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
第三章 旗袍结构设计演示教学

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课程引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基型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进行旗袍、唐装的结构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以完成款式图、照片服装的结构设计为任务,对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提升服装结构设计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阐述教学内容: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放牧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
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等。
现代的旗袍既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又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结构的表现。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现代旗袍品种繁多,结婚礼服旗袍一般面料质地上乘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
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旗袍的重要指标。
所以旗袍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很重要,旗袍“三围”应相适或略有余。
与连衣裙相比,旗袍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料范围是很广泛的。
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
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
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则会更为光彩夺目。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

(3)修剪缝份,使之均匀一致。
(4)翻折滚边布,在面料滚边折痕处缉“明线” ,或在里片手针缲缝滚边布,见图。
6、缝合右身止口部位 缝份1cm。将缝份修剪 成0.4cm,翻折烫平,见图。
右
7、合肩缝 分别缝合衣片和里片肩缝,劈缝。
8、手针固定领窝及偏襟部位 缝份0.7cm,防 止弧线部分拉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偏襟及领窝部位滚边 方法同下摆。偏襟 部位滚边布稍拉紧,防止外翘,见图。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后领宽。 (2)前肩斜度增大0.5cm左右。 (3)前肩线比后肩线短0.5cm左右,见图。
二、弊病现象之二
1、外观形态 (1)胸部绷紧。 (2)胸部周围有斜向皱纹。
2、产生原因 (1)前腰节长度不足。 (2胸围加放量不足或胸围前片分配量不足。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腰节长度,加大腋下省量。
22、手针暗缲里片左侧缝开口 针距要小,松 紧适宜。
23、两侧开衩止口点处封结 见图。
三、整烫
整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烫前要把旗袍所有线头剪净,把手针固定
线拆净。 (2)胸部、背部及臀部下摆处放在布馒头上整烫
。 (3)不能有水迹,烫黄、烫焦现象。 (4)手针钉盘扣位置要准确,缝线松紧适宜。领
4、手针固定前衣片及前里片、后衣片及后里 片下摆开衩部位 要求缝份0.7cm,距里子 开衩点1cm处水平剪0.7cm剪口,见图。
5、前后片下摆及开衩处滚边 滚边方法如下:
(1)滚边布按宽度方向对折,烫平。
(2)滚边布与开衩部位对齐,0.4cm缝份。圆 角部位滚边布要留一定的吃势量,里片剪 口以上部分不缝。
125
40.5
25
38
39
旗袍结构制图及款式变化

3
1
W 13 4
5
H 134
1
后片 1
2
13 10 3 2.5
0.5
0.5
号型
1
6.5
1 袖长
2 2
2.5
5L
袖长
1
3
W 13 4
B
160/8
4A
1.5
后AH 0.5
1
115
1.5
2 1.5
92
3 6
3 10
W5
H 1 4
H 前片
18
7总长 2
1.5
13
96 1
1.3 前AH
1
袖子 0.5
一、旗袍的概述
旗袍的起源
旗袍起源于清代满族,满 人叫旗人,顾名思义“旗袍”。
旗袍的特点
旗袍紧扣的高领,完美的曲 线,高贵的气质,彰显出中华 旗袍独特的魅力。
实例讲解 师生互动
(二)旗袍结构制图
关健点
1、量体注意事项有哪些?(提问巩固)
a、被量者保持端正自然的立姿。 b、测量长度时与地面保持垂直。 c、测量围度时注意保持水平,松紧适宜。
旗袍的结构制图 及款式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旗袍的量体、结构制 图及款式变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根据款式变化进行自主设计。
情感目标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 队精神,以及对专业的更加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旗袍的结构制图
教学难点
旗袍的款式变化
关健点
准确量体及放松量设计
工艺,不需要放缝。
5、旗袍的制图方法
0.5 0.5
旗袍结构图

2 B/6+1.5 4 衣长
B/4+0.3 腰 节旗袍緔领
旗袍排料图
旗袍纸样绘制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吴晓静
旗袍,原指我国满族妇女穿着的一种长袍, 上下相连。现今的旗袍已经大有改进。
款式分析: 中式立领,前片收侧胸省 及腰胸省,后片收腰省, 偏襟,钉两副纽扣,侧缝 装拉链,开摆衩。袖型为 装袖短袖。 适用面料:
丝绸 棉 色丁 等
测量要点: 胸围:净胸围加放4~6cm 腰围:净腰围加放3~5cm 臀围:净臀围加放5~7cm 领围:净领围加放1~2cm 衣长:依据款式定。此款为颈肩点经胸高 点至踝骨以上25cm左右
单位:CM
号型
部位
160/84A 规格
衣长 108
胸围 94
腰围 74
领围 34
臀围 94
号型
部位
160/84A 规格
肩宽 37
腰节 38
袖长 20
胸高位 摆围 23
N/5-0.7 2.3
15:5
前小肩+0.5 B/6+2.2 B/4-0.3
S/2-0.7
15:6
N/5-1 N/5-0.3
B/6+2
纺大旗袍

旗袍直裁制图步骤:后片制版:作后衣长背长线由上平线量下,即腰围线臀围线由下量作后片袖窿深为./+=.画后领口,后横领=/)=.,后直领=后横领/画后肩线,肩斜:.,肩宽=/=作背宽线为(./)+~.=作胸围大/=.,臀围大/=.计算后片吸腰省量(-)/.=..侧缝为/省量摆缝劈势:.下摆起翘量..1110cm 238cm WL 3WL 18cm 415B 107cm 205cm 5(210N 72361545S 220cm 71510B 44518cm 8B 4225cm H 4235cm 9B W 2X06cm 48cm 131015107cm 、。
、。
、。
、。
、。
、。
、。
、。
、。
、前片制版:各水平线同后片前中是箱形前片,前中袖窿深比后片增加胸省量.-.=画前领口,前横领=后横领-.=.-.=.,直领=后横领=1235053cm 303cm 720369cm 、。
、。
、.。
72cm 第一节旗袍旗袍是我们中华民族多年服装文化历史的结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旗袍的结构设计是以人为本,充分表现了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国外很多服装大师都是受我国旗袍的启发而产生设计灵感,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新款时装300。
二、旗袍规格设计:后衣长=.(身高号)+=胸围=(净胸围)+~(放松量)=腰围=(净腰围)+~(放松量)=臀围=(净臀围)+(放松量)=背长(为,身高每增减,背长就增减.领围=肩宽=胸省大正常为.,平胸体取小~.,挺胸体取大~。
L 06h 160cm 15cm 110cm B 84cm 46cm 90cm W 68cm 56cm 74cm H 90cm 4cm 94cm38cm 160385cm 1cm N 36cm S 40cm35cm 225cm 45cm 三、旗袍的直裁法直裁法是我国传统的服装裁剪方法,它是控制人体主要部位的数值,加放一定的松量,再以这些数值按一定的比例公式推算出其他细部尺寸,如胸宽,背宽,袖窿深等.它只能适合于常规,简单,细部变化少的服装本书的直裁法是作者应用原型的理论,将其重新创建而成,在衣身平衡等方面能达到原型法同样的技术水平。
现代旗袍的结构设计

李金侠(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旗袍反映了含蓄的传统审美意识,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象征而且体现了女性曲线,被现代人视为20世纪中国衣着传统的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现今,服装的文化渐渐渗透于生活的每个领域,其中旗袍尤为引起女性的喜爱,又由于人们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追求个性化,从而让更多女性对旗袍的要求越来越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旗袍;中国特色;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3-0090-01旗袍衣襟的款式多样。
由于这些襟式往往装饰繁多、开合不便,所以现代旗袍往往采取了省略和简化的设计方法,拉链的使用使旗袍的开合方式大为改观[1]。
旗袍腰部设计在整个旗袍衣身结构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旗袍的开衩的设计有多种方面,分别是开衩的数量和开衩的高低。
1现代旗袍立领的结构变化旗袍立领的领型变化与肩斜和领面的夹角有关。
夹角小时,领子造型呈水平状态,即上领口线与底领口线一样长,领子无起翘,围于人体颈部形成直立式领型。
领面与肩斜的夹角大表示领子呈圆形,即上领口弧线缩小,底领口长大于上领口长,领子造型有起翘,围于人体颈部后与颈部造型吻合。
2现代旗袍前门襟的结构变化旗袍门襟版型变化主要有圆襟、方襟、直襟、琵琶襟、双襟、斜襟等。
圆襟:门襟线条圆顺流畅,是旗袍常见的开襟方式,如图1示。
方襟:门襟方中带圆,含蓄内敛,又富于变化,适合不同脸型的女性穿着。
直襟:由领口向下至胸间左右,其具体长度可由不同的款式要求进行变化,直襟的版型会使人显得修长,适合脸圆型、身材丰满的女性穿着。
双襟:双襟给人均衡、对称的美感,端庄大方,适合中老年女性穿着。
斜襟:斜襟是从领口斜划过胸前的衣襟款式,穿起来具有古典韵味。
曲襟:曲襟的形状像带棱角的“S ”开口较大,容易穿着。
琵琶襟:大襟只掩至胸前,不到腋下。
3现代旗袍袖子的结构变化现代旗袍袖子在结构上可分为无袖,装袖和连袖三种基本变化。
中国式服装的制作— 女旗袍的设计及工艺技术

第六步:斜条与袖面: 利用斜条的拉伸力在袖子的前后定段部分均匀的分布袖子 的缩量。 第七步:绱袖子 把缩好的袖子与衣片的袖子辑缝在一起。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八步:贴衬: 把袖头上下3cm的距离打上 剪口,分缝烫好,再贴上小衬。 第九步:合袖里 把袖里与袖里相合,因袖子与 衣片袖山相差2.5cm左右,里片也 是一样,但袖里的工艺要求不是太 高,所以在合缝时,可以使用手工 直接缩进就可以。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4拉链的制作工艺:
正面效果
反面效果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5面里固定工艺:
第一步:合肩 分别把面与面,里与里的肩 部缝合。后肩一般比前肩稍大 0.4cm左右,缝合时在颈肩点 2cm到肩端点4cm之间,把这些 多量归到前肩上。 第二步:合侧缝 合侧缝时,也是面面相合,里 里相合,里子要合到开衩部位。 第三步:翻烫面里 把里子反过来后,先烫整细部, 再烫整大片。
第三步:手扦下摆、门襟 用手针把下摆、门襟里子扦在面 料向里0.3cm左右的距离,距离要一致。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一步:辑嵌条与袖口
嵌条与袖口边对齐辑缝,辑缝时还在原镶条的线 上或外偏0.1cm进行,辑完后把缝份清剪成0.3cm。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二步:缝合拉链与衣片里布 缝合拉链与里布时可以不 使用单边压脚,缝线距离也可 稍大些,0.4cm左右可以。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4拉链的制作工艺:
第三章 旗袍结构设计.

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课程引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基型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进行旗袍、唐装的结构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以完成款式图、照片服装的结构设计为任务,对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提升服装结构设计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阐述教学内容: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放牧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
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等。
现代的旗袍既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又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结构的表现。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
现代旗袍品种繁多,结婚礼服旗袍一般面料质地上乘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
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旗袍的重要指标。
所以旗袍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很重要,旗袍“三围”应相适或略有余。
与连衣裙相比,旗袍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料范围是很广泛的。
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
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
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则会更为光彩夺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课程引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基型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进行旗袍、唐装的结构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以完成款式图、照片服装的结构设计为任务,对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提升服装结构设计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阐述教学内容: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放牧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
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等。
现代的旗袍既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又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结构的表现。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
现代旗袍品种繁多,结婚礼服旗袍一般面料质地上乘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
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旗袍的重要指标。
所以旗袍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很重要,旗袍“三围”应相适或略有余。
与连衣裙相比,旗袍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料范围是很广泛的。
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
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
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则会更为光彩夺目。
一、经典旗袍结构设计1、类型判断及号型旗袍一般贴身穿着,经典旗袍大多为紧身造型,我们成衣号型选择仍为160/84A。
同学也可做变形设计,根据自身尺寸、风格选择号型、面料以及相关的细部设计。
一般同学的号型应为160/80A及相关型号。
2、款式特征此款经典旗袍为立领、装袖、偏襟造型,前身收侧胸省和胸腰省,后身收腰省,领口、偏襟钉葡萄纽两副.领口、偏襟、袖口、摆衩、底边均嵌线滚边,本款旗袍为有里旗袍。
3、规格设计项目公式(cm)原因号型160/84A 标准衣长0.8号=128 长旗袍背长BL 37.5 标准腰节长WL BL+3.5=41 肋省大3.5cm胸围B 净胸围+6=90 贴体服装腰围W 净腰围+4=72 X行,腰围处合体。
臀围H 净臀围+4=94 臀围处合体肩宽S 净肩宽=39.4 贴体服装袖长CL 0.3号+6~8=54 长袖袖口CW 12 窄袖口下摆大72 下摆内收标准BP 胸高24;乳距18备注:标准形体上装一般加放胸围而不考虑臀围,上装臀围加放量可作为校验项,一般臀围加放量小于胸围加放量2cm。
经典旗袍成品规格尺寸表号型:160/84A 单位:cm 部位衣长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下摆袖长袖口规格128 90 72 94 39.4 37.5 72 54 12旗袍小规格尺寸表部位前领后领滚边嵌线衩长纽扣长规格 4 5 0.6 0.2 58 84、制图画样制图基本采用先横在纵,先后片再前片,先直线再弧线,先框架再细部,先领再肩再袖再其他细部的制图顺序。
制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细部规格尺寸,这些数据需要依据款式、经验与结构设计原理而定。
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应渐渐体会与掌握。
制图依据与过程衣身结构制图项目公式(cm) 说明基型框架1上平线、后中线、下平线腰节以下为128-41=87 衣长、背长2袖窿深B/6+6=21 贴体3腰节线37.5 背长4臀围线距腰围线165侧缝辅助线B/4=22.5 多0.5用于省6后领横开领N/5=7直开领=1/3横开领7后肩斜15:5.28后肩宽肩/2=19.7 无肩省9后背宽后肩点水平内移 2.2 标准形体1下平线、腰节线延长后片下平线、腰节线2前片上平线41 腰节大3前片胸围线21 袖窿深5侧缝辅助线B/4+0.5=23 前胸围大6前领横开领N/5-0.2=6.8直开领N/5+0.5=7.57前肩斜15:68前肩前小肩=后小肩-0.59前胸宽前胸宽=后背宽-1.2服装轮廓线1前领弧线、后领弧线前领横向沿肩线扩0.3,纵向向下0.5;后领横向沿肩线扩0.3,纵向不变无领、无劈门时,后横开领》前横开领0.4~0.62前袖窿弧线、后袖窿弧线袖拐点为1/2袖窿深向下 2 划顺弧线3前侧缝线、后侧缝线前片、后片腰节各收省2;臀围大=H/4=23.5;下摆大=下摆/4=184定叉点臀围线向下15~20,衩缝外凸0.2 本款取20 5前底边、后底边底边起翘0.76、BP点胸高24;乳宽188前胸腰省、肋省、后腰省省大前2.5后3,肋省大3.5、下落69斜门襟弧线起点位于前袖窿下 3 造型10丝绺方向衣袖结构制图项目公式(cm) 说明1上平线、袖中线、袖口基准线60 衣长2袖山高AH/3+1=16.7 合体袖3前袖斜线前AH=234后袖斜线后AH+0.5=245袖山弧线根据经验划顺袖山弧线前2、1.2后2、0.5 6袖口线前袖口=CW-0.5=11.5;后袖口=CW+0.5=12.57横省省大28丝绺方向领子结构制图衣领结构制图项目公式(cm) 说明长=(前领弧+后领弧)/2;1外廓宽=52取分点将矩形长分为三等份;3领底弧线前部起翘 1.2cm画领底弧线4领外口弧线对角1.5cm画领上部弧线二、旗袍款式变化——盖袖(盖肩)旗袍1、款式特征连肩袖、凹门襟,衣长于纽扣皆较经典旗袍短,纽脚暗藏只露纪头,尽显简洁、明快、短小、精于之风格。
2、成品规格单位:cm此款旗袍在围度上松于经典旗袍,胸、腰、臀各在原基础上加放2cm 。
长度较经典旗袍短,而下摆增宽方便活动,实用性增强。
3.结构制图部位衣长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下摆规格1089274963937.588三、旗袍款式变化——敞领旗袍1、款式特征胸前半圆形的斜襟滚边将开门功能与装饰功能融为一体,脖子上高高的敞领与传统的中式立领相比显得更为轻松和随意,长长的下摆尽显东方女性的高贵.典雅和婷婷玉立。
2、规格尺寸号型:160 /84 A 单位cm部位衣长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下摆规格140 92 74 96 40 38.5 72此款旗袍在围度上松于经典旗袍,胸、腰、臀各在原基础上加放2cm。
长度长及脚踝,尽显东方女性的高贵、典雅和婷婷玉立。
3.结构制图四、旗袍款式变化——夜礼服旗袍1、款式特征立领,领子前侧与前片相连.后侧悬空与后片相望.颈肩点处挖去前肩露大肩,胸围处截去后片露后背.臀围线下高衩.绐人以简洁.明快.无拘无束的轻松感。
2、规格尺寸号型:160 /84 A 单位cm部位衣长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下摆规格140 90 72 94 40 38 74此款旗袍在围度上与经典旗袍同,非常合身贴体,长度长及脚踝,尽显东方女性婷婷玉立。
3.结构制图五、旗袍结构设计讨论1、胸围、腰围、臀围与下摆加放量的讨论胸围的加放与整个服装的造型有关,旗袍为合体服装造型,胸围加放量上一般在6~8cm ;腰围与臀围加放量一般为4~6cm,而且胸、腰、臀同时放缩,下摆回收,利用大开衩来弥补下摆窄小所造成的行动不便。
2、领子造型与领围加放旗袍领为立领,经典尺寸大约在4~6cm 左右。
随着现代旗袍款型的变化,旗袍领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式,既有贴合人体颈部的立领,又有反常规的下窄上宽的敞领。
领子的外缘造型也变化丰富,除了圆角的立领外,还有方角、尖角的立领以及翻领等。
3、袖款的选择与加放旗袍的袖子有连袖与装袖之分,连袖多为露臂的盖袖旗袍,造型活泼、随意,是一种美观实用的旗袍类型。
另一种是一片袖(两片袖)装袖式,我们称之为西式袖,它符合人体的结构特征,短袖旗袍一般采用一片袖,尺寸合体,仅略松于手臂围度,袖山取值在一般在AH/3左右;长袖或五分以上的袖一般采用两片袖,两片袖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手臂略向前弯的结构特点。
六、旗袍的算料、排料与裁剪1、算料门幅单件用料参考公式备注70 衣长×2+袖长×2+20 成品胸围不大于120cm ;滚边、嵌线另配别料30cm 。
90 衣长×2+袖长114 衣长+袖长+20 140 衣长+袖长+102、排料各处常规放缝1cm ,滚边旗袍底摆放缝1cm ,无滚边底摆放缝4cm 。
.3、部件4、辅料a、领面用树脂粘合衬,很软的有纺衬;b、牵带(有纺牵带);c、滚条4m(用30cm别料或本色料制作);d、偏门襟服装用隐形拉链一根;e、配服装本色线、滚边色线各一团;f、中式纽扣数副(可自行制作)。
课后作业:1、按自身号型制1:5比例盖袖旗袍结构图,要求有相关的尺寸标注。
2、根据喜好按自身号型制1:5比例服装结构设计制图,要求有相关的尺寸标注。
此服装为最终工艺课程完成实物之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