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熏品香(隔火熏香)的方法与步骤
香道最全的香道的品香流程,可以说非常精致了~

▶ 赏香(物) 众贤毕至,主客皆齐。主香人开始介绍品香之全部物品,先香具:炉瓶三事(香炉、香盒、香 瓶)、香匙、香夹、压灰扇、探针、顶花、香铲等,次香灰、香炭等,再香材。并按品香时需 要以次摆放。
介绍时语言简洁明了,用词优雅而艺术。切忌语言含糊不清,语焉不祥。这是品香活动的一个 重要环节。 ▶ 松灰 主香人拿出香炉放入炉灰(也可事前放入),用香铲或灰压翻搅送动,也可用香箸(香筷)插 至炉底划圈松动,使炉灰蓬松透气。
第一次初品,感受香味;第二次鼻观,体验香趣;第三次意受,神思联想。每次不超过10分 钟,不可朝炉中呼气,呼气时抬头离炉右转呼吸。主客三次闻毕,依法传向左手下一位,直到 传回炉主手中为一巡。
▶ 调温
这不是品香的一个专门环节,为了更好地品香,有必要作一下说明。品香过程中,香味骤然趋 烈,说明炭团温度过高,须及时取下隔火的银叶或云母片。用添加炉灰的方法加厚炭团上面灰 层,或用灰押压紧灰锥,降低温度,使香味逸出舒缓有变;
▶ 场所
品香之所宜静,房间面积一般20—30平米,光线柔和,透气无风。若处园林之中更为理想。房 间布置以简雅整洁为好,且勿有刺眼颜色。使用古家具或仿古家具,但以简洁优雅之明式家具 为上。置一书案或一方桌均可,椅子六、七把。能放轻音乐之音响设备。点缀高雅古朴盆景一 盆。 ▶ 时间
品香四时及朝暮晨昏皆可,但还是应随时令和气候变化而择,春天宜以上午9时至12时为宜,夏 天以晚上7时到10时为宜,秋天以中午晚上为宜,冬天宜午后为宜。春宜与赏花结合,夏宜与论 文相伴,秋宜与赏月同行,冬宜与踏雪相随。 法无定法,雅兴为上。可随时寻借物侯变换,佳节良辰,赏心美景,雅集交流。
熏香的制作方法

熏香的制作方法
熏香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檀香、青花檀、龙涎香、紫檀、没药、乳
香等。
2.合理配比。
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将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可以考虑使用香绽、草木叶皮等添加剂,以增加香气的持久度和稳定性。
3.磨碎香料。
将各种香料放进研钵中,然后用研钵和研棒磨碎成细粉末。
4.加入粘结剂。
用水、糯米粉、甘油等粘结剂加入香料中,搅拌均匀,使香料粉末变成糊状。
5.搓制熏香。
用手将糊状物搓成适当大小、长度的熏香条状,然后放
置在阴凉干燥处晾干。
6.成品保存。
熏香制好后,应存放于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如需
要长期保存,可以将其放在玻璃瓶或密封袋中。
注意事项:
1.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将香料磨得足够细,以充分释放香气。
2.糯米粉等粘结剂不宜添加过多,以免影响香气的品质。
3.制作熏香的工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香料。
焚香之雅:隔火熏香

焚香之雅:隔火熏香香乃纯阳之物,有很强的正能量。
冬季阴气积,室内闻香可调和阴阳,补人体阳气之不足。
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名爱妾,叫鸾儿,经常跟随贵人董逍遥微服出行。
她将轻罗制成梨花散蕊的样子,裹以月麟香,称之为'袖里春',在所经之处,不着痕迹地留下这种香。
爱香之心自古有之,唐宋之盛时,熏香、品香千奇百样,名贵的香品经常出现在书几桌案之上、红袖香闺之间。
鸾儿的'袖里香'不仅香味独特,而且制法新奇,能留暗香让人不断回味。
暗香之妙,在于若有若无,舒缓柔和,虽不似烧制篆香那般香气四溢,但更加有缥缈的意境。
因而在崇尚雅生活的宋代,这种不直接点燃香品盛极一时: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一层云母片,最后在云母片上放香品,称为'隔火熏香'。
通常来说,若贵客登门,主人便会拿出珍藏香材,用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慢慢煎烤沉香、奇楠、檀香、香丸、香饼等上等香品,在见香不见烟的意境里,品茗雅谈。
器具隔火熏香比焚香需要更多器具,熏香前应准备好香品、香炉、香炭、香铲、隔火片、炉灰、香箸等。
流程将香材、闻香炉、银叶(或云母片)、专用香炭、专用品香灰、香勺、香箸、灰押、银叶夹(云母夹)、羽扫、点碳架准备好;夹炭,用香箸夹一块香碳放在点碳架上;烧炭,然后用专用打火器360度的全方位让碳燃烧,点燃之后放置到没有碳的余味;理灰,取来香炉,将香灰倒入香炉,用香箸将香灰顺时针搅匀、理松,使香灰中充满了空气,有助于香炭的燃烧;开炭孔,用香箸从理好的香灰中间以画圆圈的方式顺时针开一个炭孔,大小以刚好放进一粒圆炭为宜,下面不要开到底,要留些灰,用作隔热,不至于烫手;埋炭,将燃烧好的无异味的炭埋入打好的炭孔中;梳炭,将香灰轻轻往上梳理,盖住炭火,这时是最需要技巧的时候,不同香材所需要的火力不同,火力的大小是用香灰的多少来掌握的,这就需要香元经验丰富,凭感觉掌握了,初学者需要多次操作演练才可以准确的把握;压灰,右手执灰押压灰,左手执炉,逆时针转动香炉,边压边转动,并将灰压成锥形;清扫,取羽扫将炉内壁清洁干净,再轻压一次香灰;打香筋,在押好的灰上打上香筋,一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控制炭的燃烧速度;开天窗,取一根香箸垂直插入,直到炭火的位置,感受炭的高低,用右手掌心置于香炉上,探测火候,确定温度合适后,即可继续操作,否则要重新做灰山;架云母片,用云母夹夹起云母片,放在火窗上,中间稍压云母片使之固定;置香,拿起香勺,取适量香料,放在云母片上;执炉,左手拇指扣住炉的上沿,四指托住香炉底座,右手呈虎口状;闻香,品香时肩膀放松,双臂抬起,执炉于鼻前,右手呈虎口状,轻呼,闻香;呼气,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头微超右下吐气。
香道馆香道体验讲解词及流程(隔火熏香)

香道馆香道体验讲解词及流程隔火熏香一、入定环节(话语讲解)香道,起源于中华文化,兴盛于中华文明,品香、斗茶、挂画、插花的相互结合,演化成为休闲与学养内外兼修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为古时最时尚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东方世界。
下面,请跟随我一起进入香道的理想国度,一同领略香道的动人之妙。
请大家调整好舒适的坐姿,慢慢闭上双眼,放松眉心,放松双肩,放松全身,露出您莲花般的笑容;调整呼吸,吸入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呼出身体里的浊气、污气,慢慢睁开您的双眼。
行香过程必须全神贯注,屏息静气,暂且抛开世俗的功利和凡尘的执着,让心灵滑进祥和的时空。
香道表演形式有很多种,今天为大家演示的是隔火熏香,我国自唐宋以来就有了隔火熏香的方法,并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首先,来介绍一下香道用具(附带手势)。
隔火熏香需要准备的器具,除香瓶、香炉、香铲、香匙、羽扫及灰押外,还需要准备:1.火箸(zhu):用于夹取香碳或香料;2.烧碳盘:是放香碳或烧香时专用的盘子;3.云母片:用于导热的薄片;4.银叶夹:用来夹取云母片;5.点火器:用来点燃香料的专用点火器。
二、行香环节1.烧碳先将香碳点燃,烧制通红,如此品香时,才能完全无碳味。
2.捣松香灰——挖碳孔用香箸捣松香灰,便于空气流通,在香灰正中心挖出一个碳孔(大小够放香碳即可)。
3.入碳用香箸将已烧透的香碳,夹入碳孔,再用香灰盖上。
4.压香灰用灰押将香灰押成45度的小山形状,切匆压得太紧,以免空气过少使香碳无法充分燃烧。
5.打香筋(可省略)用香箸在香灰上打上香筋;6.打碳孔用香箸从香灰顶部正中心插入,通达香碳,形成一个通气孔。
7.放云母片用银叶夹夹取云母片放在气孔上;8.置香材将所要品香之香材,用香箸放至云母片上。
以上便是隔火熏香的行香方法。
二、品香环节今天演示所用的香料是沉香块,让我们近距离品赏一下纯正的沉香。
①品香时,以左手持炉底,右手半掩炉面,双臂展平。
②低头将鼻靠近香炉一至两拳的距离,缓缓吸气品香;③换气时,将头转向左边呼气,吐出浊气。
香道的高雅玩法:隔火熏香

香道的高雅玩法:隔火熏香
隔火熏香是一种很考究的用香方法,是一种高雅的香道玩法,也是比较有技术的玩法。
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以专门制做的香炭块为燃料,通过“隔片”灸烤香品,可免于烟气熏染,有利于香气释放更加舒缓、温润,香韵悠长。
“隔火”薰香在唐代已经出现,宋之后较为流行,日本香道所指的就是隔火熏香。
空熏比之打香篆要来的难,所以,过程比香篆要来的长,希望大家耐心慢慢看啊!
工具/原料
空熏全套工具
闻香杯+碳架+七件套+香材罐+香碳+空薰灰+薰材+银叶+银子架等
方法/步骤
一:理香灰
用七件套中的灰侧,将香灰堆成中间凸起的形状。
二:烧碳
用直冲式打火机点燃香碳,火焰的温度才够。
一定要360度都点到。
小香碳质量要过关,要不会产生烟气,没有异味。
三:准备香材
熏烧的香应选择天然香料制作的优质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态香材。
其体积不宜过大,应将香品分割为薄片、小块、粉末等形状。
香材放在香碟中,用香刀将香材切成细丝状或碎粒。
很细的香粉是不适合用来空熏的。
如果觉得每次切香材比较麻烦,这里可以帮您把香材打碎成比较粗的碎粒。
这样放在香粉瓶中,取用起来就更方便啦。
四:埋香碳,打碳孔,上香材
用香针在香灰的顶部打出碳孔,方便放置香碳。
香针垂直插到底部,底部保持不动,转动香针即可。
五:品香。
品香的步骤

品香的步骤品香的步骤品香的进行,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品香者要有沉静、放松的心情;再者应先准备一件安静舒适的房间,不需太大,但要有可回避其他干扰之门窗,品香时尽量紧闭门窗。
最后还要注意人的嗅觉是会疲倦的,因此不要连续品味同一种香材,也不要连续几小时都在品香。
一静室清心品香最好有一独立、安静的小房间。
在品香之前,要注意屋室环境的清洁、安静,使品香者可以心灵清净,不受外境影响。
二取炉、香器在坐定位后,将准备的香器摆出,一一放置在品香小几上,放置整齐,方便取出。
三备制香品从香盒或香罐中将木块之类的香品取出,并切割为薄片、碎块或锉成粉末,以免体积太大,燃烧不全,影响品香。
若是使用合香类的粉末香晶,则将装箱的香盒一一取出放置在桌几上,并打开盒盖备用。
四备制香灰在香炉内放入约八分满的香灰,用香铲将蓬松的香灰轻轻整平,但注意不要压实,再用香铲或者香匙在香炉中央慢慢旋开一个可容纳香炭的炭孔。
炭孔的深度视品香的特点与个人品香习惯而定,通常需要香味散发较快,木炭的温度就要较高,孔就可以较浅,反之则要深一点。
若是,要品香粉之类的香品,可以不使用香炭,而直接将粉末状香品倒入香灰中央的炭孔里,再压实成尖山状,以方便点燃。
五烧炭将香炭放置在一旁,以点火器点燃,等到烧透而没有火焰,呈现火红色即可。
使用时要注意:一定要等到香炭烧透才可以使用,否则品香时容易产生炭味。
六入炭使用香箸将烧红的香炭夹起,移入炭孔中,再用薄薄一层香灰覆盖,抹平。
用香铲将香灰表面整理平整,并用香棒扎出一个小气孔,以免香炭熄灭。
七放置隔片用香箸在气孔处轻轻放上隔片,此时要小心不要拔到下方或者旁边的香灰。
八置香用香匙轻轻地将要品味的香品至于隔片上。
刚放上隔片,香品若立刻出烟,可稍等片刻,待无烟后再开始品香;或可先将隔片拿起,加厚香灰,也可减少烟气的产生。
九清炉用羽尘把沾有香灰的炉身部分轻轻扫干净。
十品香品香时,双臂与地面平行,一手平放在香炉底部,托起香炉,炉口微微朝向自己,另一手掌弯曲围在炉口缘使香气聚集,再低头靠近炉身,心平气和,缓缓吸气,细细品香。
隔火熏香

隔火熏香是指用云母片,银叶或其他隔火材料隔火的品香方法。
这种方法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宋代时已经非常熟练。
宋时陈敬《香谱》引颜约《香史》云:“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用矮草置炉与人膝斗平,火上设特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型以之衬香,香不及或,自然舒慢,无烟燥气。
”明代仙霍《焚香七要》也记载了更为讲究的隔火熏香法:“烧香取味,不在取烟。
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
取味则味幽香馥,可久而不散,可用隔火。
有以银铁明瓦片为之者,俱俗不可,且热甚,不能隔火。
虽用玉片为美,亦不及京师烧破砂锅底,用以磨片,厚半分,隔火焚香绝妙。
”在如恶化处理碳团方面,他也蛮有绝招。
他在“埋火”条中说:“烧透炭堑入炉,以炉灰拨开,仅埋其半,不可便已灰拥炭火。
先以生香焚之,谓之发香,欲其炭堑因香热不灭故耳。
香焚城或,方以筋埋炭堑,四面攒拥,上盖以灰,厚五分。
以或之人卜消息,灰上加片、片上加香,则香味隐隐而发。
然须以筋四维,直戳数十眼以通火气周转,炭方不灭。
香味烈,则火大矣。
又须取起砂片,加灰再焚其香。
尽余块用瓦盒收起;可投入火盒中,熏衣裳。
”用材、埋炭,用火可谓详尽有致。
但古人的熏香法主要熏闻香丸、香饼等和香制品,一般不使单一香材。
使用单一香材熏香,对香材有更高要求:比寻质量上乘,香味变化灵动,有初香、本香、尾香之分。
可以说,能够满足这种品香方法的只有奇楠,其他香材无法胜任。
这种品香方法有诸多优点,一是节省香材,每克奇楠至少可以拼30次以上;二是悠雅清洁,香味纯正,五烟熏火燎之感;三是最大限度地促进香气逸出,使香味富有变化和层次;四是出香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如时间许可可以法相2-4小时。
使用这种方法品香,对炭团和炉灰有较高要求,最好使用正宗香堂(如日本松荣堂等)所制作香灰和香炭团,才能保证无异味和香炭团结实耐用。
入座香席入座,主客在主香人左手放入席,面向窒门。
陪客一次在主客左方入座,主人位在主客右手,右方为室门,每席以一主四客为宜,人多则递传时间过长,无法感受香味之变化。
常见的焚香、熏香和生闻品香方法

常见的焚香、熏香和生闻品香方法品香之法多样,闻香是最传统的品香方式,焚香、焖香、熏香、煎香、生闻不一而足,焚香、熏香最为常见,不用熏燃直接佩戴沉香工艺制品的生闻也为今人所喜爱。
一、焚香焚香,以线香、塔香、盘香、香粉等为主要香品,直接以火焚烧,令香气随燃出的烟挥发出来。
静室之中,品香韵,观香云,获得嗅觉与视觉上的双重感官享受,探求一种意境之美。
线香、盘香、塔香的使用,操作简单,用具也相对简略,极为方便,直接点燃即可品闻。
无论独处,或是朋友雅集,品茗、抚琴,点一支线香助兴,愉悦身心。
香粉的使用,则可运用香篆打拓,来增加其使用过程的趣味性,培养一份专注与耐心。
香篆样式不同,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打香篆的具体方法为:选择一个扁口香炉,放上香灰,运用灰押将香灰押实之后,放入香篆,用香匙将香粉填入香篆槽,待平整后,慢慢垂直提起香篆,将香粉印入香炉中,便可点燃品闻。
二、熏香焚香,香气或多或少会受到烟气的影响。
对沉香这样上等香品而言,不见明火的熏香之法,更能熏出香品的纯粹香气。
对于当代入门级的香客和试香而言,可直接使用电子熏香炉品香,温度可控,操作简易,也能将香品的香韵挥发到极致。
而最能深入感受沉香韵味、历来备受文人雅士青睐的则要数隔火熏香,也称空熏,不见烟气,只闻幽香。
隔火熏香中使用的沉香香材体积不宜过大,薄片、块状或是粉末等香品更为适合。
具体操作方法为:在香炉中放入充足的香灰,用香铲疏松香灰,在中心开出一个较深的空洞作为炭孔;用香著夹取烧透至没有明火的炭块置入,盖上香灰,抹平,这里还可用香筋打理香灰表面,令其更为美观;接着,在香灰中打一通达木炭的气孔,在开口处放上云母、银叶或金属等隔片,用香匙将置备好的香品放入其中,不多时,便可开始品香。
隔火熏香,需要用到的香具多样,且有一整套规范的仪规,适合对香有一定认识,或者能够通过香席过程慢慢沉静下来的香客。
三、生闻佩戴沉香制成的珠串、挂件等饰品,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使用方法,以其观赏性与工艺价值深受市场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熏品香(隔火熏香)的方法与步骤
当前位置:酉圆香堂主页> 香道文化> 品香方法>
空熏品香(隔火熏香)的方法与步骤
时间:2012-01-12 01:39来源:酉圆香堂作者:酉圆香堂点击: 3344次
需要的器具:
1.香筷(铜):夹碳与香材
2.灰拍(铜):拍实香灰用具
3.香镊(铜):夹云母上香灰
4.龙泉冰裂品香炉
5.日本香道碳
6.日本硅藻土煅烧专用品香香灰
7.国产云母片
隔火熏香的方法
宋代之后,“隔火熏香”而不是直接“烧香”的方法就广为流行了,并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
虽然“熏”香不如“烧”香来得简单,但其香气更为醇和宜人,而且也能增添更多情趣,所以很多人也一直乐此不疲。
在此做个介绍,有兴趣的香友可以参考尝试一下,以下的图片和注解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香道品香的步骤。
制备香品:熏烧的香应选择天然香料制作的优质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态香材。
其体积不宜过大,应将香品分割为薄片、小块、粉末等形状。
在香炉内放入充足的香灰,先用香筷旋转捣松香灰疏松(很重要哦,空气进入不到香灰里面不利于香碳的燃烧且容易熄灭)。
然后在炉灰中心慢慢开出一个深2cm的空洞作为炭孔。
点燃香炭(火枪或防风打火机),待其燃烧。
没有明火并变至红色,这样品香时就没有炭味的干扰了。
用香筷将烧透的炭夹入炭孔中,再用香灰盖上。
隆起成30度左右山形,切记压得太紧,太紧空气就不够香碳的燃烧了。
用香筷压出5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打上香筋,顺时针打。
香炉被分割六了很大的三角的部分,有五个是打上香筋的区域,其中
一个就是开口(火窗)部分,鼻子闻香的方位。
用单根香筷在香灰中“扎”出一个气孔,通达香炭,以利于香炭的燃烧。
可以借助香灰控制香炭的燃烧速度,香炭埋入香灰的程度视香品的特点而定,需要木炭的温度较高就可以埋得浅一些,反之则可以深一些,一般香碳跟灰表面一般是1厘米左右。
在气孔开口处放上云母片。
用香镊将香品置于垫片之上。
若出烟,可以稍等,待其无烟时再开始品香;或将香灰加厚一点,即可减少烟气。
品香,一手持炉底托起香炉,一手轻罩以聚集香气,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
注意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可将头转向一侧换气。
慢慢的品闻,观其颜色、形式、香味,根据时间流逝的变化,按自己的感受写下香笺。
空熏品香步骤比较多,适合时间比较充裕,对香品味较高的香友,如果是工作比较繁忙,但又想在闲时品一清香,在这里我们推荐你使用电子香炉,最简单,最方便的品香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