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前言在隧道建设中,初支是起到固定地下开挖面的作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初支的侵限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中难以避免的难题。

为了安全、高效地进行施工,必须制定出解决初支侵限问题的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问题分析初支侵限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初支在充分承受地下压力后,形成与原设计容积不相符的凸起或凹陷,导致隧道断面永久性偏差。

初支侵限是由初支所受的压力引起的。

初支侵限的主要原因有:土体惯性力的作用、压实变形的作用、边界效应的作用、采矿作用等。

初支侵限的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地下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针对初支侵限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设置钢制排水板在初支施工过程中,使用钢制排水板来限制初支的侵限范围。

通过钢制排水板将土体划分成上、下两部分,限制地表与隧道的纵向位移位于容许变形范围内,从而缓解初支侵限的问题。

方案二:添加钢筋网在初支的施工过程中加入钢筋网,增强初支的整体强度,避免初支在受到压力后产生失稳的情况,从而减少初支的侵限程度。

方案三:增加喷浆量在初支施工时,增加喷浆量,在初始地层中制造均匀良好的支撑和密实土体结构,减少初支侵限的程度。

方案四:采用地铁盾构技术采用地铁盾构技术建设隧道,能够有效地减少初支侵限的问题。

地铁盾构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首先利用液压推力器、盾构壳体和尾部推进机等设备进行掘进,然后在隧道管壁处施加压力,边推进边注入混凝土,形成完整。

’,结论以上方案的实施效果都被证明对初支侵限的问题都能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案进行组合使用,以求实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
器  ̄ - q
开挖 支 护 后 , 围岩 变形 超 限 导致 D K5 9 9 +8 6 5 ~
D K5 9 9 +9 3 5段 隧道初 期 支 护侵 入 衬 砌 限界 。为保
证 二 衬施 工质 量 , 需 对 侵 限 段 落共量 断 面 分 析 , 侵 限 部 位 主要 集
I ) O1 : I O . 1 3 2 1 9 / j . g j g y a t . 2 0 1 4 . 0 4 . 0 2 0
中 图分 类 号 : U4 5 5 . 7 ; U4 5 7 .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9 5 3 ( 2 0 1 4 ) 0 4 — 0 0 7 7 — 0 4
中在 拱部 A 单元 或 部分 A 单元 与部 分 B单 元 范 围 内, 侵 限最 大 达 3 8 c m, 初 期支 护侵 限示 意 图见 图 1 。

0 口 0 0 0 0


侵 限处 理施 工 前 , 做 好相 关人 员 的技术 培训 工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2 5 作者简介 : 宋立海( 1 9 8 l 一) , 男, 工 程师 , 主要 从事铁 路、 公 路 隧 道和城市地下铁道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2 5 8 0 2 9 5 0 @q q . c o m
2 初 期 支 护侵 限 处理 施 工技 术
初期 支 护 侵 限处 理 利 用换 拱 台车 、 马凳 为作 业
平台, 采 用临 时支 撑排架 对初 期支 护 钢架进行 支 撑 ,
对 拱部 侵 限 的初 期 支 护 进行 处 理 ; 并 充 分 利 用 侵 限 的初期 支 护钢架 , 对 侵 限钢架 进行 接长 抬高 , 以达 到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思绪在键盘上跳跃,十年来,无数方案在我的指尖流转,每一次都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今天,我们来聊聊“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这个词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就像一首熟悉的旋律。

一、项目背景及问题分析让我们回顾一下项目的背景。

暗挖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任务。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初支侵限。

简单来说,就是初期支护结构侵入了设计界限,这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二、方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在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解决初支侵限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不破坏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初支进行合理调整。

三、处理方案1.初支调整针对初支侵限问题,我们考虑对初支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对侵限部分进行切割,确保初支与设计界限保持一致。

在切割后的初支两侧增加临时支撑,防止因切割导致的结构失稳。

在新的初支位置上,采用高强度钢材进行加固,提高初支的承载能力。

2.二次衬砌施工在初支调整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隧道的长期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喷射混凝土技术,确保二次衬砌的厚度和质量。

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衬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控,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监控量测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监控量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需要实时掌握隧道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确保施工安全。

在初支调整和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布设大量的监测点,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位移和应力变化。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定期对隧道外部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施工队伍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2.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

在施工计划中,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隧道暗挖属于一种突发的较大工程施工,在建设前期,未经当地居民
的同意,施工可能对当地住户的生活和交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控制施
工环境影响非常重要。

为此,应当制定一个合理且可行的暗挖隧道初支侵
限处理方案。

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一、确定侵限范围
首先,应确定暗挖隧道的侵限范围。

除了施工本身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建筑尘土、乱石物等污染源外,还包括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噪音、车辆噪音、危险设备使用、排水及油污清理等。

二、监测控制
根据不同类型的暗挖隧道施工,应综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出相
应的监测措施。

具体来说,应考虑振动、噪声、沉降等现象的监测,以及
土地、水、空气等环境参数的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无污染。

三、严格执行规范
应当依照有关规范来规定施工中的各项事项,包括工作时间、设备安全、施工现场的整理、处理有害物质等。

特别是应加强现场的巡查管理,
以确保施工标准的执行,并及时纠正和处理违规、安全事故。

四、健全治理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施工治理机制,控制施工安全和环境影响。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暗挖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改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方案编制目的 2三、出现超挖及侵限的情况分析 2四、侵限处理领导小组 2五、处理方案 3六、换拱方案 5七、凿除钢架段质量控制及措施 7八、脚手架施工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7九、防止隧道土体坍塌预防及处理措施 8十、突然涌水、涌砂、局部过量静水压力预防处理措施 8矿山法暗挖区间初支侵限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1、兴留区间兴留区间线路设置标准单线单洞断面。

区间隧道起止点里程为DK7+801.26~DK10+257.6,右线隧道长2515m,左线隧道长2517m。

区间设置了2座施工临时竖井及2条联络横通道,1座风井,兼作施工竖井以及1条风道。

区间线路平面最大曲线半径为800m,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区间左右线间距13.2~47.5m。

隧道拱顶埋深为11~49m。

本区段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有单线A、B、C、D型隧道结构横断面共4种隧道断面类型。

兴留区间隧道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混合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残积层,发育粘性土及砂土层,局部分布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台地坡脚段堆积坡积层,地表为人工素填土。

隧道主体地层主要为微风化、中风化岩层,局部地段有强风化、全风化及粉质粘土层。

场地存在电力、电信、雨水、上水、污水、燃气、路灯等地下管线管道。

2、留西区间留仙洞~西丽区间(以下简称“留西区间”)里程为DK10+468.1~DK11+341.363,右线全长873m,左线全长874m。

本区间由于留仙洞站为岛式站台西丽站为侧式站台且存在联络线,区间在联络线段隧道结构断面变化众多,工法转换较多。

区间设置标准单线单洞断面、双连拱、不等跨双连拱、双线单洞等断面。

区间线路平面最大曲线半径为3000m,最小曲线半径为1000m,区间左右线间距13.2~5.0m。

区间设置了1座施工临时竖井及1条联络横通道。

留西区间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线路位于留仙大道中段,所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地貌从断面图上看,以里程DK10+610(右线)、DK10+690(左线)分界以西为台地,以东为冲洪积平原。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络迅猛发展,山岭地区高速公路项目日益增多,为保证高速公路的整体平稳性,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多以隧道形式进行公路设计。

公路隧道进行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是进行重新支护的处理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拆换已经变形并侵限的初期支护。

在对公路隧道初期支护进行侵限处理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连接钢板,加工临时支撑等,做好相应施工准备。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公路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施工技术引言隧道初期支护侵限形式可分为:由于隧道一侧围岩软弱或涌泥后回填不密实导致单侧受较大压力而引起隧道单侧大变形后的侵限和由于隧道拱顶围岩压力较大、基底软弱、初期支护沉降、收敛较大而引起拱部的侵限。

某隧道洞口段围岩多呈软弱破碎状,施工极易发生围岩大变形,导致初期支护侵入二次衬砌净空界限。

针对隧道施工出现的初期支护侵限现象,提出了有效的换拱设计方案;对大断面偏压黄土隧道、软岩地层的换拱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但缺乏侵限机理解答。

当前国内关于隧道初期支护侵限的研究多集中在治理措施层次,对隧道断层破碎带初期支护侵限深层次的机理分析及处治效果评价较为欠缺。

对侵限的处治一般为施作大面积换拱,常引起围岩大幅扰动,降低围岩的自持能力,危及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

1公路隧道施工特点公路隧道项目与其他建筑物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该类建筑物是封闭空间中进行的,路基、桥梁等建筑项目都是在开放环境中实施的,而公路隧道项目一般都是建设在非平稳的道路区域范围内,为了能够消除这些障碍的影响,在山岩或者自然区域内实施必要的人工处理,所有工作基本都是在封闭空间中进行的,要做好专门的测量和控制工作,准备充足的资料,同时还应该进行必要的地质状态分析,然后能够充分的了解地质情况,可以给公路隧道项目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公路隧道项目的实施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尤为关键,能够使得项目顺利实施,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合格。

大雁山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大雁山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方案编制目的 (1)三、出现侵限及超挖的原因分析 (1)四、侵限处理领导小组 (1)五、处理方案 (2)六、换拱方案 (5)七、凿除段钢架质量控制措施 (7)八、脚手架施工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7)九、防止隧道土体坍塌预防及处理措施 (8)十、突然涌水、涌砂、局部过量静水压力预防处理措施 (8)大雁山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雁山隧道段起始终止里程为YDK29+981~YDK33+070,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3089m,分为明挖段和暗挖段:暗挖段全长2233m,分为2段:① YDK29+981~YDK30+130段,长149m,施工工法为矿山法,结构型式为单洞双线马蹄形结构,结构宽度12.2m,结构底板标高56.98~61.15m,结构顶板埋深约1~21.6m;② YDK30+260~YDK32+344段,长2084m,施工工法为矿山法,结构型式为单洞双线马蹄形结构,结构宽度12.2~14.7m,结构底板标高29.64~53.34m,结构顶板埋深约6.4~136m;另外设置6个联络通道,相应里程分别为YDK30+200、YDK30+700 、YDK31+250、YDK31+800、YDK32+376.9、YDK32+820。

YDK32+800设置库水泵房,YDK32+915设置雨水泵房。

二、方案编制目的初支完成之后即将进行铺设防水及二衬施工,如果初支断面出现超挖或侵限情况,在二衬施工过程中的衬砌断面尺寸将难以保证,会对二衬施工带来影响,固在二衬施工前编制此方案,以便能合理及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

三、出现侵限及超挖的原因分析1、在爆破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效果控制不好,出现超欠挖情况。

2、格栅钢架在架立过程中存在测量误差或操作不当。

3、在Ⅲ级围岩段,喷射砼的表观圆弧度控制不好,极易出现超挖及侵限情况。

4、喷射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控制不好,薄厚不均,易出现侵限情况。

5、由隧道拱顶沉降变形引起的初支侵限较多,占所有侵限的70%,主要由于本段区间处于沟谷地带,地质复杂,回填层较多,变形不均所致。

秦岭关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处理措施

 秦岭关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处理措施

秦岭关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处理措施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加速,大型隧道的建设也成为了重点。

然而,隧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其中,支护变形侵限成为了隧道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秦岭关隧道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支护变形的影响在隧道的施工中,主要是针对通风、水利、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处理。

其中,支护变形侵限问题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隧道的支护变形不仅会导致围岩的破损,更会引起隧道开挖面的变形和位移。

这样会造成不对称变形,增加隧道的应力和变形量,同时还会影响隧道内部的通风,使得作业难度增加。

二、针对支护变形的问题,秦岭关隧道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了解决支护变形侵限的问题,秦岭关隧道在建设初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

其中包括:1. 管理隧道尺寸。

对于隧道的尺寸,应在初始阶段就明确,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保证隧道空间的充裕,避免支护体的挤压和变形。

2. 选取合适的支护。

支护的选取应从材料强度、可变形性、加振模量和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在选取支护时,需要考虑到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

3. 利用渐进式法进行支护。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变形的程度,降低变形对围岩的破碎程度,同时还可以减小支护材料的消耗。

4. 采取合理的预紧和加固措施。

对于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要进行合理的预紧和加固。

这样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避免变形问题的发生。

三、结论综上所述,支护变形侵限问题是隧道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秦岭关隧道从隧道尺寸管理、支撑结构、渐进式法支护以及加固措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保障了隧道的稳定性,也保证了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提升,相信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会不断完善,为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一、情况说明
监理站对我标段大梁山隧道进口、皇家坪隧道进口、元山子隧道出口、刘家沟二号隧道进口进行初支检测,发现以上4座隧道存在初支侵限的情况,经研究决定对侵限部位进行整改处理。

二、处理方案
按照每5米断面净空测量,对确定的欠挖区域进行加密复测,并将测量数据及时整理,绘制断面图与设计图进行对比,将超欠挖点在断面上标出,做好处理准备。

对侵限较大的部位采取换拱方案,将格栅钢架分段进行凿除更换,处理完毕后重新进行喷护处理,确保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三、换拱处理方案
1、换拱前布设围岩量测点,严密注意洞内的变形情况,换拱过程中观测到洞内初支一有变化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封堵。

2、换拱前先将台车等设备搭设成操作平台便于施工。

3、换拱步骤为:
1)进行超前小导管加固岩层,间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2)待初支背后围岩加固后开始进行换拱施做,换拱采用人工手持风镐进行每榀分段凿除,从拱部向下按顺序进行,每次凿除控制在一榀。

凿除前对拱部进行临时支撑,以便保证施工过程安全。

3)取下钢拱架后,对欠挖点进行人工风镐凿除,凿除到位后立即进行格栅钢架架设施工,并与前一榀钢架设置连接钢筋进行焊接,然后打设锁脚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对后续需要进行处理的段落以此循环。

四、凿除拱架段落的质量控制及措施
1、对侵限拱架凿除前,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预加固围岩,为保证注浆质量,对注浆管定时抽查。

2、凿除段采用人工风镐施工,接近开挖轮廓线时必须采用人工控制,防止超挖。

3、大面积暗挖段破除质量保证措施
1)对开挖段进行分段施工,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

2)破除前要加强围岩监测,及时反馈监测结果,根据变化改良施工方法。

3)格栅钢架预制、架设、喷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做。

五、防止隧道围岩坍塌的预防措施
地质资料表明,本施做段为四级围岩,岩层较好,无明显裂隙。

施工时为防止隧道塌方,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凿除进尺,不得在完成支护前连续开挖。

2、做好围岩监控,发现变形及时反馈,进行防护处理。

3、进行凿除更换拱架施做时必须设置临时支撑,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路桥建设兰渝铁路LYS-11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