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的应用
热处理的作用

热处理的作用
1 热处理是什么
热处理,又称为热加工,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使材料受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过程是加工物料形成性质和结构的基础,它通过热处理处理后材料的组织,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有助于提高加工后件的综合性能,更好的适应一定的应用需求。
2 热处理的作用
1、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使之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磨。
大多数金属和合金经过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其组织结构都会发生改变,通常会使金属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磨,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2、改变材料表面性质,使之不易腐蚀。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腐蚀,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可靠性。
热处理能够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机械性能更优,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3 热处理在工业中的应用
1、矿山机械、挖掘机械、建筑机械和重型机械行业中,一些金属零部件,如轴承、螺栓、轴节等,都采用热处理工艺制造。
这些零部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使其机械性能更优越。
2、汽车行业,一些零部件,如发动机块、活塞、活塞环、铰链件等,都采用热处理工艺制造,可以使零部件更加坚硬和耐磨,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
3、航空航天行业,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如发动机、螺栓、传动件等,都采用热处理工艺制造,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确保传动的平顺稳定,对大飞机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热处理在工业上一些应用,实际应用场景更多,它为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
热处理工艺应用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利用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以改善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金属加工工艺。
热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兵器制造等诸多领域,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退火:目的: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性能;消除加工应力,防止工件变形;细化晶粒,改善组织结构,均匀材料的化学成分。
应用实例:钢铁制品在锻造、焊接或冷成型后进行退火,以消除内应力,恢复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正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切削性能,调整硬度,为后续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应用实例:对于低碳钢,正火可替代完全退火,提高强度和硬度。
淬火:目的:通过快速冷却硬化材料,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等高强度组织。
应用实例:工具钢、轴承钢、弹簧钢等在制造刀具、模具、轴承部件时,进行淬火以获得所需的高硬度和强度。
回火:目的:调整淬火后的硬度,提高韧性,稳定尺寸,消除内应力。
应用实例:淬火后的工件再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回火处理,以获得所需的综合力学性能。
调质处理:目的:综合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改善材料的整体性能。
应用实例:主要用于结构钢的制作,如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的重要承载件等。
渗碳、渗氮、渗金属:目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的化合物层,提高表面性能。
应用实例:在齿轮、轴类零件表面进行渗碳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在飞机发动机部件上进行渗氮处理以增强疲劳强度和耐高温氧化性能。
时效处理:目的:析出并固化合金元素,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稳定尺寸。
应用实例: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金属材料在成型后进行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处理,以获得较高的机械性能。
总之,热处理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它可以显著提升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使之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工程应用需求。
热处理工艺在工业中的应用

热处理工艺在工业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热处理工艺在各种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处理工艺是通过改变金属的物理结构,从而使其具备更优秀的性能和性质的一种加工工艺。
在许多工业领域,热处理工艺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热处理工艺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航空制造业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这个行业中,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改善各种航空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包括发动机叶片、涡轮盘、航空桥架等。
例如,对于某些高温合金,热处理可以提高其耐热性、耐高温性和抗蠕变性,大大延长了它们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二、热处理工艺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在汽车制造业中,热处理工艺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摩擦材料,它的使用环境通常是高温、高压,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就会造成摩擦材料表面的磨损和塑性变形,降低其性能。
通过热处理,摩擦材料的结构可以得到优化,提高了其磨损性能和耐久性。
三、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中,热处理工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例如,对于变形部件,经过热处理可以消除其内部应力,提高零件的韧性和延展性,同时提高其磨损和腐蚀性能。
对于齿轮、轴等机械零部件,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其耐磨损性和耐疲劳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热处理工艺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在电子制造业中,热处理工艺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微电子制造中,热处理可以用来改善铜、铝等金属材料的电学性能。
通过热处理,金属材料的跨晶界电阻可以得到优化,提高了器件的电学性能。
五、热处理工艺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热处理工艺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例如,在钢铁生产中,热处理可以用来对钢材进行调质、回火、正火等加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同时,热处理还可以用来改善钢铁材料的抗腐蚀性能、磁性能等,提高钢铁材料的使用价值。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热处理工艺在各个行业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改造与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性质,使得这些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使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以达到所需的使用性能。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退火退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可塑性,以方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同时,退火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其抗腐蚀性。
退火的过程比较长,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二、正火正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降低其可塑性,以方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同时,正火还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
正火的过程比较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三、淬火淬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淬火还可以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提高其机械性能。
淬火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四、回火回火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回火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其机械性能。
回火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否则可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五、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一种只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不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性能。
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包括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电镀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同时不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性能。
六、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从而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过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新进展——热处理技术的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新进展——热处理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热处理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几年也发生了很多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热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热处理技术的基础热处理技术是材料加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加热、冷却和其他工艺处理方法,改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达到特定的应用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会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例如相变、形变、晶界和位错等。
热处理技术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古代冶金学中,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高温处理方法来制造金属制品。
但是直到19世纪,科学家们才开始深入研究热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并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方法和工艺,例如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二、热处理技术的应用1. 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加工中,热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例如,汽车、飞机和航天器等行业中多采用热处理工艺来加工金属零件。
在这些应用中,金属零件需要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损、高韧性和耐腐蚀等特点,而热处理技术可以帮助金属零件实现这些目标。
2. 聚合物材料除了金属材料以外,热处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加工中。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酰亚胺等材料,在加工前需要通过热处理技术来消除残余应力,提高强度和韧性。
此外,通过控制热处理参数,还可以调节材料的密度和硬度等物理性质。
3. 其他应用除了金属和聚合物材料以外,热处理技术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热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人工关节和植入物等医疗器械。
在电子器件制造领域中,热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
三、新的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此外,新的应用也不断涌现,同时还有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出现。
1. 二元合金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整合金中金属元素的比例,可以实现二元合金中的相转变,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热处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意义

热处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意义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来达到相应需求的工艺方法。
在机械工程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及其他性能,从而提高机械零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热处理的主要应用1. 钢的淬火处理:通过将钢件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使其形成马氏体。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适用于制造高强度的零件,如传动轴、齿轮等。
2. 钢的回火处理:将淬火后的钢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
这样可以减轻钢件的内部应力,提高韧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造需要较好的韧性的零件,如弹簧、锤头等。
3. 不锈钢的固溶退火:将不锈钢加热至高温区域,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可以使合金中的碳元素溶解于晶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适用于制造腐蚀环境中使用的零件,如容器、管道等。
4. 铝合金的时效处理:将铝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进行快速冷却。
这样可以使合金中的析出相细化,提高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制造需要高强度和轻量化的零件,如飞机、汽车零部件等。
二、热处理在机械工程中的意义1. 提高零件的硬度和强度: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界结构和纯度,从而提高零件的硬度和强度。
这对于承受高载荷和剧烈磨损的机械零件非常重要,可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2. 提高零件的耐磨性:通过热处理,可以使材料的晶界结合更加紧密,形成更多的碳化物,从而提高零件的耐磨性。
这对于摩擦副、齿轮传动等要求耐磨性较高的零件至关重要。
3. 改善零件的耐腐蚀性:某些热处理方法可以使合金中的非均质相溶解于晶界,从而改善零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这对于制造容器、管道等在腐蚀环境中使用的零件至关重要。
4. 优化材料的可塑性和韧性:热处理可以消除材料中的应力和缺陷,使其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在机械工程中,这对于抗冲击、抗振动和延展性要求较高的零件非常关键。
综上所述,热处理在机械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及意义。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来改善其性能的工艺。
它涉及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
热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金属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能源等。
一、金属加工领域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热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改善金属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
其中最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退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和缓慢冷却的方法,以消除金属内部的应力和改善其可加工性。
正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到临界温度后迅速冷却的方法,以增加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是一种通过迅速冷却金属以形成马氏体结构的方法,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
回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和缓慢冷却的方法,以减轻淬火后金属的脆性并提高其韧性。
二、汽车制造领域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热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和底盘部件的制造。
例如,发动机缸体和曲轴通常需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底盘部件如车轮和悬挂系统也需要热处理以提高其耐疲劳性能和强度。
三、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热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航空器结构件的制造。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燃烧室部件通常需要经过高温热处理以提高其耐高温和高压的能力。
航空器结构件如机身和机翼也需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抗腐蚀性能。
四、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热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燃烧器和炉子的制造。
燃烧器内部的燃烧室和喷嘴部件通常需要经过高温热处理以提高其耐高温和腐蚀性能。
炉子内部的加热元件也需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其耐热和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工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材料的热处理参数,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热处理工艺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热处理在生产中的作用

热处理在生产中的作用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合金等多种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使其具备更好的强度、韧性、硬度和延展性等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在生产中的作用。
一、改善结构性能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使其具备更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机械性能。
例如,经过淬火处理的钢材,组织结构更加致密,硬度更高,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刀具、机械零部件和工程结构等领域。
二、改善表面性能热处理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表面的性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等。
例如,经过镀铬表面处理的元件,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产品等领域。
三、改变力学性能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等。
对于高强度钢材,热处理可以提高其屈服强度和延展性,使其更加适合制造高速列车、大型机械和桥梁等高强度应用环境。
四、改善加工性能热处理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例如,经过退火处理的材料,硬度降低,易于切削和冷成型,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领域。
五、改善成本效益热处理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更换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对于制造业来说,节约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议题,热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热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交通、电力、石化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热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带来更加先进、高效的加工方法,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序-无序转变(disorder-order transition)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0
按热力学分类
一级相变 二级相变
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
平衡脱溶沉淀
平衡相变 共析转变
固
调幅分解
态
按平衡状态
有序化转变
相
分类
伪共析相变
变
非平衡相变 马氏体相变
贝氏体相变
非平衡脱溶沉淀 按原子迁移分类 扩散相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1
界面能:固-固两相界面能高,一部分是形成新相界面 时,因同类键、异类键的结合强度和数量变化引起的化学 能,另一部分是由界面原子的不匹配产生的点阵畸变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2
两相之间的共格关系依靠正应变来维持时,称 为第一类共格。两相之间的共格关系以切应变 来维持时,称为第二类共格。
调幅分解的特点:
在转变初期形成的两个微区之间并无明显界面和 成分突变,不经历形核阶段,分解速度快,但是通 过上坡扩散,最终使原来的均匀固溶体变成不均匀 固溶体。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0
两种方式转变时成分的变化(a)调幅分解(b)形核成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1
⑤有序化转变
固溶体(包括以中间相为基的固溶体)中,各 组元原子在晶体点阵中的相对位置由无序到有序 (指长程有序)的转变称为有序化转变。
在Cu-Zn、Cu-Au、Mn-Ni、Fe-Ni、Ti-Ni 等许多合金系中都可发生这种有序化转变。
旧相和新相结构只是对称性的改变,相变过程以 有序参量表征的相变。
有序-无序的转变是固体相变中的另一种机 理,属扩散性相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2
4.非平衡相变
若加热或冷却速度很快,平衡相变将被抑制, 固态材料可能发生某些平衡状态图上不能反映的 转变并获得被称为不平衡或亚稳态的组织,这种 转变称为非平衡相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 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 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 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 尿的冷却能力。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 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 0.6%以 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 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系统中存在的相可以是稳定的、亚稳的或不稳定 的。系统在某一热力学条件下,只有当能量具有最 小值的相才是最稳定的。 随自由能变化而发生的相的结构的变化称为相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7
相变过程:物质从一个相转变到另一个相的过程。 此过程一般与哪些条件相关?
a)狭义的相变过程 相变前后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相变过程是个 物理过程而不涉及化学反应,如液体蒸发、α-石英 与α-磷石英间的转变。
两者的晶界两侧都有一定的晶格畸变。
第
第
一 类
二 类
共
共
格
格
界
界
面
面
(b) (a)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3
②半共格(部分共格)界面
若以aα和aβ分别表示两相沿平行于界面的晶向上 的原子间距,在此方向上的两相原子间距之差以
Δa=|aβ-aα|表示,则错配度δ为:
δ = aβ − aα = ∆a
aα
aα
当错配度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难以继续维持完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5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 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 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 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 碳势的方法;
构 转 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4
②平衡脱溶沉淀
在缓慢冷却条件下,由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过 剩相的过程称为平衡脱溶沉淀。
平衡脱溶沉淀的特点:
母相α不消失,但随着新相β析出,母相的成 分和体积分数不断变化,新相的结构和成分与旧 相不同,且新相的成分一般也有变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5
具有脱溶沉淀的二元合金平衡状态图
24
Fe-C平衡状态图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5
②马氏体相变
提高冷却速度,使伪共析相变也来不及进行而将 奥氏体过冷到更低温度,则由于在低温下铁原子和 碳原子都已不能或不易扩散,故奥氏体只能以不发 生原子扩散、不引起成分改变的方式,通过切变由 γ点阵改组为α点阵,这种转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为区别于平衡相变所形成的 α相,称其为α′相),其成分与母相奥氏体相同。
材 料 热处理
材料工程系
李行志
参考教材:钢的热处理(原理和工艺)胡光立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
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何谓热处理,为何要进行热处理?
将固态金属(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通过特定的加 热和冷却方法,使之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 的总称。
通过热处理使材料发生性能的改变是以固态相 变为基础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6
③共析相变
合金在冷却时由一个固相分解为两个不同固相 的转变称为共析相变(或珠光体型转变)。 如
γ→α+β
共析相变类似于合金结晶时的共晶反应, 其两个生成相的结构和成分都与母相不同。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7
合具 金有 平共 衡析 状相 态变 图的
二 元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8
加热时也可发生α+β→γ转变, 称为逆共析相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热处理技术运用等离子场,发展 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 ;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 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6
1.1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 1. 相(phase)与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
什么是相?相变? 具有同一化学成分且结构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6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7
③块状转变和贝氏体转变
纯铁和低碳钢在一定的冷速下γ相或奥氏体转变为 与之具有相同成分而形貌呈块状的α相,此相变在新 相的形貌上和与母相的界面结构上均与马氏体不同, 称为块状转变。
当钢中奥氏体被冷却至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相变 之间的温度范围时,由于温度较低,铁原子已不能 扩散,但碳原子尚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因此出现 了一种独特的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不扩散的非平衡 相变,这种相变称为贝氏体相变(或中温转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9
总之,就相变过程的实质而言,三种基本变化:
①晶体结构的变化。 纯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固溶体的多形 性转变、马氏体相变
②化学成分的变化。 只有成分转变而无相结构的变化
③有序程度的变化。 合金的有序化转变,以及与电子结构变化 相关的转变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0
1.2固态相变的主要特点
界面能大小:非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共格界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6
非共格界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7
错配度与界面的关系 一般认为: 错配度小于0.05时两相可以构成完全的共格界面
错配度大于0.25时易形成非共格界面
错配度介于0.05~0.25之间,则易形成半共格界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8
2.两相间的晶体学关系
b )广义的相变过程 包括过程前后相的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相变过程可 能有反应发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8
2. 相变的分类
分类方法有很多,目前有以下几种: 一、按物质状态划分 二、从热力学角度划分 三、按相变发生的机理来划分
一、按物质状态划分: 液相(liquid)→固相(solid) →气相(gas)
全的共格关系,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刃型位错。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4
以补偿原子间距差别过大的影响,使界面弹性应变 能降低。此时,界面上的两相原子变成部分保持匹 配,故称为半共格(或部分共格)界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5
③非共格界面 当两相界面处的原子排列差异很大,即错配 度δ很大时,两相原子之间的匹配关系便不 再维持,这种界面称为非共格界面。 非共格界面结构与大角晶界相似,系由原 子不规则排列的很薄的过渡层所构成
固态相变时,因新相和母相的比容不同,由于受到 周围母相的约束,新相不能自由胀缩,新相与周围 母相之间必将产生弹性应变和应力,使系统额外增 加了一项弹性应变能。
共格应变能大小: 非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共格界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
热处理的发展史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 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 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 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 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8
④不平衡脱溶沉淀
如上图所示,若b成分合金自T1温度快冷,抑制β 相的析出,则冷到室温时得到过饱和的α固溶体。若 在低于固溶度曲线的某一温度进行等温时由于溶质原 子尚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则过饱和α固溶体将发生 分解,逐渐析出新相。但在析出的初期阶段,新相的 成分和结构均与平衡脱溶沉淀相有所不同,这一过程 称为非平衡脱溶沉淀(或时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2
3.平衡转变
平衡相变是指在缓慢加热或冷却时所发生的能 获得符合平衡状态图的平衡组织的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