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校准规程

合集下载

自校设备校准规程

自校设备校准规程

第七章自校设备校准规程一、自校设备校验步骤(一)水泥细度筛自检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的和使用中的水泥细度筛的检定。

2. 技术要求 2.1 新筛应带有铭牌,合格证和说明书。

2.2 筛布应绷紧,不允许有皱褶、松弛、断丝、方孔成菱形等缺陷。

2.3 筛子外观不得有伤痕,脱焊或筛布堵塞等现象。

2.4 筛子修正系数应在0.80—1.20范围内。

3. 检定器具标准粉(国家水泥质检中心专售) 4. 检定周期:3个月5. 检定方法 5.1 试验筛应用已知0.080m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标准样品进行标定。

5.2 按照《细度检验操作规程》测定标准样品在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筛余差值大于0.2%时应测定第三次,取两次筛余差值在0.2%以内的平均值和修正系数. 5.3 计算细度筛的修正系数(准确至0.01):C=Fn/Ft式中:C--------细度筛的修正系数;Fn ------标准样品给定的筛余百分数,%;Ft-------标准样品在细度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5.4 对细度筛筛余百分数进行修正:FCFC式中:FC-------试样修正后的筛余百分数,%;C--------细度筛的修正系数;F--------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

6. 检定结果处理 6.1 技术要求符合“2”中的规定,方可确认被检水泥细度筛合格。

6.2 水泥细度筛检定结果和结论,由检定员签字后生效。

(二)比表面积仪自检操作规程1. 范围适用于新的和使用中的比表面积仪的检定。

2. 技术要求用标准粉按检验方法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原仪器采用的标准时间相差不超过2%。

3. 检定用标准器具标准粉、秒表(分度值0.1秒)4. 检定周期:12个月5. 检定方法按比表面积测定的作业指导书对标准粉进行检验,测定标准粉的透气时间,精确至0.1秒,透气试验要重复称取两次标准粉分别进行,当两次透气时间的差超过1.0秒时,要测第3遍,取两遍不超过1.0秒的平均透气时间,与原仪器采用的标准时间进行比较,相差不应超过2%,否则,要重新确定标准时间和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一、目的: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二、范围:校准包括1、电子天平2、台秤三、权责单位:质检部。

四、指示内容:每季度对可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校准。

五、电子天平校准方法5.1、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型号:砝码测量范围/准确度:50g-200g/M2级5.2、校准环境要求温度:21℃湿度:68%RH 其它:5.3、校准方法5.3.1、按TARE键将天平置零。

5.3.2、按下CAL键,天平将显示满量校准值。

5.3.3、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4、重复5.3.1~5.3.2步骤,按一下TARE键天平显示满量程以内的某点,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5、如果天平显示“NOCAL”,请检查标定砝码和称量环境,天平应远离有气流及振动的环境。

5.4、接受标准检定项目允许误差准确度标准器具200g ±20mg 一级 200g标准砝码300g ±30mg 一级 300g标准砝码六、标准器具管理规定6.1、标准砝码:砝码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砝码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砝码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砝码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砝码明细表6.2、标准量块:量块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带洁净手套,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量块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量块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量块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量块明细表七、注意事项所有标准器具存放环境必须有防护措施,不允许放在阴暗潮湿或酸性的环境里。

卷尺自行校准规程

卷尺自行校准规程

卷尺自行校准规程1 目的对公司计量检测用卷尺实施自行校准,以确保其持续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计量检测用所有卷尺,测量精度要求为±1毫米。

3 校准程序建立校准的基准依据本厂所使用的卷尺最大量程为5000mm。

对卷尺实施自行校准的基准〔又称“母尺〞〕是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钢直尺,其量程0~1000mm。

检定周期为1年。

母尺只能作为自行校准的依据使用,制止用于测量产品等其它目的。

母尺应保存于常温和枯燥环境中,防止受潮生锈;应处于悬挂的自由状态,防止出现变形。

校准方法校准环境条件常温、枯燥环境〔无其他特殊要求〕校准细那么.1 外观要求卷尺:a〕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b〕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c〕尺带外表应有防腐层,且要结实、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d〕尺带全局部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又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2 示值误差检定自行校准采用将被校准钢直尺进展比对的方法,只有规定的所有比对点均与母尺一致时,才可判定被校准尺合格。

否那么,应判其为不合格。

不同量程的卷尺校准时的比对点规定如下表所示。

操作要点:1〕应将母尺与被校准尺平直地放在外表平整的桌面或其它类似的平台上;将被校准尺的0点与母尺的0点对正后比照上表中各点的一致性,以目测结果为准。

2〕校准操作人的校准结果应经复核方有效。

3〕校准周期为6个月。

4〕应填写?卷尺自行校准记录表?。

相关记录表格:?卷尺自行校准记录表?。

计 量 器 具 自 校 规 程

计 量 器 具 自 校 规 程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文件编号:
分发号:
持有人:
受控状态:
二○一二年十月十五日实施
BG-04-2012
由于本公司的产品在计量时容易造成计量器具的不稳定性,故此对本公司使用的计量器具对比已送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自校,以保证公司产品的计量正确性。

计量器具校准由具有相关计量资质的检验员进行;并对校准状态进行记录。

一、校准方法:
1、电子称:
将产品按要求在已校准的电子称上先称出标准重量,然后将标准重量的产品放置需校准的电子称上测出实测重量,实测重量减去标准重量为误差,检验员将误差调整为0,则为合格。

2、钢卷尺、直尺:
将产品按要求在标准钢卷尺、直尺上先测出标准长度,然后用需校准的钢卷尺、直尺、测量标准长度的产品,测出实测长度,实测长度减去标准长度,即为误差。

直尺允许公差±0.1㎝,钢卷尺允许公差±0.1㎝。

超出规定要求时该量具即为报废。

二、校准时间:
1、电子称每年自校一次;
2、钢卷尺、直尺每年自校一次;
编制:批准:日期:。

自校验规程

自校验规程

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自校准规程编制:高连勇日期:2009年1 月10日审核:郭建清日期:2009年1月12日批准:韩永志日期:2009年1月15日生效日期:2009年1月15日说明1、本规程系作为“中国华冶计量管理办法”的补充文件。

2、本规程适用于规定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与检验。

3、钢卷尺、钢直尺使用前应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首次检定,对使用中的钢卷尺和钢直尺可根据本规程使用。

4、规程中包括的器具、设备由项目部计量员负责校准,并填写《检测试设备校验记录表》,及张贴合格标识。

5、对规程未包括的其他无法定检定标准的器具、设备由各单位自行编制或确定校准办法。

6、本规程仅限于公司内部使用。

7、本规程解释权归公司技术质量部目录1、钢卷尺 (1)2、钢直尺 (3)3、垂直检测尺 (6)4、内外直角检测尺 (8)5、对角检测尺 (9)6、游标塞尺 (10)7、塔尺 (11)8、皮数尺 (12)9、砼搅拌机进水计量装置 (13)10、坍落度筒及搅拌棒 (14)11、砼试模 (16)12、土壤含水率测定仪 (18)13、砼标准养护室 (19)14、砂浆稠度仪 (20)检验试设备校验记录表器具名称:单位:器具编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数据检验结果最终评定结果:标准器具名称:编号:校验人:校验日期:钢卷尺本规程适用于使用中的5m以下的钢卷尺的自校验。

1、概述5m以下的钢卷尺用于施工生产中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长度测量,属一般测量用,低值易耗器具。

2、技术要求2.1 外观钢卷尺表面不应有锈蚀、弯折、刮伤或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其它缺陷,线纹和数字明晰、均匀。

2.2 示值误差在20±8℃,张紧力50N的条件下,任意两线纹间的示值允许误差由下式求出:Δ=±(0.3+0.2L)mm式中L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取长度值为米的整数倍。

3、检验方法利用经过检定的标准钢卷尺进行对比校验,先将标准钢卷尺的始端在光滑的水平方面上固定,在另一端施加50N的拉力,再将被测卷尺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齐并固定,其另一端施加50N的拉力,按每米逐段连续读取各段和全长误差。

自制量具内部校准规程-环规

自制量具内部校准规程-环规

环规内部校准规程
KT/WI-06-021
1 目的: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确保器具测量的准确性及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 校验范围:公司内使用的所有光滑环规(以下简称环规)
3 校验环境:温度20±5℃,湿度不高于65%RH,周围无振动、噪声、外部干扰
4 校准方法: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投影仪和内径千分尺对环规规格直接校准
5 校准周期:2年
6 校准步骤:
6.1取标准块对检定的投影仪、内径千分尺进行使用前校准。

6.2用无尘纸沾酒精,将环规擦拭干净。

6.3目测环规使用部位应无变形、碰缺、凸起、锈蚀等其它影响精度的缺陷。

6.4检测方法:
(1)通规检测方法(如图所示):将通规放在投影仪上,测量三次孔(X)的直径;(记录最小值)。

(2)止规检测方法(如图所示):用内径千分尺沿圆周内径方向分别测量环规上下各1mm 处的直径(Y 、Z )分别测量三次(各记录最大值)。

6.5判定标准
(1)通规:-0.005mm ≤ØA-X ≤0.005mm; (2) 止规:-0.005mm ≤Y -ØB ≤0.005mm;
-0.005mm ≤Z -ØB ≤0.005mm;
以上第一条满足要求时,判定该环规通规尺寸合格;第二条满足要求时,判定该环规止规尺寸合格。

环规通止规尺寸合格基础上,外观满足6.3要求时即可判定该环规合格。

8表格(如下:环规内校记录表)
编制: 批准:
日期: 日期:
通规ØA
X
止规ØB
环规内校记录表
KT/JL7-06-005 校准人:日期:。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一、校准操作的目的
校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各类测量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以保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操作的范围
校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计、压力表、天平、密度计等。

三、校准操作的流程
1.准备工作:确定校准的设备和仪器的类别和型号,检查
校准设备和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2.执行校准: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
准操作,记录所有校准结果。

3.数据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设备和仪器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校准报告:制作校准报告,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数据和结论。

四、校准操作的注意事项
1.校准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人员进行。

2.校准设备和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3.校准操作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操
作步骤和条件。

五、校准操作的频率
不同的设备和仪器校准的频率有所不同,通常根据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六、校准操作的记录及保存
所有校准操作的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并且保存一定的时期,以备日后查验和追溯。

七、校准操作的质量控制
校准操作必须设有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校准操作的审查和确认
校准操作的结果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确认,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总之,《校准操作规程》是保证设备和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是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计量器具管理及自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管理及自校准规程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规程1.目的为规范本厂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

3. 计量器具的购置3.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由技术部归口统一负责,每年根据在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实际状况和生产、检验过程新的需求制订购置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实施。

3.2 购入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型号、规格、精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必须从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生产企业选购。

3.3 新购入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按规定建帐。

4. 保管规定4.1 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分类登记、专人保管和使用。

4.2 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检定时间、使用人。

4.3 使用人员必须熟悉所用器具的使用知识。

4.4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者应经常保持器具的清洁、存放安全。

4.5 器具长期不用应封好、盖严,仪器仪表内部的电池要取出以防泄露腐蚀。

5.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和追溯5.1 本公司终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委托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鉴定部门进行。

5.2本公司生产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按内部校准规程由技术部校准。

5.2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按监视和测量设备鉴定部门规定执行,一般为1次/年。

5.4 超过检验周期,而又未经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一旦在生产、检验现场使用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其使用期限,追溯期为校验周期到期前一个月。

5.4.1 在追溯期内,对本厂在产零部件、产品重新进行验证。

5.4.2 在追溯期内,对本厂已交付的产品,调查用户使用情况,出现异常的由本厂重新进行验证,对不符合出厂条件的给予更换。

6. 监视和测量设备具标识6.1 凡经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标有明显的标识。

6.2 没有校验标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准进入生产检验现场使用。

6.3 未经允许,非登记注册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者,不得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

7.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和报废7.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和报废均按《设备故障请修单》、《设备申请报废单》规定程序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文件标题:自行校准规程编号:QS/WI15版号:B/0页数:共 2 页(不含本页)拟制:XXX 日期:XXX 审批:XXX 日期:XXX 生效日期:XXXXX受控印章:分发号:一、钢直尺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直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直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直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1. 外观要求1.1 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现象。

1.2 尺的线纹面必须明晰,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同时线纹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1.3 尺身应保持平面度,不能有影响测量精确的弯曲现象。

2. 示值误差:标称长度为150m、300m全长允差±0.10mm,标称长度为500mm的全长允差±0.15mm,标称长度为1000mm全长允差±0.20mm,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比对,没有超出规定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应予作废。

3. 公司内规定钢直尺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4. 塑料直尺、三角尺的校准可参照钢直尺本规程执行。

二、钢卷尺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卷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卷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卷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1. 外观要求1.1 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的现象;1.2 尺带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制动式钢卷尺的按钮装置,应能有效地控制尺带收卷;尺带表面不得有锈浊和明显的斑点、折痕、脱皮、气泡等缺陷。

1.3 尺带两边必须平滑,不得有锋口和毛刺,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1.4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明晰,便于识读。

2. 示值误差。

标称长度为1000mm、2000mm全长允差±0.2mm,标称长度为3000mm全长允差±0.3mm。

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对比,比对段1m、2m钢卷尺不得少于2段、3m钢卷尺不得少于3段。

没有超出规定的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作报废处理。

3. 公司内规定钢卷尺的校准周期为半年。

三、兆欧表1.外观要求1.1表体外观无破损、开裂情况1.2表笔电线无损坏,数显屏幕无破损,充电口无阻塞2.校准方法2.1将兆欧表送专业检测部门检测,每年一次2.2购买标准电阻2.3每月使用标准电阻对兆欧表进行检查。

四、伏安功率表1.外观要求1.1外观完整,无外壳破裂、污渍、油渍1.2数字显示屏清晰、完整,没有黑块、黑斑以及接触不良情况2校准步骤2.1将伏安表切换至电流测试功能,用经过正规测试机构测试合格的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同时测试某一通电用电器的电流,记录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填写校正记录2.2将伏安表切换至电压测试功能,用经过正规测试机构测试合格的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同时测试某一通电用电器的电压,记录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填写校正记录2.3以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相乘得到功率值并记录,将伏安表切换至功率测试模式,进行通电用电器测试,计算测得的值和电流电压相乘值相对误差,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五、多功能表(万用表)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万用表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万用表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万用表自行校准规定如下:1.所需设备:标准万用表电源电阻器2.校正环境:温度20℃~25℃湿度<75%3.校正步骤3.1校正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3.1.1将标准万用表和被校万用表与电源相连接,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直流电压测量档,调节电源逐个输入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压,记录标注万用表与被校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3.2校正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3.2.1将标准万用表和被校万用表与电源相连接,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交流电压测量档,调节电源逐个输入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压,记录标注万用表与被校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3.3校正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档3.3.1 将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连接到电路中,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直流测量档,调节电阻器,已获得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流,比较并记录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3.4校正数字万用表交流电流档3.4.1将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连接到电路中,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交流测量档,调节电阻器,已获得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流,比较并记录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6.5 校正数字万用表电阻档3.5.1将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连接到电路中,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电阻测量档,调节电阻器,已获得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阻,比较并记录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误差,此误差六、激光测距仪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测距仪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测距仪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测距仪自行校准规定如下:1.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激光测距仪(精度1.5mm)。

2.环境条件:2.1温度:-10℃到+50℃。

无强烈阳光。

3.校准项目:距离测量值4.校准步骤4.1检查激光测距仪,外观是否有缺陷,是否能正常工作。

4.2选择一固定位置,固定好三角架,把待校的激光测距仪固定在三角架上,设置好基准线。

4.3固定一被测靶,距离约为30米时,用待校的激光测距仪测出距离,记录读数;再用外校合格的激光测距仪测量,记录读数。

4.4再把被测靶距离分别移到20m和25m处,重复5.3测量,并记录读数。

4.5允许误差数:+3mm4.6三次测量值与外校合格激光测距仪测量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激光测距仪判校准合格。

4.7校准频次:每月校准一次,频繁使用时每周校准一次七、电流表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数字电流表(0.5级或以上)1.环境条件1.1温度(20±5)℃,相对湿度(65±15)%。

1.2电源电压:220V±2%,(50±2)Hz。

1.3周围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电磁场干扰和机械振动。

2校准步骤2.1被校的电流表不应有妨碍读数和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接线柱、旋钮等无松动,通电能正常工作。

2.2按下图所示,连接被校电流与基准数字电流表。

其中A为被校电流表,DAM为基准数字电流表。

2.3调节电流,缓慢地增加电流值,用基准数字电流表依次设定每个被检测点的数值,记录被校电流表的读值,检测点按被校电流表满量程值及满量程值的1/3、2/3选取。

在读值稳定时分别在《内校记录表》中记录两表电流值。

2.4根据下式计算误差:△(%)=(A-I)/AO×100式中:A—被校电流表读值;I—基准电流表的读值;AO—被校电流表满量程值。

2.5所有校准(检定)值的误差均在±2%以内,判校准(检定)合格。

八、电阻测试仪范围:适用于所有电阻仪,后续校准和维护使用中校准。

1.定义:1.1首次校准---对从未校准过得电阻仪进行校准,通常是新设备送第三方检测校准;后续校准---首次校准后的校准;1.2使用中校准---检验使用中的电阻仪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是否正确可靠;1.3绝对误差---被校指示值-标准值。

2.内容:2.1校准装置及要求:校准装置为电阻箱2.2此校准仪每年送国家认可计量检定机构检定一次,必须取得校准证书。

3.校验环境:常温常湿;电源电压:交流220V±22V 频率50Hz4.外观:电阻仪面板、机壳或铭牌上应有以下主要标志和符号、产品名称及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CMC标志及制造许可证编号、制造日期、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额定输出电压及标称容量;5.通电检查:5.1预置功能:电阻仪能预置电阻检测值的范围;5.2报警功能:当电阻值超过预置击穿报警电阻值时,电阻仪能够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打开仪器电源进行一般性的通电操作检查,无异常情况下进行下一项检查工作。

6.校准测试步骤:6.1将电阻仪接上220V电源;6.2在电阻仪和电阻箱仪均关闭的情况下,将电阻仪的两极输出与校准仪两极输出链接;打开电阻仪和电阻箱,电阻箱设置5.5Ω,观察电阻仪的读数并记录;调整电阻箱至15.5Ω,观察电阻仪的读数并记录;调整电阻箱至155.5Ω,观察电阻仪的读数并记录;7.接受水准:7.1绝对误差值=被校指示值-标准值,如调整电阻箱至155.5Ω,电阻仪的读数为155.0Ω,绝对误差值为155.0-155.5=-0.5Ω;7.2绝对值±0.2Ω范围以内的,则该电阻仪校准合格,超出范围的立即暂停使用,通知使用部门报品质经理处统一送专业机构维修;7.3被校电阻仪各项要求均符合本指导书中相应项目的要求,则说明该仪器校准合格,否则为校准不合格,并在仪器每日校准记录表上盖章确认。

8.校准频次:8.1生产部所使用电阻仪每生产周期校准一次;8.2品质部、质量部所使用电阻仪每周校准一次;8.3新购仪器或修复仪器必须经过第三方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9.相关记录:《电阻仪校准记录表》九、转子粘度计1.校验原理本仪器为数显粘度计,由程控电机根据程序给定的转速带动转轴稳定旋转,通过扭矩传感器再带动标准转子旋转。

当转子在某种液体中旋转时,由于液体的粘滞性,转子就受到一个与粘度成正比的扭力。

该作用在转子上的粘性力矩由传感器检测出来,经计算实际处理后得出被测液体的粘度。

通过购买标准粘度的液体,经仪器检测出的实际粘度与标准液体粘度值做对比,以确定仪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标准液主要技术指标3.1准备被测标准液,检查标准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称量200±10g标准液放入250ml 取样品内,瓶外做好标识。

3.2将取样瓶放入恒温槽中,设置恒温槽温度为25度,静置30分钟以上,确保被测标准液充分恒温。

3.3仔细调整仪器的水平,检查仪器的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保证仪器处于水平的工作状态。

3.4选择3号转子,用溶剂充分清洗,确保转子清洗干净后装入仪器上。

装卸转子时,必须用手将连接螺杆微微向上抬起。

3.5取出恒温槽中标准液用清洁后的温度计测量温度,显示温度在25±0.5范围内可继续进行下一步,否则应调整恒温槽温度,确保标准液达到这一温度并保持稳定。

3.6缓慢调节升降旋钮,防止转子浸入液体时有气泡附粘于转子下面,调整转子在被测标准液中的高度,直至转子的液体标志(凹槽中部)与液面相平,同时确保转子在容器中心位置。

3.7选择合适测量方式和转速,按“确认”键测量。

8、对比测量值和被测标准液技术参数,确定仪器检测是否准确。

检测数据为4920±100以内视为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