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23篇 伯牙鼓琴

4.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请你从乙文中找 出侧面描写韩娥歌声具有极大感染力的句子。(至少两句)(2分) 【答案】(2分)①左右以其人弗去。②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 不食。③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写出两句即可)
【参考译文】【乙】从前韩娥向东到齐国去,缺乏粮食。经过齐国都城雍 门时,卖唱换取食物。已经离开,但余音还在城门栋梁缭绕,三日不断。 身边的人都认为她还没有离开。经过一家客栈,客栈的人欺辱她。韩娥拖 长声调悲伤地哭泣,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互相看着忧愁哭泣,三天吃不 下饭。匆忙追赶她,韩娥回来,又拖长声调高歌,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 欢呼雀跃,鼓掌助兴,不能控制自己,忘记了从前的悲伤。于是赠送她丰 厚的财物。所以雍门的人直到现在还擅于欢歌,痛哭,这是在模仿韩娥留 下的歌声。
汤汤:__水__流__大__而__急_的__样__子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答案】 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答案】 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成语___余__音__绕__梁__,__三__日__不__绝__(__或__余__音__绕__梁__或__绕__梁__三__日__)___出自乙文,后 人借此形容歌声的美妙和音乐的魅力。(2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角度对比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10分)
【甲】《伯牙鼓琴》全文 【乙】昔韩娥①东之齐,匮②粮。过雍门,鬻歌③乞食。既④去,而余 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⑤,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 声⑥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⑦而追之。娥还,复 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⑧舞,弗能自禁,忘向⑨之悲也。乃厚赂⑩发 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会: 把: 和: 已:
聚集 持,执 和煦 停止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1-
1.岳阳楼记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 处)。(2分)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寒雁一影 飘零天末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2-
1.岳阳楼记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共3 分。“大观”1分,“备”1分,句意1分)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共3分。 “猛”1分,“雪山”1分,句意1分)
-4-
1.岳阳楼记
2.重要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010安徽]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
畅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5-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7-
1.岳阳楼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句/2023四川广安]
宾语前置:指将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
以示强调。
翻译技巧:仍用“调”的方法。本句中,疑问代词“谁”作
介词“与”的宾语,调整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
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一.试题(共20小题)
1.(2022•江北区)
成衣匠
今京城内外成衣者①,皆宁波人也。
昔有人持匹帛②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③,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
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履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④,背必伛⑤,需前短而后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注释:
①成衣者:裁缝。
②匹帛:一匹丝绸。
③得科第:在科举考试中考中。
④慵(yōng):困倦,精神不振。
⑤伛(yù):曲背,驼背。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①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
②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
(2)解释句子的意思。
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
(3)这段文言文主要说明。
①做事情一定要问清楚。
②做事要善于观察,把握特点。
③学本领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④请别人做事要有礼貌。
2.(2022•浉河区)课内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
..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
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为是其智
第1页(共52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三篇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
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
“何……之有”可译为“有何……”。
“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
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
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3.“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
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
如:(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全]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全]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546ad5acfa1c7ab00ccb8.png)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鲍子都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
子都下马,为摩其心。
有顷,书生卒。
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卷书于腹旁。
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者逐之。
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
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
开墓,取儿尸归,见金九饼在头下,卷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
由是声名大振。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书生卒/身先士卒B. 有卷书一卷/琴棋书画C. 子都具言/不可言状D. 举家感子都之德/感慨万千C A.死/兵;B.书籍/书法;C.说出;D.感谢/感想。
10. 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卷书于腹旁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
11. 鲍子都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鲍子都是一个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道义之人。
在书生病危时他无私救助,可见他热心助人;书生死后,魏子都将其安葬并且把书生所属的金饼等物品一并葬入,可见他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译文:魏国人鲍子都,有日下午走及野外,看到一名书生突然心痛发作,于是下马为他按摩,以舒缓心痛。
可过一会儿,书生殒命。
鲍子都看看书生随身物件,有一卷书和十个金饼。
于是鲍子都卖掉一块金饼用来安葬书生,并将其余的金饼放在亡者的头下,那一卷书放在身旁。
过几年以后,鲍子都在路上被骑青花马的人追,那人认为鲍子都是亡命之徒,问他儿子死在那儿了?鲍子都于是将前后具体讲来。
那人于是跟随子都前往,打开墓穴,想将儿子的尸骨带走,看到金饼在儿子头下,书卷在身旁,全家感恩于鲍子都的恩德。
此后,鲍子都声名远播。
高凤痴迷诵读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①流麦。
妻还怪向,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节教材文言重点篇目梳理1、《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衡乃拟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为..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左右。
尝问天下..,讽议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征拜..尚书。
..,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2、《指南录后序》(节选)〔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26

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26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
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
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毋间未尝有俭色。
越二载,生铨,家益落。
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儿怠,则少加夏楚。
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
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
他曰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
其善诱之!”语讫而卒。
十岁,父归。
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惑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
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缍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归.先府君归:回到。
B.盘罍间未尝有俭色..俭色:不丰满的情形。
C.鸡鸣..卧焉鸡鸣:鸡叫天明。
D.复力争.之争:争辩。
(三五)1.B(A.女子出嫁;C.丑时,即一点到三点;D.规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恨不见女子..婉言规..成立 B.母必正色C.明年..视之..娶张氏 D.母女2.B(A.“女”通“汝”;C.第二年;D.母女视之,“女”名词作状语)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乃”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乃”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C.两个“乃”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乃”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3.A(“乃”:均作“竞”“却”解。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醉翁亭记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醉翁亭记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
远看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泻流出来的,这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随着转弯,有一个(亭的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僧人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饮了少许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号称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而在游山玩水。
游山玩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日出后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云气聚拢山间,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野花开放发出清幽的香味,美树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树阴,风高霜白,水浅露出石头,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游玩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应,老人和小孩往来不绝,是滁州的人来游山。
在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来酿酒,泉水清香因而酒也清醇,山珍野菜,众多地摆列在席前,是太守举行宴会。
宴会饮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箭壶的射中了,下棋的人取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或起或坐,欢呼叫嚷,是宾客们正在欢乐。
脸色苍老,白发苍苍,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的人,是太守。
不久傍晚的太阳落山,人影晃动,是太守回来宾客随着下山。
树林枝叶茂密遮盖成阴,禽鸟到处鸣叫,游人离开鸟儿欢乐起来。
可是禽鸟知道在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庐陵的欧阳修。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翻译下列句子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⑤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⑥饮少辄醉⑦朝而往,暮而归一.阅读原文第一段,回答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方法技巧
从近年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命题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考区 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内文言文,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地 区从课外选材,恩施州正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过渡。从阅读的 终极目的考虑,课外选材更能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的文言文阅读
能力。 复习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文言实词,要熟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理解其 意义;积累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能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 言词语的意义;熟记课本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了解其古今意 思的差别;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解释句中活用的词。 2. 能结合语境解释句中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重点掌 握:之、于、其、而、以、为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可结合例句 进行归类积累。 3.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有特点的文言句子。要注意不同句 式的文言语句的翻译方法,着重掌握下列文言句式:判断句、 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4.开放性试题的解答,重在平日多训练。要善于联系自 己的生活经验,读出自己的感受,注重和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 体验和感受,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5.对于课外文言文,一定要结合注释认真阅读,在对语 段内容及设置的问题了解后才动手做题。对课外文言文不要有
5作者在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的一· 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近的句子是: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小感到简 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内。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足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文言文
适练2014年《中考导航》、《赢在中考》
中考命题热点
近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呈现出如下特点: 1.试题稳中有变,切实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降低了考 查的难度,课外拓展阅读有增多趋势。 2.考查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句子翻译和理解、对 语段内容的分析评价等。 3.题型由客观题向主观表述题发展,一些展示个性的开 放性创新题应运而生。
考点剖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朗读、断句、停顿。 (2)常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 (3)重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主要观点、内容、中心句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段中心。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7)分析写作特色。 文言文阅读,中考考查一般从字音、词义、朗读停顿、句 式、翻译、思想内容、写作手法以及背诵默写等方面人手。主 要题型有:给加点字注音、解释;利用文言文的特点断句;辨 析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解释通假 字;补出省略句省略的内容;翻译句子;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 内容等。课标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显的文 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能有 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爱莲说》 一、重点字词积累 1.可爱者甚蕃 蕃,多,在文中的近义词是“众”,反义 词是“鲜”。 2.香远益清 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名旬理解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处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现在常用来比喻不 与
畏难心理,虽然材料来自课外,但考查的是我们课内所学知识。 只有学好课内文言文,同时适当进行课外文言文的拓展阅读, 才能有效地应对中考。
重点文言篇目考查要点梳理
★《陋室铭》 一、重点字词积累 1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名,出名。 2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3无案牍之劳 形劳: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二、名句理解默写 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淡笑直鸿儒,往 4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来无白丁。
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 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冲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 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判断句)
★《记承天寺夜游》 一、重点字词积累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怀民亦未寝 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闲人:清 闲的人。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5.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6.欣然起行 欣然:兴奋的样子。行:走。 二、名句理解默写 1.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语句(主旨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文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三、重点语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