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说明书
HANBELL 磁悬浮离心压缩机 RTM-090 技术手册说明书

磁悬浮离心压缩机RTM-090技术手册目录一. RTM系列压缩机介绍 (4)结构特色: (4)使用环境: (4)二、设计基本信息 (5)2.1压缩机命名: (5)2.2工作温度范围: (5)2.3 压缩机规格 (6)2.4 压缩机外观尺寸: (7)2.5 管路连接 (8)2.5.1吸气端/排气端/节能器法兰: (8)2.5.2 蝶阀: (10)2.5.3 逆止阀: (11)三. 进气结构介绍: (12)3.1 进气导叶(Inlet Guide Vanes): (12)3.1.1 入口导叶控制: (12)3.2 执行器: (13)3.2.1 执行器基本信息: (13)3.2.2 线路连接: (14)3.2.3 配线施工: (14)3.2.4 各部控制介紹: (15)3.2.5 问题与解决: (18)3.3 容量调节: (18)3.4 安全裕度方程式: (19)3.5 热气旁通(HGBP): (20)3.6中压关断阀: (20)四、电机: (21)4.1 电机冷却管道: (21)4.1.1 冷媒加热器规格: (21)4.1.2 Pt100电阻温度传感器规格: (21)4.1.3 Pt100军规接头接线点位: (22)4.2 电机冷却回液: (22)4.3 电机温度控制: (24)4.4 电机连接: (24)4.4.1供电电压&频率: (24)4.4.2 变频器搭配组件: (25)4.4.3 接地: (26)4.4.4 主电源输入电缆: (26)4.4.5 接线注意事项: (27)4.5 电机MCC (27)五、控制线接口连接: (28)5.1 磁浮控制器(Magnetic Bearing Controller ,简称MBC)基本数据: (29)5.2 MBC安装注意事项: (29)5.3 MBC外观尺寸: (30)5.4 MBC各接口位臵: (31)5.5 MBC接口信息: (31)5.5.1 接口补充说明: (32)5.5.2 MBC与PLC的通讯 (32)5.6 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简称THD)基本数据: (33)5.7 THD安装&固定: (33)5.8 THD 接口说明: (34)5.9 变频器(VFD) 接口连接: (35)5.10变频器内部参数 (35)六、压缩机吊装及安装: (36)6.1 压缩机吊装: (36)6.2 压缩机安装固定: (36)七、指导说明: (38)7.1 压缩机配件: (38)7.2 阀类组件: (38)7.3 送电前检验: (38)7.4 系統要求: (39)7.5 控制要求: (39)7.6 其他设备: (39)附录:简写说明 (40)一、RTM系列压缩机介绍本技术手册提供工程人员、销售工程师、冷冻空调设计工程师使用RTM系列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信息。
麦克维尔产品手册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1010
E3612/C3612 E3612/C3012 E3612/C3012 E3612/C3012 E3612/C3612 E4212/C3612 E4212/C3612 E4212/C3612 E4212/C3612 E4212/C3612 E4212/C4212 E4812/C4812
制冷量
RT
750
型号
WSC WDC WSC(H) WDC(H) WMC HSC PFS PFS XE PES WMD WHS.B HHS.B CUW CUW-HR CUWD-HR CUWD CUWD-HC WGZ-B
制冷量
制冷剂
300RT〜1300RT
HFC-134a
600RT〜2560RT 600RT〜1200RT 1200RT〜2300RT 140RT〜287RT
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一.计划任务书-----------------------------------------------------------------------------1 二.目录----------------------------------------------------------------------------------------2三.概述------------------------------------------------------------33.1压缩机的应用-------------------------------------------------33.2压缩机的分类------------------------------------------------33.3压缩机的基本结构---------------------------------------------43.4活塞压缩机的工作原理-----------------------------------------4四.总体设计-----------------------------------------------54.1 设计活塞式压缩机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54.2已知的参数和压缩机主要结构参数的选取------------------------5五.热力计算----------------------------------------------65.1计算总压力比并选择级数--------------------------------------6 5.2确定各级压力比分配------------------------------------------6 5.3确定各级容积效率--------------------------------------------65.4确定析水系数------------------------------------------------75.5.确定各级行程容积--------------------------------------------75.6.确定各级气缸直径,行程和实际行程容积------------------------75.7计算活塞力--------------------------------------------------85.7.1计算实际吸排气压力--------------------------------------95.7.2活塞力的计算 ------------------------------------------95.8确定各级的排气温度-----------------------------------------105.9.计算轴功率并选配电机---------------------------------------10 六.动力计算-----------------------------------------------------116.1已知条件和数据---------------------------------------------116.2作各级汽缸设计示功图---------------------------------------116.3作图法绘制综合活塞力图-------------------------------------126.4计算往复惯性力---------------------------------------------126.4.1第一列往复惯性力计算-----------------------------------126.4.2第二列往复惯性力计算-----------------------------------136.5摩擦力计算-------------------------------------------------15F-------------------------------------156.5.1往复运动摩擦力s fF-----------------------------------------156.5.2旋转摩擦力fr6.6计算第I列气体力-------------------------------------------156.6.1第I级盖侧的气体力--------------------------------------156.6.2第I级轴侧的气体力--------------------------------------176.6.3计算第一列综合活塞力及切向力---------------------------186.7计算第Ⅱ列气体力-------------------------------------------196.7.1第Ⅱ级盖侧的气体力-------------------------------------196.7.2第Ⅱ级轴侧的气体力------------------------------------- 206.7.3计算第二列综合活塞力及切向力---------------------------21 七.机座部分主要零件设计---------------------------------------227.1 曲轴设计----------------------------------------------------227.1.1 曲轴设计基本原则----------------------------------------227.1.2 曲轴结构尺寸的确定--------------------------------------237.2连杆设计----------------------------------------------------237.2.1 连杆主要尺寸的确定--------------------------------------237.2.2 连杆的计算----------------------------------------------25 八.参考文献-------------------------------------------------------------------------------27三.概述3.1 压缩机的应用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重要能量形式之一的压力能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已十分普遍,所占的地位相当重要。
离心压缩机操作规程

离心压缩机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一)启动条件的确认1、管线系统已经吹扫(N2)置换合格,驱动机、变速系统、润滑油系统、干气密封系统经试运合格,管线、阀门、机体各连接部位紧固良好,无泄漏现象。
2、动力正常供应。
3、冷却水通畅。
4、控制空气(仪表空气)没有油、水份和杂物。
残留水份不可超过20ppm。
5、所有仪表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
6、系统内的所有过滤器元件清洗干净。
7、消防器材齐备,符合质量要求;不安全的因素或隐患已消除。
(二)检查润滑油系统1、确认润滑油箱已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油箱内无冷凝水。
在系统管线充满油后液位在液面计1/2~2/3之间。
检查主油箱油温不得低于35℃,如果小于35℃,则开动油加热器,使油箱的油温达到45℃。
2、检查油冷却器和油过滤器切换管件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
3、打开油泵吸入阀、排出阀。
4、打开油侧通风口和油过滤器上注入管线准备好操作。
5、打开用于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回水阀。
6、打开油压平衡阀前后阀门。
7、关闭至油压平衡阀旁通阀。
8、在油系统冲洗之前,取下油过滤器前面可能已安装的任何粗虑器。
二启动1、检查(1)检查油压,当必要时通过调节阀调节进油总管中的主油压及各供油支管上的油压, 推力轴承润滑油压力。
(2)检查各个出口点的观察玻璃以确保油正在流动。
(3)通过关闭主油泵,检查辅助油泵(电动机驱动)是否正常。
(4)当达到较低的油压限制值时,辅助油泵必须自动地接入。
在这之后,油压必须再次达到设定值。
在主油泵已再次打开之后,手动关闭辅助泵。
2 、压缩机的启动压缩机启动之前,必须遵照下列说明为该装置启动作好准备:(1)盘车2∽3圈,检查有无偏重、卡涩。
(2)油系统启动。
(3)进气阀打开,气体注入该压缩机。
(4)建立必要的气体压差:如干气密封压差。
(5)按照主驱动机厂的说明书,使主驱动机投入运行;注意:无论如何,避免速度小于200 转/分,因为这将在轴承内引起混合的摩擦情况。
在非常低或非常高转速下,无控制的反向转动也必须避免。
DCLC离心式冷水机组使用说明书及维护手册100507

DCLC系列离心式冷水机组使用说明书及维护手册 DCLC SM 版本:2010-1.0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2010.03目录安全注意事项 (1)一、概述 (4)二、机组结构 (5)三、制冷剂 (9)四、制冷循环 (11)五、润滑系统循环 (12)六、主电动机和润滑系统冷却循环 (15)七、起动设备 (16)八、控制系统 (17)九、开机前准备 (35)十、正式开机 (41)十一、操作指导 (42)十二、日常维护工作 (43)十三、故障检修指南 (45)安全注意事项本手册宗旨是当离心式冷水机组运行在设计条件范围内时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和指导。
当操作这些设备时,必须有良好的判断和安全预防措施,操作和维修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意识到可能出现的或潜在的危险,以避免设备和财产的损失,及现场人员的身体伤害。
操作、维修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获得授权许可。
在安装、开机、运行及维护之前,必须确保已理解和遵守了本机组安装手册和使用说明书包含的操作步骤和安全预防措施。
还应熟悉和遵守工作中所涉及的国家标准和法规。
危险建议参照ANSI/ASHRAE 15“机械制冷安全规范”:不要把制冷剂安全排放口安置在建筑物内。
由安全阀排放的制冷剂必须排放到室外,制冷剂积蓄在封闭的空间内会置换氧气引起窒息。
按ANSI/ASHRAE 15标准提供足够的通风,特别是对层高较低的封闭空间。
不得将装有制冷剂的容器堆放在封闭空间内。
吸入各种超高浓度的制冷剂蒸气对人体有害。
制冷剂蒸气的比重比空气大,会降低泄漏点周围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会使眼睛和皮肤受到刺激,同时其光或热的分解物是有毒的。
不允许用氧气和压缩空气作为介质来对机组进行压力试验和管路清洁。
不允许用空气作为介质进行密封试验,只能使用制冷剂、干燥的氮气或两者的混合气体。
运行和试验的压力绝不允许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通过查对说明书和设备铭牌上的设计压力来确认许可的运行和试验压力。
不要关闭任何安全装置的阀门。
离心机技术规范书

1.1工程概述1.2执行规范、标准.1.3技术条件1.4图纸二、基本要求及技术参数2.1电梯技术规格及主要参数2.2电梯基本功能.2.3电梯装潢(另附样本供选择确认)2.4电梯部件配置表2.5与相关专业接口三、供货范围及设备清单3.1供货范围和方式四、项目进度计划五、设计联络.六、工厂监造和检验.6.1工厂监造..6.2工厂检验和测试6.3现场开箱检查.七、包装与运输.八、安装与调试8.1安装.8.2调试九、竣工验收.十、质量保证10.1质保期10.2质量保证.十一、技术文件11.1随机技术文件十二、培训十四、电梯保养.一、设备名称:离心式冷水机组;*二、数量:4台。
以下的各种要求对4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同时适用。
三、单台机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1 机组冷量范围:≥3516KW(1000RT);2 冷量调节范围:20%~100%;*3 供电制式:3相 380V(±10%)/50HZ(±2%);*4 冷却水流量:≥720 m3/h;进出口水温:32/37℃;压力降:≤80Kpa;*5 冷水流量:≥604m3/h;进出口水温:12/7℃;压力降:≤90Kpa;6电功率:≤650 kW7 能耗指标:≤0.66KW/RT;*8主机设备承压:冷媒水侧承压不低于1.6MPa;冷却水侧承压不低于1.6MPa;*9制冷剂:采用国际先进的并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制冷剂。
四、基本技术要求1、基本定义:*1.1“名义工况”是指冷水机组使用侧冷冻水进出水温度为12℃/7℃,热源侧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名义工况时蒸发器水侧允许污垢系数为0.0176m2.℃/kW,冷凝器水侧允许污垢系数为0.044m2.℃/kW,机组名义工况时的额定电压,三相交流为380V,额定频率为50HZ;1.2“机组净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蒸发器中从载冷剂(冷水)处吸取的热量,即冷水质量流量乘以蒸发器进、出口冷水比焓之差的积;1.3“名义冷量”是指机组在名义工况条件下的净制冷量;1.4“机组总输入功率”是指机组总消耗功率,为压缩机电动机输入功率、油泵电动机输入功率总和;1.5“能效比(EER)”是指净制冷量与机组总输入功率的比值,单位kW/kW;1.6“冷水冷却水流量”是指机组在名义工况下的冷水、冷却水的流量,单位m3/h;1.7“压力降”是指机组在名义工况下,水流经蒸发器、冷凝器之压力损失,单位kPa;1.8“耗电量”是指机组在名义工况下,单位时间的用电量,单位kW;1.9“耗电指标”是指机组在名义工况下,每制冷1冷吨(RT)所消耗的电量,单位kW/RT;2、所提供的设备和服务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技术要求:2.1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必须是制造商原厂原装设备,且是全新未经使用的,无任何质量缺陷的,技术成熟、材料优良、性能可靠稳定、结构合理、能耗低、运行噪音低、无污染、操作和保养维护简便的设备。
压缩机说明书

Z-0.28/(20-76)-250型天然气压缩机使用说明书ZNG20(II)•SM目录一、用途和适用范围二、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三、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四、压缩机的安装五、压缩机的装配及拆卸注意事项六、压缩机的操作与使用七、压缩机的油封和保管八、运行故障与排除方法九、主要配合件装配间隙十、保证十一、产品成套设备、随机工具、备品备件、文件清单十二、随机安装图样一、用途和适用范围Z-0.28/(20-76)-250型天然气压缩机(以下简称压缩机),是将气体压力为2-20MPa的净化天然气(经母站压缩机压缩,净化的天然气)压缩到25MPa,供气量为300-1350Nm3/h(吸气压力为2.0〜7.6MPa时),输入车载气瓶内作为燃料代替汽油使用的主要设备。
该压缩机对天然气气质的要求:不含游离水,硫化氢(HS)含量<15mg/Nzw,低热 2 值三31.4Mj/N碇,含尘量W5mg/Nm3,总硫含量(以硫计)W100mg/N理。
二、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一)、压缩机1、型号:Z-0.28/(20-76)-2502、型式:Z型两级混冷活塞式3、压缩介质:净化天然气4、进气压力:2.0〜20MPa5、压缩机启动压力:2.0〜17MPa6、进气温度:W30℃7、排气压力:25MPa8、排气温度:W160℃(冷却前);W环境温差+15℃(冷却后)9、排气量:0.28M3/min10、供气量:300〜1350Nm3/h11、含油量:W5ppm12、噪声:W75dB(A)(箱体外1m处)13、传动方式:直联14、轴功率:W72KW15、电机功率:75KW,防爆等级:dIIBT417、启动与控制(PLC)该机为全自动,即自动启停,自动排污。
主机软启动注油器启动后,主机延时启动。
(二)、主电动机:1、型号:YB315M-82、额定功率:75KW3、转速:740r/min4、电压:380V5、防爆等级:dIIBT4(三)、注油器电机:1、额定功率:0.55KW2、电压:380V3、防爆等级:dIIBT4(四)、控制柜:Z-0.28/(20-76)-250单机PLC控制柜(五)、风机电机(两台)1、额定功率:2X2KW2、电压:380V3、防爆等级:dIIBT4(六)、水泵电机1、额定功率:0.75KW2、电压:380V3、防爆等级:dIIBT4(七)、加热器功率约4X1.5KW三、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压缩机为Z型,两级压缩,气体风冷、气缸内循环水冷活塞式,气缸中心线为竖直方向。
ZH15000离心机指导手册

所有提到的类型和系列号都对应地标在数据铭牌上。
本公司保留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本手册进行修改的权利。
2920 1493 00
2
阿特拉斯.科普柯
目录
1. 概述 1.1 一般描述 1.2 空气流程 1.3 冷凝排水系统 1.4 润滑油系统 1.5 冷却系统 1.6 电气系统 1.7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1.7.1 控制压缩机流量 1.7.2 保护压缩机 1.7.3 监视需维护部件(维护警报) 1.7.4 检查启动条件 1.7.5 控制润滑油系统 1.7.6 最小停机时间内的启动指令 1.7.7 电源故障后的自动重启 1.7.8 压缩机状态的外部显示 1.7.9 BUS 总线连接系统 1.8 控制面板 1.8.1 显示屏 1.8.2 控制按钮/键/图标/指示灯 1.8.3 显示屏下的图标 1.8.4 显示屏下的按钮 1.9 菜单驱动式控制程序 1.9.1 主屏幕 1.9.2 调用主菜单和其它菜单 1.9.3 返回主菜单和主屏幕 1.9.4 屏幕保护程序 1.9.5 主屏幕菜单 1.9.6 构造菜单 1.9.7 设置菜单 1.9.8 维护保养菜单 1.9.9 计时器菜单 1.9.10 数据保存菜单
78
7.4.5 50Hz-8bar 压缩机的详细数据
79
7.4.6 50Hz-9bar 压缩机的详细数据
79
7.4.7 50Hz-10.4bar 压缩机的详细数据
80
7.4.8 60Hz-100psi 压缩机的详细数据
80
7.4.9 60Hz-115psi 压缩机的详细数据
81
7.4.10 60Hz-130psi 压缩机的详细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姓名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1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5月20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处制学生承诺书本毕业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没有抄袭别人的结果。
毕业设计所采用的数据及原理除小部分是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得到,其余数据都是来自计算,绝对没有捏造成分。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愿对文章负全部责任!本人签名:二零一二年五月十日摘要 (3)1 前言 (5)1.1 离心式压缩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5)1.2 离心式压缩机发展方向 (6)2. 离心压缩机气动参数计算 (8)2.1 原始数据 (8)2.2 进气道参数 (8)2.3 压缩机叶轮参数 (10)2.4 无叶扩压器段参数 (15)2.5 叶片扩压器参数 (17)2.6 蜗壳参数 (19)2.7 压缩机参数校核 (19)2.8 轴的强度校核 (20)2.9 轴承和键的选择 (21)2.10 轴承盖的参数计算 (21)3 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4)摘要离心式压缩机的用途很广。
例如氨化肥生产中的氮、氢气体的离心压缩机,空气分离工程、炼油和石化工业中普遍使用的各种压缩机,天然气输送和制冷等场合的各种压缩机。
在动力工程中,离心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小功率的燃气轮机、内燃机增压以及动力风源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设计一台离心式压缩机。
叶轮和扩压器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关键部件,叶轮设计制造的好坏及其与扩压器的匹配将对压缩机的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进气道叶轮扩压器英文摘要The Design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Abstract:Centrifugal compressor is very versatile. A variety of occasions such as nitrogen, hydrogen, ammonia fertilizer production in th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ir separation engineering, commonly used in the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compressors,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and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s. In power engineering, th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s mainly used for low-power gas turbine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upercharged and dynamic wind source.The conten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design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and diffuser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good or bad a decisive impact on the match will be the compressor diffuser performance.Key words:Inlet;Impeller;Diffuser1 前言1.1 离心式压缩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属于速度式压缩机,在用气负荷稳定时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工作稳定、可靠。
优点是①结构紧凑、重量轻,排气量范围大;②易损件少,运转可靠、寿命长;③排气不受润滑油污染,供气品质高;④大排量时效率高、且有利于节能。
目前离心式压缩机发展趋势是:容量不断增大,以满足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不断开发高压压缩机和小流量压缩机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不仅应用到叶轮设计,还发展到叶片扩压器静止元件设计中,以期达到最高的机组效率低噪声化,采用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
国内可以生产石化用离心压缩机的制造企业主要有沈阳鼓风机厂、上海鼓风机厂、陕西鼓风机厂等。
他们引进国外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可以生产石化用大型离心压缩机。
沈阳鼓风机厂从意大利新比隆公司引进了MCL、BCL、PCL三个离心压缩机系列的全套设计制造专利技术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了DH型离心压缩机、HS型工业冷冻机设计制造专利技术,从美国费城齿轮公司引进了MHS、HS、HSS、HSD四个系列的高速齿轮变速器的设计制造专利技术从德国德马格公司引进了VK8型组装式离心压缩机设计制造专利技术和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引进了GM型污水处理鼓风机技术。
沈阳鼓风机厂生产的离心压缩机在国内石化企业已经应用200多台,市场占有率已达80以上。
沈鼓厂生产的300万t/a催化裂化装置富气压缩机进口流量达到81 600Nm 3 /h,功率达到7 166kW离心式循环氢压缩机流量达到250 000Nm 3 /h,功率达到1 600kW,出口压力达到18MPa,已经应用于120万t/a加氢裂化装置沈鼓厂自行设计、制造的裂解气压缩机流量达到120 000Nm 3 /h,功率达到18 000kW同国外合作设计、制造的丙烯压缩机流量达到58 000Nm 3 /h,功率达到7 500kW乙烯压缩机流量达到74 000Nm 3 /h,功率达到5 500kW,已经应用到30~50万t/a乙烯裂解装置。
沈鼓厂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化肥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天然气压缩机、氨压缩机、二氧化碳压缩机已应用于20~30万t/a 化肥装置沈鼓设计制造的空气压缩机流量达到220 000Nm 3 /h,功率达到17 580kW,已经应用于40 000Nm 3空分装置[1]。
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高参数、高质量和特殊产品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
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上和国外还有差距。
随着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大型化方面面临新的课题。
100万t/a乙烯三机中的裂解气压缩机,进口流量达到403 000kg/h,出口压力达到3.89MPa,轴功率达到45770kW。
45万t/aPTA装置原料空气压缩机带尾气透平进口流量162 413Nm 3 /h,进出口压力0.1/1.46MPa,轴功率22 000kW,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因此,对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设计出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离心式压缩机。
1.2 离心式压缩机发展方向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属技术密集型、高难度产品,必须拥有先进的专业设计制造技术。
由于化工和石油化工装置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用户对压缩机组的能耗、可靠性、配套水平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二氧化碳压缩机方面,过去出现了一些压缩机性能与工艺条件不匹配的事故。
现在西安交大、沈阳鼓风机厂都有自己的二氧化碳闭式试验台,问题已得到解决。
因此,对大型化肥和石油化工压缩机的改进已基本上集中在压缩机性能本身的改进上。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压缩机制造厂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如在压缩机的气动性能设计上使用的程序,能够适用于几百个大气压,在近临界区域条件下适用于几十种复杂气体,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在转子稳定性研究上,已经研制出超二阶、三阶的高柔性转子,并已成功使用;还在部件成套技术上有了很大发展,如在密封、轴承、调节系统、辅机配套水平等方面。
因此,如何跟踪世界上先进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是当务之急。
大型离心压缩机组的改进,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研究。
1.三维工程设计CAD开发。
采用三维工程设计可以优化设计机组布置,使机组布置美观,且具有自动进行干涉检查的功能,避免设计缺陷。
能够自动进行结构分析,提高设计精度和设计效率。
CAD的主要开发内容有:建立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模型,建立三维实体设备图库、数据库等。
2.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
在设计过程中,当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或已经制造出来的机组出现振动过大、运行不稳定等情况时,就必须修改原机组的结构参数、物性参数值。
但是影响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的结构参数有很多,修改哪一个或几个结构参数最有效,能立竿见影地解决设计和机组稳定运行问题,是建立该专家系统软件的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有:各种转子结构、轴承结构参数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智能型专家系统设计计算软件包等。
3.智能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
目前世界上已广泛采用了微机控制的三重冗余、容错控制器、多功能防喘振、性能调节、安全保护综合控制系统,使离心压缩机控制由传统的模拟仪表控制变为多功能的专家控制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有:研制大化肥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专用的、具有防喘振、性能调节、安全保护的数字式微机综合控制系统[2]。
2. 离心压缩机气动参数计算2.1 原始数据1) 空气流量m: 2.5kg/s2) 压强比ε: 2.43) 环境压强p 0: 1.013⨯105Pa4) 环境温度T 0: 293K5) 环境密度()0000/RT p =ρρ: 1.205kg/m 36) 空气气体常数R: 287J/(kg.K)7) 空气绝热指数k: 1.48)2.2 进气道参数吸气室是为了把气体从进气管或中间冷却器引到工作叶轮中去。
设计时应尽量减少气体的流动损失,避免出现气流局部降速和分离。
吸气室的出口气流要均匀,不产生切向的旋绕,以保证叶轮进口有均匀的速度场与压力场。
除了上述气动要求外,还要注意到加工制造的方便。
吸气室的形式较多,常见的有:轴向进气的吸气管、径向进气的进气管、双支承轴承所采用的径向吸气室、水平进气所采用的进气室。
本设计采用的是轴向进气的吸气管,如图1,这种进气管形状最简单,一般用于单机悬臂式鼓风机或增压器中。
进气管可做成收敛状,以使气体能均匀进入后面的叶轮。
这种进气管形状简单,气流均匀,损失较小,故比其它形式的具有较好的性能。
图19) 叶轮对气体所做的绝热压缩功l adl ad =⎪⎪⎭⎫ ⎝⎛---11k 10k kRT k ε=83739J/kg 10) 叶轮出口的圆周速度2u2u ==th adl ψ346m/s(取th ψ=0.70)11) 取进气道出口的速度C 1(=50~150m/s)取 C 1=100m/s12) 进气道内空气降温1T ∆1T ∆=1-k 2kRC 21=4.98K 13) 进气道出口温度T 1T 1=T 0-1T ∆=288.02K 14) 进气道多变指数n 1(=1.37~1.39)n 1=1.3715) 进气道出口空气压强p 1p 1=101011p -⎪⎪⎭⎫ ⎝⎛n n T T =0.95⨯105P a 16) 进气道出口空气密度1ρ 111p RT =ρ=1.15kg/m 3 17) 进气道出口面积f 1f 111m ρC ==217cm 2 2.3 压缩机叶轮参数压气机叶轮一般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导风轮,后一部分叫工作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