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_1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精选8篇)《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采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2.熟悉的旋律荡气回肠,一个个英雄好汉仿佛就在眼前。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一部名著(《水浒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
成功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有()()()()…… 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3.(出示林冲图片)今天先表一人,此人东京汴梁人士,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官至八十万禁军教头。
人送外号“豹子头”。
此人姓甚名谁?(林冲)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
4.板题,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5.看题目,就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1.学习提示: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2.抓住文中的词句汇报交流:(1)外貌描写: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2)语言描写: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武师。
”洪教头喝道:“来!来!”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林冲说:“不敢,不敢”。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22.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理解故事主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对故事中的动作、对话等细节描写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中林冲和洪教头的形象特点及其性格差异。
2.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林冲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以及洪教头的傲慢无礼、自以为是。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具体情节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原文片段,以及与故事相关的人物介绍和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了解,以及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已学过的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原文片段,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课堂讲解:a. 讲解林冲和洪教头的形象特点及其性格差异。
b.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林冲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以及洪教头的傲慢无礼、自以为是。
c. 通过具体情节,让学生深入了解林冲棒的打法和洪教头的应对,以及故事中的悬念和转折。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冲和洪教头性格特点的看法,以及从故事中汲取的教训。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林冲的忍辱负重和洪教头的傲慢自大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6篇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第八回(有些版本为第九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课文主要讲述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这件事。
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是故事的开始。
写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来到了柴进的庄上。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段,是故事的发展。
写正当柴进设宴款待林冲之时,洪教头来访,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认为林冲是个没有真本事冒充武师的犯人,执意要跟他比试武功。
第四至八自然段为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描写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最终林冲巧妙地击中洪教头的要害,打败了他。
本文的插图与这一部分描写相对应,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略林冲的英雄风貌。
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毕肖。
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正如明末清初的金人瑞(又名金圣叹)所评:“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点。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引领学生走进《水浒传》。
三、设计理念通过本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古典小说中语言的精妙,学会欣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丰富语言文字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挖掘课文重点词句的内涵,把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点,感受人物人格魅力;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解读文本的“魂”,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和发展思维,为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服务。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水浒传》中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能够:1.了解《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故事和其中的人物。
2.学习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打场景和技巧,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勇气、智慧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材料•《水浒传》原著、电影或动画片。
•学生自备的练习棒。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学首先介绍《水浒传》中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课外阅读、视频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武打技巧讲解武侠小说中常用的武打场景和技巧,例如:攻守、躲闪、反击等。
然后通过模仿、练习,让学生们掌握这些技巧。
第三步:模拟场景根据故事情节,模拟林冲与洪教头的斗法场景,让学生们分为两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抗练习。
第四步:组合动作根据故事情节和学生实际情况,编排一段模拟林冲打败洪教头的武打组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表演。
第五步:总结反思通过观看表演和互相点评,总结这次教学的收获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勇气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1.学习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打场景和技巧。
2.模拟故事情节,进行对抗练习。
3.编排武打组合动作,并进行表演。
四、教学方法1.视频展示法。
2.示范引导法。
3.合作探究法。
4.观摩点评法。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听讲、合作、自我表现等方面。
2.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表现、组合动作和表演等进行评价。
六、教学前提1.学生对《水浒传》故事有基本的了解,对武侠小说有一定的兴趣。
2.学生自备练习棒,教室或操场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
3.老师做好教学材料和教学步骤的准备工作。
4.课堂氛围和谐、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七、教学扩展1.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欣赏其他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可以在故事中寻找其他有趣的场景,如林冲劫寨、鲁智深卖猪肉等,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或创作。
苏教版五年级上《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林冲棒打洪教头》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语言环境中。
了解《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对比。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林冲的性格特点及其与洪教头的性格对比。
掌握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水浒传》的封面,引导学生说出书名、作者。
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林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3.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互相交流记忆方法。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4.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概述课文内容,理解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5.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对比。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7.作业布置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巩固记忆。
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其他章节,了解其他梁山好汉的故事。
四、教学反思1.在朗读课文环节,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提高其朗读水平。
2.在分析课文内容环节,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3.在作业布置环节,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环节,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同学们,谁能来扮演林冲,用你的声音表现出他的坚定和忍耐?”在学习生字词环节,设置趣味性的记忆游戏,如“词语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优秀5篇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优秀5篇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23果。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发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将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
全文紧紧围绕比武”这一中心,以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征。
【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课堂上常常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品文悟境中得到美的体验,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奴隶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教案”成为“学案”,让“讲堂”成为“学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合作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句子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掌握“解、禁、还”个多音字的用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初步感受古典文学之美,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林冲为什么能打败洪教头?2、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怎样的人?【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水浒传》中描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资料;2、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生成需求1、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水浒传》吗?书中刻画的英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他们当中,你最喜欢谁?学生:武松、鲁智生、林冲、卢俊义… …第2页教师: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就唱出了这些英雄们的豪放气概,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好汉歌》)(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唤起学生的阅读经验,再播放歌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1)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Teaching plan of "Lin Chong Bangda Hong Jiaotou"《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根据《水浒传》的部分章节改写而成,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真。
学情分析:五年级上学期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大,或多或少都接触、听说过《水浒传》应会对本文比较感兴趣,但作为十几岁的孩子对两个成年男子:林冲的忠直淳朴、内敛隐忍以及洪教头的自以为是、跋扈嚣张不见得可以理解透彻,需要教师多方加以引导。
另外,对本文涉及到的一些背景知识也知道得不多。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下节课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理解生词,读通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知林冲、洪教头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知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一、简聊《水浒传》,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改写自《水浒传》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多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读3、什么地方给你深刻的印象?(棒打)谁打谁?(林冲打洪教头)师相机板书课题4、请生对课题质疑5、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疏通读音,理清故事脉络,整体感知全文1、生自由读文读书要求:(1)独立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2)文章较长,速度可稍快一点。
(3)思考: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结果怎样?2、检查自读效果(1)课件出示生字词:板块一:白昼衣裳银锭推辞较量踉跄押解还招灰溜溜依草附木骗吃骗喝板块二:躬身施礼纵身跳出往后一退抡棒一扫全不理睬气势汹汹措手不及满面羞惭A、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两个多音字“解”“还”;一个轻声“裳”;三个后鼻音“棒”“沧”“锭”;两个三拼音节“骗”“掂”;一个平舌音“睬”;一个翘舌音“昼”。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电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运用思维导图或其他工具,整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理解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正义最终会得到胜利的主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林冲是梁山好汉之一,因为被奸人陷害而流落江湖。
在一家酒店中,林冲遇到了洪教头,两人因误会而发生冲突。
林冲用棒子打败了洪教头,最终两人化解误会,成为好友。
2.2 人物分析:林冲:勇猛、正直、有正义感,但也有急躁和冲动的一面。
洪教头:傲慢、自大、欺软怕硬,但最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引导学生思考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3.2 教学难点:理解林冲为什么选择用棒子打败洪教头,而不是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洪教头为什么会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林冲的友谊。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4.2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评估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5.2 评估标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人物动机和故事背后的主题。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材料:《水浒传》原著或改编版本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水浒传》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
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出示:脱、拿、耍、喝、敲、冲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领悟林冲形象“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1、同学评议读得怎样?2、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3、师生接读第7小节: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4、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
选两组上台演一演)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我们来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板书设计林冲棒打洪教头谦虚忍让傲慢无礼沉稳急躁武艺高强狂妄自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
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
洪教头逼他比武。
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
思考: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
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这说明什么?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
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
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
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
(生读)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
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四、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3、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情感、概括故事1、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2、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师:读了这个课题后,你们最想知道什么?生: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林冲是怎样棒打林教头的,结果怎能样?3、概括说课文主要内容:林冲棒打洪教头。
自己练习——四生说(差——好)——再次仿照好生人人练说学生善于倾听,他说得好,好在哪里?用词简炼,借鉴这些词语,随机板书:“发配、偶遇、挑衅、败于”二、朗读品味、体会个性特点(一)林冲为什么棒打洪教头?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做批注。
1、你认为洪教头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依据。
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抓住“我偏不信他”。
什么教“偏不信”?就是故意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2、林冲是怎样的人?忍。
从哪里看出林冲的忍?3、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林冲怎样棒打洪教头的?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用笔圈出洪教头的语言和动作和林冲的语言和动作,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交流第四、五自然段。
重点学习第七自然段:朗读竞赛第七节:自由练读第七节洪教头“来来来”,前面说“来来”,多了一个“来”,你体会到什么?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便轻松获胜。
林冲只是一扫,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的穷追猛打。
他只是轻轻一扫,点到为止。
男女生各推荐一个朗读最佳的读第七节。
教师范读。
看录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断。
棒打的结果怎样?三生读第八节。
(三)练说: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顾全文、升华主题1、林冲是不是好汉?林冲是个怎样的好汉?躬身施礼,一忍。
如果不理你,你高兴不高兴?林冲让座,二忍,不敢不敢,三忍;只好提起棒四忍,不打认输,五忍,无可奈何;第七节,迫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倒,点到为止。
学习林冲什么?艺、义2、洪教头是不是好汉?洪教头傲慢无礼,心胸狭窄。
四、课外拓展、推荐书籍今天学习了课文,我们接触到了水浒传108好汉中的豹子头林冲,书中还有许多的好汉。
你还了解《水浒传》里哪些人物?推荐看《水浒传》。
建议先看简体字版本,再看繁体字版本。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选自《水浒传》。
这篇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可感,是主要的写作特色,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抓住了人物性格来展开,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来体味人物性格,从人物语言来感悟人物品质,从人物动作来体会人物精神,基本以“( )的林冲,( )的洪教头”为统领,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概括,这样使得环节设计得以简化,学生体验得到尊重。
导而不牵,放而不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收藏分享评分回复引用订阅 TOP欣悦发短消息加为好友欣悦当前离线UID31301 帖子2796 资源币416 个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39 小时注册时间2009-12-15网站编辑UID31301 帖子2796 资源币416 个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39 小时 2楼发表于 2010-5-19 21:24 | 只看该作者《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2一、课前交流联系生活感悟好汉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生:(齐答)张康桥或者不知道。
师:我不叫不知道,叫张康桥。
(众笑)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否用一个两词描述一下。
生:阳光帅气生:酷(众笑)生:英俊潇洒生:和蔼可亲师:你们学会了赞美别人,这非常不容易。
实小的孩子真棒。
(略停)你们班上有好汉吗?生:(指一男生)他是好汉。
师:为什么说他是好汉?生:他乐于助人,总是喜欢帮助同学。
每当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
生:(还指这男生)他是好汉。
因为他力大无比,每次劳动时他都是最苦的。
师:还真是好汉!二、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
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太规矩,没有野性。
再读一遍。
生齐读。
(声音响亮了许多)师: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
生读课题。
(很有味道)师:很好。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生:课文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还有柴进。
生:课文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
柴进做了一回赞助商。
(众笑)师:他们在打架,是通俗的说法,书上的说法是在比武。
柴进除了做赞助商还干了什么?把这些联系起来说一说。
生:课文主要写了柴进款待林冲的情景以及在柴进的要求与洪教头逼迫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师:你认为谁是好汉?为什么?(教师略停顿,许多学生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