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

入, 3例凝血功能异常。见 表 1 。
表1 剖宫产产后 出血的原因
析。 结果
2 1 例 患者 因宫缩乏力而出现产后 出血, 7 例子 宫切 口
撕裂 , 9例 胎 盘 早 剥 , 6例 前 置 胎 盘 , 4例 胎 盘 粘 连 及 植 入 , 3例
凝血 功能异 常 。出血量 < 1 0 0 0 mL3 1 例, 1 0 0 0 " - - 2 0 0 0 m L1 3 例,
基层医学论坛 2 0 1 3 年3 月第 1 7 卷第 7 期
2 . 1 剖宫产 产后 出血 的原因分析
患者 中 ,有 2 1例患者 因宫缩乏 力而 出现产后 出血 , 7例子宫 切 口撕 裂 , 9例 胎 盘早 剥 , 6例前 置 胎 盘 , 4例 胎 盘粘 连 及置
【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 出血
原 因分析
处理
2 . 2 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分布情况
5 O 例剖宫产产后出血
患者 中, 出血量最少 为 6 5 0 mL , 最多为 3 4 0 0m L , 平均 1 1 3 0 mL 。
剖宫产是妇产科 中的一种分娩方式 , 亦称剖腹产。其是通
过手术切开产妇 的腹部及子宫 , 分娩 出婴儿Ⅲ 。 其可避免 阴道生
患呼吸道疾病 。
1 . 2 剖宫产指征
所有 产妇均符合剖宫产 的指 征 ,其中
前置胎盘 6 例, 子痫及子痫前期 5例 , 胎盘早剥 9例 , 催产素催 产失败导致过期妊娠 4例 , 瘢痕子宫 5例 , 胎儿宫内窘迫 6例 , 羊水过少 2例 , 头盆 不称 4例 , 胎位异常 5例 , 双胎 2例 , 软产
出血 量 < 1 0 0 0 mL 3 1 例 ,占 6 2 %; 1 0 0 0 — 2 0O m L 1 3例 , 占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1]。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情况也随之增高。

术中大出血已成为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往往病情危急,产妇常有生命危险,需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

多年来根据我在剖宫产术中的经验,直视下观察子宫出血的真正原因,从而总结了我们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体会,下面我们把2005年至2012年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35个病例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5年1月~2012年3月一共处理了35例,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在400ml以上的产妇,在35例病例中,年龄在19~41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20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早剥7例,子宫下段裂伤3例。

1.2 出血原因35例产妇除胎盘早剥7例外,其余16例最初出血都是子宫整体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血,经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等处理后随着宫体的收缩血窦关闭,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下段损伤出血。

具体情况如下。

1.2.1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由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消耗、合并贫血和妊高症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巨大儿,双胎或多胎,羊水过多等。

处理方法有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必要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如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则结扎子宫动脉或行子宫切除。

在我们多年工作中发现经过宫体注射、静脉滴注宫缩素,子宫体按摩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后,宫体部的大部分血窦随着子宫的收缩而关闭,而最后出血的部位主要是子宫中下段。

在本人所观察到的病例中有8例单纯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5例是下段胎膜剥离面出血,3例是在取胎头时反复摩擦致下段内膜的损伤广泛渗血。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ppt课件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ppt课件

药物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止血药物来 预防出血。
术中止血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采取有效的止 血措施,如结扎、压迫等。
产后预防
观察出血情况
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 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如 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处理。
促进子宫收缩
使用宫缩剂等药物来促进 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预防感染
产后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减少因感染引起的出 血。
PART 04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并发 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与处理
产后出血
感染
血栓形成
脏器损伤
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
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 感染,保持手术部位清
洁干燥。
早期活动,预防性抗凝 治疗,避免长时间卧床。
及时发现并修复损伤脏 器,必要时进行多学科
联合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控制
一名35岁的经产妇,因瘢痕子宫行剖宫产 术,术中出现大出血,失血量达1500ml。
患者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 官功能衰竭。
处理措施
结果
立即进行宫腔填塞止血,同时输注红细胞 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并使用凝 血酶原复合物和抗纤溶药物。
处理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发生。
案例三:产后出血预防措施案例
PART 01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概述
定义与原因
定义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指产妇在剖 宫产手术过程中出现大量血液流 失,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威胁母 婴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
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 盘剥离面出血、子宫切口撕裂、 凝血功能障碍等。
症状与体征
症状
产妇可能出现心慌、气促、头晕、乏 力、面色苍白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 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8例抢救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8例抢救处理
Eme g n yma a me to sieb ed n u i a s la e t n i 8 c s s r e c n g e n f ma sv le i g d rn g e a' n sci n 5 a e g e o
韩 凌霄 ,胡春 秀,孔祥玲 ,吴维光 ,陈亚琼

h ,若失败需要再 次进入腹 腔及宫 腔止血 ,临床上采用有 一
剖宫产术中 出血 原 因主要 有子宫 收缩 乏力 、胎 盘因素 和子宫切 I裂伤 等。本 文 中子 宫收缩 乏力 占术 中出血病例 5 1 的 5 .%,是术中出血 的首要原 因 ,与文献 [ 3 86 2 报道一 致。
子宫收缩乏力 常见于 :产程 过长 ,有剖 宫产史 或多次 分娩 史 ,双胎及 巨大 儿 、羊水过 多和妊娠 期高血 压疾病 、胎盘
除;1 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子宫卒 中,经保守治疗 ,未 行子宫切除 。所有 病例 术后腹部 切 口甲级愈 合 ,无其他 并 发症发生 ,术后 4 2d患者门诊 随访 ,均恢复 良好 。
剖宫产术 中出血原 因主要 为子 宫收缩 无力 ,其 次为 胎
盘 因素 ,如前置胎盘 、胎盘粘连 、胎盘早剥和胎盘植入 。
的原因…。如何及 时有效 止血一 直是产 科处 理 中的一个 重
要问题。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收缩乏力 3 4例 ,前 置胎盘 3例 ,胎盘粘 连 6例 , 胎盘植入 3例 ,胎盘 早剥 3例 ,子宫切 口撕裂 和子宫 切 口
血管出血 7例 ,子宫发育 不 良 2例 ,出血 量 8 0 1 0 0 0ml 5
维普资讯
第 1 6卷第 1 期
Vo. 6 No 1 11 .
20 0 7年 1 月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产妇生命,所以必须对其出血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止血方法。

;④休克指数:SI=0.5~1 <20%(500~750ml),SI=1 20~30%(1000~1500ml),SI=1.5 30~50% (1500~2000ml),SI=2 50~70% (2500~3500ml)。

⑤血色素:每下降1g约失血500ml,⑥红细胞: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3g(1500ml),⑦血球压积:下降3%约失血500ml。

出血量测量不准确将丧失产后出血的最佳抢救时机。

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如软产道裂伤缝合时间长)和未被发现的血肿常常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原因。

失血性休克分级标准见下表:分级SI失血量(mL)心率(次/分)血压呼吸(次/分)尿量(ml/h)神经系统症状I(代偿性)0.5-1 <1000 10-15% ≤100 正常14-20 >30 轻度焦虑Ⅱ(轻度) 11000-150015-25%>100 下降>20-30 >20-30焦虑,易激Ⅲ(中度) 1-1.5>1500-200025-30%>120显著下降>30-40 5-20 萎靡Ⅳ(重度)1.5-2 >2000 35-45% >140极度下降>40 无尿昏睡1.分析出血原因:出血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90%。

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植入性胎盘)、子宫切口撕裂、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全身及局部情况(产妇休息欠佳,焦虑、贫血、体质虚弱、低蛋白血症、瘢痕子宫、子宫肌瘤切除术后)。

(1)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发生于产程延长、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少等。

子宫收缩乏力历来都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剖宫产术是一种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助产方式,尤其适用于胎儿或母亲出现突发状况的情况。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大出血,这种情况在广大妇女朋友们中引起了严重的恐慌和担忧。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便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母婴的安全。

一、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1. 宫缩不足:剖宫产术中,如果宫缩不足,那么胎儿和胎盘等物质就不能顺利地排出,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滞留等情况,会引起大出血的发生。

2. 孕产道的损伤:在剖宫产术中,医生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术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伤及了孕产道的某些部分(如阴道或颈部)就会引起大出血,特别是在妊娠期间罹患了疾病的女性,在剖宫产术中血管和组织的断裂风险更高。

3. 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间罹患贫血、凝血因子异常等并发症,会导致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增加,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4. 产科操作不规范: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如果没有经验或操作不规范,就容易误伤产妇,导致不必要的出血。

如使用过硬的器械和手段,损伤羊水池及胎膜,胎盘搓揉力过大等等。

二、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1. 及时进行输血: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时,应该立即进行输血,以及时补充体力和减轻失血造成的营养不足,这样子会让女性的身体机能得到保障。

2. 进行器械止血:如果是孕产道断裂或者手术抓取器穿刺不当造成的出血,那么需要紧急进行器械止血。

这种止血方法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滑环夹、血交叉串夹或缝线夹等特殊器械,通过缝合和固定撑开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3. 治疗原因:需要根据大出血的原因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宫缩不足导致的,就需要接着使用药物、缩宫带、洛克宁等治疗方法,促进宫缩、推进产物排出,以避免同时产生的产科并发症。

如果是由于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血,那么就需要用合适的药物治疗这种情况,如补充新鲜的凝血因子等。

4. 改变手术方式:在无法把出血控制住的情况下,医生需要对手术方法进行调整,改为行子宫切除手术,以终止大出血,甚至采用福莫司生产胶片进行闭合止血。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关键词]剖宫产术;大出血;原因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急产妇生命,所以必须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止血方法。

1子宫收缩乏力1.1常见诱因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发生于产程延长、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少等。

1.2处理方法常有催产素40~60单位官体肌注,同时再以20单位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可在短时间内维持有效的收缩,或以麦角新碱宫体肌注,首量0.4mg,约在7min内达到最大效果,可维持2h,是静点催产素的良好协同剂。

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静注麦角新碱0.2mg,可在40~60s内促使子宫达强直性收缩状态,持续30min,比静点催产素更安全,但妊高征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禁用。

应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的同时配以按摩子宫或用乙醚纱布直接刺激子宫收缩,立即缝合切口恢复子宫肌层的完整性,有利于子宫收缩力的恢复,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

若宫缩仍不良,可采用卡孕栓舌下含服或塞肛。

2前置胎位2.1发生原因①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在此处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

②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收缩乏力。

③羊水通过创面进入子宫血窦,发生急性DIC,造成血液凝血障碍性大出血。

2.2处理方法子宫切口尽量避开胎盘。

术前根据B超图像确定胎盘附着位置以及羊膜囊的位置、胎方位来选择合适的切口。

如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应迅速切开胎盘,进入羊膜腔取出胎儿;如果做古典式切口,虽然能避开胎盘,但因宫体肌层厚,切开出血多,所以尽量不采取此切口。

胎儿取出后,宫体肌注、静点宫缩剂,及时娩出胎盘,在确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时,尽快缝合子宫切口,起到止血效果,有助于子宫收缩。

对胎盘剥离面的活动性出血,应用宫纱布压迫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加凝血酶覆盖剥离面再加纱布块压迫。

有活动性出血处采用“8”字缝合止血。

术中应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避免子宫出血,缺氧及休克的发生。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大出血不仅会导致产妇的生命危险,还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一系列的风险。

因此,抢救和护理措施在剖宫产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1.及时发现和评估:在剖宫产手术中,手术人员应密切关注手术过程中出血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大出血征兆。

同时,定期估计出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评估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

2.血液代谢和凝血功能的评估:由于大出血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失血性休克,血液代谢和凝血功能的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等指标,评估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为之后的抢救提供依据。

3.及时启动紧急输血和血液制品:对于产妇失血过多的情况,应尽快启动紧急输血和血液制品。

首先,进行红细胞输血来恢复血容量,同时可根据凝血功能评估的结果,输血新鲜冷冻血浆和血小板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4.查找并控制出血源:在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出血原因有子宫切口不足的闭合和血管的损伤。

对于子宫切口不足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紧急手术修复;对于血管的损伤,应用缝线、止血夹等器械进行系统修复。

5.应用药物进行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可以通过应用药物来促进凝血和止血。

常用的药物有丙种球蛋白、新鲜冷冻血浆、凝血因子VII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根据凝血功能评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应用。

除了抢救措施外,护理工作在剖宫产术中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护理措施:1.保持产妇的稳定:产妇在大出血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情况,所以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2.维持血液代谢的平衡:在大出血的情况下,产妇可能需要输血和血液制品,所以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输血反应和输血后的血液代谢情况,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3.有效的疼痛控制: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可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而疼痛可以导致身体紧张和血压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2-12-25T14:26:41.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段丽红薛冬梅
[导读] 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段丽红薛冬梅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472500)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091-02
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1]。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情况也随之增高。

术中大出血已成为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往往病情危急,产妇常有生命危险,需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

多年来根据我在剖宫产术中的经验,直视下观察子宫出血的真正原因,从而总结了我们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体会,下面我们把2005年至2012年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35个病例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5年1月~2012年3月一共处理了35例,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在400ml以上的产妇,在35例病例中,年龄在19~41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20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早剥7例,子宫下段裂伤3例。

1.2 出血原因
35例产妇除胎盘早剥7例外,其余16例最初出血都是子宫整体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血,经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等处理后随着宫体的收缩血窦关闭,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下段损伤出血。

具体情况如下。

1.2.1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由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消耗、合并贫血和妊高症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巨大儿,双胎或多胎,羊水过多等。

处理方法有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必要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如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则结扎子宫动脉或行子宫切除。

在我们多年工作中发现经过宫体注射、静脉滴注宫缩素,子宫体按摩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后,宫体部的大部分血窦随着子宫的收缩而关闭,而最后出血的部位主要是子宫中下段。

在本人所观察到的病例中有8例单纯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5例是下段胎膜剥离面出血,3例是在取胎头时反复摩擦致下段内膜的损伤广泛渗血。

参考文献陈燕[2]研究中也表示应着重于宫颈及子宫下段的处理,如双手压迫法、宫腔纱条填塞法等。

因此,剖宫产术中应熟练掌握胎头娩出技巧,以避免因胎头娩出困难导致的下段内膜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10u,胎盘娩出后可向下段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及纱布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可使用可吸收肠线间断缝合下段剥离面出血点。

1.2.2 前置胎盘发生大出血的原因有①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②胎儿胎盘娩出后,易发生宫缩乏力,特别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不能压迫胎盘剥离面血窦而止血;③羊水通过创面进入子宫血窦,造成凝血功能障碍性大出血。

处理方法:子宫切口尽量避开胎盘。

术前确定胎方位及胎盘附着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

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及时娩出胎盘,无活动性出血时,尽快缝合子宫切口,恢复子宫肌层的完整性,有助于子宫收缩。

对胎盘剥离面的活动性出血处可用纱布块压迫止血、采用“8”字缝合止血或应用明胶海绵加凝血酶覆盖剥离面术中有效维持循环血容量,术后继续给予宫缩剂。

1.2.3 胎盘早剥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剥离的胎盘绒毛中含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可激活外缘性凝血系统,诱发DIC。

处理方法:预防DIC的关键是一经确诊尽早终止妊娠。

术中维持充足的血容量,取出胎儿及胎盘后,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

如发现子宫表面有紫蓝色瘀斑,即子宫卒中,则宫壁内注射宫缩剂配以热盐水纱布包裹热敷子宫,再按摩子宫,如子宫色泽不佳收缩不良,属不能控制的出血,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如子宫色泽由深变浅,色红质硬,可保留子宫。

1.2.4 胎盘植入发生原因子宫黏膜缺陷或缺乏是胎盘植入的病理基础。

剖宫产、刮宫史和子宫发育不良是胎盘植入的三大好发因素。

因此所有的子宫内膜病变都容易发生胎盘植入。

已剥离的胎盘间撕裂出血或出血发生在将胎盘从肌层剥离时,或植入部位的子宫收缩不良,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全部位植入胎盘迅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如局部或部分植入则剥离胎盘,不能暴力抓取胎盘,而可以继续让其保留在原位,宫腔内有明显血窦开发应用“8”字缝合,并使用缩宫素或宫腔内纱布压迫。

术后用药物辅助治疗如注射MTX,口服米非司酮,或日后B超随访监视下刮取处理。

1.2.5 子宫下段撕裂伤发生原因常为瘢痕子宫、经过试产子宫下段菲薄、术者手法不正确暴力撕开子宫切口或暴力娩出胎头,致子宫下段横切口向下延伸。

也有向两侧延伸至阔韧带,甚至子宫血管,或向下延伸至膀胱底,宫颈或阴道穹窿,累及血管丛,造成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为卵圆钳夹切口,恢复解剖关系,缝合子宫肌层,关闭血窦,达到止血目的。

病情严重,多种方法均不能止血者应行全子宫切除。

1.2.6 DIC发生原因①重度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②术中血窦开放,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羊水栓塞,发生急性DIC,③术前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未及时纠正或术中出血时仅输库存血、晶体液而导致血小板和可溶性凝血因子缺乏。

处理方法输新鲜全血,补充有效血容量。

氧气吸入。

如果系羊水栓塞引起的DIC,还需抗过敏,地塞米松40mg加GS静脉慢推。

纠正肺动脉高压,首选罂粟碱30~90mg 静脉慢推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一经诊断应及早应用肝素,高凝阶段应用效果好25~50mg加GS100ML静脉滴注,1h滴完。

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作为监测保持在20min左右。

然后在肝素基础上输注新鲜血,不但补充血容量,也使肝素使用时更安全。

肝素用后血液仍不凝,要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

经以上处理后,对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即使在休克状态下,也应边抢救边手术切除子宫。

不能用宫缩剂。

防止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纠正酸中毒等治疗。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例中只有1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经处理无效行次全子宫切除外,其余病例经及时处理取得成功。

术后无继发大出血现象,住院期间体温无明显异常,住院5~7天出院,产后42天复诊,子宫收缩好,恶露在产后20天左右干净,没有发现盆腔感染病例。

3 讨论
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原因是直观的,所以处理出血的方法也是直接的并且是迅速的,在术中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徒手按摩子宫、直接压迫出血点、宫体注射宫缩素、口服米索前列醇片、迅速缝合切口等方式,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

因此在剖宫产术中我们遇到的35 例出血,均经过积极的处理,子宫体收缩良好,其余的3例出血的部位因在子宫下段前后壁,广泛渗血,出血量大;原因主要在于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较差,既不能使附着于此处的胎盘完全剥离,又不能有效收缩压迫血窦而止血,出血量多难以控制,缝合止血不理
想,常会出现越缝越出血的现象,因此应该先采用纱布局部压迫止血及下段注射缩宫素的方法再缝合。

所以我们建议在剖宫产术中,如发现有类似子宫下段出血现象,通过一般的处理无好转,可以果断地采用本方法,用大血纱局部压迫,注意把血纱的尾带放入阴道内,以便于取出,缝合子宫切口时不要缝到血纱即可,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这方法,可以减少出血量,也大大地降低了子宫切除的机率。

我们觉得此方法的好处是既保留了子宫自然复旧的生理又达到止血的效果。

通过本组病例的研究以及在平常的剖宫产术中观察总结发现,往往难治性的产后出血不是宫体收缩乏力引起,而是子宫中下段收缩不良血窦开放广泛渗血,导致产后大出血,由此可见如果阴道分娩的产程中遇到的产后难治性大出血,我们从中得到启发,着重于宫颈及子宫下段的处理,如双手压迫法、宫腔纱条填塞法等。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常危及产妇生命,必须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

同时也提醒同仁们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精炼手术操作,尤其熟练掌握胎头娩出技巧,从而可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出血率。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陈燕.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53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068~10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