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专题设计报告2010-4-06.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施工导流设计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施工导流设计南水北调中线是中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建设的。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由于需要跨越长距离的地区,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导流设计,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同时保障环境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的施工导流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1. 工程段概况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情况多变,工程难度较大。
该工程段主要任务是在地质复杂的区域进行集中型输水管道的敷设,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管道铺设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设计合理的导流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2. 地质和水文条件该工程段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黄土和砂岩地层,地下水位变化大,且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水文条件方面,该地区降水量较大,季节性水情变化显著,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对施工安全和导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导流设计原则在设计导流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导流方案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工程设施安全。
(2) 环保原则:导流方案需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经济效益原则:导流方案需要考虑施工成本和后期维护效益,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4) 可行性原则:导流方案必须符合实际施工条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基于上述原则,针对该工程段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设计了以下导流方案:(1) 建立监测系统:在施工前期,建立全面、精密的地质和水文监测系统,对地下水位、地质构造、水文变化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施工的地质和水文问题。
(2) 预警机制:建立施工预警机制,对暴雨、地质灾害等极端情况进行预警和预案制定,确保施工期间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3) 暂时引水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暂时引水设施,将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暂时引流出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施工的安全风险。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施工导流设计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施工导流设计
南水北调中线的某个工程段,施工导流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导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将水流引导到其他地方,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水资源的正常利用。
该工程段的地理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导流方案。
首先,设计者需要考虑水源的位置和水流的路径。
在该工程段,水源是一条河流,需要将其导到其他地方。
由于该河流的水量较大,需要在导流过程中保证水流量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在确定水流路径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和地形,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设计者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该工程段的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力物力,如果在水流较强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容易造成设备和人员的伤害,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在设计导流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在水流不太强的情况下进行施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还需要考虑导流后的水质问题。
在导流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污水和杂质被引导到其他地方,可能对当地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设计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水质进行监测和治理,保证导流后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最后,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导流施工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导流施工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成本,如果设计者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很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因此,在制定导流方案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问题,采取高效、环保的方案,以达到最优化的目标。
穿越南水北调工程方案

穿越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将长江水资源经由中线工程输送至黄淮海平原。
该工程自2014年开工以来,已完成建设超过60%。
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一系列新的问题也不断浮现。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工程建设工期延误、环境保护问题、经济效益问题等。
二、现存问题1.工程建设工期延误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工期延误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规模庞大,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协调,而目前的建设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一些基层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工程建设的效率明显下降。
2.环境保护问题由于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要大规模开挖和土地开发,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一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此外,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水等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3.经济效益问题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并不平衡,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一些专家认为,该工程的建设成本过高,且输水效率并不高,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管理与监督针对工程建设工期延误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工程建设进度的监督与管理。
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专业监理力量,提高对基层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工程建设进度监测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为了保护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监测与防治措施。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力度,减少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周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优化工程设计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减少建设成本,提高输水效率。
一方面可以采取更加先进的输水技术,提高输水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设计研究

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设计研究张延【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9(063)009【总页数】6页(P78-83)【关键词】大直径盾构隧道; 南水北调; 下穿工程; 设计; 数值模拟; 监测; 试验段【作者】张延【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2.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
该工程于2014年底正式通水,极大地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生交叉不可避免。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通水后,其他工程下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工程案例极少[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单位也暂无针对水渠的沉降控制标准。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下穿工程施工必须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降至最小且可接受,以避免水资源损失及污染。
本文依托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研究了下穿段盾构隧道结构、沉降、防水、加强措施、监测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可为其他工程下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参考。
1 工程概述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以下简称豫机城际铁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南部,是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豫机城际铁路线路自新郑机场站引出,走行于规划新郑机场东进场公路北侧,向东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以下简称总干渠)交叉后,引入终点郑州南站。
豫机城际铁路设计为时速200 km的双线铁路,线路平面整体呈东西走向,总干渠工程在该区域总体呈南北向,需要与总干渠工程有一次交叉穿越,无法绕避[5]。
1.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现状及设计情况豫机城际铁路在DK44+620~DK44+720里程段以约85°斜交角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交叉。
给水、污水管道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给水、污水管道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XXX段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 (3)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案 (5)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 (23)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25)第六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7)第七章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31)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35)第九章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36)第十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8)第十一章施工总体部署 (38)第十二章应急预案 (42)第一章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地勘资料1)、XXX给水、污水管道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XXX段工程专题设计报告2)、xxx给水、污水管道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xxx段工程相关地勘资料.2、施工、验收标准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2)《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T30913)《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 23257-20094)《定向钻穿越管道外涂层技术规范》Q/SY1477-20125)《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 CECS 382-20146)《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规范》SY/T4103—20063、安全、环境标准规范1)《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劳动法》4)《消防法》5)《职业病防治法》6)《环境保护法》7)《道路交通安全法》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监局3号令)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1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建19981164号)1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年第3号令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18)《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势(GB3096-93)2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2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GB/T16453-1996)2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2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T28002-2002)2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29)《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l-004)30)管道沿线各市、县地方政府有关健康卫生、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当地方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时,应执行地方标准.4其它1)现场踏勘,以及对当地自然环境、水文气候条件、社会依托等的了解。
郑上路上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施工技术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郑州1段第二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10/Z1/SG-002郑上路上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施工技术方案审核:校核:编写:葛洲坝新疆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1段第二标段项目部二○一二年五月目录1.工程概况 (5)2.编制原则 (5)3.施工内容及方法 (5)3.1钻孔灌注桩施工 (6)3.1.1 钻前准备 (6)3.1.2 钻孔 (7)3.1.3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7)3.1.4 砼浇注 (8)3.1.5 桩基检测 (9)3.2 桥墩、桥台及盖梁工程的施工 (9)3.3预制预应力箱梁施工 (10)3.3.1 预制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11)3.3.2 模板制作与安装 (12)3.3.3预应力筋孔道埋设 (12)3.3.4 混凝土浇筑 (13)3.3.5 钢绞线束制作安装 (14)3.3.6 张拉锚固 (15)3.3.7 孔道灌浆 (16)3.4 箱梁的安装 (17)3.4.1吊装设备的安装 (18)3. 4. 2吊装前的准备 (19)3.4.3预制箱梁的安装 (20)3.5 桥面铺装 (21)3.5.1 施工工艺流程 (21)3.5.2 具体施工工艺方法 (22)3.5.3 伸缩缝安装 (23)3.6 引道工程 (24)3.6.1 路基施工 (24)3.6.2 路面施工 (25)3.7 混凝土的养护 (26)3.8箱涵施工 (26)3.8.1工艺流程 (27)3.8.2施工方法 (28)4.主要施工机具和人力配置 (28)4.1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29)4.2 主要人力资源配置表 (30)5.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1)5.1 质量规划 (31)5.1.1 质量目标 (32)5.1.2 质量原则 (33)5.2 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34)5.2.1质量管理体系 (34)5.2.2质量保证体系 (35)5.3 质量保证措施 (36)6.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37)6.1 安全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 (37)6.1.1 安全管理目标 (38)6.1.2 安全管理目标的实施方案 (39)6.2 安全保证体系 (40)6.3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41)6.4 安全技术措施....................................6.4.1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6.4.2 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6.4.3 运输安全措施................................................................6.4.4 起重机操作安全措施....................................................6.4.5 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6.4.6 防洪、防火、防盗及危爆物品管理措施.....................6.4.7 劳动安全措施 (44)1. 工程概况郑上路上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位于郑州市中原区须水乡西约400m,为郑上路(310 国道)跨渠公路桥,交叉点桩号为K603+874.815,渠道桩号SH208+856.45,夹角44.75°。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某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精品

第一章、编制说明(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一沙河南段是中线输水工程的首段,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平顶山境内。
起点位于陶岔渠首闸下,终点位于沙河南岸鲁山县薛寨北,线路长238.742km,沿线经过河南省南阳市淅川、邓州、镇平、方城四县市及卧龙、宛城二个城郊区和平顶山市的叶十县、鲁山县,共8个县(市、区)。
总干渠方城段线路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境内,桩号范围124+751 -185+545 , 起点位于支流东岸宛城区和方城县的分界处,终点位于三里河北岸方城县和十县交界处,全渠段设计流量330m 3/s加大流量400 m 3/s方城段总干渠渠线长度60.794km。
沿线共布置各类大小建筑物102座。
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8座,左岸排水建筑物22座,渠渠交叉建筑物12座,跨渠公路桥36座,生产桥16座,节制闸3座,渠段内分水口门3座,退水闸2 座。
(二)、本标段概况1、工作内容本标段桩号131+751 -138+551 ,全场6.80km梯形明渠,标段内共有各类建筑物12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1座,左岸排水建筑物1座,渠渠交叉建筑物2座,分水口门1座,节制闸1座,公路桥5座,生产桥1座。
主要工程量包括:土石方开挖332万m 3、土石方填筑88万m 3、混凝土 5.16 万1^3、钢筋制安6312t。
2、气象水文本标段内河流属北亚热带湿润地区,雨量较充沛。
多年平均降水量800mm 左右,总体上是由北向南递减。
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4%,最大可达87%以上。
6—9月中又以7、8两月为主,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42%,最大可达72%。
根据距离总干渠最近的方城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4.4℃,多年分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27℃为最高,1月份0.5℃为最低,实测极端最高气温41.3℃,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实测极端最低气温-16.0℃,出现在1969年1月31日,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c的日数,多年平均为83.3d。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施工导流设计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施工导流设计南水北调中线是我国为有效缓解北方严重缺水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某工程段的施工导流是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设计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对确保工程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的施工导流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施工导流的目的是为了将原本流经施工区域的江河水流重新引导到其他地方,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在施工导流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水流量、水位和水质等因素。
施工导流前需要进行水流量的测算,以确定是否需要设立水泵站进行引流,以及泵站的型号和配置参数。
还需要对引流前后水位进行测量,以确保引流工作的效果,避免工程区域内水淹或水流不畅等问题。
还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以保护施工区域的环境和生态安全。
施工导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施工导流方式有堤坝导流、辅助疏浚导流和水泵引流等。
在选择施工导流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段的地理环境、水流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在开展辅助疏浚导流时,需要对原有的河道进行疏浚,以保证水流能够顺利流动。
再如,在选择水泵引流方式时,需要考虑泵站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泵站的处理能力和水位控制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导流方式,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施工导流的设计还需要进行方案评估和优化。
在设计施工导流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协调,包括对施工工艺、设备配置和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还需要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方案评估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导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的施工导流设计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水流量、水位和水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导流方式,并进行方案评估和优化。
通过科学的施工导流设计,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为解决北方水源不足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4.2 隧道纵断面
北干线穿越南水北调干渠段
泰 合 作 路
平
鹿华热电厂
大李庄
2XDN1400 幼 师路
青 银 高 速 公 路
DN500
横山
南
大 街
水
横山
北 调 工
程
吉 西 恒 街 石 三
DN1200
00 14 DN
获
中 城 二 裕 工 太 环 铁 路 街 环 新 幸 福 时 光 二 路 西 槐 西 角
山
路
西部山前 地区
铜 公 路
中山路西沿线
500
1.工程概况
根据供热区域、负荷需求及专业设计,供热主 干管道分南、北两条管网进入石家庄市西区,分 别在槐安路北侧、G307国道北侧穿越南水北调干 渠。主干网进入市区后再以支网进入各供热点。 管网路由如下页图。
1.工程概况
N
街 外 植物园
西马庄
街 环 西 路
后太保
街 月 牙
DN400 DN300
北斗路 DN400 玉石路 高庄
获 铜 公 路
台头村 南杜村
育
新
新旗 石 石 大 二
中
? ? 南 路 路 支
街
0 DN50
东 放 汇 三 利 射 教 西 通 放 大 街 路 射 路 东 街
南 二环路西延线
东良厢 西良厢 小张庄 大宋楼
环
南 街 栗 渠
十里尹村
小宋楼
石 铜 公 路
明
留村
仓 仓
丰 盛
路
龙泉寺风景区
钟家庄
青太客运专线
1.工程概况
石家庄交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04月
汇 报 提 纲
1.工程概况 2.隧道设计标准 3.隧道平面设计 4.隧道纵断面设计 5.隧道结构设计 6.隧道两侧竖井设计 7.环境评估结果 8.隧道废弃后回填处理方法 9.施工方法
1.工程概况
根据2006-2020年石家庄市城区热电联产和集 中供热规划,在石家庄市西部远郊新建鹿华热电 项目,承担石家庄市西区约6000万平米的集中供 热任务。 石家庄鹿华热电一期2×330MW项目已顺利通过 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准文号“发改能源 [2009]1811号” 。
隧道起点高程(底板)为62.659 m,隧道全长范围内为3‰下 坡。隧道埋深约为4.0~20m,穿越南水北调水渠结构下覆土深 度为4.0m。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南干线穿越南水北调干渠及西三环路段
隧道起点高程(底板)为62.636m,隧道全长范围内为2.6‰ 下坡。隧道埋深约为4.0~15m,穿越南水北调水渠结构下覆土 深度为4.0m,穿越西三环埋深为15m。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为满足南水北调干渠渗控要求及防治渗透破坏采
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1)隧道顶范围区域的总干渠基底换填2.0m厚 粘性土隔水层;
(2)南干线隧道两侧竖井设置了截渗环;
(3)隧道渠底段进行洞内地层固结灌浆。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隧道纵向间距 3.5m设置一处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石 岗 警
东辛庄 岳村
肖家营
赵 陵 铺 大 街 公 路
石津渠 热电二厂
安
路
西 三
DN400
DN700
北新城
DN400
太平河 南新城
康庄
植 物 园 路 西 三 石太铁路 庄 和 三 简 路 街
庄 街 友 联 谊
泰 华 街 盟 高 路 柱 东 街 胜 平 路 市 红 军 ′ ó 街 北 华 新 华 街 路 荣 街 正 东 路 2 安 民 生 路 大 休 庄 路 街 利 大 石 岗 大 街
0 DN50
华 友 农 谊 安 路 大 石 街 街 新 路
路
街
门 街
DN80 0
槐
DN300
大车行
安
西 路
DN1000 DN1200
南辛庄
DN1400
裕西供热站
红 维 中 华 大 元南路
DN1000
DN1400
北 路
热电一厂
胜
建 胜 路
明 路
王家庄
南庄
小车行 韩庄 谷庄 庄窝村
青 银 高 速 公 路
3.隧道平面设计
北干线穿越南水北调干渠段
①西侧竖井距总干渠隔离网栏5.00m; ②东侧竖井距总干渠隔离网栏5.812m; ③直线隧道全长151m。
3.隧道平面设计
南干线穿越南水北调干渠及西三环路段
(210515.3369,535314.5521)
①西侧竖井距总干渠隔离网栏41.3m(距泄洪区边缘5.11m); ②东侧竖井距总干渠隔离网栏104.0m(西三环辅路外1.0m)。 ③直线隧道全长287m。
DN400 DN300
动物园
DN3 00
西 307 国 道
DN500
石 获 北 路
大 北城供热站 街
DN8 0
申 后 村 规 划 路
0
三 石
DN1400
DN500
西
? ·
方台
西郊供热站
太 铁 路 张 营 南 街 石
王 街
DN1400
2XDN1400
获 长 兴 街 公 西U2 路 王石家庄公路枢纽西王客运站 北 街
根据管网路由北干线主要穿越:西三环、南水北 调、铁路三个大节点。其中穿越西三环采用直埋敷设, 穿越南水北调采用暗挖隧道方式,穿越铁路采用顶进 预制方涵。 南干线穿越南水北调工程和西三环引桥匝道采用 暗挖隧道方式。
2.隧道设计标准
① 隧道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② 管线设计使用年限:30年;(废弃后进行回填处理) ③ 使用功能:热网管线; ④ 管线数:2条; ⑤ 隧道内净空构造要求:4.8m×3.1m(宽×高); ⑥ 防水等级:二级。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4.1 工程与水文地质 (1)地形地貌 隧道所处区域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太行山冲洪积 平原,地势开阔,地形较平坦。
(2)地层及岩性
北干线隧道穿越粉质粘土层,根据隧道稳定性围岩 为Ⅴ级。 南干线隧道穿越地层也为粉质粘土,根据隧道稳定 性围岩也为Ⅴ级。
4. 隧道纵断面设计
(3)地下水
5. 隧道结构设计
(1)内净空
限 界
隧道内净空限界:4800×3100mm。
5. 隧道结构设计
(2)横断面
内 净 空 断 面 形 式
马蹄形断面形式
5. 隧道结构设计
(3)复合式衬砌结构
暗 挖 隧 道 复 合 式 衬 砌 结 构
内 净 空 断 面 形 式
5. 隧道结构设计
(4)支护结构参数
暗挖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 钢架、网、喷混凝土支护,模筑钢筋混凝土衬砌。钢 架为4φ20、15×15cm矩形格栅钢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