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太极拳肘法绝技
太极拳肘的用法

太极拳肘的用法
太极拳中的肘法是一种重要的攻击和防御技巧。
以下是太极拳肘法的用法:
1. 防御:当对手进行近身攻击时,可以使用肘部进行防御。
通过将肘部抬起,挡住对手的拳头、手臂或身体部位,有效地抵挡对方的攻击。
2. 近身攻击:太极拳中的肘部技巧可以用来近身攻击对手。
通过利用身体的旋转和转移,将肘部击向对手的头部、面部、胸部或腹部,从而造成伤害。
3. 打击要点:在使用肘部进行攻击时,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以避免被对手反制。
其次,要在攻击时保持肘部的力量和稳定性,以确保攻击的效果和力度。
最后,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角度,以确保攻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组合技巧:太极拳肘法可以与其他技巧结合使用,形成有效的攻击组合。
例如,可以结合蹬腿、拳掌等技巧,形成连续而有力的攻击序列。
总之,太极拳肘法是一种重要的攻击和防御技巧,在实战中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练习者应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掌握太极拳肘法的技巧和用法。
五行通背肘击法,“宁挨十拳,不挨一肘”,一肘力千斤

五行通背肘击法,“宁挨十拳,不挨一肘”,一肘力千斤展开全文肘法在散手、搏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屈臂为肘,肘尖而硬,好似兵器锐韧,攻击力之强,堪称一绝。
肘的招法隐蔽、疾速、短而猛,变化莫测,尤其在贴身近战中可发挥出不可估量的攻守实效性。
拳谚中有“手轻,脚重,要命肘”、等说。
在武林各门各派的拳法中,几乎没有无肘法的拳法。
五行通背拳对肘法的练与用更有讲究。
拳谱中法则要求“手从口中出,回手肘护肋”、“沉肩顿肘,臂长击远”、“挤滚穿,肘护心”等等,强调了单操打出鞭劲与肘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相伴为伍。
五行通背操法在搏击实战中,每一攻与守、招势的变化,都隐孕着变化莫测的肘击之法,可令对手猝不及防,往往一肘定乾坤,可以说五行通背拳有108操就有108肘。
五行通背拳射击法,由于前辈秘而不传,外人很难窥伺,有关武术的书刊也极少注笔。
为了让学者能够了解五行通背拳肘击法之风采,下面从拳路“五行掌”中摘取一段肘法的组合操法,向读者介绍它的练法与用法。
一、肘击法练习单操(一)引手抱势虚步,重心前三后七。
前手掌心朝上为阳掌,高不过眉,低不过口;后手掌心朝下为阴掌,藏于前手肘下,两手在中线交替运动,整体动作如毒蛇吐芯(图1)。
(二)顿肘摔掌左脚横45角度向左上步,右脚紧跟成半跪步。
同时,左手向前经中线回捋带屈臂紧靠肋部,以肘尖为着力点挤滚顿肘向后发劲;右手回捋带经中线向前拍(摔)掌击打(图2)。
(三)挑肘拍掌右脚向右45度跃进一大步,左脚紧随跟步,成半跪步,同时,右掌经中线回捋带屈臂紧靠肋部,以肘尖为着力点向后急顿挑肘;左手由腰间沿中线向前急打拍掌(图3)。
(四)摆肘外踹腿上右步,起左脚沿中线向前发铲踹腿,同时,右掌回捋带后屈臂以肘尖为着力点向中线横摆击出;左手由腰间向胸前捋带后至与右拳重合,协助右肘发劲(图4)。
(五)转身挑肘左脚向后落步,转体180度,右脚紧跟挤步。
同时,左手向前击拳;右手由胸前捋带一周屈臂,以肘尖为着力点挤滚向后挑肘击出(图5)。
肘法十八个动作

肘法十八个动作肘法十八个动作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技巧,这种技巧相对于其他拳术更为灵活和快速。
肘法十八个动作的动作和技巧非常多样,下面,我们将会详细介绍这十八个动作。
1.引式引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也是所有动作的基础。
它是通过腰部的旋转和肘部的抬起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身体的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2.撇式撇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二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扭转和肘部的伸展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3.肘擦肘擦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三个动作,它是通过肘部的旋转和手臂的伸展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肘部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肘部的速度和力量。
4.扫式扫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四个动作,它是通过腰部的旋转和手臂的伸展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5.砸式砸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五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伸展和肘部的收缩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6.切式切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六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伸展和肘部的收缩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7.搓式搓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七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旋转和肘部的伸展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8.掠式掠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八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扭转和肘部的收缩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9.拦式拦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九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伸展和肘部的收缩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10.挑式挑式是肘法十八个动作中的第十个动作,它是通过手臂的伸展和肘部的收缩来完成的。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手臂的力量得到加强,增加手臂的速度和力量。
李瑞东秘传七星肘

前 , 手指尖与下颏 同高 ; 右 二
目平视前 方 ( 1 。 图 4) 要领 :左 脚撤步 与两手
要 领 : 形 中正 , 身 神气 平稳, 全身放松 , 气沉丹 田。
在身体两侧 上举 、下 落变道 教手须 同时完成 , 协调一致 。
5 ——一 7【
●■ 庚寅年伍期l
1. 上式 , 脚 撤 步至 4接 左
l. 上式 , 3接 左脚 往左 前 方微挪步 成左 弓步 , 同时 , 右 肘猛 力 向左 前 下 方砸 击 , 左 手迎击右 肘 , 出脆 响 ; 发 目视
左 前 下 方 ( 1 ) 图 3 。
要领 :左 脚挪 步与右 肘
砸击 、左 手迎击 右肘须协 调
右肘往左横击 ,左手迎击右前 臂 ,
发出脆 响 ; 目视右前方 ( 7 。 图 )
要领: 同前 。
■—■ \ 6 5
J 庚寅年伍期I
8接上 式 , 脚往 左 . 左 摆 步转 身 , 同时 , 左手 掌
心 向外 往左拦拨 ; 右手握
9 上式 , . 接 右脚 上步 , 与左腿
要领 : 脚摆步 与左 左
手拦拨须 协调一致 , 同时 完成。 l. 0接上式 , 右脚往右摆步 转身 , 同时 , 右手 掌 心 向外 往
右拦拨 ; 左手握 拳 , 拳心朝 上 ,
肘发力要 以腰带肘 ,身催肘行 ,
整齐饱满 。
1. 1 接上式 , 脚上 步 , 左 与右
腿屈 膝下 蹲 成马 步 , 同时 , 手 左 握拳 以左肘 往右横击 , 右手迎 击
左前 臂 , 出脆 响 ; 发 目视 左前 方
( 1 ) 图 1。
42式太极拳丨第十三、第十四式——肘底捶、转身推掌

42式太极拳⼁第⼗三、第⼗四式——肘底捶、转⾝推掌42式太极拳是⼀国套路武术⽐赛中指定套路,是⼴⼤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
以杨式太极拳
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
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
充实,是⼤众强⾝健本、修⾝养性的热门套路。
⼩客和⼤家⼀起来学习42式太极拳的第⼗三、第⼗四式——肘底捶、转⾝推掌。
第⼗三式、肘底捶
1、接上式,向左移重⼼,扣右脚,右⼿由拳变掌,掌⼼向上,从左向右在⾝前画⼀个半弧;左
⼿掌⼼向下,从左向右画半弧;
2、重⼼向右移,收左脚⾄右脚旁,右腿屈蹲,左⼿画弧抄抱,右⼿转⾄掌⼼向下,左右⼿掌⼼
相对,右⼿在上,左⼿在下;上体微微向右转,此时眼看右斜上⽅;
第⼗四式、转⾝推掌
1、转腰向左上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蹲,双⼿在胸前交叉后⼀左⼀右分开,左⼿向上举,右⼿
向下按;
2、右脚跟步,右⼿向左带,左⼿转⾄掌⼼向下,画弧后向体侧左下⽅下按;
3、重⼼后坐,左脚收脚,右⼿握拳收⾄腹前,左⼿在体侧从内向外画弧;
4、左掌画弧后向前⽅劈掌,此时右拳在左⼿⼿肘处,左脚向前迈步,脚跟着地。
42式太极拳第⼆段讲解视频。
太极拳对肘部的要求

太极拳对肘部的要求
太极拳对肘部的要求如下:
1. 肘要沉:在松肩的前提下,肘要有向下松沉的感觉。
这样两臂才能圆满松活,运动自然。
2. 肘要缠:在旋肱时,肘要有缠丝劲,呈屈肘圆弧形。
这样运动时才能有防护作用。
3. 肘要塌: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肘要有往下松沉塌劲。
但不得去硬往下压,使肘部肌肉受压,神经受压,影响运动。
4. 肘要撑: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肘还要有往上撑劲。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要有外撑的力量作用点。
5. 肘要回: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当向里合时,肘要有里合回劲。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有往回拉的作用力。
6. 肘要挑: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当向外撑时,肘要有向外挑劲。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有往外撑的力量作用点。
7. 肘要护: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当两臂屈肘交叉时,肘要有里合护劲。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有往里合的力。
8. 肘要冲: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当两臂交叉时,肘要有向前冲劲。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有前冲的力量作用点。
9. 肘要合: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当两臂合时,肘要有合劲。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有往里合的力。
10. 肘要空:在沉肩、垂肘、松腕的条件下,当两臂交叉向上或向下运行时,肘要有空虚的感觉。
使两臂在肩关节水平屈曲时,肘尖有向上或向下运行的作用力。
以上是太极拳对肘部的要求,需要反复练习和体会,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太极肘底训练方法

太极肘底训练方法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国武术,太极肘底是太极拳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
太极肘底是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肘部内侧部位向下落,与腹部肌肉接触,形成一种类似“肘底”的动作。
太极肘底的练习可以增强腹部肌肉和手臂力量,提高太极拳的功效。
下面是太极肘底训练方法:
1.身体姿势:双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向内,手臂微微弯曲,头部保持直立。
2.练习动作:抬起右手,将右肘弯曲,将右臂向内旋转,手掌向上,然后向下落,与腹部肌肉接触,形成一种类似“肘底”的动作。
重复练习左手。
3.注意事项:肘部弯曲角度应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动作应缓慢平稳,不要急躁;在练习时应注意呼吸,保持呼吸畅通。
太极肘底是太极拳的一项基础动作,掌握好这项技术可以为太极拳的后续练习打好基础。
练习太极肘底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加强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 1 -。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肘底捶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肘底捶《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肘底捶实战用法(口诀:肘底看捶护中手)1、杨澄甫:甲按手式立,如乙拳法心诡计多,自甲左后方用右拳一打速往回就退,甲速向左方转身进步,左手自乙拳上绕下伸进托乙的肘尖,随用右拳打乙右肋,乙速退,甲速进三步才可打上。
真用少易,不可泥影。
2、杨振铭:由抱虎归山揽雀尾式,设敌人以右脚在前,自我左后方用右拳直击我之背侧,我急转右脚尖,左足上前踏出半步,弓腿坐实,随同转身,以左手用横劲掤住敌人右肘内侧,如敌人用左拳横击我之耳部,我急横上右脚半步弓腿坐实,同时用右手掤住敌人左肘内侧,如敌人抽右拳自上往下击我头部,我急将左手在敌人右肘下向上托起握住,随上左脚一步,右手急握拳向敌人胸部击去。
如敌人向后退右脚一步,将右拳落下崩我右拳,我急上右脚一步,左手随落下握住敌右腕向左牵住,急用右肩向敌人胸部靠去,如敌人念胸用左拳横击我之右肋,我即转正落右肘崩开敌左拳,并用右拳直击敌人乳部,此连续之变化也。
3、杨澄甫:根据《太极拳体用全书》所述,此式用法有以下内容:(1)对方从身后击来,我转身用左手腕接对方的右手腕向右推开,以右手与对方的左手相接,得机得势时,左手指下垂,沿对方腕间转一小圈托起对方右腕,右手在左肘下用拳背向对方的中部横击。
(2)此式为太极五捶之一,所击的部位是人的危险部位,慎用。
(3)此式两手随腰运转时意念在掌,左手劲点与掤手同,右手劲点在腕部大拇指一侧。
上托时,左手劲点在虎口,右手劲点在拳背。
4、杨振铎:设对方以左拳自我左后向我背侧击来,我急以腰带动四肢由右向左转体,用左手逐渐变掌,掌心侧向外平行接近对方腕部,然后以横劲采的手法,随体之转动而握住对方之手腕,顺对方向前冲之势再向前带他,使彼失去重心,我即引其向内环一小弧,缓冲其力,再由下往上带,反扭对方左臂,使其左臂为我所控,当对方空出左侧腋部,我可以右拳击之。
5、牛春明:该式是连环三手,比如我先以右手击对方太阳穴,若对方以左手由外迎隔,我便拗回右手,藏于左肘下,但左掌随即向对方面部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传太极拳肘法绝技
在清末武术大师、李派太极拳创始人李瑞东先生(1851~1917年)所传拳法体系中,有几套秘不外传的肘法绝技,七星肘便是其中之一(尚有五行肘、五行连环肘等)。
这套肘法左右兼练,组合精妙,肘打连环,步步紧逼,发力整齐刚脆,饱满通透,出肘灵活多变,招式至简至易,打法凶悍快捷,其霸道
之处绝不亚于泰拳之肘法,堪称我国传统武术肘法中的经典组合肘法。
此肘法简单易学,短小精悍,至平至常,至精至妙,长期在李派拳法体系中秘密传承着,从不轻易向外公开,现首次将其披露于世,以彰显我中华传统武术之精深玄妙。
此套肘法,我得传于李派拳法第五代传人李连科先生。
练法:
1、两脚分开(中间保留一竖脚距离)站立,两手自然下垂,轻贴于大腿外侧,五指并拢,虎口自然伸开,中指尖轻点裤缝;
头颈正直,虚灵顶劲,下颏微收,两目平视前方;沉肩坠肘,腰身正直(图1)。
要领:身形中正,神气平稳。
2、接上式,两手手心朝下,两臂左右分开,缓缓由身体两侧直臂上举;两臂边上举边缓缓外旋,当略高于肩时,两臂外旋至两掌心皆朝上,不停,继续上举两臂至头顶时,两掌掌心相对,
相距数寸,成佛教手;上式不停,左臂边外旋边下落至右掌根下,
成左手掌心朝上捧托、右手掌心朝左竖立于左掌之上的道教手继续缓缓下落至胸前,右手掌指与下颏同高;两眼平视前方(图2)。
要领:整套动作须缓慢柔和、不急不躁、匀速运行。
3、接上式,左脚向左开步成马步,同时右拳(平拳)发力向前冲出,与肩同高;左手掌心朝右,指尖向上,自然护于右肘内侧;目平视前方(图3)。
要领:左脚开步与右拳前冲须同时完成,发力要雄浑脆快,以音叫气,以气催力,气力合一。
4、接上式,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平拳)向前下方发力栽击,左手掌心朝右,指尖向上,自然护于右肩内侧;目视前下方(图4)。
要领:左脚上步与右手栽拳须协调一致,手到步到。
5、接上式,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弯曲,左手紧握右手腕向前发力挤出;目平视前方(图5)。
要领:右脚上步与右手臂前挤要协调一致,发力须雄浑整齐。
6、接上式,左脚上步,与右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手握拳以左肘往右横击,右手迎击左前臂,发出脆响;目视左前方(图6)。
要领:左脚上步与左肘横击、右手迎击皆须同时完成;左
7、接上式,右脚上步,与左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握拳以右肘往左横击,左手迎击右前臂,发出脆响;目视右前方(图7)。
要领:同上。
8、接上式,左脚往左摆步转身,同时,左手掌心向外往左拦拨;右手握拳,拳心朝上,自然置于右腰侧;目视左前方(图8)。
要领:左脚摆步与左手拦拨须协调一致,同时完成。
9、接上式,右脚上步,与左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握拳以右肘往左横击,左手迎击右前臂,发出脆响;目视右前方(图9)。
要领:右脚上步与右肘横击、左手迎击皆须同时完成;右肘发力要以腰带肘,身催肘行,整齐饱满。
10、接上式,右脚往右摆步转身,同时,右手掌心向外往右拦拨;左手握拳,拳心朝上,自然置于左腰侧;目视右前方(图10)。
要领:右脚摆步与右手拦拨须协调一致,同时完成。
11、接上式,左脚上步,与右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手握拳以左肘往右横击,右手迎击左前臂,发出脆响;目视左前方(图11)。
要领:左脚上步与左肘横击、右手迎击皆须同时完成;左
12、接上式,往右后方转身撤右脚,蹲身成马步,同时右肘向身后猛力顶撞,左手握拳屈肘与右手同高,自然置于左胸前;目视右前方(图12)。
要领:撤步转身与右肘顶撞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右肘发力要用瞬间崩炸、如皮燃火的内在寸劲,并与左手对拉争衡,形成力偶。
13、接上式,左脚往左前方微挪步成左弓步,同时,右肘猛力向左前下方砸击,左手迎击右肘,发出脆响;目视左前下方(图13)。
要领:左脚挪步与右肘砸击、左手迎击右肘须协调一致,同时完成;右肘砸击发力要以身带肘,腰催肘行,干脆利落,饱满浑厚。
14、接上式,左脚撤步至右脚旁(中间保留一竖脚距离),同时,两手变掌,两臂从身前划圆由身体两侧上举至头顶后变为道教手(右掌掌指朝上、掌心朝左,左掌掌心朝上、掌指朝右、置于右掌掌根下寸许)缓缓下落置于胸前,右手指尖与下颏同高;二目平视前方(图14)。
要领:左脚撤步与两手在身体两侧上举、下落变道教手须同时完成,协调一致。
15、接上式,两手自然下落于身体两侧,两掌掌心朝内轻
贴于大腿外侧,五指并拢,虎口自然伸开,中指尖轻点裤缝;头颈正直,虚灵顶劲,下颏微收,两目平视前方;沉肩坠肘,腰身正直(图15)。
要领:身形中正,神气平稳,全身放松,气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