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院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林业院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龙洪旭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33期

[摘要] 为探索林业院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陶铸班为切入点,从学生选拔、管理模式、教学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总结陶铸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分配设置不够合理、分班淘汰机制欠完善、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教学管理制度滞后于人才培养改革要求、学业导师制度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陶铸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完善陶鑄班课程体系、完善淘汰机制、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陶铸班;林业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07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现代林业建设也需要大量拔尖创新人才来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在林业院校中,北京林业大学的“梁希”实验班、南京林业大学的“圣奥班”、东北林业大学的“成栋班”等,也开始积极探索林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我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于2017年成立陶铸班,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未来林业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一、陶铸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陶铸班将构建“励志践行,勤学成才”的建设机制,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陶铸班学生应具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深厚科研潜质等特点,能跻身于林学前沿和技术应用领域,有成为科研新锐的实力和素质。

(一)陶铸班学生选拔

全日制林学专业本科新生,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原则参加考试选拔。学院采取笔试、面试、实验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复试考核,确定陶铸班学生名单。陶铸班实行淘汰机制,大一、大二每学年对陶铸班学生进行考核,淘汰不合格学生,空出名额从林学普通班学生中选拔递补。

(二)陶铸班管理模式

教务处负责统筹管理,林学院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负责陶铸班的教学管理等工作。林学院教学院长任陶铸班总班主任,各陶铸班的班主任和学业导师负责具体管理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对陶铸班的建设和改革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实行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三重管理机制。每位学生除有导师外,每个行政班还配备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安排优秀辅导员负责思想教育。

(三)陶铸班教学运行模式

丰富的教学模式和一流的教学资源。陶铸班实行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实施小班教学,选择高水平、高职称的教师为陶铸班任课,优先为陶铸班配备一流的教学设施,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方式、考核方式、管理机制允许创新,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根据培养方案,在学业导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兴趣和主修方向完成选修课。选择优秀英语教师负责一、二年级基础英语教学,由具有留学经历的本院专业英语教师承担三年级专业英语教学。建立学院督导员制,负责定期联系学生和主讲教师,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率。

本科学业导师制。陶铸班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学业导师,聘请知名教授、副教授作为陶铸班学生的导师并实行双向选择。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学术指导、科研选题、考研、创新创业,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性化发展的培养计划,同时承担学生课程以外的考核评价任务。要求每个学生本科期间能主持或参与1项科研项目,撰写1篇科技论文,全面提升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创新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学生通过主持各级各类本科生创新基金,参研教师科研项目的方式,得到科研实践的锻炼。通过林学院各类试验示范基地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习惯。以挑战杯、陶铸杯、创新创业竞赛等各项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训练完成林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二、陶铸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初步成效

第一届陶铸班学生于2021年6月顺利毕业。该班37人,目前在各级学术期刊已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2.5以上论文2篇),7篇论文投稿返修中。在各类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奖励1项,校级奖励54项。目前该班保送研究生5名,1名学生出国深造,22名学生考研,继续深造率达70%以上。陶铸班的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成果将在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陶铸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陶铸班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重大改革,目前还处于借鉴与探索过程中,而且陶铸班的建立时间较短,很多体系不够完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分配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设置不合理,如大二上学期课程安排非常紧凑,课时较多,而大二下学期课又很少。课程安排的顺序欠妥,例如在学习森林经理学之前需要了解基础测树学知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这类难度较高的课程仅分配一个学期,高密度、短周期的学习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无法很好地消化吸收。而且个别重要基础课程开课较晚,对学生前期学习其他课程有一定影响,对学生安排自主学习、科研产生一定影响。课程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科的重要程度的区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分班淘汰机制欠完善

陶铸班在大一大二期间,会有少部分学生被淘汰。而普通班级与陶铸班课程进度安排不一致,導致淘汰的学生需要补修学分,加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陶铸班都是优秀教师采用小班授课形式,但教学形式与普通班差异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发挥,而且研讨式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不能满足思维活跃的陶铸班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探索、讨论、自主学习空间小,不能根据兴趣特长自主学习。

(四)教学管理制度滞后于人才培养改革要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陶铸班建设虽然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在强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较为滞后。选修课比重有限,且学生缺乏选课指导,选课质量无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缺少专业前沿课程,学生对专业前沿动态获取有限,也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及科研视野。

(五)学业导师制度不健全

学业导师制是陶铸班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导师对陶铸班学生的指导工作与预期值相关较大。导师对学生专业课程指导多,对科研花费时间精力较多,对个人兴趣选修课指导少,对整体知识体系结构的指导少,与学生交流不够,因此与学生的期望值差距较大。而且陶铸班的导师指导未纳入考核内容,不同导师指导程度差异较大。此外,学校对于导师指导学生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科研过程的创新。

四、完善陶铸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完善拔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性强、选择性广、自由开放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授课时间与授课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的构成比例与学分的对应关系。提前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优秀教师,有利于完善导师双向选择制。在考核绩点前提下,多开展阅读交流、科研交流、学习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中吸取好的经验、学习好的方法。

(二)完善淘汰机制

高考招生时单独设立此专业,以吸引优秀生源,预留出一部分名额在开学时对普通班兴趣、英语多维度测试进行补充。强化淘汰机制,大一、大二期间,陶铸班学生挂科后无条件淘汰,普通班学习优异者可进入陶铸班。

(三)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对陶铸班学生构建包括课程学习、科研成果、实践活动等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教师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考查方式,如试卷考试、课堂小论文、课堂PPT、口头汇报等;科研评价中,论文、会议专题报告、学术演讲等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将实践积极性、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均可纳入实践课程的考查中。

(四)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陶铸班的优秀学生和优秀学业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创新实验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陶铸班学生在出国选拔时享有优先权,增加推免研究生比例。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应积极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科研热情;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国际合作项目等形式,让优秀学生能到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64-74,85.

[2]陈惠,高强,周文瑞,等.“梁希”实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4):21-24.

[3]刘少宝,田起香.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秦鹏春班”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4):87-93.

[4]田耀武,王宁,李东升,等.关于现代林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22-223.

[5]吴国春,翟雪峰,姜中珠,等.林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5-7.

[6]周光明,段书凯,杜彬恒,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5):150-157.

◎编辑张慧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才培养方案篇1 学校自一九九二年一月四日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以来,我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为进一步加大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十·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十·五”期间继续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现就选拔培养拔尖人才工作重新规定如下: 一、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的实施,力争用5年的时间选拔出80名左右年轻的优秀人才作为“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校重点建设的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且使他们都成为本学科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从而保证我校重点建设的各个学科能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二、选拔条件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治学作风。 2.团结容人,有与同代人及隔代人合作共事的品格和献身教育、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3.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4.掌握两门外语,其中一门能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 5.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活动。

6.具有博士学位,职称为副高职以上。 7.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8.在具备上述各项条件的同时,还须具备以下任意两条: ⑴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发明创造、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各奖均应是获得证书并在课题中承担主要任务者。 ⑵近5年独立撰写并正式出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或主编过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批准出版的本学科全国统编教材1部。 ⑶近5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最具权威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所发表的论文有一篇被sci收录,有3篇被ei收录的。以上所发表的论文要求本人必须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⑷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职务;或在国内一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者。 ⑸已经或正在使用双语进行教学者。 ⑹近5年是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其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⑺在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中成绩显著,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并被国内同行一致认可者。 三、选拔程序 选拔拔尖人才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 1.根据选拔条件,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学科或专业进行民主评议,然后由所在学院按照条件要求组织专家进行初评。 2.各学院经过初评产生的候选人要向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提供《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代表其学术水平的论文、著作以及鉴定证书、获奖证书、课题立项说明书等有关佐证材料。 3.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候选人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要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

科学构建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发布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批准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7项。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培养任务为:深化面向农林基层的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订单定向免费教育,吸引一批热爱农林业的优质生源;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和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实践技能培训体系;按照农林生产规律,探索先顶岗实习,后回校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学院抓住获批卓越计划首批实施专业的重要契机,以学院多年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基础,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对科学构建适应卓越计划要求的应用型农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 1 探索先顶岗实习,后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顶岗实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实习,在实习中增加教育的价值,既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也为其提供将来就业的选择,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系统和综合的了解,同时也更加明确如何塑造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农学专业传统的实习时间都是在第8学期的下半年,实习期为半年,据实习单位和企业的反馈传统的实习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习时间和农业的生长期是脱节的,农业最集中用人的时间是在5~10月生长季,而传统的实习学生一般在6月份毕业回校,仅和生长季接触2个月,一些植物生产中的问题并没有遇到也没有时间来解决,而对于企业来说也没有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的自身优势来解决企业的生产实践问题,所以传统的实习和实践是脱节的。学生在实习中遇到一些生产实践问题,但是面临毕业季、找工作季等,没有时间也没有经历把生产中的问题系统的解决和消化掉,使一些实践教学成为走马观花。 基于此,可以尝试先实习,后学习的实践模式,具体操作为大学三年级即第6学期的4月份和第7学期的10月份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实习,这样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妥善安排生产种植计划,把论文做在田间地头,突出专业特点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经历了准备种子、整地、施肥、覆土、整畦、铺膜、节水灌溉,间苗、锄草、整枝修剪、病虫害防治、田间调查、产品收获销售等生产全过程,熟练掌握了各项田间操作技能。实习结束后学生认真总结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带着问题参加课程学习,这样使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用在了实践中同时实习又升华了理论知识,使学习和生产实践环环紧扣不脱节。 2 建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体系 传统学生培养模式,仅靠大学中培养,仅在课堂不能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只有校企联合培养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用于企业实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来着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实用农业技能人才的关键和必经之路。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技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提出覆盖农科核心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应的培养平台,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一批管理制度,并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模式特色鲜明,在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从这一概念出发,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大要素。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围绕这五大要素进行展开。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针对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研究型农业大学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农业与生命科学学科优势,以本科人才培养特区及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构建了涵盖农业基础生物科学、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林经济管理等农科核心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如何培养农科核心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完备的体系。 1.以“两班一区”为基础,构建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载体。围绕农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依托农业和生命科学学科优势,在农业基础生物科学、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林经济管理等农科核心专业设立了“基地班”、“强化班”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特区(简称“两班一区”)。 从1997年开始,我校试办生物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旨在为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农科优势专业培养优秀研究生生源和后备科研人才,并为现代农业生物高技术产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2002年和2005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随后学校加强了“生物技术基地班”和“理科基地生物班”建设。“基地班”按照“3+1+2”模式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前3学年完成本科阶段主要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模式建构与 实践探索 ——以s大学哲学系为例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以“拔尖计划”“强基计划”为导向的贯通式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 略的重要措施。贯通式培养可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科学缩短学制, 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培养,鼓励跨学科学习,激发创新思维和 学科科研兴趣,促进培养对象更好地持续学习,尽早地从教室走向课 题组实验室,在领域内形成科研成果,更好的服务国家建设。 关键词:拔尖创新,贯通式,跨学科 近年来,为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纲领性 的保障文件,均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据2022年统计数据,原“985计划”39所高校全部进入“强基计划”。各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强基计划”录取的热门专业建设力度, 积极与各地高中加强人才推荐选拔合作,逐步形成“高考、强基、竞赛”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进入高校培养阶段,其 培养模式对人才建设至关重要,如何让发挥资源优势,怎样把握好、 用好“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尤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需要用系统 的理论进行说明阐述,进一步分析“贯通式+跨学科”的培养方式与

“分段式+非跨学科”的优势,得出此培养模式适合新时代的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的结论。 一、贯通式培养的必要性 纵观世界各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通常有两种方式:即分阶段培 养和贯通式培养。前者就是把本、硕、博的培养放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在欧美国家,硕士通常被视为本-博之间的过程环节,而我国则把硕 士阶段作为本科之后的一个独立阶段,是达到博士阶段的必要环节; 培养特点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导师、学科和研究方向,其优势 是赋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选择权,弊端是在某一学科或研究方向上 无法保持系统性、持续性。大多数高校皆期待采用本-硕-博贯通式培 养模式,从理论上说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有利于导师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在贯通式培养的模式下,学 生的本科阶段就已经选定导师,因此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较分 段式相对稳定,导师有足够的时间能较全面地了解培养对象的兴趣与 专长,可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尤其是对研究方向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提出有效的培养建议意见。 二是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开展专业研究。在充分考虑 培养对象在本科阶段的导师指导,尊重其已确定的研究兴趣方向等因素,即便随着对学科和研究方向了解深入,可以更换研究方向及导师,继续在整个“本-博”期间进行系统与深入地学习与研究。更容易形 成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为下一阶段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发展创新思维 奠定坚实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执着的进取精神、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较强的分析与质疑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与创新习惯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是尊重学生个性并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深度发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与应用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要。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强调: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因此,把造就一批创新型学生作为泉州五中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校招生方式多样化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也是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泉州五中与华侨大学在泉州五中联合成立“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实验基地”(以下简称“实验基地”),为保证实验基地培养培养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进行,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以“全面发展,突出个性”为工作原则,在保证培养对象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优势学科领域适度超常规发展,达到相应的专业能力发展水平并具备相对突出的的创新能力。 2、通过调动培养对象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培养对象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培养对象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终身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3、提高培养工作参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推动单一教学型教师向学科学习导师和学术研究导师转化。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探索与成效—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探索与成效—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 摘要: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进行产业模式建设背景下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建设机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产业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通过产业 学院模式深度融合,建设校企实训基地积累毕业生行业经验,访企拓岗提高学生 人职匹配,推进企业第二课堂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搭建行业研讨平台,强化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实用技能培训和行业认证培训,通过满意度调查等多项成 效显示,验证产业学院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建设,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产业学院模式深度融合就业成效 一、基于产业学院模式下的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背景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 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作为推动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的指导性意见,给高职院校造就产业需要的紧缺高技能实用人才提供了方向。产业学院模式的发 展作为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单一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 作进阶到整个产业链及产业生态群的校企资源共享,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任务,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提供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依据。 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作为学校入选自治区示范性产业学院,是“三全育人”改 革的助推项目之一,依托学校林业技术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和自治区特色专业 及实训基地,以广西林业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双 主体三课堂四递进五成效”三全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七 个共同”标准,即共同合作组建教学团队、开发教材、开发课程、专业设置、实 训平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健全互惠多赢、可持续的校企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 究与改革实践 File modification on June 16, 2021 at 16:25 pm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摘要大规模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培养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深入认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和 核心能力,同时要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四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 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中说:“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 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创新教育;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开发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的大学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又要发展学生自主 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更是提出大学是创新运动的缔造者;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探索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专业课程、实验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潜能。此外,应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引入跨学科的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教学方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记忆和应试,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利。因此,创新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课外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实施来学习和应用知识。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评价体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评价体系需要进行。一方面,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科竞赛、实践项目评估、综合评价等,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另一方面,评价应该注重过程而不仅仅依靠结果。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片面追求成绩的高低。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创新来实施。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XXX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XXX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在实践中,XXX与XXX合作创办了“科技英才班”,旨在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方式,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该项目历时三年半,已实验两年,为促进学生特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项目实施背景 在十八大的教育政策中,强调了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基本方向和框架》也指出,要建立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以实现教育公平。因此,XXX承担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研究,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 二、项目重点推进内容及做法 项目的研究目标包括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软实力、建立优秀科技教师培训制度等。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科技英才班科学实践课程的基础培训、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优秀科技教师队伍培训、

陈经纶特色的科技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等。通过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追求一个优秀,具备三个素养,做到四个学会,感受五种经历”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具备三个素养:掌握至少一项体育项目、喜爱一位名家及名著、欣赏一种艺术作品(音乐或美术)。此外,作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后备人才,学生需要掌握四项技能: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基本的英语会话、收集、阅读并理解英文资料、科学报告的撰写。在高中阶段,学生还需要有五种经历:做合格学生干部、主持课题研究、野外科学考察或实验室研究、主讲“经纶论坛”、获得区级或以上奖励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为了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整合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自主开发了科技英语、国学、应用物理、数学逻辑、创意设计和信息网络课程,并引进了脑思维课程和科技实践课程。同时,学校重新设计并调整了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加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加了野外科学考察等课程,强调了学生在专家和教师指导下进行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研究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仍然存在着导师制形同虚设,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及实践教学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应从师资配备、导师制、经费保障及人才质量控制方面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标签:人才培养;卓越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针对黑龙江省“大农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2013年黑龙江省启动了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支持农、林、牧、副、渔、水利、粮食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专业改革建设,将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解决重要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问题的高级人才。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3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4年被国家遴选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 一、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招生实行计划单列,按照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单独编班进行培养,各省均在重点本科(一表)批次招生,只招收当地考入我校高考分数在前10%的学生进入拔尖班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班自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本专业在校生94人。其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为目标”,秉承“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为先”“自主学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理念。针对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构建以“能力+素质”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现“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的理念,服务于黑龙江省建设农业强省的需要,服务于“三农”的人才培养需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具体来说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宽厚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农业企业、农垦系统、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和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差异化专业教育,在课程修读、科研训练和实践锻炼等方面突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构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 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秦树高;张英 【摘要】“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北京市精品课程.在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课程实习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人数较多,影响实习效果;课程实习学时不足,且缺少适宜的实习地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实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等.然后,针对梁希实验班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梁希实验班“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的改革措施:包括课程实习走进教学科研基地、课程实习内容与荒漠化防治实际问题相联系、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等.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习的热情明显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课程实习效果得到学生和同行专家的广泛好评.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 【年(卷),期】2018(036)006 【总页数】4页(P53-56) 【关键词】梁希实验班;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 【作者】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秦树高;张英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宁夏盐池751500;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宁夏盐池751500;北

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 测研究站,宁夏盐池751500;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宁夏盐池毛 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宁夏盐池751500;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 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为了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对林业领域创新人才的需求,北京林业大学于2007年设立了梁希实验班,以期培养一批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业优秀创新人才[1]。2007—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梁希实验班 包括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3个班级[2]。其中,梁希理科实验班设置了水土保 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方向。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又专门设置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梁希实验班。梁希实验班单列教学计划,实行小班教学,采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旨在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2]。“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核心课程。长期以来,北京林业大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3]。由于“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4],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课程实习时间, 强化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在系统分析“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以期进一步深化“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升梁希实验班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摘要:从实践出发,初步凝炼了创 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即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 合作教育为切入点,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组建教学团队与创新创业 培养基地、完善学业能力评价制度”为六大抓手,不断深入推进学分制改 革和课程结构改革,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 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建设 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 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 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初步凝炼成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 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两项改革,六大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种理念——生态化教育 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于2022年提出了“生 态化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 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 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 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 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

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 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1]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 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 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 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 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二、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精神,加快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22-2022)》,坚 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坚持能力培养与竞争意识培养并举,实施多样化人才 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 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 三、两项改革 1.深化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 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 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3]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 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形式的研究与考虑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形式的研究与考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的农业消费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飞速跨越,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满足这一需求的根本在于教育。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农业科技人才、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农林院校的教育主动适应农林经济和农村社会开展的需要,坚持立足农林,以教学、科研、消费理论为核心,在加速自身开展的同时,努力效劳社会经济开展,为我国农林业建立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大奉献。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农林业人才的专业构成和岗位设置等都做了较大调整。如何尽快适应形势变化,应对社会需求,把握自身办学特色,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形式,进步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高素质人才,对高等农林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历史需求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等农林教育效劳三农、实现可持续开展的历史使命。高等农林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中,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文化开展,进步劳动者素质,宣传农业经济政策和农业与农村法律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高等农林院校要拓展高等农林教育的覆盖范围。根据新农村建立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开展导向,调整专业构造和学科设置,改革人才培养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理论动手才能;创造性地构建实验、实习、理论教学体系,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建立校外理论基地,努力培养满足新农村建立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培养留得注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加强学生思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标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教授时,钱老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这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1]。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范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上述定义出发,笔者认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含以下3层意思: 1.建立或构筑这一模式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从社会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较大创新贡献的人才;从个体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才[2]。创新人才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 (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农林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农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农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对于农林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农林人才,各地纷纷探索和实施农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一些创新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实践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农林领域,学生需要通过亲自参与农田种植、林木培育等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还需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实际的科研工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农林人才。 二、产学研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符合农林行业需求的人才。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相关产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参与到产业界的实际项目中,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学研究。这种产学研结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与农林行业紧密结合的创新人才。

三、跨学科培养型人才培养模式 农林创新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跨学科培养型人才培养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将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学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种跨学科培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农林人才。 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创新创业的热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受到关注。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创业孵化器、投资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这种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农林人才。 农林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实践导向型、产学研结合型、跨学科培养型和创新创业型等多种模式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林人才。这些人才将为农林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高东磊,周刚,王强 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11期 高东磊,周刚,王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回顾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总结了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的 11 所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措施,进而挖掘出些许启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德育,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化培养,整 合优势教育资源,完善教学奖励和考核制度。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1-03 作者简介:高东磊(1980-),男,山西运城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 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的重要内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提出了新要求。为回答“钱学森之问”,落实两个规划纲要精神,2009年岁末,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率先组织 试点工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 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此项计划开展之前,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已 经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对我国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及培养特色和措施作了简要回顾与梳理,对于我们更 深入地思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进一步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过程 我国高水平大学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因材施教,摸索尝试阶段——少年班的创建 1978年3月,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 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1985年1月, 原国家教委作出决定: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 江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在那个特定环境下,少年班对唤醒整个社会的人才意识,为国家迅速培养一批基础科学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

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作者:邸明伟,张大伟,朱丽滨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第10期 邸明伟,张大伟,朱丽滨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随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满足社会对 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各类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高分 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院校优势,规范培养过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突出专业实践环节,全面 推进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林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66-02 收稿日期:2015-02-03 作者简介:邸明伟(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林业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 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G2013010112);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 究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实 践”(JGXM_HLJ_2013009)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都在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材料,而每一种新材料的使用,都能 够引起一次技术上的重大变革,而这种变革可能是世界性的。现代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领 域分别为材料、能源和信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 内发展迅速。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 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育部出台的专业建设指导精神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分 子材料产业[1]。 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始建于2000年10月,专业的建立基于东北林业大 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利用等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由我国木材胶黏 剂领域知名专家顾继友教授组织创办。在十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中,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人 才培养模式,并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的发展平台,明确培养目标,凸显了林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兼具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依托院校优势,打造品牌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建平台”项目重点院校。学校是以林科为发展优势,以林业工程为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