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一)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1.优先关注“阿拉伯数字”(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历史选择题的阅读,快速准确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

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

在一大堆汉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数字还是是很容易的。

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就是解题的钥匙。

因为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年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大家知道在汉语言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

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

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

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

“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

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符号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8.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9.看见什么不选什么(题目考察历史本质、规律、特点)这9大技巧其实反映了高考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是高度关注历史问题的时空定位的,历史高考是特别强调历史学科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历史学科高考特别关注学生历史思维逻辑的培养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高考历史真题。

对每一个题目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大家一起体会一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本题首先要优先关注“穿衣戴帽“的关键考点“雅言”。

“雅言”就是西周的普通话。

然后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逻辑推理能力。

“雅言”可能最早起源来自何处?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题目还是有一定的迷惑度的。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与技巧高考历史选择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和选项,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下面是一些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一、审题方法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时间和空间范围。

2、认真分析选项,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确定选项的内容和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

4、对于一些不太确定的选项,可以暂时放下,先做其他题目。

二、答题技巧1、排除法:对于一些明显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可以排除掉。

2、重点法:对于一些需要重点记忆的史实,可以在选项中加以突出,以便更好地记忆。

3、对比法:对于一些需要比较的题目,可以通过对比不同选项中的内容,来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4、推理法: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推理的题目,可以通过推理来确定最符合逻辑的答案。

三、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时间限制类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段历史时期或事件的时间范围,要求考生根据时间范围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明确时间范围,并注意一些时间上的限制条件。

2、原因分析类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要求考生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影响,并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明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注意一些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上的限制条件。

3、人物评价类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要求考生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价值或影响,并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明确人物或事件的价值或影响,并注意一些评价标准和逻辑关系上的限制条件。

4、史实辨析类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几个史实或观点,要求考生辨析它们的真伪或关系,并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明确史实或观点的真伪或关系,并注意一些逻辑关系和证据上的限制条件。

5、特点概括类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要求考生概括某一历史时期或事件的特点或趋势,并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明确特点或趋势的内容和含义,并注意一些概括准确性和逻辑关系上的限制条件。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一、审题解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理解题目所问,明确答题方向。

常见的历史选择题有以下几种类型:事实题、原因题、影响题、评价题等。

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所以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先明确题目类型。

2.注重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

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有:原因、影响、因果关系、后果、转折点、重要等。

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线索,能够帮助我们锁定答案。

3.对比选项。

在解答选择题时,不仅要看到每个选项的含义,还要进行对比,确定选项之间的差异。

通常来说,正确选项之间是有区别的,通过对比可以进一步锁定正确答案。

二、运用历史知识解题技巧:1.阅读认真。

通读全文,仔细理解题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原因等。

在阅读过程中建议使用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对关键信息进行标记,便于后续的回答和解题。

2.运用历史常识。

历史学科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和概念对解答选择题非常有帮助。

例如,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相关人物的背景,有助于快速理解题意和筛选选项。

3.利用历史背景知识。

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件的起因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回答选择题。

同时,历史背景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选项的正确与否。

4.多角度思考。

历史选择题通常存在多种解答角度,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去考虑问题。

通过多角度思考,可以避免陷入选项的误导和误判,找到最佳答案。

三、排除选项法:1.排除明显错误选项。

在精读选项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选项明显与题目不符,即可排除。

这样可以大大缩小选项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2.通过逻辑推理。

利用逻辑关系,运用一些常识和经验判断选项的可能性,从而排除错误选项。

选项中常常存在迷惑性的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帮助我们辩别真伪。

3.对比选项。

选项中往往存在细微的差别,通过对比选项的方式可以排除错误选项。

选项的差别可能体现在时间、地点、人物、观点等方面,通过对比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四、时间控制技巧:1.分配时间。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一最近原则:与平常知道的相关原理最接近的选项为正确1.历史选择题考根本目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某项政策,根本上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统治基础。

2.以时间为突破口对应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知识3.历史选择题题干中给的时间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此时可以考虑所给时间最接近我们熟悉的时间及对应事件。

4.考查对外政策出发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历史选择题答题套路:抓“选项”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A.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B.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根本特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所谓“特点”,是指与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既指内在性质,也指外在形式。

“根本特点”一般从本质上揭示或反映这一不同点。

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其中A项反映的是发展速度,B、D两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两种必然现象,但都不能反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特点。

只有C项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三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

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四文综历史答题技巧1.信息特征法信息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快速求解。

高中历史答题方法完整版

高中历史答题方法完整版

(一)历史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

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

猜测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高考文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考文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考文史选择题答题技巧1.文字材料型解题技法:(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

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抓住材料核心思想;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2.图表类材料型解题技法: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

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

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

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后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3.地图、图片类解题技法:(1)地图类材料选择题应观察地图材料信息判断历史事件所指;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

(2)解答图片类材料选择题,要注意分析图片反映的事件、寓意,从图片反映的信息中判断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4.程度类解题技法:(1)排除法: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选项、表述不够严密的选项和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

(2)比较分析法:即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

注意不能入选的选项常有以下的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

5.因果类解题技法:(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

(2)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高中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指导(共两种方法)

高中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指导(共两种方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指导一、材料中心意思选择法【方法指导】“把材料的中心意思读懂,选择与中心意思最接近的那个选项。

”中心意思法:把材料的中心意思读懂,选择与中心意思最接近的那个选项正负态度法:材料对某个人某件事是正态度还是负态度,哪个选项与之匹配核心意思法【真题讲解】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读懂材料:前边说商朝产生了多少王,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然后后面用一个分号隔开,说西周产生了多少王,这反映出?你有没有发现分号后面那一句话有没有少点什么?把材料结构简单变一下: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西周产生的王要比商朝产生的王要少,说明后面的东西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材料的核心意思,哪个跟继承方式有关你就选哪个就行。

所以闭眼选B。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读懂材料:朝廷制作了这种皮币,价格很高,诸侯王来献礼「必须」买这种币,但是诸侯王收入很少。

在材料中一旦出现了“必须”“一定”等这种表示情感态度的词,那么一定是解题的关键。

一句话总结材料的核心意思:朝廷让本不富裕的诸侯雪上加霜。

用这个中心意思去选一个和它最接近的选项,闭眼选C,至于ABD完全和中心意思无关。

3.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材料的核心意思就是:在乾隆年间,有很多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

高考历史选择题5大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5大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5大解题技巧!历史选择题是专门多文科生的难题,然而事实上解题有技巧性。

把握这5大技巧,帮你快速攻破难题!技巧1:“两招”全面快速猎取材料信息材料型试题仍将是2021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因此全面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剔除虚假和错误信息,储存正确的史观、史论,是制胜高考的关键所在。

第一招:紧扣题意,抓核心信息,快速联系教材知识。

审读关键信息(时刻、人物、地点、事件)→定时空,定位教材知识(分析题干的内涵、外延、考查意图,定位教材知识)→分析判定选项,得出答案。

第二招: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

高考试题中涉及的史料由于受时代局限以及记录者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认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阻碍,并不一定差不多上科学的,因此要对材料记录的事件、陈述的观点等进行真与伪、正与误的区分,储存正确和真实的观点。

另外,材料表述的内容可能只涉及表面问题,要综合分析并认清其本质。

技巧2 :“四招”搞定数据型选择题第一招: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表格类试题信息量大,对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要注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第二招: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曲线数据图能够显示出随时刻变化的连续的数据,题目常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数据变化的缘故。

第三招: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柱状图易于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在进行数据比较时要注意数据变化的背景。

第四招: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饼状图要紧反映的是各构成项目的比例,遇到单个饼状图时要注意比例之间的大小差别,遇到多个饼状图时则要注意同一项目在不同的图中比例的变化。

技巧3:“四结合”搞定图像型选择题图像型选择题一样有历史地图、漫画、文物照片、真实场景四种类型,其解题关键是“里里外外看注解”。

解题时要注意图像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注意图像内容所反映的史实,然后通过“审、联、察、定”四结合,搞定图像型选择题。

技巧4:捋清四方面关系,精准解题关系一:从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入手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24分 20分
4分
中国史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 史
16分 12分 4分
合计:32分
世界史
古代 史
近代史
现代 史
4 分 4分 8分
合计:16分 4
高频考点
古代史

1、中国先秦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国 史
2、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3、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必制修度二;
4、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政策变化;
(1)题目是做的越多错得越多,心都慌了; 有时是二选一了,往往又选错的一个;开 始选对了,后来检查改错了,怎么办?
反 思 心态不稳,前功尽弃
一、得选择,得天下
学生的苦恼: 题目做得已不少,得分却是不
见高,烦!……?
(2)从题干看,材料型(尤其是史论推理型)、
概念型(提供历史现象概括出概念或给出概念作
6、维新思想。 必修三
世界史
1、欧美主要国家的民主制度; 必修一
2、新航路开辟;
必修二
3、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
高频考点
现代史
中 12、 、新20中世国纪建50立年初代期至的70重年大代外社交会活主动义与建和设平道共路处的4、教育事业的发展。
16
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
1.掌握历史史实(实) 2.掌握审题、解题方法技巧(活)
(1)三审题干 一审:审时、空、角度等限制条件——明确选择
范围 二审:审关键的词句——明确中心内容及内涵、
外延 三审:审整体——明确考查意图
17
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
1.掌握历史史实(实)
2.掌握审题、解题方法技巧(活)
(1)三审题干 (2)三辨选项(咬文嚼字)——确定最后答案 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二辨:是否符合题干主体内容; 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18
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
1.掌握历史史实(实) 2.掌握审题、解题方法技巧(活) (1)三审题干 (2)三辨选项(咬文嚼字)——确定最后答案
3.精品题目,多练精评,提高训练效率(勤)
[示例] (2014·北京高考)1977 年 10 月 21 日,《人民日报》头 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 大改革”是( )
一、得选择,得天下
老师的困惑: 题目讲得已太多,错误还是不见 少,唉!……?
(3)做了成百上千的题,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 什么题型易错?应有针对性地强化,而只是一拿 来题目不加挑选就盲目地做,有些同学自己购买 试题一套一套去做,有些是答案出错;有些只是 作为阅读的内容,显然学生是做了许多无用功。
一、得选择,得天下
老师的困惑: 题目讲得已太多,错误还是不见少, 唉!……?
(4)做过甚至错过的题目过一阶段再做, 又是错。 ……
做错选择题的“五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或者忽略题干中的 关键词语,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比如: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因,也 可能是外因)和根本原因(一定是内因);不能 区分现象与本质;不能区分整体和部分等。
直选,郁闷! ……
反思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得选择,得天下
老师的困惑:
题目讲得已太多,错误还是不 见少,唉!……?
(1)每次要详细分析,要注意审题,可是总有同
学因没看清题目而误选;
(2)要把握时间,12个选择题平均约1分钟1个,不要在个 别选择题上耗费过多时间,以至于影响后面的主观题答题。 文综还要有政史地三科整体意识,合理安排三科答题时间 (每科平均50分钟,包括留出至少5分钟时间填涂答案、检 查),可很多同学就是做不好,每次考完试总说来不及。
19
选择题解题技巧(一)
两个步骤,四个技巧 第一步:定时空,抓关键 第二步:析选项,找对应
选择题解题技巧(一)
第一步 审题干---定时空,抓关键
审题干是指对题干中明确体现的或隐含的时间、空间等限制
条件看懂审清,抓好关键,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造
成失分。
第一步 审题干——定时空,抓关键
1.定时空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 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 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得分机率。
出正确判断)较难;从题支看,排列型(时间跨
度小的易混)、组合型(题支对的但与题干无关
的难排除)较难;
反思
思维不全,技巧不熟,错误连连
一、得选择,得天下
学生的苦恼: 题目做得已不少,得分却是不
见高,烦!……?
(3)时间把握,有时犹豫不定,徒劳耗费时
间,有时题干材料一大段,看下来很费时,
当看到问题或题支时,恍然间不读材料就能
必修三
1、俄国十月革命;
必修一
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界 3、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4、罗斯福新政; 5、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必修二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一、得选择,得天下
学生的苦恼: 题目做得已不少,得分却是 不见高,烦!……?
5、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 必修三
世界史 1、雅典民主政治;
2、 罗马法及主要思想家。
必修一
5
高频考点
近代史
1、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 2、辛亥革命;
必修一
国 3、新民主主义革命;

4、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5、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必兴修起二;
历史解题技巧 1.选择题 2.材料题
蓬南中学 蒲玉霞 2020.2.17
历史解题技巧之一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蓬南中学 蒲玉霞 2020.2.17
高考选择题题量与分值:
分析:题量少,分值高,风险大。 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得选择题
者得天下”。 3
2016年高考全国卷乙(Ⅰ)卷选择题的分布统计
从专题史看 从通史看
做错选择题的“五种表现”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缺乏时空观 念,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4.历史事件因果关系混淆。 5.盲目墨守“成”规,拘泥于教材,不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
1.掌握历史史实(实)
很多考生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够全面, 对重要历史问题认识不到位,相关知识的掌握不 牢固,尤其对历史事物之间某些隐性的、内在的 联系缺乏了解和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