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_0
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目的:观察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100例产妇分A、B两组,每组50例。
两组产妇需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出现产后出血时,A组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12U垂体后叶素加入10%葡萄糖500ml液体中静滴);而B组仅使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
结果:A组治愈率96%,B组治愈率70%。
A组与B组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减少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而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分娩因子宫收缩乏力(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把100例产妇分A、B两组,每组50例。
两组产妇需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出现产后出血时,A组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垂体后叶素;而B组仅使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
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凝血功能正常、年龄20-40岁,排除心脏病和出血性疾病,一般资料相似的产妇。
1.2方法:①A组: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持续按摩子宫,缩宫素(10U静推、20U静滴),米索前列醇(400ug口服、200ug局部放药),联合使用12U垂体后叶素加入10%葡萄糖500ml液体中静滴,先快后慢,快速时可每分钟20~40滴,血止后可每分钟6滴,维持4~6小时后停止。
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产妇9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将所有研究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产妇49例。
其中对照组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用催产素进行治疗,试验组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药物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手术24h后,试验组的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试验组的产妇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两组之间的出血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
结论: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疗效突出,能明显改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情况,可有效防止产妇在产后发生大出血概率。
关键词:剖宫产;垂体后叶素;临床效果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是指胎儿在分娩出后的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的产妇,是产科比较严重并发症[1]。
分娩后的短时间内大量失血,易导致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的生命,休克时间太长也有可能导致产妇脑垂体的功能减退,对幸存妇女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卫生组织报告,产后出血已成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2]。
因此,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是医疗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地方。
下面详细讲述用垂体后叶素和催产素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产妇98例,这些产妇已排除对垂体后叶素及催产素禁忌的产妇,按住院先后顺序将所有研究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产妇4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25.5士4.2岁,有初产妇25例,经产妇24例,瘫痕子宫的有8例,剖宫产指征为巨大儿的有7例,产前为贫血的有11例,为前置胎盘的有6例,羊水过少的7例,双胎妊娠为6例,胆汁淤积症为4例。
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在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组 抽取 我 院于 2 0 1 2 年 9月 至 2 0 1 3年 9月收治 的剖 宫产 产 计数 资料行 x 。 检验 ,P< 0 . 0 5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观 察组 7 9 例 ,4 例 产妇 出现产后 出血症状 ,出血率 为 5 . 0 6 % ,
妊娠 期高血 压 等症 状。将 产妇 随机 分为 两组 ,其 中观察 组采用 垂 对照 组 7 9例 ,1 O例产 妇 出现产 后 出血 症状 ,出血 率 为 1 2 . 6 5 % , 体后 叶素配 伍缩 宫 素治疗 ,对 照组采 用缩 宫素 治疗 ,两 组产妇 的 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观 察 两 组 产 妇 用 药 治 疗 产
1 . 2一般 方法
两组 产妇 行剖 宫产 手术 ,待胎 儿娩 出后。取 2 0 U 缩 宫素 予 以 ( 3 8 1 . 0 7 ±6 1 . 8 4 )m l ,观察 组产后 出血量 明显低于对 照组 ,比较
宫体肌 注射 , 再 行常规 治疗 。 若 产妇仍 然存在 子宫收 缩异常 的情况 , 两 组产 妇 的第 三 产程 时间 ,观察 组 为 ( 1 4 . 0 8 ±3 . 9 0 )m i n , 对 照 子 宫 出血 ≥ 1 5 0 m 1 ,且 未 出现 好转 迹象 。观 察 组产 妇将 1 2 U 垂 体 组 为 ( 1 9 . 2 4 ±4 . 7 2 )m i n ,观察 组 明显低 于 对照 组,差 异 具有 统 后 叶素 混至 l O O m l生理盐 水 中,行 静滴 ,注意 调节 滴注 的速 度 。 计 学意义 ( P< 0 . 0 5 ),见表 1 。
表 1 两组产妇临床观察对 照表
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84例破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难治性产后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垂体后叶素宫体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 h 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评定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垂体前叶素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止血效果明显,临床效果显著。
标签: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垂体后叶素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由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剥离情况等胎盘因素导致的常规手段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1]。
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如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可导致患者失去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我院采用常规方法+垂体后叶素宫体注射治疗破宫产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破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其它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28.3±4.2)岁,孕周35~42 w,平均(37.4±1.9)w,其中前置胎盘35例,胎盘粘连4例,胎盘植入3例,具有2次以上流产史患者29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9.1±4.5)岁,孕周36~41w,平均(38.1±1.5)w,其中前置胎盘38例,胎盘粘连3例,胎盘植入1例,具有2次以上流产史患者25例。
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1.别名必妥生;垂体后叶素;垂体素;催生针;脑垂体后叶素;2.外文名Pituitrin3.适应症1.可用于产后出血、产后复旧不全,促进宫缩、引产。
2.治疗尿崩症。
3.肺咯血及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4.术后肠麻痹和尿潴留。
4. 规格注射液:每支5单位(1ml);10单位(1ml)。
5.用法用量:因本品能被消化液破坏,不宜口服。
流产或产后出血:肌内或皮下注射,5~10U/次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滴。
治尿崩症:皮下注射5~10U/次,一天可注射数次。
大量肺咳血:本品10U,用25%~50%葡萄糖液20rnl稀释后缓慢注射;或10~20U加入500ml葡萄糖液体内缓慢滴注,对反复咯血病人可达持久止血效果。
急救治疗:本品10U加入2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或稀释至5%葡萄糖500ml液体中滴注,必要时重复。
1次6~8h,极量20U/次。
6.作用机制垂体后叶素是从动物脑腺垂体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包含催产素和加压素(抗利尿激素)两种不同的激素。
催产素小剂量可增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加压素能直接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尤其对内脏血管),可降低门静脉压和肺循环压力,有利于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止血;还能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本品是从猪、牛、羊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为白色粉未,微臭,能溶于水。
垂体后叶素的循环半衰期为20分钟,在肝脏和肾脏中分解。
7.注意事项①注射后若有面色苍白、出汗、恶心、腹痛、便意、心悸、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应高度警惕并采取急救措施;②因收缩血管可诱发心绞痛,对冠心病、动脉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明显瘢痕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后期、肺源性心脏病及过敏体质者禁用;③用于引产应谨慎;凡胎位不正、骨盆狭窄、产道阻碍、剖腹产史、软产道有临产者均忌用本品引产,以免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④本品含有抑菌剂,一般不作静脉注射,但在肺出血等急救时,亦可作静滴或静注,但应缓慢注射;⑤本品宜冷藏,避免冰冻。
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1资料 与 方法
垂体 后 叶 素组 2 1 2例 ,缩 宫素 组 3 2 4例 ,在胎 儿娩 出后 给 予 药物后 观 察产 后 2 h ,产后 2 4 h的 出血量 及 g三 产程 时 间 。结 果 卡 孕栓 组及 垂 体后 叶素 组 第三 产程 时间 均明 显低 于 缩 宫素 组 ,差 异有 显著 性 , P < O . 0 5产后 2 h出血 量 ,产 后 2 4 h出血 量均 少于缩 宫 素组 ,P < O . 0 5 ,但 两
国匣
强眭珂
2 0 1 3 年 6月第 1 1 卷 第1 7 期
・临床研究 ・ 2 4 7
垂体 后叶素联合缩 宫素 用于预防产后 血的 临床观察 易引 君
(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 院,湖 南 湘潭 4 1 1 1 0 4 )
【 摘要】 目的 探 讨垂 体后 叶 素预 防产 后 出血 的效 果 。 方法 将 正 常分娩 的 具有 高危 因素 的产 妇 分为卡 前列 甲酯栓 ( 以下 简称卡 孕栓 ) 组1 2 6 例,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2 4 7 — 0 1
产 后出血是产 科临床 上最常见 的一种 并发症 ,在 我国孕产 妇死亡
中仍处于顺 位 中的第一 位 ,子 宫收缩乏力 又是产后 出血 中最常 见的原
表 1三组 产妇 的产后 出血量 及 第三产 程 时间 比较
缩宫素与垂体后叶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高 温作用下 ,可使 细胞膜结构 出现改变现象 ,增 加其通透性 ,使化疗 药 物较易进入细胞 内部 ,提高化疗 效果 ,在一 定程度上改善 患者临床 症状 ,延 长患者有效 生命周期 口 ] 。综 上所述 , 在 中晚期 宫颈癌疾病 临
l 9 e mb e r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3 1 圈哑
癌患者 中 ,治疗组患者近 期治疗总有有效率 高达9 2 . 5 9 %,同对 照组患
官颈癌疾 病在临床治 疗上给患者健 康带来严 重威胁 ,降低 患者生 活质量 。手术 、放化疗方法 为治疗官颈癌疾 病的有效方法 ,在一定程
增加 肿瘤周 围的 血流 ,进而使其周 围药物浓度增 高等 。除此 之外 ,在
兴源、周同冲和林晓丹等学者在 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 中晚期
官 颈癌的近 期疗效观察 》 中研 究结果基本 一致【 4 ] 。因此 ,热疗联 合 同 步放 化疗方法值得 在治疗 中晚期宫颈癌疾病 临床上推广应用 ,在一定
床上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法具有 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
生 活质量 ,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 期。本次研 究选 取的5 4 例 中晚期宫颈
[ 4 】 石 兴源 同 同冲 , 林 晓丹等 . 深 部热 疗联 合 同步放 化疗 对 中晚期宫 颈癌 的近期疗 效 观察 [ J ] . 中国当代医药, 2 0 1 1 , 1 8 ( 3 5 ) : 7 — 9 .
者 的7 0 . 3 7 %相 比,有一定 优势 ,P <O . 0 5 ,且治疗 组患者 出现不 良反 应 发生率 同对照组患者 间没有 明显差异 性 , P >0 : 0 5 ,该研 究结果同石
垂体后叶素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
2 ・ 8
一 山旦医药枣志 2  ̄年 1 18 X 月第 3 7卷第 1 期
Sax Mc , na 08V 1 7N . hni d J ur 20 ,o. ,o 1 Ja y 3
肠黏膜处广泛水肿 、 充血 . 直肠和乙状结肠 交界处有散在溃 疡面 , 断为慢性溃疡 性结肠 炎 , 诊 用上述灌 肠汤液 6 1 0 . 每 日晚睡前便后 给 以保 留灌 肠 , 日 i次, 2个疗程 , 每 经 大
作 者 简介 : 亚静 , ,9 4年 1月生 , 治 中 医师 , 原 市 孟 女 17 主 太
第 八 人 民 医院 , 3 0 2 0 0 1
垂体 后 叶 素 配伍催 产 素 预防 剖宫 产 术 中 出血 的临 床观 察
山西 中医学院 中西 医结合 医院(3 o 3 张 o o 1) 产后 出血 是产科常见的严重 并发症 之 一, 为产妇死 亡
( 稿 日期 : 0 7 0 —5 收 2 0 —9 0 )
便次数减少 , 腹痛症状减轻 , 停药 3d 再续 2个疗程后 , , 大 便成 形 , 腹痛消失 , 乙状 结肠镜 复查肠 黏膜正常 , 随访 未复
发。 S 讨 论
慢性结肠 炎是 一种 发病 缓慢 、 病程 较长反复 发作 的临 床常 见病 , 临床表现以腹泻 、 其 腹痛 、 腹胀 、 肠呜 、 里急后重 , 大便带有黏液或脓 血便为主 , 似属祖 国医学 的“ 风” “ 肠 、脏 毒 ”“ 、久痢 ” 等范畴 。发病原 因至今 尚不清楚 , 变部位 多 病 累及直肠 、 乙状结肠 。采用 中药保 留灌肠法 , 可使 药物直 达 病属 , 促进 消炎 、 对 消肿 、 溃疡面愈 合及缩短疗程 、 提高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中156例术中出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操作为胎盘娩出后擦拭宫腔,对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者给予垂体后叶素12单位+5%葡萄糖液250ml以25-30滴/分钟的速度持续滴入,术中常规加缩宫素20U宫体注射。
结果: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对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
结论: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方法简便、安全、价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且适于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剖宫产;出血;临床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优良的麻醉监护及手术损伤、术后感染的明显减少,使得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另外,产妇对于经阴道分娩认识上的误区和一些社会因素的干扰,都使得国内外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也是剖宫产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如何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问题,产科医生们都在积极探讨解决的办法。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累计行剖宫产术1546例,其中156例术中出血>500 ml。
下面就对应用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术中出血156例(经按摩子宫、大剂量宫缩剂、局部压迫及缝合止血等方法均无效)。
其中,初产妇68例,经产妇23例,瘢痕子宫67例,产妇年龄22-41岁。
2.2 剖宫产指征及出血原因: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16例,头盆不称10例,继发性宫缩乏力56例,初产臀位3例,瘢痕子宫63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5例。
术中出血原因:
宫缩乏力56例,常发生于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产程延长、应用硫酸镁、有感染、合并糖尿病孕妇或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剖宫产大出血,最终均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出血。
胎盘剥离面出血3例,前置胎盘5例,其主要原因:(1)前置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此处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及血管;(2)在胎儿、胎盘娩出后,由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缺乏有力的收缩。
瘢痕子宫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瘢痕切口处组织肌化及肌纤维断裂,影响了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畸形,从而使子宫下段收缩差。
2.3治疗方法:首先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500ml液体(葡萄糖或糖盐)加缩宫素20U,同时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
对以上處理失败的子宫收缩乏力者,立即建立另一静脉通道,给予垂体后叶素12单位+5%葡萄糖液250ml以25-30滴/分的速度持续滴入,对胎盘剥离面的活动性出血,用纱布紧压出血处,当子宫开始收缩、出血减少时,尽快缝合子宫切口,恢复子宫原有解剖,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
3 结果
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156例产妇均成功有效,在3-6分钟内子宫有效收缩,宫体由软变硬成球形;用药10-15分钟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直至无活动性出血,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及迟发性出血。
156例产妇在产后42d随访中,无一例发生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且产后母乳量也未见减少。
术后不良反应或禁忌:(1)滴速过快或静脉推注易引起腹痛或腹泻;(2)给药时应注意患者的血压;(3)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均忌用。
4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1],而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
引起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因素很多,大部分为精神因素、试产失败、产科并发症、子宫本身因素等。
一般情况下,经应用缩宫素、缝合子宫、徒手按摩后即可起到良好效果。
但一小部分病例经上述积极处理后仍不能奏效,子宫仍然柔软不收缩,出血量增多,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从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概率,且术后仍可能继发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这可能与产妇的个体差异与缩宫素受体的占满率有关,或许因单纯缩短子宫肌纤维无效,需更多地增强子宫收缩频率[3]。
还有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出血过多危及生命时,常被迫切除子宫许多产妇因此丧失生育能力。
由此可见,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恰当,关系着产妇的生命和身心健康。
4.1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可行性:从1996年Lurie首次使用垂体后叶素控制出血后获得成功后[4],垂体后叶素就一直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理想药物,它是从动物脑垂体后叶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含缩宫素(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抗利尿素),前者收缩子宫肌、收缩血管而起止血作用,后者则起抗利尿和升高血压作用。
垂体后叶素小剂量可增强妊娠期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的作用。
其所含的血管加压素受体,通过鸟甘酸调节蛋白激活细胞膜内磷脂酶,使磷脂醇二磷酸生成三磷酸肌醇,内质网释放钙离子,使血管平滑肌收缩[5]。
加压素有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抗利尿及升高血压的作用。
垂体后叶素的半衰期为1-15分钟,静脉滴注可引起子宫立即收缩,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6]。
已经有报道显示其在术中子宫下段肌注而对宫缩乏力有明显效果[7]。
缩宫素能够促进钙离子释放及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从而促进止血。
但缩宫素的半衰期短,仅3-10分钟,促子宫收缩持续时间短,仅为0.5h,且缩宫素个体药敏差异为8.8倍[8]。
已有研究报道显示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素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其出血量比单纯术中使用缩宫素的患者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两种药物的联用在药效时间差异上及个体药敏差异上有互补作用[9]。
从本组临床应用发现,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适用于宫缩乏力性出血,对缩宫素无效的宫缩乏力性出血仍适用。
多年来临床上产后单纯应用缩宫素,缩宫素在体内很快被胎盘所产生的缩宫素酶灭活及清除,故此缩宫素在体内的作用很快消失。
而两种药物的联用,保证了良好疗效。
4.2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意义:多年来,临床上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一直采用麦角新碱和催产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仍然有一部分产妇未能奏效。
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不但都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增强子宫收缩频率,且联用还能弥补各自药效时间和个体药敏的差异,因此比单独使用更为优良。
另外,两种药物性能稳定,不需特殊储存,都具有价格低廉、效果可靠、使用简单、易掌握、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10],对剖宫产术中一般方法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有良好疗
效,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这种方法对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
[2] Allam MS,B-Lynch C. The B-Lynch and other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techniques. Int J Gynaecol Obstet,2005,89(3):236-241
[3]王玉环,林莲莲,方晓红. 垂体后叶素防止产后出血[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78
[4] lurie S,Appelman Z,Katz Z. Intractable postpartum bleeding due to placenta accretion:local vasopressin may save the uterus. Br J Obstet Gynaecol,1996,103(1):1164
[5] 高榮斌,塔拉.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的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9):46
[6] 阙瑜妮.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09,38(10):1217-1218
[7] 张敏. 垂体后叶素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28
[8] 陈文萍,柳利辉.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学,2003,3(4):35-36
[9]韩庆,崔华英,周栩茹. 择期剖宫产术前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预防出血的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11,22(6):80-81
[10] 王泽华,李慰玑. 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6):326安排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