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小学田径队运动员心理训练[论文]

小学田径队运动员心理训练[论文]

浅谈小学田径队运动员心理训练心理、身体和技术训练,是田径队科学训练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能力则是发挥身体和技术能力的首要保证。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

因此,要使运动员有好的心理,必须重视心理训练,并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小学田径队运动员心理训练一、意志品质的训练田径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训练内容包括坚定的目的性、顽强性、主动性和自控能力等。

目的性,就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但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力争达到目标。

顽强性就是要求运动员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日常训练,必须具有坚持不懈,吃大苦耐大劳的顽强精神。

主动性,就是教育运动员应该有创造优异成绩的强烈愿望。

自控能力,就是教育和培养运动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把握好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强度,并在比赛前能有效地调节因渴望胜利和害怕失败带来的不平衡心理状态。

田径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的心态很不稳定,所以在日常训练工作中要经常采用正面教育,多启发、多鼓励、多帮助,以增强其自信心、主动性和独立性等。

二、理性认识训练训练中,要想提高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使学生能自觉地去学习和训练。

接合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田径及训练的理性认识,树立奋斗目标,建立训练信心,有不怕困难不怕苦的顽强决心,有学会动作的恒心,教育培养他们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心理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训练手段的灵活性,语言刺激性,示范质量性,可改变训练的条件,允许队员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

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利用对比法、比赛法等其它各种教法手段来提高学生训练的情绪,提高兴奋点,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专项心理素质的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中,专项心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训练中掌握动作的好坏与记忆动作表象成相互依存关系。

学生只有在正确识记各种动作和要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而清晰、鲜明的动作表象又促进了记忆的发展。

如何克服田径比赛中的恐惧与紧张感

如何克服田径比赛中的恐惧与紧张感

如何克服田径比赛中的恐惧与紧张感田径比赛是一项需要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准备和投入的竞技运动。

对于许多运动员来说,面对比赛的恐惧和紧张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压力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是每个运动员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克服田径比赛中的恐惧与紧张感,以达到最佳表现。

一、了解自己的恐惧和紧张感来源每个人在面对比赛时,可能有不同的恐惧和紧张感来源。

有些人可能害怕失败,害怕被他人嘲笑或指责;有些人可能害怕在比赛中受伤;还有些人可能害怕自己无法达到预期的成绩。

了解自己的恐惧和紧张感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克服和应对。

二、制定合理目标和计划在参加田径比赛前,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非常重要。

目标应该是具体而可行的,可以帮助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努力的动力。

同时,制定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将比赛前的训练划分为不同阶段,有助于我们逐步提高自己的实力和自信。

三、积极应对失败和挫折在田径比赛中,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重要的是如何积极应对这些困难,而不是被它们击垮。

当我们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可以试着从中寻找经验和教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采用放松技巧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采用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感和焦虑。

深呼吸、肌肉放松、正念冥想等方法都可以试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并在比赛前进行适当的练习。

五、重视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在田径比赛中同样重要。

与身体训练一样,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和磨炼。

可以通过与心理教练的交流与辅导,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方法,并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应用。

六、通过经验累积增加自信经验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参加更多的田径比赛,我们可以逐渐积累宝贵的经验,增加自信心。

每场比赛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七、与他人分享与交流在克服恐惧和紧张感的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是很有帮助的。

田径训练教案2:长跑的心理素质训练指南

田径训练教案2:长跑的心理素质训练指南

田径训练教案2:长跑的心理素质训练指南。

一、长跑的心理素质长跑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

长时间持续的高强度训练,以及比赛中极长的赛程和极度的疲劳,都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造成很大的考验。

运动员在进行长跑项目的训练时需要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自信心。

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相信自己能够达到预期的成绩,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

2、毅力: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拥有坚定不移的毅力。

在长时间的训练中,运动员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来达到自身的训练目标。

3、耐心: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拥有一定的耐心。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有耐心来应对不同的赛程和赛况,并且在比赛过程中保持精神的集中。

4、适应能力: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

每一次比赛和训练都是不同的,运动员需要快速地适应不同的条件,并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便能够在不同的赛道上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二、长跑的心理素质训练指南1、建立正确的信念运动员需要建立正确的信念,并坚信自己可以达到目标,然后通过训练和比赛来证明自己的信仰。

这对于建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运动员克服挫折和失败。

2、平衡情绪情绪的掌控对于长跑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如果运动员情绪失控,在比赛中就会迷失自己,丧失自信心和耐心。

因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掌握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在不利情况下保持冷静。

3、建立正确的目标运动员需要建立正确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可行的小目标。

这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减轻了压力,因为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愿望。

4、直面挫折运动员需要学会直面挫折。

在训练和比赛中,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运动员需要积极面对他们,并从中吸取教训。

这样,运动员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并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5、保持积极心态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把注意力放在挑战性和变革上。

运动员需要学会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表现,从而在下一次训练或比赛中改善自己的表现。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赛前调控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赛前调控
21 0 0年
第 5期
S IN E&T C O O YIF R T O CE C E HN L G O MA I N N
O高校讲1 0  ̄
科技信息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赛前调控
( 南 医学 院 海
【 摘
方 洪 海南 海口
5 10 ) 7 1 1
要 】 持 良好 的 ・理 状 态是 运 动 员 争取 比赛 获 得好 成 绩 的重 要 保 证 。 本 文通 过 对 运 动 员赛 前 理 状 态 的分 析 , 讨 赛前 田径 运 动 员 保 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员 赛 前 心 理状 态 的分 析 , 讨 赛 前 田径 运 动员 的心 理 训 练 与 调 控 方 探 情 绪 调 节 是 个体 管 理 和 改 变 自己 或 他人 情 绪 的过 程 , 这 个 过 程 在 法 , 田径 训 练 提供 借 鉴 。 为 中 , 过 一 定 的 策 略 和 机 制 , 情 绪 在 生 理 活 动 , 为 具 体 情 绪 的 调 通 使 分
的心 理 训 练 与 调 控 方 法 , 田径 训 练 提供 借 鉴 。 为
【 键词 】 理; 前; 理状 态 关 心 赛 心
心 理 是 高 度 有组 织 的物 质— — 脑 的机 能 或 特 性 , 客 观 世 界 的能 是 在 暗 示 的 指 导 下 ,在 头 脑 中反 复 想 象 某 种运 动 动作 或 运 动 情 境 , 对 从 动 性 的 反 映 。 客 观世 界 的主 观 映 象 有不 同形 式 和 水 平 , 理 是 通 过 感 而 提 高 运 动 技 能 和情 绪 控 制 能 力 的 方 法 。 心 表象 训 练 有 利 于 建 立和 巩 固 觉 、 觉 、 象、 知 表 记忆 、 象 、 维 、 想 思 情感 、 志 和个 性 等 不 同 的形 式 和 水 正 确 动 作 的 动 力定 型 ,有 助 于 提 高 动作 的熟 练 程 度 和 加 深 动 作 记 忆 : 意 平 表 现 出来 的 。l 理 状 态 是 人类 所有 心 理 活 动 的 现 实存 在 方 式 。 【 】 心 而运 赛 前 对 于 成 功 动 作 表 象 的体 验 将 起 到 动 员 作 用 , 学 生充 满 必 胜 的信 使 动 心 理 则 是 人 在 从 事体 育 运 动 时 的 心 理 特点 及 其 规 律 的总 称 , 动 心 心 , 到 最 佳 竞 技 状 态 。表 象 训 练 时 , 进 行 整 体 练 习 , 可 进 行 部 分 运 达 可 也 理 的主 要 心 理 状 态 是 赛 前 心 理 状 态 , 水 平 的 运 动 竞 赛 中 , 持 良好 练 习 。想 象 的 次 数 不 宜太 多 , 高 保 中问 应 有 一些 适 当 的休 息 放 松 。 的心 理 状 态 是 运 动 员争 取 比赛 获 得好 成绩 的重 要 保 证 。 文通 过 列 运 212 情 绪 调 节 本 ..

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分析

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分析

运动员要有意调 整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 、 意志 品质 和注意
力等心理活动 , 从而在 比赛中建立 良好 的心理状态 , 动员要 运
学会控制和调节 自己的心理状态 , 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和进行 自
我 心理 恢 复 的 能力 。这 些 能 力 的差 异 也 会 影 响 田径 运 动 员 的 训练。 3 13 教 练 员或 运 动 员 赛前 期 望 值 ..
败告终的事例屡见不鲜 。随着体育 比赛竞争 E益激烈 , t 田径运
动员的心理准备 和 自我心理调节被当作 比赛取胜的关键 因素。 高水平 田径运动员运动技术和技能没有太大差距 , 心理素质的
好坏 , 是决定 比赛胜负 的主要 因素。实践证明 , 管是 比赛还 不
是恢复疲劳 , 放松是极为重要 的环节 。医学心理学家通过大量
d i1 . 9 9 iis . 0 5—0 5 . 0 2 0 . 1 o :0 3 6 / .sn 1 0 2 62 1.7 07
1 前 言
成的诱 因, 避免不 良动机 的产生以及不切实际的动机存在。
3 12 自我调 节控 制 因 素影 响 ..
在 田径训练 中, 多教 练员 只注重学 生技战术 水平 的发 许 挥、 成绩的高低 , 而忽视 了另一个关键 因素一 心理 素质。纵观 国内外重大 比赛 , 由于运动员赛前 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而导致心 理机能失常 , 神经系统调节失控 , 不能发挥应有 的水平 甚至失
关键词 : 竞技 ; 理 素质 ; 练 ; 心 训 分析 。
Ab t a t o a g ahe i c mp t in h sb e e eo i gtwad i h lv l n e e e c ne t h tl ts s r c :T d y t lt o ei o a e n d v l pn c t o r sah g e a d a s v r o ts ,t eah ee e

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方法

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方法

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方法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方法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高竞争性的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然而,由于竞技压力、挫折和困难等因素的存在,运动员在训练中常常面临着心理障碍,这对他们的表现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困境,提高竞技水平。

本文将从心理辅导的意义、方法和实践中分析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一、心理辅导的意义1. 提高自我认知心理辅导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个人目标和能力,从而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策略。

这将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认识自己,减轻心理压力,并提高训练、比赛的表现。

2. 建立积极的心态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心态,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正确认识竞技压力、挫折和失败等情绪,培养运动员的坚韧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优化心理技能心理辅导能帮助运动员掌握一系列的心理技能,如自我调节能力、注意力集中、压力管理、目标设定和心理调动等。

这些技能对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应对各种挑战非常重要。

4. 促进团队合作田径运动虽然是个体项目,但在训练中,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同样十分重要。

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整体实力。

二、心理辅导的方法1. 咨询与辅导咨询与辅导是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与运动员进行咨询和辅导,心理辅导师能够了解运动员的情绪状态、目标和需求,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个体化的辅导方式能更好地解决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2.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田径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能够提高对自身身体和心理的认知,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增强对训练和比赛的自信心,从而提高竞技水平。

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想象力训练、放松训练和注意力集中训练等。

高中阶段田径运动员心理特征分析及训练方法举隅

高中阶段田径运动员心理特征分析及训练方法举隅

阶段的运动员 , 一些高级的情感 , 如 责任 会产生不 良效果甚至会起 反作 用。 因此 , 和责任心 , 把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 , 不过 因此 , 我们 的教练员老 感、 道德感等 , 则 是他们 克服各种 内 、 外 在训 练 中教师 与运动员 要经常 沟通 , 讲 分计较个人得失 。 部 困难 , 取得胜利 的重要 因素 。
4 . 意志特征 。
清楚参加训练和 比赛 的目的,教育他们 师必须作好及时 的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 用积极 的人生态度去分析事情 ,激发他 养 成“ 胜不骄 , 败不馁 ” 的高贵品质。
4 . 心理训练要运用个别 对待原则 。
高 中阶段 的运动员心理训 练 ,要始
中 长 跑 项 目是一 种 有 意识 有 目的 的 们 内在 的动机 。定期把全组运动员召集
起 跑时一定 会呈现 紧张 的情 绪状态 , 在 和积极 性。
途 中跑 时保 持稳定 的增力情 感体验 , 接
近终点时则 出现强有力 的情绪状态 。这 其 自身 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如果他们 不
些情绪随着跑速和强度的变化 而有规律 相信心理训练的作用 ,对心理训 练持怀 赛 中战胜所有对手 的勇气 ,同时将思想 或在教师 的强制下勉强接受 , 就 教育贯穿其 中;增强他们 的集体荣誉感 地发生变化 , 起着增力 的作用 。 对于高中 疑态度 ,
道 ,在弯道上始终把对手逼在外侧不让 习和生活中再 遇到困难 的时候 ,想想训 其超越 。两名 以上运动员参加同一项 I I
估计时 间、 合 理分 配体力 、 解决预定 的战 性原则。
跑项 目中具有重 大作用 。在意志 品质方 理训练应 由易到难 , 逐步提高 , 有计 划有 都表现为不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处于兴 面 ,运动员必须 战胜 由于肌 肉长 时间的 步骤地进行 ,且要持之以恒。重复性原 奋与抑制 的不平衡 ,又 由于先天遗传等 紧张所造成 的生理 和心理 方面 的困难 , 则 ,是指心理训练要 反复进行 ,反 复实 因素 , 造成个体性格差异很 大。例如 , 性 易于兴奋 的运 动员 , 容易注意力 在途 中不管神经肌 肉如何 紧张 、 疲劳 、 疼 践 ,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在 格外 向、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心理与训练方法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心理与训练方法

5外 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 竞技 比赛 的成功 与失败 ,不仅 受运 动员 自身条
件 、 练水 平所制 约 , 时还受 天气变 化 、 训 同 场地器 材 、 观众 和裁判等外界环境 因素的干扰 。 这些外界环境 因 素的干扰 , 同程度影 响着运动员 的心理活动 。 不 例如 :
在雨天 , 风天进 行 比赛 , 大 观众少 , 比赛气 氛冷淡 , 场 地 器材不 如意 时 , 容易造 成运 动员 的情 绪变 化 , 易 不 调动运动员的参赛积极性 。 反之 , 候适 宜 , 气 场地器 材
断发 展 , 心理 训练也 越来越 引起 教练员 的重视 , 已成 为 当今运动训 练体系 的重 要组成部分 。因此 , 在青少 年 田径训练 中 , 如何 在加强身体 素质 、 技术 、 能训练 技 的基础上 , 遵循 田径 比赛的客观规 律和 田径运 动员参
3 自信心 、 比赛 的胜 负尽管取决 于运动员 的实 力水平 , 而 然 在实力 水平 接近 的情况下 , 自信心 尤为重要 , 自信 心 强者 、 绪就 高昂 , 情 可使 神经 系统处 于一个 良好 的兴 奋状态 , 为创造优异 成绩提供 了 良好 的心理条 件。反
亟待解决 的问题 . ’ 本 文对 江苏省启 东市 汇龙 中学 田径 运 动 队教 练 及运动 员 1 , 8人 采用 了文献 资料法 、 问调查 法对运 访 动员 比赛心理进行 调查研究 。 青 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运 动员的心理 还没有完全成熟 , 他们 注意

觉得没 有把握 取胜 , 前表 现出信 心不足 , 乏竞 争 赛 缺
关键词 : 青少年 ; 运动员赛前心理 根 据 当代 田径项 目比赛 的特 点教 练员 和运 动员
制能力 , 造成肌 肉紧张 , 注意力不能集 中 , 容易 受外界 干扰 , 无法合 理地 完成动 作 的技 能技 巧 , 挥不 出 就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蚌埠七中梁夫超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

心理训练应与学校田径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

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

对于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在平常我们运用最多的是技术和战术方面的练习,也就是通过大量的运动负荷以及模拟比赛来进行的。

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对于田径运动员心理活动的了解和心理训练,却没有或很少涉及到。

运动心理学实际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它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但是直到1976年,才真正为运动所用。

心理训练的方式和计划是多种多样的,若应用得当,心理训练一般会取得显著效果。

在多年从事教学与训练中,我觉得在心理训练中实行如下方法会对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所提高和帮助。

下面简要地谈谈这几个方面的心理训练: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许多心理学家所依赖的一种训练类型,并且各有不同的达到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这种训练的好处体现在运动中,可以预防损伤、调整机能,成为其他心理训练的基础等。

放松能够使肌肉减少紧张度,而紧张往往会引起损伤。

就好像柔软的柳枝能够随风摇动,而干硬的树干却容易被折断一样,一个处于肌肉松弛状态的运动员比处于肌肉紧张状态的运动员优越的多。

放松的另一种好处是人在生理上表现出消耗能量减少。

在许多次的训练中发现,一个田径运动员做准备活动时,如果没有任何要求,在放松状态下自己跑十圈,跟在有要求、紧张状态下跑十圈,最后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但外在表现却大不一样,例如体现在呼吸状态和疲劳状态上,放松的队员要轻松的多。

放松训练并不是运动心理学家所首创的。

采用放松的方法,早已是冥想和瑜珈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国太极精神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时,一次体育系组织我们去听一场高规格的气功与训练的报告会。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当时一位大师说:“放松时,你只要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一直默念‘青龙踞于西渭,白虎隐于东方’就可以起到放松的效果,至于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深究了”。

后来我想,可能是默念这句话的音节与所表现出呼吸的节奏以及意念相配合从而达到放松吧。

现在美国所采用的放松训练与上述冥想、瑜珈的方法有所不同,它采用的方法叫“扎科巴仙深度肌肉放松法”。

其基本方法包括两步,首先故意使某块肌肉紧张,然后再使之放松。

放松和紧张的关系,好像阴阳结合,有张有弛相互配合。

2.紧张训练
在比赛中,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出现紧张,当然并非紧张就一定不好。

只有当紧张导致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时,才有进行紧张训练的必要。

有些田径运动员在紧张和逆境时,反而能促使其更好地发挥水平,但有些会导致感觉乏力,精神不集中,从而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降低竞赛水平。

例如我校体育高考队的一名学生,平时训练在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在参加全省的体育高考专项测试时,却表现紧张发挥失常,与平时训练成绩出入很大。

对于像这一类队员,就需要进行紧张训练。

我们在心理学中了解到,紧张是由过分的焦虑所引起的。

因此。

可以用下面的这种方法,即,运动员故意使自己感受紧张和焦虑,也就是运用意想使自己再次经历生活中令人紧张的事件,通过这样的训练,使运动队员对紧张和焦虑的忍耐程度逐步提高。

每个运动员可能表现的紧张状态不同,有些表现为上肢肌肉紧张,有些表现为下肢乏力,有些表现为心跳加速,头昏脑胀,这些可以通过放松来排除。

也就是我们通过意想体验紧张后随即进行放松训练,不断重复后,运动队员就逐渐会运用放松来克服紧张和焦虑。

3.思维控制训练
大多数情况下,太多的言语,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思考,会使队员难以发挥水平,即所谓欲速而不达的道理。

例如一个运动员在长跑时,当他感到疲劳,脑子里想道:“千万别抽筋,不然我就完了。

”越是这样想,他越变得紧张,并且紧张渐渐加剧,后来真的抽筋了。

同样,一个跳高运动队员在跳高时,盯着越升越高的横杆,心里开始紧张起来,想道;“小腿一定不要碰到横杆”。

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

有几种方法可以对运动队员的这种消极思想起到帮助作用;
(1)解决出现的问题。

“我不行了,但愿别抽筋”之类的想法,反倒会引起运动队员所不希望的抽筋。

许多学者在对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成功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总是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肌肉是否有力,身体是否疲倦,还有是否出现表明体力已达到极点的现象等等。

他们对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身体信号,都十分留意,因为所有这些身体信号都是动作是否合理的标志。

例如,一个好的运动员在跑步时,发现有身体疲劳的信号,可以调整跑步动作,例如改变摆臂或改变步幅等手段来排除来疲劳,避免抽筋。

(2)转移注意力。

前面提到的跳高运动员,由于过分注意横杆,而内心思想活动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建议他在下一次跳之前,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的活动和地方,从而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4、自我控制训练
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中表现如何,是受生理兴奋程度影响。

有时运动项目要求低的生理兴奋,有时却要求高的生理兴奋程度,目的都是有利于发挥运动水平,因此队员要学会兴奋程度的自我控制。

要了解自我控制,可以用心跳频率来确定自身的最佳兴奋程度。

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认为自己太兴奋,可以采用放松法、冥想,听听柔和的音乐,或是回想一些恬静的风景画面等,如果队员兴奋程度太低,可以做点热身练习,如可以做些体操动作,或听一些激昂的乐曲等。

5.注意集中训练
有些运动队员注意力不能集中,是由于缺乏集中注意的能力,对
这样的队员要进行提高注意能力的训练,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利用人体的感觉能力。

例如一名铅球队员,他就是利用触觉来提高集中注意力的,当他拿起铅球时,在手中掂的时候,利用手指触摸到铅球上最粗糙的一点,把注意高度集中起来。

重要的是要求运动队员主动地去注意一些对象而故意避开一些对象,用自问自答来调动自己的注意,也是一个有效方法。

在进行上述心理训练时,应该强调的是一种从“实际去做”的原则。

如果心理训练不当,与比赛和客观存在差距,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反之,训练得当,就会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提高队员心理状态的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克服临场中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使之从心理素质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形成最佳的竞技形态。

从而在比赛中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