产品,典型的有:机柜、配线架、跳线、信息插座等。
2.网络设备接口
网络设备的接口多种多样,通常它依赖于使用什么样的传输介质以及其接法等。
对于双绞线的RJ-45接口,又进一步分成两种接口:MDI(介质有关接口)和MDI-X(交叉介质有关接口)。
MDI接口的1-2脚和3、6脚分别是信号的发送脚和接收脚;MDI-X接口的3、6脚和1-2脚分别是信号的发送脚和接收脚。
网卡的接口和网络设备的级联接口(Up-Link)通常是MDI类型的;HUB及交换机的普通接口是MDI-X类型的。
3.网络设备的级联与堆叠
三.网络传输介质
1、典型的传输介质
典型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2、典型的连接头
典型的连接头有BNC、RJ-45、SC、ST、MT-RJ、VF-45等。
四.双绞线应用与测试
1.双绞线1236通信规则
在用双绞线作传输介质的以太网中,除了100Base-T4和1000Base-T以外,其余的均使用四对双绞线中的两对,接到RJ-45连接头上,总是固定地对应于其第1、2、3、6引脚。
2.T568A与T568B标准与双绞线连接方法
根据T568A与T568B布线标准,RJ-45连接头各脚与双绞线各芯线(色线)的连
3.TSB-67标准与双绞线电缆系统性能测试
TSB-67标准是由TIA-EIA提出的双绞线电缆系统性能的测试标准。
它规定了双绞线电缆的测量连接方式和测试电缆连接性能的准则。
具体定义了以下指标参数
及其基准数据:电缆长度、导线引脚、近端串扰、信号衰减率、阻抗;还定义了这
些数据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测试精度。
有两种测量连接方式:
Channel Link:测量范围从交换机至客户端(途经跳线、配线模块、网络插座、用户软线)。
Basic Link:只测量配线架到网络接口的电缆连接,不包括连到计算机的活动短线和连到交换机的跳线。
4.测量双绞线电缆系统性能常用工具
万用表、测线器、TDR、电缆扫描仪、网络分析仪。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听指导教师讲解,观看实物及实验操作演示
2.熟悉网络设备、传输媒介、连接物件(如连接头、插座、配线架等)
3.双绞线交叉线缆制作
一端采用T568B接法、另一端采用T568A接法
T568B接法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如图)
步骤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如右图所示。
步骤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
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如图所示。
上:橙左:绿下:棕右:蓝
步骤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如图所示。
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
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
步骤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
因为我们是遵循EIA /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如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如图所示)。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 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
(见标准EIA/TIA 568B)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步骤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14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如图
步骤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如右图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
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
-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如图。
步骤8:重复步骤2到步骤7,再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因为工作站与集线器之间是直接对接,所以另一端RJ-45接头的引脚接法完全一样。
完成后的连接线两端的RJ-45接头无论引脚和颜色都完全~样,这种连接方法也适用于ADSL MODEM和计算机网卡之间的连接,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完成的RJ45接头应该如下图所示。
4.测试做好的网线。
把一端RJ-45接头插入测线器的发送端,另一头插入测线器的接收端。
把测试开关置于“直通”,开启测线器电源,观察每端的8个指示灯的闪亮情况。
5.使用打线器将双绞线接入RJ45插座
使用打线工具在多媒体插座中,或在配线架上,实施双绞线卡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