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用语、礼仪、行为规范、职业道德

合集下载

文明礼仪常识之基本礼仪

文明礼仪常识之基本礼仪

文明礼仪常识之基本礼仪
基本礼仪是指社交场合中,人们所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礼仪:
1. 礼貌用语:在与他人交流时,应该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以显示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2. 立正站立:当有长辈、领导或重要人物出现时,应该立正站立,表示对其的尊敬。

3. 握手礼仪:在与人握手时,要注意握手的力度适中,不要过于轻飘或过于用力。

同时应该注视对方的眼睛,表达诚挚的态度。

4. 礼让行为:在公共场所,应该让座给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有需要的人,同时也要礼让其他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5. 饭桌礼仪:用餐时应该保持端庄、优雅的仪态,不要嘴巴含食物说话,咀嚼后再与他人交谈。

同时要用正确的餐具,不滥用筷子、刀叉等。

6. 手机礼仪:在公共场合,要注意手机的使用,避免大声通话或大声播放音乐,若需要接电话应该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

7. 上下楼梯礼仪:在上下楼梯时,应该注意保持右侧通行,遇到有需要的人时要礼让他们先行。

8. 门扇礼仪:进出房间或建筑物时,应该礼貌地开关门,并注意不要让门以及门把手撞击到他人。

9. 尊重隐私: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不要透露他人的私人信息或对其私生活进行过多的询问。

10. 注意自身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穿着整洁得体,不要涂口红或修指甲等令人不悦或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

这些是基本礼仪的一些常见范例,遵循这些基本规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友好。

文明礼仪规范

文明礼仪规范

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文明礼仪规范的遵守,不仅能提升个人的社会形象,更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礼仪的规范。

一、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相处,都应尊重对方的权利和感受。

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主张。

在交谈中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表情,不发表冒犯和伤害他人感情的言论。

同时,遵守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比如握手时要站立礼貌地互相问候,不插话打断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的思路等。

只有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文明礼仪的核心。

说话要注意措辞得体,不使用粗俗的言语,不随意嘲笑或侮辱他人。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要慎重发言,避免恶意评论和网络暴力。

行为要遵循基本的道德准则,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嘈杂说笑,不乱扔垃圾等。

只有言行一致,我们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得到他人的认可与信任。

三、文明用语文明用语是文明礼仪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应避免使用粗鄙、下流或冒犯他人的语言。

要注意用词准确简练,避免使用不合适或具有冒犯性的词汇。

同时,在书面表达中也应注意语言的得体和文明。

不在公众场合使用大声喧哗、粗俗的语言,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负责任或具有攻击性的言论。

文明用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言行形象,也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严守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不插队或推挤他人。

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礼让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让座给有需要的人。

同时,要尊重公共设施和环境,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破坏公共设施。

只有严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共享安全、有序、舒适的社会环境。

五、待人有礼待人有礼是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们与他人相处,应以礼待人,真诚友善。

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

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

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校园管理中心文明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为使员工掌握服务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语言、行为规范,树立起“优质服务每一天”的服务观念,全心全意地为师生及客户服务,中心制定出文明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

要求员工工作时保持文明的行为举止及工作用语规范,做到热情主动、文明礼貌、语言规范、谈吐文雅、衣冠整洁、举止端庄、等。

(一) 中心员工基本文明用语规范1. 对师生(或客户)说话时语调要自然、柔和、亲切,声音不要过高,但也不要过低,以免师生(或客户)听不清楚。

2. 绝对不准讲粗话,使用蔑视或污辱性的语言。

3. 与师生(或客户)说话时,应尽量与师生(或客户)使用普通话语言进行交流。

4. 要注意称呼师生(或客户)的姓氏,在未知业主姓名之前,应称呼(老师、同学、先生/女士、小姐)。

5. 讲话注意语言艺术,多使用敬语:(1)接过他人递来的物件时,应说"谢谢",(2)请求师生、客户或同事做任何事前,应使用"请"、"麻烦您"等;(3)在向他人表示歉意时,应使用"对不起"、"不好意思"等;(4)表示感谢时,应使用"谢谢"、"多谢合作"等;(5)他人讲"谢谢"时,要回答"不用谢"或“不客气”,不能毫无反应。

6. 师生(或客户)来访时要主动问好,说"早上好/您好",师生(或客户)走时要讲“再见/您慢走"等。

同事之间见面也应相互问候。

7. 离开面对的师生(或客户)时,一律讲"请稍候/您稍等",如果离开时间较长,回来后要讲“对不起,让您(你们)久等”,不准一言不发就开始工作。

8. 面对师生(或客户)打招呼时,不能讲"喂",应说"您好/早上好/新年好"。

9. 师生(或客户)有事情询问时,应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任何情况下不准说“不知道" ",这事不归我管"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城市文明礼仪

城市文明礼仪

城市文明礼仪
城市文明礼仪是指在城市生活中,人们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以促进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文明礼仪:
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感受,不歧视、不侮辱、不攻击他人。

2. 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3. 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公共场所的设施和环境,不随意破坏、涂鸦或污染。

4. 文明用语: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歧视性的语言。

5. 尊重他人隐私:不窥探、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保护他人的个人信息。

6. 诚实守信:遵守承诺,不欺骗、不欺诈他人,保持诚信和正直。

7. 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困难,乐于助人,展现同情心和善良。

8. 尊重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歧视、不排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9. 环保意识: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分类垃圾,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这些城市文明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践行,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员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员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员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一、对待上级和同事:1.尊重上级和同事,不随意批评或指责他人,包括语言上和行为上的评判。

2.听从上级的指示和安排,积极配合同事的工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避免私下对同事进行背后议论或传播谣言,维护良好的职业关系。

二、对待客户和访客:1.对待客户和访客要热情友好,提供优质的服务,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和困难。

2.对待客户和访客要文明用语,不使用侮辱性言辞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尊重他们的权益和尊严。

三、对待工作环境:1.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不随意乱扔垃圾,定期清理自己的工作场所。

2.使用公共设施要注意不损坏或滥用,共同维护工作环境的良好状态。

四、对待公司财产:1.妥善使用公司的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不私自领用或贪污公司财产。

2.对于公司的设备和设施,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因疏忽而导致的二次损失。

五、对待工作伙伴:1.尊重工作伙伴的工作权益和个人隐私,不盗用或泄露他们的工作成果或个人信息。

2.维护合理的竞争关系,不采取恶意竞争的手段使工作伙伴陷入困境。

六、对待工作:1.认真对待工作,不迟到、不早退,按时提交工作成果,不拖延项目进度。

2.尊重工作流程和规范,不私自跳过或跳过程序,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对待个人形象:1.注意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得体,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遵守工作地点和场合的着装要求,不穿着不当或违反公司规定的服装。

八、对待信息的传递:1.尊重信息的真实性和保密性,不散播无根据的谣言,不泄露他人的机密信息。

2.在信息传递中要谨慎选择用语,避免使用挑衅性或冒犯性的言辞。

以上是员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每位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

一方面,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建立和谐的办公氛围,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这也是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赢得同事和上级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够以这些规范为准则,积极践行,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石楼县国家税务局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秉公执法,文明办税,
清廉诚信,奉献社会。

政治行为规范:政治坚定,爱党爱国。

勤政为民,当好公仆。

执法行为规范:依法治税,规范执法。

公开公正,应收尽收。

办税行为规范:按章办事,规范有序。

恪尽职守、勤奋工作。

服务行为规范:热情周到,优质高效。

服务经济,促进发展。

学习行为规范: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博学精业,与时俱进。

廉政行为规范: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克欲戒贪,不徇私情。

纪律行为规范:服从组织,令行禁止。

遵章守纪,严守秘密。

交往行为规范:诚实守信,团结友善。

谦虚谨慎,品行端正。

举止行为规范:仪表整洁,妆饰适度。

举止得体,注重修养。

语言行为规范:文明用语,言辞得当。

简洁严谨、标准适用。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和行为规范,它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基本规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隐私、权利和尊严,不做侮辱和歧视他人的言行。

2. 礼貌用语:在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是一种重要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例如,对陌生人称呼“先生”、“女士”或用“谢谢”、“对不起”等表达感谢和道歉的词语。

3. 遵守交通规则:在交通中,遵守交通规则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

如遵守红绿灯,不随意闯红灯、乱穿马路,尊重他人的行车权益等。

4. 排队等候:当面对人多的场合时,排队等候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

不插队、不推挤,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规则。

5. 讲究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文明礼仪行为的一部分。

勤洗手、避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等,维护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

6. 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注意穿着整洁、不穿露骨或过于暴露的服装,维持良好的形象和仪态。

7. 尊敬老人和帮助他人:尊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

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一种互助互爱的表现,也是一种文明礼仪。

8. 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吵闹,尊重他人的权益,维护公众环境的和谐。

9. 注意言谈举止: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举止,不使用侮辱、恶意言论,保持友好与礼貌的态度。

10. 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

我们应该爱护植被、动物和自然资源,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交往,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遵守和传承这些行为规范,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有哪些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有哪些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有哪些1.尊重他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等,用礼貌和善意对待每个人,避免歧视和嘲笑。

2.关爱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3.遵守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应该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定和秩序,不插队、不推搡、不抢占座位等,以充满秩序和和谐的方式共享社会资源。

4.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我们应该坚守我们的承诺,不说谎、不欺骗,真实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5.文明用语:在言语交流中,我们应该使用文明礼仪用语,不使用粗俗、侮辱性言辞,尊重他人的感受,保持良好的交流和谐。

6.礼貌待人:礼貌是社交交往中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主动向他人问候、微笑,尊重对方的感受,避免跷课、推搡、挤占等不礼貌的行为。

7.规范用餐:在餐桌上,我们应该注意礼仪规范,不大声喧哗、不争吵,有序地吃饭,尊重他人的食欲和习惯,不浪费食物。

8.关心他人: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困难,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对待老人、孩子和弱势群体要关爱和照顾,传递社会的温暖。

9.尊重多样性: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互相包容,避免歧视和偏见,共同建设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

10.积极向上: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传播和参与负能量的言论和行为,培养阳光、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为社会创造积极的影响。

总之,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是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它们指导我们如何尊重他人、关爱环境、遵守规则、诚实守信、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用餐、关心他人、尊重多样性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遵守这些准则,我们将建设一个和谐、友善和文明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官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
作者:立案庭发布时间:2010-12-30 09:27:00
一、法官文明用语
1、您好!
2、让您久等了!
3、对不起!
4、请稍等。

5、请坐、请喝茶。

6、请协助。

7、谢谢合作!
8、请您不要着急。

9、您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吗?
10、请您慢慢说!
11、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12、不知道您听清楚了没有?
13、请您先看一下须知。

14、您的材料不全,请补齐再来。

15、您的填写有误,请您重新填写。

16、有什么问题您尽管问。

17、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l8、请您核对一下签收的材料。

19、请您签名。

20、希望你们双方互相理解。

21、请不要用过激言词。

22、请不要采取过激行动!
23、我们很理解您的心情!
24、请正确行使您的权利,自觉履行您的义务。

25、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很快给您答复。

26、对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将尽快调查核实!
27、我们会依法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28、请依法配合检查!
29、请回答问题!
30、请您准时出庭。

31、请您提供证据。

32、请当事人、代理人或辩护人陈述。

33、请您作最后陈述。

34、请当事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

35、请您出示证件。

36、请放心,我们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对本案作出公正判决。

37、请放心,我们会按法定程序通知您案件的处理结果。

二、法官禁忌用语
1、少哕嗦!
2、不知道!
3、我现在没空!没看见我忙着吗?
4、你有完没完!
5、你怎么又来了?
6、我已经跟你说清楚了!
7、把材料放下,回去等着!
8、你连规定都不懂,告什么告!
9、等你想明白了再来!
10、这话是你能说的吗?
11、这个事我管不了,爱找谁找谁去!
12、我就这态度!
13、这里是法院,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14、你懂不懂法?
15、是你办案还是我办案?
16、你不服,到上面告好了。

17、这个案子我管不了,去找领导好了。

18、你问我,我问谁。

19、甭废话,没有钱打什么官司。

20、我没时间,你明天再来。

21、你让开,我要办事。

22、你有本事告我去!
23、别看了,快签字!
24、这事你们自己搞掂,我们不管!
25、你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吗?不知道就不要乱讲。

26、问什么问,到时候自然会通知你,回家等着。

27、我不管,与我无关。

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2011-08-19 11:33:00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字体:大中小】【关闭窗口】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发布,2010年12月6日修订后重新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保证法官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洁、为民。

基本要求是忠诚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形象。

第三条法官应当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在本职工作和业外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维护人民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第二章忠诚司法事业
第四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

第五条坚持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尊崇和信仰法律,模范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第六条热爱司法事业,珍惜法官荣誉,坚持职业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

第七条维护国家利益,遵守政治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不从事或参与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活动,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言论。

第三章保证司法公正
第八条坚持和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客观公正审理案件,在审判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敢于坚持原则,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权势、人情等因素的影响。

第九条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查明案件事实,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正确适用法律,合理行使裁量权,避免主观臆断、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确保案件裁判结果公平公正。

第十条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办案,充分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避免执法办案中的随意行为。

第十一条严格遵守法定办案时限,提高审判执行效率,及时化解纠纷,注重节约司法资源,杜绝玩忽职守、拖延办案等行为。

第十二条认真贯彻司法公开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同时避免司法审判受到外界的不当影响。

第十三条自觉遵守司法回避制度,审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不私自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

第十四条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

第四章确保司法廉洁
第十五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廉洁底线,依法正确行使审判权、执行权,杜绝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行为。

第十六条严格遵守廉洁司法规定,不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利用职务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违反规定与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不正当交往,不在执法办案中徇私舞弊。

第十七条不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在企业及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就未决案件或者再审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八条妥善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不利用法官身份寻求特殊利益。

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教育督促家庭成员不利用法官的职权、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五章坚持司法为民
第十九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群众观念,重视群众诉求,关注群众感受,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注重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积极寻求有利于案结事了的纠纷解决办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二十一条认真执行司法便民规定,努力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必要的诉讼便利,尽可能降低其诉讼成本。

第二十二条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避免盛气凌人、“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尊重律师,依法保障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权利。

第六章维护司法形象
第二十三条坚持学习,精研业务,忠于职守,秉公办案,惩恶扬善,弘扬正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第二十四条坚持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礼仪,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行为规范、着装得体、语言文明、态度平和,保持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司法作风。

第二十五条加强自身修养,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杜绝与法官职业形象不相称、与法官职业道德相违背的不良嗜好和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维护良好的个人声誉。

第二十六条法官退休后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条件过问、干预执法办案,避免因个人不当言行对法官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期间,应当遵守本准则。

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参照执行本准则。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负责督促实施本准则,对于违反本准则的行为,视情节后果予以诫勉谈话、批评通报;情节严重构成违纪违法的,依照相关纪律和法律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九条本准则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同时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