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2.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青山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6.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8.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同步练习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 “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2.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 4m/sB. 5m/sC. 4.2m/sD. 3m/s3.下列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4.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迎面驶来的汽车B. 座位C. 路旁的树D. 房屋5.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
一段时间后,甲车内一个人看见车外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通过车窗看到甲车没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A. 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静止不动B. 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向西运动C. 乙列车向东运动,甲列车不动D. 甲、乙两列车同时同速向东运动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话中的参照物分别是()A. 竹排和青山B. 竹排和地面C. 青山和竹排D. 青山和地面7.小华同学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A. 向下游B. 向上游C. 向对岸吹去D. 从对岸吹来8.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 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 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 甲乙都向东运动D. 甲乙都向西运动9.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轻舟B. 山C. 河中的水D. 轻舟上的人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80cmB. 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C. 一支铅笔长度约为15dmD.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1min1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初中物理课本宽约为1.8cmB.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2m/sC. 最佳的洗澡水温约为80℃D. 我国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100g12.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当甲、乙相遇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7.答案: (1)v= (2)刻度尺、停表(3)①如图所示,把木块固定在A点,用刻度尺测出滑块到木板底端的距离;②让滑块从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滑块从释放点到木块底端用的时间;③把木块移动到B点,重复步骤①②;④把木块移动到C点,重复步骤③;⑤计算各次实验的平均速度,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小球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D段的路程为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VBC(选填“>”“<”或“=”)
(1)斜面的作用是;
(2)金属片的作用是;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
参考答案
1.(2020襄阳)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 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s=______
8.解析: (1)根据甲同学测定的结论可知:总计测量时间300s,总计脉搏跳动次数448次,平均1.49次/s,为便于使用可近似为1.5次/s,即其脉搏每跳动一次用时约0.67s。
(2)乙同学跑100m所用的时间为t= ≈14.7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v= ≈6.8m/s。
答案: (1)3004481.50.67 s
【答案】(1)40;25(2)小;(3)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某一乘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该乘客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客坐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B.与乘客并排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C.一定有一辆列车开始运动D.两辆列车一定都开始运动2.如图所示,是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阅兵现场。
女民兵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步伐整齐,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外国网友惊叹堪比“复制粘贴”。
对于女兵运动情况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天安门城楼,女兵们是静止的B.相对于脚下的地面,女兵们是静止的C.相对于身边的同伴,女兵们是运动的D.相对于手中的步枪,女兵们是静止的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4.三位同学一起出行,小张骑电动车以25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2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4km。
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张最快B.小王最快C.小李最快D.三人运动的快慢是一样的5.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物体速度大B.所用时间长,物体速度大C.所用时间短,物体速度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D.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7.2020年10月份第15届校运会的百米比赛中,甲同学跑完100m时,乙同学总是还差4m到终点,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B.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乙同学往前进4m后比赛,乙同学先到达终点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4∶25,若甲同学往后退1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D.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他们可以同时到达终点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9.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m/s和10m/s的速度相向面行。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
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A.火车运动,汽车静止B.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2.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A.浓雾的散去B.雾凇的形成C.雪人的消失D.樟脑球的变小3.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A. B.C. D.4.下列对自然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铁丝网上出现霜﹣﹣凝固、吸热B.乙图中,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放热C.丙图中,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熔化、放热D.丁图中,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汽化、吸热5.期中测试中,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80cmB.老师监考巡视时的平均速度是10m/sC.考场内的室温大约为30℃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6.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温度达到才能沸腾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7.中央气象台播报,有一较大台风以10m/s 的速度向某城区移动,现台风距该地区中心180km,则该地区从接到预报到做好预防准备的时间为()A.5hB.18hC.54hD.1800h二、多选题8.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9.关于下列事例,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打开冰箱的门,常可看到“白雾”,这些“白雾”是冰箱内的冷气液化而成的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D.冬天早晨看到的雾,这些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10.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却不会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1.下列关于冰棒所发生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B.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热气”是汽化现象C.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D.冰棒放入茶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12.对物理量的估测,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华同学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其中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小华同学对电子体重计的压力大约500N B.小华同学站立时对地的压强约为l05PaC.小华同学爬三层楼做的功约为5000JD.家用电冰箱冷冻室空内的溫度最低为0℃13.用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简单明了.从图中读出的物理信息正确的有()A.甲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B.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C.乙物质在B时刻是固态,C时刻是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的熔点是210℃14.下面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B.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中,使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自由滑下,来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C.将小磁针放在通电导体旁,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D.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将金属盒放得越深,发现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有关三、填空题15.冬天的早晨,湖面上常会冒起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下雪时雪花飘落到湖水中就不见了,这是雪花落入湖水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16.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 AB=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17.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的.18.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19.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中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题(包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2.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青山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6.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8.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2.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青山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6.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8.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填空题
15.测定沿斜面运动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测量路程用________;测时间用________,测得斜面全长为80cm,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它的底端所用的时间为5s,小车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用时间为3s,请你将数据填入下表.________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11.【答案】A,B,C
【解析】【解答】AB、由于两汽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相同,根据 知,平均速度相等,AB符合题意;
18.开通在即的安庆到南京高铁设计最高速度可达360km/h,合________m/s;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________(填单位)。
19.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1分20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 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4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 s.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3.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A. 9:8 B. 8:9 C. 2:1 D. 1:2
4.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刚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匀速下楼时,以扶梯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读出时间与路程,利用v= 即可求得平均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58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5m/sB.9m/sC.12m/sD.15m/s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3.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A.9:8B.8:9C.2:1D.1:24.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刚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匀速下楼时,以扶梯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B.在地球上的观测者,观察到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可能以他自己为参照物C.正在给战机加油的空中加油机,以战机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D.4×100m接力赛时,正在交接棒的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相对运动5.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遂宁6月平均气温约50℃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约5m/s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D.教室内课桌高约40cm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 cm/s7.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二、多选题9.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不变时,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大C.路程不变时,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10.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可能向左运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1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乙地,4h后,两车同时开到相距甲地100km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这4h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100km路程上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前60km路上两车平均速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D.在前2h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12.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华跑得快C.8s内,小明和小华的平均速度都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3.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m/sC.同学们800m赛跑用时约2min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14.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人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下列关于在这段路程中,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直在做匀速运动B.甲一直在做匀速运动C.1﹣2min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D.2﹣4min内,甲的平均速度为0三、填空题15.测定沿斜面运动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测量路程用________;测时间用________,测得斜面全长为80cm,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它的底端所用的时间为5s,小车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用时间为3s,请你将数据填入下表.________16.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
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
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m/s。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当时间t=________s时,两车相距8m。
18.开通在即的安庆到南京高铁设计最高速度可达360km/h,合________m/s;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________(填单位)。
19.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1分20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4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20.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四、实验探究题2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________。
(4)图中停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和终点位置的时间。
其中s1=9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m/s。
(5)由计算得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五、综合题2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一半路程以8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路程以10m/s的速度运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求:(1)小明在通过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各是多少?(2)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3.为了控制疫情,全国很多地方实行疫区封闭管理,无人机在疫情期间肩负着消毒作业和运输物资等任务,如图所示的无人机用时6分钟飞行3.6km就可将物资运送至武汉金银潭医院,每次可装载物资15kg,该无人机相关数据见表,求:(g取10N/kg)(1)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两空均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2)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多少m/s________?(3)无人机满载货物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
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推断火箭飞行距离,利用,计算出火箭的飞行速度.由题知火箭长为58m,以火箭顶端和发射架顶端相比较,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飞行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90m,所以平均速度v=s/t=90m/10s=9m/s.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的理解,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飞行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90m,从而计算速度.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及对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了解.如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限速为60-120km/h;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1000km/h.【解答】20m/s=72km/h,这个运动速度显然比蚂蚁爬行快的多,比短跑运动员跑的快,比飞机的飞行速度小的多,所以选项B、C、D都不符合要求.故应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3.【答案】B【解析】【解答】解:℃v= ,℃t=故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 = × = × =8:9;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即可.4.【答案】B【解析】【解答】解:A、小刚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匀速下楼时,以扶梯为参照物,小刚与扶梯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小刚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B、在地球上的观测者,以他自己为参照物,与通信卫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观察到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B符合题意;C、正在给战机加油的空中加油机与战机保持相对静止,故以战机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4×100m接力赛时,正在交接棒的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时,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就是静止的。
5.【答案】B【解析】【解答】解:A、遂宁夏季高温,最高气温在35℃左右,所以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50℃.不符合实际;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6.【答案】B【解析】【解答】运动时间为5s,运动路程为s=40cm+5cm=45cm=0.45m,滑块的平均速度:,AC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读出时间与路程,利用v=即可求得平均速度.7.【答案】B【解析】【解答】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老鹰是静止的,A叙述正确;B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和老鹰的位置都发生变化,所以乌鸦和老鹰都是运动的,B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相对静止,C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8.【答案】B【解析】【解答】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 ,是说山在运动,因为山相对于所乘的船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所选取的参照物是船,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二、多选题9.【答案】B,D【解析】【解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A、C不符合题意,B、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0.【答案】AD【解析】【解答】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只有AD正确,BC错误;故选:AD.【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11.【答案】A,B,C【解析】【解答】AB、由于两汽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相同,根据知,平均速度相等,AB符合题意;C、由于前60km内两车所用时间未知,因此两车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等,C符合题意;D、前2h内两车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同,故平均速度不一定相等,D不符合题意。