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假的小学支教活动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暑期小学支教总结报告5篇

暑期小学支教总结报告5篇

暑期小学支教总结报告5篇篇1一、引言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暑期,我作为一名小学支教志愿者,踏入了偏远地区的一所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

本次支教活动旨在帮助当地小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通过一个多月的支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支教的艰辛与喜悦,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支教过程1. 前期准备在支教活动开始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了解了当地的教育状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了详细的支教计划。

其次,我购买了一些教学用品和书籍,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

最后,我还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2. 支教实施在支教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互动等,让孩子们能够全面、生动地了解知识。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如绘画比赛、文艺演出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3. 支教成果通过一个多月的支教活动,孩子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

同时,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在绘画、音乐、体育等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此外,孩子们还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懂得了感恩和回报。

三、支教感悟1. 收获与成长通过本次支教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还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不足与反思在支教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有些孩子基础较差,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有些孩子比较内向,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此外,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有些课程无法充分展开。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四、建议与展望1. 对当地教育的建议针对当地教育的现状和孩子们的需求,我建议学校应加强基础教育的巩固和提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支教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篇

支教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篇

支教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篇支教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为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倡导更多的人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7月24日,中国石油大学春晖公益组织“聊望未来”支教队一行18人来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里庄小学开始了15天的暑期支教。

炎炎夏日,莘莘学子炎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听闻支教队即将到达,附近的孩子们便早早地来到了校园,八里庄小学校长杜守荣召开开学动员大会,为孩子们讲解日常安排。

百变课堂,寓教于乐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支教老师们精心准备了趣味数学、美术、天文、历史等丰富的课程。

在课前的自我介绍中,老师采用各种各样的自我介绍方法给予每个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也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相比于教学成果,支教队队员更注重教学过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一份快乐,实现乡村孩子与大学生的共同成长。

在美术课上,支教老师耐心讲解手工绘画过程,教孩子们设计自己的名片、制作黏土“玉米”…课堂上老师积极解答每个孩子的疑问,协助孩子们完成作品,培养每个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这些作品也将成为每一个孩子这个夏天最难忘的记忆,最特别的礼物。

在体育课上,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课前热身,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随后,老师教给孩子们手语操、幼儿舞蹈、啦啦操等体育课程,旨在强化孩子们身体机制,培养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安全课上,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各类自然灾害,教孩子们自然灾害预防方法和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做法。

安全课教给孩子们安全常识和应急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应急心态。

在地理课上,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地理常识。

“老师,我们的家在哪里啊?”看到山东省地图后,孩子们问道。

老师为孩子们指出聊城在山东省的位置。

地理课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趣味百科进乡村,学习游戏两不误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大学生与乡村小孩子的共同成长,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支教老师们开设百科课程,举办了百科竞赛。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0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0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0篇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这次去汶川的支教活动,来得有点突然,前一批志愿者才从那里刚刚回来不久,下一批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出发,在几个志愿者的牵引下,终于联系到了那边快乐帐篷小学的负责人,在悉知人手调配不够的情况下,匆忙中自己一人踏上这次的汶川支教行动去。

可以说我很幸运,幸运地来到汶川县萝卜寨支教。

在出发之前对那里的印象——废墟,惊恐,混乱...甚至是一无所知,但是没有料到这次经历会给我带来那么大的影响,直到回来,才发现原来我的心已经无形中被净化了,如果说是彻底地改变了会有些过火,那么可以说是心变得开阔了,思想变得简单而深刻了!从广州到成都,再从成都到汶川,最后到达位于萝卜寨的快乐帐篷小学分点,折腾了两天多的时间。

坐在从成都到汶川的汽车上,汽车在盘蜷的山路里飞快的开着,原本以为十五个小时的车程会是很艰辛的,但后来发现沿途的风景秀丽,旅游风景区黄龙九寨沟,藏羌特色县松潘,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车在山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途中看着窗外的美不胜收的风景,心情很复杂,如果没有地震,这里会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如果没有地震,可能没多少人会知道这个地方;如果没有地震,我想我也不会来到这里了。

说实话,路程很辛苦,刚到汶川县城,看到那里的具体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很多,楼房还在,生活用品供需都很正常,人们的基本生活都是有保障的,心里至少是有点安慰的。

很多当地人告诉我,萝卜寨那个地方已是一片废墟,毁得不成样子,无数个念头想终止此次之行,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为着一个承诺。

黄沙漫天,浑浊的江水承载着地震带给我们的悲痛和坚强。

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萝卜寨的帐篷小学,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贴近原始的村寨里的孩子,他们衣杉褴褛,脸上显露出泥土的颜色,却活泼可爱,聪明热情,充满灵气,活得真实而开心!不知怎么的,当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充满希望的眼睛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感受,这么天真烂漫的孩子生活在如此贫穷简陋的地方,地震后失去了亲人,他们还小,许多事还不懂。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4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4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4篇)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时间过得很快,实践前认为十分漫长的__月__日,这是我们来到实践基地——__市__镇__学校的第一天,为期__年级的普通话课,孩子们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相对于低年级同学的活泼,高年级的同学们显得有些低调,因此我们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下了不少功夫。

最后,我们实践队还对每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做调研测试,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分班分层教育,以便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效果。

接下来的四天中,队员们对__学校和这里的孩子们做了充分地接触与了解,按照计划规律地对学生们进行普通话课、武术课、表演课、诵读课、国学课、团体辅导课等课程的教学,并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互动,使学生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快乐生活。

期间,我们实践队的指导老师们也不时地来到实践基地对队员们表示鼓励与关心,希望队员们在“授人渔”的同时,悉心体验,感受“为人师”的快乐,并且收获更多的成果。

而接下来的两天是我们在__乡度过的第一个周末,我们自然欣喜万分,虽然最后不像预想中的那么美好,但是这个周末给__乡的孩子和乡亲们带去了新的活力与惊喜。

在__号那天,我们实践队对一些学生进行了家访,几个可爱淳朴的学生带领我们,沿着山间小路,绕着弯,踏着石头随意铺成的台阶,走进学生家中。

家长的热情,学生的害羞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那是一份质朴,那是一份纯真,那是一种让我们感动的真心。

虽然我们无法在那里至此停留,但是那份真情却会永远留在我们心头。

在__号一大早,学校门口便挤满了学生,那天的游园活动分外吸引学生,各种各样的游戏和奖品使学生们与家长们玩得尽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使他们更加懂得亲情的可贵。

这个星期是我们实践的初步阶段,对孩子和周围的一切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活动。

第二个星期是我们教学的成熟阶段,站在跑道的直道上,虽然平坦,却也存在着重重困难,这个阶段需要我们游刃有余地掌控毫无预测的变化,毫不松懈地跑到最后在第一周的基础上,这一周的教学活动进行地更加顺利,老师们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不断创新。

小学支教的实践活动报告(通用10篇)

小学支教的实践活动报告(通用10篇)

小学支教的实践活动报告(通用10篇)小学支教的实践活动报告篇1实践报告目的及意义:一方面,对于自身来说,支教能激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奉献精神,也能锻炼自身意志,实现自我价值,陶冶心灵,将爱传递下去,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使自身被教育,收获成长;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通过支教让他们树立一个走出大山,追逐梦想,实现大学梦的信念,并在支教过程中,给予他们关爱和引导,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传授,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实践报告正文:最初的最初,我只是怀有一个支教梦,希望能像电视上的乡村老师一样光荣而骄傲,为乡村孩子带去希望和信念;最后的最后,我终于得偿所愿,在这个暑假,开始了为期18天的支教活动,虽累而荣。

经过初试复试的选拔,我成功的成为手拉手暑假支教枣庄小分队的一员,随王恒特队长赴枣庄滕州滨湖镇鲁能希望小学进行暑期支教活动。

在出征仪式结束后,我们进行为期2天的义卖报纸活动,并将挣来的钱给孩子们买了文具和体育用品等,然后于XX月20日正式出发,经过8个多小时,于傍晚6时左右成功抵达滕州市,到了滨湖镇鲁能希望小学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

我们在村主任和校长的帮助下,入住在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室里,并于XX月21日正式开课。

支教的地点是枣庄滕州市滨湖镇西双井村,这个村子三面环山,可能手机卡的原因,一进入村子,手机就没有了信号,只有一条公路通往外界,而且正是位于XX市的边界处,与XX市交界,算是XX市最偏远的地方了。

这次手拉手义务支教队共派出5支队伍,枣庄小分队一行8人,一名队长和一名副队长,并由我和队员杨雨负责宣传工作,包含在微博QQ上发表动态、照片的拍摄和新闻的撰写。

当然,所有的队员都有自身的特色课程。

由于我中文专业的原因,我主要负责汉字英雄的前期准备和比赛事宜,并兼有清晨的朗诵班。

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在收拾完住处和教室之后,我们首先考虑到用水的问题,学校里只有一个水龙头,隔一天一来水。

我们拿着暖瓶、水壶,去村里借水,由于学校里没有宿舍我们只好睡在办公室的地上,在借水的同时,也在临近的商店借了一些硬纸板,以用来打地铺。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6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6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6篇)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第1篇“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

”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练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中心灵殷殷的守望……每当提起爱,我就想起可爱的孩子们。

就在这个夏天,我们**大学“大手拉小手”实践队来到**市未成年人流浪儿救助中心,希望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里,用我们虽微薄但真诚的爱心感化这里每一个孩子的心。

来到这里,那些孩子们一双双充满了渴望的眼睛,这一双双让人感觉怜爱的眼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支教的决心。

今天的我们适值风华正茂,理应张扬青春,散发我们生命的热力,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一腔奋斗的热情送给需要她的孩子们,用充满爱和拼搏的实际行动来见证我一个**大学学子充实的青春。

8月17日,队长和其他三名实践队员首先去了**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与社会工作科的科长张珺阿姨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维保中心的情况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并与一些孩子们见了面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日常情况,最后确定实践日期为8月19到8月26日。

接下来我们又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准备工作,置办东西,各项工作分组分工,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期待着实践日期的到来。

8月19日,我们的成员在早上九点多来到了**市未保中心,开始了我们的实践之行,救助中心的人们对我们都特别的热情。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一些阿姨们就出来接待我们了。

听着他们讲述了上一届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经历,我真的感觉我们需要拿出百分之两百的真心和努力。

我们在那里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住吃行全都很到位,十分感谢这里的张科长及所有工作人员。

10点半的时候湖北日报的记者来访,虽然未能采访我们但是也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我们与孩子们相互熟识着,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下午主要是语文课和音乐课,很开心他们喜欢我们给他们带去的知识与欢乐。

8月20到8月25日,为我们实践队员展现志愿者精神,弘扬教育精髓的时间,我们的队员使出浑身解数来传给他们知识,有展现我们医学生风采的心肺复苏课,有拓展知识的宇宙大讲堂,有声色并茂的名胜古迹展,有大开眼界的音乐发展史,有古色古香的诗词讲,有欢乐多多的游戏……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我们也讲得妙语连珠,笔底生花,生动更有趣。

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5篇

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5篇

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一年7月8日清晨6:00,在清真餐厅门口我们带着“传递爱心”的共同信念踏上了去积石山支教的征程。

坐上大巴跨出校门的那一刻,突然感觉责任的重大,心里默默鼓励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努力!7月年这炎热的夏天,我们的友谊渐渐发芽了……学习篇我们这所小学来的主要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两个班,近六十个学生。

因为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会教几年级的学生,所以准备了各个年级的课程。

在和校长交流中了解到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还有想我们主要加强一下他们的语数外主课。

所以我之前准备的大多数就等于无用功了,还有,之前我们6个人是没有数学老师的,讨论之后又加了数学课。

虽然从福建到积石山连着赶了三天的路非常的累,但到的那天晚上还是熬夜重新备课,因为明天第一节课就是我的英语课。

因为英语是主课,所以我天天都有课,每天两节。

难忘第一次站在讲台时的激动和孩子们羞涩好奇的眼睛,当我用流利的英语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羡慕,渴望以及困惑的眼神。

在我用中文解释时,我教他们简单的英语自我介绍的方法并鼓励他们用英语介绍自己。

刚开始的时候。

孩子们很害羞,在台上说话都低着头,双手抓着自己的裤缝,显得很紧张。

在我的启导和鼓励以及同学们的掌声中,他们慢慢的放开了。

更让我意外和感动的是,接下来的大多数用英语做介绍,虽然很多是在我的帮忙下完成的,不过真的很欣慰。

他们真的很聪明。

课上给他们每个人取了英文名字,一下课就有很多孩子跑到讲台上围着问我他们英文名的意思,看到这些天真可爱的他们,我的心酸了。

此时,一种责任感从我的内心中涌出。

在大课间的时候,我们一改过去做操的方式,教他们跳兔子舞,既好玩又健身,然后是做游戏,大家玩的很开心,笑声回荡整个校园。

中午休息的时候,有个学生硬是给我嘴里塞了一块冰棒,就跑掉了,在那一刹那,我上课的口渴,累都荡然无存,孩子们用他们简单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我的感激。

英语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一门课。

在授课过程中,曾经问他们喜欢英语吗,大多数都是不喜欢,有的是因为考不好,就像喜欢数学,因为数学考得好;有的是因为太难了,听不懂,想学但是学不好,但是他们对英语的渴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感动。

支教实践报告5篇

支教实践报告5篇

支教实践报告5篇篇1一、引言本次支教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为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深入基层,亲身体验了农村教育的艰辛与希望,收获颇丰。

二、支教背景本次支教活动选点在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偏远山区学校。

该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数量较少,但当地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却非常高。

我们支教团队由志愿者组成,涵盖了教育、心理、艺术等多个领域。

1. 教学工作在支教期间,我们承担了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

针对当地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我们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英语、计算机、艺术等课外兴趣课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2. 教研活动在教研方面,我们与当地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通过举办讲座、观摩教学、集体备课等形式,我们共同分享了教学经验,探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还为当地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3. 校园活动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校园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心得体会1. 收获与成长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品质。

2. 感悟与反思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基础薄弱、家长观念陈旧等问题。

这些问题让我们深感农村教育的艰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支教经历。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改善农村教育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暑假的小学支教活动实践报告
来到插花镇,他们给了我很多童年的感觉,我也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深知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更加坚强,能更早的面对挑战,能更加善良的对待别人,他们不会在父母的庇护下胆怯的活着,没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往往能更加激发他们创造生活的潜力。

看到这群黝黑的孩子,我总在想小时候的我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早出晚归的在外面玩着闹着。

现在想起来,很像吧,大自然给了我无尽的乐趣,去草地上打滚,去辨识每一种植物,去说着神奇的鬼故事,去手工制作很多好玩的东西。

我也如他们一样,是一个躺在自然怀抱里的泥孩子。

从一个长大的孩子去看他们,也很让人很心酸,他们也会向往城市,问我上海是什么样子时,我只能告诉他上海都是高楼大厦,人很多,将来你可以考到上海的大学。

当那个调皮的孩子指着黑板上的汉堡跟我说,他从来没有吃过汉堡,问我能不能从阜阳带给他时,我也只能实话告诉他,姐姐回阜阳可能不会在来插花镇了。

我想我不能骗他,即使小孩子不会太在意。

我能够理解在他们心中,也有许多渴望,也有许多美好想象。

以后他们会经历很多,我希望他们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强自信,善良的长大,然后去适应每一种环境,插在哪里,都是一朵美丽的花。

支教归来,留下的大多是美好的记忆了,认识了一群很不错的队友们,在插花的校园里,谈天说地的,总能聊到很晚,很轻
松,很搞笑,能一直说到很累了,很瞌睡了,或者雷声轰鸣,大雨滂沱了。

这样的经历,真的值得回味。

还有那个停电的晚上,星空很美,我见过最灿烂的夜空还是在小时候的家乡,一村人都在等着什么时候来电,而我们这些孩子却很会苦中作乐,玩的不亦乐乎。

在插花的星空,给了我阔别多年的感觉,若在城市停了电,人会失去方向,只剩下苦了吧。

日子艰苦点,没有什么,当我们被放回家时,才意识家里太舒适了,顿时格外珍惜。

这应该是人的本性吧,人们习惯某种生活状态时,会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把你扔到另一种环境中,就会怀念,回忆。

如果一直回忆过去,就说明现在过得不好。

所以,我现在过得很好吧。

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孩子们和我们哭着告别,队友们和我们拥抱告别,这是一个美好的结束。

盛赞一下,歌词改的不错:“表示从到来到离去的日子原来没有几天…想想我们分别后的日子,我们是否会想念…我们即将分别,回到来处发扬我们的优点…瞥见校服,还会以为是我认识的谁…或许谁会忘记谁的名字,但记得我们支教的日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