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直线平行线易错题、经典题分析解答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定理有逆定理的是( )A.直角都相等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对顶角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答案:B分析:先写出各选项的逆命题,判断出其真假即可得出答案.解:A、直角都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直角,是假命题,此选项无逆定理;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此选项有逆定理;C、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此选项无逆定理;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假命题,此选项无逆定理.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对逆定理概念的认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逆命题也叫这个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则这个定理没有逆定理.2、如图,OB⊥CD于点O,∠1=∠2,则∠2与∠3的关系是( )A.∠2=∠3B.∠2与∠3互补C.∠2与∠3互余D.不能确定答案:C分析:根据垂线定义可得∠1+∠3=90°,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2+∠3=90°.解:∵OB⊥CD,∴∠1+∠3=90°,∵∠1=∠2,∴∠2+∠3=90°,∴∠2与∠3互余,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垂线和余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值为()3、如图,四边形ABCO是矩形,点D是BC边上的动点(点D与点B、点C不重合),则∠BAD+∠DOC∠ADO C.2D.无法确定A.1B.12答案:A分析:过点D作DE//AB交AO于点E,由平行的性质可知∠BAD=∠ADE,∠DOC=∠ODE,等量代换可得∠BAD+∠DOC的值.∠ADO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交AO于点E,∵四边形ABCO是矩形∴AB//OC∵DE//AB∴AB//DE,DE//OC∴∠BAD=∠ADE,∠DOC=∠ODE∴∠BAD+∠DOC∠ADO=∠BAD+∠DOC∠ADE+∠ODE=∠BAD+∠DOC∠BAD+∠DOC=1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灵活的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直线a∥b,∠1=35°,∠2=90°,则∠3的度数为()A.125°B.135°C.145°D.155°答案:A分析:如图求出∠5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b,∴∠1=∠4=35°,∵∠2=90°,∴∠4+∠5=90°,∴∠5=55°,∴∠3=180°-∠5=12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如图,直线AB、BE被A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1与∠2是同旁内角;②∠1与∠ACE是内错角;③∠B与∠4是同位角;④∠1与∠3是内错角.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答案.解:①∠1与∠2是同旁内角,说法正确;②∠1与∠ACE是内错角,说法正确;③∠B与∠4是同位角,说法正确;④∠1与∠3是内错角说法正确,故选:D.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6、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A.50°B.70°C.80°D.110°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1,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进而可得∠BAC的度数,再根据补角定义可得答案.解:因为a∥b,所以∠1=∠BAD=50°,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所以∠BAC=2∠BAD=100°,所以∠2=180°-∠BAC=180°-100°=8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7、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基本事实,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进行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故①是假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②是假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③是假命题;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故④是真命题.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不能判定AB∥CD的是()A.∠B=∠DCE B.∠A=∠ACDC.∠B+∠BCD=180°D.∠A=∠DCE答案: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由∠B=∠DCE,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D.由∠A=∠A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D.由∠B+∠B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CD.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A.∠2B.∠3C.∠4D.∠5答案:B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求解即可.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3所以答案是: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问题,掌握同旁内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B处,又从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C处,则∠ABC等于()A.130°B.120°C.110°D.100°答案:C分析:根据方位角和平行线性质求出∠ABE,再求出∠EBC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小明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点C处,∴∠DAB=40°,∠CBE=70°,∵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即AD∥BE,∴∠ABE=∠DAB=40°,∴∠ABC=∠ABE+∠EBC=40°+70°=11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A=90∘,AB=4cm,BC=5cm.将△ABC沿AC方向平移1.5cm得到△A′B′C′,求四边形BCC′B′的面积为________cm2.答案:6分析:根据题意,再结合平移的性质,可得AB=A′B′,AA′=BB′=CC′=1.5cm,BB′∥CC′,S△ABC=S△A′B′C′,然后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出S四边形AA′OB =S四边形OCC′B′,然后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出S四边形BCC′B′=S四边形AA′B′B,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得出四边形AA′B′B是长方形,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长方形AA′B′B的面积,即可得出四边形BCC′B′的面积.解:如图,∵△ABC沿AC方向平移1.5cm得到△A′B′C′,∴A的对应点为点A′,点B的对应点为点B′,点C的对应点为点C′,∴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A′B′=4cm,AA′=BB′=CC′=1.5cm,BB′∥CC′,又∵△ABC沿AC方向平移1.5cm得到△A′B′C′,∴S△ABC=S△A′B′C′,又∵S△ABC=S四边形AA′OB+S△A′OC,S△A′B′C′=S四边形OCC′B′+S A′OC,∴S四边形AA′OB =S四边形OCC′B′,∵S四边形BCC′B′=S四边形OCC′B′+S△BOB′,S四边形AA′B′B =S四边形AA′OB+S△BOB′,∴S四边形BCC′B′=S四边形AA′B′B,∵AB=A′B′,AA′=BB′,∠A=90∘,∴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可得:四边形AA′B′B是长方形,∴S长方形AA′B′B=AB⋅AA′=4×1.5=6cm2,∴S四边形BCC′B′=S四边形AA′B′B=6cm2所以答案是: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等量代换,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判定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本题的关键在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性质:1、形状大小不变;2、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2、说明命题“若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_______.答案:x=-3,答案不唯一分析:当x=-3时,满足x>-4,但不能得到x2>16,于是x=-3可作为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3.故答案为-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3、如图,直线a∥b,AB⊥BC,如果∠1=48°,那么∠2=_______度.答案:42.∵AB⊥BC,∴∠ABC=90°,即∠1+∠3=90°,∵∠1=48°,∴∠3=42°,∵a∥b,∴∠2=∠3=42°.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关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14、如图,当∠ABC,∠C,∠D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时,AB∥ED.答案:∠ABC=∠C+∠D分析:延长CB交DE于F,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EFB=∠C+∠D,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即可.如图,延长CB交DE于F,则∠EFB=∠C+∠D,当∠ABC=∠EFB时,AB∥ED,所以,当∠ABC=∠C+∠D时,AB∥ED.故答案为∠ABC=∠C+∠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作辅助线,把∠C、∠D转化为一个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AB∥CD,若GE平分∠DGH,HE平分∠GHB,GF平分∠CGH,若∠CGH=70°,则∠EHB的度数是______,图中与∠DGE互余的角共有______个.答案: 35°##35度 5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GH=∠GHB=70°,∠GFH=∠CGF,利用邻角的补角可得∠DGH=∠GHA= 11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HB=∠GHE=35°,∠CGF=∠GFH=∠HGF=35°,∠DGE=∠HGE= 55°,进而可求得答案.解:∵AB//CD,∴∠CGH=∠GHB=70°,∠DGH=∠GHA,∠GFH=∠CGF∴∠DGH=∠GHA=180°−70°=110°,又∵HE平分∠GHB,∵GE平分∠DGH,HE平分∠GHB,GF平分∠CGH,∴∠EHB=∠GHE=12∠GHB=35°,∠CGF=∠GFH=∠HGF=12∠CGH=35°,∠DGE=∠HGE=12∠DGH=55°,∴∠DGE+∠BHE=90°,∠DGE+∠GHE=90°,∠DGE+∠CGF=90°,∠DGE+∠HGF=90°,∠DGE+∠GFH=90°,∴与∠DGE互余的角共有5个,所以答案是:35°,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互余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互余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如图所示,已知∠CFE+∠BDC=180°,∠DEF=∠B,试判断∠AED与∠A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AED=∠ACB,理由见解析分析:首先判断∠AED与∠ACB是一对同位角,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出DE∥BC,得出两角相等.解:∠AED=∠ACB.理由:如图,分别标记∠1,∠2,∠3,∠4.∵∠1+∠4=180°(平角定义),∠1+∠2=180°(已知).∴∠2=∠4.∴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B(已知),∴∠B=∠ADE(等量代换).∴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小提示:本题重点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难度适中.17、如图,已知AB∥DE,那么∠A+∠C+∠D的和是多少度?为什么?答案:∠A+∠C+∠D的和是360度,理由见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过点C作CF//AB,则CF//DE,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FCA=180°,∠D+∠DCF=180°,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如图,过点C作CF//AB,则所求的问题变为∠A+∠ACD+∠D的和是多少度∴∠A+∠FCA=180°∵AB//DE∴CF//DE∴∠D+∠DCF=180°∴∠A+∠FCA+∠D+∠DCF=180°+180°=360°即∠A+∠ACD+∠D=36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图形的世界丰富且充满变化,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它们,奇妙无比.(1)如图,EF//CD,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图形特征添加一个关于角的条件,使得∠BEF=∠CDG,并给出证明过程.小丽添加的条件:∠B+∠BDG=180°.请你帮小丽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EF//CD(已知)∴∠BEF=()∵∠B+∠BDG=180°(已知)∴BC//()∴∠CDG=()∴∠BEF=∠CDG(等量代换)(2)拓展:如图,请你从三个选项①DG//BC,②DG平分∠ADC,③∠B=∠BCD中任选出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条件:,结论:(填序号).②证明:.答案:(1)∠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G;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①DG∥BC,∠B=∠BCD,DG平分∠ADC,②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答;(2)根据真命题的概念写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1)证明:∵EF∥CD(已知),∴∠BEF=∠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BDG=180°(已知),∴BC∥DG(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G=∠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F=∠CDG(等量代换);(2)①条件:DG∥BC,∠B=∠BCD,结论:DG平分∠ADC,②证明:∵DG∥BC,∴∠ADG=∠B,∠CDG=∠BCD,∵∠B=∠BCD,∴∠ADG=∠CDG,即DG平分∠ADC.所以答案是:(1)∠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G;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A.20°B.22°C.28°D.38°【答案】B【解析】【分析】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解:过C作CD∥直线m,∵∠ABC=30°,∠BAC=90°,∴∠ACB=60°,∵直线m∥n,∴CD∥直线m∥直线n,∴∠1=∠ACD,∠2=∠BCD,∵∠1=38°,∴∠ACD=38°,∴∠2=∠BCD=60°﹣38°=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对顶角互补C.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的图像上.D.如果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在直线y x【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对A、C进行判断;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直角坐标系下点坐标特点对D进行判断.【详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A是假命题;B.对顶角相等,故B是假命题;C.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C是假命题;=-的图像上,故D是真命D.如果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点P在直线y x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命题与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利用了平行线性质、对顶角性质、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特点等知识点.3.如图,直线a∥b,直线c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A.50°B.70°C.80°D.11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1,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进而可得∠BAC的度数,再根据补角定义可得答案.【详解】因为a∥b,所以∠1=∠BAD=50°,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所以∠BAC=2∠BAD=100°,所以∠2=180°-∠BAC=180°-100°=8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ABE B.∠A=∠EBD C.∠C=∠ABC D.∠A=∠ABE【答案】D【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C=∠ABC只能判断出AB=AC,不能判断出EB∥AC,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A=∠AB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AC,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5.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A.40°B.50°C.60°D.7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和直线平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可知折叠后的图案∠ABC=∠EBC,又因为矩形对边平行,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DBC ,又因为∠2+∠ABC=180°,所以∠EBC+∠2=180°,即∠DBC+∠2=2∠2=180°-∠1=140°.可求出∠2=70°.【点睛】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 ,AF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A 的度数是( )A .28°B .30°C .38°D .3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FA=∠CDB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DB 的度数从而得到∠DFA 的度数.【详解】 解:∠C=(52)1801085︒-⨯=,且CD=CB , ∴∠CDB=∠CBD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C+∠CDB+∠CBD=180°∴∠CDB+∠CBD=180°-∠C =180°-108°=72°∴∠CDB==∠CBD=72362︒︒= 又∵AF ∥CD∴∠DFA=∠CDB=3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正n 边形的内角读数为(2)180n n-⨯.7.如图,直线a ∥b ,直角三角开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 上,一条直角边与直线a 所形成的∠1=55°,则另外一条直角边与直线b 所形成的∠2的度数为( )A .25°B .30°C .35°D .40°【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直线a ∥b ,∴∠3=∠1=55°,∵∠4=90°,∠2+∠3+∠4=180°,∴∠2=180°-55°-90°=35°.故选C .8.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处的∠A 是72°,第二次拐弯处的角是∠B ,第三次拐弯处的∠C 是153°,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B 等于( )A .81°B .99°C .108°D .120°【答案】B【解析】 试题解析:过B 作BD ∥AE ,∵AE ∥CF ,∴BD ∥CF ,∴72,180A ABD DBC C ∠=∠=∠+∠=o o,∵153C ∠=o ,∴27DBC ∠=o ,则99.ABC ABD DBC ∠=∠+∠=o 故选B.9.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对顶角的定义,得D 选项是对顶角,故选:D .【点睛】考核知识点:对顶角.理解定义是关键.10.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两点,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30PNG ∠=︒),若75EMB ∠=︒,则PNM ∠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75︒【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75EMB ∠=︒,可以计算75EN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由75END PNM PNG ∠=∠+∠=︒,30PNG ∠=︒从而得到PNM ∠的度数.【详解】解:∵//AB CD ,∴75EMB E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0PNG ∠=︒,75END PNM PNG ∠=∠+∠=︒,∴753045PNM END PNG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性质. 牢记知识点: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如图,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100BED ∠=︒,则BFD ∠的度数为( )A .100°B .130°C .140°D .160°【答案】B【解析】【分析】 连接BD ,因为AB ∥CD ,所以∠ABD +∠CDB =180°;又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ABE +∠E +∠CDE =180°+180°=360°,所以∠ABE +∠CDE =360°−100°=260°;又因为BF 、DF 平分∠ABE 和∠CDE ,所以∠FBE +∠FDE =130°,又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连接BD ,∵AB ∥CD ,∴∠ABD +∠CDB =180°,∴∠ABE +∠E +∠CDE =180°+180°=360°,∴∠ABE +∠CDE =360°−100°=260°,又∵BF 、DF 平分∠ABE 和∠CDE ,∴∠FBE +∠FDE =130°,∴∠BFD =360°−100°−130°=130°,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BD 这条辅助线.12.如图,12180∠+∠=︒,3100∠=︒,则4∠=( )A .60︒B .70︒C .80︒D .100︒【答案】C【解析】【分析】 首先证明a ∥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3=∠6,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4.【详解】解:∵∠1+∠5=180°,∠1+∠2=180°,∴∠2=∠5,a ∥b ,∴∠3=∠6=100°,∴∠4=180°-100°=80°.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8BC =,若P 是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B PC PD ++的最小值是( )A .16B .15.2C .15D .14.8【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当PC ⊥BD 时,PB PC PD ++有最小值,由勾股定理求出BD 的长度,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C 的长度,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解:如图,当PC ⊥BD 时,PB PC PD BD PC ++=+有最小值,在矩形ABCD 中,∠A=∠BCD=90°,AB=CD=6,AD=BC=8,由勾股定理,得226810BD +=,∴=10PB PD BD +=,在△BCD 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BD PC BC CD ••, 即1110=8622PC ⨯⨯⨯⨯, 解得: 4.8PC =, ∴PB PC PD ++的最小值是:10 4.814.8PB PC PD BD PC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最短路径问题,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正确确定点P 的位置,得到PC 最短.14.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如图,∠BCD=95°,AB∥DE,则∠α与∠β满足()A.∠α+∠β=95°B.∠β﹣∠α=95°C.∠α+∠β=85°D.∠β﹣∠α=85°【答案】D【解析】【分析】过点C作CF∥AB,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推理证明即可.【详解】解:过点C作CF∥AB∵AB∥DE,CF∥AB∴AB∥DE∥CF∴∠BCF=∠α∠DCF+∠β=180°∴∠BCD=∠BCF +∠DCF∴∠α+180°-∠β=95°∴∠β﹣∠α=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点B在线段AC上,如果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分析】 依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性质以及中点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②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错误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④点B 在线段AC 上,如果AB=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正确;故选B .17.如图,直线//,175a b ︒∠=,则2∠的大小是( )A .75︒B .85︒C .95︒D .105︒【答案】D【解析】【分析】 把2∠的对顶角标记为3∠,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到2∠与3∠得关系,再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得到1∠与3∠得关系,最后由等量替换得到2∠得度数.【详解】解:如图,把2∠的对顶角标记为3∠,∵2∠与3∠互为对顶角,∴23∠∠=,又∵//a b ,175︒∠=,∴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180∠+∠=︒(等量替换),∴2180118075105∠=︒-∠=︒-︒=︒故D 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学会运用等量替换原则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1B ∠=∠,2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AD BC ;②B D ∠=∠;③//AB CD ;④2180B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1=∠B 可判断AD ∥BC ,再结合∠2=∠C 可判断AB ∥CD ,其余选项也可判断.【详解】∵∠1=∠B∴AD ∥BC ,①正确;∴∠2+∠B=180°,④正确;∵∠2=∠C∴∠C+∠B=180°∴AB ∥CD ,③正确∴∠1=∠D ,∴∠D=∠B ,②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和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AD ∥BC 推导出∠B+∠2=180°,为证AB ∥DC 作准备.19.如图,DE ∥BC ,BE 平分∠ABC ,若∠1=70°,则∠CBE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B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DE ∥BC ,∴∠1=∠ABC=70°,∵BE 平分∠ABC , ∴1352CBE ABC ∠=∠=︒,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0.如图,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其中//AB CD ,45A ∠=︒,60C ∠=°,90AEB CED ∠=∠=︒,则AEC ∠的度数为( )A .75°B .90°C .105°D .120°【答案】C【解析】【分析】 延长CE 交AB 于点F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FE =∠C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延长CE 交AB 于点F ,∵AB ∥CD ,∴∠AFE =∠C =60°,在△AEF 中,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EC =∠A +∠AFE =45°+60°=10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相关性质并作出正确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94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常见错误归类剖析素材青岛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常见错误例析一、对平行线的性质运用错误例1 如图,如果AB ∥DC ,那么( ) A.∠B =∠D B.∠BAC =∠DCA C.∠DAC =∠BCA D.∠BAD =∠DCB 错解:因为AB ∥DC ,所以∠DAC =∠BCA .故应选C .剖析:∠DAC 与∠BCA 是AD 、BC 被AC 所截得的内错角,而与AB ∥DC 无关,只有∠BAC 与∠DCA 才是AB 、DC 被AC 所截得的内错角,而此时AB ∥DC ,由此,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正解:因为AB ∥DC ,所以∠BAC =∠DCA .故应选B . 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区分有误例2 如图,∠B =∠D =∠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理由是___.错解:图形中的平行线有CD ∥EF ,理由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剖析:由“数量关系”确定图形的“位置关系”,应该用平行线的判定,本题的错解正是混淆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解:图形中的平行线有CD ∥EF ,理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找不准图形中的截线,分不清三线八角例3 如图,已知AB ∥CD ,直线AB 、CD 分别和直线MN 相交与点E 、F ,EG 平分∠BEN ,FH 平分∠DFN .求证:EG ∥FH .错解:因为EG 平分∠BEN ,所以∠BEG =12∠BEN ; 因为FH 平分∠DFN ,所以∠DFH =12∠DFN . 又因为AB ∥CD ,所以∠BEN =∠DFN , 所以∠BEG =∠DFH ,所以EG ∥FH .剖析:求解此类问题要能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才能正确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而认清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截线和被截线,截线就是它们的公共边,其余两条边就是被截线,本题中的∠BEG 和∠DFH 不是直线EG 、FHED CBA F NMGHCBDAD C B A EF被某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错解就是由于找错了同位角造成的.正解:因为EG平分∠BEN,所以∠GED=12∠BEN;因为FH平分∠DFN,所以∠HFN=12∠DFN.又因为AB∥CD,所以∠BEN=∠DFN,所以∠GEF=∠HFN,所以EG∥FH.。
(完整)七年级上册平行线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经典)

1、如图,∠1=∠2,∠3=110°,求∠4.2、如图,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37°,求∠D 的度数.3、如图,AB ,CD 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 ,C 两点,点E 是橡皮筋上的一点,拽动E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 ,∠AEC ,∠C 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提示:先画出示意图,再说明理由)提示:这是一道结论开放的探究性问题,由于E 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可引起对E 点不同位置的分类讨论。
本题可分为AB ,CD 之间或之外。
结论:①∠AEC =∠A +∠C ②∠AEC +∠A +∠C =360°③∠AEC =∠C -∠A④∠AEC =∠A -∠C ⑤∠AEC =∠A -∠C ⑥∠AEC =∠C -∠A .4、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 、80B 、50C 、30D 、205、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3°,则∠β的度数是( )A 、43°B 、47°C 、30°D 、60°6、如图,点A 、B 分别在直线CM 、DN 上,CM ∥DN .(1)如图1,连结AB ,则∠CAB +∠ABD = ;(2)如图2,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60°;(3)如图3,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试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度数;(4)若按以上规律,猜想并直接写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

第五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易错题5.1相交线1.判断题: 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a 、b 、c ,若a ∥b,b ∥c,则a ∥c ;同理,若a ⊥b,b ⊥c,则a⊥c 。
( )【错解】正确【错题剖析】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成立的(如图1),但由此推出的后半部分不成立。
平行具有传递性,但垂直不具有传递性(如图2)如果a ⊥b,b ⊥c ,则a ∥c 。
【正确解答】错误【应对攻略】画图是解决问题的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练习巩固】1.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2.判断题:只有过直线外一点才能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错解】正确【错题剖析】此句错误的原因是受“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这一事实的影响。
但画垂线可以过直线上一点,也可以过直线外一点来画。
正确说法是: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正确解答】错误【应对攻略】考虑问题要全面,全方面的多角度的分析,不能片面看问题.【练习巩固】判断(1)对顶角的余角相等.( )(2)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3)平面内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4)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 )(6)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对同旁内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 ) (7)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 )(8)“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是公理.( )a bc 图1 图23. 如下图,直线AB 、CD 、EF 和射线OG 都经过O 点,则图中对顶角有( )对A 、 6B 、 7C 、 5D 、 8【错解】A.【错题剖析】这种题目很容易“重复”解,也很容易“遗漏”解.本题很容易把 ∠AOG 也数进去. 【正确解答】C.【应对攻略】观察图形需要仔细,要有两个防止:既要防止“重复”又要防止“遗漏”并且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练习巩固】如图,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 、 3对B 、 4对C 、 5对D 、6对3.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⑴ 如图a ,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C EA OB G F DE DCB AA BCD Oa b c A A B B CCD DO OEFGH图a图b图c⑵ 如图b ,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 ⑶ 如图c ,图中共有 对对顶角;⑷ 研究⑴~⑶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⑸ 若有2008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对对顶角。
七年级直线平行线易错题、经典题分析解答

七年级直线平行线易错题、经典题分析解答1.有以下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解答:选A.此题涉及知识较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最好借助图形来解答.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多,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性质,补角的定义等来一一验证,从而求解.解:①忽略了两条直线必须是平行线;③不应忽略相等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必须互为反向延长线,才是对顶角;④举一反例即可证明是错的:80°+60°=170°,170°显然不是锐角,故①③④是错的.②是公理故正确;⑤根据补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同角的补角相等.比方:∠A+∠B=180°,∠A+∠C=180°,则∠C=∠B.等角的补角相等.比方:∠A+∠B=180°,∠D+∠C=180°,∠A=∠D,则∠C=∠B.∴②⑤是正确的.2.以下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分析解答:选C。
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此题在于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所以①②④符合要求.解:图①、②、④中,∠1与∠2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图③中,∠1与∠2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故.3. 如图,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A.1个B.2个C.5个D.4个分析解答:选C。
位置关系判断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一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解: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知: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5个.故选C.判断是否是同旁内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一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4.如下列图,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分析解答:选C.此题主要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即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在基本图形“三线八角”中有四对同位角,再看增加射线GM、HN后,增加了多少对同位角,求总和.解:如图,由AB、CD、EF组成的“三线八角”中同位角有四对,增加射线GM、HN后,射线GM 与直线CD,射线HN与直线AB,射线GM与射线HN 各增加2对,共增加6对,总共10对.5.下面3个命题:①两条相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相等;②直角都相等;③同角的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解答:选D.此题考查的是对命题、真命题、假命题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对相交线、平行线、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余角和补角.分析:①此命题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同一命题,故正确;②③显然正确.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正确;②直角都是90°,当然相等,正确;③根据数量关系,同角的余角一定相等,正确.6.图中所标出的角中,共有同位角〔〕A.2对B.3对C.4对D分析解答:选D.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此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解: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图中∠3与∠4,∠4与∠5,∠7与∠1,∠5与∠2,∠2与∠3是同位角,共5对.7.如图,其中同旁内角有〔〕A.2对B.4对C.6对D.8对分析解答:选C .判断是否是同旁内角,必须符合“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解答:解:由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知:以AB 为截线,有一对同旁内角;以BC 为截线,有一对同旁内角;以CD 为截线,有2对同旁内角;以AD 为截线,有2对同旁内角.故图中有6对同旁内角,8.某城市有四条直线型主干道分别为l1,l2,l3,l4,l3和l4相交,l1和l2相互平行且与l3、l4相交成如下列图的图形,则共可得同旁内角〔 〕对.A .4B .8C .12D .16分析解答 :选D .在较复杂图形中确定“三线八角”可从截线入手,分类讨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观察图形,确定不同的截线分类讨论,如分1l 、2l 被3l 所截,1l 、2l 被4l 所截,1l 、3l 被4l 所截,2l 、3l 被l4所截,3l 、l4被1l 所截,l3、l4被2l 所截1l 、4l 被3l 所截,2l 、4l 被3l 所截来讨论.解答:解:1l 、l2被l3所截,有两对同旁内角,其它同理,故一共有同旁内角2×8=16对.9.如图,假设两条平行线EF ,MN 与直线AB ,CD 相交,则图中共有同旁内角的对数为〔 〕A.4 B.8 C.12 D.16分析解答:选D.解答此题的关键在掌握同旁内角的概念,注意要对截线的情况进行讨论.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同旁内角的定义,要正确解答应把握以下几点:1、分清截线与被截直线,2、作为同旁内角的两个角应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解答:解:以CD为截线,①假设以EF、MN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②假设以AB、EF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③假设以AB、MN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综上,以CD为截线共有6对同旁内角.同理:以AB为截线又有6对同旁内角.以EF为截线,以AB、CD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以MN为截线,以AB、CD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综上,共有16对同旁内角.故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分析解答:选A.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熟练掌握公理、定理是解决此题考点:平行线.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进行判断.解答:解:A中,假设点在直线上,则不可以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而是与已知直线重合,错误.B、C、D是公理,正确.11.以下语句中: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④假设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解答:选C.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要学会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考点:平行线;相交线;对顶角、邻补角;垂线.分析:根据垂线、对顶角、平行线的定义、角相互间的关系、点与直线的关系进行判断.解答:①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故①错误;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故②正确;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③错误;④假设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④错误;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4或6条直线,故⑤错误;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故⑥正确.所以错误的有4个.12.以下语句:①同一平面上,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A.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②、③是正确命题C.①、③是正确命题D.以上结论皆错分析解答:选A.熟练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线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注意平行公理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考点:平行线;垂线;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垂直的定义和平行线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同一平面上,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正确;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错误.故①、②是正确的命题,13.以下说法中可能错误的选项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D.假设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分析解答:选A.此题主要考查公理定义,熟练记忆公理和定义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相交线;垂线.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和相交线、垂线的定义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C、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正确;D、假设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直线垂直的定义,正确.14.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分析解答:选D.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平行线的公理逐个进行判断,可知D正确.解答:解:A中,只能说对顶角相等,而不是相等的角都是对顶角,错误;B中,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而不是相等,错误;C中,距离应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错误;D中,这是平行公理,正确.15.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A.有且只有一条B.不存在C.有两条D.不存在或有且只有一条分析解答:选D.此题的关键在分类讨论,是易错题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两种情况解答.解答:解:假设点在直线上,过这点不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假设点在直线外,根据平行公理,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6.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选A.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专题:应用题.分析: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说明两次拐弯后的方向是平行的.对题中的四个选项提供的条件,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判断,能判定两直线平行者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如下列图〔实线为行驶路线〕:A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其余均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17.如图,要得到a∥b,则需要条件〔〕A.∠2=∠4 B.∠1+∠3=180°C.∠1+∠2=180°D.∠2=∠3选C.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解答:解:A、∵∠2=∠4,∴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1+∠3=180°,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1+∠2=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2与∠3不能构成三线八角,无法判定两直线平行.故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18.如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2=∠4,所以AD∥BCB.因为∠BAD+∠D=180°,所以AD∥BCC.因为∠1=∠3,所以AB∥CDD.因为∠BAD+∠B=180°,所以AD∥BC选D 。
初一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易错点

初一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易错点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易错点一、重点、难点重点:复习正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二、易错讲解1、平行线的性质【例题】如图,B C⊥A E于点C,C D∥A B,∠B=55°,则∠1等于()A.35°B.45°C.55°D.65°【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35°。
【答案】∵B C⊥A E,∴∠A C B=90°∴∠A+∠B=90°又∵∠B=55°∴∠A=35°又C D∥A B∴∠1=∠A=35°【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平行线的判定【例题】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
【解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1=∠2时,a∥b.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答案】∵∠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可填∠1=∠2。
【误区纠错】分不清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误区。
二、知识点整理1、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3、对顶角相等。
4、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语文英语)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7、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一样是一个正值,是一个数量,所以不能画距离,只能量距离.8、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B与直线C D平行,记作“A B∥C D”.注意:①“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以后我们会知道,在空间即使不相交,可能也不平行;②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平行,就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③“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 4.4 平行线的判定 判别两直线平行中易错点素材 (新版)湘教版

判别两直线平行中易错点判别两直线平行主要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初学平行线的判别,如果对同位角、内错角的特征理解不同,对条件和性质区分不清,可能出现解题中的错误.例1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直线a与直线b平行吗?为什么?错解:因为∠1+∠2=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知直线a与直线b平行,即a//b.分析:判别两直线平行主要根据:〔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根据这些方法去判别,就必须正确找准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而此题中的∠1和∠2不是同旁内角,而错解中误认为∠1与∠2是同旁内角了.正解:因为∠1+∠2=180°,∠1=∠3〔对顶角相等〕,所以∠3+∠2=180°,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图1 图2例2 如图2,直线a、b、c被直线d所截,a//b,c//b,直线a与直线c平行吗?为什么?错解:因为a//b,c//b,所以a//c〔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分析:此题是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要求说明这两条直线也平行,而错解在直接利用这个结论,由a//b,c//b就得出了a//c,犯了循环说明的错误.正解:由a//b,可得∠1=∠2,由c//b可得∠3=∠4,因为∠2与∠3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2=∠3,这样∠1=∠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3如图3,直线AB、CD被直线BC所截,且AB//CD,∠ABE=∠DCF,BE与CF平行吗?说明理由.错解:因为∠ABE=∠DCF,所以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观察图形可知∠ABE和∠DCF根本不是内错角,所以不能直接根据∠ABE=∠DCF说明BE//CF.要说明EB//CF,观察图形可知∠EBC和∠BCF是内错角,所以应先说明∠EBC=∠BCF.正解:因为AB//CD,所以∠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BE=∠DCF,所以∠ABC-∠ABE=∠DCB-∠DCF,所以∠EBC=∠FCB,所以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图3 图4例4如图4,AB//CD,说明:∠ABE+∠BED+∠EDC=360°.错解:过点E作AB、CD的平行线EF,因为EF//AB,所以∠ABE+∠BEF=180°,因为EF//CD,所以∠FED+∠EDC=180°,又∠BEF+∠FED=∠BED,所以∠ABE+∠BED+∠EDC=360°.分析:过点E同时作EF//AB,EF//CD是不对的,因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不能过E点作直线EF既与直线AB平行,又与直线CD平行.在作平行线时可先作EF//AB,然后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再说明EF//CD.正解:过E作EF//AB,因为AB//CD,所以EF//CD.因为EF//AB,所以∠ABE+∠BEF=180°,因为EF//CD,所以∠FED+∠EDC=180°,又∠BEF+∠FED=∠BED,所以∠ABE+∠BED+∠EDC=3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直线平行线易错题、经典题分析解答1.有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分析解答:选A.此题涉及知识较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最好借助图形来解答.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多,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性质,补角的定义等来一一验证,从而求解.解:①忽略了两条直线必须是平行线;③不应忽略相等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必须互为反向延长线,才是对顶角;④举一反例即可证明是错的:80°+60°=170°,170°显然不是锐角,故①③④是错的.②是公理故正确;⑤根据补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同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A+∠C=1 80°,则∠C=∠B.等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D+∠C=180°,∠A=∠D,则∠C=∠B.∴②⑤是正确的.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分析解答:选C。
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此题在于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所以①②④符合要求.解:图①、②、④中,∠1与∠2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图③中,∠1与∠2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故.3. 如图,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A.1个 B.2个 C.5个 D.4个分析解答:选C。
位置关系判断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一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解: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知: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5个.故选C.判断是否是同旁内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一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4.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 B.8对 C.10对 D.12对分析解答:选C.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即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在基本图形“三线八角”中有四对同位角,再看增加射线GM、HN后,增加了多少对同位角,求总和.解:如图,由AB、CD、EF组成的“三线八角”中同位角有四对,增加射线GM、HN后,射线GM 与直线CD,射线HN与直线AB,射线GM与射线HN 各增加2对,共增加6对,总共10对.5.下面3个命题:①两条相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相等;②直角都相等;③同角的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有()A.0个 B.1个 C.2个 D.3个分析解答:选D.本题考查的是对命题、真命题、假命题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对相交线、平行线、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余角和补角.分析:①此命题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同一命题,故正确;②③显然正确.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正确;②直角都是90°,当然相等,正确;③根据数量关系,同角的余角一定相等,正确.6.图中所标出的角中,共有同位角()A.2对 B.3对 C.4对 D分析解答:选D.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解: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图中∠3与∠4,∠4与∠5,∠7与∠1,∠5与∠2,∠2与∠3是同位角,共5对.7.如图,其中同旁内角有()A.2对 B.4对 C.6对 D.8对分析解答:选C.判断是否是同旁内角,必须符合“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解答:解:由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知:以AB为截线,有一对同旁内角;以BC为截线,有一对同旁内角;以CD为截线,有2对同旁内角;以AD为截线,有2对同旁内角.故图中有6对同旁内角,8.某城市有四条直线型主干道分别为l1,l2,l3,l4,l3和l4相交,l 1和l2相互平行且与l3、l4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可得同旁内角()对.A.4 B.8 C.12 D.16分析解答 :选D .在较复杂图形中确定“三线八角”可从截线入手,分类讨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观察图形,确定不同的截线分类讨论,如分1l 、2l 被3l 所截,1l 、2l 被4l 所截,1l 、3l 被4l 所截,2l 、3l 被l4所截,3l 、l4被1l 所截,l3、l4被2l 所截1l 、4l 被3l 所截,2l 、4l 被3l 所截来讨论.解答:解:1l 、l2被l3所截,有两对同旁内角,其它同理,故一共有同旁内角2×8=16对.9.如图,若两条平行线EF ,MN 与直线AB ,CD 相交,则图中共有同旁内角的对数为( )分析解答: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掌握同旁内角的概念,注意要对截线的情况进行讨论.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同旁内角的定义,要正确解答应把握以下几点:1、分清截线与被截直线,2、作为同旁内角的两个角应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解答:解:以CD 为截线,①若以EF 、MN 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②若以AB 、EF 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③若以AB 、MN 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综上,以CD 为截线共有6对同旁内角.同理:以AB 为截线又有6对同旁内角.以EF 为截线,以AB 、CD 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以MN 为截线,以AB 、CD 为被截直线,有2对同旁内角,综上,共有16对同旁内角.故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B .8C .12D .16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分析解答:选A.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熟练掌握公理、定理是解决本题考点:平行线.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进行判断.解答:解:A中,若点在直线上,则不可以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而是与已知直线重合,错误.B、C、D是公理,正确.11.下列语句中: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分析解答:选C.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要学会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考点:平行线;相交线;对顶角、邻补角;垂线.分析:根据垂线、对顶角、平行线的定义、角相互间的关系、点与直线的关系进行判断.解答:①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故①错误;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故②正确;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③错误;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④错误;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4或6条直线,故⑤错误;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故⑥正确.所以错误的有4个.12.下列语句:①同一平面上,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A.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②、③是正确命题C.①、③是正确命题 D.以上结论皆错分析解答:选A.熟练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线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注意平行公理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考点:平行线;垂线;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垂直的定义和平行线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同一平面上,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正确;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错误.故①、②是正确的命题,13.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D.若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分析解答:选A.本题主要考查公理定义,熟练记忆公理和定义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相交线;垂线.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和相交线、垂线的定义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C、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正确;D、若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直线垂直的定义,正确.1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分析解答:选D.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平行线的公理逐个进行判断,可知D正确.解答:解:A中,只能说对顶角相等,而不是相等的角都是对顶角,错误;B中,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而不是相等,错误;C中,距离应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错误;D中,这是平行公理,正确.15.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A.有且只有一条 B.不存在C.有两条 D.不存在或有且只有一条分析解答:选D.此题的关键在分类讨论,是易错题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两种情况解答.解答:解:若点在直线上,过这点不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若点在直线外,根据平行公理,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6.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专题:应用题.分析: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说明两次拐弯后的方向是平行的.对题中的四个选项提供的条件,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判断,能判定两直线平行者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A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其余均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17.如图,要得到a∥b,则需要条件()A.∠2=∠4 B.∠1+∠3=180° C.∠1+∠2=180° D.∠2=∠3选C.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解答:解:A、∵∠2=∠4,∴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1+∠3=180°,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1+∠2=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2与∠3不能构成三线八角,无法判定两直线平行.故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18.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2=∠4,所以AD∥BCB.因为∠BAD+∠D=180°,所以AD∥BCC.因为∠1=∠3,所以AB∥CDD.因为∠BAD+∠B=180°,所以AD∥BC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