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知识与健康绪言共44页文档
中医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则。
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对人体来说,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传统中医理论就强调,人应当遵循天时变化,调整精神、饮食和起居,达到保健的目的。
一、春季养生要点1、睡眠质量:要拥有健康的肝脏,睡眠是必须保证的。
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2、运动注意:起早运动,舒筋活络也是养护肝脏的方法之一。
由于冬天运动比较少,身体的多项机能还在“冬眠”,因此春天运动要“慢”,更适合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舒缓运动。
3、心情调解: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肝气舒达。
旅游、踏青都是很好的方法,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
4、养肝排毒: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枸杞性平味甘,功能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是滋补性强壮药。
二、夏季养生要点1、温和运动:夏季运动应该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运动量不宜过大,二是不能过于剧烈,三是避免大量出汗,否则都会损伤心阴,有害于身体。
可以选择太极拳、自然养生操、瑜伽等刚柔相济的运动,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2、深呼吸:早上起床之后,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闭上双眼,用鼻子深深吸气与呼气,尽量深长、缓解的呼吸,最好不要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将意念集中于丹田之上,可以令人保持平静。
3、控制情绪:夏季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之时,此时人体的阳气进入极盛阶段,再加上本身高温天气的作用,人的心情是非常容易烦躁的,因此,夏天要特别注意心态的平和。
4、养心食物:西瓜具有除烦止渴、清热解暑之用,非常适合热盛伤津、暑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者食用;黄瓜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佳品,夏季可适量多食;苦瓜苦味食物入心,可以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改善夏季多种不适感。
三、秋季养生要点1、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
健康教育中医药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中医药健康知识中医药健康知识,那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
咱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受着中医药的庇佑。
就像一棵大树,中医药就是那深深扎在土里的根,源源不断地给咱们输送着健康的养分。
你看那些个中药材,每一味都像是一个小战士,各有各的本事。
像人参,那可就是补气的大将啊。
要是有人感觉自己没什么力气,整天病恹恹的,人参就像是给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能把人的精气神儿给提起来。
这就好比汽车没油了,人参就是那桶汽油,加进去立马就又能跑起来了。
再说说那金银花,清热解毒的一把好手。
夏天的时候,人容易上火,嘴巴里长泡,喉咙也痛。
金银花就像那救火队员,冲到身体里把那些热毒给消灭掉。
这就像你家里进了老鼠,金银花就是那只抓老鼠的猫,把那些捣乱的热毒老鼠给清理干净。
那中药的配伍更是神奇。
就像一场交响乐,不同的乐器相互配合,奏出美妙的音乐。
不同的中药材搭配在一起,就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比如说桂枝汤,桂枝和芍药相互配伍,再加上其他几味药,就像是一个团队,共同作用来调节人体的营卫之气。
这营卫之气就像是身体的防御部队,要是这部队乱了,人就容易生病。
桂枝汤就像是个指挥家,把这些防御部队重新编排好,让身体又能好好地抵御外敌了。
中医的养生方法也特别实用。
早睡早起,这就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
你看那太阳升起,万物复苏,人也应该跟着起来活动活动。
晚上太阳落山了,天地都安静下来了,人也该睡觉休息了。
这就好比白天是工作时间,晚上是休息充电的时间。
要是人老是熬夜,就像是手机一直插着充电器还在不停地玩,电池肯定会坏得快啊,人的身体也是这样,老是不按照规律来,肯定容易出问题。
还有那太极拳啊,慢悠悠的动作,却蕴含着大大的学问。
打太极拳的时候,全身都在运动,这就像是在给身体的各个零部件做保养。
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给关节上油,让身体更加灵活。
这和汽车定期保养是一个道理啊,你要是不保养,零件就容易生锈磨损,身体也一样。
饮食方面,中医也有很多讲究。
咱不能吃太多生冷的东西,就像冬天里,你要是老是往身体里灌凉水,那身体里的小火炉都要被浇灭了。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应用。
为了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一些中医药健康普及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
一、中医药传统理论1.中医药起源于中国古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
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2.中医药以“治未病”为核心思想,注重预防和调节身体养生,强调“以人为本”。
3.中医药通过观察病人的脸色、舌苔、脉象等,以及询问症状和生活方式等信息,综合分析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常用疗法1.中药疗法:中药是指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所制成的药物。
中药有温补、凉血、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2.针灸疗法:针灸是利用针刺穴位刺激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等功能,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按压等手法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的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缓解疼痛等。
三、中医药养生保健1.饮食调节:中医药强调“药食同源”,倡导合理膳食,饮食应以多样化、均衡营养为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
2.足浴保健:足部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通过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保健身体。
3.气功养生:气功是利用调整呼吸、调节体位等方式来调整和调和人体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四、中医药应用和发展情况1.中医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被多个国家纳入国民健康保健系统。
2.中医药与西医药结合的综合医院逐渐普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3.中医药的科技化、现代化发展迅猛,包括中药材种植、药物研发、中药提取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总结: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疗法特点。
中医药不仅能治病,更重要的是能调节身体、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中医药健康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宣传资料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防治结合,以人为本,注重调理身心平衡,鼓励个体参与和积极治疗。
下面是关于中医药健康的一些重要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理论1.阴阳平衡:中医药学说中,阴阳是一对相对而统一的概念,阴阳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体内部。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失去平衡则会引起疾病。
2.五行理论:中医药认为,自然界和人体的运行是由五行调节的,包括木、火、土、金、水五个部分。
五行相生相克,相互交互影响,从而调节人体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3.气血理论: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和血的运行,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常的气血流畅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而血液的不畅或气的不足则会引发疾病。
二、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草药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多种功效。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针灸可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疼痛,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3.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手法疗法,通过按摩身体的特定部位来调整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和不适症状。
4.中医养生:中医药强调预防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包括饮食调节、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方面。
三、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现代医学可以借鉴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而中医药也可以与现代医学结合,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1.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指在治疗疾病时,综合运用中医药和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中药提取物的研究:现代科技对中草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开发,提取出许多有益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中医药知识普及系列和健康教育共41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药知识普及系列和健康教育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精品文档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
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
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1)降压方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XXX、发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药品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药品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以下是 6 条药品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1. 嘿,你知道吗?吃药可不能随便啊!就像你每天要挑合适的衣服一样,药也得吃对才行。
比如说,感冒了,得搞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不能胡乱吃药呀!就像打篮球要找对场地,不然怎么能发挥好呢?咱可得重视起来,别让乱吃药伤了身体啊!
2. 哇塞,药品的储存也很关键啊!想想看,要是你把宝贝的零食随便乱放,是不是可能就坏了呀?药也一样啊!得放在合适的地方,该遮光的遮光,该冷藏的冷藏。
要不然,这药的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啦,你说是不是呀?可别因小失大呀!
3. 哎呀呀,买药的时候可得瞪大眼睛!不能别人说啥就信啥。
就好像挑朋友得找靠谱的,买药也得找正规的渠道呀。
不能贪小便宜去不正规的地方买,万一买到假药,那不是坑自己嘛!你说冤不冤呀?可得多长个心眼儿!
4. 嘿,吃药的时候要注意剂量哦!这就跟吃饭一样,吃多了会撑,吃少了又不顶用。
一定要按照医生说的来,不能自己瞎加量或者减量呀。
你想想,要是修房子的时候材料用得不对,那房子能结实吗?药也是这个道理,可别乱来呀!
5. 大家注意啦,抗生素可不能滥用哦!这就跟你总依赖别人帮忙做事一样,自己的能力就没办法提高啦。
总是用抗生素,身体可能就产生耐药性了,以后真要用的时候可能就不管用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得好好记住呀!
6. 哇哦,药品过期了可千万别用呀!这就好比过期的面包不能吃一样。
用了过期药,不但治不了病,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呢!你说多吓人呀!定期检查家里的药箱,该扔的就扔,别心疼,身体健康最重要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大家要多了解药品健康知识,正确用药、合理储存药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让我们都能健健康康的呀!。
2024年中医药健康知识

每天喝足够的水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有助于消化和预防便秘。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分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如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减少盐的摄入,控制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适量摄入蛋白质,帮助身体修复和成长。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油等,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坚持规律性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
运动前进行热身和拉伸运动,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
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定期起身活动身体,预防心血管疾病。
适量摄入脂肪,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等。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豆类、全麦面包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压和心率。
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37年到1938年,美国一公司用代替丙二醇做 溶剂制成一种磺胺也剂,仅上市2个月就造成358人 中毒,其中107人死亡。死因是肾功能衰竭。
❖ 1939到1949年.欧美国家用甘汞(氯化亚汞)作 泻剂及驱虫药,尤其是儿童多用,结果造成慢性汞 中毒,主要症状就是“肢端疼痛症”,仪美国就有 585人死亡,全世界至少有几千儿童死亡。
❖ 褪黑素不适宜人群
❖
褪黑素的确对改善睡眠、免疫调节方面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并非人
人适用,服用不当适得其反。以下人群就要慎重服用褪黑素。
❖
1.未成年人
❖
2.妊娠期妇女
❖
3.心脑疾病患者,
❖
4.肝肾功能不全者
❖
5.酒精过敏者。
❖
6.抑郁症患者
20世纪以来世界重大药害事故
❖ 1922年至1934年、欧美一些国家因氨基比林用于 退热、引起精细胞缺乏,造成2000多人死亡,仅美 国就有1981人死亡。
❖ 1937年到1959年,美国妇女用黄体酮
❖ 保胎,治疗先兆流产,结果使600多名女婴发生外 生殖器男性化。
❖ 1913年,欧美国家用非那西汀解热镇痛,引起 肾功能衰竭达2000多人。
❖ 1954到1956年.法国出售一种有机锡胶囊,造 成270人中毒,主要是神经毒性,如视力障碍和中 毒性脑炎.结果死亡110多人。
医药知识与健康绪言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每粒含 盐酸伪麻黄碱90毫克; (盐酸伪麻黄碱为
拟肾上腺素药,具有 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 消除鼻咽部粘膜充血,
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 ) 马来酸氯苯那敏 (扑尔敏)4毫克
主要成分是褪黑素
❖ 褪黑激素(Melatonin)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 的一种胺类激素。 褪黑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小,以pg(1×1012 g)水平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 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 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 多项生理功能。
是这些孕妇均服用反应停来防治妊娠呕吐, 造成震惊世界的“反应停惨案”。
❖ 1959年到1962年,美国用抗动脉硬化药(降血脂) 三苯乙醇,久服引起白内障、阳萎和脱发1000多人。
❖ 1960年到1966年,澳大利亚使用异丙肾上腺素 气雾剂治疗哮喘,造成心律紊乱、心动过速而死亡 3500人。
❖ 1964年至1970年,日本因长期使用氯碘喹啉治 疗肠道感染,有11000多人引起亚急性脊髓视神经 炎,主要症状是肢体麻木剧痛,以致造成万余人失 明或下肢瘫痪。
❖ 药物(drug):
毒物(toxicant):能损害机体的一类物 质。毒物和药物之间无绝对的界限,绝大部 分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而毒物使用恰当可 治疗疾病,药物用之不当会引起中毒,两者 只存在剂量的差别。药害胜如病害
❖ 清代凌奂所著《本草害利》:“凡药有 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 前,不顾其后也……遇证则慎思明辨……辨 证不明,信手下笔,枉折人命。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欣弗事件
安徽华源药业: 克林霉素硫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在生产中违规操作, 造成多人伤亡。
❖ 有文献报道中药中毒致死者184例.其中单味 药有6I种,复方12种,注射剂13种。其中以雷公藤、 乌头类、马桑子、钩吻、斑蝥和苦楝子为多见。
❖ 实际上,几乎所有中药(无论是药材还是制剂) 都可引起各种毒副反应.也几乎涉及所有的组织器 官或系统、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不 易抢救.风险更大。这也是国家卫生部一直对中药 注射剂审批更严的原因之一。刺五加注射液。
❖
褪黑素的负面评价 ❖ 1.美国:专家忠告,中老年不必长期服用褪黑素
在一个研究课题里,34个年龄在65岁至81岁的健康老年 男女,同98个18岁至30岁的男女做了比较。研究者们发现 褪黑素的水平在这两组人中没有区别。没有人知道长期服用 褪黑素到底安全度有多大,尤其是服用高剂量的褪黑素。在 商店卖的褪黑素一般是3毫克片剂,相当于正常体内水平的 10倍之多。 2.德国:权威实验证实,褪黑素抑制性腺发育 3.英国:国防部赞助的试验证实褪黑素不仅不能治疗失眠, 反而对人体有害
❖ 1957年至1962年.西德、英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日本等17个国家用反应停(酞胺哌 啶酮 ),宣传“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 药物”,成为“孕妇的理想选择”。造成12000
多名婴儿均为“海豹”畸形,特点是婴儿缺
臂少腿或手足直接与身体相连。这万名畸形
儿中至少有一半存活下来,智力正常。原因
❖ 中国近期发生的药害事故
❖ 90年代统计:中国由于药物致聋、致哑 儿童达 180万人,并以每年2-4万的人数递增。 主要原因就是服用了抗生素类: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红霉素,还有阿司匹林等。
❖
齐 二 药 假 药 事 件
黑龙江齐齐哈尔 第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亮菌甲素注射液”使 用 有毒的化工原料, 造成多人伤亡。
❖ 1966年到l 972年,美国发现300多名少女患有 阴道腺癌,原因是其母亲在怀孕期间用过保胎药己 烯雌酚,这便埋下了“定时炸弹”,雌激素可引起 子宫内膜癌。此阴道腺癌可延迟到13至22年以后于 子代表现出来。
❖ 据统计:美国约3%一5%约病人由于药物反应而住 院,18%一30%住院病人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医院 中死亡病人3%以上是由于“药疗事故”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