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祠简介

合集下载

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

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

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翟智高古人历来认为:“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

书法家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神韵,因为书法会反映出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等。

一、邵雍书法风格与其父亲教诲有关1 、邵雍父亲“独喜文字”邵雍与他的父亲曾在伊川神荫原创办书院,“讲学于家”。

作为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字,是最基本的技能。

据《宋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记述:邵雍父亲“君性简宽,独喜文字,学用声律韵类古今切正,为之解,曰:正声、正字、正音者论三十篇”。

2016年,在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遗址发现有模印字迹的土坯,经电子扫描,是楷书“安樂書院”四字。

可能是邵夫子父子当年创办私塾,讲学于家时,用楷书书写的“安樂書院”招牌,被后人刻成石匾,再后来,此石匾被用来作为打土坯的“坯底”,因而打出来的土坯就有了“安樂書院”的字迹,砌在邵夫子書院旧址的墙上,从而得以保留下来:“大莘店邵夫子祠”石匾,由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解放军中将,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主席邵华泽先生書写。

2、孙辈记述爷爷字体“端正”邵雍的孙子邵博,著有《邵氏闻见后录》,其卷五中提到,他的爷爷邵雍书法字体端正:“康节手书《易》、《书》、《诗》、《春秋》字端正,无一误失”。

3、朱熹观赏邵雍书法真迹爱不释手朱熹曾多次观赏邵雍的《戒子孙》书法真迹,并摹刻于石:“书邵康节诫子孙真蹟後。

右芗林向氏所藏康节先生诫子孙之文也,熹尝从故友刘子澄得其摹本,刻石庐山白鹿精舍,今乃获覩其真,格言心画,模范一世,伯虎得而葆之,所以佑啓。

厥後者为亡穷矣、借观累月,玩不释手,已复窃识其後而归之,绍熙甲寅八月日,新安朱熹书于丰城传舍”。

在《跋邵康节'检束’二字》写到:“康节先生志言大笔快意,而其书迹严谨如此,其从心所欲不逾矩者邪?庆元乙卯七月既望,后学朱熹观赵履常所藏'检束’大字敬書”。

(参见《四库备要》子部,《朱子大全十卷晦庵集卷八十三撰跋》)4、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康节工笔札”。

辉县历史文化小知识

辉县历史文化小知识

辉县小知识1、辉县古称(共城)。

2、家乡辉县在远古时期曾经是(共工氏)部族的集聚区。

3、传说中的共工是一位(治水)英雄,被后世尊称为(水神),但是他的方法主要是(堵),所以最后遭到了失败。

以后,(大禹)治水汲取了他的教训,注重(疏),这才取得了成功。

4、历史传说中,共工氏与颛顼帝经常发生矛盾和战争,跟共工相关联的最著名的传说是(共工怒触不周山)。

5、西周的周厉王时期,亦即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baodong”,残暴的周厉王被赶跑后,大臣们商议,由共国的共伯和代替周天子行使职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共和行政)。

6、现在辉县文昌路一带所保存的(共城遗址),是这一历史事实的实物见证资料。

7、共伯和代行王政的这一年,亦即公元前841年,被称为(共和元年)。

8、(共城遗址)是开创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新纪元的标志,从此,中国历史有了较为准确的纪年史。

9、共伯和被众人拥戴推举,代为天子,这种王位产生制度是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和以后的(王位世袭制)之间的一种特殊王位继承制度,被称为(共和制)。

10、共伯和代行王政的历史,开创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页。

11、2006年,共城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左传》中首年记录的列国中的第一大事是《郑伯克段于鄢》,文中所叙(大叔出奔共)一句,“共”就是现在的辉县。

13、战国时代被秦王灭掉的六国中,最后一个国君(齐王田建)被流放并客死于辉县。

14、孔子弟子三千人中,有72圣贤,其中的(子羔),全名叫(高柴),是辉县东关人,他以(宽厚仁义)而著称。

15、辉县的很多地方,流传着汉代(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16、我市有很多处自流井,这些自流井都被赋予了跟刘秀有关的历史传说,比如赵固东耿村和拍石头富庄西部的(扳倒井),说明在汉代,家乡辉县就已经是一个十分引人注意的地方。

17、三国时期,家乡辉县隶属于(魏国)。

18、西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常常在辉县太行山前的竹林里面活动。

邵雍集[宋]邵雍

邵雍集[宋]邵雍

邵雍集简介邵雍(1011年-1077年),字子容,号东山,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理学家,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政治家,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生平邵雍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出众的才华。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很早就表现出了对理学的浓厚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才华得到认可,并进入官府担任要职。

但他对官场的腐败和无能深感失望,于是选择辞职回到家乡,致力于研究理学并传播其思想。

理学思想邵雍在理学中有很高的地位和贡献。

他致力于对经典文献的研究和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学说。

他主张以“格物致知”为核心,即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真理。

他认为知识的追求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教育思想在教育方面,邵雍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强调“教学相长”。

他坚信只有通过为人师表,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

他主张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同时,他也提出了教育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观点,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力。

文化名人邵雍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一个极具文化影响力的名人。

他以自己的才华和声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的文化思想和主张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和尊重。

政治家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邵雍在政治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他曾担任过多个高官职位,通过自己的才智和政治智慧,推动了北宋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他主张以德治国,维护社会稳定和民众福祉。

遗产邵雍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和思考开启了理学在宋代的黄金时期,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启示和借鉴。

他的文化影响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名人。

结语邵雍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理学思想、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他致力于追求真理、培养学生、推动社会进步,并在他生前和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洛阳赋

洛阳赋

三战毕,国典礼。涧水西边,人道是新兴市区。一五规划,计七项于洛奠基。科技院所,霎时天降;建设大军,雄风浩荡。五步一楼,十步一幢;自西向东,拉开长廊。高甍穿空,街坊连城;人潮车水,河山沸腾。剧场舞厅,娱乐融融;校园学院,师生济济。涧西重工,机械制造。涧东科研,中航制导。南部矿山,钨钼耀耀。北部油城,滋液浩浩。高新科技开发设区,关林贸易万国来朝。瀍河回区民风淳朴,老城古街喧哗热闹。辖一市八县八区,各民族兄弟都有。噫!洛城一时之间,六百五十万人口。长桥卧波,群山连峰。复道垂荫,芳溢六空。高速列车,风驰西东。洛龙人居,云楼瞰河。伊滨新区,水光山色。携伴侣于月下,步乐泉而言情。登邙山以晚眺,览灯火而迷人。陆浑涌波连天雪,浪底人诗动地歌。洛宁绿竹,气凌汝阳之樽。城乡繁华,光照河洛之晖。银翼起,铁牛鸣。
景山伏牛,熊耳王屋。 群山迤逦,四顾可及。 伊洛瀍涧,流出平地。城域广袤,三百余里。上清宫其云界。吕祖庵其仙境。月白清风,钟鸣白马之寺。翠柏掩映,武圣关羽之冢。洛映银系,津桥云衢。车水与马龙穿梭,清晨共天津晓月。朝霞百鸟齐飞,东方水天一色。宝鼎高擎,上展九龙之姿。楼台棋步,倒入水中之影。天子驾六,于周王陵。东城召我以桃李,瀍壑唤我而朱樱。纤歌樯帆,声号黄河之滨。绿荫堤岸,秋风洛阳之浦。明珠晚伴,洛神宓妃。果山几而要山宫,云山海而邙山陵。风穴奎塔,开一方之奇观。灵山琼阁,光千古之名刹。周武孟津,八百侯会。息鼓偃师,休牛归马。午桥碧草以烟景,平泉朝游而秋日。汉陵美哉!时绕晓烟之云。龙池奇哉?长驻金色之鱼!吉利天下襟膂,嵩县则鼎峙三山;栾川鸡冠溶洞,宜阳则锦屏奇观。国子太学,圆海回渊。鹤鸣九皋,程门立雪。邵雍祠于安乐,有《皇极经世》。范仲淹于伊川,有《岳阳楼记》。伯乐相马,伊尹放君。狄卿拍案,苏秦纵横。老君骑牛以西游,太子驾鹤而升仙。夷齐《采薇》,不食周粟。田横奈何?命途多舛。

辉县地理小知识

辉县地理小知识

辉县地理⼩知识辉县地理⼩知识1、辉县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属于新乡市管辖,是⼀个(县级市),是⽬前为⽌全国唯⼀⼀个名字⾥⾯(带县字)的市。

2、辉县市东临(卫辉市),北部接(林州)和(⼭西壶关),西接(⼭西陵川),西南与(修武)接壤,南临(获嘉),东南接(新乡县)。

3、辉县市地处我国第⼆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

4、辉县市是(1988)年撤县建市的。

5、辉县市位于北纬(35.17)度,东经(113.50)度附近。

6、辉县市总⾯积(2007)平⽅公⾥,其中,⼭地丘陵⾯积⼤约占(70%)。

7、辉县市海拔最⾼地点位于太⾏⼭九峰⼭上的(⼗字岭),⾼(1732⽶),最低洼地是占城乡的(南樊村),仅有海拔(72⽶)。

8、辉县市地层⾮常古⽼,最早距今已有(25)亿年的历史。

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

也有⼀定的(褶皱)区域。

经历长期的地质运动,辉县市形成了(西北隆起,东南塌陷)的⼤格局。

9、辉县市容括了各种(地质地貌),在西部及北部⼭区,有近千⽶的(陡崖),是典型的断裂地貌,期间峡⾕飞瀑⽐⽐皆是。

著名的(太⾏⼤峡⾕)是全国⼗⼤著名峡⾕之⼀。

盘上、上⼋⾥、薄壁西部、黄⽔、拍⽯头、张村北部等地,属于(深⼭区),中部⾼庄、百泉属于浅⼭区,东部的张村以及常村⼀带,以丘陵和(黄⼟地貌)为主。

盘上属于典型的(盆地),古称(侯兆川),常村镇的沿村及张村的裴寨杨闾,也是(盆地),这⼀带过去被称为(杨闾川)。

洪州和赵固北部,属于(沙漠)地貌。

10百泉河向南以及胡桥北云门等地,在过去地下⽔量充沛,⼟质属于(稻⽥⼟),是⼀派江南⽔乡风光。

11、辉县市的孟庄、(赵固)(冀屯)(吴村)薄壁等乡镇的⼭前平地,均属于(平原地貌)。

12、⼋百⾥太⾏⼭是华北地区的重要⼭脉和(地理分界线),北太⾏和西太⾏严重缺⽔,唯有辉县⼀带的南太⾏⽔量充沛,因⽽这⼀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地理》杂志上曾经说,太⾏⼭把最美的⼀段给了(河南)。

13、辉县市属于海河流域(卫河)⽔系。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一、原文:《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衍生注释:去:距离。

三、赏析:这首诗通过列举简单的数字,自然而轻松地描绘出了乡村的景色。

从“一去二三里”的路程,到“烟村四五家”的村落景象,再到“亭台六七座”以及“八九十枝花”,将乡村的宁静、闲适与美丽生动地展现出来,富有生活情趣,画面感极强。

四、作者介绍: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

他一生不仕,致力于研究学问,著作颇丰。

五、运用片段:“哎呀,你看这郊外的景色,就像邵雍诗里写的那样,‘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多惬意啊!”二、原文:《观棋大吟》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

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篪。

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

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

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幈帏。

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

空江响雷雹,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

山河灿于地,星斗会璇玑。

因睹输赢势,翻惊宠辱蹊。

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

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

卷舒当要会,取舍在须斯。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椎。

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

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

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

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

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

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

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

以今观往昔,何止乎庖牺。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趄趑。

汤武援干戈,三老诚有讥。

虽臯陶陈谟,而伊周献规。

曾未免矣夫,療骨而伤肌。

仁为名所败,义为利所挤。

治乱不自已,因革徒从宜。

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玼。

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

或羿浞起釁,或管蔡造疑。

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

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

灼见夏殷鉴,黎元。

洛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北魏
孟津县朝阳镇
1986年11月 第二批
古遗址
旧石器时代 瀍河区瀍河西岸
2000年9月 第三批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东周 旧石器 西汉
洛阳市区
2000年9月 第三批
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 村
2000年9月
第三批
新安县东关村
2000年9月 第三批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战国
宜阳县韩城镇
2000年9月 第三批
洛龙区白马寺镇 1961年3月 第一批
3 汉魏故城(含辟雍碑) 古遗址 东汉至北魏
洛阳市区东 1961年3月 第一批
4
隋唐东都城
古遗址 唐
洛阳市区
1988年1月 第三批
5
二里头遗址
古遗址 夏、商
偃师市二里头村 1988年1月 第三批
6
尸乡沟商城遗址
古遗址 商
偃师市塔庄 1988年1月 第三批
7
千唐志斋
第六批 第六批 第六批 第六批 第六批
2010 -128
编号 保护单位名称 1 东马沟遗址 2 史家湾遗址 3 东干沟遗址 4 禄地遗址 5 上店遗址 6 高平寨遗址 7 南岗遗址 8 桥北遗址 9 卦沟遗址 10 灰嘴遗址 11 土门遗址 12 杜甫墓 13 二程墓 14 邵雍墓 15 壁画墓
洛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9 寺沟造像碑
石刻
北魏
现藏偃师商城博物馆 1986年11月 第二批
40 拟山园帖石刻
石刻

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 1986年11月 第二批
41 元叉墓 42 北窑旧石器遗址 43 东周王城 44 七里坪遗址 45 新安函谷关遗址 46 韩都宜阳故城 47 西王村遗址 48 古严庄遗址 49 魏明帝高平陵 50 洞真观 51 洛阳安国寺 52 负图寺大殿 53 城隍庙 54 文庙 55 后梁宣陵 56 后晋显陵 57 吴佩孚司令部旧址 58 石象 59 老君山铁造像 60 河南府城隍庙 61 洛阳文峰塔 62 九龙庙 63 魏家坡民居 64 洛宁隍城庙 65 程氏旧宅

邵雍(北宋哲学家)—搜狗百科

邵雍(北宋哲学家)—搜狗百科

邵雍(北宋哲学家)—搜狗百科个人简介邵雍(据徐乐吾《古今名人命鉴》邵康节出生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时,应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2月25日,儒略历为1011年2月13日),先为范阳人,后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

隐居苏门山百泉之上,并将住处命名为“安乐窝”,后人称他为安乐先生。

屡授官不赴。

38岁迁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

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同时和道家的相关思想体系相关联,论述了《易经》中的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易理中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

传说他的卜术很准。

邵雍少时刻苦自学,博览群书。

史称:“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

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宋史·道学传》)共城令李之才闻其好学,授其物理、性命之学。

其人品极高,“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褓,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

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

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同上)具有儒者大家之风范,在当时影响很大,“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同上)。

他成为时人的楷模,受人尊敬。

邵雍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

喜嘉佑之时,朝廷诏求天下遗逸名士,留守王拱辰和尹洛以邵雍应诏,授将作监主薄。

吕海、吴克荐他补颍州团练推官,他皆以种种理由推托。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达官贵人十分敬仰他,常与之饮酒作诗,并买园宅送他居住。

他依此过着耕种自给的生活,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他勤于著书,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书。

其思想渊源于陈抟道家思想,已成为定论,众家皆有论述。

朱震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

”(《汉上易传·表》)而朱熹则认为邵雍传自陈抟,陈抟也有所承传。

他说:“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

”(《周易参同契考异附录》)从朱震、朱熹记载看,邵雍的思想源于道家系统,而直接传授者是李之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邵雍祠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安乐窝村中,紧靠洛龙大道东侧。

位于洛河南岸,隋唐洛阳城洛河天津桥遗址旁边。

邵雍祠是由北宋邵雍故居演化而来的先贤祠。

邵氏4代在道德坊的安乐窝生活了60多年(公元1062年-1125年)便迁走了。

为纪念先贤,金代在安乐窝故址之西,重新创建安乐窝,即邵雍祠。

元明与清前期不断修葺。

清道光六年洛河大水冲毁祠,邵氏后裔将祠往东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

现存邵雍祠为一南北向长方形院落,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20米,中轴一线院落四进,规整有序。

保存下来的建筑大殿、二殿、皇极书阁等多是清代民国时期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祠是封建帝王遣官致祭、地方官吏、百姓和邵氏后裔礼拜先贤的场所。

现存康熙皇帝、吴佩孚等名人题词的匾联多幅。

现存明清民国修祠碑、画像赞碑等10余通,也极具文物价值。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思想家。

祖籍范阳(河北涿州),出生于衡漳(河南林县)。

邵雍天生才智,坚苦刻厉,勤奋成学,是北宋五子之一,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是两宋理学的创始人。

邵雍是第一个把象数学理论和方法同理学思想相结合的理学大家,在理学史上的地位很高,影响很大。

作为先天象数学的开创者,《皇极经世书》的基本内容是用一种特殊方式解《易》的重要著作,其中也体现了《大学》、《中庸》、《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主要思想,是由作者用了新的构思,并赋予新义。

自朱熹以后,理学家差不多都从邵雍那里借取了许多思想资料来丰富他们的理学思想,并且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学派,流传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

邵雍“内圣外王”的仁者情怀和“学达性天”的智者境界而
为一代理学宗师。

邵雍殁后的墓和为纪念先贤的思想人格而设立的祠,成为后人祭奠和缅怀儒学先师的圣地。

邵雍墓和邵雍祠,因封建社会改朝换代,或年久失修,或焚于兵燹,或没于水患,履毁履建,规模也不尽相同,但纪念建筑的地位历久弥坚。

在动荡社会和岁月时光对先贤遗址的无情破坏和时人的不断修葺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邵氏后裔与朝廷、地方官员和居民对理学先驱的真挚爱戴和深切怀念。

邵雍墓和邵雍祠是弘扬民族历史文化,联络海内外华人感情,激发民众爱国主义思想的基地和平台。

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邵雍墓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洛阳市政府定邵雍祠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河南省政府公布邵雍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评估
邵氏4代在道德坊的安乐窝生活了60多年(公元1062年-1125年)便迁走了。

为纪念先贤,金代在安乐窝故址之西,重新创建安乐窝,即邵雍祠。

元明与清前期不断修葺。

清道光六年(1826)洛河大水冲毁祠,邵氏后裔将祠东迁于现址。

现存邵雍祠为一南北向长方形院落,中轴一线院落四进,规整有序。

保存下来的建筑大殿、二殿、皇极书阁等多是清代民国时期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祠是封建帝王遣官致祭、地方官吏、百姓和邵氏后裔礼拜先贤的场所。

现存康熙皇帝、吴佩孚等名人题词的匾联多幅。

现存明清民国修祠碑、画像赞碑等
10余通,也极具文物价值。

祠北门外有国槐1棵,树龄在300年以上,为地方古树名木。

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邵雍祠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邵雍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东自邵雍祠东围墙外皮为基线向东扩50米,南自道德坊遗址南边界为基线向南扩50米、西自邵雍祠围墙外皮为基线向西扩25米(至洛龙大道道路东建设红线)、北自邵雍祠围墙外皮为基线向北扩50米、向东外扩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界,向东、北向外延50米;向西至洛龙大道道路东建设红线、向南外扩16米至洛阳师范学院北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