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成语 学案
2019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成语”复习对策一、考纲要求:能根据语境,正确辨析成语的音义,正确使用成语。
二、高考题示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7年全国高考题)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析]答案为b。
b句?quot;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值得注意的是,”孚”字不同于”负”字,如果换成”不负众望”,在原语境中就属于使用不正确了。
a句中”一位”与表示”众多”的”莘莘”前后矛盾;c句中”趋之若鹜”为贬义词,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并不像d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8年全国试题)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解析]答案是d项。
a项中的”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这里应当说成”难以望其项背”,或”望尘莫及”才能强调”其它甲b球队”财力远远不如”成都球?quot;。
b项中的”处心积虑”多表贬义,在b句中不当,可?quot;殚精竭虑”。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学案

课时作业(二十三)正确使用成语(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生育政策改革过程中,要使新的生育政策达到科学、公平、人性的目标,必须广开言路,不再闭门造车....,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对人口形势做出长期预判。
②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永远敞开怀抱,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国际社会,相濡以沫....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③古典文献中的人文主义从文本到课堂,从课堂到人生,从人生到社会,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与今天的古典诗词启蒙热情,何尝不是殊途同归....?④虽然在传统观念中“女方回婆家过年”是天经地义,但随着独生子女夫妻群体的壮大以及社会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再墨守成规....。
⑤在2017年的新起点,舆论场上隐约兴起一股暴戾之气,不问是非,只看标签,口水乱飞,满城风雨....,但谁都明白,对立和冲突永远不会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⑥长城汽车的H6一月份销量继续在同类车中领先,达到3.6万辆,这惊鸿一瞥....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产车的质量越来越值得人们的信赖。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解析:②相濡以沫,是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此句中应用“同舟共济”;⑤满城风雨,是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此句应用“甚嚣尘上”。
⑥惊鸿一瞥,指美女或所仰慕的女子动人心魄的目光。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各嘉宾围绕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各持己见....,一场有高度更有实战指导价值的圆桌对话,展望了电商发展的广阔前景。
②研究阐释中华传统文化,要从基础研究扎实做起,跳出模糊不清、大而化之....的老调,理性探寻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
③近日国际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拍下了一张美轮美奂....的日落照片,将南大西洋的这个日落场景形容为“一股巨大的火焰”。
高三语文教案2019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成语用法

2019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成语用法训练点:语法功能、特殊用法、搭配不当、不合语境【题组一】(纠错?创编)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b.反对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害怕克隆出“本?拉登”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杯弓蛇影。
c.当你养尊处优、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丧失忧患意识。
d.当年,飓风“卡特里娜”横扫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不少地区,并给该州带来了迄今为止最惨重的洪水灾害,致使生灵涂炭,不少难民流离失所。
【解析】a项“行将就木”指人将要死去,不能用于形容落叶。
b项“杯弓蛇影”,看见酒杯中所映现的弓的影子而误以为酒杯里有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妄自惊慌。
在这里应用“杞人忧天”。
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用错对象。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月20日早晨,江苏省盐城市城西区水源遭酚类化合物污染,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
初步查明是取水口上游一家化工厂,胆大妄为,偷排污水所致。
b.一些直线非交通性路网的穿越,使巡视者可以一目了然,从而避免了不安全的隐蔽空间。
c.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d.上帝和众仙在天上遥望着人间,他们看见一个十七八岁左右的人,风华正茂,但没过多久,这个人就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了。
一个神仙于是叹一声,跟上帝说:“人类真是太容易衰老了,刚才那个人还那么年轻,忽然间就老态龙钟了。
”【解析】c.“龙飞凤舞”是形容词性短语,不能带宾语,句中却带上了“签名”这一宾语,因而使用不当。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关崔永元组织的“重走长征路”的报道,内容翔实,平铺直叙,受到社会各阶层读者的广泛好评。
b.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教学案)

专题1.1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本考点涉及:成语、熟语、实词、虚词、惯用语等,以成语为主。
(1)重点明确。
综合近五年新课标考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以成语考查为主,特别是近两年以考查近义成语为主。
二是对于成语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
命题形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主要是判断正误。
(2)综合程度高。
注意近义成语和把成语与诗句结合考察的形式。
注意成语考查中“三不辨”“三不合”,“三不辨”即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即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一、近义实词辨析高考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为主,考查范围有二:一是近义实词的意义,大多是在相异语素上体现词义的差异;二是近义实词的意义能否与所给句子的语境搭配。
1.看词义的轻重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分。
例如:诬蔑——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
例如:岳飞被秦桧________,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就应选“诬陷”。
2.看词义的范围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越来越小。
“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边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3.看词义的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范围就有所不同。
例如:诡辩——狡辩都指无理强辩。
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
“诡辩”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
高考复习成语公开课学案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考试说明》对成语考点的要求以及江苏卷成语考查题的命题特点;2、了解高考成语设误的类型。
3、总结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什么是成语?2、成语的来源:3、成语的感情色彩二、江苏省考纲要求及命题特点1、考纲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属容易题。
2、江苏卷成语考查题的命题特点:(1)、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句大多来自社会新闻热点、焦点。
(3)题型以四选一为主,四个选项选一个正确的,误用类型各不相同。
新题型:12年开始,成语由4个增加到6个,难度略微增加,集成语的选用与衔接为一体。
三、直击高考1、(2013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2012——2008年江苏卷见步步高P8)四、总结成语题的设误类型:五、答题方法总结六、当堂精练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3年新课标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成语。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辨析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2. 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成语的例句和解释。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包含一些常见的成语,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意义。
步骤二:复习成语的意义和用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成语,逐一解释其意义,并给出例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黑板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步骤三:辨析成语的意义(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似的成语,让学生分析其区别,并解释其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境来理解成语的意义,或通过比较不同成语的用法来辨析它们。
步骤四: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或口语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表达中尽量运用所学的成语。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或口语表达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运用成语的感受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成语运用能力等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更多的成语,并整理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学生可以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讲学案:成语运用的六大注意点【教学目的】1、以分散积累为主,每天识记2-3个成语(或熟语),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2、弄清高考成语“故意致误”常见的几种类型,增强辨别能力【粤考趋势】近几年,熟语中成语的考查是广东每年必考的内容。
此外,成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成语的问题。
还要调动积累,用到作文中去。
现以近两年的高考成语题为例,总结归纳出高考成语故意致误常见的几种类型。
【训练素材】一、()例1.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10年安徽卷)【分析】“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指两者完全一致,而非没有第二个和它一样的。
例2.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09安徽卷)【分析】耳提面命:意为不但面对面教导,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
后来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命,教导。
而例句中只片面的认为是“提着耳朵当面命令”,成了一种惩罚的方式。
例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09海南、宁夏卷)【分析】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相像的。
夷,平常。
而例句望文生义地想成了“让人羡慕的天然生存环境”了。
例4.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09广东卷)【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首,最先,最早;当,面对;冲,要冲,交通要道。
而例句中把它理解为“居首要位置,起关键作用”的意思,与词义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例5.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强烈。
(09江西卷)【分析】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处于有利或优越的地位。
临,面对。
而例句中只把它理解为“一定的高度”,看事情的立足点出现了问题。
例6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09江西卷)【分析】不假思索:用不着思考,形容说话办事敏捷、果断。
假,凭借,依靠。
例句中把“假”的意思理解为“加以”了,整个成语的意思成了“不思索”,句义变成“只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完全不是词义的“敏捷、果断”,才成了存储文字的工具——书橱。
例7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08年全国卷Ⅰ)【分析】句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例8.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08年安徽卷)【分析】句中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不是感叹的意思。
◎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老师的点滴积累: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形容留恋故土)、安步当车(从容步行当作坐车,形容很悠闲)、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文章悲惨动人)、惨淡经营(尽心竭力地从事某项事业)、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曾几何时(才过了多少时候,指没过多长时间)、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作决定)、大方之家(有专门学问的人)、地老天荒(经历的时间久远)、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地殷切教导)、风雨飘摇(比喻动荡不安或摇摇欲坠的局势)、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目无全牛(技艺高超)、山高水长(喻恩德情义深厚)、特立独行(人的志行高洁)、下车伊始(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罪不容诛(指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差强人意”、“不刊之论”、“首当其冲”、“望其项背”、“不足为训”、“文不加点”等不刊之论(删改、修改,不是刊登)、不易之论(改变,不是容易)、不赞一词(添加,不是赞扬)、灯火阑珊(衰减、将尽,不是兴盛)、久假不归(借用,不是请假)、师出无名(理由,不是名声)、叹为观止(赞叹,不是叹息)、危言危行(正直的,不是危险的)、细大不捐(抛弃,不是捐资)等等。
我的积累:二、()例9.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10年全国卷Ⅰ)【分析】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例10.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09湖北卷)【分析】特立独行:独特地立身行事。
形容行为高洁,不随波逐流。
立,立身;行,做事。
由词义可以看出该词的使用对象是人,而例句说的却是“历史”,很显然把成语望文生义地想为“独特”,而没有顾及使用的范围、对象。
例11.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09全国I卷)【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
春秋,指年龄;鼎,正当。
例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代”,对象用错。
例12.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09全国II卷)【分析】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音。
用于写“口音”而不用于“生活画卷”,不能把诉诸听觉的变成诉诸视觉的,对象用错。
例13.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分析】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
例句中却用来说“做法”,当属用错对象。
例14.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09湖南卷)【分析】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挥,挥笔。
很明显“一挥而就”的适用对象应为“诗文、书画”,而例句的对象为“工作”,错。
例15.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09辽宁卷)【分析】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
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编辑”自己的,当属于对象用错。
◎对象错位(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乱用,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老师的点滴积累:(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人或情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逼真)、下里巴人(通俗音乐)、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逼真)、阳春白雪(高雅音乐)等等。
(三)用于其他特定对象的:楚楚动人(青年妇女美丽可爱)、大快人心(坏人受到应有惩罚而高兴)、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美轮美奂(多用于建筑物高大华美)、拍手称快(多指仇恨消除后的痛快)、萍水相逢(只用于陌生人)、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情同手足(非兄弟间)、十室九空(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惨象)、舐犊情深(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天伦之乐(家人之间)、信手拈来(写文章时能熟练运用)、秀外慧中(外貌秀美,多指女性)、鳞次栉比(形容房屋、船只等密集排列)等等。
我的积累:三、()例16.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10年江苏卷)【分析】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例17.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09山东卷)【分析】前赴后继:前面的赶过去,后面的紧跟上,比喻连续不断,勇往直前。
这是褒义词,常用来形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不断地投入战斗,奋勇冲在前面,表现的是革命斗争的英勇壮烈。
而例句中用于“破坏制度与规则者”明显的褒贬不当。
当然,在这个例句中,如果给成语加上一个引号,它就具有了一种讽刺幽默的意味,就变成了成语的活用。
但遗憾的是命题人并没有要活用它的意思。
例18.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
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09江西卷)【分析】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褒义词。
而例句中“歹徒”“一生恶贯满盈”怎能“死得其所”,只能是“死有余辜”。
例19.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08年江苏卷)【分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
例20.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能否换为弹冠相庆)(08年广东卷B)【分析】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
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
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多用于贬义。
◎褒贬误用(有些成语是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不分辨出褒贬色彩,就会误用)老师的点滴积累:褒义成语还有:惨淡经营、重整旗鼓、殚精竭虑、东山再起、凤毛麟角、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苦心孤诣、破釜沉舟、死得其所、危言危行、有口皆碑、雨后春笋等等。
贬义成语还有:半斤八两、长篇大论、彻头彻尾、处心积虑、道貌岸然、翻云覆雨、飞黄腾达、附庸风雅、改头换面、过江之鲫、虎视眈眈、卷土重来、连篇累牍、满城风雨、面目全非、评头论足、巧舌如簧、倾巢而出、罄竹难书、人满为患、始作俑者、拾人牙慧、死灰复燃、推波助澜、无独有偶、无所不为、舞文弄墨、一团和气、衣冠楚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