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类别护理常规生效日期 2010.3部门妇科病区修改日期 2010.4题目子宫肌瘤病护理常规页数 1/4主任签名:护士长签名:一、定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

好发年龄:30岁-50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切的发生原因尚未最后确定。

但与女性激素有关。

依据有以下几点:1、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

2、妊娠期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肌瘤生长迅速。

3、抗雌激素治疗有效。

4、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或萎缩。

5、肌瘤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

三、临床表现1、症状多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

症状出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

常见的症状有:(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

表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2)下腹包块: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并伴盆腔充血致白带增多。

(4)压迫症状:压迫膀胱时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

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

(5)不孕(约为25%—40%):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致宫腔变形,影响精子运行,妨碍受精卵着床。

(6)贫血: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贫血严重可有贫血性心脏病2、体征与肌瘤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较大的浆膜下肌瘤可与腹部扪及,盆腔检查发现子宫为不规则或均匀增大,表面呈结节状,质硬,无压痛。

粘膜下肌瘤突于宫颈口或阴道内,呈红色,表面光滑,伴有感染时表面则有渗出液覆盖,或形成溃疡。

题目子宫肌瘤病护理常规页数 2/4四、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子宫出血2、观察患者有无腹部包块3、观察患者疼痛情况4、观察患者白带增多情况5、观察患者有无压迫症状6、观察患者有无不育或自然流产的情况7、观察患者有无继发贫血8、观察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五、治疗原则根据病人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数目,生长部位及对生育功能的要求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选择处理方案.1、非手术治疗(1)保守治疗:(随访观察 ) 肌瘤小,症状不明显,或已近绝经期的妇女,可每3-6个月定期复查。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患者,安置床位,测生命体征。

2、入院宣教:介绍本科有关规章制度,主管大夫、责任护士,讲解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

3、完善各项检查,说明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1)查血、尿、便常规、肝功。

(2)APTT、 PT、 HIV、 PRP。

(3)胸透、心电图。

4、术前准备
(1)备皮。

(2)心理护理:介绍同病室成功的手术病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3)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4)术前晚及术晨各清洁灌肠一次。

(5)留置尿管。

(6)肌注术前针。

5、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每两小时一次,直至平稳。

(2)卧位及饮食:术后一般平卧6—8小时后可改为自由体位,待引流尿管拔除后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可先进少量流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食到普食;避免进食易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

(3)遵医嘱给予止血、抗炎、对症治疗。

(4)保持引流尿管通畅,观察颜色、尿量,防止扭曲、拔除。

(5)早期下床活动,以防发生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6、健康指导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三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3)保持外阴及切口清洁卫生,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两月。

(4)定期复查。

子宫肌瘤的护理

子宫肌瘤的护理
平滑肌纤维,纤维结缔组织 • 变性
玻璃样变, 囊性变, 红色样变, 肉瘤样变, 钙化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年龄,既往月经史、生育史,是否有不孕、
流产史;询问有无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 (二)身心状况
常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数目及并发症生长 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其中特别是肌瘤的生 长部位。
•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育龄妇女:30~50岁
【病因及诱因】
子宫肌瘤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提 示其发生、生长可能下列因素有关
1. 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化,子宫增大。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 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 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1、月经改变
肌壁间肌瘤-------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黏膜下肌瘤------可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月经量 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
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尤以 黏膜下肌瘤明显,其次为肌壁间肌瘤,如长期多量出血, 可导致继发性贫血。
血流有无变性。 2.宫腔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黏膜下肌瘤的大小、
位置。 3.腹腔镜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
瘤的大小、位置。 4.诊断性刮宫 了解有无子宫内膜病变
(四)心理社会评估 恐惧或无助;烦躁、焦虑不安。
治疗
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数目、 生长部位及对生育功能的要求等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合并妊娠者护理
多能自然分娩,不需急于干预,
要预防产后出血,
若肌瘤阻碍胎先露下降 ,或使产程异常发生难 产时 应按医嘱做好剖宫产术 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

目前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孕激素对肌瘤的发生起协同作用,且该疾病拥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1.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如下:(1)月经改变。

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不规则的阴道出血;(2)下腹部肿块。

当肌瘤逐渐增加导致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时,可于下腹正中扪及肿块,尤其是在膀胱充盈的状态下;(3)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物增加,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4)腰酸、腹痛以及下腹部坠胀。

通常无腹痛,常常为腰酸、下腹坠胀感强烈,尤其在经期间有加重趋势。

当肌瘤发生蒂扭转时,会伴随有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随发热;(5)不孕或流产。

影响精子进入宫腔,宫腔变性,妨碍受精卵受精。

2.子宫肌瘤的治疗2.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随访观察。

肌瘤小,症状不明显,或临近绝经期的妇女,可每3-6个月进行复查,加强随访观察,必要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措施;(2)药物治疗。

肌瘤小于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轻,临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适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利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2.2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途径可以经腹、经阴道或采用宫腔镜以及腹腔镜进行,具体包括:(1)肌瘤切除术。

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2)子宫切除术。

肌瘤大,个数多,症状明显,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又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进行子宫切除术。

3.护理诊断主要包括:(1)疼痛。

和病情进展和手术切口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反复出血造成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3)焦虑。

与反复阴道流血,担心预后有关;(4)知识缺乏。

子宫肌瘤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子宫肌瘤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子宫肌瘤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子宫肌瘤在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青春期以后,其发生几率和激素水平等相关。

子宫肌瘤并非不治之症,一旦患上却难以根治对于年轻女性生殖会影响生育。

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在生活中多加保健,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药物可能来的更为健康。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以及饮食上怎么样注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子宫肌瘤的日常护理措施1、均衡饮食,合理营养高脂肪食物进入人体后,促进女性雌激素的分泌和储存,而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长期的雌激素水平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相关。

应调整饮食结构,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五谷杂粮,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高脂、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子宫肌瘤的发生。

2、积极避孕,注意月经期保健人工流产可能损伤子宫颈或子宫,增加女性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女性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流的次数,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注意经期保健,有助于缓解子宫肌瘤患者月经血量过多现象,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注意个人卫生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勤洗外阴,而且内裤尽量选择透气性比较良好的棉质材料,不要穿一些紧身衣裤,在穿衣上尽量穿一些宽松,肥大,透气性良好的衣服。

另外如果平时白带过多的话,一定要注意随时冲洗外阴。

4、坚持复查患者出院以后也要养成定期去医院复查的好习惯,如果肌瘤生长缓慢或者是没有长大的迹象,那么患者可以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但是如果发现肌瘤有明显的增长的现象,应该立刻考虑手术治疗的方式,避免疾病加重。

5、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劳累过度,会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疾病的入侵,因此预防子宫肌瘤的办法就是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女性的抵抗力。

6、饮食禁忌(1)不要吃辣女性痛经量多,如果还吃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就可能导致盆腔充血、炎症、子宫肌肉过度收缩。

我们常见的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都属于辣性食物,不要吃辣也是保护子宫,(2)不要吃酸我们都知道酸性对人体固涩收敛作用,能使人体的血液涩滞,这样对经血的畅行和排出不利,所以子宫肌瘤的患者应尽量不在经期使用此类食物。

医院管理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为子宫良性肿瘤的一种,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多数见于30~50岁的妇女,尤其多见于不孕的妇女。

主要表现与肌瘤的生长部位有关,而与肌瘤大小和个数关系较小。

主要症状为子宫出血、腹部肿块、压迫症状(如发生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疼痛、白带增多、不育。

可选用非手术和(或)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有子宫肌瘤摘除术:适用于年轻而希望生育患者,争取生育机会;子宫切除术:如无特殊需要,凡40岁以下妇女,应保留双侧卵巢,45-50 岁以上的妇女可以切除一侧或双侧卵巢。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同妇科腹部或腹腔镜手术前后护理。

(二)健康宣教
1、保守治疗的患者注意随访观察,每3~6个月复查1次,有症状者随时就医,以考虑下步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者,遵医嘱服药,并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知识缺乏缺乏子宫肌瘤相关知识。

(二)应对无效与选择子宫肌瘤治疗方案的无助感有关。

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一)定义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

(二)症状体征
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子宫肌瘤常见症状。

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

2.下腹包块:肌瘤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时可从腹部触及。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致使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浓样白带。

坏死后,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伴臭味。

4.腰酸、下腹坠胀、腹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5.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尿频、尿潴留;压迫输尿管:肾积水;压迫直肠:便秘、里急后重、大便不畅。

6.不孕或流产: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

(三)护理问题
1.疼痛与手术有关。

2.腹胀与手术、炎症刺激、低钾有关。

3.肩背部酸痛,肋季下胀痛与腹腔腔内冲入CO2气体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泌尿系损伤、刀口愈合不良、跌倒、下肢静脉血栓、感染。

(四)护理措施
1.术前
根据手术方式执行开腹或腹腔镜或宫腔镜手术前的护理常规
2.术后
根据手术方式执行开腹或腹腔镜或宫腔镜手术后的护理常规
(五)健康宣教
1.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雌孕激素的长期和过度刺激。

2.保持心情舒畅。

3.中年及绝经前妇女要定期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早发现早治
疗。

4.饮食方面,平衡膳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食海藻类食物,少吃含雌激素的食物。

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1、非手术期护理:
⑴执行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⑵协助医师做血常规及凝血机制检查。

⑶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有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⑷注意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并保留会阴垫,估计出血量。

⑸给予静脉输液,必要时输血,并注意观察输液、输血反应。

⑹对症进行处理及护理。

2、手术期护理:
⑴术前护理:
①执行妇科腹部手术前护理常规。

②术明3日做阴道冲洗或擦洗,每日1次。

③准备腹部皮肤及外阴皮肤,按腹部手术备皮范围。

④术前1日晚餐给易消化清淡饮食,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

⑤术前1日上午给服缓泻剂,多饮水。

⑵术后护理:
①执行妇科腹部手术后护理。

②执行麻醉术后护理。

③术后6小时可过清淡流质饮食1-2日,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改半流质,4-5天后改为软食或普食。

④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外阴1-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护理常规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

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1.护理评估
1.1健康史评估病人有关疾病不适的主诉,如发现月经改变的时间、月经量的变化,有无腹痛腰痛、下腹坠胀及肿瘤压迫症状,
1.2身心情况多数病人可感觉不适,月经量增多可有贫血症状;肌瘤长大压迫邻近脏器时,向前方突起压迫膀胱可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病人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当得知患有子宫肌瘤时,首先害怕患了恶性肿瘤,随之会为选择处理方案而显得无助,或因接受手术治疗而恐惧、不安。

1.3相关检查
1.3.1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发现,可见子宫为增大,无压痛。

黏膜下肌瘤突于宫颈口或阴道内,表面光滑。

1.3.2 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是否肌瘤的大小、个数,附件及盆腔等情况。

2.护理问题
2.1知识缺乏
2.2营养失调
2.3个人应对无效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顾虑、惊恐、感受和期望的机会与环境,帮助病人减轻无助感。

使病人确信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康复信心。

3.2需接受手术治疗者,按腹部手术病人常规进行护理。

3.3积极处理,缓解不适
3.3.1出血多需住院治疗者,应严密观察并记录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按医嘱给与止血药和子宫收缩剂,维持正常血压并纠正贫血状态。

3.3.2协助医师完成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测血型、交叉配血以备急用。

3.3.3巨大肌瘤病人出现局部压迫致尿、便不畅时应予导尿,或用缓泻剂软化粪便,以缓解尿潴留、便秘症状。

3.3.4若肌瘤脱出阴道内,应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

4.健康指导
4.1饮食指导贫血严重者常食欲不佳,鼓励病人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4.2用药指导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避免同时饮用牛奶、茶等饮料。

在服药期间,粪便颜色变黑系铁剂所致。

口服铁剂3周后,若血红蛋白无明显增加,应及时查找原因。

4.3保守治疗的病人出院后,应加强营养,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月经期间应多休息,避免疲劳,对老年病人应有文字交待。

嘱病人按约定随访时间接受医疗检查和指导。

4.4手术治疗全子宫切除的病人术后可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血量渐减少,若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

术后1个月应到医院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5.护理评价
5.1病人认真接受药物治疗或主动配合手术前后护理。

出院时,病人生活完全自理。

5.2病人显示出对改善营养情况的积极需求,注意营养的摄入,食欲正常,感觉活动后的疲乏减轻或消除。

5.3病人能讲述观察阴道流血的方法和出血性休克的早期症状,能正确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指导,避免发生出血性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