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七彩糖果
小班美术教案:七彩糖果

小班美术:七彩糖果
目标:
1.尝试用糖纸将泥团包装成糖果。
2.自己认识和制作糖果,丰富对糖果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3.能自主地选择材料,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准备:
L布置一个糖果屋情境,放置各种造型的糖果:水果糖、棒棒糖小圆糖。
里面再放人几颗教师自制的糖果以假乱真。
4.糖果罐每组一只。
过程:
L说说好吃的糖果。
⑴观察糖果屋里的各种糖果说一说各种糖果的名字。
⑵提问交流:这些精果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像什么? 外面有什么?
5.看看有趣的糖果。
⑴请幼儿猜一猜,糖果屋里有几颗教师自制的假糖果,在哪里。
(自由猜测)
⑵教师出示自制的糖果,请幼儿猜猜这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⑶请幼儿拆开糖纸,看看里面包的是什么(彩泥)。
再把它包起来,学习包糖的技能。
⑷分别再出示几种自制的糖果,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颜
色等特点,吸引幼儿的
⑸提出任务:为糖果屋提供各种各样的糖果。
3 .做做七彩的糖果。
①重点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形状和颜色的糖果。
鼓励幼儿根据糖果的口味选择相应的颜色.如牛奶味可以选择白色的油泥来制作等。
①鼓励幼儿用包拧卷等方法包糖果,不能让糖果漏出来。
②做好的糖果要放进每组的糖果罐里。
③鼓励幼儿自由创意,可以做出各种造型的糖果。
4 .品尝好吃的糖果。
做好糖果的小朋友到糖果屋自由选择块糖果吃。
小班主题案例《七彩糖果》

小班主题案例《七彩糖果》第一篇:小班主题案例《七彩糖果》小班主题活动案例《七彩糖果》天水幼儿园叶艳案例来源辞旧迎新之际,好日子特别多。
最近,小朋友们常会带各种各样的喜糖与同伴分享。
忽然我发现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玩糖、吃糖、聊起糖,有的甚至在活动中也在偷偷地吃糖。
对于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来说,糖是他们的最爱。
对于糖,小班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往往也是以吃为主,很少会探索糖的一些特征、食用的益处和坏处、科学现象、卫生习惯等。
因此我们想,如果单一地制止幼儿吃糖,不准他们带糖到幼儿园来,扼杀他们的兴趣显然是不对的。
“糖”中的科学奥秘无穷,怎样抓住这样一个教育契机,利用幼儿所感兴趣的”糖”与孩子共同深层次的探索“糖”的知识?我们小班开始了有关糖的科学主题活动。
案例描述实录一: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请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收集各种糖果,小朋友们特来劲,一到班上就唧唧喳喳聊开了。
看到幼儿自然形成的谈话气氛,我及时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揣上一包糖,参与到孩子的谈话中:“这么多的糖果宝宝真好看,它们是从那里来的?”夏儿急忙说:“这是我阿姨结婚的喜糖,里面有好多不一样的糖呢。
”叶晨宇说:“妈妈昨天带我去超市,超市的糖真多,我挑选了玉米糖、棉花糖。
”这下,班上可开了锅,大家都跟着嚷了起来:“我也去了超市,我有大白兔奶糖、棒棒糖,我的是巧克力……”看见孩子们十分兴奋,他们在家中以建构了对糖初步的认知。
为了把孩子这些零散的糖的概念清晰化,我提出了要求:“我们也来开个卖糖的超市,好吗?”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我与他们忙碌着给糖分类摆放整齐,开始了角色游戏--“糖果超市”。
在游戏中,幼儿可凭小票买2颗糖,老师鼓励他们自己剥开糖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孩子们开始交流起来。
“我的是橘子口味的,你的糖是什么口味的?”“我的是红色的,草莓味,”“我的是绿色的,是苹果味的,”“我有巧克力,是咖啡色的……”我插空说:“哦,原来,糖的颜色可以告诉我们糖的味道,是吗?”“是的,”正当孩子们齐声响应我的时候,我却不经意地发现了随地乱扔的糖纸。
小班泥工七彩糖果

小班泥工活动:七彩糖果一研执教:谭金环活动目标:1、尝试用泥团、糖纸包装做成糖果。
2、能自主地参与操作,有积极的活动欲望。
3、对小动物产生关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能自主的用泥团、糖纸包装成糖果。
活动准备:1、各类糖果纸(皱纹纸、蜡光纸)若干。
2、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讨论好吃的糖果:师提问: 1)小朋友们吃过糖果吗?2)你吃过的糖果里面是什么颜色的?3)今天谭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糖果,你们看A:棒棒糖(外面是糖纸,里面是香香的糖果)B:玉米糖(外面是糖纸,里面是黄色的糖果)C:泡泡糖(外面是糖纸,里面是甜甜的糖果)D:芝麻糖(外面是糖纸,里面是芝麻味的糖果)2、欣赏糖果:师 A: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的糖果,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听见了,嘴馋的不得了哦,你们看,它来了(小熊)B:小熊也想吃糖,怎么办呢?你们又有什么好方法?(幼儿讨论、发言)谭老师做了一个糖果给小熊吃,可是小熊说我的肚子大,不够,还要吃呢,想请小朋友帮忙做给他吃,你们愿意吗?C:那它是用什么东西做得呢?你们看好了,眼睛不能眨,要不然小熊就吃不到你们做的糖果了。
1)教师示范做糖果教师边示范边操作,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请幼儿观察教师搓圆、拧的技能2)幼儿制作糖果,教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为小熊制作各种的糖果,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做糖果,可以选择喜欢的糖纸包糖果,橡皮泥的大小要根据糖纸的大小来定,如果做大了糖纸就包不下了,做小了就不好看了,好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吧。
3、、品尝糖果师 A:我们做了这么多的糖果,小熊可开心了,她说“谢谢你们” ,你们怎么说呢?(没关系、不客气)B:你们真能干,老师带来了一些糖果与你们分享,你们开心吧?4、整理台面、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过程下来,小班泥工《七彩糖果》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完成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反思:1、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幼儿技能的训练。
2、我在活动开始时导入时间较长,因为对班上的幼儿的情况不熟悉,认识糖果的结构可以省略。
小班教案七彩糖果

小班教案七彩糖果教案标题:小班教案七彩糖果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不同颜色的糖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资源:1. 七彩糖果(不同颜色的糖果,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2. 盘子或容器。
3. 彩色卡片或纸张。
4. 彩色笔或蜡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将七彩糖果放在容器中,并展示给幼儿看。
2. 教师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糖果的颜色和形状。
探究活动:1. 教师将彩色卡片或纸张放在桌上,每张上面写上一个颜色的名称。
2. 教师将糖果一个个取出来,让幼儿将其放在相应的颜色卡片上。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颜色,并帮助他们辨认和区分不同颜色的糖果。
拓展活动: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糖果,让他们将糖果按颜色分类,并放在不同的盘子中。
2. 教师鼓励幼儿用彩色笔或蜡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给糖果上色。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一起创造一幅七彩糖果的画作,可以使用糖果、彩色纸张和其他材料。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强调糖果的不同颜色和形状。
2.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评估活动: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不同颜色的糖果的辨认能力。
2. 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对话来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更复杂的分类活动,如按糖果的形状、大小等进行分类。
2. 可以与家长合作,让幼儿在家中继续进行相关的活动,如在超市或家中找出不同颜色的食物等。
注意事项:1. 确保糖果是幼儿可以食用的,并注意避免过多食用糖果对幼儿健康的影响。
2. 在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他们将糖果误食或塞入口鼻等。
以上是针对小班教案七彩糖果的一个示例,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教案内容。
七彩糖果幼儿园教案美术

七彩糖果幼儿园教案美术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常见的彩虹颜色,绘制出简单的彩虹图案。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
3.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发挥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彩虹彩虹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带着幼儿去观察彩虹的形成,感受彩虹的美丽和神奇,让孩子们对彩虹产生浓厚的兴趣。
彩虹颜色彩虹一般可以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通过让孩子们熟悉这七种颜色,激发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画在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绘画活动,例如绘制彩虹图案、用彩色纸拼出一个彩虹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技巧,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观察彩虹带着幼儿出门,寻找彩虹(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指导幼儿观察彩虹形成的原理和七种颜色。
第二步:认识彩虹颜色通过普及彩虹颜色概念,让孩子们了解每种颜色的基本含义和代表物品。
第三步:绘制彩虹让孩子们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用颜笔在纸上描绘出一个简单的彩虹图案,可以用色彩纸条拼出彩虹图案,以此锻炼幼儿绘画技巧。
第四步:展示成果老师收集孩子们完成的彩虹图案,展示在教室中,通过强化孩子们的成就感,鼓励他们踊跃参与。
教学评估除了观察孩子们的绘画成果外,还可以通过以下评估方式进行评估:1.对于认识七种彩虹颜色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在纸上写出每个颜色的拼音或英文单词。
2.给孩子们几张图片,要求他们找出图片中出现过的彩虹颜色。
3.通过观察孩子们在绘画时选择颜色和使用颜色的能力来评估其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总结通过这样一堂精心设计的美术课,孩子们可以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和颜色,同时也能够提高其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孩子们的绘画技巧得到了提升,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未来,孩子们可以将这些技能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更为积极的价值回报。
小班艺术七彩棒棒糖教案反思

小班艺术七彩棒棒糖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小班艺术七彩棒棒糖教案反思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七彩棒棒糖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 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七彩棒棒糖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制作过程。
- 介绍七彩棒棒糖的制作原理和材料。
2. 实施阶段:- 分发材料给学生,包括彩色糖果和棍子。
- 指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进行操作,如将糖果按照颜色顺序串在棍子上。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组合和形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3. 总结阶段:-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七彩棒棒糖作品。
- 引导学生回顾制作过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验。
- 引导学生思考七彩棒棒糖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与艺术创作的联系。
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通过学生展示的七彩棒棒糖作品,可以评估学生是否理解制作过程和原理。
-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可以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 观察学生的操作和作品,可以评估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观察力是否提高。
2.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 导入阶段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是否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 实施阶段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 总结阶段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享,促进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导入阶段可以采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实施阶段可以采用示范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 总结阶段可以采用展示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 是否准备了足够的彩色糖果和棍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制作。
- 是否准备了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阶段的展示。
5. 学生参与度和反馈:-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制作过程,展示自己的作品。
彩色糖果小班美术教案

彩色糖果小班美术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小班幼儿设计的美术课程,通过使用彩色糖果作为教学工具,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认识不同颜色的糖果,并能够用糖果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颜色。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三、教学准备•彩色糖果(红、黄、蓝、绿等颜色)。
•画纸。
•水笔。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不同颜色的彩色糖果,并让幼儿一起来说出不同颜色的糖果。
•老师提问: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的糖果?为什么?2. 介绍彩色糖果绘画(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彩色糖果绘画的概念和方法。
•老师解释: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糖果来做绘画,就像画画一样,但用的是糖果而不是颜料。
3. 绘画示范(15分钟)•老师用一张画纸和彩色糖果进行绘画示范,让幼儿观察并学习。
•老师解释:我们可以用糖果在画纸上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创作,可以画图案、画动物、画风景等等。
4. 幼儿绘画活动(30分钟)•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画纸和一些彩色糖果。
•老师提醒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创意,用彩色糖果来进行绘画创作。
•老师在一旁给予幼儿指导和鼓励,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5. 展示作品(10分钟)•老师让每个幼儿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点评和表扬。
五、活动延伸•老师可以与幼儿一同制作彩色糖果涂鸦墙,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贴在一面墙上。
•老师可以与幼儿一同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欣赏彼此作品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认识不同颜色的糖果,并能够用糖果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这种独特的绘画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还能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和集中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小班美术七彩糖果教案

小班美术七彩糖果教案【篇一:让小班孩子爱画画】摘要:一、让孩子带着兴趣进行美术活动。
二、选择游戏性的教材,运用多种作画材料和工具来进行美术活动。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四、结合美工区活动,采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美术活动。
五、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关键词:兴趣、游戏正文: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发地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表达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往往不受时空关系束缚,也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说幼儿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
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更体现了随意性的特点,他们的绘画方式是以涂鸦为主的,他们喜欢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工具作画,喜欢在墙上、桌上、书上等地方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因此,我们在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小班幼儿进行美术活动:一、让孩子带着兴趣进行美术活动。
每个人对任何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劲。
孩子更是如此。
他第一次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会终身难忘。
如果他们没有兴趣,怎么去强制他们,也没有用,于是我就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刚入园的时候,基本上属于涂鸦期,他们好奇地拿着笔在纸上涂涂画画,画出许多连自己也说不清的东西,但这种动作本身已足够使他们感到快活。
第一次教孩子们画画,最要紧的是要启发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敢于动笔,自由自在地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很多孩子可能画不好,但能够动笔就是很了不起的事,老师应真心真意地称赞这些初次的尝试,给他们鼓励,因为这时孩子们很看重成人的态度。
开始教幼儿绘画,培养兴趣比学习技能更重要,要使幼儿感到这是一种很快乐的游戏,乐意参加这一活动。
强烈的兴趣可使幼儿积极进取、克服困难主动地学习。
记得在幼儿刚开始接触美术活动时,我在画纸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是皮球”“是太阳”“是泡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对,这是一个小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