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着色添神韵教学设计北京版第一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色彩滴染▏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色彩滴染▏人美版(北京)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色彩滴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色彩的调配和运用,能够运用色彩滴染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色彩滴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滴染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色彩滴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色彩的调配和运用。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滴染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色彩滴染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新课1. 讲解色彩滴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滴染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色彩的调配和运用,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三)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色彩滴染的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色彩滴染的技巧。

(四)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教师示范,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回家后自行创作一幅色彩滴染的作品,下次上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巧,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K12学习】北京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K12学习】北京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北京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备对美术学科课标的理解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内容欣赏工艺美术绘画习作绘画创作实践活动教学目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进度安排周次内容课时涂涂画画我的手2玩泥沙摆花样2变脸的太阳画自己2撕纸游戏2十一放假2美的天空美丽的大自然2多彩的秋天2多彩的秋天3勤劳的蜜蜂和蚂蚁120期中检测21勤劳的蜜蜂和蚂蚁2找妈妈2字母娃娃123字母娃娃2花手套12花手套2丰富多彩的生活12丰富多彩的生活2玩纸偶2北京小吃2早餐做玩具2可爱的家2第课时教案课题1、涂涂画画课型造型表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了解绘画创作所用的材料和工具的多样性,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材料和方法的基本特性。

技能目标: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喜悦,引发美术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验美术绘画工具和方法的多样性,引发美术兴趣。

作品着色添神韵教学设计

作品着色添神韵教学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本课1’美丽多彩的春天
板 书 设计
填充 喷枪
单击 拖动
左键 右键
前景色 背景色
6
观看 通过观看视频, 使学生感 受到春天的美丽,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ppt 通过对比两幅作品, 让学 生感受到颜色的重要性。 3’
二、感受色彩的重要性 1.乐乐和欢欢绘画了两幅作 创 设 品,出示乐乐和欢欢的绘画作 谈感受 情境 品。 (一幅有色彩,一幅没有 色彩) 百 度 网 址 :
http://lizengguang0127.blog.163.co m/album /#m=2&aid=236108400&pid=7530 529668 http://lizengguang0127.blog.163.co m/album/#m =2&aid=236108400&pid=7530529 668
3
16’
2.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好 并说出 吗?它叫什么名字? 工具的 3.说明:把鼠标放在这个工具 名称 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名字。它的 总结工具的特点及使用 名字是“用颜色填充” (板书: 方法 填充)
尝试并 4.下面就用这个工具帮助乐 思考 乐把作品变得更加漂亮。在使 用工具的过程中思考: (1)鼠标怎样操作的? (2)鼠标的右键能填充颜色 选 工 具、选 吗? 颜色、 请打开春天 1 图片 单击左 5.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 键 怎么操作的?
2.“用颜色填充”工具能为任何图形填充颜色( A、能 B、不能
1
呼家楼中心小学万科青青分校三年级4班前测统计表 人数:28人
100%
89.3% 53.6% 25% 10.7% B 53.6% 10.7% 3.6% C 3.6% 18% D 18% 第1题 第2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美术上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美术上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美术上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色彩课时一:认识色彩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种类及其基本特性。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三原色和三原色混合原理。

3. 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三原色和三原色混合原理。

2. 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 难点:通过颜色实验认识三原色和三原色混合原理。

2. 重点:了解色彩的种类及其基本特性。

教学策略:1. 活动策略:通过颜色实验活动认识三原色和三原色混合原理。

2. 讲解策略:通过图片和实物切实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二:小蓝和小黄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搭配关系及颜色的表现力。

2. 通过小蓝和小黄的故事,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

3. 通过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颜色的搭配关系及表现力。

2. 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

3. 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1. 难点: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

2. 重点:了解颜色的搭配关系及表现力。

教学策略:1. 探究策略:通过小蓝和小黄的故事探究颜色的搭配关系及表现力。

2. 实践策略: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

第二单元:画课时三:线条的表现教学目标:1. 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形式。

2. 通过练,提高手的稳定性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表现形式。

2. 线条练。

教学重、难点:1. 难点:通过手的运动控制,掌握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

2. 重点: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形式。

教学策略:1. 练策略:通过线条练提高手的稳定性。

2. 观察策略:通过观察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掌握基本的线条表现形式。

课时四:颜色的表现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的表现方式及涂色的技巧要领。

2. 通过涂色,提高手的运动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颜色的表现方式及涂色的技巧要领。

2. 小动物涂色。

教学重、难点:1. 难点:掌握颜色的表现方式及绘画技巧的要领。

2. 重点:掌握颜色的表现方式。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三、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形、色与肌理和空间等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一、课时安排:绘画课占40――45%工艺课占40——45%欣赏课占15%教学进度表9月2号摆花样9、29月5日200年9月12日星期三多彩的秋天红橙黄9月14日星期五9月19日星期三9月21日9月28日星期五10月10日星期三10月17日星期三10月19日星期五10月24日星期三2007 年10月31日星期三11月7日星期三11月9日星期五11月14日星期三11月21日星期三11月23日星期五11月30日星期五12月5日星期三板书:8、早餐12、14、19 做玩具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像与积极思考。

北京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作品着色添神韵》教案

北京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作品着色添神韵》教案

北京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作品着色添神韵》教案《作品着色添神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编辑定义颜色的方法。

2.掌握喷枪和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建立文件夹的方法,能将作品保存到个人文件夹内。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为作品着色的方法。

2.难点:学会保存自己的绘画作品。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讲课前,教师可先出示两组画面,一组画面没有涂色,另一组内容相同的画面被进行了着色处理,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着色处理后的画面,显得更生动、更富表现力。

1.给图形着色在讲解“用颜色填充”工具为图形填色的方法时,要强调它必须是在封闭区域内使用,否则颜料会从缺口处“流”到外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使用“撤销”命令,取消刚刚填充的颜色。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结果,学习使用“撤销”命令,提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错误的操作,可以使用“撤销”命令。

教师还可以介绍“重复”命令,强调“重复”命令只能恢复被“撤销”的操作,所以只有执行了“撤销”命令后,才能选择“重复”命令。

在[操作4]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上机实践应让学生知道,用“喷枪”可以在拖动过的地方喷涂颜色,拖动鼠标的速度决定了喷涂颜色的浓度。

通过观察,学生对两个着色工具的使用方法、着色效果可以进行比较,当他们需要对作品进行着色处理时,能准确地选择和使用这两个工具。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为作品着色,还可以启发学生总结一些色彩搭配的知识,例如:冷暖对比、明度对比、补色对比等。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创作自己的电脑绘画作品时,合理地运用这些色彩搭配知识。

2.保存绘画作品自本课开始,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保存在“我的文档”中。

学生熟练掌握保存绘画作品的方法后,不仅可以建立自己的图片库,而且有利于在其他几个单元中,学习保存Word文档、网页等操作。

建议教师先为学生介绍计算机的文件结构,可结合“资源管理器”窗口,为学生进行讲解。

教师应为学生讲清,在Windows系统中,桌面是顶层,桌面上摆放的“我的电脑”、“回收站”等都是它的下一层,而“我的电脑”中又包含了其他的文件、文件夹或应用程序……所有的文件或文件夹是以树状结构向下分支的,桌面就是这棵树的根部。

作品着色添神韵

作品着色添神韵

领悟教材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喷枪和填充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用填充工具对未封闭图形进行填充
依据学情 确立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师用 课件
教学活动
评价量规
学生 练习素材
助学资源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2
初步尝试 大胆探索
3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4
综合运用 巩固练习
理论依据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 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 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 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教学不是孤立零散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而是把培养处 理信息的能力与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的自主探究学习能 力有机融合。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任务一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大胆尝试的能力; 竞赛任务二、三 ——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任务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画图工具,解决问题的能
力。
欢迎指导~~
本课在单元教学中的重要的地位体现在:填充工 具和喷枪工具的使用,能更好的渲染作品,烘托 主题,增强学生对画图软件学习的热情。
学生情况分析
技术基础
1.学生已经掌握了 铅笔、直线、曲线 和放大镜等画图工 具的使用,会进行 撤销操作。 2.学生能保存文件 到指定位置,具有 一定的绘图技能。 3.由于地处郊区, 部分家庭没有计算 机,学生的操作能 力还存在较大的差 异。
说课内容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特点阐述

信息技术作品着色添神韵教学设计.doc

信息技术作品着色添神韵教学设计.doc

技术准备: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广播系统软件准备:教师课件,学生用练习素材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掌握编辑颜色的方法,以及喷枪、填充工具的使用技巧,并综合运用放大镜等工具为图形着色;2.灵活运用着色工具为画面着色,形成自己的配色方案;3.在图形着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提高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编辑颜色的方法及填充工具使用技巧,并合理运用工具箱中的工具为图形填色。

教学难点:非封闭图形的填色方法教学流程示意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填充工具放大镜工具编辑颜色的方法喷枪工具实践练习,巩固新知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我是一个粉刷匠》FLASH歌曲同学们,这首歌大家都熟悉吧,我们跟着一起唱,好吗?粉刷匠今天又有了新的工作,就是粉刷十个大房子,这工作实在太累了,实在刷不动了,我们来帮帮忙好吗?请大家打用画图开桌面上的图片。

用什么工具填色又快又好?学生:填充工具。

为了扮演粉刷匠,我们给图上的粉刷匠填上与自己衣服相近的颜色吧!设计意图: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入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预设学生提问:颜料盒里没有我衣服的颜色。

怎么办?(请知道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并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演示如何编辑颜色。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语言。

)2、大家都会编辑颜色了吧?可是这里有个学生在填色时遇到了难题,我们来帮帮他好吗?(出示课件)大家请看,这三个颜色的方法, 哪个正确呢?(提示学生注意着色点。

)3、下面就用这个工具刷出漂亮的屋子吧! 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思考:鼠标的右键能填充吗?4、巡视学生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尝试,交流合作学习本课新知5、刚才我在操作的时候遇到了问题,请大家及时撤消,然后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解决呢?可以小组间讨论一下。

学生:图形中有缺口,必须补上。

6、(播放课件,请学生演示如何修补缺口)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学生在实践操作,发现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作品着色添神韵 2
课题16 作品着色添神韵课时 2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喷枪、填充工具为图形着色。

2.学会保存自己的绘画作品。

3.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为图形着色并保存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给图形着色
教材分析:
为绘画作品添色,是绘画的点睛之笔,学生的绘画兴趣会在这一课有极大的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二、新授
引起学生对
计算机绘画
的兴趣
(一)设置颜

展示:一幅色彩鲜艳的教师绘画作品。

谈话:为了让作品更吸引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为
作品着色,并将自己的作品保存起来。

一、操作1:师讲解
(1)双击调色上要更改的颜料块,弹出“编辑颜色”
对话框。

如下:
(2)“编辑颜色”对话框内提供了更多的基本颜色,
单击下端的“规定自定义颜色”按急钮,出现一张色
谱。

(3)在色谱内单击合适的颜色,托运颜色梯度滑块
改变颜色的深浅;
(4)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按钮,编辑的颜色
欣赏
(二)挑选“画纸”颜色
(三)给图形着色进入“自定义颜色”区内。

(5)单击“确定”。

二、【小窍门】:
1、前景色:用“取色”工具,选取颜色,鼠标单击
左键;
2、背景色:单击鼠标右键。

1.谈话:启动“画图”后,窗口自动为我们打开一张
白色“画纸”,如果你,还可以选一张彩色“画纸”
2.操作2:师边讲边作
步骤:
(1)把背景色设置为蓝色。

(2)单击菜单栏内的“图像”,选择“清除图像”,
擦除原有画面,“画纸”变为蓝色。

1、讲解:
“颜色填充”工具
和“喷枪”是常用的图形着色工具,但它们着
色方法和着色效果完全不同。

2、操作3:师边讲边作
(画彩色五角星)
步骤:
●用空心样式的“多边
形”工具画一个五角星。

●单击“用颜色填充”
工具,指针变为形状
●选择喜欢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指针移动到需填色的区域内,单击,填入的是前
景色,右击,填入的是背景色。

注:只能在封闭区域内填色。

3、操作4:为图形喷涂色彩
●画出梨的形状并填色
●单击“喷枪”工具,选中大号喷嘴
设置前景色为棕色
●将移到梨的内部,按住左键拖动,为梨喷上
小点。

【小窍门】:
生操作
生小组操作
生练习填充
的使用
练习“喷枪”
工具的
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