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课文及赏析
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6单元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
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
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
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
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
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
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
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
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
这使国王非常高兴。
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
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大约在我四年级的时候,那还是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文化贫瘠的年代,一个外来文化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怎样的来源,我知道了这个故事,从此,改变了我在班级中地位,下课后,小伙伴们都围着我,听我讲《皇帝的新装》,但我似乎很难完整讲述,或许故事情节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是过于曲折了些,为了敷衍小朋友,我说,明天继续吧。
第二天,小朋友就缠着我继续,他们甚至认为我故意“卖关子”,于是向我行贿,大概是草稿纸之类的,那年月草稿纸十分稀缺,有的用作业本没有用完的最后几张纸、有的是作业本的封面,更多是家长花8分钱买一张白纸,裁成32开的样子,装订成“草稿本”,这是很奢侈的了,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诱惑下,我努力的把支离破碎的“新装”拼凑给小伙伴们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4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及读后感篇一小时候,我听外婆讲《皇帝的新装》这则童话后,那时最多只有两个概念:一,皇帝好傻。
二,骗子的骗术蛮高明。
不过,今天当我再一次阅读了这篇童话,似乎有了新的领悟,真是“温故而知新”呀!当我读完这则童话后,不由得对那两个骗子的贪婪、不劳而获而憎恨;对皇帝的爱慕虚荣、愚昧以至于被骗子耍弄而叹息。
不过,最使我震惊的是那些平民百姓,在游行大典上,他们为什么也不说实话,他们为什么把浑身赤条条的皇帝赞美的不可言喻?我认为,平民百姓之所以如此,大致上有三个原因:一,由于骗子是先声称,凡是看不见这件衣服的人,都是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
这一来,百姓们都很要面子,为了维护所谓的名誉,本能的赞美起皇帝的新装来。
二,他们晓得一旦揭开了皇帝赤膊游行的事实,会给皇帝造成难堪的局面。
得罪了一国之君总归没好处的。
三,就是百姓们都有“随大流”的意识,人家说什么,我也说什么,反正到时候对了,那最好,错了,大家也一起错。
我再次读了这则童话,从这小小的一则童话里我似乎明白了更多,再一次陷入了沉思……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篇二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正文: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
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
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
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
人们提到皇帝时总是说:“皇上在会议室里。
”但是人们一提到他时,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在他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很轻松,很愉快。
每天有许多外国人到来。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
他们说他们是织工。
他们说,他们能织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正是我最喜欢的衣服!”皇帝心里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课文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课文及赏析《皇帝的新装》课文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
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正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料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
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很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称职。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
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让童话中的夸张展现异彩—《皇帝的新装》赏析

让童话中的夸张展现异彩—《皇帝的新装》赏析王金军只要提到夸张,我们就会联想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美画面,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慨叹,这些都用夸大现实的手法,展现非凡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夸张的魅力。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诗歌中,童话里的夸张更加异彩纷呈,令人体味不己。
《皇帝的新装》中,安徒生主要采用了两种形式的夸张,展现了童话的美妙:一、整体夸张,有致而新奇童话里出奇、大胆的夸张正是为了表现那种虚构的幻想境界。
在这篇童话里,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骗子打着“织工”的幌子行骗,认准了皇帝爱美的特点,继而又抓住了官员与皇帝爱慕虚荣的心理,拿丝毫不存在的“布料”、“衣服”欺骗他们;为了顾及所谓的“面子”,谁也不敢说出自己眼睛所见,心里所想,看似荒唐的情节,却又合情合理、真是荒谬到了极致,可笑到了极致。
诗歌的夸张是强烈、极度的夸张。
童话的夸张却是普遍、大量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无一不是极端的夸张,童话里的人物也是稀奇古怪的、新奇的。
皇帝的角色是新奇的:一位世上罕见的国王,一天什么也不做,只为换衣服。
大臣的角色是新奇的:一群只会阿诀奉承、不敢说真话的“忠臣”。
老百姓的角色是新奇的:愚昧无知,胆小怕事,紧随世风摇摆,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良民”。
骗子的角色是新奇的:大胆行骗,抓住人们虚荣的普遍心理,为自己的谎言不断遮掩,拿虚假的行动欺骗世人。
这些新奇的角色,正是读者在品读文章过程中要明确辨析的形象,夸张,使他们的形象更突出,读完之后,记忆更深刻。
二、局部夸张,荒谬而可笑想象和夸张不可分割,夸张是借助想象来完成的。
《皇帝的新装》一文夸张的成功运用还体现在局部夸张上。
“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文及教案

《皇帝的新装》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与魅力。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皇帝、大臣、骗子和民众的特点。
3.学习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皇帝的新装》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堂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皇帝: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皇帝是怎样的吗?他们有什么特点?2.简介童话:童话是一种充满奇妙色彩的文学体裁,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些富有寓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故事梗概1.教师简要复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故事中最有趣、最感人的部分。
二、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皇帝:皇帝在故事中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会受骗?2.分析大臣:大臣们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不敢说出真相?3.分析骗子:骗子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能骗过皇帝和大臣?4.分析民众:民众有什么特点?他们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讨论话题1.故事中的讽刺手法: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故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
2.故事的寓意: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2.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二、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
2.预习下一课《海的女儿》。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二、拓展阅读1.教师介绍其他著名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灰姑娘》等。
2.学生阅读故事,交流阅读感受。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深入了解童话故事,选择一篇感兴趣的童话进行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棗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的金子。
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材详解

第19课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一、字音字形分(fèn)外赐(cì)给爵(jué)士御聘(yù pìn)袍(páo)子滑稽(jī)陛(bì)下忙忙碌碌(lùlù)随声附和(hè)骇(hài)人听闻更:gēng(更替)gèng(更加)系:jì(系上)xì(关系)zhēng:睁(睁眼)挣(挣扎)二、词语解释1. 不惜:不顾惜;舍得。
惜,吝惜,爱惜。
2. 炫耀:夸耀。
3. 分外:忧伤,愁闷。
4.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
5. 愚蠢:愚笨;不聪明。
6.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
7.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8. 急迫: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
9.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0.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11. 圈定:用画圈的方式确定(人选、范围等)。
12. 御聘:皇帝请的(人)。
13. 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中最低的封号,不能世袭,也不在贵族之列。
14. 骑士: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的最低阶层,是领有土地的军人,为大封建主服骑兵兵役。
15. 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
16.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陛,宫殿的台阶。
17. 典礼官:掌管大典仪式的官员。
18.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
钦,指皇帝亲自做某事。
19. 忙忙碌碌:事情非常多,不得闲。
20.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1.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22. 怒气冲天: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3.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四、文章解读(一)全文分层:第一部分(1 段):故事的引子,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及评析

-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皇帝的新装》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有人为了虚荣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篇童话故事的奥秘。
-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对皇帝、骗子等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寓意分析可能感到困惑。
-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对初中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举例解释:
-在朗读情感把握方面,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分组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
-在课文深层含义理解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等方面深入剖析,联系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对《皇帝的新装》的品读,使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激发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2.新课讲授过程中的难点突破:在讲解故事中的讽刺手法和人物形象分析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为此,我尝试采用了举例、对比等方法进行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难点。
3.实践活动的组织: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课文及赏析
《皇帝的新装》课文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
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正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料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
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很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称职。
”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
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于这布料非常满意。
”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骗子齐声说。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
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
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
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腰包里。
过了不久,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
这位官员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大臣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
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
“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当布料还在织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它看一次。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
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
在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16支以上的蜡烛。
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
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
他们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
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
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
“一点也不错。
”所有的骑士都说。
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
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作品赏析
故事中有奢侈而昏庸的皇帝,虚伪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骗子和人云亦云的看客。
对于他们的诸种表演,作者有浓墨重彩、绘声
绘色的描述,却不见声嘶力竭、痛心疾首的诅咒;他的讽刺,并不是揭露性、批判性、带有明显痛感的讽刺,而是诙谐、幽默意义上轻松的讽刺。
他嘲笑皇帝的愚蠢、大臣的谄媚、看客的人云亦云,但是,这种嘲笑不含敌意和轻蔑,却饱含善意和温情。
对于所有出场的人和发生的事,他似乎是在欣赏,而不是在愤恨。
其中的坏人、小人,甚至包括骗子,自始至终,谁也不曾受到任何惩罚。
其讽刺意味幽默却并不辛辣,富有温情而绝非“无情”,更找不到充满道德优越感的训诫。
《皇帝的新装》表达了对于“成年人的印象”,是对“虚荣”背后的“自我深度的迷失”这一人类固有和共有的人性弱点的再现,是安徒生为我们提供的一面生活的镜子。
诚然,这样的人性弱点具有普遍性,超越地位,超越阶级。
安徒生真是深谙人性的弱点,他让皇帝、大臣、百姓共同促成这个骗局的安全着陆。
他“以戏剧性的轻松活泼,以对话体的形式,说出一个爱慕虚荣的故事”,并不是单纯在于“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本质”,而是在坦陈人性的弱点、温情地给成年人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